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语文情景式(理解式)默写真题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情景默写填空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情景默写填空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7fd17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2.png)
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情景默写填空练习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偶的形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
(3)《老子》四章中以车、器皿、屋室等物品为例阐释“有”和“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6)《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2)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___________”分别描绘了鸟儿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含答案)MicrosoftWord文档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含答案)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24d77c54afe04a1b071de2e.png)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5.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四)《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师说》情景式理解性默写+课文重点+高考真题
![《师说》情景式理解性默写+课文重点+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11182be518964bce847c5c.png)
先乎(相当于“于”,在)吾,吾从而师之(以之为师,意动用法);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学习,用做动词)道也,夫庸(表现反问语气)知(了解、知道)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没有)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学于师。
是故(因此,所以)圣(圣人,形容词作名词)益(更加、越发)圣,愚(愚人,形容词作名词)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自身、自己)也,则耻师焉,惑(糊涂)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使……学习)其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的地方为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宾语提前的标志)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师焉,或不(同“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了,古今异义)而大(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遗(放弃),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相师。
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十分)羞,官盛(高大)则近谀(阿谀奉承)。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难道,表反问)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固定)师。
孔子师(把……做为老师,名词的意动)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同类人),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指先秦两汉的散文与骈文相对),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普遍)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fda40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c.png)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黄冈竹楼记(1)《黄冈竹楼记》中用比喻的手法写竹楼夏天适宜听急雨,雨声如瀑布飞流直下之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古诗词中关于赏雪的联想奇特而丰富,如通过“撒盐空中差可拟”写雪的模样;通过“未若柳絮因风起”写雪纷扬的姿态;而王禹在《黄冈竹楼记》中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写雪坠落时的声音。
(3)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叙述自己因为竹楼得以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其中写棋子落盘声清脆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写箭镞触壶声清亮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
(4)《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儒雅,将简易的竹楼与四大名楼“贮妓女、藏歌舞”的腐朽进行对比。
(5)《黄冈竹楼记》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铿锵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选择取向。
(6)《黄冈竹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写了作者随遇而安、不惧贬谪的心态,又含蓄地表达了其愤懑不平之情。
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借助登高、乘坐车马走路等社会现象作喻来论述学习的作用,最终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016年—2022年全国语文高考情景默写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2022年全国语文高考情景默写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ee7d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c.png)
一、2022年新高考I卷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
【答案】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梦游天姥吟留别》)【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泻”“著”“屐”“渌”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二、2021年新高考卷I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宿舂粮三月聚粮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舂、聚、窥、弗、阙、辅、津。
三、2020新高考卷I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情境式默写汇总练习(共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情境式默写汇总练习(共39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0a75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d.png)
高考语文情境式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两句,描写当年刘裕率领大军北伐,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情景。
(2)李密《陈情表》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先尽孝道,后报国恩,接着用“___”的比喻,水到渠成地提出陈情的目的“____”。
(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比如:“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作者在黑暗社会中烦闷失意,孤独困窘。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照应了前文的“朝歌夜弦”之语。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众宾喧哗之动,来衬托太守醉酒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统治时期,为了蒙蔽百姓,巩固统治而焚书坑儒,《过秦论》中体现这个举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慨叹自身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
(2)《虞美人》中表现词人李煜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引出对故国往事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
新课标全国卷高中语文14篇必考课文情景默写(理解默写)精选、精校汇编(含答案)
![新课标全国卷高中语文14篇必考课文情景默写(理解默写)精选、精校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069e48ff00bed5b8f31d35.png)
新课标全国卷高中语文14篇必考课文情景默写(理解默写)精选、精校汇编(含答案)第一部分《逍遥游》《师说》《登高》8.《师说》中,韩愈毫不留情地指出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每空1分),满分共32分。
句是:“,”。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9. 荀子在《劝学》一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2.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10.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11.《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
或沮丧的句子是:“,”。
12.《师说》中强调从师学习是不分贵贱,也不管年龄大小的两句是:4.庄子在《逍遥游》写到,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
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1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
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5.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打比喻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翅膀好像天边的云的句子是:14.杜甫的《登高》一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6.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1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
独步”的“句中化境”。
7.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16.杜甫的《登高》道出了郁积在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其中,“久”字写遣的句子是:“,”。
全国高考语文情境默写题50套(附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情境默写题50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94c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a.png)
全国高考语文情境默写题50套(附答案)2017全国高考语文情境默写题50套(附答案)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把原来的古诗文默写题型改为情境式,这就要求平时要多加强这类题型的练习。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全国高考语文情境默写题50套(附答案),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可无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年高考语文情景式(理解式)默写真题
![历年高考语文情景式(理解式)默写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c8a72b8e9951e79a89271d.png)
2015年天津卷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
“① __落__霞__与__孤__鹜__齐__飞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 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__巫__山__巫__峡__气__萧__森___” 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 ③___凌__万__顷__之__茫__然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 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 去去,千里烟波,④_暮__霭__沉__沉__楚__天__阔____”的绵绵愁绪, 有辛弃疾“⑤__休__说__鲈__鱼__堪__脍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 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⑥__万__类__霜__天__竞__自__由___”的勃勃生机。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 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课标
(1)《庄子·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 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 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设想了赤壁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 致的结局。
2015年北京卷
(1)苏轼《醉翁操》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 容泉声的清亮圆润。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
琵琶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 ,_大___珠__小__珠__落___玉__盘____。间关莺
近三年高考情景默写真题总汇编
![近三年高考情景默写真题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a4ae3ef2e3f5727a4e96225.png)
2018年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蟠的儒学素养。
(3)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2018年高考新课标II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答案】(1)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018年高考新课标III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 ”。
(3)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18年高考卷】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历年高考语文情景式(理解式)默写真题共17页
![历年高考语文情景式(理解式)默写真题共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4771f9e1be23482fb5da4c61.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5、自己的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历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情境式默写汇编
![历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情境式默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b46c2756c175f0e7dd1372a.png)
• (1)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3)云归而岩穴暝 山间之朝暮也
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积“善成_德__,_而__神明自,_得__,_圣_心__备焉_,______ ”的观点。
•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_顷__风_定__云_墨__色__,_秋_,天__漠_漠__向__昏_黑__。____”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
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来借指自己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
(2)李白《蜀道难》中“黄_鹤__之__飞_尚__不_得_ 过 ,猿,猱_欲_度__愁__攀_援___
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两句写山
•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____感_时__花__溅_泪 ,恨,别_鸟__惊_心______ ”。
• 2014年·新课标Ⅱ卷 名句默写★
的意思。
•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诵写明自月之己诗与,朋歌友窈窕泛之舟章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 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5年·新课标Ⅰ卷 名句默写★
•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亦己余曾心因之所佩善戴兮草,虽而九遭死到其犹贬未逐悔,也曾被加上采
《春江花月夜》《将进酒》《虞美人》情境式默写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春江花月夜》《将进酒》《虞美人》情境式默写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7e012852458fb770b568a.png)
理解性默写2.1《春江花月夜》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 ____,___ 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 ___,___ ___。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8、《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 。
10、《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__ _,__ __。
1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__ _ _ ,_ _。
1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_ ___,____ 。
3.1《将进酒》1、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 ,____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 练习题及答案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 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cf64628e9951e79b8927d5.png)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练习第一部分高中篇(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状的句子是“,”。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自省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5.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
6.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7.《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8.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说“,”。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逍遥游》中表明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以游无穷者。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写了这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三)《师说》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
人事的关注。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2016年全国卷Ⅲ
(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 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 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 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两句表达了这样 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 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
2015年天津卷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 眼“是里①杜甫_落笔__霞下__与_“_孤_玉_鹜_露_齐_凋_飞_伤__枫_树,林秋,水②共长__巫天__山一__巫色__峡”__气的__萧寥__森廓__多_”姿, 的③沉__雄 _凌_富_万_丽_顷_,_之_是_茫_苏_然_轼__文_”中的“浩纵渺一烟苇波之。所它如有,刘禹锡“晴空 一去有鹤去辛排 , 弃云千疾上里“,烟⑤便波__休引,__说诗④__鲈情__暮__鱼到__霭__堪碧__沉__脍霄__沉____”楚___的,天__超尽阔__拔西__豪风”放,的,季绵有鹰绵柳归愁永未绪“”,念的 慷⑥慨__万悲 __类情__霜,__天更__竞有__自毛__由泽__东_”中的“勃鹰勃击生长机空。,鱼翔浅底,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
”两句,设想了赤壁战双
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2015年北京卷
(1)苏轼《醉翁操》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 容泉声的清亮圆润。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
“⑶辛二弃川疾溶《溶永遇流乐入▪宫京墙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
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
”。
2015年山东卷
(1)《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 的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________譬__如__北__辰__ ,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句2“)_陶___渊__明舟_《_遥_归_遥_去_以_来_轻_兮_飏_辞___》描,_写__归_风_乡_飘_途_飘_中_而_轻_吹_舟_衣_快__水__的_两”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_)___杜_星_甫_垂_五_平_律_野_《_阔_旅__夜__书__怀》,的_月_颔_涌_联_大__江__流___________”, 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2016年全国卷Ⅰ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
能_上_食__埃__土__,_下__饮__黄_泉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
刘备过早去世_今__天_下__三_分__, 益州疲弊
正是
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
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历年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真题
(说明:本次编辑的古诗文情景式(理解性)默写从2014年 到2016年三年,因为2014年以前全国各地基本上没有情景式 默写。各年高考中不是情景式默写的不再收录,例如2016年 高考中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卷皆不是情景式默写,故不 收录。本PPT我是用Office2013编辑的,为了使低版本Office 使用不乱行,我保存时采用了嵌入字体,所以文件较大 30M。)
“____封__狼__居__胥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_____赢_得__仓__皇__北__顾__。
2016年全国卷II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
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
(2)李白《蜀道难》中“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山___水__之__乐______, _得__之__心__而___寓__之__酒__也___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或: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2015年重庆卷
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
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策扶老以流憩
”。
⑵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
”一联,
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
浑。
江山(如3)画苏轼一《时念多奴少娇豪杰(大江东去)》中
“
,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
缅怀。
2015年·新课标Ⅱ卷
“
(1)《庄子·逍遥游》指(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子一样。
高》中无也边有落两木联萧是萧对下仗不的尽,长请江写滚出滚其来中一
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
2015年·新课标Ⅰ卷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
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
表示:
“
,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王维《使至塞上》中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016年北京卷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
记》,其中
有:
,
,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 一 诗中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 《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
琵琶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
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曾
写道:“_登___东__皋__以__舒___啸__,临__清___流__而__赋__诗___。”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3)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 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