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基土洞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地基土洞的处理方法

在溶岩地区,由于水的长期溶蚀作用,在岩层中形成溶洞、溶沟等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岩溶。土洞是岩溶现象在土层中的反映,是岩溶地区上覆土层被地面水冲蚀或地下水潜蚀所形成的洞。土洞一般埋藏浅,也有埋藏较深的,但发育快,其顶部强度低,因而对建筑物承载及稳定性均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地下水位改变时,易引起地基变形,严重者造成地基塌陷,对建筑物的承载及稳定有直接危害,必须慎重处理。

一、处理实例

某15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物,箱形基础。地基土层情况:从地表向下依次是,新近沉积土,厚0.40m~2.70m;膨胀土,厚4.70m~26.00m;碎石土,厚0.50m~2.70m;花斑灰岩,溶洞较多。基岩埋深南浅北深,高层部位基岩面起伏最大幅度为14m。在开挖基坑并钻孔钎探详查后,发现了土洞,其埋置深度在离箱形基础底部近10m处,洞宽1.50m~2.00m,洞深5.60m,洞中底部高2.30m被泥砂冲填,洞中上部为空洞。考虑今后建筑物使用后,地下水位改变时,土洞再次被水冲刷,有可能扩大也有可能改道,土洞虽距箱形基础底部较深,但是因为上部荷载大,箱形基础埋置在-7.400m,仍在影响范围之内,故必须进行处理。

岩溶土洞分走水的活土洞及不走水的死土洞,其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1.活土洞处理。从基坑底向下人工挖井,直径1.10m,混凝土井圈内径1.00m,即井壁有50mm混凝土支护圈,混凝土构造配筋。每次挖2m土方,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再往下挖,分段作业,以确保安全。挖至洞顶即可观察到洞内情况。此时可将洞内泥砂挖除,并判断洞内走水方向,确定为活土洞。活土洞的处理原则是疏导地下水,使其水流通畅,绝不能堵死。处理方法是:洞底分层铺填块,厚度

2.30m,上铺碎石,厚度

3.30m,至洞顶以上即用灰土夯填,直做至石屑褥垫层下,具体作法见图1。

2.死土洞处理。挖井、浇筑混凝土、井圈作法同活土洞,井做至洞顶,也将洞内清理干净,认真检查,无走水渠道,判定为死土洞。处理方法是除清除淤泥砂外,因无走水问题,可将洞填死,但因洞较大,只浇筑混凝土至基岩面以上1m,上部也用灰土分层夯填,具体作法见图2。由于洞较大,用铁皮套管浇筑混凝土。如果土洞较小,可全部用混凝土浇筑。

以上两种方法,通过工程实践,达到地基处理的要求,经检测,处理效果较好。

1.挖填。一般适用于浅层土洞。清除洞内软土后,铺填块石,上做碎石层,其上部用灰土或黏土夯实。

2.灌填。适用埋藏深、洞径大的土洞,在洞体范围的顶部地基基坑面上钻孔,可2个,也可多个,直径一般为100mm~150mm,用水冲法将砂或砾石灌入洞内,使其能承重而又不堵截水流。如查清为不走水的死洞,可浇筑细石混凝土,将土洞彻底堵死。采用此法,一定要设法用水冲洗或压力灌注,将洞内淤泥除净,确保灌填质量。

3.梁板跨越。对埋藏较深和直径较小的土洞,且洞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较好时,可在洞顶上部用梁板跨越,对洞体本身不再处理。

4.桩基。对重要建筑物,当土洞较深时,可用桩穿过土层直抵基岩。也可在土洞中浇筑混凝土桩,直至建筑物基础底部,以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5.处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由地表水渗入地面形成土洞或地表塌陷,做好地表水疏流、防渗等,是根治土洞的基本措施。对形成土洞的地下水,一般应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如为活洞,应采取疏导措施,如为死洞,可采取堵死措施。

三、几点分析

1.土洞一般埋藏浅、发育快、顶部强度低,发展到一定深度就会塌陷,对建筑物危害较大。有时建筑物施工时未发现土洞,但建筑物使用后,由于改变了地下水的条件(例如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就会产生新的土洞。土洞对建筑物的影响,有时比溶洞还要大。

2.在岩溶地段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认真查清土洞的分布、形状、深度以及发育程度。工程地质勘察除正常勘察外,要重点密布钻孔详查,提出详尽的工程地质报告,为建筑场地的选择和对地基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3.地基的处理要适应上部结构的造型,同时上部结构也要适应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是协同工作的整体,不可顾此失彼。因此,在处理土洞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这样效果更好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