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表
浅谈诊断学实践教学心得
![浅谈诊断学实践教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e6689f4f78a6529657d5398.png)
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教学实践
![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33c974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d.png)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 Vol.38 No.6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45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教学实践袁晓霞,梁丽丽,刘宏斌,姜德*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育改革研究项目(ZY2019—10)作者简介:袁晓霞(198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教学研究。
Tel :152********,E-mail :52171***********通讯作者:姜德(1976—),男,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内经教学研究o Tel : 189****8204,E-mail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四诊与辨证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视对学生四诊技能操作的 训练。
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四诊技能,一直是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努力的目标。
本文对已开展的四诊技能实训教学的形式及考核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中医四诊技能实训教学的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教学实践中医治疗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 整体角度辨证论治[1],但四诊各有特点,缺一不可, 是中医学相关专业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目前主要通过《中医诊断学》课程进行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
学习四诊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强有 力的技能支持,因此四诊的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总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 论72学时,四诊占了 42学时;实验18学时,四诊占了 14学时,在学时分配上也充分显示了对四诊 的重视,遵循中医学专业“重思维、强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叫现将针对中医诊断学四诊实验课开展情况总结归纳如下。
1望诊顾名思义,望诊即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来了解疾病的情况,与其他三诊相比,望诊相对还是比较客观、形象的。
2010年阶段考核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考核用表
![2010年阶段考核临床技能及临床思维考核用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e88b6e9b6648d7c1c74646.png)
外科学 技能 思维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技能 技能 技能 思维 技能 思维 儿科学 技能
妇产科学
第 1 页,共 3 页
专 业
考核内容 思维
考核用表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1份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技能考核(读片)评分表1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1份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技能辅助检查考核表(病理读片)1 份,临床技能辅助检查考核表(真菌检查、斑贴试验)1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1份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表(影像学读 片)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1张/人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1份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汇总表1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2份(检验、内科各1份),临床思维能 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6份(检验、内科各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2份(检验、内科各1份)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 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汇总表1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表3份(运医、普外、骨科各1份),临床思 维能力考核无记名评分表9份(运医、普外、骨科各3份),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答辩记录3份(运医、普 外、骨科各1份) 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表1份,临床技能考核无记名评分表3份
《诊断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
![《诊断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3a6d39647d27284b7351c5.png)
得分
5
听诊的顺序
5
听诊的内容
15
10、实验报告
10
总分
100
长江大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
院(系): 临床医学院 课程名称: 诊断学 学生专业: 临床医学
总分
分值 5 5 5 5
2 2 1 5 15 5 5 5 20 5 10 5 30 5 5 5 5 5 5 10 100
得分
长江大学实验操作考核标准
院(系): 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 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诊断学
实验项目名称:肺部听诊
学生专业: 临床医学
1.在仿真标准化病人实施
2.教师随机于教师主控机上抽取实验项目
教研室: 内科学教研室 实验项目名称: 心脏的检查
操作考核项目 1、考勤 2、仪表 3、预习 (提问) 4、与病人进行简短的交流(对话) 5、病人的体位,医师的检查所处的位置 6、视诊
视诊的角度 视诊的内容 7、触诊 触诊的方法 触诊的内容 8、叩诊 叩诊的方法 叩诊的顺序 叩诊出心脏的相对浊音 9、听诊 听诊的体位 指出瓣膜听诊区的位置 听诊的顺序 听诊的内容 10、血压的测量(间接测量法即袖带加压法) 袖带的绑缚方法 听诊器放置的位置 充气的高度 血压的测量 11、实验报告
嗅、视神经检查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检查 三叉、面、听神经检查 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检查 5.运动功能检查 肌力 肌张力 肌容积 共济运动检查 6. 感觉功能检查 浅感觉 深感觉 皮层感觉 7.反射功能检查 浅反射 深反射 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 8.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9.结果记录与分析 10.实验报告
《诊断学》说课教案
![《诊断学》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060e2a8114431b80dd830.png)
《诊断学》课程说课讲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讲的是《诊断学》课程说课,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我们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课时间是第二、三学期,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两学期总共安排课时为120节次. 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施过程、教学考核、教学效果、改革思路等7个方面来阐述。
一、本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是怎样一个定位?我们先来看一下针对三年制大专学生的岗位调研:我校临床医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等医疗机构,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一步深造。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健康教育、康复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要承担上述任务,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的课程除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
还包括我们的诊断学。
刚过岗位调研,我们明确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定位,那就是《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课程作用是学习诊断的原理、原则及方法,学会采集分析人体资料,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课程定位、性质和课程作用也是与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是相符的,那就是:培养出服务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有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
二、明确了课程定位,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我们要确定教学目标: 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
其中知识目标有分为三个层次: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表及诊治;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及健康指导;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健康指导能力,规范运用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对危、重症患者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
c、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为基层人民服务的思想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锻炼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 其次,我们还需要有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下课程设计理念: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诊断学考核试卷
![诊断学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291b99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a.png)
诊断学考核试卷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史采集时应注意避免: [单选题] *A.营造宽松、和谐的医疗环境,使病人放松心情B.尊重病人的隐私,态度要亲切C.对个别说谎的病人,应严厉批评并强行纠正,要求病人必须回答(正确答案)D.对聋哑人、盲人、老人等特殊人群,可利用手势、表情等启发病人入院记录的内容中,________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单选题] *A.现病史B.既往史C.个人史D.主诉(正确答案)临床上检查意识状态的方法一般多用: [单选题] *A.嗅诊B.问诊(正确答案)C.触诊D.听诊主诉是指: [单选题] *A.病人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正确答案)B.病人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体征C.病人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时间D.病人就诊时最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张某女,32岁,以高热三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病人体温波动在39~39.9℃之间,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醒,口唇干裂,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有时出现寒战,请你判断该患者的发热属于: [单选题] *A.超高热B.稽留热(正确答案)C.弛张热D.不规则热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四个等级,其中超高热指的是体温在________以上。
[单选题] *A.38度B.39度C.40度D.41度(正确答案)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热型是:[单选题] *A.稽留热B.弛张热(正确答案)C.间歇热D.回归热败血症及重症肺结核患者发热的热型一般属于: [单选题] *A.弛张热(正确答案)B.间歇热C.波状热D.稽留热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单选题] *A.产热大于散热(正确答案)B.散热障碍C.产热等于散热D.散热大于产热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单选题] *A.细菌污染B.致热源(正确答案)C.血型不合D.过敏物质寒战是发热的________期表现 [单选题] *A.发热潜伏B.体温上升(正确答案)C.高热持续D.体温下降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单选题]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友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过敏性紫癜(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心源性水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或面部B.水肿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正确答案)C.水肿首先出现在腹部D.水肿在全身同时出现水肿是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按水肿波及的范围可分为: [单选题] *A.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B.炎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C.心性水肿和炎性水肿D.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正确答案)以下不可引起全身性水肿的是: [单选题] *A.慢性心功能不齐B.肝硬化C.血栓性静脉炎(正确答案)D.肾病综合症可引起的胸痛常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的病变是: [单选题] *A.带状疱疹(正确答案)B.胸肌劳损C.颈椎病D流行性胸痛心绞痛时,常在左侧胸前区及左臂内侧皮肤感到疼痛,此种现象称为: [单选题] *A.撕裂样痛B.切割痛C.牵涉性痛(正确答案)D.压榨性痛某患者常年咳嗽,痰多,该患者可能患有: [单选题] *A.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答案)B.肺癌C.肺结核D.肺脓肿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某患者咳恶臭痰多提示有: [单选题] *A.厌氧菌感染(正确答案)B.病毒性肺炎C.肺水肿D.支原体肺炎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白色泡沫粘液痰多见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B.黄色脓样痰是化脓性感染所致C.铁锈色痰是肺吸虫病的典型表现之一(正确答案)D.大量脓性泡沫是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特征咳嗽、咳痰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引起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 [单选题] *A.尿路感染B.呼吸道感染(正确答案)C.神经系统障碍D.内分泌紊乱下列不属于咯血的特点是: [单选题] *A.出血前感胸闷B.咳嗽后咯出鲜红色血C.鲜红色血中含泡沫痰D.鲜血经酸碱测定呈酸性(正确答案)成人出现大便(OB)隐血阳性时,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大于: [单选题] *A.5ml(正确答案)B.10mlC.15mlD.20ml下列有关急性腹泻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起病急骤B.多为感染或食物中毒所致C.病程较长(正确答案)D.常有腹痛病毒性肝炎易引起下列哪种类型的黄疸: [单选题] *A.溶血性黄疸B.胆汁淤积性黄疸C.肝细胞性黄疸(正确答案)D.先天性黄疸下列哪种色素与黄疸的产生有关: [单选题] *A.含铁血黄素B.胆红素(正确答案)C.脂褐素D.黑色素阻塞性黄疸患者在完全阻塞早期,大便多呈________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7e49bde168884868662d6a0.png)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
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
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
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
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诊断学集体备课、技训及考核方案计划
![诊断学集体备课、技训及考核方案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5915b965ce05087632132b.png)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时间:第9-15周(周一、二、四下午技训,周五上午考核)
二、对象:2012B农村医学01-03班、2012B中医01-02班
三、教师:
四、方案:
教学
目
的
《诊断学》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桥梁课、核心课,学生能否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技能,直接关系到今后是否能从事临床工作。开展诊断学技能训练及考核,促使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促进学生更好掌握各项体格检查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诊断疾病的专业技能水平,实现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技能考核了解学生对体格检查掌握的情况,为毕业实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2)先由老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操作,老师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回答学生的疑问。
(3)同时配合医院临床见习。
(4)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反复训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5)操作严格模拟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师)实践技能操作方式进行,如模拟病人应该尽量裸露受检查部位、不得随意搬动“病人”、边操作边陈述步骤、回答考官的提问等。
(3)能答出视诊结果: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40分)。
7.胸部触诊(100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0分);
(2)双手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4)。
8.胸部叩诊(100分)
(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40分);
技训项目及考核
评
分
标
准
1.血压的测量(100分)
(1)血压计放置位置正确(15分);
(2)血压带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5分);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诊断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79b805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2.png)
《诊断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101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126总学分数:7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它包括了问诊方法、技巧及内容;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学;实验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病历书写。
通过它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科临床课程及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采用对媒体型理论授课,实习课采用相互查体,演示病人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
2.课程性质诊断学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4.课程作用诊断学是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基层临床医学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床边教学,综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院校融合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各临床学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2.课程设计思路《诊断学》是基于基础与临床衔接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情况,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要求。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人为本: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教书,更要以自己的高尚的品格去育人,培养学生热爱临床医学专业,更要热爱基层医疗工作,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诊断学体格检查考核
![诊断学体格检查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3872c3e1172ded630b1cb6c5.png)
第一套1、测血压12分:手臂位置1分、袖带位置1分、紧松度1分、找肱动脉1分、听诊位置1分、充气水平1分、下降速度1分、视线与汞柱凸面等高2分、口述1分钟后重复一次(如学生实际要重复一次测量,可以制止,此1分可得)1分、取值1分、关好血压计1分。
2、胸廓扩张度7分:前胸、后背、拇指相对指向剑突1分,手掌置于肋缘上1分,两指距离约2cm(0.5分),深呼吸1分,后背找第10肋0.5分,拇指平行脊柱1分,背部皮肤向中线推1分,深呼吸1分。
3、病理反射6分(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各2分)第二套1、心脏相对浊音界16分:找心尖搏动点1分,外2—3cm开始叩0.5分,左5、4、3、2共四个肋间(各1分)。
右先叩出肝脏相对浊音界1分,上一肋间开始叩0.5分,右4、3、2肋间(各1分),扳指移动距离1分,轻叩1分,清至浊音判断1分。
标记,前正中线1分,左锁骨中线1分,测量垂直距离1分。
2、瞳孔对光放射4分:直接1分,间接1分,先左后右各1分。
3、肝脏叩诊5分:上界1分,下界1分,叩击痛1分,间接叩诊手法2分。
第三套1、语音震颤9分:前胸(上1分、中1分、下1分三个部位),肩胛间区2分及肩胛下区1分,左右交叉比2分,嘱患者发“yi”音,音调一致1分。
2、鼻窦压痛5分:额窦1分,筛窦1分,上颌窦1分,询问病人是否疼痛2分。
3、胸膜摩擦感4分:手掌位置(胸廓下前侧部)2分,深呼吸2分。
4、脑膜刺激征5分:去枕1分,颈抵抗1分,Brudzinski 征1分,Kerning 征2分。
5、气管触诊2分:两种方法。
第四套1、请站在病人的前面和后面进行甲状腺触诊16分:前面:左叶1分,右叶1分,峡部1分,挤胸锁乳突肌1分,推甲状软骨触诊2分,配合吞咽动作2分。
后面:左叶1分、右叶1分、峡部1分、挤胸锁乳突肌1分、推甲状软骨触诊2分,配合吞咽动作2分。
2、叩诊移动性浊音4分: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叩及浊音时,扳指位置固定1分,嘱病人右侧卧位,稍停片刻1分,重新叩诊该处;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直达浊音区,叩诊扳指固定位置1分;嘱病人向左侧翻身1分,再次叩诊,核实浊音是否移动。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042f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7.png)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诊断学》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基础核心课程,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正确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的能力。
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共72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中医诊断学》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中医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基层医疗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中医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医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检体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检体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277fdaa1c7aa00b52acb68.png)
漏错
【听诊】(6分):1.肠鸣音,振水音(3分);2.腹主动脉,肾动脉杂音。(3分)
一小项
【其它】(6分):1.腹壁浅反射(2分);2.触诊腹股沟淋巴结及股动脉(2分);3.听血管杂音:(股动脉枪击音,杜氏双重音(2分));
(50分)
4.腹壁其他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瘢痕,脐部,,上腹部搏动,疝)(各2分)
【触诊】(20分):1.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2分);2.腹部包块(2分);3.Murphy征(2分),Moburney点压痛(2分);4.肝(2分);5.脾(2分);6.输尿管压痛点(季肋点及上,中输尿管点)(各2分);7.(液波震颤,肝颈回流症)(2分)
(最响部位,时相,性质,强度,传导方向,体位和呼吸以及运动对杂音的影响);5.额外心音6.心包摩擦音
(坐位)
【望】(1分):胸壁及皮肤
漏错
(15分)
【触】:(2分):语音颤音
一小项
【叩】(8分):1.双肺叩诊音(3分);2.肺下界(左,右肩胛下角线)(各2分)3.肺底移动度(一侧即可)(3分)
扣1-3分
脑膜刺激征】(4分):1Kernig征;2.Brudzinski征
医疗保护意识及检查顺序共4分
简要评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
每超时5分钟扣2分
检体诊断学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日期:
检查
详细内容
扣分标准
扣分数
项目
一般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漏错一项
状态
扣1-2分
(5分)
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态姿势,步态,查体配合否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0bdd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e.png)
一般检查一、测体温(腋测法)(一)方法正确l、取消毒后体温计,观察并确认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处于低温位置(35℃以下);如果不在,则甩到35℃以下。
2、考生先用手触摸被检查者腋窝(查影响体温因素:汗液,或有无致热或降温物品),将体温计头端置于被检查者腋窝深处,请被检查者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10分钟。
注:因每一考生的考试时间已限定,体温测量时间可以l-2分钟代替10分钟。
(二)读数正确考官取出已准备好的体温计,让考生读数(读数正确得分,不正确不能得分)。
注:考官可事先准备3种不同温度的体温计,执考时可将其中一只让考生当场读数。
二、测脉搏(腕部,须报告检查结果)(一)手法正确、部位正确考生将示、中、环指并拢,其指腹置于被检查者腕部桡动脉处,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
双手同时触诊被检查者双侧桡动脉,进行对比。
(二)检查时间到位触诊时间,至少30秒钟。
(三)结果正确数其脉率,以每分钟多少次表示,并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脉率、脉律)。
三、测呼吸(须口述检查内容)(-)方法正确告知被检查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其胸部或腹部,嘱其静息。
放松,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
(二)检查时间到位至少观察30秒钟。
(三)口述观察内容正确计数呼吸频率(每分种次数),节律。
四、测量血压(间接测量法)(-)方法正确l、先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及血压计位置放置正确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被检查者肘部、血压计“0”点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2.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右上臂(充气皮管向下、向上均可),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 cm,气袖的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其松紧度适宜。
3、考生手指触诊、确定肱动脉搏动位置后,左手持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听诊动脉搏动声音。
(二)测量过程流畅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至肱动脉搏动声音消失后,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并双眼平视观察水银柱,根据听诊动脉搏动声音变化,并根据水银柱位置读出收缩压、舒张压。
《诊断学》课程简介(护理)
![《诊断学》课程简介(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b4db99daef5ef7ba0d3c54.png)
《诊断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1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2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
学分:6.1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
教学目的: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
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内容简介: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重点内容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等。
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课的讲
授,运用电子模型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尤其是规范化问诊、规范化体查
的区分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物理检查手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
目的。
临床思维方法训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独立思考、科学地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培养有素质的高级护理人员。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文彬,6版,2004年。
主讲教师:石蓓教授庹必光教授杨亦彬教授
欧阳瑶教授袁钟副教授李显文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②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
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
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
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
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
肝缘。如此反复进行、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
渐向肋缘方向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分别触诊。
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手法,而
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季肋
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右手触诊同单手触诊法。
③触诊内容: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情况、有
无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等
6
一项不符扣分
(5)单手触诊胆囊和Murphy征检查
4
不符和扣分
触
诊
(1)腹壁紧张度:运用浅部触诊法
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以远端的手指掌面轻触腹壁,深度为1cm,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4
总分
90
提问:题目待定(由考官任选2个)(10分)
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能触到脾缘或
左肋缘。
③触诊内容(口述)
大小、质地、边缘、表面情况,有无压痛等。
5
(7)肾脏触诊:
①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曲,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瞩被检查者做考生以左手掌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向上推起,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于被检查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如能触到光滑钝圆包块即可能为肾脏下极。触诊左肾时,左手从被检查者腹前方绕过,从后面托住左腰部,右手于左腰部依前法双手触诊。
5
(8)液波震颤触诊
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被检查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冲击的感觉。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协助检查。
4
叩
诊
(1)全腹叩诊:
①被检查者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方或右侧。
②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
肋脊点选择正确:肋脊角位于第12肋与脊柱夹角顶点。
叩击操作正确: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每叩1–2下,停一停,反复2–3次,同时问被检查者感觉,左右肋脊角均叩,两侧进行对比。
4
听
诊
(1)肠鸣音
听诊方法、部位正确: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脐部或右下腹,听诊1分钟计肠鸣音次数。如没听到要持续听3—5分钟。
5
(2)振水音
检查部位正确、动作规范: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放松腹肌,右手并拢2、3、4指放置于胃部,快速有力的冲击加压,同时用耳或听诊器于上腹部听有无气液撞击的声音。
5
(3)血管杂音(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听诊部位正确
②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
仰卧位触诊:考生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
腰部第9–11肋,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
手掌平放于脐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
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
缘或左肋缘。
侧卧位触诊:检查者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左腰部
第9–11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紧推,右手4
指并拢伸直与肋缘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
①检查者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
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②单手触诊法: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
②反跳痛检查方法正确
检查者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常伴痛苦表情并呻吟。
5
(3)腹部包块触诊
①触诊包块手法正确:运用深部滑行触诊法
②触及包块时应注意:部位、大小、表面形态、质地、硬度、压痛及活动度。
4
(4)肝脏触诊
③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
④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
5
一项不符扣分
(2)压痛及反跳痛①压痛检查方法正确
运用深压触诊法: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末端向深部垂直加压。指出腹部常见压痛部位:阑尾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及肋腰点。
4
(4)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
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脐水平开始,向左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位,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再叩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表示浊音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4
(5)脊肋角叩击痛检查
叩诊部位正确:一般自腹中线耻骨联合上方开始叩诊,板指与腹中线垂直,叩诊逐渐向耻骨方向移动(边叩边移),直至鼓音转为浊音,即可能为充盈膀胱之界,下腹左右两侧依同法叩诊,叩出半圆形浊音区。
4
(3)肝脏叩诊方法正确
肝上界: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肝下界:沿右锁骨中线,由腹部鼓音区向上叩。
③Murphy征检查
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被检查者右胸下部,拇指指腹
勾压与胆囊点处,告知其缓慢做深吸气,突然出
现胆囊点触痛或因疼痛而屏住呼吸为Murphy征
阳性。
6
(6)脾脏触诊
①检查者站位正确,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仰卧时双腿屈
曲、腹部放松,被检查者右侧卧位时双下肢屈曲。
4
按完成情况给分
(2)视诊方法正确
①检查者在其右侧,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
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一水平,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俯视全腹。
4
不符和扣分
(3)能口述视诊主要内容
①腹部外形
②呼吸运动
③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和蠕动波。
④腹壁其他情况:观察有无瘢痕、皮疹、色素沉着及上腹部搏动。
叩诊手法正确,动作规范:从左下腹开始,沿逆时针至右下腹,最后脐部。
4
(2)膀胱叩诊
①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腹部放松,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②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
叩诊手法正确:考生以右手触诊下腹部有无饱满感,然后以左手中指第1、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腹部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腹部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在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
表三、腹部检查(100分)
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评分细则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操作前洗手
准备检查工具
简单自我介绍及说明检查目的
4
按完成情况给分
操
作
过
程
视
诊
(1)指出以下腹部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2)腹部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