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治疗指导方案
糖尿病中医方案
糖尿病中医方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功能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传统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糖尿病中医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领域。
1. 中药治疗:中药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气虚、阴虚、痰湿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药治疗的目标是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血糖代谢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四妙丸、参茸丸、六味地黄丸等,这些方剂具有滋阴降糖、健脾益气的功效。
2.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饮食调节,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多因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常引起。
因此,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限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同时,中医建议多吃些中药调理饮食,如苦瓜、黄芪等,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与胰脏、脾胃等器官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增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4.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在治疗疾病中的常用手法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化经络,调理脏腑功能,从而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捏揉、推拿、拍打等,通过对腹部、背部等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糖尿病中医方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疾病,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这种方案在糖尿病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并且与西医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
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
传统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肾虚、脾虚、气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中医干预方案通常包括草药治疗、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草药治疗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草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通过调整内分泌功能、改善血糖水平、保护胰岛功能等方面发挥作用。
常用的草药包括五味子、黄精、北沙参等。
这些草药具有滋阴补虚、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达到改善糖尿病症状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等。
针灸疗法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然而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三、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饮食应以清淡、健脾益气为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纤维素的摄入,避免肥腻、油炸等高热量食物。
同时,还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番茄等。
通过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
四、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的重要部分。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体质,增加气血流通,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调节血糖水平的目的。
常见的适宜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糖尿病中医干预方案包括草药治疗、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等。
这些干预措施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来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一般需要长期干预和管理,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按照医嘱规律进行治疗,如此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重要的是,无论是中医干预方案还是其他治疗方法,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
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保健。
以下是一些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1.控制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
入,控制体重。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强体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控制情绪: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保持心情平静、愉悦有助于控
制血压。
4.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中医保健:中医的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血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1.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碳水
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强体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
病。
4.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血糖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中医保健:中医的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血糖,缓解糖尿病症状。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和起居调护,如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保健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保健高血压与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中医保健在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医保健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这两种疾病。
一、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与体内的气血、阴阳失调有关。
高血压主要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糖尿病则是体内阴阳失调导致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这两种疾病时,注重调整气血、阴阳平衡。
二、中医保健方法1.中药调理中药在调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对于高血压患者,中药可以调节血压、平稳心率。
常用的中药有天麻、丹参、黄芪等。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中药可以调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苦瓜、黄精、山药等。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2.食疗养生饮食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中医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患者应合理摄入各类食物,保证营养平衡。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少吃油腻、高盐食品,多摄入蔬菜水果;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糖食品,多摄入蔬菜、豆类。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药膳调制,如苦瓜炒鸡蛋、酸枣仁粥等,来辅助治疗。
3.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在中医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针灸可以通过调整经络,调和气血,改善高血压症状;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糖尿病症状。
患者可以在专业的中医医院接受针灸推拿治疗。
4.运动调养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降低血压和血糖。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要注意,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5.情志调理中医强调情志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加重高血压和糖尿病症状。
因此,患者应通过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缓解压力,有助于疾病的缓解。
三、中医保健的注意事项1.寻求专业医生指导中医保健需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患者不应迷信中医,要寻求合格的中医医生的指导,制定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2024糖尿病高血压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2024糖尿病高血压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伴随临床医学高质量发展趋势,循证临床已成为临床医生的思维范式。
由政府、行业学会引领制定的临床诊疗标准、指南、共识、规范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
这些诊疗指南还方便了非专业医生的临床决策,对诊疗实践指引成效显著。
应广大读者建议,经我刊编委会讨论,决定在本刊开设〃标准指南共识规范冶栏目。
期待各行业学会、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指南、共识、规范能在我刊发布。
把中医学期刊办成临床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基层医师、广大医学生和中医从业者的良师益友,一直是我刊的办刊宗旨、追求目标。
鉴于当前中医特点,本刊鼓励从临床实践出发,基于循证医学原理, 采用RCT研究数量少、质量良莠不齐,而实践经验总结多、证据确凿等Cochran手册制定的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采用GRADE小组制定的推荐强度分级标准推荐证据等级才安照疾病的临床诊疗需求,根据专家共识分别确定循证病证结合诊断、病证结合治疗和病证结合康复等措施, 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实践。
欢迎各学术团体积极组织制定相关标准、指南、共识、规范,本刊及时组织行业专家论证发布。
糖尿病高血压病(diabetes mellitus with hypertension,DMH)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危害性大。
据报道,国外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为40%~80%,国内为59.9%o糖尿病与高血压相互影响,共同对大小血管造成损伤,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血管并发症的强危险因素,既加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又加速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使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风险增加7.2倍,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DMH,可极大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DMH的血压临床治疗难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早期以隐匿性高血压或夜间高血压为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变异性大,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增加靶器官损伤风险。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为深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中的优势切实降低医疗费用进一步提高同德街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同德街中医药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结合同德街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未病先防”为重点继承发扬中医”;治未病”理念探索中医治疗糖尿病有效途径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普及中医关于糖尿病保健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糖尿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用中医药对糖尿病人进行保健指导减缓其疾病进展。
二、工作方向糖尿病中医保健工作要以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根据不同年龄和环境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影响糖尿病人寿命的危险因素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三、工作对象和内容(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本中心要对辖区糖尿病患者按照《__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20__年版)》规定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方法进行健康管理。
四、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程序(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质辨识针对患者不同的体质给予患者有关中医药保健方面的相关建议;(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四季养生、穴位按摩、足浴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三)对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四)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
五、中医辨证1.上消(肺热津伤)证侯:口渴多饮为主并伴有口干舌燥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药:消渴方基本处方:花粉 20g、生地 20g、百合 15g、麦冬 15g、党参 15g、菟丝子 15g、五味子 10g、苍术 15g、山药 30g、酸枣仁 15g、远志 10g。
2.中消(胃热炽盛)证侯:以多食易饥为主且伴有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糖尿病,这个听起来有些严肃的病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糖尿病的调理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份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
一、了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血糖浓度持续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主要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
二、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1.调整饮食: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中医主张“药食同源”,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2.药物治疗:中医利用草药、针灸等方法,调节内分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三、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1.饮食方面(1)控制总热量摄入:每天摄入的热量要适中,不要过高或过低。
(2)合理搭配营养:主食应以全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3)控制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重要特点,因此,饮食应以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为主。
2.药物治疗(1)草药治疗:根据糖尿病的证型,选用相应的草药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内分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3.生活方式调整(2)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心理调护(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增加生活乐趣。
四、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的实施1.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4.家庭支持:家人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为糖尿病的治疗努力。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积极面对,遵循中医药健康指导方案,相信病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的生活!注意事项:1.饮食要定时定量别看这简单,其实做到挺难。
有时候忙起来,就忘了按时吃饭,或者随便应付一下。
解决办法就是设定闹钟提醒,或者提前准备好健康的餐食,确保每顿饭都能按时吃,分量适中。
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总结
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总结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由于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引发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强调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引发的。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等。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咸味摄入,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稳定血压。
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医治疗侧重于调整脾胃功能,并平衡体内的阴阳。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等引发的。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健脾益气、温阳补肾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山药、附子等,这些药物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增强体内的阳气,从而改善血糖水平。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合理膳食控制,限制糖类、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
中药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中药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益气、通络化瘀等作用,可以改善病情、控制症状。
针灸和艾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可以调理脏腑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此外,中医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通过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师指导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注意合理用药、坚持长期治疗,并与西医治疗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针对糖尿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1.饮食调控:中医药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的发生与肾脾气虚、湿热痰滞有关。
因此,饮食要以养脾胃、清热湿为主,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建议每天摄取适宜的蛋白质、低GI碳水化合物和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高纤维蔬菜等。
同时,可适当饮用中药茶,如山楂、苦瓜、黄芪等,有助于降血糖和调节体内的湿气。
2.中药治疗: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有着很好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黄芪、苦瓜、五味子等。
这些中药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代谢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合医生进行中药的使用和调理。
3.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中医理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糖尿病的发病和改善有所差异。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以了解自身的体质特点和健康问题,更好地调理和管理糖尿病。
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可进行针灸、艾灸、推拿和中药疗法等个体化治疗。
4.情志调节:情绪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应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志调节是调理体内气血平衡的关键,情绪不稳定、过度焦虑、悲伤等不良情绪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患者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方法,如运动、太极、音乐疗法等改善心情,提高身体的整体抵抗力。
5.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中医药认为,运动可以调节气血循环、增强体质,对改善血糖控制和防止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度和降低血糖水平。
6.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相关检查,以了解自身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身体的变化。
通过经常复查,医生可以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的稳定控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中医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它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基本观点,体现中医特长,在充实和发展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内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用于2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最近,卫生部在全国在医药工作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积极作用。
本项目以糖尿病和高血压病随访随治作为切入点,将中医学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当中。在发扬祖国医学,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充实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治疗内涵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采取积极和治疗和预防措施,尽量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是控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是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治疗中的个体化干预是重要手段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疗记录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疗记录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诊疗记录示例如下:
诊疗时间:2023年2月18日
就诊地点:诊所
就诊人员:先生
主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
现病史:
患者有20多年的历史,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史已有5年。
高血压一般为持续性高压140 mmHg,低压90 mmHg。
曾经多次住院治疗,采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
最近两次就诊都是在我这里做的检查,药物种类和剂量有所调整。
既往史:
患者有家族病史,家族中共有4人患有糖尿病。
此外,患者有吸烟史和饮酒史,每天吸烟100支以上,每周饮用2次以上的酒精饮料。
家族史:
患者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曾患有糖尿病,目前无其他家族成员患有糖尿病。
检查报告: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患者有高血糖、高胆固醇、高血压等情况,同时我还发现患者有肥胖。
医生综合考虑后,开具以下处方:
1. 口服药物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200毫克/次,每日3次;阿司匹林0.4克/次,每日1次。
2. 控制体重:每周进行1-2次体重测量,每次测量后进行饮食控制。
3. 戒烟限酒:患者需戒烟,并且限制每周饮用的酒精量。
治疗计划:
1. 患者需要控制体重,每周进行1-2次体重测量,每次测量后进行饮食控制。
2. 患者需要适当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强度适宜的运动,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
3. 患者需要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摘要目的证实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门诊患者58例,确定诊断标准,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显效38例,占65.52%;有效16例,占27.59%;无效4例,占6.90%。
总有效率为93.10%。
结论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肝肾阴虚;六味地黄汤临床上许多糖尿病患者,经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也较多的伴有糖尿病,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病两种疾病无论是在病因、互相影响还是危害性上都存在共通性,因此常常合并发作,形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病患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中高血压病患病率,约50%~70%。
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易怒、夜眠不宁、多梦,或兼胁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重,目干涩、视物不清、口干咽燥少津、五心烦热、乏力、面时潮红、口苦、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细。
患者易出现冠心病、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作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且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的标准。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
年龄最小41岁,最大69岁。
病程最短3年,最长10年。
1. 2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配合服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基础治疗:服用降血糖药物,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六味地黄汤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若肝阳上亢明显,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白芍。
肝火过盛可重用丹皮以增强清肝泄热之力。
便秘可加熟大黄以通腑。
如若眩晕较重、泛泛欲吐、四肢麻木、甚至震颤、肌肉抽缩跳动、有阳动化风之征象者可加珍珠母、煅龙牡以镇肝熄风。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高血压的调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等密切相关。
比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年老体衰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在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方案中,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使用天麻钩藤饮来平肝潜阳;对于阴虚阳亢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杞菊地黄丸,以滋阴潜阳;对于痰湿内阻型的患者,则可能会用到半夏白术天麻汤,来化痰祛湿。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需要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百会、风池、曲池、太冲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此外,艾灸对于一些虚寒型的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阳补气。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高血压的调理也有积极作用。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肩部以及背部的相关穴位和经络,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比如,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脑部供血;按摩涌泉穴有助于引火下行,降低血压。
在饮食方面,中医讲究“药食同源”。
高血压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
比如,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平肝、降压利尿的作用;黑木耳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降低血压;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益处。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甜腻的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
情志调节在中医高血压调理中也不可忽视。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从而加重高血压。
高血高降血糖中药方
高血高降血糖中药方高血高降血糖中药方能帮助高血压患者减轻病症。
高血压降血糖中药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血高降血糖中药方(一)三草汤【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渡舟方。
(二)玄参钩藤汤【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三)化瘀清散汤【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润民方。
(四)赭决九味汤【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清肝汤【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六)莲椹汤【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临床分析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型,探讨对症中医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片、施慧达口服治疗,同时辅以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治疗组患者在实施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同时,将患者分为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和痰浊阻络型三种证型,分别予以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
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标签: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临床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导致,属于糖尿病全身性血管病变之一[1]。
临床数据显示,相比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且随着患者年龄、体重及病程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的患者在临床属于较高危的危险分层。
本研究在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分别选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患者,符合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治疗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39~77岁,平均(56.4±12.2)岁;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17年,平均(6.2±4.4)年;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7±11.4)岁;病程最短10月,最长16年,平均(5.4±3.8)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20023371)口服治疗,0.5 g/次,3次/d;施慧达(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H19991083)口服治疗,2.5 mg/次,1次/d;同时辅以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1概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糖尿病与高血压具有共同的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对心血管的危害明显增多,二者并存心血管损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4~8倍。
同时,高血压也是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血压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率降低37%,降低血糖可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率减少25%,提示高血压与糖尿病特征性微血管的关系可能大于高血糖,而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大于高血压。
积极对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2病因病机2.1发病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其发生与体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失宜、高年劳倦、外感邪毒、药石所伤等密切相关。
素体肝旺、阴虚阳亢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病。
饮食失宜,过嗜醇酒厚味,胃肠结热,或内生湿热痰火,可以伤阴耗气;情志抑郁,五志化火,可以内生郁热,导致肝火伤阴,或引发肝阳上亢;高年肾阴不足,或劳倦耗气伤阴,水不涵木,可导致阴虚阳亢;高年久病,阴阳俱虚,导致虚阳浮越;外感风热或温热、湿热邪毒,或药石燥烈伤阴,阴虚阳亢,有时也可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致病因素。
2.2病机及演变规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发病尤其与肝关系密切。
内热伤阴耗气是贯穿糖尿病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而高血压病常常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火上扰等。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初病多实证,在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火上扰证候的同时,可兼见脾胃湿热、胃肠结热等证,久病则多兼阴虚、气阴两虚,甚至可表现为阴阳俱虚,虚阳浮越。
其病情严重者,肝阳暴张,风火相煽,或肝风痰浊上扰,则可能发生神昏痉厥之变。
久病血瘀,络脉瘀阻,在气虚、阴虚,甚至阴阳俱虚的基础上,痰湿、湿热、痰热阻滞气血,络脉瘀结,则可发生胸痹心痛、中风偏瘫、水肿关格、痿痹脱疽、视瞻昏渺等多种变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指导方案中医对高血压的6大病因分析
1。
肝阳上亢
多因素体阳盛,肝阳上亢而致头晕或内伤七情,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气机郁结,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头晕、头痛、急躁易怒等症。
2。
阴虚阳亢
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经久不愈,更耗伤真阴,而致肝肾不足,肾水虚亏,肝肾同源,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而感头晕头痛。
甚则化热化风,上扰清窍或虚风内动,肾水不足,水火不济,心火亢盛,或肝火上扰心神,而致心神不宁。
3。
痰浊内蕴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肝木亢盛,木横侮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脑为精明之府,清窍之所,肝火、肝风夹痰湿上蒙清窍,则头晕如裹,肢体重着,甚则神志昏蒙。
4。
阴阳两虚
久病阴虚及阳,导致阴阳俱虚,症见头晕眼花,腰酸耳鸣,形寒怕冷,四肢欠温。
5。
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先天不足,肾阴不充,致使肾精亏耗,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上下俱虚,发为眩晕。
6。
血脉瘀滞
经络血脉为人体气血、津液之通道,若阴虚火旺,灼津成痰,痰滞脉络,而致血瘀痰阻,阴虚内热,热盛耗阴伤气,而致气虚血瘀或阴病及阳,而致寒凝血瘀等,引起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则见肢体麻木、疼痛、青紫发凉等症。
痰、火、风、瘀既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又是高血压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两者互为因果。
病变始于阴虚火旺,火邪化风炼津成痰,痰阻经脉成瘀。
或气虚,寒凝而致瘀阻,瘀久可以化热,热可化火化风,终致血脉瘀滞。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则
在糖尿病高血压治疗中注意以下原则
1。
中医辨证用药与西医辨病用药相结合
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研究成果相结合,降低血压、改善症状与预防并发症相结合。
杜绝用升压作用的中药,应尽量选择针对高血压病不同病理环节的中药,使其发挥协同作用,既能很好地改善症状,又能预防并发症,充分发挥中药一药多效、一举多得的作用。
2。
根据西医临床分期处方用药
现代医学将高血压病分为三期,临床上有比较严格的分期标准。
在治疗本病时,首先要了解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期,再弄清楚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与高血压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合理、准确地选择应用中药治疗。
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根据临床表现,酌情选用养血安神药、平肝潜阳药、疏肝解郁药、理气活血药治疗。
应该避免使用升高血压的中药,如陈皮、青皮、枳壳、枳实、款冬花、细辛、秦皮、蟾酥、巴豆等及升高血糖的中药,如天花粉、党参、麦冬、川贝、陈皮等。
3。
结合典型症状随症加减用药
当高血压病发展到三期时,病变已累及心、脑、肾等多器官,引发的症状较多,也较明显,此时应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进行治疗。
如西药在降压方面效果好,起效快,可为首选中药在改善症状、防止心脑并发症方面疗效较好,可结合两者之长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处方用药、对症治疗、随症加减用药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下列药物既有效改善症状,又有降压作用,可随症加减选用
(1)头晕加天麻、钩藤、罗布麻、地龙、牛黄、羚羊角粉 (2)头痛加川芎、延胡索、当归、吴茱萸 (3)劲项强硬加葛根、羌活、白芍 (4)眼花加菊花、女贞子、决明子、灵芝 (5)耳鸣加葛根、女贞子、杜仲、骨碎补 (6)健忘加人参、枸杞子、何首乌、地黄 (7)失眠加酸枣仁、丹参、五味子 (8)抑郁加柴胡、香附、郁金 (9)胸闷加瓜蒌皮(便秘用全瓜蒌)、桔梗、丹参、佛手柑 (10)心悸加柏子仁、酸枣仁、当归 (11)烦躁加龙胆草、黄连、莲子心 (12)四肢发麻加徐长卿、青风藤、地龙、牛膝 (13)腰背酸痛加独活、桑寄生、香附、杜仲 (14)有出血倾向(眼结膜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加生地、旱莲草、生蒲黄 (15)脉结代(心律失常)加苦参、山豆根、黄连 (16)气滞血瘀(高血压病患者有血液流变学改变),理气用香附、青木香、佛手柑、延胡索,活血用丹皮、丹参、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山楂 (17)痰瘀内阻(高血压患者血脂偏高)加大黄、决明子、生首乌、泽泻、生蒲黄、瓜蒌、虎杖、水蛭、郁金、茵陈、栀子、枸杞子 (18)风湿阻络加汉防己、青风藤、罗布麻、桑白皮、木通、臭梧桐、泽泻、益母草。
4。
根据中成药的性能合理用药
目前市售降压中成药较多。
由于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因此,根据中成药的性能,合理选药,对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这些中成药虽然都有降压作用,但中医辨证应用时却有所不同。
清脑降压片、降压平片、安宫降压片、复方羚羊降压片、牛黄降压片,偏重于清肝泻火降压,适用于高血压病肝火旺盛者。
脑立清胶囊、菊明降压丸、罗布麻丸、罗布麻叶冲剂、高血压速降丸,适用于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者。
血压平片、杜仲平降压片,适用于高血压病属于阴虚阳亢者。
镇心降压片、罗黄降压片,对于各种高血压都较适用。
单味降压中药
汉防己甲素本品具有直接反射性扩张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交感神经系统而达到降低血压作用,同时有消炎、镇痛、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每次60~120毫克,每日3次。
罗布麻叶罗布麻叶中含有黄酮甙,黄酮甙具有抑制血管中枢而使血压下降的作用,每天10克煎水服用,或提取制成片剂服用。
葛根葛根含有葛根黄酮,可改善脑血液量,尤其对改善椎底动脉循环具有良好的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晕、颈项不适者。
取葛根10~30克水煎服,每日1次,或其提取物葛根黄酮每次1~2克,每日1~2次。
延胡索延胡索含有延胡索乙素,能够抑制血管中枢达到降压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患者。
应用提取物延胡索乙素,每次50~100毫克,每日2~3次。
臭梧桐臭梧桐又称八角梧桐,含有臭梧桐甲素,具有镇静、降压作用。
可用臭梧桐每日10~30克水煎服或其提取物臭梧桐甲素片2~3片/次,2~3次/日。
钩藤钩藤含有钩藤碱,具有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表现为明显的胆碱能性,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可用单味药水煎服。
地龙地龙含有黄嘌呤和地龙素B1,作用于中枢血管神经系统,使内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本品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与臭梧桐配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旱芹菜有关实验研究证实该药含有抗肾上腺素作用,并能阻止条件反应性兴奋与抑制冲动而使血压下降,对肾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该三味药均具有一定的降压功能,但作用各有所不同。
黄连具有较强的乙酰胆碱能作用,抑制交感神经,扩张血管而发挥降压作用。
黄芩含有黄芩甙,为主要降压成分。
黄柏主要直接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下降。
野菊花能够抑制交感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作用明显。
萝芙木本品根、茎、叶均含有生物碱,其提取物制剂为降压灵。
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发挥降压作用。
每片降压灵含有萝芙木生物碱4毫克。
剂量为降压灵1~3片/次,1~3次/日。
杜仲具有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作用,用于早期高血压的治疗疗效较好。
本品可制成酊剂或水剂,降压作用酊剂优于水剂。
牡丹皮、决明子两药临床与实验均证实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取其单味药水煎服或泡水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