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第九课、蛔虫的自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蛔虫病的危害及掌握其防治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弄清蛔虫病是怎样传染的?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小学生应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粪便无害化处理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主要方法?
教具:
1、蛔虫标本。
2、有关蛔虫传染途径教学图片。
3、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导入:你们小时候生过虫吗?你们平常有没有无缘无故肚子疼? 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童多发病。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常见肠道寄生
虫病的防治知识。
2、出示阅读提纲:
①蛔虫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是怎样传染的?如何防治?
②为防治肠道寄生虫病,我们应养成什么卫生习惯?
3、默读并在书上划出有关答案,打上题号。
二、讲授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一)认识蛔虫
(二)研究蛔虫传染途径、危害及防治方法
1、传染途径
谁能告诉教师,蛔虫是怎样跑到人体内的?
蛔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成熟,随粪便排出虫卵或成虫。虫卵污染蔬菜、瓜果、泥土,当人们生吃不净的瓜果蔬菜或不注意饮
食卫生,就会感染蛔虫病。
2、讨论蛔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①患了蛔虫病的人,会出现什么症状?你有过生蛔虫的经历吗?
有什么感受?
②蛔虫病传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强调:①由于虫卵随粪便排出,所以农民伯伯都会把粪便作无害处理,才进行施肥,这样做便可把虫卵杀死,以免污染蔬
菜、农作物。
②为防止反复感染,小朋友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三、教师讲述,学生进行卫生行为辨析
为预防感染肠道寄生虫病,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判断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请打手势,(两手指交叉表示错,拇指、食指张开表示对,并说理由)
1、一群小朋友打完篮球不洗手拿起雪梨就吃(×)
理由:进食前应洗手。
2、农民用新鲜粪便施肥。(×)
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有虫卵产生污染。(×)
3、小朋友饭前、便后洗手。()
4、小朋友剪指甲。()
5、医生给捂着肚子的小朋友看病。()
理由:小朋友患了肠道寄生虫病,要立刻看病吃药。
四、全课小结.
第十课蛲虫病、鞭虫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蛲虫病、鞭虫病的危害及掌握其防治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弄清蛲虫病、鞭虫病是怎样传染的?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小学生应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粪便无害化处理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主要方法?
教具:
1、蛲虫、鞭虫标本。
2、有关蛲虫、鞭虫传染途径教学图片。
3、电视机、录像机、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导入:你们小时候生过虫吗?你们平常有没有无缘无故肚子疼? 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童多发病。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常见肠道寄生
虫病的防治知识。
2、出示阅读提纲:
①蛲虫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是怎样传染的?如何防治?
②为防治肠道寄生虫病,我们应养成什么卫生习惯?
3、默读并在书上划出有关答案,打上题号。
二、讲授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一)认识蛲虫
(二)研究蛲虫传染途径、危害及防治方法
1、介绍蛲虫传染途径
老师边介绍边板书:
雌虫产卵粘上虫卵虫卵入口
肛门---手指搔痒---吮手指、不洗手进食---人体感染
2、蛲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①患了蛲虫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②蛲虫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二)研究鞭虫传染途径、危害及防治方法
1、分布:鞭虫感染分布范围遍及全国,与蛔虫的分布较一致,但感染率相对不如蛔虫高。在干燥、寒冷的北方地区感染率一般远较南方地区为低。鞭虫病是农村地区常见的主要肠道寄生虫病之一。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一般儿童的感染率高于成人,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
2、传染源:鞭虫病人和感染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随地大便,使鞭虫卵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期虫卵。虫卵可借蝇类、鸡、犬等的机械携带或风力散播,污染环境、物品、食物等。
人因生食含有感染性虫卵的不洁蔬菜、瓜果和水而受到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经口受到感染。
4、防治方法
①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 . 5 克和硫酸亚铁0 . 2 克;或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7 克,全池泼洒,疗效很好。
②用2 %的食盐溶液浸浴鱼种15 分钟,或3 %的食盐溶液浸浴5 分钟。
三、全课小结.
第十一课、细菌、病菌、病毒和消毒
教学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导入: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没有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呢?
介绍人类对病毒的发现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和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认为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科学家们就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细菌滤出,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多次重复这一实验都证实了这一事实,因此把这种病原体叫做了"滤过性病毒"。
20世纪初,陆续又发现了许多人类、动物、植物的传染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是由滤过性病原体引起的,后来又发现了细菌体内也有滤过性病毒,称之为噬菌体。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能提纯噬菌体,还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20世纪70年代,对病毒的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分支科学--病毒学。
教师提问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你们听说过病毒吗?听说到哪些病毒?见过病毒没有?为什么没有见过?
讲授新课: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板书)
讲述: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等,所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演示各种病毒的形态图: 病毒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一下: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板书: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形态多样:多面体、杆形、蝌蚪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