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

合集下载

中医药炮制十七法

中医药炮制十七法

中医药炮制十七法中医药炮制十七法是中药炮制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中药炮制的十七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1. 纯净处理法:包括挑拣、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用于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2. 切制处理法:将药材切成适宜的形状,以利于煎煮和提取有效成分。

3. 炒法:将药材放在锅中加热炒制,以改变其性能和功效。

4.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如蜂蜜、酒、醋等)混合后加热处理,以增强其药效。

5. 煅法:将药材放在火上直接或间接煅烧,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6. 煨法:将药材用湿纸或湿布包裹后,放在火灰中加热煨制,以减少药物的烈性。

7. 烘焙法:将药材放在烘箱或火炉上烘干或烤熟,以利于保存和使用。

8. 蒸法:将药材用水蒸气蒸煮,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9. 煮法:将药材放在水中煮制,以提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毒性。

10. 焯法:将药材在开水中短暂浸泡或煮沸,以去除杂质或降低药物的寒性。

11. 淬法:将煅烧后的药材迅速放入冷水中,以增加其酥脆性和脆性。

12. 制霜法:将含有油脂的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白霜状物质。

13. 发芽法:将种子类药材发芽后使用,以增加药效。

14. 发酵法:将药材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以改变其性质和功效。

15. 制曲法:将药材与麦麸等混合后制成曲,以利于发酵和药效的发挥。

16. 提净法:用适当的溶剂将药材中的杂质提取出来,以提高药材的纯度。

17. 水飞法:将药材细粉放在水中搅拌,使其悬浮在水面上,然后倾去上清液,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这些炮制方法是中医药炮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能、功效和毒性,从而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

炮制方法的选择和操作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炮制目的和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考虑。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中药的成方炮制、药材加工工
艺及配伍原理等方面,是传统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药的成方炮制
成方炮制是指根据处方中所列药物的性味归经,采用一定方法将多味药物按照
一定比例炮制成剂型合理、易于吸收的药物制剂。

中药的成方炮制过程包括入药品种及其比例、炮制方法、炮制顺序等方面的考虑。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往往应注意选用药材的新鲜度、炮制方法的正确性、炮制时间的掌握、火力的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制得的中药剂型符合医学要求。

药材加工工艺
药材加工工艺是指将采集的新鲜或干燥的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适合炮制
药物制剂的工作过程。

药材加工包括药材的清洗、切割、蒸、炒、煅等步骤。

在这些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性味、功效及其制剂的需求,合理选择加工工艺,以充分发挥药材的药效。

配伍原理
中药的配伍原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指的是根据中药药性、归
经相通、相配相济、药物作用相得益彰等原则,合理搭配多味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配伍药物时,应根据中医辨证、病症及患者的体质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组合,以确保治疗效果的达到。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药学的发展起着重要
作用。

通过对中药的成方炮制、药材加工工艺及配伍原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挖掘中药的药理作用,发挥中药的疗效,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炮制学_整理版

中药炮制学_整理版

中藥炮制學◆名词解释: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饮片:是药材通过炮制后直接用于中医药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冲烧:质地轻薄松散的植物药材,由于本身干燥不适度,或在包装码垛前吸潮,在紧实状态中细菌代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当温度积聚到67℃,热量便能一下子从中心冲出垛外,发生起烟或着火的现象。

泛油:又叫走油,指含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造成油脂外溢,质地返软、发黏、颜色变深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对抗同贮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存方法。

伤水:药材在淘洗过程中由于含水分过多而影响药材质量的现象。

火力:指火的大小或温度的高低。

有文火,中火,武火等火候:指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大小的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受热过程中外出现的变化特征的综合概括◆炮制学三本专著◆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酒制大黄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

如盐制知母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生杀半夏、南星毒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

如米泔水制苍术相喜为制: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

如醋炙乳香,矫臭具体方法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

中药炮制学教学设计

中药炮制学教学设计

状等,保证饮片的质量。
中药炮制火候控制
03
训练学生掌握中药炮制过程中的火候控制技巧,如炒黄、炒焦
、炒炭等不同程度的火候掌握。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举例
中药复方炮制实验
指导学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药 复方,进行炮制实验设计,探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复方药效的影响 。
中药炮制工艺优化
实验
引导学生针对某种中药的炮制工 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比实验 ,探究优化后的工艺对中药药效 和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学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19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中药炮制基本原理与方法 • 常见中药炮制实例分析 • 炮制品质量评价与标准制定
目录
• 实验教学与操作技能培养 •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中药炮制学定义及重要性
01
中药炮制学定义03源自中药饮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药配方颗粒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药提取物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原料药材的质量、炮制工艺的合理性 、饮片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
除考虑原料药材和炮制工艺外,还需关注 颗粒的粒度、溶化性、微生物限度等。
重点关注提取物的纯度、活性成分含量、 杂质种类及限量等。
炮制品质量标准制定流程
实验研究
将药物与水或其他液体 共同煮沸,以达到去毒 、减毒或改变药性的目 的。操作要点包括控制 煮制时间、火候和液体 用量等。
辅料选择与用量控制
辅料选择
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包括酒、醋、盐、姜汁、蜂蜜等。选择辅料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炮制目的来 确定,以达到协同增效或降低毒性的效果。
用量控制
辅料的用量对炮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用量过少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用量过多则可能导致药效降低 或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辅料的用量,确保炮制质量。

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制备和炮制过程。

炮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对中药进行加工和处理,改变其性质、质量和功效,以适应临床应用的需要。

中药的炮制包括药材的初步加工、破碎、清洗、烘干、炭炙、醋制、酒浸、煮熬、蒸制等。

通过这些加工处理步骤,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药效和药物成分的比例,以达到调节、增强或改变中药疗效的目的。

中药炮制学研究了不同的制剂方法、操作条件、药材的选择和处理过程对中药品质的影响,以及药材的加工工艺对中药疗效的影响。

它与中药鉴定学、药食同源学、药物分析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中药炮制学在中医临床和中药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炮制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可溶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同时,合理的炮制方法也可以减少药材的损耗,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中药炮制学不?中药炮制学呀,就像是中药的魔法变身术!比如说,咱常见的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那可大不一样,这就是炮制的功劳呢!就像一个人,没经过雕琢的时候普普通通,经过精心打磨后就变得闪闪发光啦!(就像一块璞玉经过雕琢变成了精美的玉器。


炮制方法那可多了去了,像什么炒、炙、煅、蒸、煮等等。

咱就说炒吧,就跟炒菜似的,把药材放在锅里炒一炒,可别小看这一炒,它能改变药材的性质呢!(这不就跟把普通的食材通过烹饪变得美味可口一个道理嘛。

)炙呢,就像是给药材穿上了一层特别的外衣,让它有了新的功能。

再来说说煅,这就好比是对药材进行一场烈火的考验,让它变得更加坚韧。

(就如同钢铁经过高温锻造变得更加坚硬。

)蒸和煮呢,就像是给药材洗了个舒服的澡,让它焕然一新。

炮制可不是随便玩玩的,那得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就像厨师做菜一样,盐放多少、火候多大都有讲究。

要是弄错了,那可就糟糕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就像建房子要是基础没打好,那房子不就容易塌嘛。


在中药炮制学里,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经过了无数代人的实践和传承。

咱可
得好好珍惜,不能让它失传了呀!我觉得中药炮制学真的太神奇、太重要了,它让中药变得更加有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31
(二)湿热法
水火共制法,常用的方法有蒸法、煮法、火单
法、提净法等。该类方法相对来说,加热温度较恒 定、受热较均匀,易控制火候等,但时间应根据需 要灵活掌握。
如:何首乌——蒸时间短——便溏、腹痛、腹泻等
桑螵蛸、天麻等——蒸时间太长——上水,难以干燥 川、草乌——煮时间短——难去毒 杏仁——时间短,水量少——不能杀酶保苷等
(降低其挥发油含量) 改变药性 ▪ 蒲黄生品――性滑,活血行瘀止痛
蒲黄炭――性涩,止血
整理版课件
17
三、增强药物疗效 ▪ 1. 增强煎出,提高疗效
(1)植物种子类 (2)矿物类 (3)动物类 ▪ 2. 减少损失,保存药效
某些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如黄芩、杏仁等。 ▪ 3. 辅料协同,增强疗效
黄芪-生品-补中益气 蜜制-补气作用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 单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 书如“止血者燔发”、
2.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 著。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整理版课件
8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学说。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零散的炮制方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并增加了许多炮制方 法。
▪ 苦、酸、咸性寒凉,属阴――趋向沉 降,作用向下、向内――潜阳、收敛 、清热、降逆、渗利、泻下等。
整理版课件
23
1.“生升熟降”。如:莱菔子 2.“酒制升提”。如:黄柏 3.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
地,转化其升降浮沉,使药物更好地 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
整理版课件
24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 醋制-归肝经、蜜制-归脾经、

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解释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和技术。

通过炮制,中药材的性味、功效和用药途径发生改变,从而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增强中药配伍的协同作用。

下面将解释一些中药炮制学的主要名词。

1. 炮制: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改变其形态、性质和功效。

炮制方法包括炙、炒、炮、焙、制、制曲等。

炮制的目的是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增加对特定病症的疗效。

2. 炙:炙是将中药材暴露在明火中,使其受热、烘烤露出色泽。

炙制后的材料性味更温和,能引起气机活络,常用于治疗寒热不调、气血不畅等病症。

3. 炒:炒是在铁锅或砂锅中炒制中药材,使其受到热量的加热,并使材料内部的水分逐渐挥发。

炒制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味和功效,增加其药理活性,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水肿等病症。

4. 炮:炮是将中药材置于铁锅或砂锅中,进行爆炒,使其迅速受热,表面产生变色和开裂。

炮制可以提高中药材的温性,增强其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症和寒凝病症。

5. 焙:焙是将中药材放置于灶上,进行加热烘烤。

焙制可以去除中药材中的水分,增强其药性,常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和寒湿阻滞的病症。

6. 制:制是用特定方法加工中药材,去除不必要的成分,提纯有效成分。

常见的制法有水洗制、蒸制、煮制等。

制制可以去除中药材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其药效和理化性质,常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7. 制曲:制曲是一种特殊的炮制方法,用于制作中药曲。

制曲的原料一般为普通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制成的中药曲可用于酿造中药酒,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炮制方法对中药材的性质和功效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炮制,中药材的药效可以得到增强,药力可以更好地发挥,适应各类疾病的治疗需求。

然而,对于不同的中药材,炮制方法是有所区别的,需要根据其性质、功效和病症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总之,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通过炮制,中药材的性质、功效和用药途径可以得到优化。

中 药 炮 制 学

中 药 炮 制 学

中药炮制学炮制:又称炮炙,修制,修事,修治。

炮炙-----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

炮-----毛炙肉;裹物而烧;炙-----炕火为炙;把肉在火上。

第一章绪论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中药炮制是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节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二、中药炮制的发展:(一)春秋战国至宋代:在宋以前,炮制的原则、方法。

适用品种已初具规模,是炮制技术的形成时期。

(二)金元、明时期:元、明时期,在前人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是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三)清代:清代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有所增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四)现代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斅《雷公炮制论》。

第二部炮制学专著:缪希雍《炮制大法》。

第三部炮制学专著:张仲岩《修事指南》。

第二节炮制的分类一、雷公炮炙十七法:二、三类分类法:三类: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净制、切制、炮炙。

三、五类分类法:五类: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1,炮---将药物埋在灰火中。

2,褴---是对药物进行焚烧、烘烤。

3,煿---以火烧物,使之爆裂。

4,炙---药物加辅料后,用文火炒干。

5,煨---药物埋在尚有余烬的灰火中慢慢令熟。

6,炒---汉以前多为熬。

7,煅---在火上煅烧。

8,炼---药物长时间在火上烧。

9,制---为制药物的偏性,使之就范。

10,度---指度量物体大小长短。

11,飞---水飞。

12,伏---伏火药物按一定程序于火中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在相应温度下达到一定要求。

13,镑---利用多刃刀具将药物刮削成极薄片。

14,摋---打击之意,使药物破碎。

15,嗮---晒。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中药的种植与采集B. 中药的加工与炮制C. 中药的鉴定与应用D. 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炮制的目的?A. 降低毒性B. 增强疗效C. 改变药性D. 增加药物的美观度答案:D3. 中药炮制中的“炒”法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杀菌消毒B. 增强药性C. 降低毒性D. 改善口感答案:B二、填空题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安全、有效、经济2. 中药炮制中的“炙”法是指将药材与_________共同加热处理。

答案:液体辅料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炮制中“蒸”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答:中药炮制中的“蒸”法是利用水蒸气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

其特点包括温度均匀、加热时间短、能较好地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此法常用于处理需要软化、去毒或增强药效的药材。

2. 阐述中药炮制中“炒”法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作用。

答:“炒”法在中药炮制中分为清炒、拌炒、炒炭等几种。

清炒主要用于去除药材的腥味或异味,拌炒则是在炒制过程中加入其他辅料以增强药效,炒炭则是使药材表面炭化,以止血或收敛。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炮制学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药材的加工处理,能够提高药材的疗效,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副作用,改善药材的药性,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

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炮制学不仅有助于提升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对于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 某患者因长期服用含有马钱子的中药,出现了中毒症状,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炮制改进措施。

答:马钱子含有剧毒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中毒。

可能的原因包括炮制不彻底、剂量控制不当等。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马钱子的炮制过程,确保毒性成分被有效降低;严格控制马钱子的用量,避免超量使用;在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中药炮制学专业

中药炮制学专业

中药炮制学专业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和技术。

中药炮制是指将生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药效和药用价值的过程。

中药炮制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炮制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就有关于中药炮制的记载。

在古代,由于生药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的限制,人们开始尝试通过炮制来改善药物的品质和功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炮制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中药炮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洗:将生药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垢。

2.晒干:将清洗后的生药晒干,使其含水量降低。

3.炒制:将干燥后的生药进行炒制,改变其性味和功效。

4.浸泡:将炒制后的生药进行浸泡,使其吸收水分,增加其柔软度。

5.蒸制:将浸泡后的生药进行蒸制,使其更加柔软。

6.烘干:将蒸制后的生药进行烘干,使其含水量再次降低。

7.筛选:将烘干后的生药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良品。

通过以上的炮制过程,生药的性味和功效得到了改变和提高,使其更加适合于临床应用。

不同的生药需要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和技术,因此对于中医药学从业者来说,掌握中药炮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炮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应用:中药炮制后具有更好的药效和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2.保健养生:中药炮制后可以用于保健养生,如枸杞子、红枣等。

3.食品加工:一些中草药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如当归、枸杞子等。

4.美容保养:一些中草药可以用于美容保养,如黄芪、人参等。

总之,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对于推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从事中医药学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中药炮制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一、中药炮制的概念和意义1.1 中药炮制的定义1.2 中药炮制的历史渊源1.3 中药炮制的意义和作用二、中药炮制的原则和方法2.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2.2 中药炮制的方法分类2.2.1 煎煮类方法2.2.2 蒸制类方法2.2.3 炒炸类方法2.2.4 水洗类方法2.2.5 气蒸类方法三、中药炮制中的关键技术3.1 温度控制技术3.1.1 煎煮温度控制3.1.2 蒸制温度控制3.1.3 炒炸温度控制3.1.4 水洗温度控制3.1.5 气蒸温度控制3.2 时间控制技术3.2.1 煎煮时间控制3.2.2 蒸制时间控制3.2.3 炒炸时间控制3.2.4 水洗时间控制3.2.5 气蒸时间控制3.3 研究方法和质量控制3.3.1 中药炮制研究方法3.3.2 中药炮制质量控制四、中药炮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炮制工艺不当引起的问题4.1.1 煎煮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2 蒸制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3 炒炸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4 水洗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5 气蒸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2 中药材质量问题及炮制对质量的影响4.2.1 质量问题分析4.2.2 炮制对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方法五、中药炮制的发展和前景展望5.1 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历程5.2 中药炮制产业的现状和问题5.3 中药炮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对中药炮制学重点的总结,从概念、原则、方法、关键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法、质量控制以及发展与前景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掌握中药炮制学的知识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炮制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
一中药炮制学概述
1.中药炮制学的定义
2.中药炮制的意义
3.中药炮制作用的论述
4.中药炮制的发展趋势
二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
1.中药炮制的原则
2.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3.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三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净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切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3.加热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4.辅料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5、多种方法炮制、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医疗效果
四中药炮制增效减毒的途径
1.中药炮制增效的途径
2.中药炮制减毒的途径
五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与分析
1.中药饮片的类型
2.中药饮片的现状分析
3.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4.中药饮片质量研究展望
六中药炮制技术的保密与发展
1.中药炮制技术的保密
2.我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相关规定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炮制技术发展。

《中药炮制学》课件

《中药炮制学》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工艺、方法和原理的学科,它对保证中药的疗效 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炮制概述
学习中药炮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中药炮制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背景。
炮制的定义和分类
详解炮制的含义及其不同分类,包括炙、煨、炒、焙等不同的炮制方法。
炮制的目的及意义
探讨炮制在中药制备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炮制对药药炮制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药材选择、炮制工艺、温度调控等方面。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具
介绍炮制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炒锅、炉灶、温度计等。
传统炮制方法与现代技术
比较传统炮制方法与现代技术在中药制备过程中的优缺点,如传统炒制与机械化炮制。
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讲解炮制过程中温度调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控制不同药材的适宜炮制温度。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炮炙:炮炙古代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现代一般是指除净制、切制以外的其他炮制方法;3.饮片:饮片系指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制剂生产使用的所有中药;4.反制:药性相对立的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制约药物的偏性或副作用,称为反制;5.从制:药性相同或相似的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称为从制;6.炮制辅料:炮制辅料是指炮制过程中对药物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7.炮:炮古代指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炮”到焦黑;现代指高温砂烫至发炮泡鼓起;8.净度:净度系指饮片的纯净度,亦即中药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分的限度;9.泛油:泛油是指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成分,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或返软、发黏、颜色変浑、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10.变色:变色是指饮片的天然色泽发生了变化;11.风化: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态的现象;12.潮解溶化:潮解溶化是指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在湿热气候影响下,其外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13.对抗同贮法:对抗同贮法是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与药物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的贮存方法;14.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技术是采用降氧、充氮气,或降氧、充二氧化碳的方法,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达到防虫、防霉防止泛油、变色、气味散失等目的;15.净制:净制又称净选加工,是指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剂、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泥沙等杂质,除去虫蛀品和霉变品,区分疗效不同的药用部位,将药材分档或进行简单加工的一类炮制方法;16.净药材:净制后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的中药材称为净药材;17.分档:为了便于炮制,把药物按大小、粗细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分档;18.挑选:挑选是用手挑拣去混在药材中的杂质、霉败品;或区分不同药用部位;或将药材分档的方法;19.筛选:筛选是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或罗,以除去杂质或进行分档的方法;20.风选:风选是利用药材与杂质的轻重不同,借助风力,将药材与杂质分开的方法;21.水选:水选是用多量清水洗涤或浸漂药材,以除去杂质的方法;22.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材残留的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非药用的部位;23.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类药物的胚芽;24.拌衣:拌衣是指将药物表面用水湿润,使辅料粘附于药物表面上,从而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的方法;25.败片: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切制规格和片型标准的饮片,统称为败片;26.吸潮回润:吸潮回润是将药材摊放于湿润而垫有席子的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达到合适切制程度的方法;27.个货:个货是指需单个或2~4个一起切制的药材;在中药行业中,对于未被切制的完整中药材,不论何种形状,也习称个货;28.把货:把货是指需要理成一把一束切制的药材;29.伤水:伤水是指药材吸水过多,成分流失的现象;30.看水头:看水头是指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检查其吸水量是否合适,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31.下色:下色是指某些药材在浸泡时所含成分渐向水中扩散,致使浸泡液呈现一定色泽的现象;32.淋法:淋法水中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的方法;33.泡法:泡法是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定时间,使其吸入适量水分的方法;34.润法:润法是指保持润湿的外部环境,使已浸湿药材的外部水分,徐徐渗入内部,使其柔软适宜切制的方法;35.洗法:洗法是用清水洗涤药材的方法,由于药材与水接触时间较短,又称抢水洗;36.火力:火力是指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度的高低;37.火候: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38.清炒法:清炒法是指药物不加辅料的炒法;39.炒黄:炒黄是将净药物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40.炒焦:炒焦是将净药材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色泽加深,并透出焦香气味的方法;41.炒炭:炒炭是将净药材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存性”的方法;42.黑色存性:内部存性是指炒炭品应外部呈黑色,内部存性;即炭药的表面应呈焦黑色、黑褐色或焦褐色;内部断面或粉末应部分炭化,而不应完全炭化甚至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类炭药仍可清晰辨别原药材的形状;43.加辅料炒法:加辅料炒法是将净药材与固体辅料共同拌炒的方法;44.麸炒:麸炒是将净药材用麦麸熏炒的方法;45.米炒:米炒是将净药材与米同炒的方法;46.土炒:土炒是将净药材与灶心土伏龙肝拌炒的方法;47.砂烫:砂烫是将净药材与受热均匀的蛤粉共同拌炒的方法;48.滑石粉烫:滑石粉烫是将净药材与受热均匀的滑石粉共同拌炒的方法;49.炙法: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50.酒炙法:酒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酒拌炒的方法;51.醋炙法:醋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醋拌炒的方法;52.盐炙法:盐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53.姜炙法:姜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54.蜜炙法:蜜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55.油炙法:油炙法是将净药物加入定量食用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56.煅法:煅法是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中或置于适宜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57.明煅法:明煅法是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中或装入适宜的耐火容器内不隔绝空气进行煅烧的方法;58.煅淬法:煅淬法是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淬液中骤然冷却,使之酥松的方法;59.扣锅煅法:扣锅煅法是指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60.煅炭存性:煅炭存性是指将药物密闭煅至全部炭化,不灰化;61.蒸法:蒸法是将净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程度的方法;62.炖法:炖法是将净药物加辅料置于密闭容器内隔水蒸制的方法;63.煮法:煮法是将净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共煮的方法;64.燀法:燀法是将净药物置多量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除去或分离种皮的方法;65.上水:上水是药物蒸制时间过长,质变柔软,不易干燥,似含大量水分的现象;66.圆汽:圆汽是指蒸制药物时,水蒸气从容器内大量溢出的现象;67.复制法:复制法是将净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的程度,反复炮制的方法;68.发酵法:发酵法是净药物,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69.发芽法:发芽法是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70.去油制霜法:将药物种仁碾成泥状,经过适当加热,压榨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称为去油制霜法;71.渗析制霜法:药物通过物料渗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称为渗析制霜法;72.升华制霜法:药物经过高温加工处理,升华成结晶或细粉的方法,称为升华制霜法;73.干馏法:干馏法是将药物置于适宜容器内,以火烤灼,使其产生汁液的方法;74.烘焙法:烘焙法是将净药物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75.提净法:提净法是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物,经过溶解,过滤,重结晶处理,使之进一步纯净的方法;76.水飞法:水飞法是将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成细粉后,利用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的特点,而分离、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材自身的性质,按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2、: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学的原理、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

3、: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一药多用;便于调剂;便于制剂;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4、:中药炮制具有独特性与古老性。

5制的演变。

6、《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其中载有多种炮制方法。

《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书,书中有“治半夏”等炮制方法。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由唐代官府主持编写,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典。

7、《雷公炮炙法》普通认为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代,是我国第一部炮炙专著。

《炮制大法》是我国中药炮制第二部专著。

《修事指南》为清代张仲岩著,是第三部中药炮制专著。

8、《本草纲目》专门列出“修治” ----- “炮制”《修事指南》中的“修事” ----- “炮制”9、:修治(净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方法(发芽、蒸馏)1,亦即制其太过,扶其不足。

2: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或者相杀)为制、相恶为制。

:是指用药性相反的辅料或者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者改变药性。

(黄连姜(党参蜜炙,黄连胆汁炙)(半夏畏生姜)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

(麻黄蜜炙)3:全草切段、种子炒黄炒爆、矿物药的锻制: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寒热、温凉、归经或者升降沉浮的性质,例:天南星辛温,胆汁制,降低辛温之性。

:通过炮制调整药物的酸、甘、苦、辛、咸五味或者矫正不良气味。

例:炒制山查减其酸性,缓和对胃的刺激作用。

(炒炭、蒸制、燀制1、对生物碱的影响:中药经净制可分离药用部份,使富含药效成份的部位得以富集,如麻黄与麻黄根含有不同类型的生物碱,净制分离后方能使麻黄主发汗,麻黄根则主止汗。

2、某些含苷类成份的中药材往往在组织细胞中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类成份可被相应的酶所分解,从而使药效成份减少,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及不良反应。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它对于保障中药的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中药炮制学复习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炮制方法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A 炒制B 煅制C 蒸煮法D 以上都是2、蜜炙法多用于炮制()A 止咳平喘药B 清热解毒药C 利水渗湿药D 活血化瘀药3、巴豆的炮制方法是()A 炒黄B 炒炭C 制霜D 酒炙二、填空题1、中药炮制的目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炙法常用的酒有_____和_____。

3、煅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三、简答题1、简述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答:中药炮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药性。

例如,通过炒制、煅制等方法,可以改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一些药物经过炮制后,寒热温凉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五味的偏性也可能有所调整。

炮制还能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使药物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此外,炮制可以对药物的归经产生影响,引导药物作用于特定的经络脏腑。

同时,炮制能够调整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降低药物的毒性成分含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2、简述水飞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水飞法的操作方法是:将药物适当破碎,置于乳钵中,加入适量清水,研磨成糊状,再加多量水搅拌,静置,倾出混悬液,下沉的粗粉再行研磨,如此反复操作,至研细为止。

最后将不能混悬的杂质弃去,将混悬液合并,静置沉淀,倾去上面的清水,干燥沉淀物即得极细粉末。

注意事项包括:在研磨过程中,水量要适中,过多会导致药物流失,过少则难以研磨细腻;搅拌混悬液时要均匀,以保证沉淀完全;沉淀后的清水要尽量倾去,避免药物损失;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防止杂质混入。

3、比较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制方法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炒黄、炒焦、炒炭都是将药物置于炒制容器内,用不同的火力和时间进行加热炒制。

中药炮制学.pdf

中药炮制学.pdf

中药炮制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 中医炮制的起源二 中医炮制的发展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一 研究内容二 研究方法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第二章 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一节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三节 传统只要的原则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二 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三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四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第五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一 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二 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要求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二 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三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四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五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六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七 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八 炮制对含蛋白质 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九 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十 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一 雷公炮灸十七法二 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三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四 以药用部分的来源分类法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一 液体辅料二 固体辅料第五章 炮制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第一节 炮制的质量要求第二节 中药及炮制品的贮藏保管一 贮藏中的变异现象二 变异的自然因素三 贮藏保管方法第六章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及饮片厂的设计 第一节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一 中药饮片工业的发展概况二 饮片工业改革的思路与改革方向三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第二节 中药饮片厂的设计一 中药饮片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 厂房 设备及技术力量的设计三 饮片车间设计第三节 饮片厂的废水处理一 废水的预处理二 活形物泥法三 生物膜法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第一节 清除杂质第二节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第三节 其它加工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第四节 饮片的包装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第九章 炒法第一节 清炒法第二节 加辅料炒第十章 灸法第一节 酒灸法第二节 醋灸法第三节 盐灸法第四节 姜灸法第五节 蜜灸法第六节 油灸法第十一章 煅法第一节 明煅法第二节 煅淬法第三节 扣锅煅法第十二章 蒸煮燀第一节 蒸煮法第二节 煮法第三节 燀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中药的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物受潮后,在适于的温度下造成霉菌滋生和繁殖,在药物表面布满菌丝的现象为A.发霉B.虫蛀C.变色D.风化E.潮解2.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经过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为A.发霉B.虫蛀C.变色D.风化E.潮解3.某些盐类固体药物容易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为A.发霉B.虫蛀C.变色D.风化E.潮解4.某些熔点比较低的固体树脂类或动物胶类药物,受潮、受热后粘贴成块的现象为A.发霉B.粘连C.变色D.风化E.潮解5.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2%~5%B.3%~7%C.7%~13%D.15%~17%E.17%以上6对于有效成分不清楚的炮制品,常用判定质量A.测定浸出物的含量B.测定含水量C.测定灰分D.色泽E.组织鉴别7.当气温较高时,含脂肪油多的饮片就易出现A.挥发B.泛油C风化. D.粘连 E.潮解8.由于空气干燥,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易产生A.挥发B.泛油C风化.D.粘连 E.潮解9.当气温较高时,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就出现A.挥发B.泛油C风化.D.粘连 E.潮解10.乳香、阿胶等贮存温度过高容易A.挥发B.泛油C风化 D.粘连 E.潮解11.净制的目的是A.除去杂质 B .大小分档 C.分离药用部分 D.除去非药用部位 E.降低毒性12.清除杂质的方法有A.挑选B.筛选C.风选D.水选E.磁选13.净选加工时,昆虫类药材应除去A.头B.足C.尾D.翅E.鳞片a.去根b.去毛c.去心d.去枝梗e.去核1.鹿茸的净制方法采用b2.麻黄的净制方法采用a3.龙眼肉的净制方法采用e4.巴戟天的净制方法采用 c5.连翘的净制方法采用d15.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的药物是A.炒芥子B.炒苍耳子C.炒决明子D.炒菜菔子E.以上都不是16.炮制后能破坏酶保苷的药物是A.炒牵牛子B.炒苍耳子C.炒芥子D.炒菜菔子E.以上都不是17.炒焦法所用火力为A.塘火B.微火C.文火D中火.E.武火1.加辅料炒法中常用的火力为中火或武火,马钱子炮制品干粉要求士的宁含量为1.20%-2.20%2.加辅料炒法中,每100Kg药物辅料常用量,麦麸常用10-15Kg,米常用20Kg,土常用25-30Kg。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辅料炒法应先加辅料后热锅B.加辅料炒法应先热锅再加辅料C.加辅料炒法出锅的药材不用筛除辅料D.加辅料炒法出锅的药材必须筛除辅料2.辅料先加热炒至冒烟后投药物拌炒的方法是A.麸炒B.米炒C.土炒3.米炒斑蝥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疗效B.缓和药性C.降低毒性D.矫正气味4.每100公斤白术片,麸炒时用麦麸A.5Kg B10-15Kg. C.15-20Kg D.20-25Kg E.25-30Kg5.下列药物宜用文火炒炭的是A.大黄B.槟榔C.山楂D.地榆E.蒲黄6.下列既可麸炒,又可以土炒的是A.当归B.苍术C.白术D.僵蚕E.九香虫7.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A.苍术酮含量降低B.油脂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苍术醇含量降低E.挥发油含量降低8.牛蒡子炒黄应选用A.中火B.文火C武火. D.先文火后武火 E.先武火后文火9.斑蝥的炮制方法是A.米炒B.土炒C.麸炒D.炒焦E.炒炭10.炒炭时,温度过高出现火星时应A.高小火力B.停火C.喷淋适量清水灭之D.继续炒E.以上都不是11.善于消食,活血化瘀的山楂炮制品是A.生山楂 B .炒山楂 C.焦山楂 D.山楂炭 E.麸炒山楂12.马钱子砂炒的原理是使哪类成分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毒性A.挥发油B.甙类C.生物碱D.鞣质E.蒽醌类13.下列药物用中火加工炮制的是A.炒苍耳子B.炒芥子C.炒槟榔D.炒菜菔子E.炒牵牛子14.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A.胶类药材B.动物类药材C.树脂类药材D.矿物类药材E.贝壳类药材15.制龟甲指的是A.砂烫龟甲B.砂烫醋淬龟甲C.水泡龟甲D.砂烫酒淬龟甲E.酒炙龟甲16.白术炮制时可采用炮制方法有A.土炒B.米炒C.麸炒D.砂炒E.蛤粉炒17.王不留行的炮制目的是A.缓和药性B.便于粉碎C.增加成分溶出D.减少副作用E.降低毒性18.下列药物炮制时用中火加工的是A.炒菜菔子B.蒲黄炭C.米炒斑蝥D.炒苍耳子E.焦桅子19.可用砂炒法炮制的药物有A.蜈蚣B.穿山甲C.D.E.20.下列所述的哪些是马钱子炮制的原理A.使士的宁加热升华B.使马钱子碱分解C.使士的宁加热转化为异型结构D.生成生物碱的氮氧化物E.使马钱子碱加热转化为异型结构21.下列药物用麦麸炒的有A.远志B.枳实C.苍术D.山药E.白术22.山楂的炮制方法有A.炒黄B.炒焦C.炒炭D.炒爆E.砂炒23.阿胶的炮制方法有A.切片B.切丁C.蛤粉炒D.滑石粉炒E.蒲黄炒24.下列哪些是阿胶珠炮制时应注意的问题A.爆花率B.火力C.翻炒速度D.颜色变化E.辅料用量25.下列药物炮制时不宜用武火炒炭的有A.大黄炭B.荆芥炭C.蒲黄炭D.山楂炭E.槐花炭1.根据辅料所用辅料的不同,炙法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2.酒炙法所用的酒以黄酒为主,酒的用量一般为100Kg药物10-20Kg3.姜炙法生姜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用干姜,其用量则为生姜用量的1/34.盐炙法盐的通常用量是每100公斤药物,用食盐2Kg。

溶化食盐的用水量一般以食盐的4-5倍为宜。

1.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时应首选A.黄连B.酒黄连C.姜黄连D.萸黄连E.黄连炭2.醋炙芫花的目的是A.增强疏肝理气作用B.增强活血止痛功效C.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D.便于调剂和制剂E以上都不是3.醋炙延胡索能增强A.祛风作用B.止痛作用C.固涩作用D.止血作用E.调经作用4.治疗实热便秘应选首选A.生大黄B.酒大黄C.熟大黄D.大黄炭E.醋大黄5.采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法炮制的药物是A.醋炙延胡索B.醋乳香C.酒白芍D.酒大黄E.盐黄柏6.乌梢蛇酒炙的目的是A.增强活血通络作用B.增强祛风通络作用C.增强活血化瘀作用D.增强止血作用E.缓和药性7.醋炙法中,醋的用量最多不超过A.100:10B.100:20C.100:30D.100:50E.100:601.药物在高温缺氧、煅烧成炭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2.煅淬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煅制仍不能酥脆的矿物药。

3.明煅法的操作方法要求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

1.宜用明煅法炮制的药材是A.白矾B.自然铜C.炉甘石D.磁石E.棕榈2.宜用煅淬法炮制的药材是A.石决明B.自然铜C.血余D.白矾E.石膏3.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药材是A.龙骨B.棕榈C石决明.D.磁石4.宜用煅后醋淬法炮制的药材是A.海浮石B.自然铜C.牡蛎D.炉甘石E.石膏5.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明煅法炮制A.硼砂B.石决明C.龙骨D.牡蛎E.磁石6.石膏的煅制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副作用C.降低毒性D.改变疗效E.缓和药性7.自然铜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A.收敛生肌B.收敛止血C.散瘀止痛D.平肝潜阳E.平肝止血1.半夏炮制品中善于止呕的是A.清半夏B.法半夏C.姜半夏D.半夏曲E.生半夏2.制清半夏时每100Kg半夏,所用的辅料和数量是A.白矾10KgB.白矾12.5KgC.白矾20KgD.生姜12.5KgE.生姜20Kg3.复制法炮制品中用生姜、白矾辅料的是A.清半夏B.法半夏C.制南星D.淡附片E.生半夏1.发酵法制备药物时,适宜的环境温度是A.8℃~25℃B.30℃~37℃C.15℃~27℃D.38℃E.30℃2.发芽炮制药物时,要求种芽率不低于A.100%B.95%C.90%D.85%E.80%3.大麦发芽的最适宜的温度是A.10℃-15℃B.18℃-23℃C.26℃-30℃D.28℃-31℃E.31℃-35℃4.大麦发芽的适宜长度不得少于A.1cmB.0.8cmC.0.5cmD.0.3cmE.0.25cm5.一般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70%-80%B.60%-70%C.50%-60%D.E.1.西瓜霜的成品颜色为A.白色B.灰白色C.乳白色D.黄白色E.淡黄色2.炮制西瓜霜的辅助性药物是A.白矾B.芒硝C.甘草D.生姜E.石膏3.巴豆的毒性和峻泻的作用成分是A.生物碱B.苷类C.脂肪油D.蛋白质E.有机酸4.下列药物采用渗析作用的是A.巴豆B.西瓜霜C.信石D.鹿角霜E.千金子5.水飞法适用的药物是A.所有矿物药B.溶于水的矿物药C.不溶于水的矿物药D.贝壳类药E.问答题1.中药炮制的三本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作者及特点分别是什么?专著名称成书年代作者特点1.系统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2.创建了炮制新《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方法,概括炮制作用3.运用辅料炮制药物《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1.总结归纳了雷公炮炙十七法2.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3.举例说明中药炮制的八大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

如:川乌、附子、半夏等②增强药物疗效。

如:种子类药物炒黄;质地坚硬的矿物药、贝壳类煅制。

③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味。

如: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熟地黄性温,滋阴补血④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

如大黄酒炙能引药上行;柴胡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⑤改变或增强中药的归经。

如小茄香生品归肝、脾、胃经,盐炙后专入肾经⑥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质量。

剂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必须经过煅、煅淬、砂烫等,使其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⑦提高中药净度,确保用药质量的剂量。

如种子类药物要去沙土、杂质,根类药物要去芦头,皮类药物要去粗皮等。

⑧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如酒制乌梢蛇、紫河车、麸炒僵蚕2.明代陈嘉谟所著的著作提及哪些内容?各种辅料有何归经特点?答:《本草蒙荃》,系统概括整理炮制的原则依据。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1.什么是“火候”?写出炒法中各种方法的火力应用,炮制品质量要求,并举例说明(每种方法举2个药物)答:“火候”的火苗的大小和药物受热后的性状特征。

炒法分为清炒法和加辅料炒法,清炒法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加辅料炒法又分为麸炒、米炒、土炒、沙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炒黄用文火,炒至药物颜色加深或又黄色,透出药物原有香气,形态鼓起有裂纹或爆花,如:牵牛子,白芥子炒焦用中火,炒至药物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如:槟榔、山楂。

炒炭用武火,炒至药物表面炭化黑色,内部焦黄或焦褐色,如:荆芥,蒲黄。

麸炒、米炒、土炒用中火,炒至药物挂火色,如:白术、苍术、党参、山药等。

沙炒用武火,炒至药物质地酥脆,形体鼓起,如:穿山甲、龟甲。

蛤粉炒用中火,炒至药物成“珠”,如阿胶滑石粉炒用中火,炒至药物鼓起,酥脆,如:刺猬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