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血液和体液标本中细菌的检测分析

合集下载

1.全自动细菌全自动培养

1.全自动细菌全自动培养
*
2.7
每组培养箱的温度应可在25-45℃范围内设定
*
3
分析仪器主机
3.1
培养箱的每个孔都设有独立检测器、独立光学检测器、独立指示灯来核正、检测、和指示培养瓶实时情况
3.2
培养箱设有触摸式显示屏实时显示培养箱运行情况,确认培养瓶置入和移出过程
*
3.3
读出器/培养箱设有条码读出器,用来读取培养瓶及验单上的条码
4
数据分析系统
4.1
内置高容量储存病人数据及报告。
*
4.2
双向介面连接读出器与实验室信息系统。软件必须支援ASTM标准
4.3
应提供以图形为主的非文字式用户介面,应可通过指令显示培养瓶的读数曲线。
4.4
应可产生最少3种不同的报告格式,每种报告格式应可由用户自行设定
*
5
5.1
通过美国FDA、中国SFDA批准
1.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
2.全自动血液、体液、培养仪
具备的主要功能
序号
货物名称
条目号
招标规格
主要指标
说明
1
仪器功能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
1.1
能鉴定G-、G+、真菌、病毒四大类细菌
1.2
2小时完成G+细菌鉴定,2小时完成G-细菌鉴定。
1.3
2小时完成细菌药敏试验,每个实验可提供20-40种抗生素药敏结果。
1.4
具有检测12种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
1.5
药敏试验符合美国FDA/SFDA检测标准
1.6
针对临床新的和低水平耐药提供更广谱的MIC检测范围
1.7
配备全界面中文操作系统
2பைடு நூலகம்

BD BACTEC 924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BD BACTEC 924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BD BACTEC 924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6-06-08T15:46:59.2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作者:张虹霞[导读] 对照菌液18.23%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菌的浓度、种类,标本的送检时间以及患者抗菌药物的服用会影响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病原菌的检出时间,也会导致检测指标的正确反映,需要特别注意。

张虹霞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730900 【摘要】目的:分析BD BACTEC 9240型号的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1日-2015年1月1日收诊的全身心感染,或者发热的患者115例,采取BD BACTEC 9240型号的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进行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分析对其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3种不同细菌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送检时间结果与大肠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肠杆菌使用阿米卡星为25.43%最多,对照菌液为7.35%最少,金黄色葡萄球菌使用头孢唑林30.36%、万古霉素29.77%、庆大霉素28.77%最多,对照菌液18.23%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菌的浓度、种类,标本的送检时间以及患者抗菌药物的服用会影响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病原菌的检出时间,也会导致检测指标的正确反映,需要特别注意。

【关键词】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影响因素 BD BACTEC 9240型号的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可以有效的对血样标本进行检测,完成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但其检测结果关系到医师的诊断,因此检出时间以及准确性均十分重要,关系到患者能否在疾病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1]。

因此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十分重要,而分析其检测影响因素是采取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的先决条件。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需氧血培养标本结果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需氧血培养标本结果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需氧血培养标本结果分析
郁卫英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8(5)18
【摘要】目的评价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 040例需氧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细菌种类以及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结果 1 040例需氧血培养标本
分离到98株细菌,阳性率9.42%,最快阳性检出时间2 h,24 h内检出的阳性占
54.1%,48 h内检出的阳性占79.6%,72 h内检出的阳性占93.9%,假阳性率1.05%,未发现假阴性.结论应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提高了血培养的阳性率,缩短了培养时间,结果快速、准确.
【总页数】2页(P1124-1125)
【作者】郁卫英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检验科,20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30份需氧血培养结果分析 [J], 濮跃晨;鲁怀伟;李华;潘健;盛敏玲
2.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675份标本结果分析 [J], 丁宸;包志明;迟银娥
3.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425份标本结果分析 [J], 沈剑平
4.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930份标本结果分析 [J], 张红升
5.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675份标本结果分析 [J], 丁宸;包志明;迟银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versatrek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versatrek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versatrek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VersaTrek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样本中细菌
和真菌的设备。

它使用了一种叫做光学密度测量法的原理来检测微生物生长。

该系统首先将血液样本和富养培养基混合,形成一个培养瓶。

然后,这些培养瓶放置在设备中的孔中,孔内的环境会提供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接下来,设备通过内置的光学传感器定期测量培养瓶中的培养物密度。

当微生物开始生长时,它们会释放出代谢产物和气体,导致培养物的密度增加。

光学传感器会监测到这种密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系统会定期对每个培养瓶进行测量,然后将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分析。

计算机会根据事先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中的参考数据,判断培养物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并尝试识别出具体的微生物种类。

通过这种原理,VersaTrek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的血液微生
物检测,并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医生指导合适的治疗措施。

血培养系统的检测原理

血培养系统的检测原理

血培养系统的检测原理血培养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的设备。

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感染病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避免病情恶化。

本文将介绍血培养系统的检测原理及其应用。

一、血培养系统的原理血培养系统的检测原理是基于微生物学的原理,即利用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温度、pH和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在血液中存在的细菌或真菌会被血培养系统中的培养基吸附并进行生长繁殖。

当细菌或真菌生长到足够数量时,就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细菌或真菌形态、颜色和数量等特征,来判断血液中是否存在感染。

二、血培养系统的应用血培养系统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以下是血培养系统的几个应用场景:1.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血培养系统可以快速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或真菌感染,从而快速诊断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医生可以通过血培养系统快速检测出感染的病原体,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2. 治疗效果的监测血培养系统可以监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医生可以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的细菌或真菌数量,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以及时更改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

3. 医院感染的控制血培养系统可以帮助医院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通常由细菌或真菌引起。

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的细菌或真菌数量,医院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三、血培养系统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血培养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血培养系统操作规程非常重要,必须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包括样本采集、培养基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避免污染血培养系统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外界污染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血培养系统时,需要注意避免污染。

例如,样本采集时需要使用无菌器具,避免手部接触样本等。

体液检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分析

体液检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分析

体液检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m610-体液检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03月~2022年03月,研究对象对本机构62份体液样本,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方法,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手工法计数检测结果在红细胞检测中展现了较好的相关性,当有核细胞数>100×106/L时,展现了较好的分类相关性。

在检测有核细胞数、单个核分类方面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m610-体液检测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较高,但考虑配合手工法进行辅助,建议实验室加强对分析仪质量的控制,保证检测质量,全面提升质控水平。

关键词:m610-体液检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比性;手工镜检引言:常规的体液检测多是采取在显微镜下手工法完成的,此种方法被视为临床检测金标准。

但临床操作难度大,耗时耗力,有一定的误差,无法在临床实践中形成标准化的规程。

基于临床自动化检验技术飞速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大大提升了检测结果准确性。

由于体液检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规范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方法[1]。

基于此,本行业为深入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对62份体液样本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方法1.1选择标本研究对象为62份体液样本,纳入标准:①样本符合本行业研究标准;②样本无污染。

排除标准:①取样超过规定时间的样本;②溶血凝血标本量小于1mL。

本实验使用的试管规格统一,采集后均于8小时内完成检测。

1.2 检测方法取62份体液标本,采集后,第一时间进行送检,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手工法检验。

整个检测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具体方法:(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将仪器调整至体液模式,进行2次以上的测定,记录检测结果,计算红细胞数、有核细胞数平均数,最终结果由两名以上高资质专家进行核对检验,并观察散点图。

(2)手工法检验:使用相同的检验样本,检验人员依据临床相关检验规程开展检验工作,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计算,主要记录红细胞数和有核细胞数。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黄媛媛;董建伟;戴清香;余茜;李玲玉【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24(37)10【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行血液检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样本均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检验,观察不同检验方法间检验时间、检验成本、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检出率,以及对血液微生物的检验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全自动血培养仪检验时间短于微生物鉴定仪检验,检验成本低于微生物鉴定仪检验(P<0.05);全自动血培养仪检验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阴性菌检出率与微生物鉴定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培养仪检验对血液微生物的检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微生物鉴定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全自动血培养仪诊断耗时短、检验成本低、应用效率更高,临床可根据检验实际情况需求选择更合理的检验方式,以满足临床需求。

【总页数】4页(P130-132)【作者】黄媛媛;董建伟;戴清香;余茜;李玲玉【作者单位】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检验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放疗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药剂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相关文献】1.BACTEC905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与BACTEC460半自动血培养仪的比较及临床应用特点2.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行性3.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敏感性、准确性差异研究4.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acT/A1err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94份阳性标本分析

BacT/A1err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94份阳性标本分析

积 的 方式 ; ( ) 微 生 物 生 产 过 程 单 位 时 间 内 C 2 生 速 度 2 0 产 的 方 式 ; ( ) 微 生 物 生产 过 程 C 生 量 变 化 阈 值 的方 式 。 3 O 产
2 结 果
2 1 阳 性 检 出 时 间 :7 4份 阳性 血 液 标 本 中 ,2 1 . 9 ~ 2 h检 出 阳 性 14 份 0 ( 31 ) 1 1 . , 2~ 2 h 检 出 阳 性 2 9 份 4 9
1 3 2 阳性 结 果 报 告 : ( )微 生 物 生 长 过 程 液 细 菌 培 养 阳性 标 本 共 7 4份 ,为 2 0 . 9 03 年 8月 至 2 0 年 5月 本 院 急 诊 、 门诊 及 各 病 区 发 热 或 有 全 07 身 感染 症 状 的患 者 ( 以住 院病 人 为 主 ) 。 1 2 主 要仪 器 和试 剂 :B c A1 r 1 0全 自动 血 培养 系 统 . aT/ e t 2 及 配套 血培 养 瓶 ( 加隆 公 司) O 欧 ;C 培养 箱 ( 日本 S NY A 0 公司) ;Vi k t 2全 自动 微 生 物 分 析 系 统 及 鉴 定 卡 、药 敏 卡 e ( 国生 物梅 里 埃 公 司 ) 法 。培 养 基 采 用 MH 琼 脂 ( 国 O od 英 xi 公司) ,按 说 明 书规 定 的方 法 和 要 求在 有 效 期 内使 用 。 1 3 方 法 :在 患 者 出 现 临 床 症 状 , 如寒 颤 、高 热 及 抗 生 素 .
( 3 1 ) 1~ 2 1 . , 2 4h检 出 阳性 标 本 2 9份 ( 7 7 ) 4 8h检 出 阳性 标 本 2 8份 ( 1 2 ) 8 7 9 3 . ,2 ~4 4 3 . ,4 ~ 2h检 出 阳 性 标本 8 1份 (0 2 ) 2 9 1 . ,7 ~ 6 h检 出阳 性标 本 3 1份 ( . ) 3 9 ,4天 后 检 出 阳 性 标 本 3 1份 ( . ) 结 论 B c 39 。 a T/

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血液、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的临床观察

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血液、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的临床观察

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血液、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并探讨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血液、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的临床结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集的血液、无菌体液标本1000例。

将本次研究的血液或无菌体液加入到需氧以及厌氧的培养瓶内,每瓶大约8mL-10mL。

将标本放到机器上进行监测,培养时间为5天。

若在此期间计算机软件得出阳性结果,则将标本取出进行分离与鉴定。

结果:1000例样本中,阳性结果151株,阳性率为15.10%。

其中,860例血培养中阳性111株,140例无菌体液培养中阳性40株。

观察151株病原菌中,肠杆菌77株,72h内检出率达92.21%。

肠球菌16株,72h内检出率达100.00%。

葡萄球菌33株,72h 内检出率达96.97%。

非发酵菌16株,72h内检出率达87.50%。

真菌9株,72h 内检出率达88.89%。

结论:全自动血培养仪有效提高血液、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

标签:全自动血培养仪;血液;无菌体液;阳性率随着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出现,败血症发病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且致病菌种类也与之前数据得到的结果有所差异。

在诊断败血症过程中,临床表现通常不能特异性鉴别患者是否为败血症,而此时血培养则起到重要的诊断作用[1]。

为了加速确诊时间,及时对确诊患者予以治疗干预,提高血培养的培养阳性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集的血液、无菌体液标本1000例,分析并探讨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血液、无菌体液培养阳性率的临床结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集的血液、无菌体液标本1000例。

其中,血液标本860例,无菌体液标本140例。

1.2实验方法本次研究选用仪器为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液培养仪。

细菌鉴定仪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ETK 2 Compact。

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血培养6950例结果分析

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血培养6950例结果分析

Baciy Alert240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血培养6 950例结果分析【关键词】血培养[关键词]血培养;病原微生物;败血症;检出时间[摘要]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Alert 240)的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用BacT/Alert 24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6 950份血标本,对检出阳性的时间、细菌种类和阳性率进行了评估分析。

结果:6 950份血标本中分离出28属,56种,共1 098株病原微生物,阳性率为15. 8%,其中革兰阳性细菌占65. 8%,革兰阴性细菌占27. 7%,真菌占6. 5%。

最快阳性检出时间为2 h , 24 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63.2%, 48 h检出的阳性数占84.7%, 72 h检出的阳性数占95. 8%。

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0. 2%。

结论:应用BacT/ Alert240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提高了血培养的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检 出细菌种类多,尤其是营养条件高的苛养菌 阳性率增加,而且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 确。

Analysis of 6 950 Blood Samples Results for BacT / Alert 240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 Abstracts:Objective To evaluate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acT/Alert 240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 . Methods A total of 6 950 blood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BacT / Alert 240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 . Positive rate , time to positive , the types of microorganisms recovere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were isolated 28 genera obtained15 . 8 % . Grampositiveaccounted for65. 8 % of the positive blood culture results , Gramnegativemicroorganisms accounted for 27.7% and fungi.Results 1 098 stratus from 6 950 blood samples , species were rate was microorganisms and 56 Positivefor 6 . 5%・ The shortest time toposie was 2 h . The cumulative positive rate was 63 . 2% within 24 h , 84. 7% within 48 h and 95. 8% within 72 h.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1 . 1 % , and false negatwe rate was 0. 2%・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has been raised , the detection time to positive reduced , the type of microorganisms increased including fastidous bacteria by using BacT/Alert 240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 .Key words:Blood culture ; Microorganism ; Septicemia; Time to positive利用血培养检出病原菌是菌血症、败血症及很多传染病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依据,明确病原菌,对临床针对性抗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425份标本结果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425份标本结果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1425份标本结果分析目的分析本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

方法血液标本在BACT/ALERT3D60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少数细菌药敏实验采用K-B法。

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送检的1425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4例,阳性率为7.30%;其中革兰阳性菌54例,革兰阴性菌43例,真菌7例,分别占总数的51.92%,41.35%,6.73%。

结论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可以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标签: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1425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in automatic blood culture system SHEN Jian-ping.The First Hospital of Anqin,Anqing 246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from blood culture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1425 blood samples were calculated and identified with the BACT/ALERT3D60 system and VITEK-32 system. The drug resistance test of a few samples used K-B method.Results For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12,104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were isolated form 1425 blood cultures,including 54 Gram-positive bacteria strains(51.92%),43 Gram-negaitive bacteria strains(41.35%)and 7 fungi strains(6.73%).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is 7.30%.Conciusion Understanding the blood culture results promptly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reduce mortality.【Key words】Blood culture;Pathogenic bacteria;Drug resistance由于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和播散、医院感染率不断上升,临床败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血培养已成为血液细菌感染诊断和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体液病原菌培养

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体液病原菌培养

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体液病原菌培养鲁炳怀;时琰丽;朱凤霞【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1(029)005【总页数】2页(P373-374)【关键词】体液;病原菌;培养;全自动血培养仪【作者】鲁炳怀;时琰丽;朱凤霞【作者单位】民航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123;民航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123;民航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全自动血培养仪广泛用于临床,为血液感染提供了方便快速的检测方法。

而脑膜炎、关节炎、心包炎等诊断有赖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固体培养基如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培养,或使用脑心浸液增菌)作体液培养,病原菌检出率较低。

有作者推荐使用血培养仪进行体液的病原菌培养,对此本文作总结和讨论。

1 研究进展体液培养所用的标本主要包括胸腔液、腹腔液、胆汁、关节液、羊水、心包液、脑脊液等处于封闭腔隙的体液,以及腹膜透析液、穿刺液等。

Lakshmi等[1]分别采用BacT/Alert血培养仪与常规方法对1 500份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发现BacT/Alert培养阳性率为35.3%,而常规培养基培养仅为25.0%;常规培养阳性检测时间约需18~24 h,苛养菌约48~72 h,使用BacT/Alert检出革兰阴性菌时间<12 h,革兰阳性菌12~16 h,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利于早期发现病原菌感染。

Bourbeau等[2]认为,诊断自发性腹膜炎及其他类型的腹膜炎时,采用血培养仪较传统方法更易检出致病菌。

有关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全自动血培养仪用于体液培养的研究总结参考文献全自动血培养仪标本数量标本种类血培养仪检出率(%)常规方法检出率(%)培养瓶种类标本用量备注[1]Bact/Alert 1 500 脓性穿刺液、胆汁、 35.3 25.0 厌氧瓶 5 mL 革兰阴性杆菌较革兰腹腔液、CAPD、胸阳性球菌更早检出,但腔液、心包液均优于常规方法。

[2] Bact/Alert 1 157 腹腔液、CAPD、胸 18.7 15.9 需氧瓶+厌氧依标本种类-腔液、心包液、羊瓶而定,1~10水、关节液 mL[3] Bactec 9240 693 胸腔液、腹腔液、关 17.8 -需氧瓶+厌氧需氧瓶10 mL,深部脓肿标本,与常规节液、骨髓、穿刺液瓶厌氧瓶7 mL,培养相比,血培养仪更标本量少时易检出化脓性链球菌用儿科瓶与肺炎链球菌。

临床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一)

临床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一)

临床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一)一、概述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包含自动血培养系统和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1、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功能:检测标本中是否有微生物存在,计算机自动扫描进行连续监测,当微生物生长代谢导致某些生长指数超标时,仪器自动报警提示有细菌生长。

二、自动血培养系统1、工作原理通过自动监测培养基(液)中的混浊度、pH值、代谢终产物CO2的浓度、荧光标记底物或代谢产物等的变化,定性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2、分类(一)根据检测原理分类,可分三类●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的血培养系统●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1)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的血培养系统血培养基中因含有不同电解质而具有一定导电性。

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质子、电子和各种带电荷的原子团(例如在液体培养基内CO2转变成CO3-),通过电极检测培养基的导电性或电压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2)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许多细菌生长过程中,常伴有吸收或产生气体现象,如很多需氧菌在胰酶消化大豆肉汤中生长时,由于消耗培养瓶中的氧气,故首先表现为吸收气体。

而厌氧菌生长时最初均无吸收气体现象,仅表现为产生气体(主要为CO2),因此可利用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3)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终代谢产物CO2,引起培养基pH 及氧化还原电位改变。

利用光电比色检测血培养瓶中某些代谢产物量的改变,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二)根据检测手段不同分成四类●BioArgos系统●Vital系统●BacT/Alert系统(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血培养系统)●Bactec9000系列(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血培养系统)3、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培养瓶●培养仪●数据管理系统(1)培养瓶需氧培养瓶、厌氧培养瓶、小儿培养瓶、分支杆菌培养瓶、其他培养瓶。

(2)培养仪的组成恒温装置●振荡培养装置●监测装置功能:培养瓶放入仪器后进行恒振荡温培养及自动连续监测。

BACTE9050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在血液制品无菌监控中的探讨

BACTE9050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在血液制品无菌监控中的探讨

B C E 00全 自动 细菌 培 养 系统 在 血液 制 品无 菌监 控 中的 探讨 A T 95
田 纳 梁 ,
关键词
健 许 ,
斌 刘承 巨 , , 庞淑 芬
(. 1哈尔滨 市 红 十字 中心血站 , 黑龙 江 哈尔 滨 10 5 ;. 50 62 哈尔 滨市第 二医 院 , 黑龙 江 哈尔 滨 105 ) 506
的标准菌株对照液 , 每接种一次菌株进行严格 消毒 。 12 3 把需 氧菌 培养 瓶 、 氧 菌 培 养 瓶 上 的 条 形 码 对 准 扫 .. 厌 描器窗 口进行 扫描后 , 培养瓶放 人到仪器 指定位置 , 将 正常 血液制品在 3 ℃中培养 , 5 观察 7天报告结果 。 13 方法二 : .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及改 良马丁培养基 ( 经典方 法)

2 ・ 2
哈尔滨医药 20 09年第 2 9卷第 2期
7 剖宫 产术 体会 2例
王 凤 昭
( 云南省普 洱市思 茅 区思茅镇 医 院 , 云南 普洱 6 50 ) 6 00
[ 中图分类号】 1 1 . 1 98 7
文 章 编 码 :0 1 l l2 0 )2— 0 2一 l 10 —83 ( 09 0 0 2 O
2 2 术后拆线时间 : . 新式剖官产术后 5天可 以出院 , 统横 传 切 口剖宫产 7天后可 以拆线 , 两组 手术切 口均 甲级愈合 。 2 3 术后随访 : . 所有手术病 人术 后 4 2天随访 , 新式剖宫产 手术切 口比较纤细 、 平伏 、 皮下无硬结 。
3 讨 论
3 1 新式剖宫产开腹 切 口位 置 比传统 下腹切 口位置高 , . 分 离腹直肌的部位远离腹直肌下方 的锥状肌 , 使腹直肌易于撕 拉, 皮下脂肪采取撕拉方 法 , 使走行其 中的血管 、 神经完整地

全自动血培养仪工作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仪工作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仪工作原理
一、检测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仪采用细菌生长速率法和荧光法进行检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氢、氧气等,以及荧光物质,如细菌细胞壁中的荧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光下发出荧光,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细菌生长。

二、样本处理
全自动血培养仪的样本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样本:仪器通过自动机械臂或人工操作将样本管放入仪器中。

稀释样本:仪器将样本与稀释液混合,降低样本浓度,以便于检测。

移除和过滤:仪器使用过滤膜或其他技术去除大颗粒杂质和细胞碎片。

分瓶培养:仪器将过滤后的样本分装到多个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中含有一个不同的营养基质。

检测:仪器通过检测代谢产物的变化和荧光物质的发光强度,监测各培养瓶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数据分析:仪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阳性结果。

报警:仪器在检测到阳性结果时发出警报,通知医护人
员处理。

三、温度控制
血培养仪的温度控制是关键环节之一,因为细菌的生长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仪器通过精确控制培养瓶内的温度,模拟人体内的环境,使细菌能够正常生长。

此外,仪器还需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四、数据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仪在检测过程中会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代谢产物和荧光物质的浓度、温度等。

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可判断是否存在细菌生长。

仪器通常采用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代谢产物和荧光物质的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存在阳性结果。

这些算法经过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降低假阳性率。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王茜【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24(30)2【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鉴别诊断的差异。

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检验科的101份血液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份,一份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检测并纳入对照组,另一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标本的细菌检出率、检出时间以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检验方法下血液标本细菌的阳性菌与阴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细菌检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敏实验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于血液感染细菌的鉴别诊断方法上,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均能有效准确地检出病原菌并提高确诊率,但全自动血培养仪在检查效率上更具有优势。

【总页数】3页(P79-81)【作者】王茜【作者单位】新乡学院3d打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相关文献】1.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临床相关细菌的鉴定能力及应用价值2.探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临床相关细菌的鉴定能力及应用价值3.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行性4.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联合全自动免疫荧分析仪检测在血液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5.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敏感性、准确性差异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的临床应用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的临床应用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2 0 0 8年 1 1月 第 5卷 第 2 1期
L b Me l , v mb r2 0 , o . , . 1 a dC i No e e 0 8 V 1 5 No 2 n
全 自动 细 菌 鉴 定 仪 直 接 鉴 定 血 培 养 阳性 标 本 的 临床 应 用
J儿 Tig tn n —ig.De a t n f ln c l a oa o y。 h rt Pe pl S p rme to C i ia L b r tr t e Fis o e Hopi l o Hu i a t s t f a n n Ciy.Hu ia a an n
lq d t ou l a he i(( a 1 he pe il d ntf ne t ror c e i iui hr gh y. nd t n n )u[I、0 1 c l s ca ie iy pa l o pe f m ba t rum i n iia i nd n i o i de tfc ton a a tbitc s s e tb lt e tdie ty.A t as .1 、r s u c p iiiy t s r c l l t h( e uhs e e o pa e wih h e of t r w r c m rd t t os he outne ne i o .Re uls N o bvous s t o i d fe e e i 6 as sofi ntfc tol r s w≠ f und i ntfe t ut a e i o a d tfc ton s t m nd if r nc n 8 c e de iia i 1 e uhs I o de iid wih a om t d m cr bilien iia i yse a r tn e ho P< 0. ou ie m t d( 01) Ih )l, ”ie F I he a v wo m et odsw a o e t an 95 .And t e u t f . 、e i(d ̄ c H c oft bo e t li 1 h s m r h .5 he r s ls o t r c e h a c r d 2d hedie tm t od c n be a quie hou s e ri rt n t os he r utne on . ncu i T he d r c ntbi i — r a le ha h e oft o i e Co lson ie ta i otc i d ntfc to nd s c ptb l y t s h t n he l s i e iia in a us e i ii e ts or e s 1 e ttme, nd ac r mor ppo t iy f he a c e e i . t a quies eo r un t or t r py ofba t r m a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血液和体液标本中细菌的检测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血液和体液标本中细菌的检测分析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血液和体液标本中细菌的检测分析作者:崔峰任炜李采青刘金禄【摘要】目的:了解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临床应用及影响检测因素。

方法:应用BACTEC9120系统检测343份体液标本,分析阳性率、假阳性、假阴性和阳性出现时间及影响阳性的因素。

结果:343份体液标本分离到56株细菌,阳性率为16.33%,阳性最早出现时间为2.33h,12 h内检出率为25.00%(14株),24h内检出率为67.86%(38株),36h内检出率为87.5%(49株)。

假阳性2例,假阳性率为0.58%,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0.29%。

结论: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提高了细菌的检出率,缩短了检测时间,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报告,临床一定要按要求留取标本,以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关键词】血液;体液;细菌;BACTEC9120系统【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clinical function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blood culture by Bactec 9120.Methods:343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by Bactec 9120.The positive rates,false positive rates,flase negative speed and the ability to detect the bacteria were analyzed.Results:In a total of 343 specimens,56 cases and obtained positive and evaluated.For the time of 56 strains the fastest isolation time of bacteria was 2.33 hour,25.0% was found positive in less than 12 hours,68.7%positive in less than 24 hours,87.5% positive in less than 36 hours.Among the 56 strains 0.58% was false positive and 0.29% false negative.Conclusion:Bactec 9120 blood culture system should shorten the time to detect and enhance the positive percentage,provide diagnosis and therapy for clinic.The specimens should be aquir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o avoid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KEY WORDS】Blood,Body Fluids,Bacteria,BACTEC9120 System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及广谱、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细菌培养难度增加。

血液及体液2235份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

血液及体液2235份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

血液及体液2235份细菌培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使用双相血培养瓶检测血液和体液细菌培养结果,探讨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血液和体液标本共计2235份,使用双相培养瓶对其进行细菌培养,一周后进行检测。

结果在此次研究群体中,共检出细菌371份,其中350份临床意义阳性,有21份受外界污染。

血液培养的检出率为12.5%,体液培养的检出率为18.9%,其他为14.6%。

结论为了提高血液及体液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我们可以采用双相培养法,此种方法检测率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细菌培养双相血培养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11-02在临床上,对微生物检验的一个非常重要项目就是进行血培养,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

对于败血症和发热的病人来说,病人的血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只能对病人进行血培养才能够确定[2]。

细菌在血液中数量少,故而,为了提高临床血培养检验的阳性率,从而可以提供确切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本研究对我院2235份血液和体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临床分析,采集样本全部采用双相血培养法进行培养,培养周期为一周。

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 血液及体液培养方法1.1 样本内容样本的来源:采集于2010年 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病人的血液及体液共计2235份。

其中包括血液样本1123份,体液样本505份,其中脑脊液为213份,胆汁为62份,腹透液为125份,胸腹水129分,穿刺液78份。

其中男性病人为1024人次,女性为700人次;病人的年龄区间为21~76岁,平均年龄为(42.3±6.2)岁。

1.2 检验设备我院使用珠海美华生产的血培养瓶,使用半自动微生物检定系统 (美华MA120)、血培养仪为(美华BC64)进行分析,鉴定用药敏板也由珠海美华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血液和体液标本中细菌
的检测分析
作者:崔峰任炜李采青刘金禄
【摘要】目的:了解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临床应用及影响检测因素。

方法:应用BACTEC9120系统检测343份体液标本,分析阳性率、假阳性、假阴性和阳性出现时间及影响阳性的因素。

结果:343份体液标本分离到56株细菌,阳性率为16.33%,阳性最早出现时间为2.33h,12 h内检出率为25.00%(14株),24h内检出率为67.86%(38株),36h内检出率为87.5%(49株)。

假阳性2例,假阳性率为0.58%,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0.29%。

结论: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提高了细菌的检出率,缩短了检测时间,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报告,临床一定要按要求留取标本,以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关键词】血液;体液;细菌;BACTEC9120系统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clinical function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blood culture by Bactec 9120.Methods:343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by Bactec 9120.The positive rates,false positive rates,flase negative speed and the ability to detect the bacteria were analyzed.Results:In a total of 343 specimens,56 cases and obtained positive and evaluated.For the time of 56 strains the fastest isolation time of bacteria was 2.33 hour,25.0% was found positive in less than 12 hours,68.7%
positive in less than 24 hours,87.5% positive in less than 36 hours.Among the 56 strains 0.58% was false positive and 0.29% false negative.Conclusion:Bactec 9120 blood culture system should shorten the time to detect and enhance the positive percentage,provide diagnosis and therapy for clinic.The specimens should be aquir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o avoid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
【KEY WORDS】Blood,Body Fluids,Bacteria,BACTEC9120 System
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及广谱、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细菌培养难度增加。

这迫使细菌培养方法不断改进,自动化血液/体液培养仪广泛在临床中应用,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快速和准确诊断提高了科学依据。

现将我院一年来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自我院200801—200812月间临床送检的血培养、关节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

1.2 BD Bactec 9120系统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成人需氧、厌氧树脂瓶,儿童树脂培养瓶均为美国BD公司。

1.3 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
司。

肺炎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为临床株。

1.4 标本采集血液:发热病人在发热初期或高峰期,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对已经使用抗生素的,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

采血量成人每瓶8~10mL,分别注入厌氧和需氧树脂瓶,儿童3~5mL注入儿童树脂瓶中。

无菌采集的体液3~5mL注入儿童树脂瓶中。

立即放入Bactec9120系统孵育。

1.5 阳性瓶处理系统报告为阳性瓶时,应从菜单扩展功能项进入观察生长曲线,记录报阳时间,常规卸瓶,并及时转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麦康凯,将血琼脂和巧克力琼脂放于5%~8% CO2孵箱培养,每一项阳性培养瓶必须做涂片、革兰染色,并将涂片结果通知临床。

1.6 阴性瓶处理常规培养5d后系统报告阴性,常规卸瓶,培养瓶全部涂片、转种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麦康凯。

仍无细菌生长为阴性。

1.7 菌株鉴定使用BD公司的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部分阳性细菌使用SS1000阳光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广东省惠州市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 不同浓度细菌检测报阳时间分别用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临床株肺炎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5种不同菌株接种于树脂培养瓶,使菌含量为106cfu/mL、104cfu/mL、102cfu/mL、101cfu/mL。

2009年6月崔峰等: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血液和体液标本中细菌的检测分析第3期200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3
期 2 结果
2.1 从343例标本分离出56株细菌,阳性率为16.33%,其中血液标本207例,分离出36株菌(1例厌氧菌),阳性率为17.39%,体液标本136例,分离出20株菌,阳性率为14.71%。

阳性最早出现时间为2.33h,12h内检出率为25.00%(14株),24h内检出率为67.86%(38株),36h内检出率为87.50%(49株)。

来自血液的35株需氧菌:G-杆菌报阳时间为14.87h(13株),G+球菌报阳时间为30.94h(19株),总体报阳时间小于12h占20.00%(7/35),12~24h 内检出占48.57%(17/35),24~36h内检出占(17.14%)6/35。

2.2 所分离的病原菌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最高19/56;大肠埃希菌7/56;肺炎链球菌6/56;金黄色葡萄球菌4/56;铜绿假单胞菌4/56。

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等苛氧细菌均获阳性结果。

细菌检出科室主要分布于儿科(16株),血液科(6株)、神经外科(6株)、神经内科(5株)、内分泌科(4株)。

检出56株细菌结果见表1。

2.3 9120系统对四种不同浓度的细菌及真菌的检出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本系统采用了荧光增强技术,当培养瓶内有微生物生长时,释放出CO2与含有荧光染料的感应器作用,促使感应器内的荧光物质吸收后发出荧光,仪器中探测器将每10min一次连续检测培养瓶中的荧光强度,并转入计算机,计算机再进行分析计算,绘出微生物生长曲线,一旦培养瓶内达到一定量的荧光,仪器发出阳性提示,并据此确定为阳性瓶。

本系统采用了自动检测技术以及各种有利于细菌生长
的因素:树脂能够吸附抗生素、振摇,血液标本由过去的4%提高到现在的17.39%左右,体液由过去的8%提高到现在的14.71%,提高了阳性率,使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等苛氧细菌均获阳性结果。

3.2 343份培养标本中2例假阳性,涂片和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假阳性率为0.58%。

后证实一例为糖尿病病人,一例为白血病病人。

原因可能为:糖尿病病人代谢旺盛;血液病病人白细胞太高,代谢旺盛。

二者都能使CO2大量产生,从而干扰荧光物质使系统产生假阳性[1,2]。

343份培养标本中1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0.29%。

由于各种原因使CO2产生减少,如细菌不利用培养基中的葡萄糖(部分非发酵菌),或糖代谢能力弱(真菌)或抽血量少使菌量太少等均使CO2产生减少,或由于种种原因使苛氧细菌死亡不足以激发荧光系统,都可导致假阴性[2],因此常规培养系统不论报告阳性还是阴性一定进行涂片和转种。

表1 56株细菌种类分布及报阳时间表2 不同浓度细菌的检出时间细菌浓度
3.3 微生物培养标本一定按要求留取并尽可能及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放置在室温下,不能放入冰箱。

此例为送检的脑脊液标本,抽取脑脊液后因午休,没能送检,临床将标本放于冰箱内,4h后送检,结果涂片见到G+链球菌形似肺炎链球菌,乳胶凝集试验证实为肺炎链球菌,培养后无细菌生长。

由表2显示9120系统检出细菌或真菌时间的快慢与细菌或真菌的种类和菌含量多少有关,菌含量多,仪器检出时间短。

临床标本加入血培养瓶后立刻上机,而有报道室温延迟12h上机对阳性率没有影响,延迟上机24h以上鲍曼不动杆菌、
脆弱拟杆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都严重下降[3],因此,标本加入血培养瓶后尽快上机。

【参考文献】
1 李超,周铁丽.miniVITAC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04,19(2):120121
2 周樱,钱厚明,刘文娟,等.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假阳/假阴结果及常见故障的研究 [J].中国医学装备,2006,3(2):4849
3 王瑶,徐英春,谢秀丽.两种血培养系统的需氧与厌氧瓶对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的对比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5):5825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