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 狂言与歌舞伎

日本能 狂言与歌舞伎
日本能 狂言与歌舞伎

日本能狂言与歌舞伎

稍后于中国戏曲,日本的能乐于13实际孕育成熟,造就了东方又一个具备强烈协议特征的戏剧形态。能乐表演的形式包括能与狂言两种。后来在17世纪初,日本又产生了歌舞伎的戏剧样式。

由于日本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它的传统戏剧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承传。与古希腊、古罗马戏剧的终灭湮灭、印度焚剧的走向衰竭不同,与中国戏剧的随时演变转行也不同,日本能够在舞台上原封不动地保存自己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传统戏剧样式,因而前后出现的能、狂言、歌舞伎得以流传到今天.于是,其最古代的能乐成为世界上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传统戏剧样式的范本。

第一节历史演变

一、能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自古以来,伴随着传统的水稻农耕生活产生了神道的民俗信仰,并发展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宗教。神道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演技艺,一类是公元8世纪以后从中国传入的表演形态,如舞乐、伎乐、散乐;一类是在日本民间自由繁衍发展的舞乐形态,14世纪以前流行于日本列岛,如田乐、延年、踏歌。由中国传入的表演形态中,舞乐是一种带有浓重宗教意味的宫廷乐舞;伎乐又称吴乐,是一种假面歌舞游行表演;散乐是包容了歌舞、杂伎、器乐、魔术、木偶、哑剧等节目的技艺的总称。到了平安时代(9-12世纪)末期,散乐逐渐发展为猿乐。日本民间舞乐里,田乐源于8世纪前后形成的田舞,是农民在插秧时节祈求丰收的祭神仪式表演的发展;延年是佛教寺庙里在法事之后进行的余乐表演;踏歌是宫廷里每年例行节事中的表演(后两者也来源于中国)。

能形成于室町幕府时期(14-17世纪)。这一时期,在天皇以及掌握统治实权的将军们的提倡下,日本佛教大兴。原来在各个神社前演出的上述各类民间艺术,开始和佛教活动结合,以各地的寺院为基点,进行综合性演出。一些专业性的戏班(座)逐渐出现,并开始有了艺人的世袭制度。在这些组织和专业人员的刻意钻研下,各类技艺经过整和、提高,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一定诚实戏剧样式——能。

在能的发展严禁过程中,观阿弥、世阿弥父子功不可没。室町时代初期,大和猿乐四大流派之一的结崎座中,著名艺人官阿弥(原名服步清次)脱颖而出。他将田乐、踏歌等技艺要素吸收到猿乐中来,扩展了它的艺术空间,使之成为一种全民性的娱乐艺术。庆安七年(1374),将军足利义满参拜新熊神社时,服步清次为他表演了《翁之年》,受到垂青。于是,服步清次和他21岁的儿子服步元轻被聘入将军幕府。服步清次后来削发为僧,仿用田乐师阿弥之号,取佛名为观阿弥宗音。服步元清后来也削发为僧,佛名为世阿弥宗全。正是他们父子的共同努力下,能才在猿乐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并确立了它幽玄、高雅、洗练的古典风格。因此,人们把观阿弥、世阿弥看作能的创始人。

能在统治者的亲睐下,逐渐由寺院庭院走向将军幕府和贵族府邸,成为其中的正式乐艺,并作为贵族阶层的礼仪、风度训练项目,走进了各项专门的教育科目中,成为隔绝平民世界的特权艺术。若有庶民胆赶试演武士阶层独占的能,就会被认为是犯罪,被没收衣裳、道具,并戴上手铐。能的演员开始享有最高的武士地位,其薪金也从国家统筹征收的国库中拨给。这样一来,能也不得不在内容和艺术上尽可能的减少嗜好和口味。

自世阿弥现身之后,能就以旭日东升之势勃发起来。经过音阿弥、金春禅竹等名手们的相继改进,它变得越加洗练而精致,随后观世元雅、观世信光等人又进行了新的创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能的演出日益兴盛,除了原有的大和地方的“观音”(结崎)、“宝生”、“金刚”、“金春”四座和近江地方的两个猿乐支脉,在近畿各地也都出现了能剧团。此时,能的剧目基本上被固定下来,流派也已经形成,并建立了世代相传的制度,常演不衰。能的剧本大约有2000个,现存230个。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高雅庄重的贵族艺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能才开始走向普通观众,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并在圣祠、庙宇、宾馆等大型建筑物甚至一些户外活动场地所进行表演,以期巩固、发展它的观众队伍。

二、狂言的形成与发展

狂言是与能同时产生、发展起来的剧种。它们虽然一同发源于猿乐,互相之间有很深的血缘关系,但能向着音乐舞蹈方面发展,狂言则向着科白剧的方向发展。能多写悲剧性故事,文辞典押华丽,狂言则以通俗白话的形式表现喜剧的片段。能多写过去的事,狂言则反映现实生活,专门嘲笑大名和僧侣。能受到武士阶级的支持,进入其府邸,成为他们的专用品,狂言则一直在民间流传。如果说能诱使观众沉浸到梦幻的、美的享受中去,狂言则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现实的色彩,将观众带到幽默与哄笑的世界中去。

作为能的孪生姐妹,狂言和能在开始时互为依存的,两者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能缺少起伏的悲剧气氛,不能不依赖狂言来给予调剂。于是,就出现了演出中两出能之间夹演一出狂言的习俗。当然,能是正式节目,狂言则是加演的小节目,类似欧洲的幕间短喜剧。每一出狂言,大约只能演15分钟左右。

狂言在长期的发展中,慢慢脱离了能的控制,不再是能的简单注解,而具有了自己的独立内容。1587年,最早的一部狂言集问世,收了200多部狂言作品。这些剧本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因为狂言大都是由演员自编自演的。

狂言的民间演剧特征,使他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在能逐渐走向衰退的时候,狂言则向前发展了。狂言的地位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从只是在能演出的幕间休息时插演的小戏,逐步发展为独立的戏剧体裁。现在的狂言已经是一门独特的喜剧艺术,它仍在日本当代的剧坛上发展流行。

三、歌舞伎的形成与发展

16世纪末、17世纪初,日本戏剧于能和狂言之外,又发展起另外一种歌舞伎艺术。

歌舞伎的直接传承源源是“风流”舞蹈,16世纪后半叶,出身于战国时代的庶民们为了发泄饱受苦难的积怨,创造了这种狂热的舞蹈。“风流舞”的旋风,借着宗教信仰的权威,并在掌握经济实力的商人阶层支持下,迅速由京都席卷全国。不久,各地组织起来的职业舞蹈团体纷纷涌进京都,其中包括女艺人的演出团体。庆长八年(1603)江户幕府创立时期,在京都北野神社和四条河原一带,一个著名的女艺人阿国和她的丈夫屋山三郎组织了一个戏班子到处演出。山三郎善唱俗歌,阿国则善于跳舞,打扮成男人的样子跳时兴的冶游舞蹈,并穿插着许多滑稽表演。这种被称为“放荡舞”的表演受到普片的欢迎,特别是其中宣扬的及时行乐思想更另观众们如醉如痴,很快便从京都流传到了江户、大阪地区。这种“放荡舞”成为歌舞伎的开山祖师。

在阿国的带动下,一些模仿她的美女歌舞伎剧团纷纷问世,其中一些还兼操妓女生意。

当局害怕引起社会风纪的絮乱,于宽永六年(1629)下令,严禁一切女艺人从事演出活动。于是,一些少年歌舞伎剧团又乘兴而起。少年们在舞台上男扮女装,以女性的妖媚姿态和男女情爱的缠绵悱恻来取悦观众,并卖弄男性色相、挑逗女性的刺激表演为能事,从而带来风化问题。于是,承应元年(1625),德川幕府又对之颁布禁演令。但由于人们对歌舞伎艺术的强烈喜爱,德川幕府不得不在元禄时期(1688-1703)对歌舞伎开禁,但附加了两个条件:一是由歌和舞为主转变成真正的戏剧表演,而是演员必须将前额的头发剃掉。自此之后,歌舞伎艺人开始专心练习技艺,歌舞伎逐渐发展为严肃的民族戏剧。

歌舞伎的发展还受到日本另外一种民族伎乐——木偶净琉璃的影响。17世纪初叶,善弹琵琶的说唱艺人目贯屋长三郎,和木偶师引田一道,把流行的民间说唱艺术净琉璃的许多表演技巧与从中国经朝鲜传入的木偶戏结合起来,创造出木偶净琉璃这样一种配乐、有说唱、有木偶表演的新兴剧种。采用三味线乐器伴奏。歌舞伎不仅吸收了木偶净琉璃的许多表演技巧,并采用三味线作为自己的伴奏乐器,同时还继承了木偶净琉璃的许多剧目。

第二节舞台特征

一、能的舞台特征

能的演出者全部为男性,主要角色叫做“仕手”,“仕手”装扮历史或神话人物,一般戴面具表演,面具往往是精心制作的。次要角色叫做“胁”,不装扮人物,不戴面具,他在演出中的作用是介绍剧情、向“仕手”提问,是作者和观众的代言人。“仕手”或“胁”可能各有一名仆从,还有叫做“间”的配乐,扮演从者或农夫。一出能的登场人物一般在6人以下。演出有合唱队,由6人、8人或12人组成。乐队4人,分别演奏笛子、小鼓、大鼓、太鼓。

能在舞台上的演出程序是按照严格的组台规则进行的。其基本结构为一场两段,分为序、破、急三个部分。序交代剧情、破发展情节,急是高潮结尾。前场在破段结束,剧场休息,插播10-15分钟的狂言,然后是后场。能的主角“仕手”,在一剧中实际上扮演的是两个角色,在前场他作为讲故事的人出现,到后场又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

能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舞剧,具有仪式表演的特征。它的剧本虽然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但基本作用却只是背景铺垫和舞蹈动作的提示。能的主旨不是在戏剧行动的呈现,而在于以抒情的方式表达的一种情境。因而,能的作者所关注的,只是如何组织全剧的故事,并将他们集中到主角的舞蹈上来。演员的举手投足、吐气咬字等都得遵守既定的规则,并持续一定的时间,以便产生一种典礼性或仪式性的效果。因此,他的情节比较单薄,戏剧性冲突也较弱,当然这并不防碍它成为日本古代审美观念的标本。

能的表演是高度程式化的,它的许多动作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以手作揩泪状表示悲哀;两手举平,手心向上,表示极大的悲痛;将假面向上移,造成角度变化,显示欢乐的情绪;一只脚象后退,表示惊讶或欢快的情绪。剧中的许多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气氛、节奏等,几乎全靠演员的舞台动作来进行假定性的表现。演员表演讲究细腻、洗练,念白讲究音韵的协调以及格调的高雅,而舞姿、身段、步态以及唱歌的技巧更是演员们研究的重点。但是,演员不必重视面部表情的训练,因为戏的主角一般都戴假面。假面的使用也有许多讲究,和演员的动作配合起来,构成一种特殊的表演手段。

能的演员所穿服装根据朝服制作而成,华丽考究,色彩鲜艳。演出时使用少量沿袭成规的手携道具,如老人的手杖、武士的弓箭等,而以扇子的运用或挥舞可以代表月升、雨落、流水潺潺、微风吹拂等,也可以表现欢乐、悲愤、激动或平静等种类繁多的情感反应。

能的音乐由演员、歌队的唱歌及乐器的伴奏组成。伴奏乐器除笛子以外都是打击乐器,他们主要是给演员表演以明确的节奏提示。能的曲调现在工存200首左右,有不同的风格流派。

能的舞台上的陈设极为简单。木制或竹制的台架可以象征山峦、宫殿、卧室或其他任何地方,由布置的方式而定。通常,舞台上极少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道具,而这少量的一两个道具都各具风格。舞台上不设布景或任何机关装置。

按照传统得分类法,所有的能曲目都可以归入“神”、“武”、“女”、“狂”、“鬼”五大类。第一类多可开场时表示祝颂的剧目和祭神戏,或以保佑国家为题,歌颂君主的文滔武略、国泰民安,或通过具有祝福性的故事题材来祝贺主公的英明伟大,如《高砂》、《鹤龟》、《竹生岛》等。其一般形式是演员装扮为神灵在官人面前显灵、舞蹈。第二类为武将故事,主要表现历史上有名的武将阵亡后堕入阿修罗狱,经过僧侣的超度后重新出现,叙述自己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如《田村》、《八岛》等,由以取材于《平家物语》的曲目为多。第三类多描写历史上或传说中的佳人美女显灵,以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哀怨的爱情故事或风流韵事,如《松风》、《熊野》、《两阿静》、《小野小町赛歌》等。扮演这类角色必须戴假发。第四类多描写失去孩子的母亲发狂的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编写的“世话戏”,主人公多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富于戏剧冲突,如《隅田川》、《俊宽》、《安宅》等。第五类以鬼怪、动物为主角,大多写人战胜妖魔鬼怪之内的故事,如《罗生门》、《红叶狩》等。

二、狂言的舞台特征

狂言演出中一般只需要两三个角色。主角一人,也叫“仕手”或“主”;配角一至两人,叫“挨答”。剧中人物多没有具体姓名,只用能够说明身份的“老爷”、“仆人”等称谓就行了。

狂言和能都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能一般来说没有特别尖锐的矛盾冲突,即使有些内在碰撞,也不直接表现在舞台上。狂言中人物之间的冲突却是必不可少的戏剧构成因素。能中很难区分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配角是主角的助手和正面陪衬。狂言中的两个主要角色必须是一正一反、直接对立的,并且配角一定要是主角的对手。

狂言多为独幕戏,不分场,其结构形式与能基本相同,大致也是序、破、急三段。细微的差别在于,狂言的序段较长,破段较短,收场较快。

狂言主要由对话构成,但有时也插入一些演唱歌曲,叫做“狂言小曲”。狂言中的歌曲和能的“谣曲”大小相同。它不是狂言不可缺少的必然构成,而是民间流行小调,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

狂言的分类,尽管不象能那么明确,但基本上还是按照主角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分得。第一类为“威胁言”——与能中的开场戏“胁能”相似。主角多为神仙佛主,目的只为应景祝颂,大多没有故事情节,以期迎合一般观众的习俗和趣味,如《福神》、《三个富翁》等。第二类为所谓“大名戏”,有时又分为“大名狂言”和“小名狂言”。大名即是大地主或庄园主,小名则是占有土地比大名略少一些的封建领主。主角大多为大名,但有时也由他的对手——仆从担当主角。这一类戏的情节多在大名和仆人的关系中展开,并专门将大名设置为讽刺对象加以嘲弄和调侃,如《两个侯爷》、《骨皮》、《两千石》、《毒药》等都是。第三类为所谓新娘新郎戏,多为描写男女婚事、岳父和女婿之间口角等开心小品,如表现招赘婚姻的《二九一十八》,或铺叙岳父和女婿之争《争水的女婿》等。除了这三大类之外,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杂狂言”,如鬼戏《追摊节》、山僧戏《柿山僧》、僧侣戏《宗论》以及座头(以说唱、按摩、针灸等为职业的削发僧人)戏等。此类戏都是分别以这些人物为主角。当然,套用能

形式改编而成的狂言剧目也是狂言的类型之一,有人称之为“仕舞狂言”,如根据能剧目《望月》改编而成的狂言《祝狮子》等。

三、歌舞伎的舞台特征

和能不同,歌舞伎是多幕戏。但其演出顺序基本上遵循的还是能“序、破、急”的框范。江户后期,歌舞伎的创作者们还把喜怒哀乐这四种情感与戏剧结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剧分为四幕演出。第一幕的序多为游览观赏场面,这是喜;第二幕多是谋反或忠义之士腹自杀的场景,这是怒;第三幕是世话场,多为家庭不幸的场面,这是哀;第四幕中坏人受到惩罚,矛盾得以圆满解决,这是乐。

歌舞伎的演员是按角色分类的,与中国戏曲的行当划分有类似之初。“女方”相当于旦,“敌役”相当于净,“道外方”相当于丑,“端役”相当于末、“花车方”相当于老旦、“子役”相当于娃娃生。而在“女方”中,又有“立女方”——正旦、“若女方”——花衫或闺门旦、“女武士”——武旦或刀马旦和“花车方”——老旦之分。由于歌舞伎行当的高度程式化,演员必须刻苦练习才能承担起演出的重任。训练通常自六七岁便开始,演员初学时演童角,慢慢地随着技艺的不断熟练开始担任其他角色。一个歌舞伎艺人往往要到中年才有可能被认为臻于圆熟之境。

歌舞伎的表演艺术也和中国戏曲一样,程式化的程度相当高。唱、念、做、舞等舞台动作都不同于日常动作,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典型的精美姿势,经过艺术加工后形成。例如跑步就是抬高脚步,在原地做出跑的身段。哭的舞台动作,要把手臂抬起,在于眼睛有相当距离的地方表演擦眼泪的动作。每一表演段落结束之时,配合着音乐节奏,演员也得象中国戏曲演员那样,做出一个亮相的动作——“见得”。唱、念讲究音韵、声腔、语调,以期波动观众的心弦;做、舞则力求动作和姿态的优美,以形象的感染力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其基本技巧共有46项。在这46项中,姿态、步态、走路、站立、弯腰、转身、跪坐、表情、发声方法等22项属于基础部分,其他有关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角度等24项则属于应用部分。

歌舞伎乐队常用的乐器有三味线、小鼓、大鼓、太鼓、笛、铜锣、风琴等。乐师们都身穿18世纪的武士礼服,如叉裙、和服及水平硬肩等。乐师在演奏停歇时端坐不动,颇有一种雕塑的感觉。

歌舞伎的演出服装是在能、木偶净琉璃等戏剧艺术和日本传统古典民族服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色彩较为淡雅,但却很重,有时近50斤,因此演出时必须由身着黑衣的舞台助手经常帮忙整理。歌舞伎中的假法也各式各样,计有一百几十种之多。歌舞伎不使用面具,但采用叫“隈取”的脸谱化妆法,其主要色调是红、蓝两种。红面叫“红隈”,多用于正面人物,表现勇敢、正义、热情、善良等性格。“蓝隈”多用于反面人物,表现阴险、奸诈、残暴、凶恶等性格。善良的女性和有些正面的人物不用脸谱,只在面部涂些白粉,叫做“素面”。

道具的制作和运用也和布景相同,象征和写实的都有。扇子可以用来表示骑马、射箭、开门、关门、月升雨降或其他动作,围巾也有类似的作用。其他的道具如同盔甲、宝剑、野兽及家庭用品等的制作都具有写实和程序化的双重特点。以马为例,一个形状象马的木架,上覆绒布并且配有鞍革,十分形象逼真,但这个木架却被放置在两个演员的背上,他们的脚清晰可见。

第三节日本古典剧场

一、能和狂言剧场

日本的早期表演艺术种类,例如田乐、猿乐、延年、风流、连事等,对于演出场地没有专门的要求,一般都在寺庙的草地上演出。14世纪镰仓室町时期,能和狂言形成。由于演出都是在神庙进行,开始时借用庙里的拜殿来表演,以后固定下来,拜殿逐渐演变成舞台。

能的舞台都面对神殿,座南朝北,用柱子支撑起单檐歇山式屋顶。17世纪江户时期典型的舞台,具备以下设置:正方形的舞台,面积为5.4*5.4米,四角各有一根木柱。舞台左侧(西面)又扩出2.7*5.4米大小,称为后座,可坐伴随演员。后壁挂一块矩形景板,称做镜板,上面描绘一棵松树,这是能固定不变的布景。后座左侧有一门,通向后面的乐屋,供伴奏演员、歌队演员和检场人员出入。后座向右后方(东南方)斜向延伸出一条长廊,称为桥廊,通向镜间,是演员出入场所用的通道,长约14.5米,宽约2米,其朝向观众的一面有矩形矮勾栏。桥廊与舞台侧面形成45度夹角。桥廊的外侧地面上等距离地种植三棵小松树,由距离舞台最近的开始,称作第一松、第二松、第三松。镜间为一座木屋,内悬一面大镜子,供演员登场之前检查服饰化妆情况用,门口悬一布幕。镜间后部通向乐屋。乐屋是演员休息、化妆、准备的地方。它把整个舞台、桥廊、镜间的后部连接起来。

能舞台的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专门名称和独特功能,它虽然面积不大,但一方面能的舞台登场演员不多,另一方面所有场上人物通常都必须固定的呆在自己的地方,因此显得有秩序而不絮乱。舞台上的四根柱子,处于东南方向与桥廊相接的拐角处的叫主角柱,是主角仕手平时停驻的地方;处于东北方向的叫目标柱,演员在观看风景时,要以这根柱子为视线的目标;处于西北方向的叫配角柱或大臣柱,是主要配角胁站立与休息的地方;处于西南方向的叫笛柱,是乐队中吹笛子的人坐的地方。吹笛子得人右面依次排列小鼓、大鼓和太鼓的演奏者,连成一条横线。事实上,在主角柱的后面还有一根柱子,叫做检场柱或狂言柱,是检场人员或狂言演员停留的地方。

能舞台上没有照明设备,采用自然光进行演出。它的台板下面为中空,为干阑式构造,在舞台、后座、桥廊的台板下面埋有许多供声音共鸣用的大瓮(例如一种调配法是舞台下面7个,后座下面2个,桥廊下面4个),以便增强音响效果。能舞台的前面和东面为观众席地而坐的观看处所,遍地铺满鹅卵石,其他方向都朝舞台一面倾斜,用于吸收噪音和减弱多余的共鸣音。

能舞台是神社、寺庙或藩府中的附属建筑,它的演出功能虽然齐全,但剧场功能欠缺,安置观众的处所仍然象从前一样随意,不具备商业化演出的条件。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7世纪歌舞伎成熟后才得以改观。

二、歌舞伎剧场

17世纪初歌舞伎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在京都的四条河滩上搭起了几座临时性的歌舞伎剧场,其建筑形制模仿能舞台,只是不再建在庙里。它们成为专门的商业演出场所。剧场的造法通常是用竹制栅栏和布帛圈成一个封闭的场子,里面搭起木结构的舞台、桥廊、镜间、乐屋等建筑,桥廊外同样种植三棵松树。场子开一进出口,设有高高树立的“橹”,围有颜色鲜艳的布幔,贴有广告牌,用以招揽观众,设守门人向观众售票。观众进入场子后,围绕舞台露天席地而坐,观看台上表演。以后,由于经常性的演出,歌舞伎场子外围的临时栅栏改为固定的板壁建筑,上面还搭起了雨篷。舞台两侧则出现了为上等观众提供的包厢“栈敷”。桥廊的长度越来越短,桥面越来越宽,桥廊与舞台间的夹角越来越接近45度,它日益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原来舞台后座的镜板上去了,整个桥廊与后座已经连为一体。

17世纪末期,剧场形制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在上面加盖整体的屋顶,而将一应舞台、

桥廊、乐屋、观众席全部罩在其中由此产生了大厅式的歌舞伎剧院。整体形制的变化影响到原来一些建筑成分的结构变化,例如镜间与乐屋合并,桥廊则成为舞台一部分。这种剧场,大厅的一头为舞台,其余部分为观众厅。舞台最初仍接近能舞台的造型,后来逐步去掉了柱子,但仍保留正面歇山的屋顶造型。舞台前面又添附舞台,伸向观众厅,形成伸出式三面观看格局,拓宽了表演区。台角处仍然插一枝松枝,象征性地表示松树。大厅两侧设双层箱楼,里面为包厢坐席,分别许多的方格间,人们坐在其中的草席上。大厅的纵深已远较以往露天时长,因此剧场能够容纳更多的观众,但后面的观众离舞台的距离变的很远了。

这时期歌舞伎剧场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花道”的出现。“花道”是一条升起的走道,从观众厅左后方的一间小房,一直通向舞台。“花道”最初是演出结束时观众给演员送花时用的通道,所以被如此命名,后来演员登场也常常从这里开始,于是这里也成为表演区。通常一些重要的入场在此进行,许多重要情节也在此展开。由于受到普遍的欢迎,“花道”后来又从一条变成两条。这里也经常被当作山丘、河流等场景使用,使得演员演员与观众——特别是后排观众的距离拉近,为演出带来更好的观众参与效果。

简谈日本歌舞伎与中国文化艺术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3646116.html, 日 本 研 究二○○三年第一期 简谈日本歌舞伎与中国文化艺术 江丽珠 歌舞伎是日本民族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既有优美的舞蹈表演,又有悦耳的念、唱和音乐伴奏。歌舞伎本有“狂欢乱舞”之意,因最早的歌舞伎表演并无舞台,只是在广庭大众面前纵情乱舞。后屡经艺术改良,才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剧种。 相传,歌舞伎最早出现于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前后。当时,有一位名叫阿国的女性,为募捐修建出云大庙的资金,在京都街头舞蹈唱歌。阿国色艺双全,舞姿优美。观众为之陶醉,也情不自禁地纷纷随之翩翩起舞。最初的歌舞伎,皆由女性演员表演。一些女艺人,模仿阿国的舞姿,纵情载歌载舞,被称为“女歌舞伎”。1629年,政府当局指责歌舞伎卖弄姿色,禁止其演出。取而代之的是“若众歌舞伎”,由一些俊美少年组成舞蹈团,男扮女装表演。后仍被政府当局以有伤风化的借口,再加禁止。直到1652年,演员们把头发饰成武士发型,并将单纯的舞蹈表演,丰富为有说有唱的形式,歌舞伎才被允许公演。在17世纪末的元禄时代,歌舞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几位专门编写歌舞伎脚本的名作家,如近松门左卫门、中村传七等。此时的歌舞伎,按内容划分,有“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多以爱情为主,“武戏”则多以为父报仇、为君雪恨为重。1700年左右,歌舞伎已形成了市川团十郎系、松本幸四郎系、中村歌右门系、尾上菊五郎系、片冈仁右卫门系、市川左团系六大派系。歌舞伎的经典名作有《忠臣藏》、《镜狮子》等。《忠臣藏》由木偶剧移植而来,根据一个为君复仇的真实故事改编写成,表现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冲突和较量。《镜狮子》是一出舞剧,由“能乐”移植而来。剧中,演员在前半场扮演温柔可爱的姑娘,舞姿优美妩媚;后半场则以象征性装扮表现传说中的狮子,舞蹈粗犷奔放,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无论在古代日本,还是在近现代日本,歌舞伎都成为日本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尽管歌舞伎具有浓郁的日本情调,但却与中国文化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日本书纪》记载:“百济人味摩之归化曰,学于吴(中国),得伎乐舞。则安置樱井,而集少年,令习伎乐舞”。693年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踏歌之技》,以及中国南北朝的《代面》、《踏摇娘》和唐代的《参军戏》,均对日本歌舞伎有深刻的影响。歌舞伎的演奏乐器,也多由中国传去。歌舞伎的有些演唱腔调,甚至颇象中国的昆曲。歌舞伎著名传统剧目《双蝶道成寺》的故事情节,类似中国的《白蛇传》。舞剧《镜狮子》中的狮子,是理想中的美好象征。日本人传说这只狮子生活在中国山西五台山,那里风景优美,终年花开蝶舞。对于日本歌舞伎深受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日本著名的歌舞伎大师市川猿之助曾感慨地说:“京剧和歌舞伎从古以来就有很深的姻缘。”因而,当他1955年率歌舞伎团来华访问演出时,受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歌舞伎是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朵绚丽奇葩。 (责任编辑 崔新京) — 06—

日本国粹歌舞伎

日本国粹--歌舞伎 歌舞伎是一种戏剧形式,是日本三大国剧之一,与艺伎、歌舞伎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有点儿类似于京剧,都是源自民间的传统艺术,都有着华丽的视觉呈现、复杂的程式与讲究。 歌舞伎中既有着以武士、僧侣、公卿等上层社会为描绘对象的「时代物」,也有着取材于市井平民阶级的「世话物」,及女方专门领域的舞踊(舞蹈)剧「所作事」。另外也有着义太夫狂言、纯歌舞伎与新歌舞伎等之分。 歌舞伎表演中,演员会穿上细緻的服装和花上吸引注目的化妆。为了让观众可以明白故事,他们的动作都是经过配合和较为明显。他们也会用日本的传统乐器作演奏,使得整场表演更为吸引。 歌舞伎过去只在日本一个主要地点表演,但现在也可以在一些小城市看得到。在日本就有一些具历史的表演地点是供歌舞伎表演之用。 如果你是一个首次看歌舞伎的外国人而又不懂日语的话,可能就要依赖英文导览了。导览人员会用英语告诉你有关表演的资讯,例如故事、歌词和内容的解说,以及舞蹈、音乐等等。然而英文导览也不是所有表演都有提供。这样的话你就可能要找以英语演出的表演了。这也能让你明白表演的内容。你可以事先查询剧场的日程。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歌舞伎中的舞台?道具?隈取?音乐?衣裳: 歌舞伎舞台造景之华丽,道具、隈取(脸谱)、服装之繁杂炫美往往令观众们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舞台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定式幕、黑御簾、花道/假花道等组成; 道具中仅小道具便有着乘物、气候专用物、发声物、出道具、持道具、本物、伪造物、可消除物、破坏物、构造物等之分;

隈取(脸谱)以人物性格区分,按照颜色则主要为赤、蓝、茶三大类; 音乐按照演出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所作音乐(位于舞台上观众可见)与下座音乐(在黑御簾中演奏),常用乐器有小鼓、大太鼓、三味线、能管等;

日本文化体验课心得

日本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我们要了解日本,不光要从日本的语言中去了解,更多 的时候要以亲自感受日本本国文化为切入点,全面的了解日本。我特别特别荣幸能够选上 这门日本文化体验课,可以说是我大学四年里上过的最最有趣和生动的一门课。在此首先 要感谢王老师和来自日本的北村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并多次组织了深度的日本文化体验项目,让我们亲自动手,体验或实践,让我受益匪浅,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我对于日本文化 的认知和喜爱。 找寻心中的禅意,日式插花体验 日本插花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它不单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它将人的思想转嫁在插花之中,表现出东方人的细腻、富于内含的特点与文化。 日式插花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它或以花的盛开、含苞、待放代表事物过去、现在、将来。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缩影。若常以宽 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让人自然直接体会到园艺家对植物本性认识以至 尊重的境界。 我觉得插花是一种关于“静”的艺术体验,不仅插花时的环境应当是安静的,同时插 花时人的心态也应是安静而不浮躁的,插花的过程本质是感受人与自然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受绿色,感受生活,我们解读美,也随心所欲地创造美。正如老师在 课上所讲,每个人对于美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同一插花作品肯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 并无好坏高低的评判,它仅是反映了我们当时的一种的心境,我想这或许也是插花艺术的 美妙之处。 试穿日本和服,感受礼仪文化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和服给人的印象是美丽高雅。通过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原 来和服不仅价值不菲而且穿起来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一般一个人是很难穿上的。和服种类 繁多,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也变化万千,有男性和服、女性和服、儿童和服,每 种和服都有对应的正装、便装和介于正装和便装之间的种类。还有有浴衣、振袖、和装裤 裙和巫女们穿的绯色裤裙装等很多类别。 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我在此次课上有幸成为了老师的模特,老师非常仔细地给我穿戴了 美丽的和服,我也带着些许的紧张向同学们展示了这套和服。穿上和服后,我感觉自己的 气质都变得优雅起来,举手投足也不自觉地礼仪规范起来。我向同学们展示了立礼、座礼,还有不同角度的鞠躬礼仪。我也愈发深切地感受到和服与礼仪密不可分,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着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经过完整的礼仪训练,让优雅气度 与深层内敛本质相融,从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 飘飞樱花瓣,诉说樱花情。 课上播放的关于樱花节的视频让我印象深刻。每年的3月15日到4月15日是日本的 樱花节,樱花自开花至花残只有七天,因而也有称作樱花七日的说法。日本是个热爱樱花 的国度,瞬时灿烂,瞬间凋零的樱花之美,就如同川端康成追求的年轻少女之美,让人感叹,让人惊艳。人们会早早去公园占位,然后在樱花树下摆上丰盛的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三五好友,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虽然没有去过日本的樱花节,但南航校园樱花广场的八重樱也曾让我留恋驻足。落英 缤纷的季节,置身浪漫樱花海中,尽情感受着“花纷飞,心起舞”的独特情怀,令人思绪 万千。一年一度樱花节,花开花谢,岁岁年年,无声见证着人们的故事与成长,观赏过校 园这四年的樱花,也代表我们终于要毕业了。 东操体验日本棒球

浅谈日本艺伎文化

浅谈日本艺伎文化 [摘要]艺伎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艺伎集中了日本文化的某些精髓,成为了一种艳丽而又神秘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艺伎传统文化和服表演男权 一、日本艺伎起源 艺伎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当时声色业昌盛,妓馆从民间招收男子到妓馆内男扮女装,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歌舞助兴,或是招收一些女子经过训练后成为击鼓女郎,渐渐地发展成专门的妓种。 在东京等关东地区称为“芸者”,见习阶段称“半玉”;在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则称为“芸妓”,见习阶段称“舞妓”。 日本浮世绘中的艺伎在日语中,“妓”指的是女性艺术表演者,因为艺伎在原则上是艺术表演者,并不从事性交易。日语中的“伎”原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多把“妓”字直觉关联到性交易方面,为了避讳这样的误解,我们用“艺伎”来代替“艺妓”。 二、艺伎的培养 古时,十来岁的女孩子进入艺伎馆后先要在艺伎馆做女佣,服侍艺伎,同时开始学习艺伎艺术。其中包括日本传统的三味线、击鼓、舞蹈、谣曲、茶道、花道、书道,以及鞠躬、斟酒等礼仪。1 十二三岁时,学艺的女孩成为艺伎学徒,可以进入茶屋为客人表演。成为艺伎学徒时要举行一定的仪式。首先要认一个正式的艺伎为姐姐,姐姐既要教导她艺伎圈内待人接物的方法,同时还要为她介绍茶馆、客人。在一个黄道吉日,举行敬酒仪式,艺伎向姐姐、妈妈和老师敬酒,表示正式进入艺伎业。同时以艺伎馆的名称为姓,在姐姐的艺名中取一、二字组成艺名。艺伎学徒首先要拜访茶馆,客人不能直接去艺伎馆,而要通过茶馆召请艺伎。2到十六岁左右便可以正式担任艺伎,整个演艺历程长达五年。而后才可以正式转为“艺伎”。艺伎生涯一般到三十岁完结,在三十岁以后仍然继续当艺伎的话便降级,成为年轻貌美的名伎之陪衬。 现在,由于法律的限制,必须中学毕业(即14、15岁左右)才可以开始学艺。

我眼中的日本影视文化

我眼中的日本影视文化 谈到文化,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日本又是在很早的时侯传入了中国的文化思想,日本文化中可能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我认为虽然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却是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西方思想的传入同样也大大影响了日本民族。他们在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通过吸收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首先,从地理角度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中日两国是搬不开的邻居。这些中日很多电影中都有提到。同样,日本影视文化中也不乏这样的因素。凭借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不断发展了两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就与中央电视台合拍了《话说长江》、《敦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与《布达拉宫》的多部纪录片。NHK 的节目内容十分重视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纪录片的制作而且制作水平是很高的。经济和文化的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的改善。 然后,从历史角度来说,中日交流在汉朝开始。公元1世纪时在班固所著的书《汉书》中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矮人,分为百余国”,即指生活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岛上的居民。为了加速吸收中国文化,圣德太子(574年至622年)于公元7世纪也就是隋王朝时期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日本影视发展于1896年,迄今为止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因为日本也有一段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所以日本影视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影视有很多。由于佛教的传入日本影视中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也是不在少数。这些和佛教与神幻有关。在日本可以随处见到与中国风格类似的建筑物和风俗习惯。总的来说,日本受中国影响很深,方方面面都有中国文化的印记。 其次,日本影视中非常注重人性的描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看出的东西在日本人眼中却能将人性的善恶美丑描写地那么淋漓尽致。他们总是能将人性的描写刻画地入木三分。比如说《杀手啊一》、《情书》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关于日本影视中人们的忧患意识是由于日本地质条件复杂,多火山和地震。日本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较,所以日本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忧患意识。可能一次小小的地震、火山喷发就足以灭绝一个或者几个村落。这肯定会让日本民族产生忧患意识,所以影视中不乏这样的精神。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日本文化中应该具有很高的地位。樱花很美,但是樱花往往是凋零的一瞬间才能将美展现到极致。这就在某些方面表明了日本人对美的观点。一方面,日本影视文化崇尚美,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影视文化又非常喜欢灭绝美。日本影视文化的双重性格使无数的叹息,血液,死亡成为电影中的主要内容。这让日本的电影生长出一种病态的美,充满了忧郁与凄厉。但是日本的动漫却是童真与善良。 借助日本的影视文化,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国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日本文化就是从中国文化中传承的。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不只是在物质方面没有良好地保留下来,特别是精神方面更是严重缺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日本影视文化保留着自己特色文化的同时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发展经验。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既应该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为文化,又应该吸收西方成功的发展经验,而不是全盘西化。中国应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 2012年8月4日 日语班张乐乐

我眼中的日本文化

我眼中的日本文化 提起日本文化,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是一个日本动漫迷。因此,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大部分来源于动漫。其余的对日本的印象,则是通过我们国内的报道,引进的日本电视电影得来的。 由于日本的那段不光彩历史,以及近年来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令人不齿的行径,令很多中国人为之愤慨。所以,每当我说我喜欢看动漫,或是说我要学习日语时,我的很多好友都会用一种很轻蔑的语气说:“小日本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好学的)。”之类的话。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会想,我们的想法会不会太极端了,难道所有日本人或日本文化都是不好的吗难道他们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不见得吧。 我喜欢日本动漫,并且深受动漫的影响,所以我并不“仇日”,但我也没有因为动漫而“哈日”。我希望以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日本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存在就一定有它的价值所在。正如中国文化有它的精华也有糟粕一样,日本文化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其可取之处。 首先要说的是日本人很有礼貌。中国虽然自称是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但是在礼仪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如日本。日本人非常注重对小孩子的礼貌教育。我曾看过一篇去日本大阪生活的中国人的文章,写的是每天早晨他送孩子去幼儿园,都会看到幼儿园的园长站在学校的大门口,满面笑容的对走进校园的学生大声招呼说:“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学校大门,而

站在校门边的园长,就一个接一个的对走进校门的每一个孩子面带笑容地大声问候,不疏忽其中的任何一位。一开始他还觉得奇怪,后来也就习惯了,因为他的孩子上小学后也是如此,校长也会站在校门口问候每位学生,而且日本的学校似乎大都如此。如果学校有300名学生,那么校长每天早晨最多说300次“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但如果学校有800名学生呢也就是说,校长每天要第一个到学校,守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有800名学生的话,校长每天就要问候800次!而且不仅仅是一天,而是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这就不得不令人心生敬意了。这每天早晨的800此问候,不是给领导,也不是给上级,而是给自己的学生。试问中国的哪位校长会如此呢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学生没礼貌,虽说不是全部,但至少有一大部分如此。可是仔细想想,这“没礼貌”难道不是由学校、家庭、社会造成的么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幼儿园本应该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地方,可是现在的幼儿园并不是很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反而提前开发孩子的智力。家长们也是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忽视了最基本的礼貌教育,以至于后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低下头,谦虚地向日本人学习学习。中国有句老话,叫“身教重于言教”,与其用语言去指点孩子说要如何如何才是懂礼貌,还不如从我们自己开始,用实际行动示范给孩子们看,什么是礼貌。因为在礼貌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大人告诉他“什么叫礼貌”,他也同样会做得很好。 暂且不说这篇文章,从动漫中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有多么的懂礼

歌舞伎的艺术本质与舞台特征

外国戏剧研究歌舞伎研究 李 颖 与舞台特征 歌舞伎的艺术本质 日本歌舞伎,是根据“歌、舞、伎”这三个字的字意与艺意的组合而称名。歌舞伎的舞台艺术创造,是在德川幕府统治者的几番禁演、几度指令的反复交替中,历经庶民阶层的几番改造、几度创新的多次更迭艺变过程,而形成的独特戏剧舞台。 歌舞伎是继日本的能乐、狂言之后产生的民族戏剧。歌舞伎舞台艺术的生成,既综合性的吸收了日本传统的舞乐、能乐、狂言、净琉璃的舞台艺术表现方法,又与能乐、狂言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保持着很深的传统承继关系。然而,歌舞伎的戏剧艺术本质,既同能、狂言有着 明显的区别,又极富有自身艺术内在的本质特性。 一、歌舞伎的艺术本质日本的能乐简称“能”是在足立时代(公元1300年)产生的舞台艺术,至今已延续了六个世纪之久。能是以唱为主、以念白为辅、讲究韵 律文辞典雅华丽、文学剧本称为“谣曲” (韵文、散文)。能舞台是经历了无数次峻烈、精进、鞭策、雕琢等,在人世间无法与之相比的反复矫正,才形成为今天这样具有日本高度传统文化的古典艺能。 能是极静的高雅艺术,却又不局限于表面的静。能舞台含有极为猛烈的强度,演员的舞台动作呈现出无限的内在力度。“能”不是简单地表现执念,而是将一切表现都隐于内心。演员的动作是运用了超出内藏极限的压挤才溢于其外。能的艺术本身建立于孤高、素洁的基础之上,含有浓郁的超自然主义色彩。在能舞台上演的神灵能、男能(修罗能)、女能、狂物能、鬼能,都充分体现着世阿弥所主张的“强而娴静”的风体,即:暴烈的音乐、娴静斯文的动作、优雅华丽的本质特色。 日本的“狂言”起源于室町时代,至今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狂言在日本的演剧舞台艺术之中,是唯一不用化妆的净脸表演艺术。狂言是用现实生活的人形体姿,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表演动作,直接表现人类的感性意识,淋漓尽致地直面表现世间喜怒哀乐。狂言从平安朝期的猿乐开始,就与“幽玄”为主的能乐同台演出,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在能舞台演出神、男、女、狂、鬼这五段能的中间,都要插演狂言。 能与狂言戏剧形式相比较,能是幽玄的象征主义、狂言是辛辣的现实暴露主义。能是伴奏的杂子、地谣,狂言是不需要伴奏的对话。能演员的扮装是绚丽豪华的贵族趣味,狂言则是简单朴素的庶民趣味。能的女人是端立的女面华丽的唐织服装,而狂言的女人是呈素面的美男假发(白布卷头),世市间平凡普遍的一妇人。 3 5

我眼中的日本

我眼中的日本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从小学的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日本这个国家的。对日本文化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九一八事变,八年的抗日战争,很多人一开始对日本都是抱有偏见的吧。我们无法去改变历史,也无法只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里看它的未来。 其实在理解日本之后,很多观念会变得很不一样,即使最初是带着偏见看这个国度的。日本文化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很学习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移植能力。与很多国家不同,日本在学习借鉴别国制度文化时,是完全的移植,虽然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些许改变,但是这种移植在日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历史中看到这一点,大和民族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以圣德太子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孝德天皇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可以说,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完全得益于中国的制度。 日本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中,则得益于对西方国家制度的移植。日本这种彻底移植的能力让它迅速地成为世界强国。另一方面,日本之所以完全移植成功,在于它对旧文化的摒弃。说实话,移植觉得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狠劲,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狠狠心,就什么都有了。日本的武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日本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饮食文化。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吃日本料理,先不说它的味道,只是看,就能让人觉得满足。中国有个成语说“秀色可餐”,形容女子,这里用来形容日本的饮食也不为过,恰到好处。日本饮食中,生鲜海味占了大部分。这应该和日本海岸线绵长有很大关系,地理环境造就的日本饮食是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日本饮食基本以清淡新鲜为主,这很适合养生人士。不过,最好吃最好看的日本料理仍然是最爱。 很多文化虽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似乎比中国更为丰富多彩。以“茶道”为例,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现在茶道文化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因此,我们才得以通过茶道来一窥日本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饮法影响的平安时代,其次是受宋朝末期的茶冲饮法影响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最后则是受明朝的叶茶泡饮法的江户时代。其中第二个时期是茶道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但茶道的成熟期则在第三个时期。那时茶道普及到了各个阶层,茶道内部也分出许多流派,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样说来,日本在对外来文化的移植中,对其精华的发展也做到了尽善尽美。 日本有一个别称,樱花之国。把富士山作为旅游目的地很久了,那里的雪,那里的樱花,那里不一样的人文,相信很多人都很向往吧。日本历来有樱花节,樱花盛开的季节,到处都能够看到一边赏花一边举行宴会的情景。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传统的婚礼等喜庆场合,经常要饮用一种在盐浸的樱花瓣里加入开水的樱花汤,便是取樱花的吉利之义。樱花盛开的四月,也正是入学、就职的时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樱花又代表了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未来形象。除此之外,在日本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

歌舞伎的详细介绍范文

歌舞伎详细介绍 一、歌舞伎的历史与发展 歌舞伎是十七世纪初江户时代始于出云地方的舞踏而演变的一种舞蹈艺术。德川幕府建立初期,出云大社的一位叫阿国的巫女创作了一种“念佛踊”(注1)。她和她的丈夫名古屋山三郎组织了一个戏班演出。山三郎善于唱歌,而阿国善于舞蹈。为了修缮某社殿,他们带领戏班从出云来到京都,进行了募捐演出,表演轰动了京都。而“出云的阿国”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这种令人耳目一新、感官刺激强烈、贴近庶民生活的新潮艺术,于庆长八年(公元1603年)起始称“歌舞伎踊”,意即“超出常轨之舞蹈”,受到男女老少的狂热欢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消遣。由此,歌舞伎也为大家争相模仿。“16世纪中叶的日本女性,从禁制女性的宗教观、战国隶属观中,刚刚获得了公开出入日本社会的权利。她们春风得意欣喜若狂,追求女性的解放,极力寻求实现生活享乐目标的生存途径。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女性为中心,以表演男女恋歌恋舞为内容的歌舞团体,尤如雨后春笋似地纷纷建立。”(《日本歌舞伎的艺术变迁》李颖)阿国歌舞伎的出现,触动了江户庶民阶层长期被压抑的心境,唤起了庶民大众欲求人性解放的内在情感;拉开了日本歌舞伎艺术生成的序幕。 继“阿国歌舞伎”之后,歌舞伎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即“游女歌舞伎”时期,这一时期的歌舞伎是由女性演员为主进行表演,甚至以此为媒介进行情色交易。其演员的身份多为“游女”。这一阶段的观众基本是欣赏演员的姿色,至于歌舞伎本身的内容则并不关心。后来因为歌舞伎的演出引发了多次的观众骚乱,甚至发生了歌舞伎演出现场的杀人事件(载于《歌舞伎草纸》的“拔刀骚”)。于是,宽永六年(公元1629年)德川幕府取缔了全国的游女歌舞伎演出。其后的“若众歌舞伎”(注2)则引起男风盛行,道德败坏,于承应元年(公元1652年)再次被禁。后经协商改为由成年男性来演出,歌舞伎进入“野郎歌舞伎”(注3)时代,以此为契机,歌舞伎传人们开始专心研究技艺,以演出内容来吸引观众。 元禄时期(公元1688-1704年),歌舞伎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让人不禁感叹,曾两度被幕府取缔的歌舞伎的艺术生命力是如此的旺盛,这一切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其深刻根源都来自于江户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江户时代结束了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进入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时期。“町”一级的组织,作为日本早期近代化的“毛坯”,几乎凝结了社会发展论的主要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在日后发展的可能性。其中通行无碍的首要和基本原则,就是利益原则。以山鹿素行为首的古学派率先“脱儒入法”,将利益原则合法化,合理化,合人情化。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了元禄时代。明确的利益主义,务实主义,日趋强烈的对自由人性的追求欲望和自然写实主义与唯美主义交织并茂的元禄文化,里面充斥的是彻底的商业价值观念--一种被称之为“市民精神”的观念(丸山真男《讲义录》),佛教带有悲观厌世情绪的用以指无常人生的“浮世”观念在江户时代,已经被町人反其义而用之,成为歌舞伎世界、游里世界(花街柳巷)以及弥漫期间的浮华享乐世风。近松左卫门在描绘人情与封建义理之矛盾时对“人情”的赞颂更加的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的能乐,是寺庙神社的保护和武家阶层的援助下成长起来的,经过观世父子的改革以后更加的贵族化了。那么作为市民文化代表的歌舞伎,完全是在庶民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世俗演剧。 此时的歌舞伎不再如初级阶段,表演中仅仅只有歌舞,更加入了剧情。歌舞伎艺人通过表演故事的离奇情节来吸引观众。同时,歌舞伎的歌舞元素也并没有消失,在有剧情的歌舞伎剧中起一个烘托剧情的作用。同时也在艺人的改进下,形成了一批优美的舞蹈戏。这个阶段出现了一大批的剧作家,他们将能和狂言的剧目以及木偶净琉璃的剧本改变成为歌舞伎剧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歌舞伎文化 日本戏剧,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等演剧一起保留至今。此剧包含了 歌舞伎的主要元素——歌、舞、乐。歌舞伎三字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技巧的意思。它原以风流舞为基础,后发展成一种不戴面具、动作整齐划一,和中世舞蹈不同的舞台艺 现在歌舞伎的演出内容以舞主,演员以女主角为中心,以台词对白为主,剧情则以男人对女人,好人对坏人的配剧,故事性较强。可以说歌舞伎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个性化和艺术化。现在的歌舞伎在古典和新作方面都有许多尝试,并以深厚的传统为基础,和能、文乐相同,在日本古典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深受市民喜爱。同时这们艺术也成为日本最为传统的一种古典戏剧。 此剧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剧目可分四种:“义大夫”狂言,通过舞蹈表演滑稽的故事剧;“时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二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这回来京演出的两部《有钱人的妻子》《瀑布的白线》则反映了以上所提到的风格。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近几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剧本和制作。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晚清诗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赞美道:“玉萧声里锦屏舒,铁板停敲上舞初,多少痴情儿女泪,一齐弹与看芝居。”他把歌舞伎看作“异乡境里遇故知”了。 此剧曾多次在海外演出,这次来京是首次以商业演出的面貌来面对我国观众。相信这部话剧的特殊艺术效果(姿势、动作、眼神以及它的玩特技和夸张的出场、快速的换装、神奇的转变等),都将成为中国观众欣赏日本经典传统戏剧表演的乐趣所在。 日本的戏剧表演很象中国的京剧,是国宝级的文化节目。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但又不缺乏艺术的共同魅力。它的表演方式和中国的曲艺艺术有着异曲同工的

谈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我看日本 大和民族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民族。无论是《菊花与刀》还是《樱花与武士》 ,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似乎都想靠着二手三手的资料和几年的旅日经历, 清晰的描述日本社会的演进, 但这似乎太难了。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也好, 民族的劣根性也罢, 似乎不是旁观者能够准确体会的, 也不是身在其中的该国国民所能准确概括的。就我个人而言, 日本, 是一个让我敬佩让我愁的国家。 之所以敬佩。原因有三。 其一,日本人好学。谁强跟谁学,学得也很灵活,见风使舵,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古代中国强,那跟中国人学。学制度,大化改新;学宗教,弘扬佛法;学文化,文字、服装、舞蹈、饮茶。但是有一点他没学好, 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没学, 这给日本后来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没科举意味着官职是世袭罔替的,这也是导致日本天皇式微,幕府强大的原因之一。到了近代,中国不行了,美国鬼子找上门了,那人家就跟美国学。人家不耻“上学” ,不惜一切代价的学,学最好的,哪个国家的好东西都藏着掖着想垄断是吧,那我“偷师” 。比如说, 德国啤酒最好是吧, 那人家就派个人去德国慕尼黑的啤酒工厂里工作, 那哥们也忠于天皇, 成天下了班没事就往厂子门口等着, 等着往总经理的汽车上撞, 只为了尽快结识总经理, 进入管理层,拿到配方。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这种不择手段的“学习”真的是让我大受刺激。我个人认为这种学习精神值得全世界学生、学徒发扬光大。可是感觉中国的传统总是在宣扬“不耻下问”的难能可贵,历史书上动不动就说古代多么多么辉煌,什么什么领先,不知是适度的民族自豪感还是过度的民族自卑感。 其二,日本人能创新(但不是原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学生考试一样,我刚开始抄你的是吧, 但是全盘照抄之后我再自己琢磨琢磨, 稍微一改进就把你超越了, 考出来的分数比你还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起点高,发展快啊。刚开始不知道怎么造汽车、造电视吧,但我几年之后就比你强,东芝、松下、索尼、夏普……带电的、顶级的全是日本货。我质量比你好,款式比你新,用料比你少,价钱比你高,就是卖得好!

日本文化论文 我眼中的日本

论日本文化 本学期有幸选到了老师的“日本历史”公选课。就我所知,这门课有很多同学都想选。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选呢?我认为首先是日本这个民族和我们中国有着很复杂的关系,不论是古代的日本向中国学习,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等,还是近代日本发动了令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苦难的侵华战争。都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集的一部分。就我个人而言,是怀着对日本的极大的兴趣来选这门课的。诚然大部分时间,说对日本感兴趣会让人觉得是亲日,是卖国倾向。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作为中国,想在与日本的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处于一个上风的位置或者有利可图;作为一个中国人,想正确全面地认识日本。觉必须抛弃心中的偏见和痛恨,以一个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来学习日本和日本的文化。我个人对日本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时怎么样怎么样,就十分的反感日本或者说是畏惧日本也不为过。后来上学了,通过书本或是电视上放的抗日电影,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努力战胜了小日本。便又变得十分自豪,但是对日本的讨厌却是未曾改变。知道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书籍、电影和动漫之后才对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观。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谨供参考,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一.日本战国 此词汇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条中出现的“天下战国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从室町幕府时代爆发了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因此有的人说日本没有战国,但就我而言,不论战国与否,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是不会改变的。今川义元、北条早云、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斋藤道三、松永久秀,毛利元就、伊达政宗、上杉谦信等名字只要是玩日本战国系列游戏的人都耳熟能详。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日本的这段历史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何其相似。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无义战”,但日本的战国时期也不例外。总结起来就是“下克上”三个字。整个日本战国时代都充斥着重臣杀害主公然后自立的事。以织田信长来说,他从西方购买了火枪的武器,可见日本当时的割据势力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们虽然忙于国内战争,但并未一味排外,反而懂得引进先进事物,虽然这些是为了征战。但是我们也不能磨灭他的历史眼光。说到日本战国,武士道精神是不能忽视的。这种精神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了。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以及孔孟之道和亚洲甚至世界各国文化。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奥义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

关于日本文化的日语论文1500字

关于日本文化的日语论文1500字 篇一:日语及日本文化论文 日本语及日本文化论文 虽然选修的《日语及日本文化》这门课程总共也就只有十次左右,接触的日本文化也不多,但是,经过这段世间的学习,对日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多少有点感触。日本,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一个资源不怎么丰富的国家,一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民族,一个崛起于世界东方的国度。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值得传承下去的理由。就像我们现在还风行的端午与中秋,日本也有他们的传统文化,比如相扑,肚皮舞,成年礼等。很多时候看到日本热热闹闹地举行各种节日活动,看到他们满脸的欢笑,听着他们捣出的鼓声,都会被或多或少地感染着。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同样,我们也能够从这些传统的节日中看出一个民族的特点。比如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很喜欢相扑。我们可以从那些前往看相扑比赛的人眼中看到他们对强者的向往与崇敬,也可以从那些为了成为相扑手而不惜牺牲自己健康的人身上看出他们身心的近乎“疯狂”的执着。又比如日本人人乐钟的肚皮舞:在肚皮上画一个大花脸,然后头戴一顶大草帽,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蹦蹦跳跳起来。也许在我们看来他们的这个活动可以用类似幼稚这样的词来形容,但是,对于那些日本民众来说却是乐此不疲。这正应正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自己开心,何必如此在乎别人的看法?再比如那个成年礼,在我们中国只是法律上规定一下年满18岁就算成年,何曾这样用节日的方式隆重地宣告“我已经成年了!”?足以看出日本人对一个即将成年的人的重视,更可以看出他们自立自强的特性。还有,日本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国家,从小学起老师就会教育

浅谈日本文化认识

浅谈日本文化认识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和了解,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对日本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的经济,科技,经济管理,教育等都是值得我们发展中国家借鉴的。 也许是小时候学的历史知识在我的心里太过于根深蒂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总是怀着一丝敌视,直到现在才学会了辩证的看待。 日本文化是传承于汉唐宋明的汉民族古典文化,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优秀文化。不可否认,日本这个民族在吸收不同文化的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例如,茶道,书法等等,都是在中国之华夏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创造而来。我们中华民族秉承了孔老先生的儒家思想,不断的吸收现代文化的同时,也摒弃了许多传统文化。比如说,在新民主文化时期,胡适先生提出中国汉字拼音化,如果胡适先生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实乃中华民族之大不幸。正巧这些被我们渐渐忘却的传统,正被别人弘扬着,我想这也是前几年中日、中韩传统节日之争的原因吧。 日本的文化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文学等方面,日本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讲究礼节世日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与人见面时总要互相鞠躬,并相互问候;日本的当代文学与其他的事物一样,有其丰厚的渊源,部分来自中国的传统的影响,也有来自多元化的西方的思想,当然日本历史悠久的传统特点也是少不了的。九世纪是日本与中国直接交往的时期,这时候中国的古典文学对日本的文学影响至深。日本

的文化艺术主要以体现在茶道,花道两方面,茶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声誉,而花道,顾名思义就是插花艺术,日本的花道始于十五世纪,花道有多重流派,而每一种流派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且他们所遵循的艺术准则以及这些准则所蕴含的人生观,自然观和宇宙观基本是一致的,特别强调事理一体,因此,尽管日本的插花艺术千姿百态,但象征天地人的三条线是罪基本的格局。说到日本的体育文化,当然少不了相扑,柔道和剑道,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年来在过外也颇受外国人的欢迎。而柔道起源于古代的武术,可追溯到柔术,剑道是由日本传统的剑术发展起来的,剑术原为武士掌握格斗技术的训练手段,1970年国际剑道联盟成立,剑道开始被承认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剑道在战后一直衰落,但现在开始复兴。 我最欣赏的还有日本的茶道。说起日本的茶道,它还是起源与中国,但其中具有日本民族味。日本茶文化是在唐朝时期传入的,几百过去,日本仍旧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并得到日本茶道。而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我想这与中华子孙所受的儒家思想不无关系,隐忍的接受着外来文化,却在隐约中失去了自己特有的传统。在我们批评他人抄袭我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反省下自己,为何没有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财富。 日本人相当注重形式,茶道便是这样的一种体现。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准备食物,像铁板烧,让客人不仅能吃到食物,还能学习到烹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许多人会认为,日本人饮茶,只重形式。

中日文化比较之京剧与歌舞伎

从京剧与歌舞伎中看中日文化差异 曾读过晚清诗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一首小诗:“玉箫声里锦屏舒,铁板停敲上舞初,多少痴情儿女泪,一齐弹与看芝居。”当时不理解“芝居”的意思,后来经过查阅得知,“芝居”是一个日语词,意为戏剧,自此,对比较中日戏剧的异同兴趣浓厚。 中国的戏剧以京剧为国粹,而日本的戏剧又以歌舞伎为国粹,所以,经过一学期的中日文化比较课程的学习,特此以京剧和歌舞伎的异同来比较中日文化差异。 黄遵宪把歌舞伎看作“异境里遇故知”没错,歌舞伎和京剧确实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日本的歌舞伎与中国的京剧都属于举世闻名的传统艺术和古装喜剧,两者均是以歌舞为主体的综合性的艺术类型。京剧虽然是形成于北京,但它是多种戏剧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演变出来的产物。京剧是在“徽剧”“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弋腔”“秦腔”和一些地方小调的精华,又结合了老北京的语言特点,经过融合,才发展成现在的京剧。而歌舞伎的发展,是在江户时代初期,一位叫做阿国的年轻巫女,在京都表演歌舞伎舞蹈。当时身着男装翩翩起舞的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之后慢慢各地都出现了追随和效仿者,因而歌舞伎便流行了起来。歌舞伎后来经过几次日本幕府的禁止与修改,最终演变成由成年男性演出的形式。歌舞伎也由最开始的注重美貌来吸引观众,转变成追求演技,并且只由男演员进行的纯粹演艺。因此,京剧和歌舞伎都不是简单而纯粹的艺术形式,而是融合了多个剧种,兼容和包含了多个艺术形式而发展形成的,这儿体现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中日文化各有的文化包容,都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存留、扬弃并且自成一体。 但是,中日艺术上的差异有在这两者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又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 比如,在表演方面,两者演员面部均绘有脸谱,脸谱的着色均有道德意义上的象征性,但歌舞伎脸谱比京剧更有写实性。演员表演上,两者均有自成一格的程序化规定,但京剧的程式化区域审美化,美观在于程式自身的表现性,歌舞伎的程式仍有较强的写实性,处于程式性与写实性之间,被称为“程式的自然主义”。相较于京剧在舞台表现上重在唱、念、做、打并重 , 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歌舞伎华丽的舞台装饰 , 写实的舞台制景极具写实性。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以写意为特色,不仅在国画、书法、刺绣上有体现,对比发现,在戏剧上也有极其鲜明的体现,京剧运用虚拟、象征的表现手法,超越舞台的限制,形成其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而日本的歌舞伎舞台表现就相当豪华了,结构独特的“花道”与旋转舞台,是歌舞伎舞台艺术的独特性,同时也是两种戏剧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之一。(“花道”是从舞台左边的前沿, 穿过观众席延伸到入口,尤如一道长廊, 它不仅仅是剧中人物上下场的必经之路,而且是整个舞台的一部分,是导演设计舞台调度的最好区域之一。) 就像我们不得不感慨“京剧和歌舞伎从古以来就有很深的姻缘”一样,由于日本在大化改新后像中国全面学习所致,我们不得不承认,中日两国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其地域、制度、经济等方面长久的差异,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比如老师所说的,日本人欣赏烟花般的美,向往强大又自卑的心理,而中国文化中大多是长久的、圆满的的美。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国土面积不大却能够迅速崛起的日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了,它虽然有些苛刻却极具工匠精神的企业制度,它对创新和高质量的追求等,都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歌舞伎和京剧都拥有悠久的历史,都代表了两国戏剧的最高境界,作为各自的国粹,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都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各自国家的风格和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国

日本文化概论论文.

《日本文化概况》论文

本期我有幸选择了日语与日本文化这门课,通过它我掌握了一些常用日语、了解了许多日本风俗文化,可谓获益匪浅;与此同时,我对日语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日本文化的好奇愈为强烈,有了更加深入学习探索的决心和动力。下面,我的论文将围绕着这学期所了解到的日本文化展开。 日语文化习俗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建立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868年“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1947年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一、富士山、刀、樱花 (一)日本名胜 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中南部,海拔3376米,使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富士山位于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四周有剑锋、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东京塔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是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铁塔下部为铁塔大楼,有休息厅,商城,蜡像馆等。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二)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