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横看成岭侧成峰教案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雪梅)(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雪梅)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主要学习以下三首诗歌:
1.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欧阳修的《雪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三首》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对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美景进行思考,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表达方式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诗的意境描绘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遥知不是雪”,我会通过对比现代语境和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描绘自然景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现代语言表达古诗中的意境”。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古诗中的自然景色和现代的自然景色有何不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古诗的视角去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4篇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4篇《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4篇《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
下面是《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简析:《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
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
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
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
老师简介题壁诗。
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
练习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题西林壁语文教案1【教材简析】《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游山西村》是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学生喜欢诵读这种节奏感强烈的古诗。
然而,两首古诗中都有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教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诗《题西林壁》教案一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
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课题)二、读题、解题师:请同学们看①②注释,想一想题目的含义。
生1:书写西林壁。
生2: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墙壁。
师:题是书写、题写,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壁是墙壁。
“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因为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做《题西林壁》。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师:理解了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
(出示课件:苏轼两字)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生:宋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课件出示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请同学们自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3、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
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师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课件出示古诗)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物体》教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物体》教学“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一句藏头诗句,也是让学生观察物体的一种方法。
是指通过由近到远观察物体,综合观察物体的形状;根据在距离上的变化,从小看大,把物体横看时看成山岭,侧看时看成山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各物体之间的联系。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个有特定形状的物体,比如一块石头、一个瓶子、一个制品或它们的拼图等,要求学生把这个物体从远处到近处、上到下地仔细观察,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方法来分析物体的特征,并把物体画出来,以达到两个理解物体形状、记忆物体特征的目的。
2.由此引出物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根据上一项的分析结果对物体之间的形状相似度作出比较,并做出观察结论,如瓶子与台灯的形状相似,用“横看成岭侧成峰”方法可以将一杠杠台灯形象地呈现出来。
3.将横看成岭侧成峰法贯穿于实验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观察和分
析实验物体的整个过程中去。
要求学生把实验物体放在指定位置上,
把物体从远处到近处、上到下进行观察,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方法,分析物体的形状特征,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满足实验的要求。
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体
的形状特征,积累更多的实验经验,以期达到实验目的。
《题西林壁》教案优秀9篇
《题西林壁》教案优秀9篇《题西林壁》教案篇一一、教育目标。
知识和技能:正确读写,理解横、墙等生字,理解作者的介绍,可以正确、流利、感情地读诗。
过程和方法:朗读和体验,学习作者传达感情的手法。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中含有的哲理。
二、教育的重要难点。
教育要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意。
教育难点:理解不知庐山的真面目,只有这座山的哲理。
三、教育过程。
(1)引进新课程,激发知识欲。
谈话导入,谈旅行经验,引出问题西林壁(2)初读课文,质疑其。
1.介绍作者。
苏轼:北宋着名文学家,他的文字展望,与苏辙、苏寅并称三苏。
2.解决问题。
问题:写问题。
西林:西林寺。
墙:墙——写在墙上的诗。
3.教师范读,纠正字音,明确朗读节奏。
4.教师领导学习。
横看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1)横是什么意思?不同的意思是什么?(2)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明这两个意思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从侧面看是高峻的山,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出现不同的景哲。
(3)岭和峰有什么区别?(显示图像)(4)在前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感情?(5)带着感情,再读一遍。
不知庐山的真面目,只在这座山里。
(团队合作讨论)(1)学生报告知识缘,教师补充真面目。
(2)学生报告诗意。
(3)学生与生活联系,谈学习后的两句感觉。
(4)全班同学带着情感,一起阅读整首诗。
5.总结。
报告本课程的收获可以是手法、感情、内容。
6.配置作业。
写四季庐山,早晚庐山,晴雨庐山。
7.板书的设计。
有点儿。
有点儿。
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题西林壁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人与自我六年下册教案横看成岭侧成峰
通过发掘矿泉水瓶子的新用处,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培养发散思维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
三、举一反三
1、教师讲述牛仔大王李维斯的故事。
2、悲观者与乐观者游戏
教师课件出示示例,讲解规则。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摒弃偏见,用宽容的心多关注别人的优点,而不是挑剔别人的缺点。一个人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取决于你看他的角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热身
活动
游戏:正话反做
1、大西瓜、小西瓜;2、举左手、举右手。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导言导入,引出《题西林壁》。
指名说说这首古诗的大致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
一、观察图画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说说看到的是什么。
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不同的画面,我们看待人和事也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看。
二、发散思维
出示矿泉水图片,想一想,矿泉水瓶有哪些妙用?
教师小结: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全班参与游戏活动。
全班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从不同角度观察,说说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思考回答。
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用学生熟悉的古诗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发散思维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提升发散思维的策略。
能力目标:提升思辨能力,学会多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2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提高作文写作的准确性和深度。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写作素养。
3. 通过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和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审题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创新思考。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审题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审题方法进行作文写作。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新材料作文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作文审题。
2. 案例分析:展示新材料作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审题过程。
3. 方法讲解: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包括抓住关键词、分析材料关系、确定立意方向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审题方法分析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新材料作文题目,运用所学审题方法进行写作。
6. 作品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7.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总结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审题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让学生了解不同审题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优秀作文鉴赏:让学生阅读优秀作文,分析其中的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七、教学实践1. 课内练习: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内练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和方法;2. 掌握从不同角度审视新材料,提炼中心主题的技巧;3. 能够运用审题方法,完成一篇立意准确、观点鲜明的新材料作文。
教学重点: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2.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新材料,提炼中心主题;2. 如何将审题方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作文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作文写作技巧;2. 提问: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如何准确审题,提炼中心主题?二、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2. 讲解并举例说明。
三、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2. 讲解并举例说明。
四、实战演练(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组新材料作文题目;2. 引导学生运用审题方法,提炼中心主题;3. 学生分享自己的提炼过程和结果。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审题方法进行总结;2. 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审题方法,完成一篇新材料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战演练,使学生掌握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和原则。
在实战演练环节,学生能够积极运用所学方法,提炼中心主题,但在实际写作中,如何将审题方法灵活运用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的能力。
六、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拓展思维(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拓展思维;2. 讲解并举例说明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新材料,提炼中心主题。
七、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组新材料作文题目;2. 引导学生运用拓展思维进行审题,分析案例;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结果。
八、新材料作文审题的策略与技巧(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审题的策略与技巧;2. 讲解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策略与技巧进行审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使其立意更加准确、深刻。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要点。
2. 审题方法的讲解与实践。
3. 作文实例分析与点评。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篇新材料作文,让学生感受新材料作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讲解审题方法,包括抓住材料核心、分析材料关系、确定立意方向等。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组材料,运用所学审题方法进行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分析与点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相互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运用审题方法,独立完成新材料作文。
2. 学生作文的立意准确、深刻,表达流畅。
3. 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发现并改进自己的不足。
五、教学资源:1. 新材料作文实例。
2. 作文评价标准。
3. 教学PPT。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邀请语文老师或作文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作文教学经验和心得。
3. 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家故居或纪念馆,了解文学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七、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审题方法,独立完成一篇新材料作文。
2. 收集一篇自己满意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3. 准备一个作文素材库,积累各类素材,为写作提供素材支持。
八、教学计划:1. 上课时间: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审题方法;第二课时进行分组讨论和实践;第三课时进行作文分析和点评;第四课时进行教学拓展和总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审题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3. 审题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审题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新材料作文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审题方法。
2. 讲解: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审题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审题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审题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审题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审题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审题方法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作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新材料作文案例、审题方法等内容的PPT。
2.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新材料作文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写作纸张:为学生提供写作纸张,方便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新材料作文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审题方法。
2. 讲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3. 分析具体的审题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审题方法。
4. 学生进行审题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题西林壁》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
《题西林壁》的优秀教案《题西林壁》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西林壁》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一、情景导入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
(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
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
(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4、理解题目的意思:题:书写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学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学设计引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名言概括了山脉的雄伟壮观之处。
同样,教育中的教学设计也应该具备这种雄浑的力量和杰出的特点。
本文将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为标题,探讨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步骤,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评价等方面。
以下是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方面: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等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1.了解学生的需求: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
了解学生的兴趣、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需求。
2.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组织。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文指导课课堂设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文指导课课堂设计设计意图:第一点,针对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没有活力的局面,我觉得,学生需要改换思想,老师更需要改换思想。
我们通常习惯于欣赏较正规的文章,欣赏立意高远、文字绮丽、构思精巧的正统文章。
请原谅,我用了“正统”这样一个词,但这是事实,因为我们受高考的束缚,虽然近年来高考没有明确规定,但我们心里都清楚,高考作文首要的一点就是思想健康。
而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对事物的认识难免有失偏颇,我们不敢要他们在高考这样重要的场合里冒险,所以从正面或者说大家都认可的方面去立意写文章较为保险。
另外,即使有个别同学想要另辟蹊径,也出于对其文笔稚嫩恐怕表述不明或者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首肯等等原因的考虑而委婉地加以劝导。
久而久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不再从思维方式这个主导问题上去指导或写作,而是就其语言、构思等细节上下工夫,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学生作文出现空话、套话,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没有另类声音、别样音符的原因。
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我们老师要解放思想,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学生的思想有漏洞,敢想才能创造。
第二点,是阅读了孙立权老师的作文指教学心得文章《视角改变与语言陌生化》的启发,想为学生在写作时改换视角提供具体的思维方式,有了方向,知道了操作办法,才能乐于去实践。
第三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一种“理趣”。
“情”与“理”是相互渗透着的,能从“情”中悟到“理”,从“理”中发现“情”,这种趣味,我觉得就是语文之味,是我们语文学科与各门学科相通之处,也是被认作各门学科的基础、称为“人学”的原因。
总之,我想创设一种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不受束缚的空间,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思与想的快乐。
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1、了解几种与正向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的写作开拓几条新航路。
2、改换思想,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学生的思想有漏洞,敢想才能创造。
3、为学生在写作时改换视角提供具体的思维方式,有了方向,知道了操作办法,才能乐于去实践。
第十三课横看成岭侧成峰教案
第十三课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学目标:1、认真分析话题材料,能从中获取信息,选定一个符合话题,要选择擅长的文题。
2、能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运用“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写作方法,把握好话题。
3、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表现自己的“独特”与创新。
教学重点1、认真分析话题材料,能从中获取信息,选定一个符合话题,要选择擅长的文题。
2、能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运用“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写作方法,把握好话题。
教学难点1、认真分析话题材料,能从中获取信息,选定一个符合话题,要选择擅长的文题。
2、能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运用“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写作方法,把握好话题。
教学时间四课时(3小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份小礼物。
教学步骤开课交流: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童心圆快乐情境作文学堂。
大家平时聊天时都会问绕一个话题展开,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自己又了解很多相关的知识,又有一些相关的经历,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话题作文”的写作。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作文总评教师总评:针对上周学生作文,文采飞扬、激情洋溢肯定学生一周以来的进步表现,褒赞有共性的成绩,真诚善意、委婉艺术的指出学生们的主要缺点。
学生互评:老师朗读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一篇,激励学生逐段进行口头点评。
学生修改:让学生按照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对习作快速进行局部修改。
总结:老师看你们讨论的有声有色,你们的写作功底也越来越好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写出更出色的作文来!故事:又到了我们欣赏故事的环节了,同学们,赶紧去看看奇思妙想作文学堂的小伙伴们今天又有什么样的奇妙经历。
师:同学们,欣赏完故事,谁能说说胡子花白的老爷爷为什么把作文学堂的同学们赶紧了不同的房间呢?生:因为他们不懂礼貌,不尊敬老爷爷。
师:非常棒!所以我们要做人要有礼貌。
那童童和圆圆在小屋里因为什么争吵起来了呀?生:看到话题“泪水”是应该流泪还是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件-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
小结
● 建立积极的信念系统 ● 信念系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所有意念行为的思想基础。它包括信念价值和规则。它们操纵着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
事,是决定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基本原因。信念是一个人坚信不疑的想法,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是引导自我前 行的本因。同学们各自对人生、对生活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积极乐观地相信自己将来的美好,有人认为前途消极 暗淡。这都是他们深层次的信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伯观的体现。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标准,世 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木看法和观点,制约着人生观:人生观则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 法。
汇报分享
● 成长工作坊
● 活动1 你说,我说 ● 从该案例中,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讲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 想一想,如果你是案例中的蒙蒙或高红,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分享一下。
课堂小测
● 活动2 坦诚交流会 ● 5-7人一组,用相同的纸张,每位同学匿名写下一件自已生活中感觉好心没有好报的事情,或者盛到自己
汇报分享
个体面对世界的内在体系,心理学称之为信念系统,它是我们处世的依靠,每个人都有大量的适用于不同生活范围 的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和规则或者标准。 信念,就是一个人所相信的,“事物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是那样的”对很多人来说,信念是绝对的。信念形成的 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 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我给别人讲了一个秘密,别人就回馈给我一个秘密作为报答。 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看到父母总是担心冒犯他人,而过分地谨小慎微,就认为这个世界的其他人都是爱挑剔的, 很容易被冒犯。
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一)观看视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出示教学目标,指名读一读。
汇报分享
横看成岭侧成峰教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教案第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教案横看成岭侧成峰——创新作文立意一.教学目标:通过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维度,发散性思维,走出思维定式,改变思维方向。
“舍人所已取,取人所未取”,以期在审题立意中实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思维的拓展,发散性、逆向性思维,走出思维定式2.作文立意中的实际运用三.教学方法:归纳法、问答式、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开场白:文以意为主,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
立意又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
“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如何给文章一个比较新颖的立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
1.引入:“创新作文立意”2.思维训练例1:创意广告是品牌致胜关键,作为老牌自行车厂商,“永久”也有着新生的渴求投影『永久牌自行车』问:请同学们给永久牌自行车设计一段广告词,让它再现辉煌。
学生讨论回答。
(“永久永久,经久耐用” “一车在手,骑行永久”)问:这些广告语好不好?问:为什么好?(朗朗上口,突出了自行车坚固耐用质量好的特点)投影『带人的永久牌自行车』通过互联网观看厂家的广告。
广告词:“与爱人同行,永久最好。
” 从爱情生活入手,温馨浪漫,“永久”一词一语双关。
由此可见,换个角度,让人耳目一新。
例2:投影『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教授问自己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某地发现一座金山,附近的人们蜂拥而去,不巧的是前往金山的必经之路上横着一条河,这时你不想放弃发财的机会,你会怎么办?』学生讨论回答(游泳、找船、绕行…)这些都是从要到达金山的角度去思考的,实际上发财何必一定要拥有金山。
当人们把眼光都聚焦在金山上,争得头破血流时,你却能从中另找商机,不是更好吗?这就是创意。
但是,我要说,如果金山就在我们前面,当同学们做着各种发财梦时,陈老师早已想好了轻松发财的捷径,那就是站在河的这边,贩售同学们的发财点子,做个投资创业开发顾问,不是更有效率吗?由此可见,延伸联想,让人眼前一亮例3:投影『秋千』问:看到这张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幸福、快乐、童真、无忧无虑)投影『“他的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早已离开这个家,他是孤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学目标:1、认真分析话题材料,能从中获取信息,选定一个符合话题,要选择擅长的文题。
2、能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运用“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写作方法,把握好话题。
3、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表现自己的“独特”与创新。
教学重点1、认真分析话题材料,能从中获取信息,选定一个符合话题,要选择擅长的文题。
2、能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运用“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写作方法,把握好话题。
教学难点1、认真分析话题材料,能从中获取信息,选定一个符合话题,要选择擅长的文题。
2、能根据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运用“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写作方法,把握好话题。
教学时间四课时(3小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份小礼物。
教学步骤开课交流: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童心圆快乐情境作文学堂。
大家平时聊天时都会问绕一个话题展开,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自己又了解很多相关的知识,又有一些相关的经历,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话题作文”的写作。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作文总评教师总评:针对上周学生作文,文采飞扬、激情洋溢肯定学生一周以来的进步表现,褒赞有共性的成绩,真诚善意、委婉艺术的指出学生们的主要缺点。
学生互评:老师朗读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一篇,激励学生逐段进行口头点评。
学生修改:让学生按照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对习作快速进行局部修改。
总结:老师看你们讨论的有声有色,你们的写作功底也越来越好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写出更出色的作文来!故事:又到了我们欣赏故事的环节了,同学们,赶紧去看看奇思妙想作文学堂的小伙伴们今天又有什么样的奇妙经历。
师:同学们,欣赏完故事,谁能说说胡子花白的老爷爷为什么把作文学堂的同学们赶紧了不同的房间呢?生:因为他们不懂礼貌,不尊敬老爷爷。
师:非常棒!所以我们要做人要有礼貌。
那童童和圆圆在小屋里因为什么争吵起来了呀?生:看到话题“泪水”是应该流泪还是笑。
师:关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生:我觉得都可以,流泪不都是伤心,有时是因为高兴、激动。
生:是啊,这要看你看到这个话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事情。
看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开心的还是难过的。
师:嗯,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
最后心心博士看到大家的表现后打算做什么呢? 生:打算解答大家关于话题作文的疑难。
师:嗯,相信关于话题作文大家一定也有很多疑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话题作文的写作。
我们先来一起给自己加加油!我最棒!我最棒!耶!总结:话题作文其实并不难,一个话题也不是只有一种固定的思路,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还有在生活中我们要懂礼貌,尊敬老人。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出好文章,得注意积累好词好句。
今天,文思直通车请来了很多带有“字”“词”“句”“章”“文”的成语。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它们补充完整吧。
白纸( )字 字( )腔圆 字( )珠玑理屈词( ) 念念( )词 不赞( )词句斟( )酌 锦囊( )句 清词( )句出口( )章 约法( )章 杂( )无章文不加( ) 半文半( ) 文不对( )答案:字:黑 正 字; 词:穷 一 句; 句:句 妙 丽; 章:成三 乱; 文:点 白 题⑴情境导语 (2’)文思直通车情境万花筒师: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现在用的很多东西的设计思路都来源于大自然? 生:知道一些,雷达就是观察蝙蝠才有的想法。
师:真聪明!还有生:我们靠鸟儿发明了飞机;根据鲸上有“流线型”,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鲁班用稻草发明了尖锐的锯。
生: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啊!师:是啊,今天你们就一起来体验大自然的奥妙。
下面我们进入游戏“让自然变成艺术”,你们一定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充分发挥你们的创新能力。
接下来,我会介绍游戏规则,同学们要认真听哦!游戏规则:老师先将同学们分组,四人一组。
首先让同学们收集原材料,如:草、松塔、树叶、花、野蔷薇果等。
然后用收集来的天然材料在课桌上摆出一幅幅奇妙而独特的图画来。
然后选两人上台讲解自己那一组的作品。
拼得最像最奇妙的一起获胜。
还可以弄一个小小的展示画廊,请朋友和亲人来参观。
⑵情境活动(20’)流程总述:1教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宣布比赛规则2学生把收集的原材料集合起来,开始设计图案,拼图案,老师在四周观摩。
3选代表上台讲解自己那一组拼出的图案,老师选出最像最有想法的图片。
流程分述:1教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宣布比赛规则2学生把收集的原材料集合起来,开始设计图案,拼图案,老师在四周观摩。
3选代表上台讲解自己那一组拼出的图案,老师选出最像最有想法的图片。
师:刚刚游戏环节“让自然变成艺术”大家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创新能力,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和奥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话题作文的写作。
相信大家对话题作文有一定的了解,那谁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话题作文不限制文体和题目,也不限制具体内容和主旨。
生:话题作文是一种限定范围的命题形式。
师:看来大家对话题作文的特点还是很了解的。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话题谈谈怎么写好话题作文。
构思航向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犯错误,改正一个错误就是一次挑战,就是一次机遇,如果你没有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也许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
请以“成长中的错误”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生:成长中的错误,这个要是命题作文就很好写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犯错误,亲身经历有话说。
生:这个话题作文要写好该如何下手呢。
师:面对话题作文,首先我们要认真审题,分析话题材料,仔细阅读写作要求,从中获取信息,找到自己最有信心的突破口,确定写作方向。
审完题,我们得拟一个亮丽的标题。
文题如眼,“题好一半文”。
所以,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就必须设法让文章的题目精彩,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大家来说说从上面的考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认真审题,拟好标题。
(板书)生:改正错误是一次挑战、机遇,从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我们不能害怕犯错。
生:字数是500左右,标题自拟。
师:大家抓住了话题材料的关键字眼和信息。
那大家再开动脑筋为你们的文章拟定一个闪亮的题目吧。
生:成长中的故事生:成长中的风帆师:大家想的题目都很好,刚刚老师也想了几个文题。
蜕变苦尽甘来成长中的小插曲成长中的苦与乐错误中的进步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
那拟好了题目是不是就可以动手写了呢?师:不要急,我们知道好的文章题目要和文体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要选用既符合话题要求,自己又最擅长的文体。
有的话题适合写议论文,有的话题适合写记叙文,而有的两种都适合,这就要我们根据话题选择。
同时我们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那你们认为这个话题适合什么文体。
扬长避短,定好文体。
(板书)生:错误,就是做错了事,写事就应该最适合记叙文。
生:这些错误也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感悟,这些应该是议论了,可以夹叙夹议。
师:你们分析得都很有道理。
拟好文题,定好文体后,接下来该构思文章了。
根据材料提示的情景和情节来展开想象。
要善于在忠实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虚构,以及由此及彼地联想,进行再创造。
同时我们要注意写作顺序和主次详略;要把握好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还要努力做到文章内容与材料保持一致。
同学们看到这个话题,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呢?合理联想,思路清晰。
(板书)生:想到了四年级时改分的事情。
生:想到了不停爸爸的话去掏马蜂窝,最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师:结合具体的话题总结完以前学过的技法,接下来看看新的技法。
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应学会化大为小。
简单地说就是采用大题小作的写法,从具体一点切入,然后调动自己的积累,在这个问题上聚焦、展开和提炼,把这一点说足说深说透。
这样才能在字数不多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生:老师,这种方法适合什么样的话题呀?师:比较适合“宽泛又笼统”的话题。
这些话题太大,从小处着眼才能说什深说透。
比如“诚信”、“爱”“善良”等话题都可以。
同学们,明白了没?生:嗯,明白了。
生:有“以大见小”,是不是也有“以小见大”呀?师:真聪明,所谓以小见大,即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写小的事情,表现大的主题。
这种手法,往往通过对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写,并加以适当抒情议论,以阐明大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板书)师:很多我们犯的错误都可以悟出大的道理。
生:改分的错误这件小事就让我明白做人要诚实。
生:掏马蜂窝大事让我明白了不能太调皮、逞强,安全很重要。
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以大见小”。
现在我们讲究创新,写作也一样需要创新,观点新颖才能吸引人。
我们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自己的创造性。
要选择新颖的、独特的材料体现主题。
总之,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从思想上、内容上、形式上表现自己的“独特”与创新。
独辟蹊径、表现个性。
(板书)生:有独特的想法才能把普通常见的话题写出新意。
师:说得不错,相信大家对写好话题作文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很多同学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啦!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童童和圆圆的作文,看看它们曾经犯过什么错误,从这些错误中有什么感悟和认识?改分期中考试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只考了77分。
这可怎么办呢?爸爸要是看到了,一定会批评我的。
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改分。
我拿出红笔刚要改,手却颤抖起来。
我突然想到:一个少先队员能干这种事吗?但我又一想如果不改分,回家一定会挨批评的。
呵,形势所逼嘛!再说,就改这一次。
我一边想,一边用红笔轻轻地把两个7改成了两个9,这下就变成了99分,我高高兴兴地把卷子拿回了家。
第二天,我们学习《我的心事》这一课,文中主要说明了一个人要诚实。
学完这一课,我的心乱得像团麻,因为我撒了谎,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想把改分这件事告诉爸爸,可后果会怎样呢?我真有些害怕。
下午,我回家一看,爸爸正在看那张卷子,我急忙躲到西屋,怕爸爸追问我,过了一会,只听爸爸说:“童童,这次成绩不错,奖给你一支钢笔。
”我听了这句话,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暗暗下了决心,今后绝不再做这样的事。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原谅我吧!是我欺骗了您,我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以后,我再不做这样的事了。
为了表示我的悔过之心,晚上,我拿起笔,在信纸上写出了这件事的全部经过。
爸爸,您看了能够原谅我吗?以小见大,改分这件小事想到做人要诚实,升华主题。
在改分时的矛盾心情,以及不改分又怕挨批评的紧张心理描写得很成功! 由《我的心事》讲的要诚实联想到自己改分的事情,心里矛盾要不要说出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