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物理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物理实验则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涉及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
为了更好地教授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相关问题。
一、实验内容选择高中物理实验内容丰富多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应包括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基础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基本技能和方法,综合实验则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有趣、易于操作、能够体现物理原理的实验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实验内容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器材是进行物理实验的重要条件,教师需要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器材。
在准备器材时,教师需要注意器材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器材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
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检查和更换损坏的器材,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实验操作指导实验操作指导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
在进行实验操作指导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学生易于理解。
2.重点突出,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3.操作示范,让学生看到实验操作的过程和效果,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
4.问题解答,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四、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
高中物理课堂趣味实验演示教学探析

演示 的形 象性 与趣 味性 , 充分 调 动学 生 的积 极 主 动性 与参 与性 , 帮 助其 建立 理性 思维 . 例如: 在“ 波 的形 成 与传 播 ” 的教 学 中 , 教 师就 呵 以让 几佗 同学牵 予站 成一 个 横排 , 或者 让后 一位 同学 的双手 搭在前 一 位 同学 的肩 头成 一纵 排 , 而排 在 最前 头 的同学就是波源 . 由其 开 始做 周 期 性 的下 蹲 与 站
实际, 拉 近 物 理 实 验 与学 生 生 活 实 际 之 间 的 距 离 , 在 演 示 实 验 中增 强 趣 味 性 , 以 激 发 学 牛 学 的 兴 趣 与热
情, 充 分调动 起积 极性 , 培养 其 良好 的观 察 能力 、 探 索
◇ 山 东 隋 山 南
精神 , 形 成科 学探 究 的能力 .
动轮 , 将齿 向后 压 , 说明海绵对主动轮的摩擦力是 向 前的; 而 前轮 一 从 动轮 , 将 齿 向 前 , 说明 海绵 对 从 动 轮的摩 擦力 是 向后 的. 这样 , 演示 实 验 的 结 果 会 更 加形 象 、 具体 的 展 现 于 学 牛 面前 . 有 利 于 学 兴 趣 的 激发, 便 于其理 解 与掌握 .
物理是 一 门 以观察 和实 验 为 基础 的 自然性 科 学 , 而演示 实验 作 为高 中物理 教 学 的 一个 重 要 组成 部 分 . 有利 于学 生学 习兴 趣 与能 力 的不 断 提高 , 能 够 有 效提
例如 : 静 摩擦 力 的方 向判 断 是 比较难 以理 解 的一 个 知识 点 , 尤 其是 涉及 动 力前后 轮 的静 摩擦 力 的方 向 判断 , 学生 会更 难了解 . 所 以, 教 师 就可 利用 生 活 中常
高中物理实验实操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实验实操教案模板
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材料的热膨胀性质;
2. 掌握测量金属棒膨胀系数的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
1. 金属棒
2. 测温仪
3. 卷尺
4. 灯泡
5. 加热器
6. 夹子
实验原理:
金属在受热时会产生热膨胀现象,即长度会发生变化。
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是一个物质性质,表示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每单位长度的膨胀量。
通过测量金属棒的长度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金属的膨胀系数。
实验步骤:
1. 将金属棒固定在夹子上,并在金属棒上标记定点;
2. 测量金属棒的初始长度,并记录;
3. 将金属棒与测温仪相连,放置在加热器上方;
4. 升高加热器的温度,记录不同温度下金属棒的长度;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的膨胀系数。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实验时要小心,避免烫伤和其他安全事故;
2. 测量时确保测温仪和金属棒之间的接触良好,避免误差;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加热器,注意安全。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金属棒的膨胀系数,并与已知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并改进。
实验延伸:
1. 尝试测量不同金属材料的膨胀系数,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探究温度变化对金属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实验评价:
1. 是否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操,并记录实验数据;
2. 是否能准确计算并分析金属的膨胀系数;
3. 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并有条理。
高中物理基本实验讲课教案

高中物理基本实验讲课教案
一、实验名称:测量小球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球在自由落体实验中的运动时间和下落距离,验证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定的规律。
三、实验原理:在自由落体实验中,小球的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小球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9.8 m/s²。
四、实验仪器:小球、计时器、直尺、实验台
五、实验步骤:
1. 在实验台上固定一根直尺,并将小球放在直尺的顶端。
2. 让小球自由落下,并使用计时器记录小球落下的时间t。
3. 重复实验多次,取得不同的落下时间和对应的落下距离。
4. 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小球的平均加速度。
六、数据处理:
1. 根据公式s=0.5gt²计算小球的下落距离s。
2. 根据公式a=2s/t²计算小球的平均加速度a。
七、实验结果:
1. 小球下落时间和下落距离的数据记录表。
2. 小球的平均加速度计算结果。
八、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小球的加速度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g=9.8 m/s²。
九、实验注意事项:
1. 小球下落过程中要保持竖直向下的运动轨迹。
2. 使用计时器时要注意准确记录小球的下落时间。
3.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于验证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定规律非常重要。
十、教师评价: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

浅析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摘要: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形成规范、科学性的演示教学形式,可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优化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动手能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特征。
创设科学、高效的演示实验,以物理实验充实教学,是物理学科中体现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
一、课前精心准备,确保实验成功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需要选择好实验装置和器材,熟悉演示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甚至决定实验的成败。
选择器材时需要考虑精确性、直观性、方便性等原则。
例如,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力学实验采用大型的电动秒表;热学实验时可采用大型温度计;电学实验采用大型的演示电表等。
有些实验器材,由于年久失修,会产生故障,这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仪器常见的故障有:传动装置的动力源欠佳,橡皮皮带老化失去弹性断裂,皮带的松紧度调节得不合适;热源放热不均匀,电池内阻过大;平行光源不平行且亮度太弱;仪表指针不指示零刻度,灵敏度变差,电器接线柱松脱;滑动变阻器滑片变形,与金属丝接触不良等。
所以,教师在准备实验时,一定要细心检查,调试实验装置,更换存在问题隐患或在性能上达不到要求的元器件,对易损易坏的元器件还要准备好备用品。
教师还必须在课前把演示实验先做2遍,设计好演示实验的实施步骤,搞好演示操作与分析说明的协调衔接。
只有做到万无一失,才能确保在课堂上演示成功,最大限度的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二、增设启迪性实验,激发学生思维教学中增设有启迪性小实验演示,恰当地创设物理问题情景,通过唤起学生好奇心来激发思维动机。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优质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优质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外力的关系,探究弹簧力的性质。
实验器材:弹簧、质量挂钩、支撑架、测量尺、弹簧测力计、实验平台
实验原理:当外力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会产生弹簧力,并伸长一定长度。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力与伸长长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1. 将弹簧挂在支撑架上,并挂上质量挂钩。
2. 使用测量尺测量弹簧的原始长度,并记录下来。
3. 挂上适量的质量挂钩,使弹簧伸长一定长度,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此时的弹簧力,并
记录下来。
4. 逐步增加质量挂钩,每次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长度及相应的弹簧力。
5. 绘制伸长长度与弹簧力的关系曲线。
实验总结: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弹簧力与伸长长度呈线性关系,符合胡克定律。
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取决于实验者的操作技巧及仪器的精确度。
拓展实验: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材质、直径或长度等条件,探究弹簧力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思考题:
1. 弹簧力与外力的方向关系是什么?
2. 如果将弹簧剪短一半,对弹簧的弹簧力会有什么影响?
3. 如果在弹簧上增加一个重物,对弹簧力的大小会有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弹簧力的性质,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培养实验数据分
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高中物理演示(探究)实验教学心得

横 向导轨 、 电磁打点计 时 , 电火花 描迹 的“ 一维 运动描迹 仪”
实验 的教学能 力和优化 高 中物理课 堂教 学 ,有着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小 车加速度 的计 算式 :
口 兰
计 时 4 1 m
v ;二1 ,
2
演示 ( 探究 ) 验教学是 一个 包括师 生 双方及 各 种教 学 实
要素之 间互动 的过 程 , 师要有 效运 用 已有 的知识 , 教 理解并
法 。 好 教 学 设 计 做
一
() 1 加速度 a与物 体所受 合外力 F成 正 比。 () 2 加速度 a与物 体质量 m成 反 比。 即 一
即 口 芘 F —— : F o , m c 凇 m - - F = - >
个演示 ( 探究 ) 实验要 达 到什 么 目标 , 解决 什么 问题 ,
1实验 方法: 变量 法 。( ) 制质量 m不变 , 究加 . 控制 1控 探 速度 a与合 外力 F的关 系 ;2 控 制合 外 力 F不 变 , () 探究 加 速度 a 与质量 n 的关 系。 i
2设 计 与 提 示 : 测 定 小 车 的 加 速 度 , 须 首 先 测 定 哪 . 要 必
把 握 演示 ( 究 ) 探 实验 教学 的特 点 , 开展 对 演示 实 验教 学 的
研究。
本文笔者挑选 了教材 中若干演 示( 探究 ) 实验 为例 , 谈谈 对演 示( 探究 ) 实验的一些教学 心得 。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

验。
沧源县民族幸学彭家林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
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概念和导出正确物理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演示实验是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
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做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典范。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首先,演示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
演示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思维的模型克服知识的难点,或为科学结论、规律提供实证。
例如:在讲授“重力”这一节中的“重心”内容时,我们可以选择的演示实验比较多。
如确定“任意形状薄木板重心的位置”,“测定杆状物体的重心”,“检验木轮的重心是否在其圆心上”,“说明物体的中心与它的质量有关”,其目的是“说明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这一规律。
我们利用演示实验都应清楚地显示出演示内容的本质特征。
其次,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各种能力。
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富有创造性、启迪人思维的好方法,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直接点出或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这些好的方法和思想;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想象、假设、归纳、表达等来培养和提高其各种能力。
最后。
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对“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把物理实验仅仅当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本身是充满理论的认识过程,是物理教育必有的内容。
新课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学实验〖演示水波的传播〗

演示水波的传播
1用发波水槽可以演示水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现象。
水波演示器利用薄膜气泵产生频率可调的气脉冲作为波源,而且用频闪光将水波投影至半透明屏上,闪光的频率也可以调节,从而使水波看似以缓慢的速度传播,或使波形静止,以利于观察。
2如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自制。
图1是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改装的振源,图2是用玩具电动机加上偏心轮制作的振源。
图1
图2
水波槽的周边应向外倾斜,内壁贴上软泡沫塑料或棉纱布以减弱反射波的干扰。
3做波的反射实验时,用点振源产生圆形波。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放置一条挡板,首先让振子打击一下水面,可以看到圆形的波面向前传播,遇挡板后反射回来。
然后再让振子连续振动,观察传播和反射现象。
这样可以观察得更清楚一些。
换上条形振子,按同样的程序,可以演示直线波的反射现象。
4如果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放置两条挡板,中间留一定宽度的间隙,可以看到波的衍射现象。
5演示折射现象时,在水下放一块玻璃板,厚度大约为5 mm,使浅水区的水深大约为2 mm,用条形振子产生直线波,并使深水区与浅水区分界线的法线与直线波的传播方向成一锐角,可以看到水波从深水区到浅水区后波面折过一定的角度,且波长变短。
6演示波的干涉时,为使现象清晰,应注意调节振子离开水面的高度、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以及频闪光的频率。
1。
高中物理实验微课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实验微课教案模板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并加深学生对物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实验器材:小球、计时器、测量尺、抛物线板
实验原理: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即a=g。
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小球下落时间和下落距离,来计算重力加速度g。
实验步骤:
1. 将抛物线板竖直固定在实验台上,上面放置一小球。
2. 让小球从抛物线板顶端自由落下,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3. 当小球触地时停止计时器,记录下落时间t。
4. 测量小球的下落距离h。
5.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
1. 根据测得的下落时间t和下落距离h,利用公式$h=\frac{1}{2}gt^2$ 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2. 比较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与已知数值9.8m/s^2的偏差,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
实验要点:
1. 实验中小球应处于自由落体状态,避免受到其他外力干扰。
2. 测量下落时间时,要准确记录停止计时器的瞬间。
3. 测量下落距离时,要用测量尺垂直测量。
4. 实验数据处理时,要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实验拓展:
1. 可以尝试变换不同高度、不同重量的小球进行实验,观察其对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2. 可以比较不同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了解不同行星引力差异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学会测量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并加深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1.学校 对 实 验 教 学 的 投 入 力 度 不够
用 “边 教 边 实 验 ”教 学模 式 。教 师 边 做 演示 实 验 边 分 析 、推 理 或
由于 受 传 统 应试 教 育 、传 统 的 用 人 制 度 的影 响 .我 们 的 教 者 边 讲 原 理 边 做 演 示 实 验 ,并 且 把 两 者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既 穿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对 激 发 学 生 的 兴 趣 ,提 高 学 生 的操 作技 能 . 中 ,重 力 加 速 度 在 同 一 地点 是 无 法 改 变 的 。同一 演 示 实 验 又 不
培 养 学 生 的探 究 能 力 。养 成科 学 的思 维 方 式 ,形 成 严 谨 的科 学 可 能 在远 离 的两 个 地 方 进 行 。 因 此要 进 行 单 摆 振 动 周 期 与 重
示现 代 物 理 实验 等 。
是 无 法 改 变 的 ,例 如 实 验 中 的重 力 加 速 度 的 改变 。为 了使 实 验
关键词 :高 中物理 实验教 学 演示 实验 改革
达 到 预 期 的效 果 ,使 学 生更 深入 的理 解 实 验 中物 理 概 念 ,我 们
就 要 求 对 实验 方 法 进 行 创 新 ,变 不 能 为 可 能 。如 在 单摆 的实 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态 度 和 科 学 精 神 等 都 有 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 特 别 是 以师 生 互 动 力 加 速 之 间关 系 的演 示 ,的确 不 好 做 。但 是 我 们 可 以用 改 进 方
方 式 为 主 的演 示 实 验 ,是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对 物 理 概 念 的 理 解 的 法 达 到 同样 的效 果 。具体 做 法 如 下 :在 铁 球 的下 方放 置 一 排 条
浅析演示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验 。是深 受学生欢迎 的实验形式 , 是教师施展教学艺 术的独特 感为形感 , 使 学生在 脑海里建 立起清晰 的“ 物理 模型” 。例 如在 方法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 化枯燥为生动 , 把要研究 的物理现象 讲授磁场 对运动 电荷 的洛仑兹 力作用 时可以用蹄形 磁铁 的磁 清楚地展 示在学生面前 。能引导学生观察 , 并进行 思考 , 配合讲 场去改变从阴极射线管射 出的电子流 的径迹 , 甚 以利 用一套特 授使 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 , 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物理教 殊 的装置 还可把 电子 流在 匀强 磁场 中的圆形轨道径迹 像彩虹 学中, 演示实验 是新课 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帮 助学生理 般地显现在真空管之 中。 解物理概 念 、 物理规 律 的重要 途径 , 实验具 有生动 、 直观 、 新奇 的特点 , 容易激发学生 的直觉 兴趣 。如 能充分发挥实验 的趣 味 性、 奇 异性 、 多变性 、 就能创造 出生动 的情景 , 使学生思 维活跃 。 演示实验是用 来配合教 学的 ,应根据不 同教学内容和要 求 , 选
择用合适 的实验 , 合 理地进行 实验 , 以便让 学生清楚地 认清物 得快 , 轻 的物体 落得慢 ” 、 “ 物体 受力 才运 动 , 不受 力就停止 ” 等 等。 实验在 中学物 理教 学中的作 用。 ( 2 ) 演示实验 是学生学习使用仪器 、 进行 实验操作 的示范 。 现行 高中物理 教科 书中则安排了约 2 0 0 个 演示 实验 。可见 成功 的完美 的演示实验 有助 于培 养学生良好的实验 习惯 、 实验 演示实验在 中学物理教学 实验 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 是整个 中学 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技 能和素养 。 物理教学 实验 的极其 重要 的组成部分 。演示 实验 肩负着特殊 的 在初 中, 学生很少做实验 , 特别是农村 中学由于条件差 , 教 教学任 务 , 具有独特的教学理论 要求和演 示方法 。 师在教学中从 不做 实验 , 而是讲 实验 , 更谈不上学生做 实验 。进 第一 , 演示实验一般 只需要 一套仪 器 , 基本 上是教师表演 , 入高中 , 对于如何 做科 学实验 , 还是十分新鲜和生疏 的。比如 怎 学生观察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 、 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 眼里 、 听 样正确选 择和使用仪器 ;如何编制实验步骤并按步骤操 作 ; 怎 在耳 中。第二 , 演示实验受到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 , 一般只做定性 样正确进行读 数和记 录实验数据 ; 怎样 列表和作 图 ; 如 何分析 实验 。通 常用来说明某种物理现象是在什么条件下 产生的 , 现 和推理得 出结论以及作出误差分析等等 , 都要 教师长期结合演 象的强弱程度 与哪些因素有关 , 当这 些因素发生单独 的或 连续 示实验教 学进 行引导和 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 的演示 实验 , 的变化 时 . 所研究 的物理量 、 物理现 象发 生了什么相 应的变化 就是教师在进行 示范 , 言传身教给学 生正确 的实验 方法 。所 以 等等 。有时为 了确定 某些相 关物理量的数量关系 . 也要作一 些 教师在进行演 示实验操 作时必须周密考虑 、符合规范化要求 , 定量 的演示实验 ,但是 由于很难 取得 十分准确 的实验结 果 , 这 处处发挥典范和楷模 的作用。例如在 做电学类演示实验时 , 一 时必须 向学生说 明产生误差 的原 因。第三 、 演示 实验必须 紧密 般应画 出 电路 图 , 然 后按 图接线 ; 接 线时要予 先估计 电压高低 配合课堂教学 的 目的要求进行 , 不是变魔术 。 为演示而演示。 演 和 电流的大小 , 选择合 适的电表量程 。电流表应 串联在 待测电 示实 验的教学是教学艺术 的一部分 , 出色的讲述不会妨碍 演示 路之中 , 电压 表则应并接在待 测电路两端 ; 还要注意 到直流 电 的行 进 , 巧妙 的演示也 不是一言不发 , 演 示实验 的教学应该 是 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错等等 。接线顺序应先接元件 、 仪器 和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演示教学

所讲 内容进行一个验证 。但是一部分物理教 师为了向学生展示理 两种不 同温度 的水装入杯子 中,然后 在每个杯子 中各滴一滴 蓝墨 想 中的实验效果 ,对 实验 步骤进行简 化 ,这将 会使实验 的效果受 水 ,对 墨水在两种温度 水中扩散 的速 度进行观察 ,然后 由现象得 到其他因素的影 响 ,更或许存在教师不想浪费上课时 间进行实验 出结论 。
2.在进行实验演示 的过程 中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 实验演示法可 以提升物理的教 学质量 ,物 理实验教学法并不
一 、 高 中 物 理 实 验 演 示 教 学 法 的 概 述
是死板 的 、一成不变 的 ,教师需要对 高 中的物 理实验教 学方法 进
演示教学法指 的是在高 中物理实验 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用 行创新 ,以适应 学生 的学 习需求和教学 改革的需要 ,从 而进一 步
例如 ,教师在讲 解 电路章 节的知识时 ,通过实 验演示 让学生 对 电路产生一个大致的认识 ,然后教师 可以通过课下布置任务 的
1.学生参 -lj实验 的机会很少 ,教师的实验演示存 在局 限性 形式 ,让学 生加 强对 串、并联 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的学 习 ,学生在课
当前物理教学 中教师还是 比较重视对知识理论 的讲授 ,实验 下就 掌握 了这些知识 ,大大提 高了教学效率 。然后 ,在 教师 的指 导
程 ,坐在最后 的学生则 比较 困难 ,所以得不到 良好 的教学效果 。 趣 ,引导 学生对生活 中的物理现象加 以关 注 ,培养他们 的观察 和
2.教 师在进行实验演 示的过程 中流程不规范
思考探究能力 。例如 ,教师在讲述分子运动这部分知识时 ,教 师可
高 中物理实验学习 中存在很多的验证实验 ,往往 就是对教师 以让 每个学生都 准备两个杯子 ,在上课 前做好实验 准备 ,将冷 热
高中物理的课型有哪些.doc

高中物理的课型有哪些(一)实验教学课1、演示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2、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3、课外实验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二)知识教学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4、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 2 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三)习题教学课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作法,与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作法,与同行们研讨。
1.认清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目前,我们的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实验教学还很缺乏,尤其是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器材还不到位。
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再次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落到了实处。
如国家花大力气为农村学校免费完成了实验室建设等,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目共睹。
那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除了完成书本上的指定实验以外还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
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容易接受。
2.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
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
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
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
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高中趣味物理演示实验教案

高中趣味物理演示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探讨为什么会出现类似漂浮的现象。
实验原理: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面张力的存在导致液体表面处比内部处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所以表面张力可以把一些比较轻的物体保持在液体表面。
实验材料:
1. 针
2. 一只小容器(如玻璃杯)
3. 水
实验步骤:
1. 将水倒入小容器中,使得容器中水面平静。
2. 将针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
针会慢慢漂浮在水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在液体表面“悬浮”起来一样。
实验思考:
1. 为什么针会漂浮在水面上?
2. 如果在容器中加入洗洁精或者其他液体,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吗?
3. 如果使用铁针或者其他材质的针进行这个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拓展实验:
1. 可以尝试将另一种液体(如酒精、油等)中进行类似实验,比较不同液体中的表面张力情况。
2. 可以尝试在实验中加入外部因素(比如风力、表面材质等),研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水面的波动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用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注意点探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注意点探析作者:刘燕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3年第08期实验是物理概念形成和验证的基础,从高中物理新教材来看,增加了很多演示实验,也有些老教材中的分组实验也变成了演示实验.物理教学对演示实验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度.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演示实验,感觉要想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效能,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应精心准备、纵深挖掘,本文就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1 课前精心的准备“有备而无患!”精心备课的作用在于提升确保课堂45分钟效率的最大化,演示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更应重点准备,不能仅仅在备课笔记上纸上谈兵,必须走进实验室,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方法认真地研究,将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充分,课前反复试验,将课堂演示将发生的可能现象一一罗列,分析成因,确保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准确引导学生观察到实验的主要现象,同时会分析出现与理论现象偏离的原因,让学生在思维比较的过程中自然接近并理解物理规律.每堂新授课备课时,我都会走进实验室,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全部实验仪器和材料在手上反复操作,通过熟练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很直观地发现物理现象,同时减少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时间消耗,提高课堂的紧密度.2 实验前要调动学生探知欲望课堂一开始就进行实验演示,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对待观察现象没有思想准备,那么,实验前应调动学生的思维,应科学设置“问题”,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触动学生最为敏感的思维神经.例如,“自由落体运动”一节内容的教学,学生受物理前概念的影响,也许头脑中有着与亚里斯多德一样的错误观念,直接进行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但是不能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为此,笔者在进行实验之前,从概念内容出发设置了几个问题:问题1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物体在空中由静止同时释放,落地的时间存在着差异,想一想这些物体下落的时间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问题2 如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有什么办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基于生活现象的实际,学生通过思考各自有了不同的想法,而且有证实自己猜想的欲望,此时,笔者运用控制变量法演示“牛顿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抽气前、后多个不同质量物体的下落时间的差异性现象,通过对现象的对比、讨论和筛选,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自然浮现.3 尽量减少课件的使用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笔者认为,这些应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辅助完成一些无法演示的物理现象,如微观世界的物理学规律、大型的实验或是观察周期长的物理实验等等,通过多媒体的独特视觉效果丰富感性认知,增强学生的理解.不过,多媒体课件模拟虽然能够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的思维,却无法替代演示实验的真实效果的,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由于缺乏亲身体验,所以对物理过程的实际情况不是很有感触.我认为,教学中在实验的演示上能真实实验的应避免使用课件,凭借演示演示的真实性、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生成学习正情绪,驱动探究向前发展.例如,“研究平抛运动”教学如果我们用课件演示,或是将课前做好的曲线拿出来和学生研究,虽然能够很快得到抛物线方程,但是有很多学生会质疑小球运动轨迹的真实性,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与直接灌输没有什么差别.4 注重仪器的替代性和实验创新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器材安排来看,并非所有的演示实验都是能够顺利完成的,演示实验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当然有些实验用教材中的器材在教室里完成,可见度不高,学生实验效果的观察不理想.我们的物理教学切忌因为条件不成熟就放弃实验演示,应从学校的实验室条件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找寻资源来进行替代创新演示实验.例如,在“研究平抛运动”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教材中的三个演示案例进行了分析,3个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从轨迹图分析平抛运动满足的规律,但是教材中的3个案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1)案例1的做法,需要重复实验,整个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小钢球的滚落与铅笔的碰撞留下的点迹,人为连线后与小球的实际运动轨迹有着一定的误差.(2)案例2的做法,看上去很简便,但是教室里必须有水管设备,而且一旦水的流动不是太到位,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同时弄脏讲台.(3)案例3的做法,利用数码相机频闪照相得出曲线,实验过程较为单调,而且大多数学校也不具备案例3的实验条件.有没有好的办法,让平抛的轨迹简单的一次成型呢?在教材案例1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将儿童用的画写板引入到演示实验中代替案例1中的竖直平板,制作了磁性小球代替小钢球,这样在通过实验演示一次性得出完整的平抛运动曲线,实验简单、易操作、效果好.5 注意实验的可见度实验的可见度是决定演示实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必须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笔者认为在演示实验时可以借助于投影放大的手段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例如,笔者通过实验演示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曲线后,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看到并研究,笔者将曲线置于投影仪下,上面覆上透明坐标纸,接着让全班学生根据投影,自己选点、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通过放大的原理,学生自己通过计算而得到的实验结果,印象自然深刻,教学效果斐然.6 注重实验与讲解的有机结合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现实验和讲解的有机结合.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有四块质量相同的砖,现用力F挤压使它们停在空中,如图1所示,试分析砖块A与砖块B、砖块B与砖块C、砖块C与砖块D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如果存在摩擦力,方向如何?对于这个问题,常规的解法是从平衡的角度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不过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借助于木块和光滑钢管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让学生自主体验,在体验中相对运动趋势,实现问题的解决.。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
一、引入物理知识
a) 介绍物理概念:通过演示实验来向学生解释物理的概念和定义,以及物质的特征和性质等。
b) 讲解实验原理:通过演示实验阐明物理实验背后的原理,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实验的理解力。
二、证明物理知识
a) 识别实验:通过演示实验验证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验结果、规律性和联系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b) 论证物理知识: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背后的概念,使其能够从数据中去总结和抽象物理定律以及规则,加强物理知识的认知能力。
三、提升学生兴趣
a)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能够参与实际实验,收获实际操作与分析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认知。
b) 提高实践能力: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实用的知识,如掌握实验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全使用等,从而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分
析能力。
四、拓展知识面
a) 提供图表、数理: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测量及论证过程中收集的图表、数理,以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b) 扩大技术知识范围: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实验仪器设备和电脑软件,学习集成式系统的使用、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等,从而进一步扩大学生技术知识的范围。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一方面是引入物理知识、证明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拓展知识面等。
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证明物理知识,真正发挥“物理实验解觉物理”的功能。
浅谈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 学仪 鼍 与实 > 2 教 第 2卷 2 0 06年 第 5 期
才能使 我 们 的物理 教学 达 到“ 半功 倍 ” 事 的效 果 。
发展 规律 和 学 习 心 理特 征 。创 设 科 学 、 高效 的演 示 实验 , 以物 理实 验充 实教 学 , 物 理学科 中体现 是
现代 素质 教育 思 想 的重 要方 面 , 利 于学 生科 学 有
素 养 的形 成 。本 文从 以下 三个 方面 浅谈 优化 高 中
体 现 物理 过程 , 掌握 学 习方 法 。例 如 在 做《 测
玻 璃 的折 射率 》 这个 实验 时 , 生不仅 利 用手 中的 学 玻 璃砖 进行 棱镜 成 像 的观 察 ( 利用 玻璃 砖 的一 个 角 )还 利用 手 中 的玻 璃 砖 进 行 光 谱 的 观 察 ( , 利用 玻 璃砖 的 一个 角儿 观察 E光 灯 ) t 。又 如在 《 透镜 测
物 理课 堂演示 实 验 的教学 。
矗 b
1 增 设 有 启 迪 性 的 小 实 验
图 1
在课 程 引入 时 增 设 有启 迪 性 小实 验 演 示 , 恰 当地创设 物 理 问题 情 景 , 过 唤 起 学 生 好 奇 心来 . 通 激发思 维 动机 。教 师通过 发掘 和利 用 生活 中 的物 理 素材 , 在课 堂 引入 中演 示有 启迪 性 的小实 验 , 巧 妙设 疑 , 留下悬 念 , 学生 产生 学 习知 识 的心 理 需 使 要 , 不 自禁 地 投入 到学 习过 程 中来 , 情 极大程 度 地 提高 了学生 的求 知 欲 , 而且 还 激 发 了学 生 的 学 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具备极强的实验性,在进行具体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物理实验的演示教学,学生才能够真正通过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来充分夯实其物理基础,并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时间相对紧张,并且任务繁重,大部分时间都只有教师演示,无法让学生亲身参与。
所以,演示实验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的改革。
标签: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革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基础,因而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就可以与初中知识进行一定的衔接。
为了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模式获得自身综合物理素养的最大程度提升,教师在实际运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演示实验的成功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由于其直观性和能够再现的特点已经赢得了许多教师的亲睐。
具体到物理教学当中来说,实验是物理的核心部分,通过实验不仅能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同时还能够以动态化的过程展现和探索物理原理。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的视角有限,因而在观察实验的时候难免会因为角度限制而导致观察不够全面。
而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将演示实验的细节以及过程更加直观和全面的加以投影,当然也可以事先就将演示实验拍摄下来,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准备演示实验所占用的课堂时间。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其本身就具有多次回放和使用的特点,因而教师在课堂当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实验的细节和难点进行慢放或者是放大,这样在提高其使用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整合教学资源,自制教具,提高演示实验的实用性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从传统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仅仅依赖于实验器材来进行演示教学,这样也就导致了传统和过时的器材不仅不能够满足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还有可能会产生实验操作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不符的问题。
因而教师就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自制教具的安排和使用不仅能够使学生们参与到制作和实验过程中,从而还能够提高演示实验的实用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们突破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降低实验难度,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成熟,如果采用单一、古板的说教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与厌倦,但是学生却非常的喜欢多样化、新鲜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
所以,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通过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确保整个演示实验充满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实验教学
中去。
同时,教师还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实验难度,对部分繁琐的实验有所取舍,进而更加直观地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在楞次定律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将原本繁琐的实验过程进行简化,将学生划分成为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导线、电流表以及干电池等器材来开展实验,并且在实验中给与一定的引导。
第一,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原线圈上的电流与运动方向之间的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观察力;第二,引导学生对于实验现象进行探究与总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楞次定律的知識,并且通过总结与探究,就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观察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四、重视演示实验趣味性
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增加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这是因为只有当演示实验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趣味性之后,学生才会产生观看和学习的兴趣,教师也才能够真正发挥演示实验教学的最大魅力,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能够获得明显的提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引来进行物理“魔术”的表演,并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知识的学习来进行魔术理念的剖析,并在最终自身也能够进行相应魔术表演之后,完成所学知识的理解工作。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和“电磁”相关的内容时候,为了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展现了如下的物理“魔术”:首先在课堂开始前,我在小车上进行线圈的规律捆绑,紧接着我在袖口内准备好一个强磁铁。
在课堂开始之后,告诉学生我可以隔空打力,让小车运动,此时学生自然不会相信,在学生表示好奇的时候,我再进行实验的演示,学生自然会对我的演示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由此,我再进行新课知识的讲解。
五、注重演示实验的信息化
虽说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演示实验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效率和质量,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实验器材的限制,能够实际开展的演示实验寥寥无几,这对于发挥演示实验的功效会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
为此,教师要善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巧妙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能够观察到教材中所表述的每一个物理实验。
帮助每一位同学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并提升自身综合物理素养.
六、注重演示实验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知识,教育离不开生活。
物理学科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教师在具体开展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意识到,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性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这是因为当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能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每一位
学生都能够为了提升自身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而努力学习。
在具体实行演示实验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着手,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真正发挥演示实验的最大程度功效,并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道路上走的扎实并走得远。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到演示实验的重要地位,并能够在深入了解演示实验的优劣势之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做到演示实验和教材内容的高匹配展现,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有效提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并能够逐步培养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晋源.做好演示实验,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5(08):53
[2]葛春花.探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3(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