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
中印边界问题(地图)PPT课件

2005年“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实 际控制线与边界的最终解决。
-
4
2.安全问题
▪ (1)陆地安全:西藏的地缘价值、所谓 “在青藏地区设导弹基地”问题、中巴关系。
▪ (2)印度洋地区:中缅战略合作、安达曼 群岛、中巴共建瓜达尔港、中国海军在印度 洋的存在、中斯合作。
2. 国人对印度秉持的“优越感”
▪ 四、中印关系走出困顿的路径
▪
1.地区合作进程、合作规范与“外溢”
2. 认知结构的调整,重塑彼此的“镜像”(Image)
-
2
▪ 一、中印关系的历史进程
1. 1950年代中前期,友好合作时期; 2.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边界纠纷、冲突、战 争; 3. 边境战争后的冷漠、僵冷期——尘封的中印关 系; 4. 中印关系改善: 1976年恢复互派大使;1979年 德赛政府外长访华;1981年英甘地再次上台,印度 对华政策的调整—把解决边界问题同改善双边关系 脱钩;1988年拉甘地访华;1991、1993、1996 5. 1998年5月,Pokhran II核试验以及印度的行为, 中印关系遭遇曲折。 6. 1999年中印关系的恢复,安全对话、边界谈
-
9
Hale Waihona Puke 三、影响中印关系正常化的因素
1. 印度精英层的冷战思维 zero-sum game, balance of power, security dilemma)
“中国威胁论”(经济、军事)
2. 印度的“大国情结”与国人对印度秉持的“优越感”
(1)大国情结:尼赫鲁与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引领中 国进入国际社会;最大的民主国家
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一、问题由来与概况对于邻国来说,有争议的边界问题往往直接影响两国关系。
中印边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条边界;这是大国之间最后一条没有确定的边界;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最后一条没有签约的陆上边界。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有争议的有1700公里,历史上存在一条因地理、文化、商务和宗教因素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已为历史上的一系列地理文献所标明。
中印边界算是一条在亚洲大陆上区分了汉藏文明与印度文明的地理界限。
在这条线的北端是克什米尔地区,在中国境外,大体上喀喇昆仑山口以北为巴基斯坦控制区域,以南为印度控制区。
因此,中印边界的西段从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至西藏与新疆相邻的巴里加斯地区,传统习惯线长600公里;从巴里加斯地区到中尼边境的普兰为中段,传统习惯线长450公里;从不丹中国边境沿喜马拉雅山南麓至中缅边境为东段,传统习惯线长650公里。
在西段和中段,中印双方有争议的领土面积大约3·5万平方公里;在东段,争议领土有9万平方公里。
(如图)边界问题是殖民主义的遗产,历史上由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处心积虑要染指我国西藏地区、企图把西藏分裂出去,使得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遗憾的是印度独立后不是与殖民主义者划清界限,而是继承了这份不光彩的遗产并发扬光大。
印度领导人明明知道中印边界存在争议,却趁着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和抗美援朝无暇顾及边界问题之际,大举侵占中国领土。
1959年西藏上层分裂主义势力叛乱以后,印度政府更是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
三段边界当中,东段争议最大,涉及面积达到9万平方公里。
印度政府根据它所说的“国际协定”,就是“西拉姆条约”和“麦克马洪线”,把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大片地区说成是印度的。
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1914年英国政府和西藏当局背着中国政府所制定的“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不具有效力的,中国政府一概不承认。
但是印度当局却拿者这个幌子招摇过市。
(图)中段。
(图)西段。
(图)(涛哥做PPT的时候,每张图片给我单独一张,我要讲解,不要当成背景)二、中印两国对边界问题的不同立场和态度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印两国边界线从未正式划定过,只有一条传统线。
中国边疆

现在国外媒体一直惊呼中国崛起了现在国外媒体一直惊呼中国崛起了!!但是他们一边叫喊却是一边在无耻的啮噬着中国的领土耻的啮噬着中国的领土!!找张中国地图看看吧中国地图看看吧!!边疆千疮百孔边疆千疮百孔!! 今天在此清点一下中国边疆的失地.。
一、中国未收复领土台湾台湾((中国内政中国内政)):中国固有领土,却碍于美国、日本迟迟不得收复!失去台湾中国将失去一半海洋国土。
二、主权在中国却被他国占据1. 东海钓鱼岛东海钓鱼岛::钓鱼岛是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早在15世纪就已归中国管辖,这已为大量历史文献所证明。
而日方却强词夺理,声称钓鱼岛是位于冲绳岛西南的小岛屿。
根据当年归还冲绳协定而属于日本,是日本固有领土。
日本一些人所谓在1895年已将该岛“编入日本领土”的说法,实际上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将其窃取的。
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按波茨坦公告,钓鱼岛与台湾已一并归还中国,理所当然是中国领土。
1996年7 月14日,日本政府单方面采取措施,加速钓鱼岛等岛屿的日本国土化。
东京都内的一个政治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置了灯塔。
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 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
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获得15万吨以上的渔业资源,攫取中国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一半多。
妄图在军事上实现“千海里防卫”的设想。
据此,将其防卫范围由冲绳向西推远300 多公里,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舰、机抵近侦察和监视。
而且还可以削弱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大大不利于我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我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 中印边界中印边界:印度与我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并坚持不合理的领土要求。
目前,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 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9 万平方公里、中段2 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3.3 平方公里为我方控制。
印度公开中印战争珍贵图:中方向印度移交俘虏

印度公开中印战争珍贵图:中方向印度移交俘虏1962年10月至11月间,中印自卫反击战爆发。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击溃印军,收复了藏南和达旺地区。
但由于高原补给困难,解放军无法长期立足。
本图集为印度方向公开的一些当年战争珍贵图片。
12月1日起,中国边防军开始全线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离开已收复地区,实际上未再控制西藏藏南(除墨脱外)和达旺地区。
图为解放军士兵看押印度俘虏。
中印指挥官中方医护人员向印度移交伤员中方医护人员向印度移交伤员中方医护人员向印度移交伤员中方医护人员向印度移交伤员中方向印度移交伤员俘虏。
印度军队当时已经装备相当数量的救护直升机比较先进印度军队参战的布伦式机枪射手。
------------------50年前,遗落在喜马拉雅的遗憾50年前,遗落在喜马拉雅的遗憾撰文/单之蔷拉达克:中国人最为向往,却最难以抵达的目的地清晨的太阳在拉达克裸露的荒芜山体上作画:大面积的黑暗吞噬了画布的中央,而使被照亮的部分——远处的山体和近处的蒂克塞寺院——显得熠熠生辉。
太阳故意制造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以使画面中的景观呈现出宗教性意味:庄严、圣洁、壮阔又宁静(上图摄影/Nevada Wier/c)。
在如今归属印度管辖的拉达克和我国的西藏地区,随处可见这种具有宗教性意味的景观,这暗含了二者在历史和文化上的纽带关系(拉达克不仅被称为“小西藏”,还与西藏的普兰、古格一起,是构成“阿里三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使在行政归属上,拉达克也曾长期是中国的属地,但它已属印度。
但印度并不满足于此,它还声称中国境内的阿克赛钦地区也属于印度,并派军队进驻该地区,从而引发了边境持续不断的冲突。
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有一部分长眠在新疆皮山县的康西瓦,与拉达克隔着一道喀喇昆仑山脉(下图摄影/李翔)。
还有一个月,2012年就过去了。
写不写这篇文章?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写,因为中国有个传统:若要人们记住一件事情,往往会在它过去5年、10年或是它们的倍数的年份——比如50周年——时纪念一下。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

中印边界争端及对策分析印度是中国的第二大邻国,与中国有着长达1700公里的陆上边界。
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一直没有正式划定。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国的边界争端演变成严重的国家关系危机,并最终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界战争。
对印度而言,和中国维持合作关系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为减少两国差距,印度也需与亚洲各国及美日等国维持战略合作关系,因此不免有些摩擦。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边界战争看来是减少了,甚至是无足轻重了。
但是冲突却不仅对印度和中国,而且也对整个国际社会有着深远的和有害的影响。
假若尼赫鲁能表现出缅甸的吴努那样的智慧和政治勇气,并且像他那样,大约在1959年,同北京谈判出一个相互满意边界解决办法,并以一个友好和互不侵犯的条件签署了它,世界政治该将会出现多么不同的情景。
那么,中国就不会遭受冲突和印度诬陷带来的僧恨,代之的是其国际威信的极大提高。
印度可能不会走向导致巴基斯坦1965年战争的扩军备战。
中美关系可能早就得到修补.并很可能对华盛顿对越南的做法产生影响。
还有,印度的核试验的唯一借口自然不会存在——不过那时,事情就成为双料虚伪,因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自独立后不久以来,即一直保证要使印度拥有核武器。
进入21 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中印关系对中国、印度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最主要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如不可忽视的边历史问题——边界问题。
中印领土争端具体讲就是“三条线”之争:(1)是传统习惯线中印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了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
这条线,在东段大体上沿著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线而行;在中西段,大体沿著喜马拉雅山分水岭走向,即我国地图标示的国界。
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这条客观上存在的传统习惯线,应当是中印定界的依据和基础。
为何中印边境划界难解决?

为何中印边境划界难解决?1962年,中国与印度爆发了边境战争,从那时起中国与印度边境一直未划界,中印边境之战从1962年到如今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为何一直都解决不了呢?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笔者来告诉你真实的原因。
一、现实中,中印边境冲突中方是吃了大亏的一方,如果按双方实际控制线划边境,中国是明显吃亏的一方。
所以中方并不想马上解决中印国境划界问题。
中国与印度的直接接壤的领土其实并不太多,两国基本上被尼泊尔与不丹给分割开了,真正有接壤的主要在两个地方,阿克塞钦地区与藏南地区,藏南地区的边境线大约有五百多公里,阿克塞饮约有三百公里的边境线。
整个藏南六万平方公里的地,中国几乎全丢了。
阿克塞钦地区中国也没有全占,在中国手中的大约占整个阿塞钦百分八十五的地区在中国手中,阿克塞钦的中印有争议的地有约三万平方公里。
整个边境地区如果按双方实际控制线划边境,中国是明显吃大亏的。
所以,中国不太愿意用实际控制线来划边境,但和平谈判中印度又很强硬,所以双方基本上谈不拢。
二、而武力解决也非常困难,风险、成本都特别高,这也非常棘手。
武力解决困难的原因中国地缘方面处于劣势。
1、海洋上中国相对于印度处于明显的劣势。
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对中国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也越来越深。
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从非洲进口的原材料都要经过印度洋,出口到欧洲与美国的工业成品也要经过印度洋。
反观印度,无论是原材料、石油或出口工业品都可以不通过中国的海洋水域,印度作为这个在印度洋区域内唯一具有大国资质的国家,印度在争夺印度洋控制权方面,有着其他势力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果中国海军对印度海军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一旦中印海军在印度洋发生大规模冲突,中国海军其实很难击败印度的海军,即使击败了印度的海军,要确保中国商船的安全仍旧是非常困难的,地缘上印度占明显的优势,中方是很难弥补的。
2、陆地边境上中国陆军彻底击败印度陆军,并守住收复的失土,也很困难。
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有着二千多年的交往史。
中印两国在近代史上都曾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然而,由于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使两国关系一度发生困难。
因此,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成为影响中印关系的关键。
一.历史背景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西、中、东三段(见“中印边界示意图”),西段是我国新疆和西藏同印度拉达克地区和喜马偕尔邦接壤部分,历来受中方管辖,有争议的地区约3.35万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是英帝国主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为寻找一条侵入新疆腹地的途经而占领的,当时的英属印度地图都是未定界,1954年印度官方地图才第一次画成已定界,并将争议地区划入印度版图。
目前,除巴里加斯1954年后被印军侵占外,全部在我国有效控制下。
中段是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喜马偕尔邦和北方邦接壤部分,沿喜马拉雅山脊向南,到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为止,有争议地区约2000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历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除桑、葱莎早期被英印当局侵占,成为遗留问题外,其余地区都是1954年以后才被印度侵占的。
现除乌热外,全部争议地区皆为印度控制。
东段指从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界点起向东至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处的边界。
印度在50年代初以武力强占了传统习惯边界线至喜马拉雅山脊之间这一地区,这块中国领土约有9万平方公里,面积接近于我国浙江省,是中印边界最大争议地区。
中印边界全线在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存在着一条由双方历来的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
英帝国主义统治印度晚期,由于英属印度当局对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进行阴谋活动,播下了边界争端的种子。
二.中印边界争端的发展过程1.八十年代前中印边界争端发展1951年2月初印度军队强占达旺,1953年前后逐渐控制到“麦克马洪线”,1954年成立“东北边境特区”,同年4月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与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讨论两国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争议地区ppt(PPT精品)57页PPT

中印边界争议地区ppt(PPT精品)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Nhomakorabea•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
中印边界之战,我们真的吃亏了吗?回答为否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
此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南下至***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
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
中段长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英印政府于1919年侵占了边界中国一侧的葱沙和桑两地。
东段长650公里,西起中、不(丹)、印三国交界处,东到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东段通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麦克马洪线、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印度是最早给予承认的国家,这一点,***政权始终心存感激。
在随后的边界谈判中,中国总理周恩来表达了"让东不让西"的意思。
中、东段争议区9200平方公里,相对富庶,西段争议区3.35万平方公里,是为高寒无人区,为何"让东不让西"?原因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公路的必经之地。
但是印度在这一问题机械而又僵硬,他们把中国的退让当成软弱,不仅不顾历史事实,毫不让步,还为了自身利益,支持西***立,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1959年3月17日,武装叛乱失败的***喇嘛带领8名随从逃离拉萨。
31日傍晚,这位宗教领袖进入了印度。
印度政府准予他避难,中印关系急转直下。
1962年,两国发生边境战争,战争是以领土争端的形式开始,以印度人失败而告终的。
中国军队在没有充分准备,没有高原作战经验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
在那场实际上不超过10天的闪电战中,印军死、伤、失踪、被俘6000余人。
被俘者中包括一名准将。
那次战争之后,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的神仙湾、空喀山口、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上,中方设立了哨所。
印度在这些哨所的对面设立了哨所。
双方的军人为了各自国家、民族的利益,几乎同时进驻了生命禁区。
退让总是会被当成软弱。
1962年中国军队单方面无条件停火并后撤之后,印军迅速卷土重来,在东线,不仅全部占领了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还不断对中方领土进行新的蚕食。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一、东线***麦克马红线附近
这里的战争是在自西向东的三点进行:亚东、达旺、下察偶
历史上,中、印在这里从来都没有进行过边界划分,是一笔糊涂帐,我国声称拥有的邦迪拉、德让宗等地,虽然有藏民居住,在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拥有过,也没有在那里设过政府机关。
外交争端涉及9万平方公里,但双方打仗争夺的地方是不到4万平方公里不毛之地,如果按麦线的划分,我们的边境除达旺一带外,包括亚东等地都要给印度,印度的领土主张实际到了我们***的错那县这里。
我们能答应吗?亚东、下察偶等地我们始终牢牢把握着。
至于很多人说的水草丰美之地,是印度的提斯谱儿这块地方,那里几千年来始终是印度控制的地方,你能说那是我们的地方吗?我们所说的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际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在谈判中增加筹码而已,是人们打官司常用的手段。
实际上,很多地方,属不属于我们,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62年战争后,我们只是在主战场达旺一带后撤了,撤到了战前实际控
制线。
但我们的边防哨所实际是朝印度方面挺进不少,其他地方基本没后撤。
达旺至下察偶一带,最多3万平方公里,谁要是感兴趣可以自己拿某些喊着丢失土地的人提供的地图,用比例尺去算一下,看看有多少。
这里是喜马拉雅山的南山坡,的确是不毛之地。
亚东在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号称“***的江南”,是我们的传统领地,我们并没有丢掉这里,现在是一个***的一个县,有解放军驻扎。
这里靠近锡金,我们所声称的9万平方公里,也包括锡金在内,因为锡金曾经归***管过,锡金属于我们吗?我们自己也不清楚。
但从我们几天前刚承认锡金是印度的来看,在这之前我们一直把它当作一个独立国家。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二、西线新疆阿克赛钦地区附近
这块地方现分别属于新疆和***,边界离新德里400公里左右,斑公湖一带战前印度有驻军,是不是印度固有领土,我也不清楚,现在被我们占领着。
印度在这里丢得领土最多。
这里的土地争端涉及土地面积约为21万平方公里,印度声称是30万,历史上曾经是属于印度的克什米尔,至于是怎么落到我们手里的,我没看到过有关资料。
这里比较荒凉,但我们在这里取得的实地是最多的。
原本在这里打仗是策应东线的主战场的,是个威胁新德里的战略,据说是刘伯诚元帅的主意。
印度在这里并没有怎么挑起事端。
这里也是现在领土谈判分歧最大得地方。
今天,印度人说克什米尔是印、巴、中三国占领就是这个原因。
印度当年是既要这块地方,也要让我们让出藏南的亚东、达旺、下察偶等地,我们当年作战,是两线作战,都胜利了,在藏南达旺那里是主战场。
在中印双方的领土争端里,涉及约30万平方公里,我们占着26万左右,印度在战争中没有达到他们的主张边界,而且还丢了一些战前还控制的土地,这是他们一直感到屈辱的原因。
这场战争后,双方领土实际控制和战前变化很大,我们除在达旺一带的不毛之地撤回到了战前实际控制线,其他都向印度方面扩张了。
我们的实际控制地方还比战前多出许多,你说我们吃亏了吗?我们的政府总不能说我们侵占了别人多少多少土地吧。
真正得到好处的人是不会说的。
62年发生的中印战争,是中国军队军力的一个顶峰,中国仅以边防部队3万余人就重创了印军主力,占领全部争议土地,逼得印度全国动员并乞求美国干预,在全世界丢尽了脸,而中国当然威名大振,还落下一个好名声,极大的改善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但这场战争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并因此产生数十年的争议。
遗憾和争议的焦点是中国是否应放弃东段九万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
很多砖家和愤青对此愤愤不平,对毛放弃丰饶的东段却保留了贫瘠的西段而气愤不已,愚蠢说,送礼说,甚至于***说纷纷出笼,认为毛下令退兵错了。
中国到底该不该退兵?我认为,该,十分该!理由是:
(1)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国军队战力已达极限。
一些人(包括一些前线指战员)虽然乐观的回忆说战斗后来很轻松,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已感到疲乏了――毕竟在所有作战物资均靠人员运送、翻越4、5千米高的大山,一路作战南下一个月了。
而敌人虽然被击败了,可这些只是其军队中很少的一部分,在平坦的印度大平原,装备有坦克、重炮、飞机,人数在中国参战部队总人十倍以上的印军(不计印度动员部分),轻易就可将轻装的中国军队全歼。
虽然中国有百万大军,可能集结到争议土地上的能有多少!依当时的条件,集结保障3、5万人作战已是中国的极限了,而且还不能长期化。
(2)后勤保障是中国退兵的决定因素。
其实看过与那场战争有关的书的人,多少可以看到后勤保障的艰辛:往前线送弹药补给全靠人力和畜力;为保障前线,连四岁的小孩都要背四
筒八斤重的罐头支前!这种靠牦牛和老百姓的双肩维系的后勤支援,不可能长久,也只短时间的适用于最前线。
战争主要的物资供应,是靠汽车从数千公里外的中国内地运上来的,运一车油到拉萨要烧掉半车,而当时中国还是“贫油”国,也没有足够的汽车来运输……相比之下,依托印度大平原的印度却能方便使用汽车、火车搞运输。
在另一方面,***的冬季是可怕的:道路随时可能被大雪封住,人畜皆不能通行,更别说车辆;中国军队在***边境进行战争,装备给养来自中国内地,从中国内地进藏的几条干线公路抛开艰险不说(唱唱“高高的二郎山”吧),随时都有被大雪封山可能。
在《喜马拉雅山的雪》一书中,第五章就描述了我军后续部队遭遇雪崩的情景,有十五名优秀的开路战士因此尸骨无存……难啊,苦啊!这些绝不是坐在桌前打电脑的砖家和愤青所能想象到的。
时至今日,通向***和通向军事分界线的道路仍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差,墨脱仍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中国准备了打三个月的物资,仅打了一个月就退兵了,因为大雪马上就要封闭***通向印度的崎岖山路,因为内地通向***的公路也将被雪封闭,因为前线补给能力已极度透支……在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的现实下,中国唯一的正确选择就是退兵。
八十年代印度成立“阿那尔恰努尔”邦时,就因后勤原因中国放弃了对印度开战。
综上所述,中国军队退兵是必须的,不如此,这次中印冲突,则将以中国人地两失而告终,喜马拉雅山将成为中国人的一道“哭墙”,愤青们今日议论的就将是“中国为什么不撤兵”了,那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自豪和对印度“阿三”蔑视将不复存在!
砖家和愤青应好好想想,打了几十年仗的***还不如你等连战场都未上过的人?***的威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打仗!批评毛在搞经济上有缺陷或还有依据,但在军事战略上,不论世界还是中国迄今都是无人能及的。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