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早期水疗干预脑瘫高危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水疗干预脑瘫高危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水疗干预脑瘫高危儿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水疗干预对脑瘫高危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

方法:将120例脑瘫高危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每日进行1次水疗。

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睡眠质量、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及痉挛缓解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水疗干预能改善脑瘫高危儿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水疗;脑瘫高危儿;临床效果水疗是利用水的温度、静压、浮力等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我院2004年11月开始将水疗作为一个治疗项目应用于脑瘫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治疗,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儿为2004年11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瘫高危儿,年龄在6个月以内,均有明显的脑瘫早期症状及高危因素。

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锻炼等常规早期治疗。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每日进行1次水疗,临床观察时间3个月。

2操作方法2.1具体方法:治疗组患儿除常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训练等治疗外,每日进行1次水疗,时间为15~30分钟。

新生儿15分钟/次,2~3个月婴儿15~25分钟/次,3~6个月婴儿为30分钟/次,喂奶后1小时进行,由专职护士1对1看护。

2.2水疗程序2.2.1水疗池为固定的设施,大小为90 cm×60 cm×55 cm,水深50 cm,水疗时选用北京英勇宝贝科贸有限公司研究生产的无损伤双保险的多功能游泳圈。

2.2.2调节好室温、水温,水疗室温度为(28±2)℃,水温38℃,重度痉挛型脑瘫患儿水温可调至38.5℃,有利于降低痉挛。

2.2.3选择合适的泳圈,0~3个月选小号,3~6个月选中号,操作者双手托住患儿头颈部,使患儿头向后仰,协助者掰开泳圈开口从患儿颈部套入,扣好安全扣和安全带,双手托住患儿双侧腋窝缓缓放入水中,对患儿进行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手足关节的松动及皮肤的轻柔按摩,同时进行情感及语言的交流。

高危儿早期干预降低脑瘫发生率的研究

高危儿早期干预降低脑瘫发生率的研究
慧 嘲 嘲 卢跃鹏 嘲 玉芳 嘲 王 韩聪 Ⅲ 景晓婧 王 晓丽
河 南 登封 市妇 幼 保 健 院 小 儿神 经康 复 科 登封 4 2 7 5 40
【 要】 目的 探讨 高危 儿 早 期 干 预 降 低 脑 性 瘫 痪 发 生 率 的效 果 。 方 法 高 危 儿 1 0例 分 为 早 期 干 预 组 (0例 ) 常 规 组 摘 2 6 和 (0例) 6 。干预组除接受 常规育儿指导外, 还进行综合 的康复训练 。常规组仅接受常规的育儿 指导。结果 1岁时脑性瘫痪发生率 干 预组 为 3 3 ( /0 , 规组 为 l. 7 (0 6 ) 2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3 26)常 6 6 1/ 0 , 组 P . 5 。结 论 高 危 儿早 期 干 预 可 降 低脑 瘫 的
发生率。
【 键 词】 新 生 儿 ; 危 ; 期 干 预 ; 性 瘫 痪 关 高 早 脑 【 图分 类 号1 R 2 中 72 【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1 1 7—10 2 0 ) 20 5—2 文 6 35 1 (0 8 1 —0 00
S ud fe ry i e v nto o o rn ncd n e o e e r lpas n i a swih h g 。 ik LuY e e g, n — t y o a l ntr e i n f r lwe i g i i e c fc r b a ly i nf nt t i h rs u p n Wa g Yu
wih d a e e liu o o a y a t r p s r fi g d e e — t ib t s me l sorc r n r r e y by a s g a t e r a t n

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描述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现状,分析原因并给出建议。

方法:本综述通过了解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和分享建议三方面阐述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结论:脑瘫高危儿的治疗目前普遍认为要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家庭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治疗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影响家庭早期干预的因素主要分为社会、对象、医院和家庭四个方面。

并陈述了家庭早期干预的方法,以期为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婴儿先天或者围生期等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损伤性脑损伤综合征。

WHO统计2015-2020年新生儿脑瘫发病率约4.5‰,位致残原因第五位。

目前中国有脑瘫患者600万,其中12岁以下的脑瘫儿童有178万人,每年新增脑瘫病例4~5万人[1]。

数以千万的脑瘫患儿在疼痛中不断受折磨,也让同样数字的家庭因孩子的疾病在贫困线挣扎几近奔溃。

一个脑瘫患儿一年治疗费用需要近十余万元,而且脑瘫患儿的康复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发展成脑瘫前,患儿早期均存在各种各样高危因素,如早产、颅内出血等。

目前共识是对脑瘫高危儿应该早诊断、早干预。

早期干预主要有医院筛查高危因素、回归家庭照护、社区医院定期随访及必要时医院治疗或机构康复。

高危儿早期筛查工作不断完善,救治技术不断提升,但是家庭早期干预受影响的因素最多,开展也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明确影响脑瘫高危儿家庭早期干预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对构建完善的脑瘫高危儿超早期干预社会支持系统及科学可行的干预模式至关重要。

1脑瘫高危儿定义及概况2008 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进行了概念更新[2],将高危儿分成4 类:(1)早产儿;(2)有特殊健康问题或依赖技术维持的新生儿,如呼吸机维持、营养支持等;(3)有家庭特殊情况所致婴儿高危状态,如较低的文化教育背景、缺乏社会支持、婚姻不稳定及很少做产前检查等母亲因素;(4)母亲曾经有婴儿早期死亡史。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效果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效果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效果进展摘要】本文主要讲述早期干预结合家庭康复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改善作用,减少脑瘫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脑瘫康复率和儿童的生命质量。

该疗法主要包括早期筛查诊断、主要干预治疗措施、中西医辅助干预治疗措施及家庭康复干预。

【关键词】脑瘫;早期干预;家庭康复【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007-02Progr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family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Fan Liy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Jiangbin Hospital, Nanning,Guangxi 53002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fami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the improvement of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and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palsy.The rate of birth and disability,the recovery rate of cerebral pals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were improved. This therapy mainly includes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Intervention treatment measure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uxiliar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measures and fami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Key words】Cerebral palsy; Early intervention; Family rehabilitation小儿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幼儿在脑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阶段时受到损伤,从而导致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摘要】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时间较为漫长,脑神经细胞损伤后较难逆转,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并且结合家庭康复可以促进脑性瘫痪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的正常化发育,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多数脑瘫患儿无法得到长期有效的治疗,以此最终导致残障,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不仅可以降低患儿的康复费用,还适用于长期康复治疗,是一种低花费、高效果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家庭康复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出生前到出生后30天因为各种因素引发非进行脑损伤导致的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虽然近年来随着产检技术的发展,产科的死胎有所降低,但是小儿脑性瘫痪的检出率较低,我国脑瘫儿童的患病率在1.92%,疾病的致残率在45%,并且两组数据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1]。

小儿脑性瘫痪的致病因素较多,如低体重、黄疸、围产期窒息等等,一方面影响患儿家庭幸福,另一方面对于我国人口整体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小儿的脑部处于发育阶段,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以促进躯体形态功能的快速康复。

1.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应用价值脑瘫患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治疗过程,现阶段的医疗技术无法恢复患儿受损的脑组织,但是随着疾病诊疗方式的研究推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现阶段,脑瘫常用的康复方式包括院内康复、家庭康复、医院联合社区与家庭的康复模式。

医院康复的优势在于医疗设备齐全,康复效果显著,但是缺点在于治疗费用较高,多数患儿的家庭无法承担长期高额的康复治疗费用,且疾病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导致患儿的家属无法承担[2]。

为脑瘫患儿选择一种低成本且效果好的康复模式至关重要。

早期干预结合家庭康复治疗中,在专业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属于一种从上到下的网络化康复形式,以较少的经济财力投入,获得最佳的康复护理效果,不仅可以被患儿家庭所接受,还可以延续康复过程,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康复形式[3]。

脑瘫高危儿监测与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脑瘫高危儿监测与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脑瘫高危儿监测与早期干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疗中心诊断和治疗的48名高风险脑瘫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

观察组得到了标准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得到了基于标准治疗和护理的早期干预,并比较了这两个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0.83%。

观察组平均每月治疗天数为(6.0±1.0)天,对照组平均每月治疗天数为(14.0±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风险脑瘫婴儿的早期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康复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瘫高危儿;临床分析;前言:脑性瘫痪是由胎儿或发育中婴儿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一组持续性中枢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及活动受限综合征。

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运动障碍。

脑瘫是儿童常见的身体残疾。

近年来,C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围产期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

脑瘫的发病率正在上升。

脑瘫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后果。

脑瘫的发生与许多妊娠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

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目前还没有治疗瘫痪的方法。

这意味着患此病的婴儿将在一生中接受探视、干预和设备。

对于脑瘫的治疗,人们普遍认为,早期发现是治疗脑瘫的关键。

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一般运动评估(GMS)最早由奥地利神经发育科学家Prechtl提出。

4~5月龄婴幼儿自发运动的观察是预测预后的一种评价方法。

评价GMS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学龄儿童的体育录像,由合格的评价者进行评价。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公认为早期神经发育检查的无创性观察工具。

GMS评价能早期发现特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治疗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信息。

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康复医疗中心诊断和治疗的48名高风险脑瘫婴儿被选为研究对象。

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小儿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诊治的脑瘫高危儿4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干预,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0.83%;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为每个月(6.0±1.0)d,对照组为每个月(14.0±1.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瘫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提高康复效率,缩短治疗天数,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Method:48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selected in the rehabilitation medical cente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December 2016,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24 cases of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early intervention based on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pared effect two group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67%,the control group was 70.83%,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days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0±1.0)days per month,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4.0±1.5)day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shorten the number of days of treatment,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Early intervention;High risk of cerebral palsy;Clinical analysis小兒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2.早产是目前发现患脑瘫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3.胎盘功能不全,缺氧缺血等被认为与脑瘫有关。
11
精选课件
出生后因素
新生儿期惊厥 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性肺炎 败血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脑积水 胆红素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低血糖症 脑外伤
12
精选课件
脑瘫的常见高危因素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g)
2.遗传因素 近年来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对脑瘫的影响很重要,双胞胎
同时患脑瘫、家族中已经有脑瘫患儿再发生脑瘫的几率偏高。 有报道单纯共济失调型脑瘫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部分痉 挛型双瘫、偏瘫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10
精选课件
围产期因素
1.患脑瘫的危险性随着出生体重偏离同胎龄标准体 重的程度而增加,低出生体重儿或巨大儿患脑瘫 的几率可高于正常体重数十倍。
5
精选课件
对于定义的讨论
➢ 目前对于定义的讨论,主要围绕在如何表述脑发 育早期的损伤和发育缺陷时间界限上,即应界定 为新生儿期内或婴儿期内。
➢ 由于种族及个体差异,很难严格而统一界定脑发 育早期的时间界限,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脑瘫的发 生应界定于婴儿期内。
6
精选课件
脑瘫定义三要素
➢发育性 ➢非进行性 ➢永久性
17
精选课件
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4~5个月
⒈不追视,不注意看人,眼不灵活 ⒉表情呆板不灵活,逗时无反应 ⒊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 ⒋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 ⒌坐位呈全前倾或后倾 ⒍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
18
精选课件
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6~7个月
⒈见不到手、口、眼协调姿势

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过程中,分析效果及体会。

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患儿84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早期干预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而对照组患儿则未实施早期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早期干预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以及语言功能等Gesell发育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1岁时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分别为23.8%、54.8%,早期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Gesell发育测评分,促进患儿全面发育,使脑瘫发生率有效降低,并且,能够有效减轻脑瘫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危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疗效;体会脑性瘫痪具体是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

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1]。

脑性瘫痪由于病因复杂,症状各异,所以,很难进行早期确诊,但早期诊断与干预对于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此研究中所选84例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患儿,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进行治疗过程中,分析早期干预的效果结合治疗过程中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研究中所选84例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脑性瘫痪高危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

早期干预组男性患儿有29例,女性患儿有13例,年龄1-8个月,平均年龄6.2±1.4月,其中Vojta姿势反射异常极轻度、轻度、中度和重度患儿例数分别为5例、9例、13例、15例。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 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方法对脑瘫 高危儿 早期神经 行为异 常评定 的应用价 值 , 并评价早 期干 预的疗效。方法 高危新 生儿共 1 1例, 中干预组 9 5 其 0例 , 非干预组 6 1例。干预方法采用家庭与 门诊相结合 的干
预模式 , 并根 据神经发育学评估结果结合 V j 诱 导疗 法、 oa oa t B bt h法肢体 功能训练法进行个 别强化训 练。两组儿童 均接受常规育几指导。神经发育检测 方法采用 V j 姿 势反 射、2项神经运 动检查 、 eel 幼儿发育检查 量表评 oa t 5 G sl婴
( et f eitc,AfitdHopt f uinC l g ,P t n3 0 C ia D p.o dais fl e sil t ol e ui 5 0, hn ) P r ia ao P a e a 1 1
AbtatO jci : os d evleo nuo eai s i pei igte a aei nuooia fnt no - src: bet e T t yt a f e r hv r etn rdcn m g e r g l uci fi v u h u b ot t hd n l c o n
The ci i a t y o h ary i t r e i n n c r br sy hi h- ik i a nt ln c lsud ft e e l n e v nto i e e alPa l g rs n f s
WA NG u-h ,ZE n h , HUO J nr i H G i i z NG Re —e Z u —u ,C EN a gh a g,LA We —h n Hu n —u n I N n c a g,Y A Xa —i U N ioqn

最新: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完整版

最新: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完整版

最新: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完整版)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肢体残疾,常伴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口]。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为1.4%。

~2.5%。

,中低收入国家相对较高,我国目前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2.48%o[2]o目前对于脑瘫,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改善脑瘫儿童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2017年JAMA Pediatrics杂志发表了澳大利亚Novak博士等题为《脑性瘫痪早期精准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进展》的系统评价,梳理了早期预测脑瘫的标准化工具, 明确提出可以将诊断时间提前至纠正胎龄6月龄以内[3,4]。

早期干预应在诊断明确后立即介入,通过神经可塑性原理改善整体功能、提高参与能力,预防并发症,也有助于家庭干预的建立及知识获得。

2021年JAMA Pediatrics杂志又发表了《0~2岁脑性瘫痪及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基于系统评价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5](简称指南),从使用不同干预策略与不干预之间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后果之间的比较、文献证据质量、家庭关于受益与风险的选择及费用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就运动等9个领域做出推荐,对当前的早期干预方案有较好的指导作用[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组织专家,结合国内情况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规范国内脑瘫早期干预现状,帮助康复从业者及时掌握早期干预最新研究进展及理念,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指南概述1.1研究方法指南在CINAHL x Cochrane x Embase s Medline x PsycInfo 及Scopus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了0~2岁脑瘫及其高危儿干预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CTS) ,16项系统评价和27项RCTs符合纳入标准,按照运动、认知、交流、饮食、视觉、睡眠、肌张力管理、肌肉骨骼健康及父母支持共9个领域分类进行系统评价。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5-27T07:14:08.074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4期作者:赵大鹏[导读] 随着近些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与改革赵大鹏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市200062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与改革,使婴幼儿疾病的护理治疗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而脑瘫作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病症,不仅会使患儿的运动功能显著下降,还会对患儿的智力、语言表达和感知觉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严重阻碍患儿的正常发育。

本文根据小儿脑性瘫痪的病症特点,浅谈一下该种疾病的早期干预治疗策略及家庭康复措施。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家庭康复引言:脑瘫是医院儿科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其临床症状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常伴随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发作、感知觉及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对患儿今后的成长发育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而早发现和早治疗是脑瘫患儿的干预原则,能够使患儿的躯体形态功能显著改善,有助于加快患儿的生长发育进度,让其生存质量也随之提高。

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治疗结合家庭康复的应用方法,以此为改善脑瘫患儿的护理治疗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早期干预治疗措施1.1 筛查诊断脑瘫患儿的病变位置在脑部,通常会累及四肢,其临床表现较为多样。

而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难度非常高,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往往无特定的明显表现,仅随着时间推移才能够发现患儿存在发育落后的主要症状。

由此可见,在脑瘫患儿出现特定表现前开展早期筛查工作极有必要。

经过调查研究与病症特点分析,儿科医护人员应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窒息和颅内出血等,列为脑瘫患儿的高危筛查对象。

并采取建立个人档案、逐一仔细随访、综合体检和定期复查CT的措施,及时发现患儿的病变情况、病症原因及病灶位置,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参考[1]。

1.2 综合训练儿科医护人员对脑瘫患者开展综合训练干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儿的病症特点及具体情况,从体能、技能、语言、感知觉及认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较好的改善,让其生存质量也得以提高。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影响的研究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影响的研究

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预后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脑瘫高危儿的最佳干预时期,对脑瘫高危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脑瘫高危儿257例,其中98例于3个月内开始干预治疗为超早期干预组,83例于3个月后开始干预治疗为早期干预组,两干预组患儿均在医院干预治疗2个疗程(2个月)以上,另76例家属拒绝干预治疗为对照组。

结果:(1)1岁(早产儿取纠正年龄)时婴儿智能测试(CDCC)量表测试结果各干预组的MDI和PDI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342 ?滋mol/L者8例);早产16例(28~32周孕4例,32~35周孕9例,35~37周孕3例);颅内出血2例;同时伴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者12例。

该组有1例患儿因继发癫痫家属于干预6天后放弃治疗并失访。

83例因患儿及家属的各种原因于3个月后开始干预治疗,为早期干预组,其中1分钟Apgar评分诊断为窒息32例(5分钟Apgar评分:8分以上2例,4~7分25例,0~3分5例);高胆红素血症26例(血清胆红素256~342 ?滋mol/L 15例,血清胆红素342 ?滋mol/L 者6例);早产14例(28~32周孕3例,32~35周孕7例,35~37周孕4例);颅内出血1例;同时伴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者10例。

另76例家属拒绝干预治疗为对照组,其中1分钟Apgar评分诊断为窒息者29例(5分钟Apgar评分:8分以上4例,4~7分20例,0~3分5例);高胆红素血症23例(血清胆红素256~342 ?滋mol/L 14例,血清胆红素342 ?滋mol/L者4例);早产12例(28~32周孕3例,32~35周孕6例,35~37周孕3例);颅内出血2例;足月小样儿(低出生体重)1例;同时伴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9例。

该组有26例因家属不配合而失访,另有1例患儿8个月时因癫痫发作死亡。

3组患儿的高危因素及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0-6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开题报告

0-6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开题报告

0-6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期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率约为
1/500~1000。

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

因此,早期筛查和干预对于脑瘫患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0-6个月龄是脑瘫高危儿最容易发病和最容易出现异常症状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高危儿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
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0-6个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方法,以
期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降低患儿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以早产儿、出生窒息、黄疸病、脑出血、颅内感染等高危因
素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0-6个月龄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

1. 问卷调查
针对家长,通过问卷了解高危儿的疾病史、家族史、生长发育状况、食欲、睡眠、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

2. 临床观察
对高危儿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肺系统检查、骨骼肌肉系统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症状。

3. 早期干预
对于发现异常症状的高危儿,进行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包括运动康复、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

三、预期结果和影响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0-6个月龄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脑瘫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经济等方面的负担,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家庭医学2017.05(上)临床新视点医疗篇脑瘫高危儿是在高危儿脑损伤后在明确脑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障碍前所引入的一个过渡性诊断,常用于小于六个月婴儿;为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的代名词。

婴儿早期脑的发育越不成熟,可塑性越强,因此,在新生儿神经突触迅猛增加期,利用其神经回路不稳定的特点,给予一定的良性环境刺激,可以塑造最优的皮层细胞结构。

临床研究证明,通过早期丰富的全方位干预和功能训练,可使脑瘫高危儿获得大脑功能重组,最大限度的促进患儿正常发育。

现将目前临床上已经肯定的干预方法介绍如下,供患儿家长参考。

Bobath-NDT 治疗法此方法由英国的神经病学博士Bobath 创立,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小儿神经发育治疗法。

Bobath 认为脑瘫儿运动障碍是主要脑受损后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和肌张力改变。

造成异常姿势和原始运动模式主导其整体运动,妨碍了正常的随意运动。

恰当的刺激可以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利用正常的自发性姿势反射、平衡反射等调节肌张力,使患儿体验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感觉,从而改善异常运动的控制力,诱发正确的动作。

特殊的感觉输入、重复运动和体位模式能加强突触链,促进神经网络功能连接。

包括反射抑制性手法,抑制异常姿势和肌张力,阻断痉挛;促使患儿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阻断异常信号的传入和强化正常信号的传入;等,使患儿运动发育趋于正常化。

Vojta 疗法利用反复的反射性指导运动诱发正常的运动要素,从而使患儿的异常运动模式消失;对本体感觉进行刺激,使处于出发肢位的患儿被诱发出反射性移动运动。

治疗方法通过多次刺激诱发带,出现反射性翻身与反射性腹爬,最终使反射运动变为主动运动。

Rood 治疗法通过刺激相应感觉器官,反射性产生运动反应,诱发有目的的动作。

①擦刷法-软毛刷(要求肌群活动的表皮)快速擦法(3~5次/秒,持续30秒),对肌张力低下的患儿较适宜;慢速擦法(1次/秒,30秒),对肌张力增高的患儿较适宜。

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资料收集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小儿脑瘫患儿,按照密封信封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早期康复组。

常规组常规给予用药和康复指导;早期康复组开展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评价:(1)家长满意率;(2)发育正常率。

(3)干预前后小儿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的差异。

结果:(1)早期康复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康复组发育正常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早期康复组干预后小儿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的差异显著比常规组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运动、智力正常发育,提高发育正常率,患儿家长满意,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and application effect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the data collected from since February 2014 treated 100 cases of infantile cerebral palsy,according to seal the envelope method of children can b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Conventional group of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guidance;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to carry out the early infantile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Evaluation:(1)the parents satisfaction;(2)to develop ZhengChangLv. (3)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s motor development index and the difference of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Results:(1)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parents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2)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development ZhengChangLv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group,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3)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children with motor development index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index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group,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exactly,help to promote movement,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improve development ZhengChangLv,parents satisfaction,can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Application effect小儿脑瘫属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综合征,脑瘫患儿临床以运动障碍和动作异常为主要表现,也可伴随一系列听力、语言和视力障碍,可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也增加患儿家庭负担[1]。

早期干预降低高危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早期干预降低高危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早期干预降低高危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彭芬【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降低高危儿脑性瘫痪的效果.方法从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儿科2008年9月到2011年1月就诊的高危儿中选人170例,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早期干预和晚期干预.干预措施包括运用婴儿游泳及抚触、引导式教育、智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高压氧、针灸理疗、脑细胞活性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并制定个体化方案.使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婴幼儿发育量表(Gesell)、发育商(DQ)等评价两组患儿1岁时的发育状况,并根据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确诊患儿是否存在脑性瘫痪.结果实验组1岁时GMFCS和MACS评分分级、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DQ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1岁时确诊脑性瘫痪的患儿3例(3.53%),对照组1岁时确诊脑性瘫痪的患儿9例(10.59%),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明显改善了患儿脑功能的发育,并降低了高危儿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高危儿;早期干预;脑性瘫痪【作者】彭芬【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3脑瘫(CP)患儿给个人、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并影响到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因此,寻找一种降低小儿脑瘫发生率的方法不仅是医学的迫切需求,更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目前国外对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效果较肯定。

而早产是高危儿较常见的高危因素之一,高危儿又是小儿脑瘫的高发人群。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进行了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探讨其在临床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分组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从2008年9月到2011年1月前来就诊的高危儿中选入170例,其中男64例,女106例.病例入选标准:在胎儿期、分娩期以及日后发育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有危险因素的婴儿;排除病例标准:先天畸形、21-三体综合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ih c r b alp s . t e e r al y
Ke r s: c r br l a s y wo d e e a p ly;hi ~ ik i f nt gh rs n a s;e ry i t r n i a l n e ve ton;r r iw e ve
4 是早 产或 出生 体 重 < 2 0 0 5 0 g的 低 体 重 儿 ; 出生 体 重 < 1 0 50 g者脑 瘫 患 病 率 为 正 常 出 生 体 重 儿 的 4 ~ 1 0倍 ; 生 体 重 < O 【 ) 出
10 5 0g仅 占存 活 新 生 儿 的 0 6 , 占脑瘫 儿 的 2 _ 。 .8 但 8 2 ] 2 O世 纪 6 O年代 , 国 学 者 提 出 早 期 干 预 的 概 念 。早 期 f 美 预 是 指一 种 有 组 织 、 目的 的 丰 富环 境 ( 供 刺 激 ) 教 育 训 练 有 提 的
的监 测 是 早 发 现 、 诊 断 的 关 键 。 刘 宏 伟 等 通 过 对 2 5例 高 早 2
危 新 生 儿 的 监 测 研 究 , 出 脑 瘫 高 危 儿 监 测 的 实 施 措 施 : 建 提 ①
立 高 危 新 生 儿 的 监 测 随 访 制 度 ; 定 期 随 访 , 熟 悉 婴 儿 正 常 ② 由
Ad a e i v nc n Eary I t r e to o n a t ih rs oCe e r lPas ( e viw ) l n e v n i n f r I f n sH g — ik t r b a ly r r e
t ho l,Gu gz ou 51 63 al Sc o an h 0 0,Gu angdo g ,Chi a n n
LILi n. Gua ngz uRe b lt in and Eape i e ~ ho ha i iato c rm n
Ab ta t sr c :
T h spa r s m m a ie h rt ra a h t ci n o i i pe u rz d t e c ie i nd t e de e to f hgh~ik n a s wih c r b a a s rs i f nt t e e r lp ly, t o s, a pr — he m de p oa
李 林
[ 要 ] 本 文 系 统综 述脑 瘫 高 危 儿 标 准 与 监 测 , 摘 早期 干 预 操 作 模 式 、 施 与 效 果 , 讨 适 合 国 内脑 性 瘫 痪 高 危 儿 的早 期 干 预 方 措 探
法 。
[ 键 词 ] 脑性 瘫 痪 ; 危 儿 ; 期 干 预 ; 述 关 高 早 综
脑性 瘫 痪 是 自受 孕 歼 始 至 婴 儿 期 非 进 行 性 脑 损 伤 和 发 育 缺 陷所 导 致 的 综 合 征 , 要 表 现 为 运 动 障 碍 及 姿 势 异 常 , 调 主 强 了脑 雄 的脑 源 性 、 损 伤 非 进 行 性 、 状 在 婴 儿 期 出 现 , 有 诸 脑 症 可 多伴 发 症 和 应 当 排 除 进 行 性 疾 病 所 致 中枢 性 运 动 障 碍 及 正 常
c s e fc fop r in o a l n e v nto he , fe to e ato fe ry it r e in,t x or h ut bl e h fe ry i e v nto f rt m e tc hgh rs hi e o e pl e t e s ia em t od o a l nt r e in o hedo s i i - ik c l n dr
神 经 发 育 的 专 门 儿 科 医 生进 行 定 期 的 发 育 评 价 和 神 经 检 查 ; ③
儿童 暂 时 性 运 动 发 育 迟 缓 。脑 性 瘫 痪 高 危 儿 是 指 生 前 、 生 时、 生后 各 种 因素 影 响 大 脑 正 常 发 育 , 生 脑 性 瘫 痪 高 危 因 素 发
的婴 儿 。高危 状 态 的 主 要 因 素 包 括 早 产 、 出 生 体 重 、 内 感 低 宫 染、 妊娠 期 胎 儿 理 化 因 素 与 药 物 等 损 伤 , 生 前 后 缺 氧 、 生 儿 出 新 期 重 度 黄 疸 、 生 儿 期 颅 内 出 血 等 。 如 有 学 者 报 道 , 瘫 中 新 脑

1 3 ・ 0 6
±国壁复理
夹 0 0 1 月第 1 卷第 1 期 C i JR hb1 ho y r t N 皇2 1 年 1 6 1 h e _ e a , o n T P c

2 0, V 。Biblioteka . 1 01 1 6, No 1 . 1

综述 ・
脑 性 瘫 痪 高 危 儿 的 早 期 干 预 研 究 进 展
需 要 多 学 科 的 协作 , 别 是 新 生 儿 科 、 科 、 防保 健 科 及 康 复 特 产 预 科的协作 ; 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 ④
2 1 动 态 监 测 美 国 儿 科 学 会 ( . AAP) 2 0 在 0 1年 颁 布 了“ 幼 婴 儿 发 育 监 测 和筛 查 ” 卫 生 政 策 声 明 _ 。这 是 一 项 灵 活 、 向 、 的 6 ] 纵 动态 、 续 的 监 测 方 法 , 调 专 业 人 士及 家 长 的参 与 , 连 强 需要 家 长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 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 1 0—7 1 2 l ) 11 3—4 723 文 文 0 69 7 (0 o l—0 60
[ 文 著 录 格 式 ] 李 林 . 性 瘫 痪 高 危 儿 的 早 期 干 预研 究 进 展 E ] 中 国康 复 理论 与 实 践 ,o 0 1 ( 1 :0 6 1 3 . 本 腑 J. 2 1 ,6 1 )1 3 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