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八册 第六课 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
动物的卵教案
![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f356e69dc5022abea00c6.png)
动物的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卵的一些结构特点,知道在一定条件下卵会发育成动物。
2、采用实物和视频结合的办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特点,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知道小鸡孵化过程中需要什么条件。
过程与方法观察卵的结构和小鸡的孵化过程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生生不息。
【教学重点】卵的结构观察和小鸡的孵化过程【教学难点】了解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教学准备】卵实物(生鸡蛋、半个熟鸡蛋)、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激趣,引入新课师: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植物妈妈们可有办法了,把自己的宝宝送到大自然中去,生根、发芽、成长。
那动物们呢?它们是怎样繁殖自己的宝宝的呢?生:(说一说)有些动物直接生出宝宝,有些动物先生蛋,再孵出宝宝……师:我们平时说的蛋就是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二)动物卵的观察师:同学们了解的动物的卵有哪些呢?生:(说一说)……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想不想看老师准备的?生:想。
课件:动物的卵(蝴蝶的卵、鱼的卵、青蛙的卵、各种鸟的卵等)课件:各种鸟类的卵。
(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卵结构的观察(以鸡卵为例观察)师:我们在生活中和书上看到了许多动物的卵,动物的卵可真多啊,学问多,里面的秘密也多,想不想知道里面的秘密呀?生: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咱们今天就用我们最常见的鸡蛋为例来开始我们的探索旅程吧。
(板书:鸡蛋)探索旅程之一来研究鸡蛋的外壳。
(板书:外壳)1、任务一(实验):(课件)研究鸡蛋的外壳(生鸡蛋)看一看,外壳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摸一摸,感觉怎样?捏一捏,结果如何?猜一猜,外壳上是否有小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小组汇报师:关于外壳你有什么疑问?生: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师:这些小孔有什么用?生:透气3、适时拓展,走进科学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鸡蛋的壳很脆一碰就破可为什么用手用力捏不破,与它的外形有关吗?“蛋外壳呈椭圆形,即拱形,力具有传递性,这种形状会将外界的力传递到整个外壳,因此用手捏鸡蛋时,外壳是不容易破的。
第6课《动物的卵》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6课《动物的卵》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cf5ddf7ccbff121dc368323.png)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中的第六课。
本单元主要是围绕植物的“新生命”诞生,认识新生命产生的相应器官及相对较长的、微细的新生命诞生的过程。
知道新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本单元为学生以后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多样性打下基础。
本课主要内容是许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卵的孵化需要一定条件和过程。
卵生和卵生动物的概念。
3、针对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喜欢玩耍,喜欢小动物,喜欢在玩中学。
【学情分析】1、学生在三上对一些动植物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并初步掌握了一定观察方法,在三下经历了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观察鸡蛋外壳时不一定观察到气孔。
观察生鸡蛋内部不一定会注意鸡蛋内部白点(胚)。
观察熟鸡蛋内部组成,有可能注意不到气室。
他们肯定喜欢打开鸡蛋一看究竟。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卵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动物。
3、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2、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查阅资料寻找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行。
【教学重点】1、认识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且卵有相似的基本构造。
2、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
【教学准备】影视剪辑、幻灯片制作;鸡蛋。
鸡蛋每组1只;放大镜每组2只:培养皿每组1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做一个捏鸡蛋的小游戏。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8dd4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5.png)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动物的卵》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殖过程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及卵的特点;3.掌握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1.动物的生殖过程;2.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3.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及卵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动有趣的动物生殖过程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对生殖过程产生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什么动物要生殖?生殖的过程是怎样的?”等。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动物的生殖过程:介绍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通过图表和动画向学生展示生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2.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详细解释动物卵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卵壳、卵黄、卵白和卵细胞等。
三、实验教学(30分钟)1.实验名称:观察动物卵的结构实验目的:观察动物卵的结构特点,了解卵壳、卵黄和卵白的作用。
实验器材:显微镜、鸡蛋实验步骤:将鸡蛋打开,分离出卵黄、卵白并仔细观察,用显微镜放大观察卵黄中的脂肪球和蛋白质细胞。
2.实验名称:观察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动物卵的形状、尺寸和颜色差异。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玻片、不同种类的动物卵实验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卵,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点,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四、课堂讨论(20分钟)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享观察到的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并结合课堂讲解内容展开讨论,深化对动物卵的理解。
五、总结与检测(10分钟)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总结性讲解,强化学生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品种,了解该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卵的特点,并用一篇文章或图片展示出来。
扩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卵的特点;2.自行收集不同动物卵壳,进行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种类动物卵的特点。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方案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4a1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分类;(2)掌握不同动物卵的发育特点;(3)了解动物卵的孵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能力;(3)增强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动物卵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动物生存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卵黄、卵白、卵壳、胚盘等;2. 动物卵的功能:营养、保护、孵化等;3. 动物卵的分类: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4. 不同动物卵的发育特点: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因素;5. 动物卵的孵化过程:受精、发育、孵化等;6. 动物卵的采集、保存和观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动物卵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 讲授新课(1)动物卵的基本结构:讲解卵黄、卵白、卵壳、胚盘等的作用;(2)动物卵的功能:阐述营养、保护、孵化等作用;(3)动物卵的分类:介绍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卵的特点;(4)不同动物卵的发育特点:分析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因素;(5)动物卵的孵化过程:讲解受精、发育、孵化等过程。
3. 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动物卵的采集、保存和观察;(2)交流分享: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4.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动物卵的孵化过程;(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卵的特点、发育过程及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3. 学生在交流分享中的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能力;4. 学生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教科版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00cf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b.png)
教科版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动物的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动物的卵是动物的生殖细胞;掌握动物的卵在不同动物的生殖过程中的发展和特点;了解动物的卵与出生动物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动物和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卵是动物的生殖细胞,具有不同的发育和特点。
2.教学难点: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师准备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动物的卵》课本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记本、铅笔、实验笔记、具体动物细胞样本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10分钟)a.引起兴趣:将一颗鸟蛋放在桌上,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蛋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b.导入话题:通过引发学生对鸟蛋的讨论,导入本课的主题:“动物的卵”。
2.知识讲解(15分钟)a.课件展示: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动物的卵是动物的生殖细胞,并介绍不同动物的卵的发展和特点。
b.学生笔记:学生在笔记本中记下知识要点和重要概念。
3.观察实验(30分钟)a.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卵样本,了解动物的卵在不同动物的生殖过程中的发展和特点。
b.实验步骤:-教师依次向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卵样本,并让学生观察。
-学生填写实验笔记,记录不同动物的卵的发育阶段、大小、颜色等特点,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c.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比较不同动物的卵的发育特点,并总结出一些规律。
4.思考探究(20分钟)a.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和实验笔记,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讨论不同动物的卵与出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将自己的结论写在白板上。
动物的卵教案精选7篇
![动物的卵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4bc58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5.png)
动物的卵教案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动物的卵教案精选7篇编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教案在拟订的时候,大家需要强调联系实际,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动物的卵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动物的卵教案推荐5篇
![动物的卵教案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1063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3.png)
动物的卵教案推荐5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动物的卵教案推荐5篇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之前,都会提前写好一份教案,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肯定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动物的卵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动物的卵》教案
![科学《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2ae7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b.png)
科学《动物的卵》教案教案标题:科学《动物的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繁殖的基本过程,掌握动物生殖的基本术语。
2. 了解动物的卵是由母体产生的,通过受精发育成为新个体的过程。
3. 探索不同动物的卵的形状、大小和特征。
4.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材料、图片或视频资源、黑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动物的卵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卵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探究(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动物的卵是由母体产生的,通过受精发育成为新个体的过程。
2.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观察并比较不同动物的卵的形状、大小和特征。
3.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卵的细节,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4.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讨论动物的卵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将结果记录在学习笔记本上。
实验(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以观察和探究动物的卵。
2. 学生将鸡蛋放入醋中,观察鸡蛋在醋中的变化。
3.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变化,并描述鸡蛋在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4.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了解动物的卵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总结(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动物的卵是由母体产生的,通过受精发育成为新个体的过程。
2. 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经验,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动物,画出它的卵的形状并简单描述。
2. 学生将作业交给教师,以便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拓展活动:1. 邀请动物学家或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更多关于动物繁殖和卵的知识。
2. 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农场,观察和学习不同动物的繁殖过程和卵的特点。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7401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9.png)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的卵》是小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六课。
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
是学生认识了植物的繁殖之后进而认识动物的繁殖。
在这一课中,指导学生认识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
学生将通过对各种动物卵的观察,特别是对鸡和青蛙的卵是怎样发育变化的观察活动,了解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探究了植物的繁殖过程,而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
所以,引导学生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并且以学生经验中熟知和感兴趣的动物为例,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探究获得新知识,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时间条件。
3、像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过程与方法: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通过视频观察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2、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探究卵的外部结构特征和卵的内部结构特征,推测动物卵的各部分对胚胎发育所起到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推测动物卵的各部分对胚胎发育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声音、动画视频、课件等。
材料准备:生鸡蛋实物、放大镜、培养皿、黑纸、镊子、实验记录单等材料(每组一份)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有些植物的新生命是由种子萌发而来的,动物的新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2、你们见过动物的卵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借助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新课,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牵引,为后面推测动物卵的作用做铺垫。
二、观察动物的卵,引出探究的问题1、请大家在欣赏动物卵的图片时,注意观察它们在外观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73b7a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4.png)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
放在透明水槽内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组:一个新鲜鸡蛋和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鲫鱼卵,蚕卵,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引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动物的卵二、探究过程1、观察动物的卵(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3)观察鸡蛋外形:画一个鸡蛋;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你有什么发现?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气。
(4)观察鸡蛋的内部观察:打在盘中的鸡蛋:蛋清﹙蛋白﹚、蛋黄、胚﹙蛋黄上的小白点﹚、壳。
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蛋壳上有膜。
指出蛋白、蛋黄、气室。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动物的卵教案设计
![动物的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43e9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a.png)
动物的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认识动物卵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在繁殖过程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动物卵相关的现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动物卵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理解动物卵在繁殖中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结构差异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四、教学准备1、各种动物卵的标本或图片,如鸡蛋、鸭蛋、鹌鹑蛋、鱼卵、青蛙卵等。
2、放大镜、显微镜、镊子、培养皿等实验器材。
3、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物卵的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常见动物卵的图片,如鸡蛋、鸭蛋等,提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介绍动物卵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动物卵是动物繁殖后代的一种方式。
展示不同动物卵的图片或标本,如鱼卵、青蛙卵、乌龟卵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并进行比较和记录。
分组实验:给每个小组发放鸡蛋,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部结构,如蛋壳、气室等。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打开鸡蛋,让学生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如蛋黄、蛋白、系带等,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播放关于动物卵孵化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从卵到幼体的发育过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不同动物的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动物卵的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4、知识拓展介绍一些特殊的动物卵,如昆虫的卵、鸟类的卵化石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思考:人类的繁殖方式与动物卵的繁殖方式有什么不同?5、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动物卵的形态、结构、作用以及动物卵的多样性。
动物的卵教案设计
![动物的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d5c2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a.png)
动物的卵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生物》第四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涉及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动物的繁殖行为。
具体内容包括:1. 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 卵的结构和功能:卵黄、卵白、蛋壳等部分的作用;3. 动物的繁殖行为:产卵、孵化、育雏等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卵的结构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繁殖行为;难点:卵黄、卵白、蛋壳等部分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鸡蛋、显微镜;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思考它们是如何繁殖后代的。
2. 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繁殖行为。
3. 卵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鸡蛋,讲解卵黄、卵白、蛋壳等部分的作用。
4. 繁殖行为展示:播放动物繁殖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产卵、孵化、育雏等过程。
5.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常见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行为。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动物繁殖行为的意义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2. 卵的结构:卵黄、卵白、蛋壳;3. 卵的功能:卵黄提供营养,卵白保护卵细胞,蛋壳保护卵黄;4. 繁殖行为:产卵、孵化、育雏。
七、作业设计2.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繁殖行为,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3. 绘制一幅动物繁殖行为的漫画,展示保护动物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鸡蛋和动物繁殖视频,让学生了解了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卵的结构功能,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讨论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动物的卵教案
![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f708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6.png)
动物的卵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动物的卵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特别是以卵为生殖方式的动物。
2. 掌握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孵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动物卵的孵化过程。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卵。
2. 鸡蛋、鱼卵、昆虫卵等不同动物卵样本。
3. 放大镜。
4. 实验设备:温度计、孵化箱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卵,激发学生对动物卵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动物是以卵为生殖方式的?探究动物卵:1.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他们所了解的以卵为生殖方式的动物。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展示该动物的卵和孵化过程。
3.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动物卵的特点。
4. 学生实验: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动物卵样本,通过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其特点。
动物卵的孵化:1. 学生实验:学生将选取的动物卵样本放入孵化箱中,记录温度、湿度等条件。
2. 孵化观察: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卵的孵化过程,包括孵化时间、孵化后的幼体特征等。
3.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动物卵的孵化过程和孵化条件的影响。
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孵化过程。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
3.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保护动物卵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学生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动物卵特点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记录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能力和对动物卵孵化过程的理解。
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动物卵的保护和利用方式。
2. 学生可以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探究孵化条件对动物卵孵化率的影响。
3. 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以卵为生殖方式的动物,扩展对动物繁殖方式的认识。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案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7fa7260740be1e650e9aa6.png)
三、
拓展
播放青蛙卵的孵化视频:看青蛙的卵是如何经过孵化的作用,拓展学生的认识。
四、
总结
卵生及卵生动物的概念。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搜集更多的关于“动物的繁殖活动”的资料,以便后续学习。
2.利用图片、视频认识更多动物的卵了解小鸡和蝌蚪的孵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过观察动物卵,观看卵的孵化过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动物的繁殖现象,关爱动物。
2.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更加关注生命现象、热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鸡蛋的构造及小鸡的孵化过程。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研究,认识卵的构造对生命的意义。
课后研究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概念的基础。
板书设计
6、动物的卵
外部:蛋壳椭圆形(保护)
鸡蛋有小孔(呼吸)
内部:蛋清(蛋白)(提供水分)
蛋黄(提供营养)
胚(发育成小鸡)
气室(提供氧气)
2.分组准备生鸡蛋、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
引入
TTP出示蚕的图片,引导提问:蚕是怎样出生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是从卵里孵出来的?
学生自由发言
引出思考,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二、
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卵的图片,获取各种卵在外观上的多样性。
2、观察鸟的卵,找出鸟卵的相同点。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前面几课,学生已经研究了关于植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繁殖发展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养殖了蚕,对蚕的生长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卵是怎样发育成一个动物的?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观察卵的内部结构,了解每个部分在卵发育中的作用。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68ae2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5.png)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口号:动手动脑观察思考举一反三灵活运用2、同学们我们前面了解了植物的繁殖,知道了植物都是有种子播种到地里,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开始了新的生命。
那么你们知道像蝴蝶、青蛙、鸡、鸭、鹅等这些小动物们都都是靠什么繁殖他们的后代的吗?(靠他们的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6课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这些小动物们都在为繁殖他们的后代而努力,那么他们产下的卵都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
(电脑课件: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学生观察后汇报观察结果:1、都是圆形的;2、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3、颜色不同;大小不同;4、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等)二、观察探究:1、观察各种动物的卵,研究不同和相同的地方不同种类动物的卵外形有不同和相同的地方,那相同种类动物的卵也是这样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组禽类的卵,分别是鹅的卵、鸭卵、鸡卵。
我们看看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及相同的地方?你想怎么观察呢?(学生分组制定观察方法,然后汇报。
(1)、用放大镜观察外壳;(2)、比较大小;(3)、观察花纹;(4)、比较形状……教师提示:可以借助桌面上现有的工具进行观察。
)这么多的方法,到底哪种方法好呢?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进行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卵的外形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哪些异同呢?(学生汇报观察、发现的结果。
(1)、他们都是椭圆形的;(2)、有的卵外壳有花纹;(3)、它们大小不同……)同学们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点和相同点。
接下来,我们重点以鸡蛋为例,由外到内进行观察。
2、亲历探究过程,观察鸡蛋的外部特点和内部构造⑴、观察、发现,体验探究的乐趣首先我们看看鸡蛋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分组观察鸡蛋的外形,汇报观察结果。
1、鸡蛋的表面很粗糙;2、鸡蛋的外壳有很多小孔;3、鸡蛋壳很脆容易破……)(2)用放大镜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同学说发现外壳上有很多小孔。
《动物的卵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动物的卵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018c0f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b.png)
《动物的卵》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2. 掌握动物的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3. 能够列举不同动物的卵,并了解它们孵化后的发展发育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对生命的探索和热爱。
二、导学内容:1.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2. 动物的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3. 不同动物的卵及其孵化后的发展发育过程。
三、导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请学生观察一张有关不同动物卵的图片,并讨论动物的繁殖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有哪些不同的繁殖方式?2. 进修(30分钟):a. 讲解动物的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介绍动物的卵的种类和特征;b. 展示不同动物的卵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卵,并了解它们的孵化过程;c. 通过实物或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卵孵化后的发展发育过程,如小鸡从鸡蛋中孵化出来的过程。
3. 操练(20分钟):a. 给学生分发一份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动物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b.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卵及其孵化后的发展发育过程,并向其他同砚进行展示。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动物的卵有哪些特点?动物的卵是如何形成的?不同动物的卵孵化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四、拓展延伸:1.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动物的卵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份小钻研报告;2. 实地参观动物园或农场,观察动物的繁殖过程,加深对动物生命周期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题;2. 撰写一份关于动物卵的心得体会;3. 准备一份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小讲座,展示给同砚们。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动物的卵有了更多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物展示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探索和热爱。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命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动物的卵-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动物的卵-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3c6d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e.png)
动物的卵-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的卵的概念2.掌握动物的卵的产生与形态3.了解动物的卵对生殖繁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掌握动物的卵的概念与产生过程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卵对生殖繁育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铁板2.鸡蛋或蛋壳3.烛台或蜡烛、打火机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自然引出“动物的卵”这一话题,询问学生对动物的卵的了解。
讲解动物的卵(10分钟)1.定义:动物的卵是生殖细胞,在雌性动物体内形成;2.形态:大部分动物的卵都是单细胞,其大小和形状因不同种类的动物而异,大的如鸵鸟的蛋,小的如细菌的卵;3.产生过程:卵从母体内部先经由输卵管,进而到达子宫。
察看鸡蛋与蛋壳(10分钟)让学生察看鸡蛋与蛋壳,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它的构造和功能,学生有疑问的可进行解答。
实验“瞧卵”(20分钟)实验步骤:1.把鸡蛋放在铁板上;2.微微倾斜铁板,让鸡蛋两面都完全接触到铁板;3.慢慢加热,不断转动铁板,使鸡蛋均匀受热;4.一面偏红时,翻面继续烧烤。
实验“破壳观察”(15分钟)实验步骤:1.将一个鸡蛋倒入容器中,破壳后用水冲洗干净;2.观察蛋黄和蛋白的颜色与形状。
总结(5分钟)综合讲解、察看和实验过程,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从身边动物中,了解一个动物的卵产生与形态,用一张图或文字进行记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实际参与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掌握动物的卵的概念和产生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了其学习兴趣。
同时课堂过程中,辅以一些生动的实例,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动物的卵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八册第六课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
放在透明水槽内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组:一个新鲜鸡蛋和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鲫鱼卵,蚕卵,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3)观察鸡蛋外形:
画一个鸡蛋;
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外壳:你有什么发现?
表面很粗糙;外壳有很多小孔;壳很脆容易破。
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气。
(4)观察鸡蛋的内部
观察:
打在盘中的鸡蛋:蛋清﹙蛋白﹚、蛋黄、胚﹙蛋黄上的小白点﹚、壳。
纵切开的半个熟鸡蛋。
汇报:鸡蛋里面有一头是空的;蛋壳上有膜。
指出蛋白、蛋黄、气室。
推测: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能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蛋壳有保护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
(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透明水槽、水草。
3、小鸡的孵化
(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等。
(3)小鸡孵化的时间:大约3个星期。
三、小结
像青蛙、鸡、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发放青蛙卵
五、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蛋白、蛋黄、气室、胚、壳、膜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
时间:大约3个星期。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