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
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
(中)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单桔平
周丽颖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摘
要
政治参与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基层民众人口众多,研究基层民
众政治参与有利于改善民众与政府关系,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
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主要表现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组织形式多样、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基层民众政治参与认知与效能感不足,民众与政府人员关系不甚和谐,参与制度创新不足、机制改革缓慢。
要优化基层民众政治参与,应加强教育建设和
普法宣传,营造基层政治参与文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民主基层政治制度,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
基层民众
政治参与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69
The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SHAN Juping,ZHOU Liying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 410138)
Abstrac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citizen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At the grassroots level,th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In our countr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grass-roots peopl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existence of institutional and non institutional,diverse forms of organization,and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s uneven.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lack of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is not very harmonious,participate in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the mechanism of slow reform.To optimize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of construction,build-ing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ulture,establish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political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Keywords grassroots people;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untermeasures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政治参与现已成为一个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我国基层民众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更引人关注。
1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现状
现代社会人人都与政治有关联,小到家中用水用电,大到地区经济发展,我们有形无形中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政治参与正是我们维护和实现自身权利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1.1政治参与方式: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众可以通过参与农村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投票进行政治参与。
作为现存制度框架内实现政治参与的方式,基层民众会愿意选择这种方式,但由于有效性有待商榷,基层民众们往往还会选取其他途径,即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
当前比较普遍的有信访、上访、电话等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兴起。
由于这些平台不仅能及时传播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少基层民众逐渐选择这些方式。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还有微博这一自媒体。
1.2政治参与载体:组织形式多样化
基层民众个人力量有限,他们可以通过一些载体进行政治参与,即加入一些有话语权、能够影响政府运行与决策的组织。
过去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组织较为单一,现在组织形式则呈现多样化。
目前,较为普遍的组织分类是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在政府组织方面,基层民众可以通过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居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进行政治参与,或者通过考取公务员等方式进入政府体制;在营利组织方面,基层民众则主要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在一些政府项目中投标或者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以扩大影响力进行政治参与;在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方面,基层民众则通过参加红十字会、妇联等组织的捐款、倡议等进行政治参与。
1.3政治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教育背景、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基层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的程度也有差异。
一般说来,经济条件较好、文化水平较高的民众政治参与程度较深;
而经济
144
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
(中)条件较差、文化水平不高的民众政治参与的程度较浅。
另外,对不同领域的政治决策的参与程度也不同,在与民众自身利益相关性较大的领域,如教育、土地政策等方面民众的参与程度要深一些;而在法律修订、制度变更等方面民众的参与程度要浅一些。
尤其是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政治参与的程度在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信息获取速度慢,当政府决策或政策已经确定并开始实施之后,农村居民可能才知道。
2基层民众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认知不足
尽管近年来部分民众已经知道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大多数基层民众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还存在许多不足。
许多基层民众知道自己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却不知道自己也有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
在缺乏正确的政治参与认知的情况下,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都还是“执行性”参与,突出了“自利性”而丧失了“公共性”,缺乏积极乐观的政治参与意识,认为自己只要接受决策就好,与自己利益无关的政策决策不需要关心。
2.2基层民众政治效能感不足
政治效能感是指公民对自己参与政治影响大小的主观判断,如果政治效能感高,公民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政治参与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反之,公民则可能对政治参与漠不关心或走形式。
目前,我国基层民众普遍存在着政治参与效能感低的问题。
许多民众认为政治是政府的事,即使自己参与进去,进行投票也无法影响政府决策,那么不如参与到其他一些自己能影响的事情当中去,这就使得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缺乏动力,使得政治参与显示形式主义。
2.3民众与政府人员关系不甚和谐
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不仅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和滥用职权等现象极易破坏民众对政府的印象以及期望,尤其是部分政府官员以权谋私、仗势欺人,致使民众与政府人员关系不甚和谐,使得许多民众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因此冲淡了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4参与制度创新不足,机制改革缓慢
没有完善的参与制度和机制就无法实现高水平的基层政治参与。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政治不稳定性的最主要原因是政治参与和政治组织化、制度化不协调。
因此,要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制度保障,要提高政治制度的凝聚力。
我国已建立了许多有利于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机制,但随着时间推移与当下的政治参与环境逐渐出现了不适应,亟需创新与改革。
尤其是在政府信息、决策和执行方面的封闭性需要制度突破。
3优化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对策
3.1加强教育建设和普法宣传
教育是国之根本。
首先,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从基础上提高基层民众文化知识和政治素养,尽可能减少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其次,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加深基层民众对政治参与的理解。
再次,适时、逐步进行教育改革以提升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能力,不仅要平衡各地区教育水平还要提高全国教育质量。
基层民众政治参与能力关系到基层民主的发展和质量,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部分糟粕思想仍或浅或深地影响着人们,导致民众主体地位被削弱,如服从观念和官本位思想,这使得政治参与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3.2营造基层政治参与文化
民众文化是民众参与之母。
我国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因此,营造有利于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民众文化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传统的官场文化中的糟粕如“贡文化”、“关系文化”等仍大量存在于我国政府机构之中,从而出现了不少“寻租”现象,它们与民众文化是根本对立的。
一方面,政府要努力培育基层民众对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的理性认识,实现从官权至上思维到民主参与思维的转变。
同时,加强基层民众对政治制度和规则的的认同和遵循,提高制度化参与,为基层民众政治参与以及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政府要努力培育基层民众的民主精神,让他们认识到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关系的紧密性,并用这种民主意识来引导自身行为,使其成为一种价值取向。
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民众将逐渐塑造独立的政治人格,进行积极的政治社会化,从而使得被动的政治文化氛围向积极主动的政治文化氛围转变。
3.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民主基层政治制度
制度是关键。
促进基层民众有序政治参与,就必须有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所谓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
”“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的稳定性的过程。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民主基层政治参与制度和机制,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是提高基层民众民众政治参与能力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
当前基层民众政治参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参与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因此,通过立法手段建立健全基层政治参与法律,通过行政手段科学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基层民众的参政权、监督权,使基层政治参与成为一个既有效又有序的行动过程。
3.4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关注基层民众的素养和环境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政治参与客体:政府。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利于改善民众与政府、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从而增强基层政府吸纳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树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决心,防止利益倒错,“公仆”变“主人”。
其次,在增强政府组织吸纳基层民众进行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解决基层民众非制度化甚至是非法政治参与问题的能力,更要增强其说服教育、疏导矛盾和引导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生,杨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学
报,2011.6:7.[2]曹晓静.国外政治参与理论评述[J ].才智,2008.21:215-216.
[3]樊红敏.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J ].东南学术,2010.5:51-57.[4]
祝天智.基层政治参与:扩大公民政治有序参与的起点与难点[J ].湖北社会
科学,2009.2:27.
[5]李蓉蓉.效能与参与: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检视——以山西城乡居民的调查
为例[D ].山西:山西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