文言文虚词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虚词复习
江苏省姜堰中学蔡桂忠
文言文中,虚词是相对于实词而言的,具体包括副词、助词、叹词、介词、连词等等。与实词相比较,虚词具有使用灵活、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变化范围大、数量相对少等特点。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所以,了解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是具体语境中常见的用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了降低难度,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往往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考试大纲》中对应该掌握的虚词的数量仅仅限定了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所以文言虚词的复习在全面理解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应学习辨别虚词的一般方法。
一、学习虚词,方法指导。
(一)、根据语境,合理推断。
语境主要是上下文。要确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1)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虚词的词性。
例如对虚词“之”的理解就是这样,“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这一句中出现了两个“之”,前一个“之”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确定是助词“的”,因为这里的“饶”和“德兴”之间是主从关系;但后一个“之”的解释就必须根据上文的内容来确定,应该是代词,指代长子苏迈。
同样,2005年全国(Ⅰ)卷中出现的句子“举手指之而言,遽志识聪慧,有异常童。”中,“之”处于带宾语动词“指”的后面,在句中就是以代词的身份出现的,代指群鸟。类似的还有2006年江西卷中出现的“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之”也是以代词的身份出现的。
相反,如果出现在动词的前面,主语的后面,“之”就是以助词的身份出现了,例如2006年福建卷中的“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和“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两句中的“之”都是处于主语跟谓语之间的,因而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以根据虚词出现的语境,我们可以判定虚词的词性。
(2)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确定虚词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彰显出来,理解虚词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语境。例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一句中的“而”,其意义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上文讲的是“击鼓出兵,兵器相接,士兵们丢盔弃甲,拖着兵器”,下文“走”应该翻译成“逃跑”。把上下文的意思连起来讲,这里的“而”就是连词,士兵逃跑的具体情状,修饰限制“走”的。所以“而”就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表示修饰。
依此类推: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表示并列关系)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表示因果关系)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假设关系)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表示递进关系)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表示承接关系)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表示转折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表示修饰关系)
……
(二)、结合全句,把握意义。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语法或语气作用,
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例如“也”放在句末可以表示多种语气,但要准确的把握其含义,就必须结合全句的内容来作出判断。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06年浙江卷)一句中的“也”到底表示何种语气?整个句子讲的是“天台生和童子大热天的晚上睡着了,突然,天台生受惊吓醒来,以为风雨将要到来了。”全句是向读者陈述一般的事实,因此“也”的作用就是加强陈述语气。
“邻之厚,君之薄也”(06浙江卷)一句是讲“邻国的实力变得雄厚的时候,就是你的国家实力削弱的时候。”句末的“也”就不是一般的陈述语气了,这里是对上文的一种解释、判断。因而“也”表示的就是判断语气。
(三)、根据位置,判定词义。
有些虚词由于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具体的意义也有区别。比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四)、比较异同,归纳总结
这是文言文虚词学习的基本方法,虚词的积累也必须象实词那样注重比较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例如文言虚词“乃”,我们可以对课本中出现的有关“乃”的句子进行分析:
①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才,这才)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就)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竟然、反而)
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却、竟然)
⑤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就是)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你的)
分析这些加点的字,结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可以归纳出“乃”的常见用法。
(1)作副词
①表示前后两事物顺承,译成“才,这才”等。
②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译成“就”等。
③表示两事物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译成“却,反而,竟,竟然”等。
④在句中起判断、确认作用,译成“是,就是”等。
(2)作代词用
①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常作定语,译成“你的”等。
②用作指示代词,译成“这样”。
(3)组成固定结构,比如“无乃……乎”,译成“恐怕……吧”
借助这种分析和归纳,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虚词运用的知识网络,在运用时不至于措手不及。
二、提醒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虚词的特殊现象在学习时要注意
(1)兼词现象在文言文中所谓的“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字,比如“诸”,在“投诸渤海之尾”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有“叵”(不可)、“焉”(于之、于此等)、“盍”(何不)等。
(2)几个虚词的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一句话的末尾,连续使用几个虚词,起加强语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