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固化成型燃料

合集下载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因此利用好秸秆资源对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为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液化、秸秆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等,以期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秸秆资源提供参考。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副产物,也是主要的生物质能源。

目前在世界上农作物秸秆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14%[1]。

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农作物秸秆具有分布广泛、可再生、来源丰富等特点;但由于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木质素等,因此导致使用除燃烧外的普通生物处理方法难以降解,因此无法提高利用率。

所以,探索和研究新方法,合理运用物理、化学、发酵等手段,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1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1.1秸秆沼气技术秸秆沼气技术是指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利用特定的发酵池或设备,让其在隔绝空气的厌氧环境中,在适合温度、适量水分和合理的pH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进而产生能够燃烧的气体(沼气)的技术[2]。

秸秆沼气技术根据处理工艺,可分为干法发酵和湿法发酵两类。

由于秸秆的高纤维素和木质素特性,难以被厌氧微生物等利用分解,因此在发酵前需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一般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热处理法、生物法等。

物理法主要通过改变秸秆的形态或结构来提高发酵产气率,例如粉碎、浸泡秸秆;化学法主要是利用氨水或氢氧化钠等制剂破坏秸秆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来提高产气率,但该方法由于添加了化学试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热处理法主要是运用高压水蒸气爆破法破坏秸秆的纤维组织,进而提高利用率,此方法的缺点是成本高;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因此该方法是使用最广泛的秸秆处理方法。

此外,在发酵时添加碳酸氢铵或动物粪便等含氮素的原料,可以提高发酵效率。

秸秆预处理后,便可投入发酵池中加水封池后进行发酵,发酵一段时间后进行点火试气,进而投入使用。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是一种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可燃燃料或其他有用产品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粉碎:将秸秆进行机械粉碎,使其颗粒大小适合后续处理。

2. 干燥:通过干燥设备将粉碎后的秸秆进行烘干,降低其含水率,提高燃烧效率。

3. 固化剂添加:向干燥后的秸秆中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如淀粉、木粉、蛋白胶等,以提高其成型性和燃烧性能。

4. 搅拌均匀:将固化剂和秸秆充分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5. 成型:将混合物通过成型机械进行压制成型,产生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燃料。

6. 烘干:将成型后的固体燃料进行再次烘干,以去除残留的水分,提高燃烧效率和质量。

7. 包装与储存:将烘干后的固体燃料进行包装,存放或销售。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它可以用作生物质燃料,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此外,固化后的秸秆还可以用作动物饲料、
有机肥料等,发挥更多的经济价值。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物如腐败菌等在存留氧气被耗尽后,活动
&、秸秆微贮技术。 将经过机械加工 的秸秆贮存在一定设施<水泥池、土窖、缸、 塑料袋等4内,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微 生物发酵处理,使秸秆变成带有酸、香、酒
味,家畜喜食的粗饲料的技术称为秸秆微
生物发酵贮存技术,简称秸秆微贮技术。根
据贮存设施的不同,秸秆微贮的方法主要 有6水泥窖微贮法、土窖微贮法、塑料袋微
+、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秸秆覆盖还田 粉碎之后,根据一定的饲料配方,与其它农 农村户用沼气池为发酵载体,以农作物秸
技术指在农作物收获前,套播下茬作物,将 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混合搭配,经过高温 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厌氧发酵沼气生产技
秸秆粉碎或整秆直接均匀覆盖在地表,或 在作物收获、秸秆覆盖后,进行下茬作物免 耕直播的技术,或将收获的秸秆覆盖到其 它田块,从而起到调节地温、减少土壤水分 的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的
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平均降水 量 ",+*! 毫米,!-#. 月昼夜温差较大,雨热
二是将秸秆堆积或堆沤在田头路旁,接种
有机物料腐解微生物菌剂,待秸秆基本腐 熟3腐烂4后再还田。
3三4 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 秸杆青3黄4贮技术。秸秆青贮指的就 是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给有益菌3乳酸菌 等厌氧菌4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嗜氧性微生
高压轧制而成的高密度块状饲料。秸秆压 块饲料加工可将维生素、微量元素、非蛋白 氮、添加剂等成分强化进颗粒饲料中,使饲 料达到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我县玉米种 植面积大,玉米成熟时病害轻,秸秆没有腐
术。
+、大中型秸秆沼气生产技术。大中型 秸秆沼气生产技术是指以农作物秸秆 <玉 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4为主要发 酵原料,单个厌氧发酵装置容积在 $.. 立

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业化实践与思考

淮安市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业化实践与思考

锅炉用燃料 , 可以代替传统的煤炭。 目前的市场主要
是 生物 质 电厂 、 企业 锅炉 及户 用气 化 炉 。
化、 集团化 、 综合示范方向发展 , 农作物秸秆正在逐步 成为淮安市稀缺生物质资源。
1 工 作概 况
淮 安是传统农业 大市 ,拥 有耕地面积 3 9 . 3 3万 h m , 农作物秸 秆资源以水稻 、 小麦 、 玉米秸秆为主 , 数
2 . 1 选 改 良设 备
近年来 , 按照江苏省的以机械化还 田为主 , 统筹推进 多形式利用的“ l ” 模式 , 秸秆综合利用取得 了显著 成效 , 但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 在利用率偏低 、 产业链
短 和布 局不 合 理等 问题 , 特别 是 稻秸 秆 , 产量 大 、 秸 秆 粗、 粉碎 难 、 还 田难 , 迫 切需 要 选择 新 的途 径加 以多渠
下, 将 农作物秸秆压缩为棒状 、 块状 或颗粒状等成型 燃料 , 从而提高运输和贮存能力 , 改善秸秆燃烧性能 ,
提 高 利用 效率 , 扩大 应用 范 围。秸秆 固化成 型 燃料 是

种环保 、 清洁 、 可再生燃料 , 也称“ 秸秆煤 ” , 这种燃
料 无 添加 剂 和清 洁剂 , 是 新 兴 的生 物质 发 电和 生物 质
天擎公 司等全 国多家龙头企业人驻淮安。 重点扶持在 盱眙建厂的江苏 国绿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与河南 昌
田重工 联 姻 , 开发 研 制生 产适 应本 地 的秸 秆 固化成 型
重点突破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 努力加大
秸 秆 固化 示 范 引导 力度 。截 至 2 0 1 2年底 ,全 市新 建 1 1 0条 秸 秆 固 化 生产 线 , 年 消耗 秸 秆 近 3 0万 t , 生 产

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秸秆成型燃料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加 _成 为炭 化产 品 。 1 :
定的研究基础 , 但大型的工业化的秸秆成型燃料生
产技术和设备 ,以及在现有燃煤电厂中以秸秆成型燃
料代替燃煤发电的使用技术方面还是空白。
成型燃料有颗粒状和棒状两大类。根据成型主 要工艺特征的差别 ,国内外生产生物质压缩燃料的 工艺大致可划分为湿压 ( 冷压 ) 成型 、 热压成型 、 炭 化成型等 3 按成型加压的方法不 同来 区分 , 种。 技术 较为成熟 、应用较多的成型燃料加工机有辊模挤压 式( 包括环模式和平模式 ) 活塞冲压式 ( 、 包括机械
式、 液压式 ) 螺旋挤压式等 , 中辊模挤压式成型 、 其
采用 的是湿压 ( 冷压 ) 成型工艺 , 活塞冲压式 、 螺旋 挤压式成型机都采用热压成型l艺。 T
11 国外 发展现 状 .
国内 主要的r 【 种成型 料生产技术的现状分述如l : 下 ( 螺旋挤压技术 1) 螺旋挤压成型技术是 目 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 前 最常采用的技术 ,尤其是以机制炭为最终产品的用
( 辊 模挤 压技 术 3)
棒状 ( 螺旋挤压 ) 成型机的开发研 究” T作 , 国内建
立 了第一条年产 l 0 t 0 棒状成 型燃料生产线 ;9 3 O 19 年前后 ,国内一部分企业和有关省的农村能源办公 室从 日本 、 中国台湾 、 比利时 、 美国引进 了近 2 0条生 物质压缩成型生产线 ,这些生产线基本上都是采用
1 秸秆成型燃料J -技术 与装 备发展 现状 jr  ̄

国外开发工作始于 2 世纪 4 年代 ,9 8 日 0 0 14 年 本 申报了利用木屑为原料 、 采用螺旋挤压方法生产棒状
般农作物秸秆都具有疏松 、密度小 、单位体积
大、 热值低等缺点 , 作为燃料用于发电需独立的运输 、

生物质(农作物秸秆)致密成型技术概述

生物质(农作物秸秆)致密成型技术概述
CFS SCF
2 成型原料问题 生物质原料的特点是具有季节性、分散性,因此严
重的影响了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的工业化生产,根据 中国特色,必须考虑生物质的收集半径。建议采取分 散设点加工及就地使用和集中调配使用的方法。解决 上述问题。考虑到收集范围问题,生物质致密成型设 备的生产率不宜过大。 3 配套设备问题
结渣:是由于秸秆相对于煤和其它的燃料中的碱金属和氯的含量较 高(钾1%左右,氯0.8%左右,是突出特点)加之秸秆收集过程中 带入较多的的SiO2,就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含有较多碱金属的 飞灰颗粒。这些颗粒易凝结在锅炉部分受热面上,一定程度下形 成玻璃状的结渣,是一种复杂混合物。严重的结渣会使锅炉停止 运转。
农林废弃物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素为 光合作用形成的天然聚合体,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是高分子物 质,在植物中含量约为15%~30%。当温度达到70~100℃,木 质素开始软化,并有一定的黏度。当达到200~300℃时,呈熔融 状,黏度变高。此时若施加一定的外力,可使它与纤维素紧密粘 结,使植物体积大量减少,密度显著增加,取消外力后,由于非 弹性的纤维分子间的相互缠绕,其仍能保持给定形状,冷却后强 度进一步增加,成为成型燃料。
CF型后,体积缩小,密度可达 1t/m3左右, 含水率在20%以下,便于贮存和运输。 成型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热值可达16000kJ/kg左右, 燃烧过程相对干净,热性能优于木材,体积发热量 与中质煤相当,可广泛用于民用炊事炉、取暖炉、 生物质气化炉、高效燃烧炉和小型锅炉,是易于进 行商品化生产和销售的可再生能源。
腐蚀:FeCL3 、碱金属 其它:我国化肥使用多,秸秆中N含量较高,据研究,N2O的温室
效应威力是CO2的296倍。还有一些燃烧微量元素的幅射都远远 大于其他燃料。

关于编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2)2.5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3)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利用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可行性分析

利用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可行性分析

利用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可行性分析作者:刘晓飞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摘要: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要素,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其环境污染、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

利用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新型能源,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在煤炭污染环境,不用又不行的两难境地中,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新型能源以其着火性能好、燃烧充分、污染小、节能效益明显而备受关注,如若能够推广,可谓一举多得。

一、农村废弃秸秆的利用概况我国农村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达60-80亿吨,其中玉米秸秆的面积、产量最大,利用潜力也最大。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秸秆很少再用于烧饭、施肥。

用作饲料的数量不到5%,利用秸秆还田、副业加工少于5%,出现大量的秸秆积压闲置,大量焚烧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也对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秸秆经机械加工粉碎后还田,虽说进度快,可以增加土地的有机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如秸秆还田既不好平整土地,也易造成土地透气死苗,渗水量大,同时也容易滋生病虫害。

长期秸秆机械还田还会造成土地养分失调。

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既符合我国国情,也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

二、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产业化分析我国农村废弃秸秆资源巨大,在化石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农民家庭用于支出能源消费的比例增大的今天,农民期盼着低廉的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当新型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出现在农户面前时,农民对其会产生特殊的感情。

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这一能源转换技术的出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废弃秸秆散状直接燃烧热效率不足20%,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则达40%以上,提高了热利用率节约了资源。

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利用可以代替部分煤炭、液化气等化石能源,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局面;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显著特点是储存、运输方便,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再加上废弃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的环保功效,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对农村环境保护、乡村洁净工程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秸秆固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秸秆固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Th s a c n Co s r to n En r y-a i g I d s r e Re e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n t uc i n i e g s v n n u t y
S r c ur f Re o r e ba e t t u t e o s u c - s d Ciy
的现状 , 分析 了当前技 术的 主要原 理及 存在 的 问题 , 而提 出 了技 术发 展 的 主要 方 向及 相 关 两 进
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 , 为今后秸秆 固化成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 键词 : 秸秆 成型 燃料 ; 物理 法 ; 度炭 化 ; 冷控 温 轻 水 中 图分类号 :2 6 ¥ 1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 编号 :0 9— 2 0 2 1 )6- 0 3一o A 10 3 3 ( 0 0 0 0 5 3
21 00年第 6期 ( 总第 10期 ) 5
应 用 能源 技术
5 3
秸 秆 固化 技 术 现 状 及 发 展趋 势分 析
崔 昌龙 , 王 伟。 张 楠
( 黑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 农村 能 源研 究所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8 ) 50 6
摘 要 : 开发 利用秸 秆 固化 成 型燃料 的 意 义入 手 , 从 结合 国 内外 应 用 生物 质 固化 成型 技 术
农业 固体 废弃 物 的合理 利用在 国际上也受 到 高 度 的重 视 。 以美 国 为例 , 秆 的加工 已实 现 了 秸 全程 的机 械化 , 的 已实 现 了工 厂化 生产 , 美 国 有 但 的秸 秆利 用方 向不是 燃 料 , 是 饲料 或 其 他 工业 而 原料 , 收集方 式是从 田间开始 的 , 其 主要是秸 秆 的
Ab ta t C mb n n t h u r n tt s o h “ f w— o a t g f e ” t c n q e h i p p r sr c : o i ig wi t e c re t sau ft e s a c mp ci u l e h i u 。t s a e h n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BBDF)一概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简称BBDF,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农作物秸秆、木屑、锯末、花生壳、玉米芯、稻壳、麦秸麦糠、树皮、干草等压缩炭化成型的新型燃料。

无任何添加剂。

可直接用于燃煤锅炉(改造)设备上,可代替传统的煤碳,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二能源地位与定义继煤、石油、天然气之后的可再生的第四大能源,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可替代煤碳的清洁燃料。

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样品四生物质燃料的主要技术参数密度800—1100kg/m3热值3500--4000kcal/kg灰分--20%水分≤12%挥发份60--70%含硫量0.02—0.21%(煤含硫量0.32—3%)五燃烧后的废气排放CO2--------零排放NO2---------微量SO2--------低于46。

2mg/m3粉尘------低于70mg/m3六使用BBDF经济合算吗?BBDF的热值约为3600Kcal/kg,生物质燃料点火易,升火快,不存在封火消耗,节能燃料。

表二:几种能源的能效对比:(以10 吨锅炉为计算参照)技术等影响较大。

七生物质燃料能保证供应吗?1 我们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技术成熟,成型设备可靠性好,耐磨性高,生产效益高。

2 建立了一套从原料收集,成型加工,仓储运输,终端客户的网络,可实现产业化,规模化运营。

3 已在燃料使用地50--100公里范围内建立原料收购站和所需的生产基地及大型仓库,保证锅炉用户需求。

八BBDF价格会大幅度涨价吗?由于BBDF原料来源广泛,且可再生,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重约为7亿千吨,在广大农村秸秆禁止焚烧,其处理成了农民的大问题,也是基层乡镇干部头疼的问题,做为燃料,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头疼问题,又增加了收入,深受农民欢迎,所以,原料价格相比较稳定。

再者,BBDF最大的消耗为电能,但目前电价基本稳定,且受国家控制,所以电价不会大幅度上涨,即使电价上涨,其涨幅占整个成本的比例也是有限的,且其它能源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农业固体废物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

农业固体废物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

农业固体废物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一、概述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锯末、秸秆和稻壳等农业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压、加热作用将原来松散的原料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密度的热值高、燃烧充分的成型环保燃料,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

农业行业标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NY/T1878—2010)中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densifiedbiofuel)定义为以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经过机械加工致密成型生产的具有规则形状的固体燃料产品。

相比散碎状农业固体废物,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明显改善,作为锅炉燃料,挥发少、黑烟少,火力持久、炉膛温度高,耐贮存,运输、使用方便,同时对环境污染少,是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优质环保燃料。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研制出了螺旋压缩机。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进技术后进行了改进,研制出棒状燃料成型机及相关的燃烧设备,并建立了日本压缩成型燃料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出现世界能源危机,西欧许多国家如芬兰、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也开始重视燃料技术的研究,研发出了冲压式成型机、颗粒成型机及配套的燃烧设备。

20世纪80年代,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相继进行棒状成型燃料的开发。

目前,美国、荷兰和瑞典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都实现了工厂化或产业化。

随着世界各国对生物质能源的重视和生物质压缩技术的不断改进,2010年全世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量已超过1500万t。

我国在生物质成型燃料上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初,秸秆能源利用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和炭化技术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八五”期间,我国对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进行了重点科技攻关,同时引进了国外先进机型,开发了螺旋推进式秸秆成型机,并经消化、吸收,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种类型生物质压缩成型机,用于生产棒状、块状或颗粒生物质成型。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1005-2690(2019)06-0015-01中图分类号:S38文献标志码:A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陈明贵(兴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黔西南562300)摘要:主要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重要性,指出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而充分合理地利用秸秆可以产生很多好处。

针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展开论述。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经济效益1焚烧秸秆的危害(1)焚烧秸秆会对空气产生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焚烧秸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指标都会急剧升高,二氧化硫比平时的浓度要高一倍,二氧化碳与可吸入颗粒物甚至比平时的浓度高3倍,这3项指标的上升都会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2)根据调查了解,很多农民在对秸秆进行焚烧时都会因为大意引起火灾,从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焚烧秸秆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与航空的安全,特别是对于航空的影响,使飞机的降落出现问题。

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巨大损失。

(4)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引起土地农田质量的下降,会将土地里的有机养分和氮素大部分烧掉,还会造成土地水分的大量蒸发,破坏土壤抗旱保湿的能力。

2秸秆的利用2.1秸秆沼气秸秆制取沼气是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载体,用农作物秸秆制取沼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焚烧秸秆的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建设出生态文明的农村。

2.2秸秆机械化还田对于秸秆的机械化还田带给农民的好处包括:(1)秸秆机械化还田能够增加土壤自身的有机质,达到肥沃土地的效果,为农作物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

(2)改变了土壤的环境,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生物数量增加,在生物数量增加的影响下,土壤生物的活性强度也会得到提高,微生物的繁殖能力也会因此增强,而整个土壤的养分就随之提高起来。

(3)机械化还田能够形成有机质对土壤的覆盖,还能将秸秆还田形成地面覆盖,避免水分的流失蒸发,储存降水,提升土地温度。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是指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经过处理后,通过成型机械加工、固化成型成为用于供热的燃料。

这种燃料既可以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有效利用农村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供热项目,实现以下目标:1.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替代化石燃料,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2.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实现燃料供热的稳定供应,满足当地居民的供暖需求。

二、市场分析目前,传统的化石燃料仍然是供暖的主要能源,但在国家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作为一种替代能源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丰富的农村和农林废弃物资源为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三、技术可行性四、经济可行性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生产过程中可以获取附加值较高的副产品,比如生物炭等。

通过合理定价和销售渠道的选择,可以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

同时,该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环境可行性六、运营管理可行性项目的运营管理是项目成功运行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

同时,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七、风险评估1.原材料供应风险:由于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农村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对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有一定要求。

需要与当地农民或林业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可靠。

2.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市场需求的波动可能会对项目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降低市场需求波动对项目的影响。

3.政策风险:相关的环保政策和能源政策对项目的经营和发展有直接影响。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技术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技术

实用技术·贮藏与加工·新农村2018.9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是一种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但秸秆在作为饲料、肥料、燃料及工业原材料等综合利用方面仅占33%左右,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对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技术概述(1)技术原理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该技术就是利用秸秆中的木质素充当黏合剂将松散的秸秆等农林剩余物挤压成颗粒、块状或棒状等成型燃料,具有高效、洁净、点火容易、二氧化碳零排放、便于贮运、易于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等优点。

(2)技术流程农林废弃物的固化成型技术按生产工艺分为黏结成型、压缩颗粒燃料和热固体成型工艺。

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环节包括:秸秆捆扎或打包—秸秆收贮运—秸秆粉碎、烘干—固化成型燃料生产—成型燃料利用。

其工艺流(3)技术要点①含水率控制。

秸秆的含水率在20%~40%,通过自然晾晒或烘干进行干燥,生物质颗粒加工用秸秆含水率控制在15%~20%左右,棒状成型燃料加工用秸秆含水率需降低至8%~10%,块状成型燃料加工用秸秆含水率需控制在10%~15%左右。

如果原料太干,压缩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炭化和龟裂有可能会引起自燃;而水分过高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就不能顺利排出,会增加体积,降低机械强度。

②粉碎。

木屑及稻壳等原料的粒度较小,经筛选后可直接使用。

而秸秆类原料则需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通常使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的粒度由成型燃料的尺寸和成型工艺所决定。

③成型。

生物质通过固化成型,一般不使用添加剂,此时木质素充当了黏合剂。

2.燃料特点和应用(1)燃料特点①具有较高的挥发分含量。

农作物秸秆中的挥发分一般在76%~86%,其存储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热量,且一般在200~300℃时开始析出。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特征以及效益环评分析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特征以及效益环评分析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特征以及效益环评分析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特征(一)、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各种农作物秸秆、木屑、锯末、果壳、玉米芯、稻草、麦秸、麦糠、树枝叶等低品位生物质,在不含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的情况下,通过压缩成密度各异的生物质成型的清洁燃料,因为秸秆等物料中含有一定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其木质素是物料中的结构单体,是苯丙烷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增强细胞壁、粘合纤维素的作用。

木质素属非晶体,在常温下主要部分不溶于任何溶剂,没有熔点,但有软化点。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木质素软化粘结力增加,并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使其纤维素分子团错位、变形、延展,内部相邻的生物质颗粒相互进行啮接,重新组合而压制成型,使松散的、能量密度低、热效率仅为10%左右、不易保存、不便运输与利用的生物质原料,经过加工变为致密的、能量密度高的、热效率可达45%左右、易保存和便于运输的高品位清洁能源产品。

它具有燃烧特性好、燃烬率高、粉尘少、化学污染排放低的优势。

(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组成结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由可燃质、无机物和水分组成,主要含有碳(C)、氢(H)、氧(O)及少量的氮(N)、硫(S)等元素,并含有灰分和水分。

碳:生物质成型燃料含碳量少(约为40-45%),尤其固定碳的含量低,易于燃烧。

氢:生物质成型燃料含氢量多(约为8-10%),挥发分高(约为75%)。

生物质燃料中碳多数和氢结合成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遇到一定的温度后热分解而析出挥发。

硫:生物质成型燃料中含硫量少于0.02%,燃烧时不必设置烟气脱硫装置,降低了企业处理脱硫成本,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氮:生物质成型燃料中含氮量少于0.15%,NOx排放完全达标。

灰分:生物质成型燃料采用高品质的木质类生物质作为原料,灰分极低,只有3-5%左右。

(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理化指标生物质燃料成型后的主要技术参数:密度:700—1300千克/立方米;灰分:3—20 %; 水分≤15% 。

60万吨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投资策划方案

60万吨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投资策划方案

60万吨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投资策划方案60万吨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投资策划方案目录1、总论 3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1.2、项目概述 31.3、意义和必要性62、项目可行性分析83、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111.2 3.1主要开发内容111.3 3.2指标151.4 3.3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61.5 3.4产品用途174、工艺及设备 171.6 4.1工艺流程171.7 4.2建设内容171.8 4.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5、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196、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197、进度安排208、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211、总论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60万吨/年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山东博时达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毅。

项目主管部门济宁市环境保护局。

1.1.4 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山东省济宁市十二县市区布设20个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项目建设地点:泗水县金庄镇、大黄沟乡、微山县两城乡、马坡乡、韩庄镇、任城区李营镇、二十里铺镇、接庄镇、长沟镇、嘉祥县马集乡、疃里镇、汶上县南站镇、义桥乡、郭仓镇、曲阜时庄镇、王庄乡、姚村镇、兖州新驿镇、黄屯镇、大安镇。

1.2、项目概述《60万吨/年玉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是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济宁市节能减排,替代煤炭能源消耗,降低SO2和CO2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济宁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秋季农村及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从市场角度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根本途径,实现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农村及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试点示范项目。

为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受济宁市环保局委托,山东博时达生物质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了秸秆压缩成型燃料生产设备和锅炉替代燃煤燃烧技术,摸清了地方玉米生产收割处置规律,拟投资9800万元分两期建设60万吨/年的秸秆块状燃料生产试点示范项目,结合济宁市节能减排和锅炉限期治理,开展生物质燃料替代锅炉燃煤的试点工作。

秸秆燃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燃料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项目1.2建设性质新建1.3工程地点XXXX1.4项目承办单位XXXXXXXXXXX1.5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其中利用XXXXXXX层400余平方米改建为锅炉房及电控室, 室外600余平方米用于存放压缩秸秆的存放场地, 堆放原料。

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60万元人民币,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160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为自筹。

1.7效益分析简述本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场地、公用设施, 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方面, 预计全年消耗8000吨秸秆固体燃料, 相当于为国家节省4000吨标准煤碳;为乡镇农民直接提供300余个工作岗位;为农民带来秸秆直接收益约为100万元;为国家争取每年约4000吨碳排放(CDM)减排指标, 增加地方收入。

第二节、项目承办单位概况XXXXX是经XXXXXXXX工商局批准设立, 公司设在XXXXX, 专业从事大型商贸交易的机构, 注册资金2500万元。

由我公司出资成立下属分公司, 拟名称为: XXXXXXX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办公地点: 设在XXXXXX办公楼。

第三节、项目建设背景秸秆是最丰富的农业废弃生物资源, 据统计, 我国的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每年达到8亿吨。

其中, 我省年产各类秸秆约为6000万吨。

目前的利用率在50-60%左右, 每年还有2400万吨-3000万吨的秸秆浪费或焚烧。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是一种无污染、又清洁的环保燃料。

价格相对低廉, 用途十分广泛。

据测算, 若将秸秆成型燃料放到专用炉灶内燃烧, 其热量利用率在60%以上, 燃烧充分时基本无烟尘排放, 残余的灰烬小于7%, 而且是很好的肥料。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4.1生物质能利用符合国家再生能源政策。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面临着总量不足、石油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占有量少、能效低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开始阻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农村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可行性分析

农村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可行性分析
关键 词 : 秸秆I 固化 成 型 项 目;  ̄4 - i - 性 分 析
我国人 口众多, 能源丰富, 能源开发缓慢, 浪费较大, 能源利用率仅 4 ∞ 左右, 因此应重视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问题 已经成为制 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另 0 是农村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项 目已逐
渐被 广大 群众 认可 。 1基本 情况
团哟 圈 圈Fra bibliotek圈 肇东市晓光村共有 5 6 0户居民村 民 1 8 0 0人萁 中劳动力 1 2 0 0 人。 晓光村耕地面积 1 3 0 0 0 亩, 以种植玉米为主种 植面积 1 1 0 0 0亩。 其他作 物种植面积 2 0 0 0 亩。 图 1 肇东市晓光村畜牧业较发达, 年总产值达 1 9 0 0 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 秸秆固化成型项 目所选用的秸秆 固体成型机组适用原料广, 对原料 的8 3 %。形成了以奶牛 、肉牛和蛋鸡等为主要养殖品种 的发展格局, 要求低通 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 可替代工业与民用燃煤。 2 0 1 0 年全村奶牛存栏 1 6 0 0头, 蛋鸡 3 0 0 0 0只, 生猪 4 1 4 0头。 4 . 1 生产方法、 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 肇东市晓光村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全村 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 7 0户, a 生产 方 法 劳务输出 5 5 0 人次第 三产业产值达 2 7 8 . 1 万元。项 目所需秸秆为肇东 秸秆经切碎加工后烘干用经 旋风分离器分离掉尘土后粉碎并与配 市晓光村 自有, 年产秸秆 5 0 0 0 吨原 料有充足的保障。 料混合然 后再制粒 、 冷却 、 分级 、 称重后打包 人 库。 2建设 规模 b .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图1 ) 建设固化生产车间 5 0 0 m2 ,  ̄ . 材料堆场 5 0 0 0 m城 品库 4 0 0 m  ̄ 等。 年 4 . 2主要设备选择 产秸秆固化燃料 5 0 0 0 吨 配套设备主要有烘干机 1 台制 粒机 1 台。 秸秆颗粒是利用玉米秸秆 、 经切碎 、 干燥 、 粉碎 、 混合 、 造粒, 形成直 3 秸 秆 固化成 型项 目的重 要意 义 径8 m n l ’ 长2 0 a r m的长 圆柱颗粒, 最后经过冷却 、 干燥达到安全水分, 包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 林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 、 能源作 装, 可进行较长时间贮存。 物发展潜力巨大空 间广阔。 4 . 3 具体加工工艺流程分述如下: 3 . 1 农作物秸秆 4 . 3 . 1 秸秆切碎: 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有 7 亿吨 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折合 4 亿 切碎是对物料的第一步处理堤 将秸秆原料破碎至 2 0 m m 以下。 吨煤标准, 数量十分可观。其他生物质能原料木屑、 秸秆等数量也巨大, 4 . 3 . 2 烘 干 且转化利用率十分低 。 预计到 2 0 1 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仅秸秆产量将达 秸秆在回转圆筒干燥机 内烘干, 干燥筒在驱动机构作用下低速回转 到8 . 2 亿吨, 其中约 5 亿吨可作为农业生物质能的原料; 到2 0 1 5年我 国 运动, 干燥筒向出口方向下倾 2 。~ 1 0  ̄并 在筒内安装抄板 。 物料在随干 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将达到约 1 O 亿吨, 其 中约 1 / 2 可作为农业生物质 燥筒 回转日 寸 抄起后落下, 有热风发生炉产生的热风对物料进行加热干 能 的原料 。 燥, 同时 由于干燥筒的倾斜及回转作用, 原料被移送到 出口然后排除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
2011年05月16日
(也称秸秆压块燃料)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秸秆粉碎后再压缩制成的块状、棒状或颗粒状燃料。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既保留秸秆原先所具有的易燃、无污染等优良燃烧性能,又具有耐烧特性,且便于运输、销售和贮存。

此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由于取自自然状态的原料,不含易裂变、爆炸等化学物质,因此不会像其他能源那样,发生中毒、爆炸、泄漏等事故。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既可以作为优质替代燃料供锅炉、采暖炉、茶水炉及炊事等使用,又可用作工农业生产燃料,也可用于替代燃煤发电,还可经过进一步深加工,用于生产人工木炭、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现状与前景分析
(2010-11-14 21:38:09)
转载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陶雷戚锁红
1 秸秆固化技术现状
我国生物质秸秆成型技术研究开发始与20世纪80年代,国外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研究始与20世纪30年代,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相继研究了稻草、甘蔗渣、棉杆等秸秆燃料。

从1980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召开过三次利用农业剩余物秸秆生产人造燃料的会议。

农作物秸秆原料在宏观构造方面与木材有所区别。

木材通常有较大的茎级和长度,树干和数枝包裹有一层较厚的树皮。

无论是在同一株树还是在不同树中,它们的材性都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此外木材具有天然的花纹和色泽,但也有一些天然的缺陷(例如节子、斜纹等)。

相比之下,农作物秸秆原料一般外形较小,相对匀称,且多为中空结构,外表层有的较坚硬或分布一层蜡质。

通常,同一种类的农作物原料性能变异性较小,但不同种原料的差异性很大。

由此可见,木材和农作物秸秆原料由于宏观构造上的差异,决定了两者在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不同。

我国对秸秆固化成型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辽宁能源所、河南省科学院能源所、河南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大连鑫宝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富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都研制出了不同的固化成型技术及设备。

设备向小型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固化成型颗粒燃料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

清华大学研发的生物质常温固化成型技术,通过独创的纤维碾切搭接技术,在常温下把粉碎后的生物质材料压缩成高密度成型燃料。

由于不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产,能耗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50%,成型设备体积减少70%,综合生产成本降低60%以上。

2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成本低、效益高
秸秆固化成型,体积缩小了6~15倍,降低了运输费用,提高了热值和燃烧性能。

据测算,燃煤比秸秆固化燃料成本高130~200元/吨;一台小型成型机一天可以生产固化燃料6吨,可以解决一个村庄的秸秆问题。

通过试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在中小型锅炉中燃烧,一天清理一次炉渣省工省事,烧煤每半小时清理一次大概有一小拉车。

1.38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相当于1吨煤热值。

等量的秸秆固化燃料与煤燃烧比较:供暖360户3700㎡的办公楼,室温保持在17~19℃,从10℃升高到60℃,煤需要120分钟;秸秆固化成型
燃料,从10℃升高到60℃只需75分钟,之后每2分钟升温1℃,直到70℃标限,室温达到18~20℃。

秸秆燃料的特点:成型后的颗粒燃料,比重大、体积小、耐燃烧、便于储存和运输,热值可达3200-6000大卡,是高挥发酚的固体燃料。

秸秆燃料项目响应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需要,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变废为宝,缓解了秸秆剩余物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秸秆燃料是先进的工业技术与再生资源相结合制造出的产品,秸秆成型后的颗粒燃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能源,它可代替木柴、原煤、燃油、液化气等,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生物质发电等。

3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工艺技术
3.1 工艺流程
秸秆燃料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秸秆粗粉碎→干燥→细粉碎→筛选→加工→冷却→检验→成品。

秸秆木炭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秸秆粗粉碎→干燥→细粉碎→筛选→制炭→冷却→炭化→检验→成品。

3.2 秸秆燃料的有关技术参数
成型后的秸秆颗粒燃料密度为0.8~1.4 ,热值3200~6000大卡,灰份为5﹪左右,含硫量在5‰以下,是高挥发酚的固体燃料,燃烧率达95﹪以上,残留灰份是优质的钾肥,可还田改良土壤。

以玉米秸秆颗粒燃料为例:将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加入配套的生物质燃料炉中燃烧,其燃烧率是燃煤锅炉的1.3~1.5倍。

因此,一吨玉米秸秆颗粒燃料的热量利用率与一吨煤的热量相当。

若将秸秆颗粒燃料放入0.8吨立式锅炉中燃烧,通过喷淋式除尘器后,废气由烟囱中排出。

经测试,秸秆燃料的密度在1.0~1.27时,其燃烧效果最好,燃烧室温度达1060℃,燃烧度比煤快15﹪以上;正常燃烧状态下,烟囱中无灰尘和灰烟排出,一次加入秸秆颗粒燃料5kg,关闭风门后,可保持4小时以上不熄灭。

烟气中的Co、Co2、So2、Nox等成分指标的测试及烟尘的排放浓度为138 ,So2排放浓度仅为75 ,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的指标,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

生物质秸秆燃料热值分析表与对比燃料
种类工业分析成分﹪元素组成﹪低位热值Kj/Kg 水分灰份挥发酚固体碳 H C S N P Ko2 玉米杆 6.10 4.70 76.00 13.20 6.00 49.30 0.11 0.70 2.60 13.80 17746 玉米芯 4.87 5.93 71.95 17.25 6.00 47.20 0.01 0.48 —— 17730 麦秆 4.39 8.90 67.36 19.32 6.20 49.60 0.07 0.61 0.33 20.40 18532 稻草 3.61 12.20 67.80 16.39 5.30 48.30 0.09 0.81 0.15 9.93 17636 稻壳 5.62 17.82 62.61 13.95 6.20 49.40 0.40
0.30 — 0.60-1.60 16017 杂草 5.43 9.4 68.72 16.40 5.24 41.00 0.22
1.59 1.68 13.60 16204 豆杆 5.10 3.13 74.56 17.12 5.81 44.79 0.11 5.85
2.86 16.33 16157 花生壳 7.88 1.60 68.10 22.42 6.70 54.90 0.10 1.37 —— 2117 高粱杆 4.71 8.91 68.90 17.48 6.09 48.63 0.01 0.36
1.12 13.60 15066 棉杆 6.78 3.97 68.54 20.71 5.70 49.80 0.22 0.69 -
2.10 24.70 18089 4 市场应用前景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是可再生的、清洁的、无公害生物质能源。

它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居世界能源消费的第四位。

在城市小型采暖供热锅炉中每小时小于1吨用煤量的锅炉占工业锅炉的1%以上,如果能替代1%就有
3000~5000万吨的需求,小型发电厂年发电耗煤约10亿吨,如果替代1%就有1000万吨的需求量。

目前市场急需一种清洁廉价的燃料,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清洁卫生,价格低廉,易燃烧,其1.38吨相当于1吨标煤的热值;加热升温比煤炭快,炉渣少,易清理。

因此,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是煤炭、液化气、传统秸秆很好的替代能源,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