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笔记

合集下载

《佛教史》读书笔记模板

《佛教史》读书笔记模板
附录
0 5
后记
0 6
新版后记
第一节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早期佛教的分派 第四节佛教对外传播与早期佛教经典
第一节大乘思想的酝酿和兴起 第二节犍陀罗和迦湿弥罗的佛教及说一切有部 第三节天竺佛教和龙树提婆的大乘中观学 第四节大乘佛教的一般特征及其与小乘的对立 第五节佛教向中国内地的传播与初传期的中国佛教
读书笔记
我对儒道佛的崇拜不是信仰意义上的,而是对智慧的渴望和真理的尊重。 此书非常专业,也许很多人看惯了知识普及,不晓得学者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我甚至有的时候觉得可笑,从 什么时候开始写史和做研究表达观点成了错误呢?。 已略读完佛教史。这一点就如同儒门在秦汉唐宋各自不同,相应的,佛法自然会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上产生明 辨精思如法相、简易顺俗如净土、精巧顽劣如禅宗、异道杂染如密宗等诸般学说,至于印、南、日、韩等诸国佛 教,也皆是由国情世俗催生。即便如佛家所说不二之义,二者或许并不能通过言语作成实际上的完全区分,但意 识到有所倾向,终归是更深一层的明悟。 这作者脑子简直有坑,观点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扎实。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的原始思想,也是整个佛学体系的框架。 相较世界佛教通史,内容简洁明了,宗教哲学晦涩难懂的语言少了。 内容写的好可以。
第一节中国佛教在中央集权下的稳定演变
第一节朝鲜民族佛教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日本民族佛教宗派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诸国佛教 第五节佛教在印度和蒙古的复兴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佛教在欧美
一、佛教大事记 二、部派佛教分派表 三、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班禅世系表
谢谢观看
第一节印度的笈多王朝和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印度小乘的新发展 第三节大乘佛经的续出与瑜伽行派的确立

佛家经典语录摘抄笔记(3篇)

佛家经典语录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一、禅宗语录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心经》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2.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心经》解析:这是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意味着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并非完全对立。

3.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六祖慧能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心灵的纯净,告诉我们只有放下执念,才能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

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六祖慧能解析: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本来无一物”的观点,提醒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不是通过感官,而是通过心灵的洞察。

5. “心随境转,烦恼生;境随心转,无烦恼。

” ——《六祖坛经》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只有调整心态,才能摆脱烦恼。

6. “无始亦无终,无来亦无去;无我亦无人,无佛亦无僧。

” ——《六祖坛经》解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无常观念,即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固定的开始和结束。

二、佛教经文语录1. “众生皆有佛性,但为烦恼所覆。

” ——《坛经》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只是被烦恼所遮蔽。

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心经》解析:这句话强调了世间一切现象的短暂性,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

3.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佛说人身难得经》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能够遇到佛法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应该珍惜并努力修行。

4.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 ——《心经》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修行的最终目标,即通过放下执念,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5.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 ——《地藏经》解析:这句话强调了慈悲的重要性,认为慈悲是修行的基础,方便是修行的途径。

6.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成佛。

第19课 学习笔记

第19课 学习笔记

第19课学习笔记1、我们为什么要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哪几种?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而造业。

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

无始以来,就是因为这个“我”,才让我们在轮回中不能解脱,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所谓的我执,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断除对自我的身体、受用、善根等的执著,尤其是身体,如果没有对身体的执著,依靠身体而造的业是不会有的。

法本P346第一段、第三段有以下几种方式:燃指供佛;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

”法本P347—3492、如果将身口意三门供养了上师,今后你应怎样对待这个身体?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了身体以后,诸佛菩萨慈悲地摄受了我,现在对于自己来讲,应该为利益一切众生做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成了如来家族中的一员,如来的唯一事业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除此之外,绝没有其他的繁琐事务,诸佛菩萨就是想尽办法帮助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所以,我要想利益众生的话,第一要恭敬十方诸佛菩萨,以佛法来饶益众生;第二自相续中的罪业一定要清净。

法本P350第三段3、有人说:“学了密宗以后,身体就是清净的坛城了,燃指供佛犯密乘戒。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这一点我们应根据相续中的烦恼与执著来区分,如果自相续确实与如来的坛城无二无别,或者对身体没有执著而观为清净坛城的话,即使你是显宗的修行人,不用燃指供佛也可以;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特别贪执,认为身体很不清净,就算你是密宗的修行人,燃指供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法本P347第四段4、别人说我们长得不好看,或者太胖了,自己马上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原因?作为修行人,应当如何对治?这是因为我们对身体相当执著。

对治的方法:将身体供养给上师、供养给佛教,这样一来,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以后没有理由去执著它了。

第17课学习笔记

第17课学习笔记

第17课学习笔记1、受戒时必须具备哪三条才能得到菩萨戒?2、布顿大师在讲《入行论》时说:受菩萨戒必须具足三条:第一、对三宝有信心。

第二、对众生起悲心。

第三、自己愿意受菩萨戒、想度化众生。

法本P313第二段3、有了戒牒,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已得菩萨戒?4、不一定。

如果不知道菩提心的重要,尤其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心、对众生没有悲心、自己也没有发愿受戒,不具足这三条的话,菩萨戒仪轨、戒牒作得再好,自相续中也得不到戒体。

法本P313第二段5、菩萨戒明明有十八条,为什么《虚空藏经》中只说有十四条?6、大臣的前四条与国王的前四条相同,所以从本质上归纳,菩萨戒律可以摄为十四条。

法本P314第三段7、“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小乘分别是怎样解释的?二者的关键差别在哪里?按照小乘别解脱戒的解释方法,所谓的佛法就是不作恶业、奉行十种善法、调伏自己的相续。

而在大乘当中,前二者基本相同,“诸恶莫作”是严禁恶行戒,“众善奉行”是行持六度等摄集善法戒,但调伏自相续的“自净其意”与小乘不同,大乘所提倡的调伏自相续,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而按照小乘观点,只要能够调伏自己、发起出离心从轮回中解脱就足够了。

所以,大乘菩萨戒还要增加一条“饶益有情戒”,这就是大小乘的差别。

法本P314第四段8、我们从来不造恶业,天天拿着转经轮念佛,对众生也不起贪心、嗔心,而且灌过很多殊胜的顶,这样算不算大乘修行人?为什么?9、不一定。

如果相续中不具备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表面上作了再多的善法,也不算是大乘修行人。

在大乘学处中,断除了损害自他的一切因素后,我们还要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利益众生是首位,利益众生是最关键的问题。

法本P315第二段10、弘法利生、闻思修行那么辛苦,还不如喝酒、打麻将、上舞厅快乐,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有智慧的人会怎样选择?为什么?11、我们做事情时,首先要观察对今生来世、对众生有没有利,如果对众生和自己都有利的话,那就一定要去做。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

《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备课笔记重点分析: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修行人,应该有开阔的眼界、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深度观察、思维,我们的生命到底有没有前后世?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了知这个重要的观点会对我们今后有什么样的改变?修行的意义?1. 佛教观点:按照佛陀的智慧来抉择,既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

我们要想改变必然要通过修学佛法。

2.不承许的过患:世间人一无所知,不承认前后世,会今宵有酒今宵醉,为了暂时的利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没有道德约束,结果必然是痛苦的因,非常可惜。

难点分析:我们无始以来是什么流转于六道轮回的呢?什么样的因才可以解脱呢?是心识,只要具足了“因”就会不断地延续,在因果规律面前,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唯有皈依三宝,修学殊胜的佛法才可种下解脱之因。

脉络梳理:一、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二、科学家们于宗教关系密切三、寻找前世的足迹,四、当前人们对此的困惑,五、大学生理应具有正确信仰讲记脉络:一、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不管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有无量无边的前世后世,乃至灭尽轮回获得佛果之前,定会一直流转于六道当中。

观点分析:a、历史分析,古罗马,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承认前世后世存在,古代圣者角度:1.柏拉图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照生前所作的善恶,会转生为人或其他众生。

2.儒教思想孔子回答生死问题:“未知生,焉知死?因孔子提倡积极入世,故而避而不谈,既不肯定有,也不肯定无。

3.道教:向往长生不老。

4.基督教、天主教:人死后善者升天堂,造恶者将堕入地狱。

小结:承许前生后世存在并不是“佛教”的专利。

二、科学家们于宗教关系密切现代科学家角度:1.美国盖洛普先生曾对过去300年以来300位科学家的信仰进行调查,结果242位信仰宗教,达到92%。

2.最理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爱迪生,他们不但信仰宗教还热衷于此。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学习笔记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学习笔记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学习笔记A. 苦:快乐是个错觉,人永远不会真正满足1.自然选择不在乎人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作诱饵,使人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1)传播基因需要进食、繁衍、竞争、声望2)完成这些事可以获得快乐3)但快乐是短暂的,否则就没有动力继续重复B. 烦恼:情绪不能反映真实世界1.人天然对风吹草动过于敏感,这有利于生存1)自然选择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生存下来去传播基因,根本不关心你做出过多少次”正确判断”2)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焦虑等2.不合时宜的感情1)易怒、爱吃高脂高糖事物A. 内观派(Vipassana)的三个认识1.“无常”: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2.“苦”:来自于“不满足”3.“无我”:not-selfB. 《五蕴皆空经》1.构成“自我”的五种东西都是虚幻的,不受自己控制,随时间变化1)色蕴(Physical Body),人的身体2)受蕴(Basic Feelings),人的基本感情,比如痛苦、高兴、担忧3)想蕴(Perceptions),人的基本感知4)行蕴(Mental Formations),我们的精神形态,也就是想法和行为,包括一些复杂的思想、我们做事的习惯和倾向性5)识蕴(Consciousness),人的意识C. 决策自我与叙事自我1.并不是我们的意识在做决定,而是决定已经做出了,意识来给决定找一个理由1)只有找到合理的解释,相信自己是个靠谱、办事有条理的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人才能跟自己和睦相处2.大脑有时候会故意忘记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记得高光表现,甚至高估自己的水平A. Prime:用暗示影响人的决策1.男人的金钱观会受到美女的影响1)人在面对美女照片的时候会更想现在就拿钱2)美女照片的存在,开启了他大脑中的“求偶模块”,变得需要资源2.看恐怖片开启“自我保护”模块1)让人想和其他人在一起抱团取暖,去人多的地方3.看浪漫片开启“求偶模块”1)让人更愿意找一个私密的地方,去人少的地方B. 人脑不是君主制,而是一个“多元政体”1.人并没有恒定的自我,在不同时刻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1)冥想时,可以感到很多想法不断从各个模块冒出来2)这些模块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坏主意3)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这正是“五蕴皆空”和“无我”2.模块通过感情占据大脑1)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就容易抓住注意力3.大脑的七个模块1)自我保护2)吸引配偶3)保住配偶:防止配偶跟别人跑了,这个模块一旦开启,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异性上,而是在潜在的同性竞争对手上了4)群体认同感:希望加入组织,获得社交和团队合作5)关爱亲属:保护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关联的人6)社会地位7)避免疾病: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会感到恶心,喜欢舒适的环境A. 人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1.专注于一个事物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洞见2.冥想的不同流派1)禅宗:思考一些公案2)藏传佛教:想象一些视觉意象3)内观:追求正念,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用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印证在冥想中对自己的观察3.冥想的方法1)坐下,专注于自己的呼吸2)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思想不能信马由缰3)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4)在长时间的专注后,获得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有一种巨大的喜悦感4.正定与正念1)正定:一直保持专注呼吸的状态,小乘佛教的修炼方法2)正念: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5.两个层次1)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a. 先承认这个疼痛感的存在b. 然后不理会这个感觉,跟它保持距离c. 不会被这个感情所制约,知道疼痛的并不是”你”d. 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再也不会感情用事2)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3)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B. 决策是感情与感情的竞争1.购买决策1)“伏隔核”提供愉悦感,在人预期能得到回报、或看到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活跃2)“岛叶”在人预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变得活跃3)犹豫时两个区域都活跃,取决于哪个更活跃2.各大模块都是感情模块,理性为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1)每个感情模块都会列举理性的理由为自己说话2)理性只是感情的武器(例:吃不吃巧克力)3)生理基础:前额叶皮层与多巴胺系统紧密联系C. 自控的方法1.通过在争论中取胜,让一部分模块强化2.不让另一部分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D. RAIN1.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抽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是一个感情2. 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要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3.观摩研究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这个感情1)它的力量有多强?是我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2)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3)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4.分离(Non-attachment):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1)意志力方法是“对抗”,正念方法是“化解”。

佛学修行感悟心得体会(3篇)

佛学修行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便以其深邃的智慧、平和的心态和独特的修行方式,吸引着无数追求心灵解脱的人们。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惑,而佛学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我接触佛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魅力和力量,以下是我对佛学修行的感悟心得。

一、认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佛创立。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苦是指世间万物皆无常,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皆属于苦;集是指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和贪嗔痴;灭是指通过修行断除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道是指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二、修行心态佛学修行首先需要培养一颗平和、宽容、慈悲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烦恼和困扰,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等。

这些烦恼往往源于我们的无明和执着,而佛学修行正是为了帮助我们消除这些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

1. 宽容心态: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在面对他人的过错和误解时,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抱怨和指责。

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因为我们的心量和宽容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2. 慈悲心态: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精神之一。

慈悲心使我们能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救赎。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慈悲心,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 平和心态:平和心态是修行的基础。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动摇。

平和的心态使我们能够冷静思考,理智应对各种问题。

三、修行方法佛学修行有诸多方法,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修行方法:1. 念佛:念佛是佛教修行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通过反复念诵佛号,可以净化心灵,消除烦恼。

2. 打坐:打坐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静坐冥想,可以培养专注力,提高心灵境界。

3. 念经:念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教义,增长智慧。

在念经的过程中,我们要全心全意,专注聆听。

佛陀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佛陀读书笔记读书摘录读书感想

佛陀佛教在西方人眼中有着古老、异域、神秘的特点。

本书中,作者将佛陀本人回归到佛教建立之前,回归到历史人物当中,试图探索那位真真切切的人所展现出来的能量与魅力。

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净饭王的太子(我印象中这也是一条要背会的文学常识)。

“佛”或“佛陀”是梵语音译,意为“觉者”,“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沉默的圣人”。

乔达摩出身释迦贵族,属刹帝利种姓。

幼年和青年都生活在贵族世界,享受荣华富贵,十九岁结婚,育有一子。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人间生老病死之疾苦,加上释迦族也面临战争威胁,逐渐对婆罗门教心生不满,于29岁离开妻子、国家,舍弃贵族生活,跟随当时两位著名的修行者进入山林苦修。

禁欲苦修6年无所得,他开始放弃苦修,饥食渴饮,也因此被苦修的同伴认为是背叛而厌恶。

他养精蓄锐,把更多精力用来沉思冥想。

某夜菩提树下沉思,终于恍然大悟,成就无上正觉,霎时间豁然通透宇宙诸般真理。

当时修行之人中流行两种方法,一种是苦修一种是享乐,佛陀通过自己的经历也认识到两者都不是人生正途,“中道”才是解脱之法。

佛陀领悟的不是某一个想法或者纲领,而是完整的世界观与解脱之法。

他认为自己是不会被世界理解的,他珍惜自己的正觉,因此准备保持缄默,坐在菩提树下七日,细细品味着解脱的喜悦。

后来终究不忍独善其身,几番思量之后决定开始宣扬自己的教义。

就思想而言此后他不再有任何新的体认,他传授的是一套已然完备的教义,只不过用各种说法来解释同一论旨。

佛陀传法时用的是当地方言,以演讲,或故事,或比喻,或箴言阐述,受众可以听到各种对话与问答,可以见到各种画面与场景,总之佛陀以受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宣扬他的教义。

相传佛陀有500弟子,著名者10位,被称为“十大弟子”。

佛陀如此传教直至终老,终年80岁。

佛陀出身贵族,家庭幸福。

本有荣华富贵,却心怀他人,对人生苦难感同身受,思索求得普世的解脱之法,然后广泛宣扬。

终得涅槃。

佛陀的教义,旨在由正觉而得解脱。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前行第一百一十一课笔记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前面已经学完了前七品的内容,今天开始学习第八品——静虑。

此品一方面宣讲了如何安住禅修,一方面宣讲了让我们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的方便。

菩萨的六度中,静虑度属于第五度,前面我们分析过,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这三者主要随顺于福德资粮,而静虑度和智慧度随顺于智慧资粮,精进度是二者的助伴。

在《入中论》中引用佛经的观点讲到,布施、持戒和安忍主要是佛陀为在家行者宣讲的;而静虑度和智慧度,主要是为出家的修行者宣讲的。

当然这是从主要角度而言,并不是说在家修行者不能修持静虑、智慧,出家修行者不能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

而是针对于各自不同的环境情况:在家行者的资具比较多一点,但真正一心修寂止,通过闻思修增长智慧的因缘不是特别具足,所以主要是修持布施、持戒和安忍;出家修行者,因为不是在世间工作,没有很多资具,所以主要是以法布施为主,财布施等修法就不是特别地主要,而应该在寺庙或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持静虑,长时间地依止清净善知识,闻思修正法,生起闻慧、思慧和修慧,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闻思修,增长智慧的侧面上。

但不管在家还是出家,菩萨都需要圆满地修持六度。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的内容,六度中的第五度——静虑。

静虑、禅定、
等持、寂止和三摩地等等很多名词,都是表达一个内涵不同的侧面。

学习过《入行论》的人,都知道在第八品静虑品中,并没有讲很多修寂止的技巧,比如,观呼吸的方式,或者专注一境禅修,和一般禅定的技巧。

反倒是要我们舍弃对世间法、有情的执著,以及怎样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这方面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第八品的内容。

第13课 学习笔记

第13课 学习笔记

第13课学习笔记1、解释颂词:“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缺乏因果取舍方面的智慧,反而去造诸恶业招致更多的痛苦;虽然都想求得快乐,却因愚昧无知,将自己的乐因乐果当成怨仇一样消灭了。

2、有人想:“佛陀具有彻知万法的智慧,若不能衡量菩提心的福德,那就不是一切智智了。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不是这个意思。

这里主要是说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即使依靠无有限量的佛陀智慧,也无法衡量出它是一个有限的境界、有限的功德。

法本P218第二段3、为什么说即便是乞丐妓女,只要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不仅佛经中赞叹,世间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家庭,也都赞叹无条件地利益一切众生,这样的心态不管是什么人具足,都值得我们敬仰;上至总统、国家主席,下至街上乞丐,如果相续中有了一颗利他的心,那是大家非常佩服的。

因为他的限度并不是帮助“我”的父母、“我”的亲朋好友,而是凡与他结缘的所有众生,在未来漫长的时日当中,全部用忘我利他的精神来对待。

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了“我”而奔波,为了“我”而争斗,为了“我”而竞争,除此之外,多少人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呢?并不多!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利他的功德是相当大的。

法本P218第三段《现观庄严论》中说:如果具有了菩提心,这个人不管住在哪里,实际上跟佛塔没有什么差别。

不管是乞丐、妓女或屠夫,即使身份再低劣、再下贱,一旦他的相续中产生了大乘菩提心,也值得所有出家人和在家人恭敬供养顶礼。

法本P234第三段4、短暂的人生中,我们依靠什么样的方便方法,可以迅速积累资粮?倘若不依这一方便,其他方法能否让我们获得究竟的解脱?为什么?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若人一刹那,修持菩提心,所生诸福德,佛亦难衡量。

如果一个人在一刹那间如理如实地修持菩提心,它所带来的功德,就连遍知佛陀也很难以衡量,而这样的功德,我们凡夫也是可以获得的。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5
5.善待 生活,一 切随缘
第十四课 真正的信仰是心灵 的恭敬
1.信仰如暗 1
夜灯塔
2.心为修行 2
初渡头
3 3.真正的信
仰在于心灵的 恭敬
4 4.不要盲目
崇拜偶像
5 5.莫忘心灵
后花园
第十五课 解脱和悟道
1.开悟前必须要 走的路
2.开悟与不开悟 有什么不同
3.起疑才能有悟
4.释迦佛抬头悟 道悟的是什么
03
3.每一 种创伤, 都是一种 成熟
04
4.你永 远要感谢 给你逆境 的众生
05
5.不受 磨炼不成 佛
06
6.忍辱 负重不觉 苦
第五课 不过于追求圆满
1.有缺陷才是圆 满
2.婆娑世界,婆 娑即遗憾
3.把缺陷当作动 力
4.永 1
内心的和谐
2.心不正, 2
第十六课 参透生死,生命只 在呼吸间
1.云水随缘, 1
随遇而安的境 界
2.思考死的 2
意义,收获生 的彻悟
3 3.当下即是
佛境
4 4.静心,方
能品出人生真 味
5 5.生不快活,
莫若死去
谢谢观看
06
6.成佛 的一句箴 言
03
3.心定, 则万物莫 不自得
05
5.过分 忧虑是一 种慢性自 杀
第十一课 只有学问,没有门 派
1.学佛要从 1
科学角度出发
2.不识本心, 2
难以开悟
3 3.学法还要
会思考
4 4.一切皆可
为佛法
5 5.学无常师,
多方求教
第十二课 自由自在佛,逍遥 人世间
1.不住于相, 1

万法归宗课笔记

万法归宗课笔记

万法归宗课笔记《万法归宗课笔记》1. 导言万法归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万法都归于一个根本的宗教真理。

这个概念源自佛陀的教诲,表达了佛教中的“无我”和“缘起”的基本信念。

本篇笔记将介绍万法归宗的含义以及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

2. 万法归宗的含义万法归宗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它表示世间万物都源自同一个根本的宗教真理,即宇宙的本质和真实存在。

这个真理超越了个体差异和表象的多样性,是所有事物的共同本质。

其次,万法归宗也表达了个体与宗教真理之间的联系,即每个个体都有潜在地与宗教真理相通。

万法归宗是佛教思想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概念之一。

3. 万法归宗的重要性万法归宗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提醒修行者要超越表面的多样性和相对性,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这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短暂和无常性,从而减少对物质世界的执着和追求。

其次,万法归宗也强调了个体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修行者通过体悟与宗教真理的关联,能够超越个体的局限,拥抱宇宙,感受到宇宙的和谐与智慧。

最后,万法归宗也鼓励修行者寻求内在的觉醒和解脱。

通过深入研究和体验,修行者能够找到通向解脱的路径,并最终超越生死的轮回。

4. 万法归宗的实践方法在佛教修行中,万法归宗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的观念:修行者需要持有正确的观念,即承认宗教真理存在,并且相信万法都源自这个根本真理。

这种正确的观念可以通过学习佛陀的教诲和沉思内化而来。

(2) 研究经典:修行者可以通过研读佛经和其他相关的经典文献,深入理解万法归宗的含义和修行的路径。

经典是佛教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修行者获取智慧和启示的重要来源。

(3) 冥想修行:冥想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修行者可以通过冥想来培养专注和觉知的能力,深入体验到万法归宗的现实。

冥想可以帮助修行者超越物质世界的表象,接触到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4) 善行布施:修行者通过善行和布施的实践,能够培养慈悲和智慧的心,进一步感受到万法归宗的共同本质。

入行论全部笔记

入行论全部笔记

入行论全部笔记1. 作者。

- 寂天菩萨,古印度佛教中极具影响力的论师。

2. 创作背景。

- 当时印度佛教的发展处于多种思想流派相互碰撞的时期,寂天菩萨为了教导人们如何发起菩提心、实践菩萨行而创作此论典。

二、各品要点。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1. 菩提心的定义。

-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希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2. 菩提心的利益。

- 能速疾净除罪障。

- 文中通过种种比喻,如小火苗能烧尽大森林般,即使微小的菩提心也能净除巨大的罪业。

- 能积集广大福智资粮。

- 犹如最胜的点金剂,能将一切善根转为成佛的资粮。

- 是成佛的根本因。

- 如同种子对于大树,没有菩提心就不能成就佛果。

第二品:忏悔罪业。

1. 认识罪业。

- 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众生造作的种种罪业,如杀生、妄语、邪见等。

2. 忏悔的方法。

- 以四力忏悔。

- 所依对治力:依靠殊胜的对境,如佛菩萨等进行忏悔。

- 厌患对治力:对自己所造的罪业产生强烈的厌恶和悔恨之心。

- 返回对治力:发誓今后不再造作相同的罪业。

- 现行对治力:通过行持善法,如诵经、持咒、供养等对治罪业。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1. 菩提心的受持方式。

- 仪轨受持。

- 通过在具德上师面前按照一定的仪轨,如祈请、发愿等正式受持菩提心。

- 自誓受持。

- 在不具备上师等特殊条件下,自己通过坚定的信念和发愿来自行受持菩提心。

2. 受持菩提心后的行为准则。

- 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将众生视为自己成佛道路上的助缘。

第四品:不放逸。

1. 不放逸的重要性。

- 不放逸是守护菩提心的关键。

如果放逸,就容易被烦恼所染污,从而失去菩提心。

2. 如何做到不放逸。

- 时刻警觉自己的身口意行为,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 以死亡无常等观念来激励自己,珍惜每一个修行的机会,不被世间的欲乐所迷惑。

第五品:护正知。

1. 正知的含义。

- 对自己的行为、动机等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2. 护持正知的方法。

-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住坐卧,还是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要以正知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菩萨行。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佛学是一种源自于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它包括了佛教、道教、密宗等多个流派,也渗透到了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佛学常识和名词众多,以下按类别进行介绍。

一、佛教基础知识1. 佛:又称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开创者和教主。

2. 佛教:一种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生苦难、解脱轮回的宗教信仰。

3. 法:佛学指导人们实现解脱的指导原则和教义。

4. 僧:指修行佛法、供养法师和传承佛法的人。

5. 奉行五戒、常住恶行和积攒善行是基于佛教信仰和原则下的履行。

6.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7. 四圣谛:痛苦存在、痛苦原因、痛苦停止、痛苦停止方法。

8. 十二因缘:指人一世到下世、生、受、想、爱、取、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再生。

二、修行方法及流派1. 禅修:通过打坐等方法,消除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

2. 念佛:一种对佛、对法、对僧的虔诚信仰和慈悲心。

3. 淨土:以信、愿、行来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4. 观修:通过思考及练习感官及心灵的观察与反省,达到解脱境界。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瓦解贪嗔痴等烦恼。

6. 台密法:追求超越自我、化身佛性的方法,以神秘的仪式实现。

7. 禅宗:流传于中国的一种佛教流派,注重提高修行者的宁静、专注、觉知之能力。

8. 淨土宗:强调以一心念佛、朝西禅定为修行方法,以建立实相世界为目标。

三、佛教名词1. 因果报应: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念,指善恶行为必定有相应的结果。

2. 菩提:意为“觉悟”,指悟道成佛之意,同时也指实现无上解脱的目的。

3. 佛性:指人身上的潜在潜质,是心性无尽、本具智慧、真实自在的特性。

4. 境界:指修行者达到的各个阶段,如修行思想、行为、修持等。

5. 缘起:佛教哲学的中心思想,指万事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6. 觉悟:指人们在人生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

7.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重要的对五种感觉与心理现象的分类。

中国佛学读书笔记

中国佛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国佛学是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外来佛教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的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产物。

张澄基博士在演讲中讲述了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

第一:佛法否认创造世界的神是不存在的,佛不是无视不能者,不能赐予我们解脱,也不能让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下地狱。

第二:佛法的目的是要人人成佛,而其他宗教绝不许可人成为上帝。

第三:佛法还是一个具有包含性,圆融性的宗教。

不似其他宗教具有排外性和专横性。

第四:其他宗教的神是有烦恼和有我见的,佛却是无烦恼的大自在解脱。

第五:佛教是民主和重理性的,但其他宗教是独断,独裁的。

第六:佛教往生的净土是起点而不是其他宗教所表诉的一切的终点。

第七:佛法的爱是无限的,不只及于全人类,还及于全生物;其他宗教的爱是有限的。

在张澄基博士的演讲中,讲到了佛的定义: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圆满的人格。

也就是说,佛是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

佛家的智慧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佛家的慈悲是至上的、无比的、和圆满的慈爱。

佛的能力是无限的,却不是万能的。

讲到了佛法与禅定的关系。

禅定是一个在特殊的心理状态下,心理方面心注一境、或无波动式妄念起伏的显著现象,生理方面呼吸作用,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缓慢、细微、以至于绝对的停止。

之后讲述了佛法宗教与今日世界。

今天的世界,是工业文明的时代,而工业文明带为我们的是新的欲望,新的需求。

欲望一天天提高,需求一天天加多,而痛苦也跟着一天天的增加。

另外,人类也在这个时代丧失了自由。

科学的复杂,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然而限制也随之越来越多,人也就越来越不自由。

面对这些,我们应该认清弊端,不随波逐流,尽可能补救不足,挽救灾害。

在当今社会,佛教的万法皆空、唯心净土、随缘任运、心无执着等超越观念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不满的人以精神安慰,也可以在精神上超越成败得失。

在这个绚烂的世界,保持自己心灵的清静。

就像张澄基博士讲的我们的心与与生命,都将有一个无限的、广阔的、崭新的境界。

佛教文献学讲课笔记

佛教文献学讲课笔记

律藏分为:《经分别》(Suttavibhanga 僧侣应遵循的规则) 、《犍度》(Khandhaka 教团的制度
规定)、《附随》(Parivara 对前二者的补充说明)三个部分。 经分别是对戒经(波罗提木叉、 Patimokkha)的逐条注释,戒经含比丘戒经( 比丘尼戒经( 7 章 311 条)。
8 章 227 条)、
第二部分 律的诸种问题
一、部派经和律的关系
法:阿含经(北传的四部阿含经和南传上座部的五部尼柯耶,各部皆有阿含)
有部:杂(存) 、长、中(存) 、增一。(律藏保存丰富) 化地部:五阿含,皆不存。 法藏部:五阿含,长(存) 。 大众部:五阿含,增一(存) 。(经典保存少,仅存佛传《大事》 ,论藏一部没有) 南传上座部:五尼柯耶。 饮光部:别译杂阿含。
序论:佛教文献学的内容和方法
佛教文献学所涉及的学科:文献学、图书馆学、解释学、佛典、佛教学术史、佛学研究方法 论、佛教史。
佛教文献学的定位: 在中国悠久的文献学传统基础上, 结合现代佛学研究方法, 对佛教典籍 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
一、何谓文献
据学者考证,文献一词出于《论语-八佾》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 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
律:以律藏的形式保存
南传上座部:巴利语五部律( vinayapitaka )
大众部《摩诃僧祇律》 40 卷,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化地部(弥沙塞部) 《五分律》 30 卷,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法藏部《四分律》 60 卷,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西方摩偷罗(马土腊)有部《十诵律》 61 卷,姚秦鸠摩罗什共弗若多罗、昙摩流支译。
文:历朝文件;献:贤人,指代贤人记述、口传的资料。 郑玄依据《尔雅-释言》 :“献,圣也” ,注《八佾》 :“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 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

佛学基本知识

佛学基本知识

佛学基本知识佛学呀,就像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呢!你看啊,佛学里常说的因果报应,那不就跟咱平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道理嘛!你做了好事,就会有好的结果等着你;你要是干了坏事呀,那可别想逃过惩罚哟!这多直白呀,就像我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还有那个慈悲心,不就是让我们对别人好一点,多关心关心别人嘛。

想想看,要是每个人都有一颗慈悲心,那这世界得变得多温暖呀!大家互相帮助,不再有争吵和打架,多和谐呀!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和和睦睦的,多让人开心呐。

再来说说修行,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儿。

就像我们学习知识,得一点点积累,一天天地努力。

修行也是一样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和脾气。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呢,但只要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收获的呀。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烦心事,有时候觉得自己都快被压垮了。

这时候佛学就派上用场啦!它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这不就是让我们在狂风暴雨中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嘛。

就像在大海上漂泊的船只,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而且呀,佛学还教我们要学会放下。

放下那些过去的烦恼和痛苦,别老是揪着不放。

这多像我们整理房间呀,把那些没用的东西都扔掉,给自己腾出空间来。

只有放下了,我们才能轻装上阵,更好地面对未来呀!你们说,佛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我们不需要去钻研那些深奥的佛经,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人对事多一些包容和理解,那就是在践行佛学啦!佛学就像一个智慧的老人,它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最深刻的道理。

我们不需要把它想得太复杂,只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就能发现它的魅力所在。

它能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安心。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佛学哟!它能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可不止一点点呢!让我们都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探索佛学的奥秘吧!。

第2课 学习笔记

第2课 学习笔记

《入行论》第二节课讲义摘录一、闻法四想:(34页第一段)1、把上师作医王想;2、佛法作妙药想;3、自己作病人想;4、认真修行佛法作治病想。

二、实修的重要性:(22页下面—23页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华严经》的三个比喻:1、没有修持好比没有耳根的聋子给别人放音乐;2、没有修持就像大海里的舟子,经常载人渡海,但有可能自己也会在大海里丧命;3、好比只说糖如何甜,自己不去品尝口头说的再好也不能感受佛法的甘甜以及它的味道。

所以,一定要在相续中种下佛法的善根,也即禅宗所谓的“种下金刚菩提种子”,佛则,没有下功夫禅修,一辈子就算讲得再好、说得再好、学术上的研究再怎么出色,最后临死时如果没有很好地发愿,下一辈子有可能全都忘光了。

佛陀曾在《宣说决定真如经》中问舍利子:“十大劫中闻受佛法的功德大不大?”舍利子说:“非常大。

”佛陀说:“这个功德跟修真如相比,修真如一弹指间的功德远远超过了前者。

”三、修行计划往后推对自己有何影响:(24页第二段第三段下面)1、没有下功夫的话,永远跟着习气走,恐怕自己的心始终都不会有改变,大乘佛法也不会对我们真正有利益;2、作为真正想修行的人,你们即便不能提早起来,也应该把闹钟调在:5:55分(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定在6点或6点半),在床上坐半个小时共同修菩提心,功德是相当大的。

四、闻法时不同的几种发心:(26页27页第二段)1、善的发心2、不善的发心3、无记的发心我们应该以善妙的发心来听,这种发心又分为上等、中等、下等三种;最好的发心就是上士道的发心。

(29页30页31页32页33五、我们听法时应远离三种过失:页)即:1、耳根不专注的过失;2、心不专注的过失;3、杂烦恼的过失;远离六种垢染,即:1、傲慢、2、不起信心、3、没有希求心、4、外散、5、内收、6、厌倦;远离五种不持:即:1、持文不持义,2、持义不持文,3、上下错缪而持,4、颠倒而持,5、不能领会而持。

六、人身的名利财富地位是不是拥有了才是有意义的:(25页第三段)人身最有价值的就是得到人身遇到了佛法,并且相续中生起了一颗利益众生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窥柳宗元“统合儒释”之思想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摘要:柳宗元与佛禅的纠结,成为学术史上一大公案。

崇其佛学造诣者,誉其为‚义理精到处‛,‚似胜‛王维;揄扬其‚唯物‛立场且具‚战斗性格‛者,惜其‚好佛‛,‚尤非以好佛而赞赏子厚‛。

两端的偏颇恰恰是不识柳子亦不识佛禅,柳氏之‚好佛‛及‚精到处‛,正在于柳宗元不守一宗一门而出入‚百家之学‛的态度和实行精神。

纵观柳宗元之于佛禅的关系,其虽以‚自幼好佛‛自命,遭际乃至学理的吸引使之与佛禅亲和,然而从根柢上考稽,柳氏只是一‚援佛入儒‛者,其不专守一宗一门而出入‚百家之学‛的立场、风范,仍可归诸‚辅时‛‚佐世‛的政治理想。

不管是寻求思想上的依托,抑或抒发性情的需要,斯时斯地, 其所谓的‚统合儒释‛的思想, 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集中而鲜明的体现和反映, 从而使其诗歌创作在蕴涵浓郁的禅意之外更涵他意,韵味无穷。

关键词:柳宗元;统合儒释;诗歌创作一、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形成的背景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蒲(今山西省运城县西南)人。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在唐德宗,顺宗易朝之际,他参与了王叔文,刘禹锡等人发起的旨在打击宦官,藩镇和贵族官僚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永贞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他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十年不调,备尝艰辛。

元和十年(815年)调为柳州(今广西自治区柳州市)刺史,四年后终于任所。

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政策开放,文化繁荣,国家意识浓厚的朝代,统治者虽然崇奉儒道,但也没有因此排斥西来的佛教。

武则天执政时曾宣示:儒、道、释三家有共同任务,并令人撰写《三教珠英》,禁止佛、道相互攻击。

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唐代人兼礼儒、道、释的现象十分普遍,以致于唐代的文化也呈融合发展的特征。

柳宗元自幼好佛,他在《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中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

‛作此文时柳宗元39岁,可知他在10岁左右已习佛。

在唐代,柳宗元不仅是一位具有强烈革新意识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

他写过《时令论》、《断刑论》、《天对》等一系列著作,非天无神,对唯心主义天命观进行批判,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

又著《封建论》,宣扬进步的社会发展观。

在这些方面,他的思想都处在时代的先进水平上。

因此他信佛教,就不像王维那样达到‚佞佛‛的程度,而是基于对佛教教义的独特领会与理解。

他在谈到自己对佛教的认识时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

‛(《送巽上人赵中丞叔父召序》)其理论上的收获就是‚统合儒释‛。

柳宗元的基本政治伦理观点是儒家的。

他研习佛教也是从‚实用‛出发,如同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要‚辅时及物‛一样,努力以佛济儒,把佛教教义纳入儒家的理论体系。

这种思想倾向,实际上是当时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的表现。

二、柳宗元对佛教的独特理解—‚统合儒释‛柳宗元绝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

他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

他一生有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永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

这二者都与他复兴儒学、佐世致用的思想有关。

他既身体力行了‚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谨论仕进书》)的政治理想,又明确提出‚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辅时及物‛(《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的主张和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原则。

他早年‚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答贡士元谨论仕进书》),热衷仕进、向往功名,自言‚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冉溪》),‚勤勤勉励,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寄许京兆孟容书》)。

即使在被贬逐后,他仍坚持‚仕虽未达,无忘生人之患‛(《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的儒家思想。

他时刻寻找东山再起的时机,渴望重新回到社会中一展抱负。

他常以屈原自喻,‚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同时在个人生活上,他也是按照儒家的道德准则来立身行事的。

他因妻子杨氏早逝,‚寡居已十余年,……至今无以托嗣续,痛恨常在心目‛(《与杨京兆凭书》)。

他念念不忘求胤嗣,甚至提出愿娶老农女为妻,生儿育女。

可见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观念对他根深蒂固的影响。

尽管柳宗元自称‚自幼好佛‛,天台宗也把他列为重巽的俗家弟子但他却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博采众家,苏轼赞许他‚儒释兼通、道学纯备。

‛他对佛教的接受,主要是领会佛教义理,以图‚统合儒释‛,把佛教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

他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送元暠师序》、《送僧浩初序》等文中,都提出并阐述过‚统合儒释‛这一思想主张。

他站在儒家文化的立场上,以固有的儒家的人生准则审视并阐释佛教理论,对佛教徒那种与儒家道德相违背的‚无夫妇父子‛的行为是极力反对的,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原则出发,他也反对佛教徒‚不为耕农蚕桑‛而坐食的行为,而自己所注重的,是佛教这些外在迹象掩蔽下的内在‚韫玉‛,即与儒家的经典《易》、《论语》相合的义理精神。

一般说来,儒家‚入世‛,释家‚出世‛,似大有抵牾,但柳宗元认为佛与儒有相通之处,主张‚悉取向之所以异者,通而同之‛,‚咸伸其所长而黜其奇斜,要之与孔子同道‛(《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

通过他的独特理解,二者不但能相圆通,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认为佛教教义在伦常上与儒家有相通之处。

他非常赞同慧能的‚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坛经•疑问品》)的孝道思想,认为‚金仙氏之道,盖本于孝敬‛(《送濬上人归南觐省序》),‚释之书有《大报恩》十篇,咸言由孝而极其业……于元暠师,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也‛。

对‚行求仁者以冀其心‛,‚由孝而极其业‛的元暠师尤为赞赏,对那些‚去孝以为达,遗情以贵虚‛,‚虽为其道而好违其书‛的僧人提出批评(《送元暠师序》)。

二是他把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作用等同一致。

他认为‚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

是故离孔子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儒以礼行,觉以律兴‛(《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他非常反对那种‚小律而去经‛的做法。

对律宗深有好感:‚其有修整观行,尊严法容,以仪范于后学者,以为持律之宗焉‛(《送濬上人归南觐省序》),而对禅学末流,持明显的批判态度:‚而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送琛上人南游序》);‚传道益微,而言禅最病。

拘则泥乎物,诞则离乎真,真离而诞益胜。

故今之空愚失惑纵傲自我者,皆诬禅以乱其教,冒于嚣昏,放于淫荒‛(《龙安海禅师碑》)。

三是他认为儒佛都具有济世的功用。

在柳宗元看来,‚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的佛教,‚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舍大暗为光明‛(《永州龙兴寺西轩记》)所以应将‚真乘法印,与佛典并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以‚丰佐吾道‛,实行教化。

实际上就是把佛教作为工具,利用其宗教力量为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服务。

他治理柳州就是实施了这一‚援佛济儒‛的主张。

他一方面认为‚人去其陋,而本于儒‛,到柳州两个月,就重修孔庙,期待以儒家学说对当地尚未开化的群众进行教化,使他们能够‚孝父忠君,言及礼义‛(《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

一方面又认为对于‚董之礼则顽,束之刑则逃‛的蒙昧边民来说,‚唯浮屠事神而语大,可因而入焉,有以佐教化‛,(《柳州复大云寺记》)于是主持修复大云寺,借佛教以达到‚去鬼息杀而务趣于仁爱‛(《柳州复大云寺记》)的目的。

可见,他修佛寺完全是功利性的,不是出于信仰的动机,而是作为一种治世化人的手段。

柳宗元不仅以固有的儒家观点来审视佛教理论,而且以同样的态度审视僧人。

他所称道的僧人,都是具有顽强毅力,严谨持身,对自己的信仰和事业绝无纵肆懈怠之态的高僧。

他们既有明确的目标,积极的行为,又有‚不爱官,不争能‛的高尚的精神境界。

‚这些僧人不是以出世者的面目呈现在柳宗元的文中,而更象严以律己,勤于求道教人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的信仰领域内,所作所为皆有目的,有成效,他们的人生意义主要不在虚幻的解脱成佛,而表现为行道的积极追求‛。

由此可见,柳宗元是按照他固有的儒家思想来理解佛教及僧人的。

‚统合儒释‛,实际上是援佛济儒。

‚柳宗元的禅世界处处洋溢着一种不可须臾即离的儒风。

……所以柳宗元的禅世界是禅为表,儒为里;禅为用,儒为体的统合禅儒的世界,是一个极其独特的禅世界‛。

正如章士钊先生指出的那样:‚子厚自幼好佛,并不等于信佛。

求其道三十年而未得,自不足言信仰‛(《柳文指要》)。

柳宗元对佛教及作用的独特理解,势必减少佛教作为宗教对他的麻醉作用。

因而,使他在追求超脱时,又不能忘怀政治,难以保持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虽有好佛、参禅之举,却无彻底解脱之意,只能徘徊于儒与佛、入世与出世、社会与自然之间。

其诗歌创作便常常传达出这种矛盾状态。

三、‚统合儒释‛思想对柳宗元诗歌创作的影响柳宗元禅为表,儒为里;禅为用,儒为体的‚统合儒释‛的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集中而鲜明的体现和反映,从而使其诗歌创作在蕴涵浓郁的禅意之外更涵他意,韵味无穷。

诗人对儒家‚兼济‛、‚独善‛的思想是终身躬行的,可以说这贯穿于其诗文创作的始终。

诗人遭贬谪,经受仕途上的严重挫折,后来更是频受打击和人生迫害,思想上极其痛苦和忧伤,一方面,他‚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抒写自己的怨屈幽愤,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自行寻求解脱,从而归向佛教、寄情山水。

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儒教与佛教两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仅从佛教对儒教的补充来说,首先是士人取佛教为人生旅途迷惘时的心灵慰藉。

柳宗元与谢灵运、王维等山水诗人一样,其空灵洒脱的山水诗背后则多闪耀着禅光佛影。

其次是遭到人生挫折后的理想寄托。

柳宗元正是感到现实社会对其打击迫害,‚惊凤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而走向自然山水的,‚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再次是取佛教作为自己与社会抗争的精神支柱,如柳宗元的《渔翁》诗。

这正是中国士大夫在与外部世界斗争的‚兼济‛不利时,往往退回到归隐和对山水田园欣赏的‚独善‛中来,有时甚至还把这种迁谪之痛苦和优游山水的暂时之乐有机地统一在其诗歌创作中。

试读其《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知。

在秋风萧瑟之时,诗人独游南涧。

显然,诗人是为散心即排解迁客之郁闷而走向自然山水的。

诗人向往自然,欲离开喧嚣的社会而复归大自然。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寒藻‛等自然景观既使诗人悲戚的心境由此得到舒缓,由此体现自身‚自由‛的愉悦,而形成具有禅意、禅趣的境界,同时也使诗人感到自己‚独游‛和迁谪境遇的‚寂寞‛和‚凄凉‛之身世之悲,淡淡的‚乐‛和片刻的解脱又转为深深的忧愁,‚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这就是苏轼所说的‚柳仪曹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何忧之深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