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
二级医院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二级医院高危妊娠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全面提高我院高危妊娠识别、筛查、管理、救治能力。
2. 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三、管理对象1. 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1)有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2)有既往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史;(3)有不良妊娠结局史;(4)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史;(5)有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等;(6)有其他影响妊娠的因素。
2. 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1)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2)孕期血压异常;(3)孕期血糖异常;(4)孕期胎位不正;(5)孕期胎心异常;(6)孕期羊水异常;(7)孕期胎盘异常;(8)孕期胎儿发育异常。
四、管理措施1. 高危妊娠筛查与评估(1)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高危妊娠风险等级;(2)根据高危妊娠风险等级,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3)定期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高危妊娠专案管理(1)成立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小组,负责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全程管理;(2)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实行专人专案管理,确保及时救治;(3)制定高危妊娠孕产妇救治预案,提高救治效率。
3. 高危妊娠信息报告与随访(1)严格执行高危妊娠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2)定期对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3)对转诊、分娩等环节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4. 高危妊娠培训与宣传(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2)加强高危妊娠宣传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五、质量控制1. 建立高危妊娠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2. 定期对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高危妊娠救治水平。
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

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防止母婴传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我国母婴健康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的内容:一、成立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小组1. 工作小组组成:由妇产科、儿科、感染科、预防保健科等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组成。
2. 工作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母婴阻断随访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随访工作,协调解决随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随访对象的确定1. 随访对象:所有在本院分娩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
2. 重点随访对象:孕期感染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
三、随访内容1. 孕产妇随访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孕期健康管理:包括孕期检查、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
(3)分娩情况:包括分娩方式、分娩时间、新生儿出生情况等。
(4)产后恢复:包括产后身体恢复情况、哺乳情况等。
(5)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筛查结果。
2. 新生儿随访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2)健康状况:包括生长发育、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
(3)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筛查结果。
四、随访流程1. 孕产妇随访流程:(1)产后1周内:对孕产妇进行首次随访,了解分娩情况和产后恢复情况。
(2)产后42天:对孕产妇进行第二次随访,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和哺乳情况。
(3)产后6个月:对孕产妇进行第三次随访,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和传染病筛查结果。
2. 新生儿随访流程:(1)出生后1个月内:对新生儿进行首次随访,了解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
(2)出生后6个月:对新生儿进行第二次随访,了解生长发育情况和传染病筛查结果。
(3)出生后1岁:对新生儿进行第三次随访,了解疫苗接种情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五、随访方式1. 面对面随访:由专业人员上门或孕产妇来院进行面对面随访。
2. 电话随访:通过电话与孕产妇进行沟通,了解随访对象的健康状况。
医院孕妇上门随访制度范本

医院孕妇上门随访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指导孕妇在孕期的健康管理和胎儿生长发育,提高孕产妇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院建档并接受孕期上门随访的孕妇。
三、随访对象1. 所有注册孕妇,包括正常孕妇和有合并症孕妇。
2. 孕早期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孕妇。
3. 孕晚期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
4. 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出生缺陷史的孕妇。
5. 其他需要特殊关注的孕妇。
四、随访内容1. 一般情况询问:包括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工作环境等。
2. 产科检查:观察孕妇腹部大小、胎位、胎心音等,测量宫高、腹围等。
3. 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体重、年龄、孕周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指导孕妇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4. 孕期心理辅导: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解答孕妇及家属的疑问,缓解孕妇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5. 孕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对有合并症的孕妇进行专业指导,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6. 产前筛查:对高龄孕妇、有家族遗传病史等高危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指导孕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7. 普及孕产期知识:向孕妇及家属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五、随访时间及频次1. 孕早期(1-12周):首次随访应在孕6-8周进行,之后每4周随访一次。
2. 孕中期(13-27周):每4周随访一次。
3. 孕晚期(28周至分娩):每周随访一次。
六、随访方式1. 家庭访视:医生定期到孕妇家中进行面对面随访,了解孕妇的生活环境,提供个性化指导。
2. 电话随访:医生通过电话与孕妇保持联系,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解答疑问。
3. 门诊随访:孕妇定期到产科门诊进行检查,与医生面对面交流。
七、随访人员1. 家庭访视由责任医生负责,护士、助产士等协助。
2. 电话随访由责任医生或助产士负责。
3. 门诊随访由孕妇预约的责任医生负责。
八、随访记录1. 每次随访都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孕妇的一般情况、产科检查结果、指导内容等。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在医疗领域,产前筛查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用于提前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然而,在一些高危及疑难病例中,可能需要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这些病例能够顺利进行转诊并进行随访,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应运而生。
一、转会诊流程在产前筛查中,一旦发现高危及疑难病例,首先应及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向其提供转会诊的建议。
转会诊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认病例:产前筛查结果显示胎儿可能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确认。
2. 给予建议:医生向患者解释当前病情,告知可能的风险,并建议其转会诊察。
3. 转会诊咨询:患者接受建议后,需要与专科医生进行咨询,了解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4. 转诊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意愿,完成转诊申请并联系相应的专科医生。
5. 转诊确认:专科医生确认接受转诊,并安排患者前往就诊。
6. 专科诊断:专科医生根据转诊病例的相关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
7. 治疗方案制定:专科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二、追踪随访制度除了转会诊,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的随访工作同样重要。
追踪随访制度的目的是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以下是追踪随访制度的主要内容:1. 随访时机:根据病情的不同,确定不同的随访时间节点。
例如,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
2. 随访方式:随访可以采用电话、短信、在线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
根据需要,也可以安排面对面的随访。
3. 信息记录:随访时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4. 问题解答: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或问题,医生要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5. 治疗调整:根据随访结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
6. 心理支持:在随访过程中,医生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应对病情。
孕情随访制度

孕情随访制度一、村(居)查访员每月到持生育证或服务手册的育龄妇女家中访视孕情,进行优生指导和科普宣教。
二、配合镇计生服务站对孕妇进行优生监护,孕二个月内随访一次,孕3-8个月每半月随访一次,孕9个月以后每周随访一次,发现异常及时陪送到区计生服务站或医院检查处理。
三、每月及时向镇计生服务站报告孕情。
十项承诺一、计划生育宣传品发放到户;二、生育证自申请三十日内办理完毕;三、避孕药具上门;四、生殖保健随访到户;五、各项收费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六、对独生子女每年落实120元奖励;七、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户的处罚不随意减免;八、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一律不准接受村(街)招待;九、不侵害群众的合法利益;十、信访案件随访随查。
母乳喂养好处多母乳是新生儿可获得的最有营养、卫生安全的食品。
母乳含有抗感染的物质,如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新生儿抵抗疾病,并具有抗过敏作用。
另外还具有以下好处:1、营养充足均衡2、容易消化吸收3、增强抵抗力4、营养成分配比合适5、安全又卫生6、帮助母亲产后复原7、降低患乳癌的几率8、促进母子感情9、经济、方便、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节选)第十八条 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第二十条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十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三十条 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第三十四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
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第四十七条 本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节选)第二条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
高危孕产妇信息上报、转诊、随访制度

高危孕产妇信息上报、转诊、随访制度高危孕产妇信息上报制度1、各医疗机构确定专人负责高危孕产妇的信息上报工作。
2、县妇幼保健院妇保门诊对发现的妊娠禁忌症及中重度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产科门诊,经产诊门诊评估后提出是否向上级医院转院建议。
各医疗机构针对本院无诊治条件的高危孕产妇,应转上级医疗机构确诊、治疗,并做好转诊登记。
对已确诊返回需继续监护治疗的高危孕妇,遵照上级医嘱继续治疗,做好随访登记。
3、医疗机构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应当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在3日内将报告单报送县妇幼保健院。
如孕产妇妊娠风险分类为红色,应当在24小时内报送。
4、医疗机构应每月将本院新增的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的高危孕产妇信息报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将全县高危孕产妇信息反馈至各镇卫生院,镇级做好本镇高危随访管理。
高危孕产妇随访制度1、各医疗机构落实首诊负责制,实行县、镇两级双重管理。
县级医疗机构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镇级医疗机构将本镇妊娠风险为“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专案管理。
2、各级医疗机构均需按要求追踪管理高危孕产妇直至产后42天结案。
凡在孕期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应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至少随访一次,并根据妊娠风险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随访次数。
3、随访必须具有针对性,有详细的随访记录,包括随访时间、孕周、随访人员、随访内容、指导意见等。
4、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对转入的孕产妇应及时安排专人进行面访。
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1、对高危孕产妇实行村、镇、县或县、市、省三级转诊模式,必要时可实行跨级转诊。
2、镇、县两级都应承担高危孕产妇的转诊任务,凡有救护车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指定分片负责接送高危孕产妇,县级产科急救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危重孕产妇的急救。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

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保障高危孕产妇的母婴安全,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组织机构成立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小组,由产科、内科、儿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管理制度,协调解决追踪随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母婴安全。
第三条追踪随访对象本制度适用于下列高危孕产妇:1. 有既往史、家族史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母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2. 本次孕期发现有严重疾病或并发症的孕产妇;3. 分娩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或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孕产妇;4. 其他经医生评估为高危的孕产妇。
第四条追踪随访内容1. 定期随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孕期健康状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评估风险因素,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治疗措施。
2. 紧急随访:对发生并发症或紧急情况的孕产妇,立即进行随访,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3. 产后随访:对分娩后的孕产妇进行产后随访,了解产后健康状况、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治疗措施。
第五条追踪随访流程1. 初诊评估: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初诊评估,确定随访计划和治疗方案。
2. 定期随访:按照随访计划,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定期随访,记录随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3. 紧急随访:发生并发症或紧急情况时,立即进行紧急随访,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4. 产后随访:分娩后,按照随访计划进行产后随访,记录随访情况,提供相应的保健指导和治疗措施。
第六条信息管理1. 建立高危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记录高危孕产妇的基本信息、随访情况、治疗措施等。
2. 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3.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七条培训和考核1. 对追踪随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追踪随访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一、胎儿处理制度:1.建立胎儿健康监测系统。
通过定期进行胎儿心电监护、胎动监测等,全面掌握胎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诊断胎儿异常情况。
3.加强疾病筛查和诊断。
在怀孕初期进行羊水穿刺、唐氏综合征筛查等,及早诊断出胎儿异常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提供胎儿保护措施。
针对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情况,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保护胎儿免受损害。
二、胎儿随访制度:1.分娩前的随访。
在分娩前的最后几周,定期进行胎儿心率监测、胎动数量观察等,了解胎儿状况,做好分娩准备。
2.分娩过程中的随访。
在分娩过程中,及时观察胎儿心率变化、胎动情况等,及早发现和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胎儿顺利出生。
3.分娩后的随访。
在分娩后的数周内,对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发育评估、疫苗接种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出现的异常情况。
此外,还应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和健康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孕产妇对异常孕产期的认识,及早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和延误病情。
在建立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和随访制度时,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生应提高专业水平,及时诊断和处理异常情况;孕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随访,并加强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
总之,建立完善的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和随访制度,可以提高对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孕产期的风险,确保胎儿安全出生。
这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孕产期医学的发展。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1.为妊娠妇女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核实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产前检查制度1、对怀孕妇女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登记。
2、所有的孕妇应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
3、对孕产妇进行孕早期卫生保健知识指导、提供卫生、营养、心理分方面的医学帮助。
告知孕期注意事项、避免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
4、产前检查时要按照孕产期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评分,并填写好孕产妇保健手册。
对发现高危因素或有异常症状的孕妇及时随诊、指导或转送上级医疗保健单位诊治,并列入高危孕妇个案管理。
5、孕12周、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2周、36周、37周、38周、39周、40周各进行一次产前检查,每个孕妇至少5次以上,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高危孕妇要提前待产。
有临产征象:腹痛、破水、动红等情况时应立即持孕产妇保健手册到医院住院分娩。
产后访视制度一、产科应对在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专人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二、产妇分娩住院期间,医生应随时进行访视,(每天巡视检查不得少于6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询问和检查,及时发现产后危险因素,确保产后母婴安全。
三、产后访视一月内不得少于3次,访视时间:产后7天、14天、28天。
产后42天必须作产后检查。
4、产后访视内容:相识产妇一般情况,包括肉体、饮食、睡眠、大小便、血压、体温等,检查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量及性状;相识乳汁排泄情况,指点产妇精确哺乳、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指点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并发症。
五、新生儿访视:观察一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计划免疫、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
产科医院检查标准

取得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资 1.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获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文件:□是□否。
质,由经资格认定的医务人 2.设有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否。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员进行。
3.从事产前诊断技术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是□否×5。
5.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筛查:□是□否×2。
6.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遗传咨询:□是□否、细胞遗传:□是□否、份子遗传:□是□否。
7.具有羊膜腔穿刺技术及相关设备器材:□是□否×2。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等技术,对孕妇实施胎儿染色体检查:□是□否×2。
8. 对染色体病用细胞遗传学技术作出产前诊断:□是□否。
设有产前咨询及遗传咨询 1.产前咨询及遗传咨询门诊:□是□否×2。
门诊,保证筛查病例能落实 2.对孕9 ~ 13周的孕妇进行早期产前筛查知识的宣传:□是□否;对已建围产保健卡的孕15 ~ 19 查阅有关证明资料。
后续诊断。
周的孕妇宣传产前筛查知识:□是□否,孕妇签署知情允许书:□是□否。
3.在产前筛查申请单逐项填写孕妇姓名:□是□否、年龄:□是□否、孕周:□是□否、异常分娩史:□是□否、家族史:□是□否,并建议孕妇用超声测胎儿双顶径以确定孕周:□是□否。
4对所有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进行跟踪回访:□是□否,专人负责:□是□否,评价回访质量:□是□否。
用于产前诊断标本的获取 1.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在符合要求的手术室内进行:□是□否,配备:抢救设备:□是□否,超要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声诊断设备:□是□否。
2.手术医师应相对固定:□是□否,遵守手术无菌操作规程:□是□否。
3.标本采集后应即将臵入标注孕妇姓名和惟一编码的无菌试管中:□是□否,,及时送往细胞遗传产前诊断实验室:□是□否。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对异常胎儿处理有制度保 1.对异常胎儿处理随访有规章制度:□是□否。
障。
2.处理前签署知情允许书:□是□否,符合伦理要求:□是□否。
出生缺陷患儿随访制度

出生缺陷患儿随访制度(一)推进一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各种高危因素1.实施婚前医学检查。
全面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婚检率。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配齐婚检人员和设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设置婚前医学检查项目。
由县卫生计生局牵头,县民政局大力支持配合实施,优化服务流程,方便人民群众,逐步实现“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和婚前保健”一站式婚育综合服务;县财政局做好婚检经费保障工作,并监督资金使用。
2.加强免费婚前宣教指导和咨询。
在广大未婚青年中广泛开展有关出生缺陷干预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咨询。
倡导新婚育龄妇女服用叶酸,对农村妇女继续实施免费增补叶酸。
民政部门负责对新婚登记夫妇发放婚前保健宣传材料。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农村计划怀孕妇女叶酸发放工作及提供相关资料,县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做好婚前宣教、指导和咨询工作。
县教育局应当指导和督促中等以上学校将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3.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继续在全县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对农村计划怀孕夫妻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4.做好环境中高危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加强女职工、农村适龄妇女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落实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和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特殊劳动保护政策。
(二)落实二级预防措施,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1.做好孕期保健。
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孕妇学校的开设,做好母婴保健指导、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等系统培训;在早孕建册、建卡时,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知识宣教,并按孕周进行跟踪服务。
2.开展免费产前筛查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胎儿缺陷发现率,实现怀孕9-20周的孕妇在知情自愿参与下至少接受1次免费产前血清学筛查。
由县乡两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血片采集,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和递送血清标本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测。
孕情查访制度

孕情查访制度
一、环孕情查访由乡镇组织计生、卫生在当地服务站或持机下村的方式进行,乡镇要提前下达通知书,并安排专人查验相关证件。
二、环孕情监测服务实行双人执机、共同签字制度。
三、对有孕情的妇女,村(居)级计划生育专职人员必须半月上门随访一次;乡镇级每月一次孕情监测;县级站要对孕后4—6个月的妇女全面监测一次,并书面告知下次检查时间,对怀孕二胎的第每月一次孕期保健。
四、持证怀孕妇女外出1个月以上的,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乡镇督促其定期寄回流入地的孕情监测证明,并审验其真伪。
五、发现妊娠异常,不论怀孕月份大小,应首先向所在村(居)计生专职人员报告,由计生专职人员陪同到所在乡镇计生站进行检查。
确属异常的,由乡镇计生办人员陪同,并持介绍信,《计划生育全程服务服务手册》或《生育证》原件、孕妇近期一寸彩照两张,到县计妇院复查。
六、经过县终止妊娠技术鉴定小组检查,符合省的有关规定,确需终止妊娠的,作出《终止妊娠鉴定书》,由县卫计局出具《批准终止妊娠手术证明》,到定点施手术构施术。
七、未经批准私处鉴定胎儿性别的,一次给予当事人罚款500元。
私自流引产的,一胎罚款2000元,二胎的罚款5000元,不再安排生育计划。
八、考核年度内所包持证怀孕妇女未发生鉴定胎儿性别及私自流引产行为的,给予责任人1000元奖励。
每发生一例鉴定胎儿性别事件的,对责任人罚款1000元,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每发生一例私自流引产事件,对责任人罚款2000 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纪律处分。
孕优随访工作制度

孕优随访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出生缺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孕优随访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孕优随访工作流程,确保随访服务质量,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孕优随访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三、工作原则1. 自愿原则:孕优随访工作应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诱导。
2. 保密原则:随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3. 全面原则:随访内容应全面覆盖孕前、孕期、产后各个阶段,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4. 个性化原则: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四、工作内容1. 孕前随访: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生育政策咨询、优生优育指导等服务。
2. 孕期随访:定期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提供孕期保健、心理健康、营养指导等服务。
3. 产后随访:了解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提供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服务。
4. 特殊情况随访:对有遗传病史、出生缺陷史、高风险孕妇等特殊情况进行重点关注,提供专业、个性化的随访服务。
五、工作流程1. 信息登记:对服务对象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婚姻状况等。
2. 制定随访计划: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随访时间、地点、内容等。
3. 实施随访:按照随访计划,开展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的随访。
4. 随访记录:详细记录随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为下次随访提供参考。
5. 数据分析: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政策制定、服务改进提供依据。
6. 反馈与改进:根据随访结果,对服务工作进行及时反馈、调整,提高服务质量。
六、工作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高度重视孕优随访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 培训专业队伍:加强对孕优随访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

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前筛查在减少常见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和胎儿结构性异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某些情况下产前筛查结果可能存在误报或漏报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针对高危及疑难病例的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一、转会诊制度对于产前筛查后被判定为高危和疑难病例的孕妇,应该建立起转会诊制度,将其转至相关专科进行深入检查和诊断。
具体的制度如下:1. 信息传递:产前筛查机构应及时将高危和疑难病例的筛查结果、相关病史和个人信息等资料传递给相关专科医生。
必要时,可以采用加密传输手段保护隐私。
2. 专科评估:接受转会诊的高危和疑难病例应该经过一系列专科评估,例如妇产科、遗传科、心脏科等。
各个专科医生应根据自身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孕妇提供最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病例讨论:由相关专科医生组成的病例讨论小组,应定期召开讨论会议,对每个高危和疑难病例进行综合评估和讨论,以确定最佳的医疗方案。
二、追踪随访制度为了确保高危和疑难病例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管理,应建立追踪随访制度。
具体的制度如下:1. 随访计划:根据孕妇的病情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随访计划应包括产检时间、检查项目、随访频率等,以确保孕妇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指导。
2. 定期随访:孕妇应按照随访计划定期就诊,接受产检和检查。
医生应及时记录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发育情况等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3. 家庭指导:针对高危和疑难病例,应加强家庭指导和心理支持。
医生应向孕妇和其家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护理、饮食调整、遗传咨询等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
总结:产前筛查高危及疑难病例转会诊和追踪随访制度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转会诊制度,可以确保高危和疑难病例得到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通过建立追踪随访制度,可以保证高危和疑难病例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管理。
孕期筛查随访制度

孕期筛查随访制度筛查目的孕期筛查随访制度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能存在的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相关疾病,确保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筛查内容1. 孕妇基本信息登记:在孕期筛查随访过程中,首先对孕妇进行基本信息的登记,包括年龄、孕周、孕次、婚姻状况等。
2. 体格检查:包括体重、血压、心率、腹围等生理指标的测量,以及对孕妇外部异常的观察和检查。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和尿液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血糖、尿常规等项目。
4. 妇科检查:对孕妇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检查、分泌物检查等,以了解孕妇的生殖器官健康情况。
5. 产前超声检查:进行产前超声检查,通过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羊水的变化,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6. 高危因素筛查:根据孕妇的个人状况和家族史,对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包括遗传病史、妊娠病史等。
筛查频率1. 初次孕检:建议在怀孕确认后尽早进行初次孕检,以便了解孕妇的基本状况和健康情况。
2. 孕期随访:根据孕妇的孕周,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一般为每4周一次,随着孕周的增加,随访频率可适当增加。
3. 重大变化随访:对于孕妇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变化,如体重快速增加、血压升高、胎动减少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随访。
筛查结果处理1. 正常情况:如果孕妇的筛查结果正常,需要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并继续按照随访计划进行后续的检查和随访。
2. 异常情况:如果孕妇的筛查结果异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3. 重大风险情况:对于出现重大风险的孕妇,需要及时转诊至相关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总结孕期筛查随访制度是保障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孕妇进行全面的筛查和随访,可以尽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供及时有效的保健指导和医疗服务,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与健康。
妇产科随访工作制度

妇产科随访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改进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随访范围1. 所有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
2. 需要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
三、随访时间与频次1. 一般患者出院后1周进行首次随访,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2. 慢性病患者出院后2周进行首次随访,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3. 肿瘤病患者出院后3周进行首次随访,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四、随访方式1. 电话随访:通过电话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
2. 家庭随访:派遣医护人员到患者家中,实地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治疗情况和康复进展。
3. 门诊随访:患者来院复诊时,进行面对面的随访和指导。
4. 网络平台:利用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咨询和随访服务。
五、随访内容1. 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
2. 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收集意见和建议,促进医院改进工作。
3.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提供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4. 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六、随访流程1. 建立患者档案: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住院治疗情况、出院诊断等。
2. 制定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随访时间、方式和内容。
3. 执行随访:按照随访计划,进行电话随访、家庭随访、门诊随访等。
4. 记录随访结果:详细记录随访时间、地点、方式、内容以及患者病情变化等情况。
5. 分析随访数据: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改进医疗服务提供依据。
七、随访工作要求1. 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随访工作,确保随访质量和效果。
异常胎儿处理的规章制度

异常胎儿处理的规章制度一、异常胎儿定义和分类1. 异常胎儿是指在孕期发现胎儿存在明显生理、解剖或遗传缺陷的情况。
2. 异常胎儿可分为生理异常和先天畸形两种类型。
生理异常包括胎心率异常、胎动异常、羊水混浊等;先天畸形则包括器官发育不全、四肢缺失、面部畸形等。
二、异常胎儿的诊断与监测1. 孕妇在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必要的超声检查和血液检验来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2.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医务人员应立即对异常胎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确定胎儿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异常胎儿的处理原则1. 母子平安原则:无论出现何种异常情况,首要任务是确保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个体化护理原则:根据胎儿的具体情况和家庭意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或保守治疗等。
3. 综合评估原则:综合考虑胎儿的发育状况、母亲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疗资源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
四、异常胎儿的处理措施1. 根据胎儿的异常情况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或保守治疗等。
2. 对于无法挽救的异常胎儿,应充分尊重家属的意愿,进行疾病告知和安慰工作,提供心理支持和疗法。
五、异常胎儿的后续护理1. 对于存活的异常胎儿,应加强后续的护理工作,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等。
2. 对于不幸死亡的异常胎儿,应对母婴进行尸体处理和心理疏导,确保家属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困难时期。
六、异常胎儿的家属沟通1. 在处理异常胎儿的过程中,应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向他们详细解释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现实。
2. 为家属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心理困境,减轻心理压力。
七、异常胎儿的纠纷处理1. 对于因处理异常胎儿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应及时启动医疗事故处理程序,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医疗维权和公平正义。
2. 对于医疗纠纷的解决,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孕产期胎儿处理随访制度
1目的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证孕产诊疗技术的安全、有效。
2范围
适用于各孕产期诊疗处理的科室遵守。
3定义
异常胎儿包括胎位异常和胎儿发育异常两种情况。
胎儿发育异常包括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功能性异常等形式。
4要求
4.1参与孕产妇诊疗的医师必须取得相应的专业证照。
所有医师需本院注册医师的同时,具备:
4.1.1实施孕期管理的产科医师必须取得《母婴技术服务
资格证》。
4.1.2实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人员,必须取得《产前
技术服务证》。
4.1.3实施系统超声筛查的医师需取得《产前技术服务证》。
4.1.4实施因异常胎儿需终止妊娠的医师需取得《计划生
育技术服务合格证》。
4.2孕前保健:由妇保科实施,在患者计划受孕前3个月进行。
做孕前健康检查、卫生指导、健康教育等。
4.2.1孕期管理:由产科负责实施,按照孕期管理规范执行。
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进行孕期检查管理,直到妊娠终结,
总检查次数不少于5次。
4.2.2所有建卡孕妇于孕15-20周做产前筛查(唐氏筛查),但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危者),经治医师应当建议其直接进行产前诊断:
4.2.2.1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
4.2.2.2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
4.2.2.3孕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4.2.2.4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
婴儿的;
4.2.2.5年龄超过35周岁的。
4.2.3孕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B超检查。
4.2.4孕24-28周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对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建议孕早期建卡时进行筛查)。
4.2.5孕期内检测高危妊娠,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进行评分并专案管理。
4.3孕妇知情同意管理
4.3.1孕妇享有知晓病情、诊断、治疗措施、预后等方面
情况的权利。
4.3.2所有产前筛查涉及的检查项目必须获得被检查者的知情同意,并签订书面同意书后方能进行检查。
4.3.3知情同意书必须向被检查者说明检查的性质、检查的目的、可能的受益和风险、可供选择的其他检查方法,使
被检查者充分了解和理解这些信息,并自愿做出是否进行检查的决定。
4.4产前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处理
4.4.1产科及产前优生科医师应及时将筛查结果告知孕妇及家属建议其到产前咨询门诊,由咨询门诊医师向其解释并共同讨论,提出需进一步检查、诊断的建议。
4.4.2对筛查出的高危病历,在未作出明确诊断前不得随意为孕妇做出终止妊娠的处理。
4.5跟踪随访管理
4.5.1产科医师填写产前筛查和系统超声筛查申请单时须完善被筛查人的电话或联系地址,以便随访。
产前优生科在患者预约产前诊断登记时,要详细询问和填写孕妇的真实姓名、地址及电话号码。
4.5.2产前优生科、超声科分别建立《随访记录本》。
产前优生科负责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孕妇的跟踪随访;超声科负责系统超声孕妇的跟踪随访。
随访结果登记在《随访结果记录本》,并定期总结统计分析。
4.5.3,由第一个进行产前诊断接诊科室的医师负责。
4.5.3对于下级协作单位转来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追踪采取首诊负责制由第一个进行产前检查或诊断接诊科室的医师负责跟踪随访。
4.6异常胎儿处理
4.6.1妇科负责制定终止妊娠处理的适应症。
4.6.2抽取自愿选择的原则,对于有明确胎儿发育异常的孕妇,经孕妇夫妻双方对病情充分知情,并表达终止妊娠和签字后方可实施终止妊娠处理。
4.6.3对于不愿终止妊娠,足月分娩的由产科按照正常分
娩处理。
4.6.4终止妊娠处理后,由所在执行科室负责做好登记和
上报信息工作。
5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方法》
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
四川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办法》
****市《孕产期系统保健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