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教案及练习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和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
2. 摩擦起电的实质、条件及应用。
3. 感应起电的实质、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条件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棒吸引碎纸屑、衣服上粘有灰尘等,引发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条件及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脱衣时产生的静电、打印机的工作原理等。
5.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教案附件:课后作业:1. 简述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条件及应用。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利与弊。
4. 查阅资料,了解静电现象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5. 针对静电现象,提出防止触电的方法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了解学生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的掌握程度。
2. 检查学生对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条件及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实验视频。
3. 实验器材:摩擦起电实验器材、感应起电实验器材。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静电现象在科技领域的应用资料。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八年级的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也会接触到静电现象,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静电的概念、产生及其表现形式以及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帮助八年级的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静电现象。
一、静电的概念及背景知识静电是指物体带有的静止电荷,它主要由电荷的分离和聚集形成。
在物质中,正负电荷的数量并不总是相等的,当一个物体获得或失去电子时就会带有静电。
静电主要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产生。
二、静电的产生和表现形式1. 摩擦产生静电当两个物体通过摩擦的方式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例如,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上的电子会转移到塑料梳子上,使梳子带有负电荷,而头发则带有正电荷。
这就是摩擦产生静电的过程。
2. 接触产生静电当带有静电的物体触碰到另一个物体时,静电会转移到后者上。
例如,我们用手触摸球类、金属、塑料等物体时,常常可以感受到一股电流,这是因为静电通过接触传递过来的。
3. 感应产生静电静电也可以通过感应的方式产生。
当一个带有静电的物体靠近其他物体时,静电会使其他物体的电荷重新分布。
例如,我们将带有负电荷的橡皮棒靠近一个中性金属球,金属球的一侧会带有正电荷,另一侧会带有负电荷,形成静电感应。
静电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 静电吸附:当两个带有静电的物体相互接近时,会出现吸附现象,即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一种牵引力。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衣服带有静电时会吸附住身上的灰尘。
2. 静电排斥:当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近时,会发生排斥作用,即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斥力。
这种现象在小实验中也可以观察到,例如两个同样带有负电的橡皮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
3. 静电放电:当带有较高电荷的物体与周围环境接触时,会出现放电现象,即电荷通过电流的方式释放出来。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静电放电现象包括雷电和静电电击。
三、静电的应用案例静电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1. 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利用静电的特性进行喷墨操作。
八下物理课件静电现象(课件)
三、静电现象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
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当电荷
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产生放电、吸引轻小物体等现象,
例如闪电、脱衣服时有火光等。
(教材引入)闪电: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在大气强对流的天气条件下,空气及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剧烈运动,使云层带电,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云层与云层间,云层与地面间就会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 这就是闪电。
课堂要点
1. 判断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转移情况,记住两点: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得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2. 判断一物体的带电情况有如下规律: 与带电体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电,而与带电体相 互吸引的物体只 是可能带电。不能认为,能被带电体吸引的物体一定带与原带电体不 同种的电荷。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
也不缺电 子
得到一些电子后
(带正电) 玻璃棒
缺少电子
接触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也 带上了正电
排斥,张角变大 排斥,张角变大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接触极性相同的不同带电体时,金属箔张角大小不一样,说明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
验电器只能是定性的检验电荷的多少,不能直接检验带有某种电荷。可能是负电荷 ,也可能是正电荷。
【答案】B 【解析】A、干燥的季节,夜晚脱毛衣时会冒“火花”,是由于化纤布料的衣服由于摩擦 起电,不符合题意. B、橡胶套是绝缘体,所以在电工工作时可以防止触电危险,符合题意. C、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到地面上的铁链,是因为油罐与车之间摩擦会有静电,这样有危 险,所以需要用铁链将静电导向大地. 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吸附有很多灰尘,是因为电视机表面有静电而能吸引灰尘,不符合 题意.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教案及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原理及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原理及现象。
2.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内在联系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实验器材(如丝绸、玻璃棒、塑料棒、气球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静电现象。
2. 探究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1)教师提问:“什么是静电现象?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
(3)教师总结并讲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
3. 摩擦起电(1)教师展示摩擦起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摩擦起电的原理。
(3)教师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并强调其实际应用。
4. 感应起电(1)教师展示感应起电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感应起电的原理。
(3)教师讲解感应起电的原理,并与摩擦起电进行对比。
5. 课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静电现象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给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7. 作业布置教师发放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电现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静电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静电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静电现象知识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陪伴着我们,电子设备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普遍。
那么,电子设备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其中静电现象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八年级静电现象知识点。
一、静电的基本概念静电指的是物体表面聚集了静电荷,其荷电性质属于静止状态。
静电荷有正负之分,同电荷相排斥,异电荷相吸引。
静电荷的存在会带来电场,一般情况下两个静电荷之间的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发出,路径指向负电荷。
二、静电的产生方式静电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摩擦生电。
两种材料之间的接触和分离都会带来静电荷。
2、接触生电。
当具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时,会将电荷转移给另一个物体。
3、感应生电。
当一个带电物体接近另一个无电荷物体时,无电荷物体的那一部分的电荷分布就会改变,而且被带电物体感应激发了相反的电荷移动。
三、静电现象的应用1、静电粉末喷涂技术。
在喷涂工作时,将一种静电粉末飞散在所要涂层的工件上,并用静电使粉末价受到吸附定位。
然后使用加热使粉末融合固化并附在工件表面上,达到上色或防护的效果。
2、静电除尘技术。
利用电场力将浮泡上的尘埃颗粒从气流中分离,并吸附固定在电极板上。
3、印刷技术。
印刷原理主要基于涂层和墨水带电性质不同所形成的静电吸附效应。
四、静电现象的危害静电现象也有危害,前往体验的朋友们要注意哦!1、防静电工作是与静电有关的产品与设备制造和工艺加工中的一种安全工作。
一些芯片、线路板等电子元器件特别敏感,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静电防护,小到裂纹,大到电路烧毁、损坏,都是有可能的。
2、在石化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由于易燃性物质的存在,电荷的积累会导致静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或爆炸。
3、在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用火、乱扔烟蒂等都可能引发静电火灾,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总结来说,静电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广泛、深入,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阅读有关静电现象在科技、工业等领域应用的科普文章或视频,了解静电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5.家庭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家中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并撰写一篇小短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6.小组讨论题:
3.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学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关注静电现象,避免因静电造成的伤害。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本章节学习静电现象时,学生可能面临以下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1.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思考:鼓励学生针对静电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静电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静电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基本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
3.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教学难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等知识点进行讨论。
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实例、趣味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静电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静电现象的定义,掌握静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与分布。
2.学习静电的产生原因,了解不同物质摩擦产生的静电荷类型。
3.掌握静电的三大基本现象:吸引、排斥和感应,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学会使用验电器、电荷磨擦器等实验器材进行静电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实践探究作业需在家长监督下完成,确保实验安全。
3.分析与应用作业要注重实际操作,结合生活实例进行阐述。
4.拓展阅读作业可从网络、书籍等渠道获取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a.静电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b.静电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
c.你认为如何有效地防止静电现象?
2.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和应用实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观点,补充遗漏知识点。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巩固静电现象的知识点。
4.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d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d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d知识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涉及诸多实验和观察,通过这些实验和观察可以深入理解这些科学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物理知识点1.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是指物体通过摩擦、接触等方式从电子转移,使得物体带有静电荷。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摩擦塑料棒、橡皮棒等方式使得物体带有静电荷,进而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磁场磁场是指围绕磁体的磁场线,它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磁铁吸引或排斥钉子的现象来了解。
在磁场中,磁铁和电流会相互作用,产生力和扭矩。
3.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它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为基础的。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反射和折射的现象来了解光的传播规律,进而深入理解光的性质。
化学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显示溶液为酸性或碱性的物质。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来了解它的酸碱性质。
2.气体的化学反应气体的化学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它的发生可以带来大量的能量变化。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测及时气体的变化和着火点,来了解气体的化学反应特点。
3.吸附吸附是指物质表面对其他物质分子的吸附作用。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将水滴在不同的物质表面上,观察其吸附情况,来了解吸附现象和性质。
生物知识点1.昆虫的视觉昆虫的视觉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方式,它通过大量的镜头,使得昆虫可以看到很远的距离,进而感知到前方的事物。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昆虫的感知范围和反应速度,来了解昆虫的视觉特点。
2.植物采光和呼吸植物采光和呼吸是植物生长发展的必需条件。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生长环境,观察植物的采光和呼吸变化,来了解它们对植物的影响。
3.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包括反应、行动和交流等方面,它们的行为方式可以反映它们生存和繁衍策略。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动物与环境的互动,来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和后果。
综上所述,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d知识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涉及各式实验和观察。
8年级物理 苏科版 下册课件《7.2 静电现象》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
例题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
二、 静电现象
现象1: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而带了电。现象2: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这是由于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现象3: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做一做】利用摩擦方式使身边物体起电。
二、 静电现象
注意1:轻小物体是指________很小的物体,如纸屑、头发、灰尘、通草球、细水流等。注意2:只有两种由_________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才会带电。摩擦起电在_________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质量
不同
干燥
二、 静电现象
应用1 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脑屏幕上会积累一层灰尘,这是因为电脑在工作过程中电子击打屏幕背后的荧光材料,产生不同色彩,使屏幕带上了__________,可以________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屏幕上。
静电
D
电(荷)
2.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静电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2静电现象教案设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知识,包括摩擦起电、静电吸附等。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静电现象的存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静电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掌握静电的产生和消失方法,学会用绝缘体和导体进行静电实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原理,静电的产生和消失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静电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尺、毛皮、金属棒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静电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如摩擦起电、静电吸附等,引导学生关注静电现象。
2. 讲解: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介绍静电的产生和消失方法。
3. 实验:进行摩擦起电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掌握静电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现象。
2. 活动难点:摩擦起电的原理,静电的产生和消失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静电现象的基本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体验静电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重点和难点,下面我将进行解析。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静电实验。
物理八下7、2静电现象(共35张PPT)
课后作业
3.如图的仪器叫_______,用带电体 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 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 则两箔片上带的是_______(同种/异种)电荷.
课后作业
4.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
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干燥天气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课后作业
5.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
+ +
--
+
-
相互排斥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二、两种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考考你:
A、B、C、D 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
- - - ++ +
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
那么 A、B、C 各带什么电荷? 答:A带负电、B带负电、C带正电
考考你:
A、B 是两个轻小物体,已知B带负电,
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在干燥的日子里, 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 声,如果在黑暗处,还 会看到闪光,这就是由 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起电 后放电而导致的。
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冬天,小明刚一接触 到爸爸,就感觉突然被 爸爸电了一下,针刺般 的疼痛。
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干燥的冬天,当手 触及车门时,经常会有 被电击的感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7静电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同时,我注重将德育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静电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2.通过实验道具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亲身感受静电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与静电现象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静电现象的普遍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视频和实验道具,让学生亲身感受静电现象,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具体。
3.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与静电现象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道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传播和消失。
6.课堂氛围的营造:本节课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教师以鼓励、赞赏的方式对待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知识点静电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
在八年级物理中,我们学习了静电现象的相关知识,包括静电荷、静电场、静电力等。
一、静电荷静电荷是普遍存在的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当物体被摩擦、碰撞或者分裂时,它们的电荷状态会改变。
若两个物体的电荷状态不相同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静电作用。
二、静电场静电场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存在静电荷而在该区域中的任意点上所产生的电场。
当两个电荷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电场。
同时,电荷的数量越大,电场的强度就越大。
三、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当电荷静止不动时,可以通过下述公式来计算其电势能:电势能(J)= 电荷量(C) x 电位差(V)四、静电力静电力是指由静电荷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引力和斥力两种。
当两个电荷间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很弱,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但当距离逐渐缩小时,静电力就会逐渐增强。
五、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指当物体接近带电物体时,带电物体的静电荷状态会影响到物体上的电荷分布,从而使物体某些部分带电。
例如,在靠近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机时,人的头发往往会被吸附到摩擦起电机上。
六、静电防护在实际生活中,为了避免静电的危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静电防护。
例如,可以给静电容易产生的地方涂抹导电材料,或者使用导电工具接触带电物体。
七、应用静电现象与洛仑兹力、静电场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静电现象的应用广泛,例如在喷墨打印机、尘埃收集器、除静电器等电器设备中都有涉及。
此外,在医学领域中,电生理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电脑断层扫描和脑电图等。
总体而言,静电现象是我们在生活和物理学中的重要一环。
了解静电荷、静电场、静电力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它们。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 静电 现象》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静电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3.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两种电荷,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难点: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在小学自然中学过摩擦起电,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同学上来演示摩擦起电,摩擦后的塑料尺能吸引泡沫),其它物体之间能不能摩擦起电呢?演示:一、摩擦起电:演示实验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玻璃棒带了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橡胶棒带了电.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不摩擦时橡胶棒不吸引碎纸屑,摩擦后吸引碎纸屑。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实验2:如图7-13。
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第三次与前两次的现象为什么不同呢?第一、二次实验用的棒,都用同样的材料摩擦,它们带的电荷相同,它们互相排斥。
这表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第三次实验,它们互相吸引,这表明它们两个所带的电荷是不同的。
这表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三、两种电荷我们现在发现了这样两种不同的电荷。
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请思考有没有第三种第四种电荷呢,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
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
八年级物理二、丨静电现象
二、 静电现象
如图乙所示装置,也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时,需将待 检验的物体___接_触____(选填“靠近”或“接触”)该验电器顶端 的金属球,若观察到____金_属__箔_片__张__开___,则说明该待检验的物体 带电,依据的原理是_____同__种_电__荷_相__互__排_斥____。
图7-3
课堂反馈
1.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头发常会随梳子“飘”起来, 越梳越蓬松,这是_摩__擦__起_电__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 易的方法是___在__梳_子__上__沾_些__水___。
二、 静电现象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负____电。将该橡胶棒靠近带负电 的泡沫塑料小球时,小球将会被___排_斥____。
二、 静电现象
3.如图7-1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 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 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同__种___(选填“同种”或“异 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 __绝__缘_体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二、 静电现象
[易错警示]发生摩擦起电的两物体,在摩擦过程中双方都会带电,且带 等量的异种电荷。通过物体能否吸引灰尘等轻小物体可以判断物体是否 带电。
二、 静电现象
类型二 两种电荷
例2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 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棒相互吸引。也就是说,所有带电体带的电要么和用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称为正电荷)相同,要么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所带的电(称为负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电荷。
八年级物理静电现象
潘多拉无圣光破解版 无圣光 www.tmm123.me 潘多拉无圣光破解版 无圣光
vgc68wjv
套。仁玉打扮好了,我像充当起伴娘的角色,来到她的房间,和她讲起话来:“今天是你出嫁的日子,有何感想呢?”貌似我又问了一个欠扁 的问题。只是这样一问,谁料逗了仁玉笑了一笑。仁玉打趣的说:“莲,今天我当然不高兴啦!”“我也知道你不高兴,但是呢,留得青山在 不愁没柴烧啊!嫁了也没说就失去爱自己喜爱之人的权利的,是吧?”我一鼓作气地说了对她来说算是很新潮的话。果然,仁玉有点吃惊,但 是很快又回过神来,她貌似已经习惯了我这说的话。仁玉低着头一本正经地思考了一会,蓦地抬起头来冲我笑了一下。“莲,谢谢你,其实我 也知道我这一生是要这样过的了,但是你那晚告诉了我,就算是有许多艰难与不幸,我还是应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你说是吗?”我听后,感 到无比欣慰,连忙点头称是。仁玉笑了,这是第一次真心地在笑吧!看到让人无比怜惜的仁玉,我暗中认定了这位朋友,一个拥有梦想的,并 学会乐观接收现实生活的女子;就好像在告诉我,其实我也可以克服我自身的软弱,活得像她一样,尽管世事不尽如意,但是还有我的梦想在 鼓舞着我。这时,仁老夫人和仁轩也穿着整齐光鲜的衣服走了进来。仁轩看见我也在这,就一蹦一蹦地跑过来拉起我的手,说要带我去看那大 红灯笼,还有去烧鞭炮。我看了看老夫人,知道她有话要跟仁玉说,我也是个识趣的人,于是向老夫人说声告辞,仁老夫人也示意地点了点头, 我便拉着仁轩走出了房门。屋里剩下新娘和老夫人了。老夫人缓缓地走向床边,坐下后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玉儿啊,今天你终于要 出嫁了。奶奶可是真舍不得你啊!自从你爹娘被害之后,我是一手把你们拉扯大的啊,如今你有了好的归宿,奶奶也替你高兴啊。”老夫人说 着说着,眼泪也随之留下来了。仁玉正坐在老夫人对面,不作声地听着奶奶的教导。仁老夫人继续讲道:“还有一件事就是,今天之后你就是 傅家四少爷的妾身了,也算是为**子了,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尤其不要再继续粘着人家莲公子;奶奶知道在这些日子里你们一起生活, 关系很好,奶奶也知道莲公子帮了我们仁家不少的忙,但是,究竟莲公子是个男子,而且也是突如其来的不知身世的人,还是少见为好。”听 到这,仁玉亦是毫不做声,只是比起刚才,这气氛在无意间变得更加沉寂。“好了,奶奶的话就说到这了,你好好准备一下,待会儿就要上花 桥了。”仁老夫人说罢,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出了仁玉的房门。此时的我,躲在房门外的隐蔽处,看着仁老夫人走远。其实,我一直没走开, 找些理由支开仁轩,就这么一直偷听着,因为我实在放心不下仁玉,也不知道这仁老夫人会说些什么话来为难她。一个失去爱的资格的人儿还 要接受失去自由交朋
初二物理下册静电现象知识讲解
初二物理下册静电现象知识讲解静电现象是物理学中非常有趣的现象之一,它涉及到物体之间的电荷分布和相互作用。
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静电现象的知识,本文将对静电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进行讲解。
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在相互摩擦或者接触分离的过程中,发生电荷的转移或者积聚,从而产生电荷的现象。
具体来说,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或者接触分离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两个物体上的正负电荷数量发生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个物体失去了电子,它将带有正电荷;而如果一个物体获得了电子,它将带有负电荷。
静电现象常常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静电实验:一、摩擦带电实验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静电实验之一。
它只需用干燥的棉布摩擦一根塑料棒,然后将塑料棒靠近细碎纸屑或小金属片,我们就能看到纸屑或金属片被塑料棒吸附的现象。
这是因为摩擦过程中,棉布从塑料棒上取走了一些电子,使塑料棒带有正电荷,而细碎纸屑或小金属片带有负电荷,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它们会相互吸引。
二、电荷的导电性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导电性以及在导电体上的电荷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取一块导电金属板,用手摸一摸,再用金属棒接触金属板。
你会发现,当手接触金属板时,手上的电荷会通过金属板迅速流到地面,而在金属板上的电荷分布相对均匀。
这是因为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它可以迅速传导电荷。
相比之下,绝缘体则不具备导电性。
三、静电排斥和吸引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静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我们可以用两根塑料棒或橡胶棒,一个带正电荷,一个带负电荷,然后靠近它们,你会看到它们会互相排斥。
相反,如果一个带正电荷的塑料棒靠近一个带负电荷的金属片,你会发现它们会相互吸引。
这是因为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之间会互相排斥,而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之间会互相吸引。
通过上述实验的观察和探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静电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
静电学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概念和实验,比如电场、电势等,这些内容我们将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深入学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教案及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概念,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的概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原理。
2.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物理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塑料棒、丝绸、玻璃棒、毛皮、验电器、电荷指示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如衣物上的静电、梳子梳头发时的电火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 探究摩擦起电实验1:用塑料棒和丝绸进行摩擦,观察塑料棒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实验2:用玻璃棒和毛皮进行摩擦,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片的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摩擦起电的原理。
3. 探究感应起电实验3:用验电器检测带电体的电荷。
实验4:用电荷指示器检测带电体的电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感应起电的原理。
4. 知识拓展介绍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静电现象、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强调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有关静电现象的应用和危害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静电现象应用于实际生活。
八、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
九、教学准备1. 教学案例: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初二物理下册静电现象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品】
静电现象撰稿:史会娜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3、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解释。
【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起电1、电荷:经过摩擦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要点诠释: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要点二、两种电荷: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点诠释:1、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2)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
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3、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要点三、静电现象:1、静电现象:干燥的日子里,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这是摩擦起电所致;夏季雷雨天时,天空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2、静电的应用: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除尘等。
3、静电的危害:雷电导致人畜伤亡摧毁房屋;静电产生的电火花会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1. 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___________,乙带___________,丁带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静电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能用原子构成初步知识解释摩擦起电现象4、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知识链接:验电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那么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如图所示,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a时,通过金属杆c,两金属箔片b就带上了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金属箔片将张开一定的角度。
物体带电越多,两金属片相互排斥的力越大,夹角越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验电器金属箔片是否张开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同时,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正确理解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在初中物理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等。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特点是:(1)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2)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把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体也带上了电荷的现象叫接触带电。
例如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也带上了负电荷。
接触带电的特点是:(1)不带电体总是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电荷;(2)接触前后,电荷总量守恒,即接触前带电体的电量应等于接触后两个物体所带的电量之和。
物体带电后,电荷并不是均匀分布在物体表面上,表面越尖锐的地方分布的电荷越多。
如果两个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完全相同,一个带10库仑(库仑为电荷的单位)正荷电,一个不带电,接触后电荷就平均分配,每个物体都带上了5库仑的正电荷。
根据下列现象之一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有电荷:(1)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2)是否能使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3)有时带电体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
不论是摩擦起电或是接触带电,带电的实质都是电荷转移,并非创造了电。
在摩擦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避雷针“避雷”的原理避雷针的发明,是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人类避免雷电伤害而做出的巨大贡献。
避雷针是一根高而尖细的针状导体,把它竖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尾部用粗铜缆连接到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金属板上,使避雷针与大地接触良好。
雷雨天气时,空中的乌云团带有大量的电荷,乌云团与地面或与带异种电荷的其他乌云团间可形成上亿伏的高压电,这样的高压可使空气电离,由绝缘体变成导体,于是出现巨大响声和火花放电,这就是雷鸣和闪电。
云团与云团之间的放电,称炎“天雷”,云团与地面间放电,称为“落地雷”,后者常对生命和财产造成伤害,当带电云团接近避雷针时,由于静电感应,避雷针顶部立刻聚集异种电荷,避雷针尖与带电云团间的电压,远远大于地面与带电云团间的电压,这时避雷针很快与带电云团放电,使云团中的大量电荷顺着避雷针的铜电缆传到地下,从而使建筑物避免雷击。
现代静电技术静电技术包括静电应用和防止静电危害两个方面。
静电应用技术现已广泛用于节能、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快速传递信息等方面,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静电除尘,它能有效的捕集空气中料径在十微米以下的尘埃。
静电除尘与其他除尘技术比较,耗能少,运行费用低,能回收有用物质,易于维修管理。
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力使带电墨粉(或墨滴)按照原件的文字或图像粘附在纸上;采用三种基色可以进行彩色静电复印。
静电涂漆和敷粉是将涂料带电喷出,使它们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射到工件上。
同喷枪涂漆相比,它可以节约涂料,减轻污染,降低成本。
静电分选主要用于先矿,它利用电性能不同的介质颗料在电场中带有不同的静电力来选矿物。
静电纺纱和植绒是利用静电力操纵带电的纤维实现的。
静电危害起因于静电力和静电火花放电。
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
防灾措施一般多是降低流速流量、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材料等。
问题精析:例1: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了,造成火灾隐患。
解析:汽油是易燃物质,用塑料桶装运时,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不断与桶壁摩擦而使塑料桶带电,又因塑料是绝缘物体,桶上的电荷不能传递与转移,从而桶上的电荷越积越多,当桶上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放电产生的火花会引燃汽油,造成火灾和油桶爆炸事故。
答案:静电。
例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金属球带了电,这是因为()A.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球上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C.金属球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金属球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随堂练习:1.人类最早认识电现象是从摩擦起电开始的。
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和两种情况,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只有种电荷;为便于区别,规定叫正电荷,叫负电荷。
2.当人类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结构后发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失去电子的带电,得到电子的带电。
3.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而具有了的性质。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A.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C.擦黑板时粉笔屑纷纷扬扬,四处飘落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5.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6.下列物质中一定带负电的是()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C.与带正电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7.电车车门下常常挂有一条铁链,这条铁链在电车行驶时是提起而不与地面接触的,当电车停车开门时,铁链下落与地面接触。
这是因为: ( )A.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站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上车B.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下车C.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加地面与电车之间的摩擦,使电车尽快停下来D.铁链与地面接触,释放电车有关部件间的摩擦所积累的电荷,避免地面上的乘客与电车之间可能发生的火花放电,确保安全.课外作业:1.当一带正电的物体与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金属箔张角逐渐减小合上后又逐渐增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______电。
若再用导线将验电器金属球和大地连接起来,有电子从____________流入____________,金属箔的张角____________。
2.现有四只轻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则球丁()A.一定不带电 B.不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3.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4.下面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属于利用静电现象有利方面的是()A.印染厂的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B.以煤为燃料的电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C.静电喷漆设备Array D.静电复印设备5.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越大,这是为什么?6.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会上,明达中学的许主任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站在从宾馆房间带来的一次性塑料拖鞋上,手上捏着一个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同放在椅子上的毛皮摩擦后就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部,反复几次后,他的花白头发根根竖起,像“怒发冲冠”似的,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你分析一下刘教授的实验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或原理.收获点滴附页:第七章综合检测题(修改部分)3.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因为。
10.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起电,发生的缘故.23.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25.将带负电的物体A靠近挂在细线下的绝缘小球,小球被排斥;若换用带正电的物体B去靠的而未接触该小球,则小球()A.静止不动B.一定被物体B吸引C.一定被物体月排斥D.可能被物体月排斥,也可能被物体B吸引31.如图所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村民到大树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好行”…… ,家里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治疗.(1)文中所述的观点对吗?正确观点是:;(2)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上安装了:;(3)如果你遇到雷雨天气这种情况,你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