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三易”观与辩证理路:《管子》“轻重”论经济哲学思想发微

“三易”观与辩证理路:《管子》“轻重”论经济哲学思想发微
作 者 简 介 :缘 文 ,陕 西 师 范大 学 国 际 商 学 院 副教 授 (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6 2 ) 。 ①《 管 子 》 的 断 代 问 题 在 学 术 界 存 有 多 种 不 同 意 见 ,最 早 者 将 《 管 子 》 的 成 书 追 溯 到 管 仲 及 春 秋 末 年 ,最 晚 者 则 认 为 是新 莽 时 期 的 作 品 ,而 《 管 子 》 可 能 出 于 战 国时 期 稷 下 学 士 之 手 应 为较 合 理 的判 断 。 ② 胡 寄 窗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上册 ) ,上 海 :上 海 财 经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8年 ,第 3 3 4页 。 ③这 其中有代表性的系统研究包括马非百 《 管子 轻重 篇新诠 》 ,北 京 : 中华 书 局 , 1 9 7 9年 ;巫 宝 三 《 管 子 经 济 思 想研 究 》 ,北 京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1 9 8 9年 ;赵 守 正 《 管子 经济思想 研究 》 ,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1 9 8 9年 ;胡 寄 窗 《 中 国经 济 思 想 史 》 ( 上册 ) ,上 海 :上 海 财 经 大 学 出 版 社 ,1 9 9 8年 ,第 2 8 8 — 3 7 7页 ;任 继 亮 《 管 子 经 济 思想 研 究 :轻 重论 史 话 》,北 京 : 中 国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 ,2 0 0 5年 。 ④ 巫 宝 三 先 生 认 为 ,《 管子》 “ 轻重 ” 论 与 《 管 子 》 其 他 篇 章 的思 想 有 着 继 承 和 发 展 的 关 系 ,两 者 同 属 于 一 个 体 系 ,( 参见巫宝三 《 管 子 经 济 思 想 研 究 》,北 京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 9 8 9年 ,第 2 5 4 — 2 7 6页 ) 故 本 文 将 《 管子》 “ 轻重 ”论嵌在 《 管 子 》 整 体 思 想 之 内予 以考 察 。

《管子.轻重论》读后感

《管子.轻重论》读后感

《管子.轻重论》读后感
书里还让我想到我们家买菜的事儿。

有时候菜丰收了,市场上菜特别多,那菜的价格就很便宜。

这就好比东西太多了,就变得“轻”了,不值钱了。

我就想到那些辛苦种菜的农民伯伯,他们辛苦种出来的菜,因为太多了,就卖不了多少钱,多可怜呀。

从这本书里,我还明白了国家管理也和这个有关系呢。

就像一个班级,班长要是想让大家都积极参加活动,要是活动的奖品很少,那大家就会很努力去争取,这个奖品就好像变得很“重”了。

国家也是一样,要是能掌握好东西的多少和价格的关系,那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管理得很好。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义卖。

开始的时候,有个同学的手工作品特别少,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好多人都想去买,他就把价格定得比较高。

后来,又有好多同学做了类似的手工作品,这种手工作品变多了,价格就降下来了。

这就是轻重在我们身边的体现呀。

论《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论《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管子·轻重篇《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一、《管子·轻重篇》的轻重理论.在中国历史上“轻重”概念常常是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既任政齐相……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平准书》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管子……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这些记载都是把“轻重”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管仲通轻重之变,使齐国富强,所以齐国人缅怀其遗教,不断地根据管仲的言行和有关档案及现实的需要探讨轻重理论,至战国时形成了《管子·轻重》各篇。

《管子.轻重》诸篇虽非管仲所作,但它从轻重理论出发提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和调节经济的主张却值得注意和重视。

那么《管子·轻重》诸篇阐发的轻重理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轻重”是一个矛盾的对立面,作为一种治国之术,主要用于经济方面’犹如孙子兵法中“正奇”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一样。

在经济领域中,轻重理论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采取措施使国家富强,并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

在对外方面,就是要权衡轻重,在经济上通过对外贸易和商战制服、搞垮别国。

从以下方面可看出轻重的运用:其一,轻重理论用之于万物方面,则任何商品都如《管子.揆度篇》所说是“重则至,轻则去……物臧则重,发则轻”。

《管子·轻重甲篇》则说:“章(障)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

商品的“衡无数”规律与轻重调控之术——浅议《管子》的经济调控思想

商品的“衡无数”规律与轻重调控之术——浅议《管子》的经济调控思想
子》 的轻重理 论是 以“ 衡 无数 ” 理 论 为 思
想 前 提 的 ,该 理 论 不 仅 认 为 商 品 供 求 关 系、 流 通 渠道 是 物 价 的 重 要 影 响 因素 , 而 且 还 认 为 物 价 与 一 般 等 价 物 的 价 值 对 比
关 系也 是 至 关重 要 的 因素 、《 管子》 的 轻 重之 术主要 内容就是 严禁 囤积居 奇 以保
证 物流 畅通 . 再通 过 “ 以重射 轻 、 以 贱 泄 平” 的 方略 调 节 市场 物价 , 使 之 达 到 平 衡
状 态。《 管子》 的经济调控理论 对于 当今
中 国尽 快 建 立 强 大 的 战 略 储 备 以 及 如 何
商品的价格“ 衡无数” 变 化 规律 西 方 经 济 学 认 为 ,发 现 商 品 价 格 的 平 衡 理 论 ,其 重 要 性 并 不 亚 于 物 理 学 中 牛 顿 力 学 定 律 的 发 现 , 可 见 平 衡 理 论 在 经济 学中的重要地位 , 因为 认 识 了它 , 就 可 以找 到调控价格 的主穴道 , 而在 中国 , 最早提 出平衡概念的就是管子学派。《 管 子》 作 为记 录 管 子 学派 思 想 的 主 要 栽 体 , 也 把 价 格 平 衡 理 论 作 为 其 经 济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之 一 . 《 管子》 的 价 格 平衡 理 论 是 通 过其“ 衡 无数” 的理论 来表 达的 , 在《 管 子・ 轻 重 乙》 篇 中通 过 桓 公 与 管 子 的 一 段


样也 看到 了这 一 方 面 的 问题 , 认 为 商 品 价
打 击 囤积 居 奇 、 税 收 改 革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的启 示 意 义 ,
对 话 描 述 了这 一 理 论 :

管仲的经济管理思想分析

管仲的经济管理思想分析

管仲的经济管理思想分析管仲的经济管理思想是有代表性的,也是很光辉的,春秋时期无人能够超越他。

他在诸多经济管理领域如分类经济管理、轻重论经济管理、消费经济管理、自然经济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国际经济管理,以及垄断经济管理、市场经济管理、税收经济管理、金融经济管理等多方面都颇有建树。

其经济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

《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

该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其中的《轻重》、《侈靡》和《治国》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论述经济管理的内容,对经济管理领域中的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货币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古代经济管理学的珍贵资料,是《管子》内容的精华部分,是管仲为齐国称霸制定的经济管理政策和方略。

一、管仲的轻重论经济管理思想《管子·轻重篇》诸篇原有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反映经济管理规律的重要论著。

它在重视农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来富国和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和利用商品的轻重(即价值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种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在先秦时期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也仍然可供借鉴。

在中国历史上,一谈到轻重理论是最常与管仲相联系的经济学概念。

战国时形成的《管子·轻重篇》各篇,就是齐国人缅怀管仲的遗教,根据管仲的众多言行和有关档案资源,以及当时的历史需求探讨轻重理论的论述。

它虽非管仲所作,但其轻重理论对于国家各种经济管理的作用却是难以忽视的。

作为反映经济管理规律的管子轻重论,在多篇管子中均有论述[261,包括《乘马数篇》、《山至数篇》、《山国轨篇》、《国蓄篇》和《挨度篇》。

二、管仲的分类经济和消费经济管理思想1.管仲的分类经济管理思想。

管仲经济管理思想中最著名的就是作为分类经济管理思想的四民分业分居论。

四民分业分居论在经济管理上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使职业世袭化,让士、农、工、商都固定在原来的职业和地位上}3}1,以便让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便于彼此交流生产经验,提高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简述《管子》轻重理论

简述《管子》轻重理论

简述《管子》轻重理论《管子》一书是在西汉末由刘向编定的,它包括着秦汉时人假托管子所写的一些著作,它的基本思想多为经济学内容,但是它的经济学不同于西方现代经济学之纯粹局限于经济问题的经济学,而是将经济、政治、伦理、军事等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经济学。

它以战国时代之大一统趋势与汉统一之后人心思定为背景,着重在民本上,途径则是:加强中央集权,均田分力,重农抑商,节制私人资本。

《管子》最核心的思想在于它轻重思想。

何为轻重呢?轻重思想主要在于阐述在货币与商品之间、农业与工商之间、百姓与商贾之间、中央政府与诸侯商贾之间等孰轻孰重的关系问题,从而形成的轻重之势以及调整的方法。

具体言之:(一)轻重理论在“万物”流通方面的应用,有两组原理。

1、“有余则轻,不足则重”(《管子.国蓄》)。

意思就是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叫上涨。

2、“重则见射,轻则见泄”(《管子.山权数》)意思是物价格上涨,人们则买进,价格下跌,人们则抛卖。

至今我们看当下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仍然是这种情形。

(二)关于货币、谷物和其它物资的轻重关系。

1、“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管子.山至数》);“粟重黄金轻,黄金重而粟轻”(《管子.轻重甲》);“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管子.乘马数》)这里面内含着一亇“相为轻重”的道理。

2、“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

”这里对财富的等级进行了说明,粮食土地是第一等级的财富,货币则属于其次的。

(三)轻重理论对于贸易方面的应用轻重理论在贸方面的主张主要在于从军事与政治方面考虑如何使敌国放弃农业,从而失去根本而自取灭亡。

还有贸易在于使重要物资不离开本国,方法是保持较高价位。

《管子》书中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

譬如一次,桓公曰:“鲁梁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

今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

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

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

论管子·轻重抑商贾及其君主专制实质

论管子·轻重抑商贾及其君主专制实质

论管子·轻重抑商贾及其君主专制实质管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管子的《管子》是一部政治学著作,里面讲述了许多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论述。

其中,管子对商贾的轻重抑制和君主专制实质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轻重抑商贾管子在论述轻重抑商贾的问题时,提出了“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等观点。

管子认为,商贾是一种利益集团,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为国家社会的繁荣稳定负责。

如果不加以限制,商贾就会对国家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管子主张,应该以德治国,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影响民众,使其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关注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

对商贾的行为进行监管和限制,限制其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管子认为,商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但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

二、君主专制实质管子对君主专制实质的分析,主要是从君主权力的来源、形式和限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君主权力的来源:管子认为,君主权力的来源是“命运”,君主是由命运所指定的,他的权力是来自上天的。

君主拥有与生俱来的权力,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这种观点是基于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和天命思想。

君主权力的形式:君王拥有最高的权力,他可以单方面地做出决策和命令。

君王依靠官僚系统行使权力,官僚系统是君王掌控下的权力机构,对君王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君主权力的限制:管子认为,君主权力的限制是在于君王的德行和品格。

君王应该具备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才能使其权力得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果君王不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他的权力就会变成恶劣的统治。

综合上述分析,管子认为轻重抑商贾和君主专制实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商贾的存在对于君主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君主制度又需要依托于道德和品德的支持。

只有通过对商贾的限制和对君王的道德教育,才能够实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总之,管子的《管子》是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著作,其中对于轻重抑商贾和君主专制实质的论述,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管子的轻重论思想浅析

经济新常态下管子的轻重论思想浅析

经济新常态下管子的轻重论思想浅析作者:景红霞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36期[摘要] 轻重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经济理论,包括轻重之学、轻重之势、轻重之术,通过利用货币与商品的比价关系,最终实现国富民强、称霸天下的目的。

国家干预经济在特定的时期确实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

时至当下,经济发展纷杂多变,在经济新常态下,轻重论对于认识当前的经济问题、理解政府的经济决策、分析经济形势、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许多现实意义。

[关键词] 轻重论;经济新常态;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 F0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160-02管仲,又名管子,曾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定天下,他在治理齐国时提出的四民分业、相地而衰征、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的思想,是古代富民思想的先声,使地处海滨之地的齐国利用其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取得了春秋首霸的地位。

《管子》是西汉时期刘向托名管仲所写,其中包括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值得重视的是轻重篇。

轻重论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思想,核心理念是借助市场上商品的流通,控制商品和货币的比价,操纵市场,调剂余缺,进而掌控整个经济,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和道德水平,达到国富民强的治国目的。

当下,我们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国际形势纷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加强以市场为导向,正确实施政府干预,同时作为时代遗产的轻重论很好地诠释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典范,虽有时代局限性,但作为能够创造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经济奇迹有着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持和示范效应,为此作者认为当下研究轻重论有许多现实借鉴意义。

一、管子的轻重论思想的具体内容(一)何谓“轻重”“轻重”我们现在看来是指一物品的重量,其实在历史上“轻重”一词蕴含的寓意非常多。

轻重思想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单旗的子母相权论中,在这个货币理论中,“轻重”主要是指钱币分量的轻重。

《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

《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

然而,《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并非完美无缺。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政 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例如,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 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可能需要进行增税或减少支出等财政紧缩政策,这可能会 导致经济硬着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示与建议
《管子轻重》篇的货币调控思想对于现代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以下启示和建议:
最后,应当注重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管子》认为,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应当 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沟通,可以减少国际经济摩擦和金融风险,实现全球 经济稳定和发展。
参考内容
在探究中国古代国家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时,《管子轻重》诸篇宏观经济思想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篇章中详细阐述了货币与谷物、货币与商品、谷物 与商品等之间的轻重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节这些关系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二、工具调控
在《管子轻重》篇中,货币调控工具的选择是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 最主要的工具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首先,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调控工具之一。《管子》认为,货币发行量应当根 据国家需要和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市场物价、 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此外,《管子》还强调了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 合,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三、结果与分析
1、数据预处理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缺失值、异常值和季节性因素。通过差 分和季节性差分,将非平稳和非季节性数据转换为平稳、季节性数据。
2、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采用ARIMA(2,1,0)模型进行拟合,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模型参数 估计结果如下:
常数项(Intercept): 3.1666 AR参数(AR parameters): 0.7949, 0.2049

应用文-对于《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应用文-对于《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对于《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r\n 《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26gt;%26gt;在重视、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一、《管子·轻重篇》的轻重理论.\xa0在中国历史上“轻重”概念经常是和管仲在一起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摘要: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摘要:“管仲既任政齐相……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平准书》说摘要:“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摘要:“管子……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这些记载都是把“轻重”和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管仲通轻重之变,使齐国富强,所以齐国人缅怀其遗教,不断地根据管仲的言行和有关档案及现实的需要探索轻重理论,至战国时形成了《管子·轻重》各篇。

《管子.轻重》诸篇虽非管仲所作,但它从轻重理论出发提出国家从宏观上和调节经济的主张却值得注重和重视。

那么《管子·轻重》诸篇阐发的轻重理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轻重”是一个矛盾的对立面,作为一种治国之术,主要用于经济方面’如同孙子兵法中“正奇”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一样。

在经济领域中,轻重理论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采取办法使国家富强,并平抑物价、安宁民众生活。

在对外方面,就是要权衡轻重,在经济上通过对外贸易和商战制服、搞垮别国。

从以下方面可看出轻重的运用摘要:其一,轻重理论用之于万物方面,则任何商品都如《管子.揆度篇》所说是“重则至,轻则去……物臧则重,发则轻”。

《管子·轻重甲篇》则说摘要:“章(障)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

《管子·轻重》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管子·轻重》中的经济管理思想

作者: 王同勋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0-36页
主题词: 《轻重》;经济管理思想;国君;《管子》;管仲;封建统治者;齐国;物价;粮价;奢侈性消费
摘要: <正>《管子》是先秦诸子中名著之一,它假托管仲之名,记述了管仲的思想及其施政主张。

该书在战国时已广为流传,《韩非子·五蠹》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但《管子》此书,并非出自管仲之手,乃管仲之后,经过多人编写增删修改整理而成。

宋代叶适认为:“《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作”(《叶适集》),此论极。

对于《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一)

对于《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一)

对于《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一)《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26gt;%26gt;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一、《管子·轻重篇》的轻重理论.在中国历史上“轻重”概念经常是和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摘要: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摘要:“管仲既任政齐相……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平准书》说摘要:“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摘要:“管子……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这些记载都是把“轻重”和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管仲通轻重之变,使齐国富强,所以齐国人缅怀其遗教,不断地根据管仲的言行和有关档案及现实的需要探索轻重理论,至战国时形成了《管子·轻重》各篇。

《管子.轻重》诸篇虽非管仲所作,但它从轻重理论出发提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和调节经济的主张却值得注重和重视。

那么《管子·轻重》诸篇阐发的轻重理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轻重”是一个矛盾的对立面,作为一种治国之术,主要用于经济方面’如同孙子兵法中“正奇”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一样。

在经济领域中,轻重理论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采取办法使国家富强,并平抑物价、安宁民众生活。

在对外方面,就是要权衡轻重,在经济上通过对外贸易和商战制服、搞垮别国。

从以下方面可看出轻重的运用摘要:其一,轻重理论用之于万物方面,则任何商品都如《管子.揆度篇》所说是“重则至,轻则去……物臧则重,发则轻”。

《管子·轻重甲篇》则说摘要:“章(障)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

轻重论:封建社会早期经济的引擎——《管子》宏观调控经济思想管窥

轻重论:封建社会早期经济的引擎——《管子》宏观调控经济思想管窥

轻重论:封建社会早期经济的引擎——《管子》宏观调控经济思想管窥南方论刊?2008年第3期学术之窗轻重论:封建社会早期经济的引擎《管子》宏观调控经济思想管窥方宜(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管子》一书极为垃重探讨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商品流通领域.并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轻重理论体系.从《管子》有关轻重论的经济方面进行搜证,是为明确轻重论如何推动封建社会早期的经济前进.【关键词】《管子》;轻重论;蠡探《管子》一书突出的特点是极为注重经济问题.书中对当时经济现象进行探究,全书有三分之二的篇幅讨论经济问题,这在先秦各学派的论作里是罕见的.书中涉及到轻重论的有十九篇:从《巨乘马》第六十八至《轻重庚》第八十六(其中佚亡三篇,有目无文).《管子》的经济思想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讨论自然经济;另一部分讨论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方面,《管子》提出轻重论,轻重论主要包括价格论,货币论,贸易论等,均属于商品流通领域的问题.《管子?轻重篇》涵盖的内容很多,概括可分三类:轻重理论,轻重政策以及轻重论的运用方法.轻重论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第一,它是历史上最早的,以尊重人为基础的,解决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学问,并取得显着的效果,堪称巨着.第二,它是研究如何使社会在和谐稳定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以稳步发展,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文化得到全面提高的学问,而不是在家破人亡的条件下搞贫富分化的学问.第三,还在于他们开创了能够使社会科学走上综合研究,综合发展,综合治理,相互促进的学问.《管子》的”轻重”理论是46建立在货币初期发展史上的.但除了《史记》,《盐铁论》和《汉书》提到过管仲的”轻重”概念外,其他古籍对此皆未涉及.对管仲”轻重”理论有详细论述的只有《管子》一书.“轻重”是《管子》轻重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轻重”一词,最早出现于《国语?周语》.当周景王因患钱轻而准备铸大钱时,单穆公反对说:”不可,古者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富》下引《太史公素王论》也说:”管子设轻重九府,行伊尹之术,则桓公霸.”《史记?管晏列传》亦有此说.另外,还有一些使用轻重它义的着作.如《荀子?国富》: “富贵轻重皆有称.”这轻重指的是爵禄赏赐.《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说:”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这里的调轻重指的是调整税收和价格而不是货币的重量.可见轻重一词在战国时期已为人们所熟知.“轻重”概念最早是指金属货币分量的轻重,金属货币分量重,价值就大,轻则价值小.因此,轻,重就演变成价值小,大,即贱,贵的同义语.¨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价值又通过它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表现出来.于是轻重又有表现货币价值的概念演变成表现商品贵贱的概念.封建国家财政官员采纳民间商人的经营之术,即货币流通的数量和商品的供求能够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商品价格的高低,亦即货币和商品的轻重关系.统治阶级研究货币和商品的轻重问题,以影响他们的轻重的要求,因而出现经济学说的轻重论.轻重论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封建垄断的专制主义经济理论.首先,轻重论是为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增加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服务.其次,轻重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研究中央集权这种理论形成后,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管子? 轻重篇》是这种理论流传至今的比较系统完整的重要着作,因此值得探讨.轻重论的实质,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通过垄断工商业推行经济上的专制主义.其研究封建国家如何利用商品货币的“轻重”变化,对商品货币流通进行调节,干预,以达到为封建统治阶层的政治,经济目的,故称轻重论.轻重理论是《管子》经济思想的基石.其内容极为广泛,丰富而独特.凡是与社会经济生活有关之事,无不包括在内.但主要还是财政经济问题,即首先,分析形成商品贵贱的原因;其次,掌控商品货币流通的方法.如何运用商品货币关系来调节商品供求,调整市场价格和充实国家财政,是《管子》轻重论的基本思想.因而轻重的表现是势.轻与重的变化是势的消长,势是客观情况的反映.它有动静,时空之分,轻重也必须随之相应的改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做法,最根本的是需要国君垄断铸币权,并控制商品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这有利于国家在经营商品时形成垄断价格.掌握了货币,通过行政干预,控制粮食并形成粮食的垄断价格,高价出售,国家就能获取丰厚的利润.轻重论最重要的内容,是在研究商品货币流通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封建王朝服务.“轻重”反映中国古代人们对流通中的商品货币多寡,物价高低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封建国家利用这种认识控制商品流通,垄断工商业,并在整个经济领域推行封建专制主义.最早在上述意义上使用”轻重”概念的是贾谊.可以认为轻重思想是由贾谊开端,而在《管子?轻重篇》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轻重论体系.嘲在总览《管子?轻重篇》后,我们可得知:封建统治阶层通过政治权力控制货币,商品,以调节”轻重”关系,实行”敛轻散重”的物价政策,平衡物价,抑制兼并,打击商人贵族,限制贫富悬殊,达到巩固君主统治的目的,这就是控制货币流通的方法.这里需要明白,强调国家控制商品货币流通,并不是专为获取财政收入,人为调节物价,而是肯定物价必然自发波动的客观基础上,调节其轻重关系,从而运用它为封建财政服务.在明确”轻重”概念及轻重体系后,本文试以《国蓄》为代表,由此反映轻重论的总纲.因《管子?轻重》十六篇中有十四篇皆为问答形式,并多有具体实例为叙述对象,独《国蓄》与《轻重乙》不用问答体,而且以一般原理原则为叙述对象.另外《国蓄》在内容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其他诸篇中,往往有若干段落与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如”国有十年之蓄”一段见于《轻重乙》,”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一段见于《山权数》等等.此外《国蓄》中所有单词独旬及各种特别术语散在其他诸篇,比比皆是.马非百先生认为:”窃意本篇乃全书之理论纲领.其他诸篇所提出之种种具体问题及其讨论与解决问题之种种方法,或则就此纲领中之原理原则加以补充发挥,或则提出与纲领相反之意见,或则将此纲领中之特别术语加以解释.”围绕《国蓄》体现《管子?轻重篇》国君应该依靠政权的力量,充实本国的经济实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国家要把持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和货币.这样,一方面使”大贾蓄家”不能继续操纵市场,巧取豪夺,导致贫富不均;另一方面,国家也就有条件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粮食和货币, 通过市场,价格以及信贷等手段,调节财政收支.能否广泛地运用轻重理论,做到”利出一孔”,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隘其利途.”如果不实行“利出一孔”,而是利出多孔,就将出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非君之所赖也,君之所与”.这里不仅强调国家宏观控制,同时还主张民间资本尽可能地纳入统治阶层的财政里.如何做到”利出一孔”?操纵市场,贱买贵卖.封建国家掌握谷物,货币和各种产品,就有操纵市场的物质基础.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散积聚,调高下,分并财”,而无人能与之抗衡.市场上的物价是”物多则贱,寡则贵,散则轻,聚则重”.操纵市场就是利用国家掌握的谷,币和各种产品,人为地“聚散”,造成市场上各种物品,包括谷物供求的多寡,以此制造物价的波动,从而达到”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故万民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在操纵市场物价上,轻重论作者提出一条原理, 即”以重射轻,以贱泄平.”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物价低时,防止商人”囤积”,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收购.反之,商品物价高时,防止商人”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低于市场价,大量抛售.如此循环,从而获利.国家财政机构除操纵市场物价之外,还要平抑市价,力求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0…?一故君必有十倍之利,而财之木广得而平也.”木广是市价.这是国家控制私商最好最通用的办法.国家在操纵市场物价,平抑市价要妥善地,综合运用”以重射轻”,”以贱泄平”,”官山海”,”官天财”等调控经济的方法与措施.还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要充分根据本国的条件与优势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这样就可以在流通领域中将民间的财富转移到国家手中.国家通过商品与货币一收一售,一收一放的手段获得高额商业利润,这还只是运用轻重论的47一半,另一半”蓄积”,才是更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国家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谷物和货币,只有掌握谷物和货币才能控制整个市场,也就是国家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做基础.《管子》的宏观调控理论正是为统治阶级上层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服务.”调控”一词在《管子》中称为”调通”.”不能调通民利,不足以语制谓大治.”(《国蓄》)这里的”调通”就是调控的意思.《管子》宏观调控大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管仲的政治目的就是霸业,基本纲领是以民为本.霸业的任务是”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完成这个任务要靠人力,所以要“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的纲领性理论,以百姓为本是《管子》的支撑点.国家的经济政策为了要保证霸业的顺利实现,就必须以百姓为本.在以百姓为本的理念上,从税收方面看《管子》不仅反对急促征税,而且对各种税都持保留态度.《国蓄》篇提到:”今人君籍求于民,令日十日而具,则财物之贾十去一,令日八日而具,则财物之贾十去二,令日五日而具,则财物之贾十去半.朝令而夕具,则财物之贾十去九.先王知其然,故不求于万民而籍于号令也.”房屋,六畜,田亩,户口征税,各有弊端,最好运用轻重手段为主,税收为辅.其实《管子》的真正的主张是“无籍于民”而不是”籍于号令”.籍于号令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种调节政策,而不是作为税收的主要手段.《国蓄》篇告戒封建统治者通过增加赋税徭役,以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积蓄,是不可取的.因为以什么为征收对象,这个对象就要被扼杀.”夫以室庑籍,谓之毁成.以六畜籍,渭之止生.以田亩籍,谓之禁耕.以正48人籍,谓之离情.以正户籍,谓之养赢.”所以君主只能有选择的,部分的征收赋税.更为严重的是,对人民征收赋税徭役过重,就会激起人民的反抗,发生起义,即轻重论作者所称之的“内战”.人民的性情是”夺之则怒,予之则喜”.横征暴敛是公开的掠夺.封建统治阶级改变手法,运用轻重之术,”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像《国蓄》论述到”一人廪食,十人得余;十人廪食,百人得余;百人廪食,千人得余”.一人买粮,比十个人交人丁税还多,依次类推.只要吃粮就有纳税而又意识不到自己在纳税,”寓税于价”实行”官山海”即盐铁官营政策,在制品中加价,比直接征收人头税效果更好.第二层:宏观调控的具体应用措施.首先:利是动力.”凡人之情,见利则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人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禁藏篇》)私利是人们活动的动力.统治阶层要利用,但又要适当控制.”夫民者信亲而死利,海内皆然,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故民爱可洽于上也.”从上一句话可推断:在给人们财物时,要明明白白让其知晓,而向民索取时,则应不知不觉中完成.其次:与天下同利.一个国家对内,利与国家的盛衰安定团结的关系,反映在《权修篇》记载:”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下怨上,令不行而求敌之勿谋,已不可得也.”对外,像《霸言篇》所说:”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就可以“结诸侯之亲”.最后:富上而足下.”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小问篇》)承认贫富,防止悬殊.”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这说明人因能力的差别而影响到贫富不同.但是财富兼并和商人囤积则是造成贫富悬殊的直接原因.贫富的危害在于”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威罚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为防止贫富悬殊的形成,政府采取的措施”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这样做的目的既要限制,又要和谐,既能使经济正常运行,又圆满解决社会安定问题.另外,轻重论不仅在国内可以实行,而且还要在国与国之间运用轻重之术.”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然后可以朝天下”,”天下高我独下,必失其国于天下”.因为“物重则至,轻则去”主张本国将谷物储藏起来,使市场上谷物减少,”粟乎其归我若流水”,造成”天下多,我寡”之势.“可因者因之,乘者乘之,此因天下制天下”的策略.运用轻重之术,在与别国交往中,或用已之长,制人之短;或引人上钩,乘人之危,用以破坏别国经济.轻重理论的应用,可以看到轻重理论的特点是极为强调国家政权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干涉和控制.它认为封建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目标是:取得”轻重之势”,做到使全国所有的人在经济生活方面都成为”予之在君,夺之在君,富之在君,贫之在君”,也就是要使统治阶级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有绝对支配权.如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实行的盐铁,酒榷,平准等重大改革,就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而广泛控制,经营工商业的成功尝试.(下转第1O页)就是认为茂名在发展的基础,区位,交通,技术,人才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存在畏难情绪,甚至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所作为和甘居落后心态;”旧”,就是拘泥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旧思想, 旧观念和传统做法,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在改革发展的大潮面前思路不清,点子不多,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浮”,就是在看到别人快速发展而自己发展不快并且原地徘徊时,感到浮躁不安,想人非非,缺乏科学理性和求真实干精神,甚至于在发展中遇到土地,资金,资源能源,环保等因素制约时,产生怨天尤人,埋怨情绪;”小”,就是小农经济思想,小商品意识和小老板思想观念浓厚,局限于己,只谋一隅,在改革发展上的短见和狭隘视野,缺乏全国及世界眼光,不善于谋划大局和长远,急功近利,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较严重.存在”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在追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同时忽视了人的发展需求.3.3着力更新观念,当好”追兵”和”排头兵”以上那些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排头兵的标准相距甚远.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要求审视自己,用解放思想大讨论这把“手术刀”自我解音0,主动揭短,敢于亮丑,深刻反思,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立足一个”破”字,破“满”,强化忧患意识;破“旧”,强化创新意识;破“浮”,强化实干意识;破“难”,强化进取意识;破“小”,强化大局意识.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省区域协调大局中抓住产业转移,先富帮后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机遇,敢作敢为,开拓创新,当好一个表现出色,成绩优异的”追兵”才能成为东西两翼科学发展排头兵.否则,我们不仅当不了排头兵,就连原有的地位和优势也会丧失.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争当东西两翼科学发展排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真正解决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到思想上有新解放,观念上有新飞跃,思路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环境上有新改善,工作上有新局面的目标,为把茂名建成和谐粤西经济强市和宽裕型小康社会作贡献.参考文献:【1】《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杨先财主编冲央党校出版社. 【2】《交锋》马立诚,凌志军着,今日中国出版社.【3】《第一财经日报》1.8. 『41《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一一汪洋在广东省十届二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谈毅,男,中共茂名市委党校副校长.责编/陶真校对/裘正-4,(上接第48页)以后两千年,各个王朝的统治者直接控制,经营工商业的程度和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始终没有放弃这一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生财之道.只有君主掌握了粮食和”山海之金”,才能控制住人民.“为笼以守民”,”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换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系于上也.”总而言之,《管子》轻重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中国古代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而盛开的奇葩.轻重论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封建统一的中央集10权条件下,它所起的作用是显着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清《管子》所提出的经济理论,其局限性和浅薄性也是明显的.第一,轻重论对于经济生活的核心问题一一生产关系,没有作出理论分析.如地主同农民的关系,地租剥削等基本没有涉及.第二,轻重论夸大商品货币经济在整个封建社会中的比重和作用. 第三,轻重论对于商品货币关系只限于外观的研究,只有供求论,价格论,丝毫没有触及科学价值论.第四,轻重论极力夸大国家政权的作用,否认经济的决定作用.视国家政令为万能,认为依靠国家”权柄”,任其所为,甚至可以无中生”有”,无所不能.参考文献:【11191任继亮.管子经济思想研究fM】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P173,P67.【21张力.管仲评传【M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75. 【31141.,T;-~奇.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M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168.【51161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上册)【MJ.中华书局,1979,P 52.P212.【7J周瀚光等.管子直解【MI.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P465.【81张力.管仲评传iM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P256.作者简介:方宜,男,福建建瓯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责编/韩江校对/陈雪。

经济思想史第二讲:管子轻重说

经济思想史第二讲:管子轻重说

经济思想史第二讲:管子轻重说9/201)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知识传授技术性知识2)弗里德曼和他的妻子:自由竞争理论3)顾准:从理性主义走向经验主义4)一、《管子》5)《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研究书评:“治国之道,富民为先”6)*《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7)秦汉后成书,对两汉影响极大8)中国经济思想的技术9)102年历史,中国经济史10)发行纸币→通货膨胀→朝廷灭亡11)王荫茂——《资本论》中提到的中国官员,要求改革货币政策12)梁启超(饮冰室:热情似火,需饮冰)支持严复翻译《原富》。

通过《国富论》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13)“生计学沿革”“富国策”“富民策”14)孙中山引进日本人“经济”来翻译“Economics”15)1909年,梁启超《管子传》反映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开了先河16)1924年,甘乃光《中国经济思想史》开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学科1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经济思潮,政府干预18)2000年以前的《管子》与此符合,对政府产生了实际经济作用,渗透到了民族当中。

19)十九组文章,《轻重》是比较后期的作品,含义很丰富20)胡寄窗:与凯恩斯曾经是同学。

三卷本《中国经济思想史》21)《管子·轻重》理论直接影响桑弘羊的经济政策22)“经营特许商品,可以替代加税(增加政府收入)”“欲税于价”23)《管子》的争议:a.管仲思想的记录(春秋齐国宰相,改革家)“士农工商”“四民分业”“世袭制”“户籍制”b.胡寄窗先生认为《管子》成书于战国,乃是后人所编c.一说认为《管子》成书于西汉d.轻重理论是否与政治社会有关24)林毓生:推崇罗素、马克思韦伯25)殷海光:强调独立的思想,自由主义者。

26)顾颉刚:“疑古”27)《管子·轻重》是演变为真正政策的思想28)中国传统:“外儒内法”29)《管子》极有可能成书于战国前:a.重视物质基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b.“民富”才能稳定国家“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夫财之所生,生于力也,力之所生,生于劳身”“地者,政之本也”“聚有市,无市则民乏。

轻重论:《管子》中关于古代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法

轻重论:《管子》中关于古代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法

轻重论:《管子》中关于古代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法《管子》是我国古代一部未受足够重视的奇书。

它托名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商人政治家管仲所写,其实是以管仲思想为核心的管子学派的集体著作。

其内容庞杂,糅合了法家、阴阳家、道家、兵家、农家等诸多学派的内容。

是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的杰出代表。

虽然《管子》一书包罗万象,有其繁杂的一面,但它不是后世所谓的“杂家”之属。

在它多元的内容里,有一类学问是讲述的最精深、最系统的,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二左右,这就是管子学派关于经济方面的一整套学问。

这是《管子》一书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现代学者对《管子》讨论得最多的地方。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极其灿烂的思想文化,出现过百家争鸣的辉煌,但却缺少有重要贡献的经济学说。

尽管儒、墨、道、法及其它诸子百家都有不少涉及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论述,但中国古代所谓经国济世的学问,基本上从属于政治研究,或者只是一种哲学方式的演绎,与现代意义的经济管理全然不同,很少有独立、系统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

而在古代有贡献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学者,又绝大多数是实干家,除了散见于史书上的少量事迹和只言片语外,极少有专著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而《管子》正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

《管子》涉及到经济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论述之具体,堪称经济管理方面极有价值的一部百科全书。

在这些深奥的、大规模的经济学论述中,有一套围绕着“轻重”概念而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管理的方法,无疑是《管子》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轻重论。

它在《管子》一系列关于经济的讨论中阐述得最为详赡,影响也最为深刻。

“轻重”这一概念,最早是直观地反映当时金属货币的份量而言,金属货币的份量重,其价值就大;反之,价值就小。

由于货币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价值要通过它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才能表现出来,所以“轻重”又由表现货币价值的概念演变为反映商品贵贱的概念。

社会生活的经济实践表明,货币流通数量和商品供求关系能够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商品价格的高低,也就是影响货币和商品的轻重。

《管子》的轻重理论与经济发展新常态

《管子》的轻重理论与经济发展新常态

管子即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人,即今安徽省阜阳颍上县人。

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辅佐齐桓公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使齐国跃为强国,齐桓公葵丘会诸侯,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史称“齐桓公始霸”。

《管子》一书主要是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迹事,掺杂其他稷下学者的论述,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

《管子》这本书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自然等。

《管子》这本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经济巨著,书中保存了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资料。

这本书虽以管子命名,却并非由管子一人完成的,而是一部自战国时代到西汉前期的论文集。

所论述的经济问题相当广泛,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方面,其中的众多思想在当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并且与西方的一些主流经济思想有相通之处。

在《管子》的全部经济概念中,轻重理论是其经济理论的核心。

中国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中,经济必然依附于政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必然对经济进行干预,因此古中国国家统治者对经济的态度主要是干预,而不是采取自由放任。

《管子》中的轻重理论首开宏观调控的先河,其精髓是将其政策主张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同时政策主张也被后世所效仿,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西汉桑宏羊的均输、平准政策和唐代改革家刘晏的财政改革。

《管子》中的轻重理论虽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但因其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轻重》篇集过去思想家轻重观之大成,并加以系统化和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轻重理论体系。

理论核心部分是价格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国民经济管理做了详细的论述。

《管子》轻重论的实质是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以控制商品货币关系,控制国民经济。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一词由此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

《轻重篇&&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

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

一、《管子·轻重篇》的轻重理论.在中国历史上“轻重”概念常常是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既任政齐相……贵轻重,慎权衡。

”《史记·平准书》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管子……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这些记载都是把“轻重”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管仲通轻重之变,使齐国富强,所以齐国人缅怀其遗教,不断地根据管仲的言行和有关档案及现实的需要探讨轻重理论,至战国时形成了《管子·轻重》各篇。

《管子.轻重》诸篇虽非管仲所作,但它从轻重理论出发提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和调节经济的主张却值得注意和重视。

那么《管子·轻重》诸篇阐发的轻重理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轻重”是一个矛盾的对立面,作为一种治国之术,主要用于经济方面’犹如孙子兵法中“正奇”这一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一样。

在经济领域中,轻重理论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采取措施使国家富强,并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

在对外方面,就是要权衡轻重,在经济上通过对外贸易和商战制服、搞垮别国。

从以下方面可看出轻重的运用:其一,轻重理论用之于万物方面,则任何商品都如《管子.揆度篇》所说是“重则至,轻则去……物臧则重,发则轻”。

《管子·轻重甲篇》则说:“章(障)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以物则物轻。

”这里所说的“重”主要表现在商品缺乏、供应不足,引起涨价和人们的重视。

这里所说的“轻”,主要表现在物品供应充分和很多,价格下跌。

物品“重”就会引起远地同类商品输入。

“轻”则本地商品就会运销到他方。

其二,轻重理论用在谷物方面,《管子·轻重篇》认为谷物与万物的轻重关系成反比。

《管子·轻重乙篇》:“粟重而万物轻,粟轻而万物重。

”《管子.乘马数》载:“谷独贵独贱。

桓公曰:‘何谓独贵独贱’?管子对曰:‘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

”这就是说,谷与万物的关系是,谷重万物相对轻,谷轻万物相对重。

其三,轻重理论用之于货币方面,货币与万物成反比。

《管子·山至数篇》说“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

”《管子。

山国轨篇》说:“国币之九在上,一在下,币重而万物轻。

敛万物而应之以币。

币在下,万物皆在上,万物重十倍。

”《管子.国蓄篇》则说:“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

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而君得其利。

”其四,货币与谷物的关系,又是所谓“币重则谷轻,币轻则谷重”,二者成反比。

为了掌握轻重关系的规律,了解各种商品(万物)与谷物、货币与万物、谷物与货币彼此间轻重关系的比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各种商品形成的轻重之势,《管子·轻重》诸篇中都曾谈到。

如《国蓄篇》:聚则重,散则轻。

《轻重甲篇》:守则重,不守则轻;章(障)则重,不章则轻。

《国蓄篇》:少或不足则重,有余或多则轻。

《轻重乙篇》和《地数篇》则云:令疾则重,令徐则轻等等。

了解各种物品之间的轻重比例关系和各种情况下物品所出现的轻重之势,是为了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达治国安民之目的。

所以《管子·国蓄篇》说: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

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

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

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

故君必有十倍之利,而败之扩(万物之价)可得而平也。

上面所引述的两段话,是国家通轻重之变所要达到的目的。

第一段话是说国家掌握着货币以控制能决定民众生死的谷物的价格,因此就能使民众尽到自己的力量.第二段话的意思是说,民众有余的东西就“轻”,因此人君就在东西轻时加以收藏.民众缺乏的东西就“重”,所以人君就在东西“重”时加以卖出发散。

这样一敛一散,国君必然得到10倍之利,而财物的价格又可得到平抑。

《管子·轻重篇》诸篇的作者认为轻重之术是治国的根本方法。

《管子·揆度篇》说:“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

”《管子.轻重戍篇》载:“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虙戏(伏羲)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

’”在这位作者看来伏羲的“迎阴阳”,神农的“树五谷”,燧人的“钻燧取火”,直到夏代的“疏三江,凿五湖”等等都是以轻重之术治国的体现。

这样,古代统治者所推行的一切经济措施和治国良法,都被概括在轻重理论的范围之中了。

这样,轻重理论就被说成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广义的治国理论了。

二、轻重理论下的重农思想《管子·轻重篇&&诸篇所阐发的轻重之术是建立在重农的基础上的。

所以,这种轻重之术不仅与重农不矛盾,相反它还以轻重之术来稳定农民生活、促进农业发展。

《管子·轻重篇》诸篇不少地方都论述了农业的重要,如《管子·轻重甲篇》说:“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

故事再其本,则无卖其子者。

事三其本,则衣食足。

事四其本,则正籍(征賦)给。

事五其本,则远近通,死得藏(葬)。

”《管子·揆度篇》有与上述相似的一段记载说:“上农挟五(口),中农挟四,下农挟三。

上女衣五(口),中女衣四,下女衣三。

农有常业,女有常事。

一农不耕,民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为之寒者……故先王谨於其始.事再其本(民众从事的生产事业收入能倍于其资本),民(只有)无檀者卖其子。

三其本,若为食。

四其本,则乡里给。

五其本,则远近通,然后死得葬矣。

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君失其民,父失其子,亡国之数也。

”上述两段集中地论述了农业的重要性。

所以,《管子·轻重篇》的作者是决不轻视农业的。

非但如此,《管子·轻重篇》还认为封建统治者应采取种种措施保证和促进农业生产的进行和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误农时《管子。

山国轨篇》说:“春十日不害耕事,夏十日不害芸事,秋十日不害敛实,冬二十日不害除田。

此之谓时作。

”《管子·巨乘马篇》载,在“春事二十五日之内”,国君不可兴徭役,如果国君兴徭役,则是“起一人之繇,百亩不举。

起十人之繇,千亩不举。

起百人之繇,万亩不举。

起干人之繇,十万亩不举。

春已失二十五日,而尚有起夏作(夏天的繇役),是春失其地,夏失其苗,秋起繇而无止,此之谓谷地数亡。

谷失於时……此盗暴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众也。

随之以暴,谓之内战。

”这里,痛切地陈述了国君起徭役、误农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其目的就是告诫统治者应不误农时,在农忙时要保证劳动者能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

《管子·轻重甲篇》则载:“孟春既至,农事且起。

大夫无得缮冢墓,理宫室,立台榭,筑墙垣。

北海之众无得聚庸而煮盐。

”这就是说在春耕农忙到来之时,大夫家要停止修缮冢墓、宫室、台榭、筑墙垣等活动,“北海”地区也要禁止民众雇工煮盐,这样便可以保证劳动力不流失他用,并使春耕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2)奖励多种经营《管子·山权数篇》载:“桓公问於管子曰:‘请问教数(教育的方法)。

管子对曰:‘民之能明於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给黄金一斤或相当于黄金一斤的谷八石为奖金)。

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树瓜瓠荤菜百果使蕃衮(裕,同衍)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已(愈)疾病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民之能知时……曰某谷不登,曰某谷丰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这里在谈教育民众的方法时,国家以奖励作为教育的方法,对善农事的、蕃育六畜的、树艺的、种瓜果蔬菜的、会看病的、经验丰富能预知谷物丰歉的、善于种桑养蚕的,均以黄金一斤或相当于黄金一斤的八石谷物为奖金。

从奖励的事项看,《管子。

轻重篇》的作者倡导的是多种经营,对善农事种五谷、善畜牧育六畜的、树艺、种菜瓜果、善种桑养蚕都给同样的奖励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借贷国家蓄藏一定量的粮食和钱,农民困难时借贷给农民,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待农民收获再以实物还贷。

关于这点,《管子。

国蓄篇》载: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平。

万物之满虚随财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

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繦(钱贯,即穿钱的丝线)千万。

使千室之都必有千种之藏,藏繈百万。

春以奉(供给)耕,夏以奉芸。

耒耜械器钟(种,五谷之种)穰(馕,与饷同)粮食毕取赡於君。

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然则何?君养其本谨也.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

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轻重的大利是以重射轻,以贱而转化为平价。

万物的“满”(余)与“虚”(不足)随着国家财政的平准政策而不断变化,打破的平衡会重新再现。

人君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坚持实行平准政策。

国家使有万家的城镇储存万钟之粟和钱千万,让千家的城镇储存千钟之粟和钱百万。

储存粮食和钱的目的是:春天供给耕田,夏天供给锄耘。

耒耜等械器和种子及粮食当然是由国君供给的。

因此大商贾储积家就无法大肆盘剥民众,为什么会如此呢?是因国君勤谨地扶持本业。

春天借贷的钱粮收取丝织品缯帛,夏天贷出的钱粮在秋收后收取谷类.因此,民众不会无事干,国家也不会受损失。

《管子.山国轨篇》说每年“泰春”、“泰夏”、“泰秋”、“泰冬”的“物之高下”,民“相并兼之时”,国家都要贷给农民粮食。

并说:“无赀之家皆假之械器、胜(滕)籯、屑(碎米)、糉(糗,乾粮)、公衣.功已而归公衣,折券(折毁借贷时所给之券)。

故力出於民而用出於上。

”(4)调节物价抬高谷物价格,促进粮食生产。

《管子。

轻重篇》谈到抬高谷物价格屡见不鲜。

如《巨乘马篇》载“国谷之重再什倍”。

《山国轨篇》:“三壤已抚,而国谷再十倍”。

《山权数》:“国谷之重十倍异日”。

《山至数》;“国谷十倍”。

《地数篇》谓“武王立重泉之戍”,使“国谷二十倍”。

《管子·轻重甲篇》对这个问题讲得比较具体:“粟贾(价)平(釜)四十则金贾(斤)四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