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425份标本结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425份标本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
方法血液标本在BACT/ALERT3D6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少数细菌药敏实验采用K-B法。
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送检的1425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4例,阳性率为7.30%;其中革兰阳性菌54例,革兰阴性菌43例,真菌7例,分别占总数的51.92%,41.35%,6.73%。
结论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标签: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1425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in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system SHEN Jian-ping.The First Hospital of Anqin,Anqing 246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from blood culture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1425 blood samples were calculated and identified with the BACT/ALERT3D60 system and VITEK-32 system. The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a few samples used K-B method.Results For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12,104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were isolated form 1425 blood cultures,including 54 Gram-positive bacteria strains(51.92%),43 Gram-negaitive bacteria strains(41.35%)and 7 fungi strains(6.73%).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is 7.30%.Conciusion Understanding the blood culture results promptly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reduce mortality.
【Key words】Blood culture;Pathogenic bacteria;Drug resistance
由于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和播散、医院感染率不断上升,临床败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血培养已成为血液细菌感染诊断和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现从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的1425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04例阳性细菌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2010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送检的1425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104株致病菌。
质控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假铜绿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1.2 仪器与试剂由生物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3D6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分离用培养基、M-H培养基购自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公司,抗菌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所应用的鉴定卡GPI、GNI+和药敏卡GNS-448、GPS-119等均购自法国梅里埃公司。
1.2 方法
1.2.1 阳性培养瓶的处理仪器报警指示阳性时,及时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及麦康凯平板,同时涂片做革兰染色,并将镜检结果通知医生,作为初级报告。
1.2.2 细菌培养及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执行操作,鉴定及药敏用VITEK-32全自动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药敏卡、部分菌株采用K-B
琼脂扩散法,依据CLSI标准判断药物敏感、耐药。
2 结果
2.1 2010年1月~2010年12月1425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104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7.30%;在分离细菌中,革兰阳性菌54例,革兰阴性菌43例,真菌7例,分别占总数的51.92%,41.35%,6.73%。
所分离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占22.12%,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原菌分类及构成比见表1。
2.2 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在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均为100%,耐药率见表2。
2.3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59.09%和50.00%,其耐药率见表3。
2.4 真菌耐药性在检出7例中仅1例真菌孢子对氟康唑耐药,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
表1 血培养阳性细菌种类及构成比
表2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表3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
3 讨论
本研究所分离的104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高于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占22.12%,其次最常见的为表皮葡萄球菌(19.23%),和溶血葡萄球菌(7.69%)。
标本主要来源于儿科败血症患儿,可能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病原菌容易感染有关[2]。
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均为100%。
MRS所占的比例极高,是由于MRS均含有mecA 基因,mecA检测结果和表型检测有较好的相关性;MRS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 2a和β-内酰胺酶,故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表现出极高的耐药性。
药敏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可能与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破坏个体的微生态平衡,条件致病菌增殖,细菌耐药性增加有关[3]。
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庆大、苯唑西林、四环素、盐酸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也较高;本研究中仅发现1例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莫西沙星均敏感。
呋喃妥因、莫西沙星及万古霉素可作为临床治疗MRS感染的保留药物。
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较高的是大肠埃希菌(22.12%)和肺炎克雷伯菌(3.85%),所分离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其中59.09%的大肠埃希菌和50.00%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ESBL-s主要见于肠杆菌科细菌,是目前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对广谱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最主要原因,它由质粒介导,可使细菌对青霉素和1、2、3代头孢菌素以及单环菌素耐药,但对头孢霉素、碳青霉烯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
两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其次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对其他抗生素则显示较高的耐药性。
真菌在这次研究阳性株中,所占比例较小,占6.73%;在检出7例中仅1例真菌孢子对氟康唑耐药,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均敏感;分析原因可能是与患
者本身免疫功能减退有关[4]。
ChristiansenKJ 等[5]的研究显示,耐药菌的检出率呈增加的趋势,联合一个地区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特别是耐药的细菌,选用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抗生素,有助于减少耐药菌在该地区的传播。
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血培养检出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在逐年上升,以致出现了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
因此,限制抗生素的超限度使用,临床医生应加强血液感染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查,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利于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叶应妮, 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641.
[2]叶惠芬,李红玉.赖福才,等.广州地区菌血症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707-708.
[3]冯嗣青,张荣艳,陈国安,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间的差异.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5):279-280.
[4]屈玲,府伟灵,徐永涛,等.166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0-112.
[5]Chrisitiansen K J,Turnidge J D,Bell J M,et al.Prevale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Enterococcus isolates in Australia,2005:report from the Australian Group on Antimicrobial mun Dis Intell,2007,31:392-397.
(收稿日期:2011-05-19)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