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一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持经济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特点适时适当地实行了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最近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政府提出了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开展经济工作的立足点。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情况,然后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发展趋向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简述1、1979年-1981年的第一次宏观调控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经济过热问题随之而来。

经济过热表现一是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11.7%。

(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经济增长率见以下图表)。

二是1980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达到之前二十年来的最大涨幅6%。

三是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投资过热,货币发行过多,形成大量财政赤字。

当时的调控主要措施有:注意综合平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停建、缓建一批项目,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防止急躁冒进;加强物价管理,制止乱涨价;下放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利办更多的事情。

通过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在1981年回落到5.2%。

2、1985年-1986年的宏观调控1985年到1986年宏观调控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和向城市推进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进行的。

1984年下半年对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管理不严,货币发行超量,信贷增长过猛和工资奖金增长过快,致使银行信贷和消费基金急剧增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由于供求关系的紧张和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以及受乱涨价这一问题的影响,价格问题凸显。

国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坚持制止乱涨价,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防止高通货膨胀状态发生。

由于1985年和1986年的宏观调控没有到位,虽然1987年形势有所缓和,但是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潜伏着进一步经济过热的趋势,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
钟鸣远
【期刊名称】《世界经济情况》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并最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过去26年我们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波动的代价,与之相伴的是历届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一共经历了六次宏观调控,其中五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一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然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协调、稳定的增长需要一个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建立稳定的政策规则,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钟鸣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
【相关文献】
1.经济周期性波动与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基于中国和美国的经验分析 [J], 李天德;曾忠东;谢志超
2.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 [J], 张立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J], 杨来科
4.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 [J], 张立群
5.浅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 [J], 孙宗国;孙瑞红;李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下)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下)

五、对宏观调控手段的反思(一)判断经济过热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每次经济过热之初,争论总是十分激烈。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标准各不相同,有的以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指标,有的以CPI为标准,有的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标准,也有的以过去的经验为参照,还有的看就业。

标准不同,判断起来自然会存在分歧,对于过热和偏快的标准,结构性过热和行业过热则众说纷纭。

因为判断的标准不同,最终会影响调控手段实施的时机和力度,进而影响调控的效果。

(二)宏观调控的多目标性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调控目标决定于宏观调控的手段。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认可的宏观调控手段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一种政策工具只能有效调控一个宏观经济目标的原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调控最好坚持“单一目标”即“稳定物价水平”。

在我国鉴于宏观调控政策不仅要以稳定增长、稳定物价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还要兼顾稳定与增长、发展与改革、开放与转型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多重的。

所以在多重目标下,如何有效的选择政策调控工具。

(三)单一的调控手段向多重调控手段转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发生了从行政单一化向经济、法律和行政多元化转变。

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既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一些特点,也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特点。

因此,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调控取得预期效果是当前的必然选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法制建设的推进,宏观调控将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采用相机抉择的调控方式。

(四)统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设无论是政府实施力度还是政策实施的时间选择,都要基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

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

我们在这方面的严重不足,是造成政策力度和时间把握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宏观调控在1979—1981年、1985—1986年和1989—1990年三次调控中,由于动手晚,延误了调控的最佳时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⑥后果:(1981-1984)1985年的GDP增长率达到了16.2%,
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当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达到了9.3%,固定 资产投资在上年增长28.2%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8%。1985年的 GDP增长率达到了16.2%,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当年商品零售价 格指数达到了9.3%,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增长28.2%的基础上又增 长了8.8%。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 ⑦政府调控措施: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
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这期间,中国人 民银行已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1984年11月国务院发出了《关 于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大力组织货币回笼的紧急通知》,同时在国务 院的部署下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1985年4月的《关于控 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通知》,7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银行 金融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10月《关于全面开展信贷检查的报告》。 从1985年开始,宏观调控的思路开始形成。
二、1978-1984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 ②政府调控措施:政府采取的调控措施主要是抽紧银
根的政策,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的增长都大幅减少,使整 个经济进入紧缩状态。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 方针。1980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 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三、1985-1992年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
③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及后果(1989-1991)
从1989年9月至1991年底,我国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 热和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集中于1988年和1989年,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经济政策。主 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 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1988年下半年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二是加强信贷控 制,提高银行储蓄利率,实行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1988年7月,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 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严格信贷资金管理的通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2%提高到 13%,并从9月起开办人民币长期保值储蓄存款,1989年9月1日和1989年2月两次把银行 储蓄存款利率从6%提高到9.45%。三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1989年 11月国务院转发了党中央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要求坚决 控制社会总需求继续压缩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这些政策使得1989年经济实现了 “急刹车”,当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3.9%,比1988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也成了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最低点。这次调控的效果非常显著,但由于此次调控具有行政“一 刀切”比较普遍,刹车过猛,以及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实现了“硬着陆”。从 这时到1991年底,我国经济陷入低迷时期,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注入大量信贷资产启 动处于低谷中的中国经济。1990年3月、8月和1991年4月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到 1991年底,在大量货币投放的推动下,工业生产才在非国有经济的带领下逐步走出低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摘要:改革开放“而立”之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第四个经济波动期。

中央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方针正在实施过程中,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呈现停滞甚至衰退迹象。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周期性经济波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波动幅度减小等趋势,市场调节作用日益明显,经济体制革新和法治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经济连续、稳定地增长……这些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波动;趋势;新特征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增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且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特征,即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经历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这种现象被称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九次经济波动,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

相比较于改革开放前的五次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波动幅度(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逐渐减小;第二波动高度(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第三波动深度(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上升;第四波动的平均位势(周期内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高;第五波动扩张长度(周期内扩张期的长度)明显延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也逐步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现象中总结规律,笔者总结经济波动的特点和阶段性趋势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波动及其特点改革开放建立了市场经济的雏形,从体制结构的变革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建设之路,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开放市场与引进先进生产力相结合,从宏观上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促进了市场化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导向的内需供给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初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言。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演进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演进历程1.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阶段(1978年~1986年)。

这一阶段,“文革”刚结束不久,我国百业待兴,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

但随着计划控制的松动和价格改革的推进,原来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

对此,我国政府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行政性货币政策。

表现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引导上,就是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强制性整顿和关停并转等。

由于调控手段较为单一,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使得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尝试性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阶段(1987年~1991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并尝试性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来调控经济,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可应用的经验,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等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下手段多样的宏观调控阶段(1992年~1997年)。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我国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时代。

但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历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历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历程(一)作者:魏加宁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05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一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波动,而每一次经济波动都必然伴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新的跃进”到经济调整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因“十年动乱”、“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经济体制严重扭曲;但由于粉碎了“四人帮”,民心大振,生产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很快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当时,从上到下,从决策层到理论界,普遍存在着一种“要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急迫心情,有着一股“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投资冲动,试图在原有体制上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组织“新的跃进”;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又使许多人误以为组织“新的跃进”的时机已经到来。

于是,1977年编制《1976年到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时,提出到1985年全国钢产量要达到6000万吨、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的高指标。

同时,还提出要建设120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10大钢铁基地、9大有色金属基地、8大煤炭基地、10大油气田、30个大电站、6条铁路新干线、5个港口等等。

这个“十年规划”在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上提出,并在1978年2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与以往闭关锁国的“赶超战略”不同的是,此次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计划是建立在大规模引进的基础之上的。

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找当时主管经济的几位副总理余秋里、谷牧、康世恩等谈话,阐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求研究扩大引进规模的方案。

邓小平提出,同外国人做生意要搞大一点,搞它500亿。

利用资本主义危机,形势不可错过,胆子大一点,步子大一点。

不要老是议论,看准了就干,明天就开始,搞几百个项目。

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研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问题。

会议上弥漫着急于求成的情绪。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六次宏观调控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六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包括五次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一次通货紧缩,与此相对应,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

从调控手段和做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调控越来越成熟,初步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不少值得认真总结的不足甚至教训。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构建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详细3年的宏观调控1978~1983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详细]2.1984~1986年的宏观调控1984~1986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

[详细]3.1987~1991年的宏观调控1987~1991年是中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

[详细]4.1993~1997年的宏观调控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建立,为中国及时有效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调控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

[详细]5.1998~2003年的宏观调控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抑制日益加深的通货紧缩趋势,中国从1998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反复、波动的运动形式。

它通常分为周期的四个阶段:扩张期、繁荣期、收缩期和萧条期。

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国家都会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来维持经济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

1. 经济周期的特征在扩张期和繁荣期,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就业人数增加,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制造业和服务业都繁荣发展。

而在收缩期和萧条期,经济总量下降,就业人数减少,物价走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出现萎缩。

2. 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是指国家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手段,以达到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它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方面。

货币政策具体包括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等;财政政策则包括调整预算支出和税收政策等。

3. 宏观调控政策的应对策略在扩张期和繁荣期,宏观调控的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的平衡。

为此,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收紧货币政策、加大税收等手段来限制经济过热,防止过度膨胀。

在收缩期和萧条期,目标则是促进经济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增加支出、降低利率等手段来激活内需,提供市场活力。

4. 宏观调控政策的局限性虽然宏观调控政策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其政策效果存在局限性。

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具有时滞性,不能立竿见影;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需要与市场的实际反应保持同步。

5. 结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宏观调控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是需要继续探讨和完善的问题。

需要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各层面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

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

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大幅波动的一种现象。

它表现为经济的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了解经济周期的动态规律对于国家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的特征1.1 繁荣期繁荣期是经济循环中增长最快的阶段,各类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企业投资增加,消费者信心提升,失业率下降,国际贸易活跃。

本阶段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增强,加大了企业的生产力度,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过度的繁荣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资源过度消耗,乃至资产泡沫。

1.2 衰退期衰退期是经济从繁荣走向萎缩的重要过程,表现出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投资意愿降低,失业率上升。

企业盈利下降,消费者信心减弱,这一过程中生产过剩、库存增加等问题日渐凸显。

衰退期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市场供需失衡、政策调控不及时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波动。

1.3 萧条期萧条期是经济周期中的低谷阶段,特征是长期低迷,失业率高企,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萧条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引发人们的焦虑与不安。

在这一阶段,由于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极度低迷,消费需求急剧减少,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的不景气。

这往往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介入,以促使经济尽快恢复元气。

1.4 复苏期复苏期是指出现于萧条后的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市场逐渐恢复信心。

投资和消费逐步回暖,就业市场开始改善,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回升。

然而,这一阶段也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把握不好复苏的节奏与力度,则可能再次陷入衰退或者寻求更强烈的干预手段。

二、经济周期与政策调控在自然发生的经济周期中,由于其内在规律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控总需求。

在繁荣期,通过提高税收、削减财政支出等手段抑制通货膨胀;而在衰退及萧条期,则可以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支出等措施驱动消费和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反周期调节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以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幅波动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动荡和其他不利的后果。

政府的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大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采取行政管制手段直接进行调控,使政府意志贯彻于经济发展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是造成经济发展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一般很少采用行政管制干预的办法,而是以采用经济、政策、规划、信息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去纠正市场失灵产生的资源配置的非效率性。

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常常超出国家计划(规划)并带来物资供应和基础设施紧张等问题,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是通过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问题,防止经济增长“偏冷”也成为一定时期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1.防止经济增长“过热”的调控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我国政府为压低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进行了6次:第一次是1979-1981年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加快经济建设成为全国的统一认识,并开始走上轨道。

国家制定了宏伟的建设计划,1977年4-5月召开的“工业学大庆”会议,提出了“要有十来个大庆”,在当年11-12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提出到1985年钢产量要达到6000万吨,原油产量达到2.5亿吨,为此拟定了基本建设的庞大计划,全国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建30个大电站、8个大型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6条铁路干线和几个大港口。

于是,在1978年开始了建设规模的大扩展,当年基本建设投资从上年的312亿元增加到417亿元,增长33.7%,能源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5.8%,交通运输投资增长28.2%,水利投资增长21.8%, 都是当时较高的增长速度。

基本建设战线出现了过热现象,使当时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持,出现了经济发展失调的局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

第34卷第11期财经研究Vol134No111 2008年11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v12008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3黄赜琳(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20043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对于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考察了1978-2007年间中国历次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与波动特征,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所有制结构、社会总供求关系、经济结构、价格体制、调控手段和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分析宏观调控对我国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产生的影响;接着从国际经济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美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特征,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15个不同市场类型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周期存在的特征事实;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特征事实 中图分类号:F049;F1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952(2008)1120088213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发展模式的转换,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宏观经济政策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在实施,尽管面临的形势不一样。

计划经济针对的是短缺经济,主要通过计划来平衡经济;市场经济面对的是过剩经济,更多的是靠市场调节。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已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正确认识与把握每一轮经济周期的特点及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于制定目前和今后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划分的观点存在分歧,刘树成(2000)以1977-1998年GDP增长率为考察对象,根据传统“谷-谷”划分法将我国经济运行时段划分为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和1991-1998年共4个短周期(参见图1)。

分析中国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

分析中国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2008-11-17 22:34:26)标签:财经经济周期宏观调控中国杂谈分类:投资和经济来源:上海证券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从经济增速上升、下降的周期性交替历程看,自 1978 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经历了2 个完整的经济发展周期,而第三次周期是否结束,我们以经济下降作为周期开始划分的第四次经济周期是否已到来还有待确认。

这里,我们以10%的增速作为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将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为简单的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如果分别将上升和下降阶段进一步按前半期和后半期划分,再分别定义为“恢复”、“繁荣”、“收缩”、“萧条”期,我们就可得到传统的四阶段经济周期划分,如图“中国经济周期(1978-2008)”所示。

1)第一次经济周期:1978-19881978-1981 为第一次周期的下降阶段,经济增速由11.7%下降到5.2%;1982-1988 为上升阶段,经济增速迅速恢复到10%以上并保持了5 年的高位运行态势。

2)第二次经济周期:1989-1997收缩(第二次周期的开始)起因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1988年,国内仓促上马的“物价闯关”改革导致国内流通秩序混乱;1989年,苏联、东欧发生巨变。

国际政治和国内经济形式变化,促使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周期下降阶段的开始。

1991 年经济运行开始转入上升通道,次年的“南巡讲话”推动了经济持续5 年的繁荣。

3)第3 次经济周期:1998-2008同样是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结束了我国第二次周期的繁荣局面。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29 个省市受灾,死亡4150 人;内外交困,国内经济顿时由过热转入过冷,需求急剧下降,全国居民储蓄创下历史记录,被视为“笼中之虎”。

1997-2001 年,我国经济运行转入第三次周期的下降通道。

得益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入世”带来的外部需求增长,以及国内住房制度转型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2002 年开始中国经济重又进入了上升通道。

中国经济的波动及宏观调控发展PPT课件

中国经济的波动及宏观调控发展PPT课件

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以军事需要为重点 从90年代开始,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有利于西部发展
1999年6月 “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1999年11月,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正式提出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23.11.2020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8
近年来西部 大开发的成果
23.11.2020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5
出 区 同 3、 的域发实 科发展现 学展。相 总总这互 结体是促
战对进 略我, 作国共
23.11.2020
(1)西部大开发 (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4)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6
——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
23.11.2020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10
中 部 崛 起 和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23.11.2020
2004年3月,中央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引起中部省份极大关注。
同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把“中部崛 起”写进了党的全会文件,会议通过的决议强 调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在200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 第一次把“中部崛起”列入议事日程,列为 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之一。
帮助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主 体的694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 工业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 其余分布在沿海地区的222个项 目又有相当数量在辽宁省,内地 大体占23,沿海占13。
23.11.2020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2
3、“三五”(1966-1970 年)时期和“四五” (1971-1975年),中国的 生产力布局进行了“战略 转移”,即集中力量于大 规模的三线建设,生产力 布局跳跃式西移。三五”计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至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得以有效实施。

当时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有:解放思想,搞好综合平衡;注意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办更多的事情。

国务院在1980 年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杨来科(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在职博士生,广东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内容提要: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既是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又是经济波动的治理工具。

本文中笔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并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特异性经济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经济的循环有良性循环与非良性循环之分。

所谓良性循环,是指经济的上下波动以及物价的水平被限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总的经济态势比较平稳、均衡。

所谓非良性循环,是指经济的上下波动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经济运行大大偏离了均衡增长的轨道,而呈现出严重震荡、大起大落的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故而总是难免陷入“忽热忽冷、冷热交替”的怪圈。

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理论界看法不一。

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特异性分析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共经历了四个波动周期(其中第四次仍未完成,如图一)。

这四次经济周期分别是:第一次周期,从1978年开始到1984年结束,历时七年。

此次周期的峰值出现在1984年,经济增长率为15.3%;波谷出现在1981年,经济增长率为4.4%;该次周期的平均增长率为9.43%,波幅为10.9个百分点。

第二次周期,从1985年至1987年,波长为三年。

波峰为1985年,经济增长率为13.3%;波谷为1986年,经济增长率为8.5%;周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07%,波幅为4.8个百分点。

第三次周期,从1988年开始至1992年,波长为五年。

中国经济的波动及宏观调控发展

中国经济的波动及宏观调控发展

沿海地区经济 发展战略作为 一个全局性的 重大战略决策 ,是在改革开 放过程中逐步 形成和正式提 出的
改革开放之前,中 国走的是地区均衡 和内向发展的道路。 改革之后,在调整 地区发展战略时,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问题也就摆在中国 面前
2013-4-15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7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18
(三)以信息化进行传统工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背景: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注重传统工业发展,重视电子工业和信息化的应用 煤炭、钢铁、石化、电力等行业信息化效果显著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很大进展
2013-4-15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2013-4-15 当代中国经济--李清娥 23

(2)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分散程度较高,集中 度较低。
例如中国所有的汽车厂加起来还不及美国一个中型汽车厂, 在中国1600多家造纸厂、400多家啤酒厂、130 多家洗衣机厂中,达到最小合理规模的仅分别为8%、1 2%和7%。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表现是企业普遍追求“大而 全”和“小而全”,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 合作,现有加工、制造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优化组合。例 如在12万个机械企业中,有80%属于“全能型”企业, 企业自制铸件和锻件的比重高达80%以上,而美国和日 本的同类企业该比重仅为40%和15%左右。日本一个 汽车制造厂就拥有上万家零部件协作企业,而中国最大的 一汽集团和东汽集团的协作厂家尚不足200家。
4、1973年到1978年, 大规模调整区域战略。 1973年1月,国家有关 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加 进口,扩大经济交流” 的计划,展开了以引进 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在从1973年起分两批引 进的47个重要成套项目 中(主要是以石油化工为主的 原材料工业和电站设备 ),24 个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12个位于中部地区,11 个位于西部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一)
内容提要: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既是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又是经济波动的治理工具。

本文中笔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并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特异性
经济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经济的循环有良性循环与非良性循环之分。

所谓良性循环,是指经济的上下波动以及物价的水平被限制在一定
第四次周期,从1993年开始至今。

波峰为1993年,增长率为13.2%,波谷尚未出现,波幅至少为6.2个百分点(以1999年经济增长率为7%计算)。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经历的四次经济周期特征来看,我国历次经济波动都呈现出一种非良性循环特异性。

具体表现为:
第一,周期波动次数频繁。

改革开放短短20年间就出现了四次波动,平均每5年一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波动次数比较频繁。

二战以来,美国共经历了5次经济周期,平均每次周期的持续时间为9.2年,约110个月。

从1980年至今共经历三次波动周期,除第一次周期(1980年1月至1981年7月)波长较短外,后两个周期都很长。

其中,第二个周期
(从1981年7月到1991年9月)波长为110个月,约9.2年,第三个周期从1991年9月至今,已经延续了105个月,而且这一周期还将会延续一段时间①。

韩国和台湾自80年代以来也都只经历了3次经济周期,平均波长为7年②。

再看看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印度,自1980年以来,印度仅经历2次经济周期,其中第一次从1980年至1992年,长达12年,第二次从1992年至今尚未结束③。

第二,周期振荡比较剧烈。

四次周期,除第二次周期的振幅比较小(为4.8个百分点)外,其他三次周期的波幅都比较大,其中第一、三次周期的振幅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次周期现在仍在继续的周期,但振幅至少不会低于6.2个百分点。

而美国自1982年以来国内生产总体的增长率波动很小,经济的周期性特征逐渐淡化,尤其是1992年以来,经济增长
,

极端地无规律,也未尝不可以使它作相当有规律的摆动(此外,我们还可以想象,这把摇椅有一种机械装置,使它在没有外在力量的影响时也在摆动)。

因此,我们在解释摇椅的动态时,对两种因素应加以区别:一种是摇椅自身的结构,还有一种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前者是内生因素(endogenousfactor),后者是外生因素(exogenousfactor)。

”⑤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其形成的角度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济体系本身的内在结构所产生的基本波;二是由经济体系之外的外生冲击作用于内生波动之上而产生的叠加波。

外生因素是打破经济的稳定态势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内生因素是稳定经济,使之规律性运动的力量。

一般而言,外生因素或外部冲击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结构、消费模式等的变化,战争,人口的变动,国际市场的
变化等等。

其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最重要的外生冲击。

内生因素或内生变量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人口结构,需求结构等。

无论是外生因素,还是内生因素,都对经济波动的形态产生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之所以呈现出一种非良性循环特征,虽然与转型时期经济本身的波动性较强有关,但是,也与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本身运用不当紧密相关。

(一)外生冲击过强:猛放与急收交替进行。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次经济波动,我们很容易发现,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松紧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之所以比较剧烈,是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

产品价值下降了138亿美元(以1982年美元计),而第三产业、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120亿美元;在1973~1975年的衰退中,物质产品价值下降了500亿美元,而服务业产值却上升了677亿美元;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在战后的所有危机期间平均增长了2.1%,这些都是与物质产品部门恰恰相反的⑥。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上重物质而轻劳务的思想,使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比较低。

到1997年,我国经济中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口的26.4%。

相比之下,美国早在1984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总就业人数的70.5%;1985年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

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比较低,因此第三产业对经济衰退的缓冲效果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其次,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升,也使得我国经济更易受到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传导效应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出口的不断上涨,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上升。

到199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40%,对外开放度已经达到25.3%,与同是人口资源大国的美国、巴西、印度等国相比,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和经济外向度都是最高的。

由于经济的开放度和外向度的不断高,我国对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从而,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传导作用就越来越明显。

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国内需求及外贸出口的深刻影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