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pptx
合集下载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
舆情趋势预测与研判
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数据,运用时间 序列分析等方法预测舆情发展趋势。
主题分析
通过对文本进行主题建模,识别出 文本中的主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
情感分析
通过情感词典和算法对文本进行情 感倾向性分析,判断公众对某一事 件的看法。
研判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公众对 某事件的关注点、未来可能的舆情 走向等。
01
02
03
实时监测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 及时发现负面舆情。
快速响应
针对负面舆情,迅速采取 措施进行回应和处置,防 止事态扩大。
统一指挥
建立网络舆情管理指挥中 心,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 ,确保响应速度和效果。
制定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
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风 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 应急预案。
网络舆情定义
定义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公众对某一事件、话题或问题的态度、情绪、影响 等,以及各种网络行为和互动。
起源
网络舆情起源于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 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网络舆情特点
传播速度快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极快,网络舆情可以在 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全球各地。
某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舆论 主要集中在事故原因、责任
追究、赔偿等方面。
媒体应对策略
效果评估
企业及时发布公告,公布事 故详情和原因,承诺赔偿, 同时接受媒体采访,积极回
应公众关切。
媒体报道逐渐平息,公众情 绪得到安抚,企业形象得到
一定程度的恢复。
案例二:某明星出轨事件的媒体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的管理ppt课件
二、行政管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管理重点是网络域名服务,负责管理维护中国互 联网地址系统,引领中国互联网地址行业发展,权威发布中国互联网统计 信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互联网社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担拟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互联网 新闻信息传播方针政策等职能,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 责监督管理执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上意识形态工作,具体协调互联网意识形态 管理,统筹宣传文化系统网上管理。公安机关负责互联网站安全监督,依 法处罚和打击网上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安全机关负责对互联网站涉及国家 安全事项的信息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二、以净化网络舆情环境原则规范 网络媒体行为
其次,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颠覆和重塑了公众的传播方式,极大地 推进了网络舆情的社会效应。
然而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信息急速膨胀和公众的参与度攀升,为政府进行网 络舆情的监控和治理带来了技术性的难题,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即便如此在浩大的互联网领域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容易错失网 络舆情管理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经备案的组织或者个人从事非经营性互 联网信息服务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这里的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 供者包括个人网站和个人独立博客,也就是说自此我国境内网站所有者都 将实现实名登记,拥有确定的备案登记号。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二)管制信息内容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 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处置课件
案例二:某地方政府舆情应对
总结词
及时回应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详细描述
某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舆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与媒体沟通、妥善处理相关问 题等手段,有效避免了舆情恶化,提升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案例三:某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结词
有效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03
网络舆情引导技巧
权威发声
及时回应
在舆情发生时,权威部门或专家 应迅速回应,表明态度,避免谣
言扩散。
准确信息
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避免 误导公众。
统一口径
各部门或专家应协调一致,避免信 息混乱。
积极引导
制定策略
根据舆情的特点和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策 略。
正面宣传
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问题。
媒体沟通
与各类媒体保持良好沟通,确保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互动交流
主动与网民进行互动,了解他们 的诉求和意见,增强沟通效果。
危机管理与预案
风险评估
演练与培训
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因素进行风险 评估,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定期组织舆情应对演练和培训,提高 相关人员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舆情 应对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 施。
快速响应与处置
及时回应
在发现舆情后,相关部门 应迅速作出回应,表明态 度,澄清事实。
妥善处置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舆 情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 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 解决。
跟踪反馈
对处置结果进行持续跟踪 ,及时反馈处理进展和效 果,确保舆情得到有效控 制。
公开透明与互动
信息公开
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保 障公众的知情权。
网络舆情与应对策略课件
力和技巧。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03
制定和完善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舆情的法
律责任和义务。
推动网络舆情应对的未来发展
01
强化技术研发和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和分析
能力。
02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网络舆情的治理,形成协同共治
机遇
网络舆情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更直接 了解民意和反馈的渠道;通过数据分 析等技术手段,可以更精准地把握舆 情趋势和应对策略。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
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应对团队
01
具备舆情监测、危机预警、信息分析、公关协调等能力,能够
快速响应和处置舆特点的了解,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
与主流媒体和网络大V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引导网络舆情。
强化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
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和批判意识。
培养意见领袖
在网络领域发掘和培养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引导网络舆情方向。
强化网络监管
加大对网络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的打击力度,维 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案例三:某明星网络舆情应对
总结词
巧妙运用公关手段,重塑个人形象
详细描述
某明星在陷入负面新闻后,通过经纪公司积极与媒体沟通,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展示正面形象,成功扭转了舆论风 向,重塑了个人品牌形象。
05
总结与展望
网络舆情应对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舆情传播 速度加快,难以控制;虚假信息和恶 意言论的传播影响舆论场。
进行深入分析。
情感分析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课件.pptx
▪ 正确对待网络民意,建立网络信息分 类处理、反馈解答的长效机制,将网 上沟通作为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 聚民智的重要平台。
▪ 设置舆情信息员
▪ (一)基层机构
➢设置线人:在闹市区有一定密度,对异 常导火索事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
▪ (二)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群众反映信息机制:新闻报料人 ➢设置线人:依据媒体分块、分片的安排
▪ 农民工
▪ 贫困和灾难中的求助者
▪ 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 势地位者
▪ 做好弱势群体工作的基本原则:关心、支持、 自助、增权。
▪ 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
▪ 支持,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 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
▪ 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惟自助者天助之”。
▪ 增权,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 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 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 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 身的权益。
▪(二)关注特殊个体 ▪ 目的:
➢做到心中有数 ➢小事及时处理
▪ 方式:
➢培养民意观察员 ➢设置民事调解员
三、把握舆情动向
➢人肉搜索 ➢网络恶搞、流言、集会
▪ 2.重点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
➢涉公权力 ➢涉腐 ➢涉富 ➢涉权(政府、公检法)
▪ 3.重复发生率高
➢强拆 ➢刑讯逼供 ➢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 ➢招考寻租
四、舆情应对原则
▪ (一)黄金24小时“说话”原则
➢在网络热点形成的24小时内,站出来“说 话”,向网民传达至少两个信息:一是大 家的关注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二是事件正 在调查中,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这样做 既稳定了情绪,又表明了政府对民意的尊 重和重视。同时,防止了网上热点扩大。
▪ 设置舆情信息员
▪ (一)基层机构
➢设置线人:在闹市区有一定密度,对异 常导火索事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
▪ (二)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群众反映信息机制:新闻报料人 ➢设置线人:依据媒体分块、分片的安排
▪ 农民工
▪ 贫困和灾难中的求助者
▪ 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 势地位者
▪ 做好弱势群体工作的基本原则:关心、支持、 自助、增权。
▪ 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
▪ 支持,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 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
▪ 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惟自助者天助之”。
▪ 增权,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 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 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 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 身的权益。
▪(二)关注特殊个体 ▪ 目的:
➢做到心中有数 ➢小事及时处理
▪ 方式:
➢培养民意观察员 ➢设置民事调解员
三、把握舆情动向
➢人肉搜索 ➢网络恶搞、流言、集会
▪ 2.重点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
➢涉公权力 ➢涉腐 ➢涉富 ➢涉权(政府、公检法)
▪ 3.重复发生率高
➢强拆 ➢刑讯逼供 ➢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 ➢招考寻租
四、舆情应对原则
▪ (一)黄金24小时“说话”原则
➢在网络热点形成的24小时内,站出来“说 话”,向网民传达至少两个信息:一是大 家的关注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二是事件正 在调查中,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这样做 既稳定了情绪,又表明了政府对民意的尊 重和重视。同时,防止了网上热点扩大。
网络舆情ppt课件
特点
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 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影响力和决策
网络舆情能够迅速传播并 形成舆论压力,对政府和 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社会稳定
网络舆情是社会情绪的反 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 有重要意义。
品牌形象
企业通过关注网络舆情, 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 和反馈,维护品牌形象。
CHAPTER
02
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
网络舆情的形成
01
事件触发
特定事件或话题成为网络舆情的触 发点。
信息扩散
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渠道, 信息迅速传播。
03
02
公众关注
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形成舆论场。
意见表达
公众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表达观 点和态度。
04
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社交媒体
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成为舆情传播的主要
案例一:某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快速响应、透明沟通、积极解决
详细描述
某企业在面临网络舆情危机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承 认问题并道歉,同时公布了改进措施和补偿方案,有效缓解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恢复了企业形象。
案例二:某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
总结词
权威发布、积极引导、有效回应
平台。
新闻网站
新闻报道和评论对舆情 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论坛和社区
短视频平台
如天涯、猫扑等,成为 意见交流和聚集的平台
。
如快手、B站等,成为舆 情传播的新兴渠道。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社会舆论
影响公众对事件和问题的看法,形成社会舆论场。
政府决策
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
“新意见阶层”
▪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 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 ▪ 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公检法、城管
队伍、拆迁办等 ▪ 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 ▪ 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 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 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1)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二级指标)
▪ 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时期内某 一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不同的数据源通道形成的报 道数、帖子数、博文数等相关信息总量的变化值, 它总是通过WEB页面数的变化来呈现的。
▪ 通过WEB页面在不同的统计期内的数值从而形成 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的WEB页面变化走势, 能帮助评估者挖掘出舆情波动点所在的时间等重要 时期,便于发现舆情信息态势的变化规律。
① 抓住关键渠道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 中央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所引发的舆情,以主流媒体、 政府重点新闻网站为主要挖掘渠道。
▪ 与社会民众切身利益相关性较强的政策、做法所引发的舆情, 以权力部门的相应网站为主要挖掘渠道。
▪ 国内外要闻、重大事件的跟踪报道、热点评论等,以新闻网站 为主要挖掘渠道。
▪ 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突发事件, 以虚拟社区的热门版块和BBS 跟帖为主要挖掘渠道。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舆情管理
目录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二、网络舆情的评估 三、网络舆情的引导 四、网络舆情危机应对
▪ 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又称为社情民意,是 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 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 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
▪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 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 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 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
(一)网络舆情的评估指标
▪ 舆情评估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变量 的系统工程。
▪ 网络舆情评估四个一级指标: 传播扩散、民众关注 、内容敏感 、态度倾向
1.传播扩散指标(一级指标)
▪ 传播扩散指标是影响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的重要 指标之一,它用来刻画某一具体的舆情事件或 细化主题的相关信息在一定统计时期内通过互 联网呈现的传播扩散状况。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传播的方 式和格局。
▪ 随着全球卫星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以及个人电脑的 普及和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的迅速提高,一个以网 络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的全球大众传播格局 正在形成。
1.传播的爆炸性 2.主体的隐蔽性 3.信源的模糊性 4.网民的互动性 5.意见的指向性 6.影响的显著性
“新意见阶层”
▪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 民众关注指标用来刻画在一段统计时期内民众 对国家各方面舆情信息的关注情况,有助于从 海量的舆情信息中捕捉和发现民众关注的热点 所在,通过密切关注该舆情信息的爆发和演化 规律,以确保舆论安全。
(1)论坛通道舆情信息活性(二级指标)
▪ 累计发布帖子数量(三级指标) ▪ 发帖量变化率 ▪ 累计点击数量 ▪ 点击量变化率 ▪ 累计跟帖数量 ▪ 跟帖量变化率 ▪ 累计转载数量和转载量变化率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
▪ 从网络舆情形成的结构特征来看,网络舆情 的形成是一个“线性过程”,网络舆情形成 的每个阶段环环相扣。
公共事务 发生
刺激性 信息传播
个人情绪 态度和意见
的形成
网络互动
网络舆情 的形成 与表达
图1.1 网络舆情形成的线性过程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
1.渐进模式
▪ 一般情况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会呈现出一个渐进的 过程。
▪ 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激起 公众的强烈反应,舆情表达集中且剧烈。
(四)网络舆情的形成动因
▪ 外部动因:外部动因包括社会环境作用力合网络 空间的舆情空间作用力。
▪ 内部动因:内部动因则包括利益需求和心理作用 力,其中,公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是舆情形成的动 力源头。
二、网络舆情的评估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网站新闻评论 ▪ 论坛与社区BBS ▪ 聚合新闻RSS ▪ QQ ▪ MSN ▪ 博客BLOG ▪ 微博MicroBlog (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 Media或We Media,
自媒体)
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
▪ 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独立源头 ▪ 互动成为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特色 ▪ 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 ▪ 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 ▪ 调整网络舆论表达形式,抑制“群体极化”
▪ 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 ▪ 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
大的舆论能量。 ▪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 案例:拆迁之痛。
“新意见阶层”关注什么?
▪ 在社会矛盾的形成和积累之下,指向某种矛盾的舆公开的过程,最终可能会以某一公共事务 为导火索而在网络上爆发出来。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
2. 突发模式
▪ 网络舆情形成的突发模式在体现“刺激——反应” 机制时更为明显,其刺激物就是突发事件,网路 上民众的舆情就是反应物。
(2)网络舆情信息网络地理区域分布(二级指标)
▪ 这是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 用以体现在一段统计时间内某一舆情信息的流通 量在各地理区域上的分布,以此判定信息流通量最 大区域及在该时间段内的扩散趋势及分布范围。
▪ 它往往通过IP地址、ID等因素来获取、查询和定 位的。
2.民众关注指标(一级指标)
现象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群 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 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 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 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 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 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 胁社会正常秩序。(传播学者詹姆斯·斯托 纳)
▪ 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 ▪ 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公检法、城管
队伍、拆迁办等 ▪ 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 ▪ 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 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 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1)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二级指标)
▪ 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时期内某 一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不同的数据源通道形成的报 道数、帖子数、博文数等相关信息总量的变化值, 它总是通过WEB页面数的变化来呈现的。
▪ 通过WEB页面在不同的统计期内的数值从而形成 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的WEB页面变化走势, 能帮助评估者挖掘出舆情波动点所在的时间等重要 时期,便于发现舆情信息态势的变化规律。
目录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二、网络舆情的评估 三、网络舆情的引导 四、网络舆情危机应对
▪ 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又称为社情民意,是 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 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 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
▪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 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 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 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
(一)网络舆情的评估指标
▪ 舆情评估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变量 的系统工程。
▪ 网络舆情评估四个一级指标: 传播扩散、民众关注 、内容敏感 、态度倾向
1.传播扩散指标(一级指标)
▪ 传播扩散指标是影响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的重要 指标之一,它用来刻画某一具体的舆情事件或 细化主题的相关信息在一定统计时期内通过互 联网呈现的传播扩散状况。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传播的方 式和格局。
▪ 随着全球卫星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以及个人电脑的 普及和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的迅速提高,一个以网 络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的全球大众传播格局 正在形成。
1.传播的爆炸性 2.主体的隐蔽性 3.信源的模糊性 4.网民的互动性 5.意见的指向性 6.影响的显著性
“新意见阶层”
▪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 民众关注指标用来刻画在一段统计时期内民众 对国家各方面舆情信息的关注情况,有助于从 海量的舆情信息中捕捉和发现民众关注的热点 所在,通过密切关注该舆情信息的爆发和演化 规律,以确保舆论安全。
(1)论坛通道舆情信息活性(二级指标)
▪ 累计发布帖子数量(三级指标) ▪ 发帖量变化率 ▪ 累计点击数量 ▪ 点击量变化率 ▪ 累计跟帖数量 ▪ 跟帖量变化率 ▪ 累计转载数量和转载量变化率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
▪ 从网络舆情形成的结构特征来看,网络舆情 的形成是一个“线性过程”,网络舆情形成 的每个阶段环环相扣。
公共事务 发生
刺激性 信息传播
个人情绪 态度和意见
的形成
网络互动
网络舆情 的形成 与表达
图1.1 网络舆情形成的线性过程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
1.渐进模式
▪ 一般情况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会呈现出一个渐进的 过程。
▪ 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激起 公众的强烈反应,舆情表达集中且剧烈。
(四)网络舆情的形成动因
▪ 外部动因:外部动因包括社会环境作用力合网络 空间的舆情空间作用力。
▪ 内部动因:内部动因则包括利益需求和心理作用 力,其中,公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是舆情形成的动 力源头。
二、网络舆情的评估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网站新闻评论 ▪ 论坛与社区BBS ▪ 聚合新闻RSS ▪ QQ ▪ MSN ▪ 博客BLOG ▪ 微博MicroBlog (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 Media或We Media,
自媒体)
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
▪ 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独立源头 ▪ 互动成为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特色 ▪ 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 ▪ 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 ▪ 调整网络舆论表达形式,抑制“群体极化”
▪ 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 ▪ 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
大的舆论能量。 ▪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 案例:拆迁之痛。
“新意见阶层”关注什么?
▪ 在社会矛盾的形成和积累之下,指向某种矛盾的舆公开的过程,最终可能会以某一公共事务 为导火索而在网络上爆发出来。
(三)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
2. 突发模式
▪ 网络舆情形成的突发模式在体现“刺激——反应” 机制时更为明显,其刺激物就是突发事件,网路 上民众的舆情就是反应物。
(2)网络舆情信息网络地理区域分布(二级指标)
▪ 这是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 用以体现在一段统计时间内某一舆情信息的流通 量在各地理区域上的分布,以此判定信息流通量最 大区域及在该时间段内的扩散趋势及分布范围。
▪ 它往往通过IP地址、ID等因素来获取、查询和定 位的。
2.民众关注指标(一级指标)
现象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群 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 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 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 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 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 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 胁社会正常秩序。(传播学者詹姆斯·斯托 纳)
▪ 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 ▪ 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公检法、城管
队伍、拆迁办等 ▪ 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 ▪ 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 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 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1)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二级指标)
▪ 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时期内某 一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不同的数据源通道形成的报 道数、帖子数、博文数等相关信息总量的变化值, 它总是通过WEB页面数的变化来呈现的。
▪ 通过WEB页面在不同的统计期内的数值从而形成 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的WEB页面变化走势, 能帮助评估者挖掘出舆情波动点所在的时间等重要 时期,便于发现舆情信息态势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