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第一节历史文物

一、青铜器

1.夏细腰爵

高11.7厘米,流至尾长14.1厘米,重200克。铸造于公元前16世纪以前。

爵是古代饮酒器。此爵狭流、束腰、扁体、平底,颈腹间有一阔鋬把手,流和口沿

内有陶范残留,表明它是用陶质块范法铸造的。

此爵造型原始,尚带有陶爵的特征,与1973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出土的一些青铜爵相同,属夏代晚期的器物,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饮酒器之一。

现藏上海博物馆。

[夏细腰爵]

2.商兽面纹斝

高31.1厘米,口径18.4厘米,重1850克。铸造于公元前16~前14世纪。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裸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

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后在颈、腹间有鋬,腹似鬲,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斝还有温酒的作用。斝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颈部兽面纹上下各有连珠纹一道,腹部兽面纹。双目特大,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期青铜器铸造特色。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兽面纹斝]

3.商兽面纹扁足鼎

高31.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4850克。铸造于公元前14~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

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

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足有龙形和鸟形两种,而以龙形为多;器形大小各异,而以小型居多。此鼎为较大者,立耳、方唇、浅腹、圜底,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的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除了重点显示龙的头部特点以外,在体躯中有鳞纹,象征着龙鳞,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兽目处于图案的中间,省略了头部的其它特征,前面有一个长卷鼻,后部的尾和长鼻一样,相应地向下卷曲。这种卷鼻和卷尾的对称形式,在兽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从图案的结构来看,却又相当调和,反映了设计者对图案规律的熟谙。

此鼎立耳,耳框很细而中间孔隙较大,口沿外折而较薄。腹部的长鼻兽纹,主纹和地纹的分界不甚明确,这一些都是殷墟中期青铜器的特点。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兽面纹扁足鼎]

4.商父乙觥

高29.5厘米,长31.5厘米,重1840克。铸造于公元前14~前11世纪。古代盛酒器,主要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是一件形态别致的青铜艺术品。

觥盖的前端为幻想中动物的头部,两角后各有一小蛇,中脊浮雕一条长体卷尾的小龙,两侧是凤纹。盖的后端作牛头,觥体均饰凤鸟纹,腹部为大凤纹,凤爪置于圈足,更显得凤之高大,圈足饰长尾纹。器的前端为流,后部有鋬。器及盖内各有铭文“父乙”三字,是为父乙所作的祭器。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父乙觥]

5.商戊箙卣

高33.3厘米,口纵13.7厘米,口横15厘米,底纵13.6厘米,底横16.7厘米,重6625克。铸造于公元前14~前11世纪。

此卣直颈、鼓腹、圈足,盖套于器口外,提梁是纵向装置,与一般横向的装法不同。盖的两侧挑出器外,器的四面皆出棱脊,增加了器的高大和稳重感。盖面饰兽面纹,提梁、盖沿及圈足各饰龙纹,颈部饰鸟纹,腹部是内卷角的大兽面,提梁两端为龙头。形

制庄丽雄奇,纹饰深峻华美,是商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此器盖内有氏族徽记“戊箙”二字,器内壁有图形文字“辰吴辰”。商代有箙氏三个氏名铸于一器之例则未见。戊箙之器传世尚有戊箙父癸甗及戊箙父辛卣,唯无“辰吴辰”字。此器无被祭人名。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戊箙卣]

6.西周小臣单觯

高13.8厘米,口纵9.3厘米,口横11.6厘米,底纵8.1厘米,底横10.3厘米,重750克。西周成王时代(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古代饮酒器,相当于现在的酒杯。此觯为椭圆形,侈口、束颈、鼓腹、圈足。颈部饰一周鸟纹。鸟纹在商代早、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尚占次要地位,自西周中期起,大量出现。西周时代的青铜器往往不以造型或纹饰取胜,而是以它所铸铭文内容的重要性而引起注意。此器内底铸铭四行22字,记周成王平灭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事。

铭文中有“王后克商才(在)成,周公易(锡)小臣單贝十朋,用乍(作)宝(尊)彝。“周公在成”,也就是成周驻扎兵旅之所,这一地方,在克商之前还没有营建成周,也没有这个名称,因此这里的“后克商”不会指武王灭商。武王灭纣后,为了表示他的仁政,封了纣的儿子武庚在殷,以便使商族不至于绝祀,还可统治殷的遗民。但是,当武王一死,成王即位后,武庚与本来监视他的管叔和蔡叔联合发动叛乱,而且选择了周初还来不及巩固政权的时候,企图把执政的周公旦打下去,从而取代成王的统治。结果,成王和周公以极大的力量平灭了武庚,铭文中“后克商”应是指这次成王消灭武庚的叛乱。这次战役必有许多武将参加,但史载主将是周公,这一点在铭文中也有所反映,在平灭武庚之乱后,周公把军旅驻在成,器主显然是参与平叛将领之一,因其军功而受到周公的赐金。全篇铭文仅是短短的22个字,把周初这一至关重要的史实点染出来,成了一篇周初立国的历史文献。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历史文物,根据史实,如果它是平叛后当年所铸,则可断定是成王二年(公元前11世纪),最迟当不会晚于平叛的次年。

1979年,李荫轩、邱辉捐赠上海博物馆。

[西周小臣单觯]

7.西周师遽方彝

高16.4厘米,口纵7.6厘米,口横9.8厘米,底纵7.5厘米,底横9.6厘米,重1620克。西周恭王时代(公元前10世纪)的青铜器。

方彝是盛酒器。在商周时代青铜礼器都称彝器,彝器是青铜器的通名。很多古代青铜器都有自铭,如鼎、鬲、簋、盨、簠、豆、壶等,这种方形的酒器却从未有过自铭。其它各类器都有圆形或方形的,而这类器都呈方形,宋人名之为“方彝”,这一专名沿用至今。青铜方彝出现在殷墟中期,在这以前曾见过陶质的方形器物。考古发现的方彝都是成对出土的,传世尚有很多单件的方彝,是流传过程中散失所致。

方彝的盖如屋顶,整体作长方形,横长于纵,口沿下及圈足都略有收缩,腹部略鼓,两侧有耳,作高举的象鼻形,造型极为奇特。器内有中壁,分隔或为两室,可置两种不同的酒,盖的一侧沿有两个方形缺口,与器的两室相应,本当有斗可挹酒,今已遗失。陕西郿县李村出土的盠方彝,其中一件与此器形式相同,器内也有中壁。方彝的盖面及器腹部饰变形兽面纹,是此类纹饰的最后蜕变形式。兽面纹除了尚可辨认的双目外,其余部分已变形,成为非常简单而草率的线条。器和盖内都铸有相同的铭文,器6行,盖8行各铸67字。

铭文大意为:正月丁酉这一天,恭王在康宫中的寝宫举行酒宴,师遽受到王的称美,被命令在宴会中助欢,王命令宰利赏赐给师遽圭、璋等玉器,师遽因以作器。这类铭文属于作器记事,王举行酒宴,师遽能够参加已感到非常荣幸,在宴会上受到王的称赞又赏赐了玉器,师遽受宠若惊,将这一光荣史迹铭刻在青铜器上,他的后代子孙要永远宝用。师遽所作之器传世共二件。

1961年,丁燮柔捐赠,现藏上海博物馆。

[西周师遽方彝]

8.西周大克鼎

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西周孝王时铸造,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窖藏出土。

此鼎口部微敛,方唇宽沿,大立耳,腹略鼓,腹壁厚实。蹄足,形制宏伟。口沿下饰有3组变形兽面纹,间隔以6道棱脊,腹部饰有粗宽条环带纹,口部和足上部饰兽面纹,出色地综合了当时图案与雕塑艺术的成就。

大克鼎是膳夫(官名)克用来祭祀他的祖父师华父的重器,腹内壁铸有长篇铭文,共28行,计290字。铭文字体特大,字迹端庄质朴,笔划均匀遒劲。由于铭文前半部划有整齐的长方形格子,每格一字,所以全文布局十分规整。铭文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韵文,膳夫克歌颂他的祖父师华父帮助周王室的功迹,又说靠了师华父的余荫,周孝王委派他出任膳夫这个出入王廷的重职。第二段是赐命辞,说他做官以后,孝王又赏赐他服饰、很多地区的田亩和奴隶,是研究西周奴隶制的极其重要史料。

大克鼎出土不久,即为工部尚书潘祖荫用重金购得。潘氏得此鼎后,曾镌“宝藏第一”之印。潘祖荫病逝后,其弟潘祖年将鼎由京运回故乡苏州,供放在厅堂,视为传家

之宝。抗日战争爆发,其孙媳潘达于果断地将此鼎再次入土,深埋在后厅青石板之下,不露丝毫痕迹。苏州沦陷,日军曾多次至潘家搜索,遍寻无着。1951年7月,潘达于向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表示“愿将两大鼎呈献上海博物馆。”同年10月9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举行潘氏捐献孟、克二大鼎的授奖仪式。

现藏上海博物馆。

[西周大克鼎]

9.春秋牺尊

高33.7厘米,长58.7厘米,重10760克。春秋晚期(前6世纪~前476年)。民国12年(1923年)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出土。春秋时期牺尊出土甚少,浑源牺尊是迄今仅见的一件。

尊作水牛形,牛颈及脊背上有三穴,中间一穴套有一锅形器,可以取出。前后二穴原有盖,今已不存。牛尾残缺。根据构造,应是温酒器,前后二穴是用以注水,中间一穴用来盛酒。

此尊纹饰华丽,牛首、颈、身、腿、臀等部位都饰有盘绕回旋的龙蛇组成的兽面纹;牛颈及锅形容酒器口沿上饰有虎、犀等小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制作精美。仔细察看,可见面部、腹部、臀部上下的兽面纹,都是用同一模翻印的,只是按地位的不同,有的取纹饰的全部,有的取局部或倒置,证明春秋晚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有了用印模法制造纹饰的陶范。

此器造型稳重、生动,牛耳竖起,两角向下弯曲,鼻上置一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用穿鼻的方法驯牛。是浑源出土青铜器群中最精美的一件。

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牺尊]

10.春秋郘钟

清咸丰、同治年间在山西省荣河县后土祠附近出土,传世应有13枚,上海博物馆藏有10枚,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和台湾中央博物院各收藏1枚,尚缺1枚不知下落。郘

钟最大高44.3厘米,重9000克;最小高24.5厘米,重2590克。

郘钟为编钟,其形式属于甬钟,甬上部饰三角纹及蟠龙纹,旋饰斜角雷纹及涡纹;旋上有干,舞部饰蟠龙纹,篆部饰雷纹,鼓部是倒置的兽面纹。每一钟的正面鼓部两侧都铸铭86字,记载晋大夫郘铸此大钟八肆和相应的磬四堵,并与鼓配合使用。八肆钟就是八组音阶完整编钟。旧说16枚钟为一肆,则郘钟的总数当在曾侯乙墓编钟之上。由此可知晋国音乐的高度发展。据史书记载,用钟数量之多寡与当时主人所处地位和身

份有关。郘是大夫,所用钟数已超越了身份的许可范围,这是当时社会已出现礼崩乐坏,是等级制度崩溃的表现。

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晚期郘钟]

11.春秋晋侯苏编钟

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共16枚,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大小不一,每件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16件钟的铭文可以联缀起来,是一篇西周王朝的东征记录。

晋侯苏编钟铭文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正月八日从宗周出发,二月二十二日到达从周,走了四十四天,次日即向东进军。三月方死霸到达地,然后走向攻击目标。周厉王亲自向晋侯苏下达命令:率领部队从左边攻击,覆灭邑;从北边攻击,覆灭□邑,全面实施对夙夷的攻击。消灭了邑和□邑之后,最后攻占城。所有夷人全部逃跑。周厉王命令晋侯苏统率兵车追击逃亡敌人,斩首百又一十级,俘获二十人。厉王班师回成周,亲自赏赐马驹四匹,掺有鬱金汁的香酒一卣,弓一张,箭百枚。晋侯苏为了报答和颂扬天子的美德,铸作了这一(二肆16枚为一)乐音和谐的锡钟,把这一战役过程和天子的恩宠详实地记载在钟上。

晋侯墓原随葬晋侯苏编钟16件,后来此墓被盗。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晋侯苏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1993年初,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侯基地发掘出土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苏侯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联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山西曲沃县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

晋侯苏编钟14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晋侯苏编钟]

12.春秋吴王夫差盉

吴王夫差盉高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肩部有一条弧形的提梁。整个提梁是一条龙,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呈扁圆形,饰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

盉的提梁、龙流、三足是分铸的。各部分铸件完成后,嵌在整体陶范中合铸一体。

镂空的提梁是用失蜡法铸造。腹部的纹饰使用印模技术,即把纹饰雕刻在一块陶模上,然后将陶模的纹饰多次反复翻印在陶范上,拼合成整个图案。

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敔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12字。敔王夫差即吴王夫差。吴金即御金,也就是用吉金。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

吴王夫差在位22年,传世的遗物仅20余件,大多是鉴等水器和剑、戈等武器,此盉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吴王夫差唯一的一件青铜礼器。

1995年12月,何鸿章捐献,现藏上海博物馆。

[春秋吴王夫差盉]

13.战国商鞅方升

全长18.7厘米,宽12.35厘米,实测容量201.15毫升。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任大良造时,为统一秦国度量制度而颁发的容量一升的标准器。

商鞅本卫人,后为秦孝公所任用。他的变法措施为秦国以后的强大打下了基础。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改革措施之一部分。

方升外底刻有一篇秦始皇廿六年,即统一中国之年(公元前221年)颁发的统一全国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疑者皆明壹之。”

方升左侧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壹为升。”

右侧刻有“临”一字。方升前端柄上刻有“重泉”二字。

据方升边上刻的铭文大良造商鞅以16.2立方寸为一升,秦始皇统一度量所采用的标准,是早年商鞅的旧制。方升颁发地点在“重泉”县,在今陕西蒲城县南。颁发诏书时曾上缴检验,以后改发到临晋,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

现藏上海博物馆。

[战国商鞅方升]

14.战国宴乐图像杯

高5.9厘米,口纵14.9厘米,口横18.2厘米,器壁厚度仅0.1—0.08厘米,重320

克。呈椭圆形,略弇口,腹的上部稍鼓,往下逐渐收敛,平底,腹两侧有对称的环耳。杯之内外用凿子錾成的宴乐画像,纹饰精致,内容丰富。

杯内的图像,以两座建筑为主体,以两柱为界分为三室,每室各有一组人物,作在鼎中取肉状,或作持勺取酒,执觯饮酒状。阁下有支柱,两侧有阶梯4~6级不等,有人持物拾级而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一批人物,作击鼓、抚琴状,还有两人细腰长袖,翩翩起舞。图像的左侧有鸟兽及猎人。右侧有人持弓,其上有长方形箭靶,有一箭中的。底部有极精细的蟠龙纹。

杯外的图像以一座建筑物为主体,形式与杯内相同。人物姿态各异,作持物、登阁、对饮、谈话、跽地等状,这一组画像的两侧以树为界。界外为各种姿式的飞鸟、走兽,并有二头带角兽相斗,另一端是四轮车和马,车上立三人,有御者和乘坐人,手中各有执物。

整个图像,共有3座建筑物、2辆车、48个人、33只鸟、10匹兽,以及各种器物用具。构图采用不同事件的连续展开和多层排列相结合的方法,画面生动活泼,井然有序,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战国时代贵族们各种活动状况。是中国早期绘画艺术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现藏上海博物馆。

[战国宴乐图像杯]

15.汉代青铜蒸馏器

通高45.5厘米。甑上有聚集蒸馏液的排流管,釜上有加注蒸馏液料的小管。与通常所见的汉代用甑、釜组合而成的甗相似。

甑,高21.1厘米,口径28.8厘米,圈足高27厘米,流管长4.1厘米。釜,高26.2厘米,口径17.4厘米,腹径31.1厘米,底径12.5厘米。注水管长6.7厘米。

甑与釜之间有一个网格形的箅,箅径17.7厘米。在箅的上面与内壁连铸有一周微呈凸弧形的边。这周弧形的边和箅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有两层作用:一层是蒸发的气体通过箅孔遇甑壁冷凝成液体后流向槽道聚集起来,通过流孔,流出甑外,这两部分即集流槽和排流管。第二层是在箅上放置某种待蒸馏的物品,通过蒸气蒸发,混入气冷凝后,获得蒸馏所需的成分。这个甑内的特殊空间,实为“储料室”。储料室弧形边宽2.6厘米,口径17.1厘米。储料室的容积约为1900毫升。

储料室上口至甑的口部为凝露室,容积约为7500毫升。蒸气通过储料室,取得某种蒸馏的成分。

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对蒸馏器所作专题研究和科学实验表明:蒸馏的过程,无论

对高浓度酒还是低浓度酒都有提高酒度的明显效果。这件蒸馏器既可以蒸馏酒,也可以提取花露或蒸取某种药物的有效成分。

这件器物的构造表明了在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已经掌握了蒸馏技术。

1956年从上海冶炼厂拣选出来,现藏上海博物馆。

[汉代青铜蒸馏器]

16.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

径7.4厘米,重50克,边阔且厚,镜背当中是一个半圆钮,内圈为八曲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符号。镜面光亮照人。

透光镜是用铜锡铅的合金浇铸而成。由于镜背面有花纹、文字,镜体厚薄不同。从镜面的断面看,镜背有花纹的地方厚,拱起小,镜面平坦;镜背没有花纹的地方薄,背面拱起大,因而在镜面上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微小起伏。这种镜面曲率微小差异,使反射光聚散程度不一致,形成明暗不同的亮影,而造成透光现象。当阳光照射在铜镜上时,镜背厚、镜面平坦的地方,反射光集中,形成亮影;镜背薄、镜面拱起的地方,反射光散开,形成暗影。于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个字及其花纹图案清晰可见。

青铜镜透光原理的研究,中国始自宋代,西方则始自百年前(西方称“魔镜”)。900多年来均未解开透光之谜。1961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上海博物馆时,对西汉透光镜非常感兴趣,提出“为什么会透光,要研究”的指示。后上海博物馆会同上海科学技术协会、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仪表铸锻厂、有色铸造厂等单位进行透光镜透光原理研究,终于成功,为发掘祖国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实现了周恩来的遗愿。

靳銎捐赠上海博物馆。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

二、陶瓷器

1.崧泽文化黑陶镂空双层壶

高15.5厘米,口径8.1厘米。1966年出土于青浦县寺前村遗址下层——崧泽文化层。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约4950年,属崧泽文化晚期。

此器胎质灰白,器表施一层黑色陶衣。小口卷沿、短颈、折肩、圆弧腹,下承喇叭形圈足。器口与圈足边沿都分割成花瓣形,壶身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折肩筒腹壶,外层为一折肩弧腹壶,内外两层壶是在肩部和底部相粘结而烧成一器的。外层器肩和腹部,各饰四周凹弦纹,腹部和圈足部位各饰两周或一周镂雕的圆孔和弧边三角形组成的图案。

造型奇特,构思巧妙,颇具匠心,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崧泽文化黑陶镂空双层壶]

2.良渚文化黑陶细刻纹阔把壶

器高15厘米,腹径9.5厘米。1984年出土于青浦县福泉山遗址第65号良渚文化大墓。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约4500年。器型为侈口、粗颈,壶身浑圆,下承圈足,壶口前侧上翘成宽流,相对的另一侧附一阔把手。阔把外侧饰有密集的直条纹,上有两个小孔,用于穿绳系盖。壶身经过打磨,整体乌黑光亮,并刻精细花纹。在壶的流部饰一只双翼展开的飞鸟;腹部的主体纹饰是10余只飞翔的鸟,鸟身填刻云纹与纵横相对的平行短线,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通体陪衬纹饰是折线纹,线条纤细如发丝。其优雅的造型与精美的纹饰,是迄今良渚文化考古发现中不可多得的。

现藏上海博物馆。

[良渚文化黑陶细刻纹阔把壶]

3.商青釉弦纹尊

高18厘米,口径19.65厘米,足径9.9厘米,是中国早期原始瓷器。

中国商代出现的原始瓷器,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以瓷土作胎,胎质含铁量在3%以下,表面施釉,釉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烧成温度高达1200度左右,无显著的吸水性。

此尊系轮制,胎壁较薄,大敞口,腹微鼓,圈足外翻。灰胎,内外施釉,釉层薄而均匀,呈青黄色,局部聚釉成斑点状。圈足内外无釉。口外沿及腹部饰细斜方格纹,体划饰弦纹八组。造型端庄。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青釉弦纹尊]

4.唐越窑海棠式大碗

高10.8厘米,口纵23.3厘米,口横32.2厘米,底径11.4厘米。

越窑窑址在今浙江省绍兴、上虞、余姚上林湖一带。这里是古越族分布地之一,春秋战国时为越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唐代为越州,因此称“越窑”。以烧造美丽的青瓷著称,创于东汉,唐、五代达到了越窑青瓷最高水平,到宋代后,逐渐被龙泉窑的青瓷取

代。

唐、五代越窑烧造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青绿,釉面光滑,装饰富有美感。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以此来形容越窑青瓷的美。

此碗釉色润泽如玉,青中闪黄,光泽柔和,确有“千峰翠色”之美,口微敛,圈足外翻,圈足内有釉,露胎处呈灰色,泛出赭红色薄釉。足部有支烧痕16个。器形硕大,又极为规整,是传世唐越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越窑海棠式大碗]

5.五代白釉镂雕殿宇人物瓷枕

高13.6厘米,长18.4厘米,宽22.9厘米。

陶瓷制作的枕,隋唐时代已可见,五代、宋时广为流行。其形状多样,有长方形、八角形、腰圆形、如意头形、银锭形、兽形(虎、卧牛等),还有作卧伏姿势的孩儿枕、卧女枕。此枕作建筑中的镂雕殿宇形式,则更为罕见。釉色纯净洁白,积釉处微闪黄绿。枕面呈如意头形,两则微上翘,下为仿木结构建筑的方座。座前后有门,后面一门半开,一人戴软巾帽,身穿圆领长袍,腰束带,左臂下垂,右手握腰带,侧立于门前。拱、门额、门簪与枕面承接。台基前后有台阶,前面4级,后面7级。枕面印花卷枝纹。

造型与装饰采用对比手法,枕面的弧线与仿木建筑的直线,形成曲直对比;富于韵律感的装饰花纹与庄严静穆的建筑造型构成了动静对比;封闭的建筑实体中将门处理成半开启式,显得实中有虚,虚以衬实,明暗上互相对照,艺术手法甚为新颖。

现藏上海博物馆。

[五代白釉镂雕殿宇人物瓷枕]

6.宋定窑印花云龙纹盘

高4.8厘米,口径23.2厘米,通体施白釉,口沿包镶铜口,下有圈足,盘心有印花云龙纹,为定窑烧制。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之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和东西燕山村一带。宋代印花瓷,以定窑为最佳。此盘盘心内印纹十分清晰,一条腾越于漫漫云雾间的行龙,毛发飘然,龙爪舒展,神态威严,其印花技艺达到宋代印花工艺的最高水平。

定窑烧制工艺一大特点是“覆烧”,盘、碗装窑时皆反扣,因而口缘无釉而毛糙。宋人陆游《老学庵游记》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这种“芒”即毛口,后人称之为“芒口”,故烧成后均以铜、金或银包镶器口。《吴越备史》称其为“金装定器”。此盘以铜包镶口沿,包口处均匀平整,天衣无缝。

此盘釉色白中微泛牙黄色,是定窑瓷的典型色调。盘外还可看到流釉,俗称“泪痕”,是定窑瓷最常见的现象,为鉴定宋代定窑瓷的特征之一。

据传,此盘于民国37年(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的法兴寺内。出土时共有10件,6件已流向海外,4件留存国内,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盘即是其中之一件,原藏于著名胸外科专家、文物收藏家顾恺时家中,70年代顾恺时偕夫人成言嘉捐赠上海博物馆。

[宋定窑印花云龙纹盘]

7.宋汝窑盘

高2.9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9.1厘米。敞口,圈足外卷,盘心微突起,通体施天青色釉,满身细纹开片,底有芝麻状支钉痕三个,是传世汝窑的典型器。

汝窑,北宋后期的官窑,窑址长期不明。1986年冬上海博物馆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调查发现汝官窑标本及窑具。宝丰县宋属汝州。宋哲宗时,宫廷指令汝州烧造供御青瓷,故名汝州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并有“汝窑为魁”的说法。

汝窑烧造年代,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20年间。当时汝窑器已属珍品。南宋人有“近尤难得”之感。器型以盘、碟、碗、洗为多;玉壶春、纸槌瓶及胆式瓶、出戟尊、奁形香炉、盏托及椭圆形四足盆均为其代表性器物。汝窑器均为小件器,器高一般在20厘米左右,没有超过30厘米的;圆器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以上是极个别的。器底有的刻有“奉华”及“蔡”两种铭文。至今所见的“奉华”款仅3件,“蔡”字款仅2件。

据已发表材料,至今仅存汝窑器70余件,台湾故宫博物院藏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7件,上海博物馆藏9件,天津艺术博物馆藏1件。还有部分流散在海外,如英国9件,美国3件,日本2件,香港1件等。

现藏上海博物馆。

[宋汝窑盘]

8.南宋官窑贯耳瓶

高12.8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5.2厘米。1953年1月,青浦县重固乡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任仁发墓出土。器形为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部两侧对称饰以

二圆筒形贯耳。形制端庄凝重,具有典雅古朴的艺术特点,造型仿自古代铜制投壶。

宋代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南宋官窑是宋室南渡后在临安(杭州)另立的新窑。南宋官窑又有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之分。现今发现的杭州乌龟山官窑,应即为文献所说的“郊坛下官窑”。乌龟山官窑产品以造型和釉色取胜,有厚釉薄胎和薄釉厚胎两类。此瓶釉厚而润泽,釉色呈粉青色,口缘、边棱等釉薄处现出胎色,呈黄褐色;底足无釉,露出赭黑色胎骨,有“紫口铁足”之特征;釉面具有本色开片。与窑址标本比较,属南宋官窑中的厚釉薄胎一类。

现藏上海博物馆。

[南宋官窑贯耳瓶]

9.宋哥窑五足洗

高9.2厘米,口径18.8厘米,底径7.2厘米。器形古雅质朴,是传世哥窑的典型器。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元人孔齐《静斋至正直记》中首次出现“哥哥洞窑”和“哥哥窑”的窑名;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宣德鼎彝谱》是最早提及“哥窑”并将它列为宋代名窑的记载。

相传南宋时浙江龙泉有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两人,精于制瓷。两人各主一窑,兄烧之窑叫“哥窑”,弟烧之窑叫“弟窑”或“龙泉窑”。但龙泉古窑址发现的青瓷习称“哥窑型”青瓷,与青釉带开片,紫口铁足的“传世哥窑”颇多相异之处。传世哥窑的窑址在何处,至今尚未发现,是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传世哥窑器造型有瓶、炉、洗、盘、盌等;胎色有深褐、深灰、棕黄等;釉色有粉青、青灰、米黄各色。开片,原属工艺上处理不当,致使瓷器冷却时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而造成的釉面裂纹,这种烧造工艺上的缺陷出现的开片,反而具有特异的纹饰效果,形成“传世哥窑”的重要特征。由于釉面流淌,在有些器物的口沿部位出现脱釉现象,露出胎色,在器足施以酱色釉,形成了“紫口铁足”的重要特征。

此洗形制为圆唇,直腹,平底,浅圈足,内心微下凹,口沿饰乳钉五枚,下承如意形五足。棕黄色胎。内外施釉,釉厚,呈米黄色。釉开黑、黄两色开片。大开片呈黑褐色,小开片呈米黄色,两种纹片犹似“金丝铁线”纵横交织在一起。器心有支钉痕六个。圈足内施酱色釉,制作规整,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宋哥窑五足洗]

10.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高26.2厘米,口径21.8厘米,底径16.9厘米,钧窑瓷中上乘之作,北宋时期名品。

钧窑中心窑区在河南省禹县钧台,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乳浊状铜红釉而著称于世。该窑的创烧为我国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此尊仿古铜器式样。胎体厚重,胎质坚密,口缘外撇,颈部斜向内收,小折肩,鼓腹,下接喇叭形圈足。饰长方形出戟12个,分置在颈、腹、足部,每一节4个,双双对称。足内刷满芝麻酱色釉。足内近底刻有“五”字,指示同类器物从大到小的顺序编号。尊内外所施月白色釉,有的部位呈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线条,似一条蚯蚓在泥土中游走,后人称之为“蚯蚓走泥纹”,是鉴定北宋钧窑瓷器真伪的标志之一。釉色匀净,乳光晶莹,肥厚玉润,形成钧釉的独有特色。有人赞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确有巧夺天工之妙。

1989年9月香港胡惠春、王华云捐赠,现藏上海博物馆。

11.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瓶

高42.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4厘米。

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器,它是在成型瓷坯上用钴料作画,再上透明釉以高温一次烧成。青花瓷器的烧制成熟是元代陶瓷工艺的重要成就。

此瓶为平唇外侈,梯形小口;短颈,圆肩,敛腹,平底,浅圈足。习称“梅瓶”,源自北宋,是一种储酒器。器物采用分段成型粘接工艺。胎质细白坚致,通体施透明釉,底部露胎,显出红褐色斑点。通体绘青花纹饰五组:肩部饰变形覆莲瓣加绘杂宝(银锭、火珠、双角等)及缠枝番莲纹;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胫部绘变体仰莲瓣纹。花卉枝干缠绕,布局规则,富有节奏,表现出一种有秩序的流动感,给人以延绵不断的联想。花朵规整,花叶肥大,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纹饰描绘纤细工丽,线条酣畅流利,笔意准确细腻,加上层次繁复,形成一种花团锦簇、刻意求工的艺术格调。青花发色浓翠鲜丽,青花浓厚处铁斑明显可见,并沁入胎骨,这是当时使用西亚出产的苏麻离青的典型特征。整个器物造型高大雄伟,纹饰繁复工整,使中国的传统工艺与西亚的装饰风格在它身上得到了统一,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作品。

典型元青花一改唐、宋及元代前期以来传统青花的晦暗色调,引入进口青料,改进制瓷原料和制瓷工艺烧制,是元代后期景德镇的新品种。如今典型元青花存世的完整器不多,流传海外的要多于国内收藏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瓶]

12.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折枝山茶纹扁壶

高24.9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7.6×10.1厘米。小口、细长颈、扁腹,颈、肩饰如意形双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平底,底部无釉;器身满饰青花纹饰,款式新颖,俗称“抱月瓶”,亦作“宝月瓶”,明初永乐朝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官窑瓷器。

此壶青花纹饰分三组,颈部绘缠枝花卉纹,肩部绘蕉叶纹,腹部主题是折枝山茶纹。构图疏朗有致,有空间感。永乐官窑主要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也称苏泥勃青)钴料绘画,烧成后多呈宝石蓝色,且有许多沁透入骨的铁黑斑疵,是永乐宣德的青花特征。此扁壶器身青花完全达到这种效果。笔绘工细,画风流畅,是永乐官窑青花的典型代表作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折枝山茶纹扁壶]

13.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高32.5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12.3厘米。器物圆口、直颈、广肩、直腹、圈足,颈上一侧有流,流口开葫芦形孔,另一侧置把手,造型仿中东地区伊斯兰金属器皿,带有明显的西亚文化因素。

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质细腻,釉色晶莹,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此执壶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透明釉,釉层晶莹厚润,釉面有桔皮纹。全器青花纹饰六组:颈部,由上而下饰回纹,中缠枝花卉和缠枝纹带二肩部凸处绘变形莲瓣纹作为纹饰间的间隔;腹部以牡丹、海棠、桃花、秋葵和山茶花装饰,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四季;足饰缠枝纹带。各组纹饰上下皆栏弦纹一圈。流部两侧饰如意纹,下绘缠枝花草,把手上绘折枝花卉。底内施釉。纹饰描绘主要为写实风格,间以变体笔法。青花发色青翠浓艳,青料浓厚处有沁入胎骨的铁斑。圈足内满釉,署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明宣德官窑青花瓷器生产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陶瓷史上称为青花生产的黄金时代。清乾隆朱琰著《陶说》称宣德官窑:“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泥勃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等青料。故论青花,宣窑为最。”此件宣德青花执壶,制作规整,绘画工细,并具有伊斯兰造型风格,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存世宣德官窑青花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14.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春夜宴桃李园图笔筒

高13.3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17.1厘米。圆筒状,矮圈足,底心内凹而一圈无釉,有青花单圈三行六字“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色彩淡雅柔和,是雍正官窑粉彩器中极为精致的作品。

粉彩瓷器始于康熙,雍正朝在前朝基础上,融合珐琅彩制作工艺创制了这种釉上彩新品种;造型、胎釉和彩绘,均较前有所发展。雍正粉彩的特点是,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位以玻璃白粉打底,用绘画中没骨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同时由于粉彩的烧成火度较低,比五彩用色更多,色彩更为娇艳、淡雅、柔丽。此笔筒在器身上以粉彩勾勒填彩,描绘唐代诗人李白春夜与众兄弟宴饮桃李园赋诗作序的情景。画面构图分为宴饮与作序两个场面。宴饮场面:堂上六人围几席地而坐,几上置肴槅。人物或作举杯饮酒,或持杯思索,或醉酒侧倚,或凭栏凝视,不同性格与动态的表现,极为自然。作序场面:园中设一长方石案,三人伏案观文。余人仰首凝思,或俯首推敲,或围案吟咏。人物有坐有立,有仰有俯。另有童子三人,一人捧酒坛,一人执壶,一人炉前当炊。构图有聚有散,有正有反,神态各异,均围绕作序这一主题,在两图之间,以湖石、桃李作为间隔。画面充分利用装饰面的宽而平特点,作传统绘画长卷式的连续构图。门楣和树枝间悬挂烛灯,点明是在夜间,桃李盛开则又暗示在春季。一景一物都不离“春夜宴桃李园”赋诗作序这一主题。

现藏上海博物馆。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春夜宴桃李园图笔筒]

15.清乾隆景德镇窑珐琅彩竹石鹌鹑图瓷瓶

高19.15厘米,口径5.55厘米,底径6.2厘米。器形为敞口、束颈、圆肩、腹略鼓出、圈足。造型稳重端庄,轻巧丰满。胎体细白而轻薄,釉质细润。釉上绘以珐琅彩工笔重彩花卉禽鸟图:在峻峭的山石上,栖息着十只鹌鹑,它们或低头啄食,或抬头鸣叫,或侧耳聆听,或舒展双翼,空中另有两只鹌鹑飞临山石作降落状,姿态自然活泼、栩栩如生。山石后及草地上,绘有秀竹、海棠、月季、兰花及灵芝。用笔工整细腻,施彩浓重鲜丽,布局上下呼应,错落有致,于工致中极清韵之至,表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圈足内有蓝料双框“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珐琅彩始于清康熙年间,是一种釉上彩瓷,由宫廷画师在官窑白瓷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纹饰图案,再以低温烘烧而成,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御用瓷,存世很少,极为珍贵。乾隆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珐琅彩而有所发展。工艺更加成熟,图案更讲究层次及透视效果,纹饰也更趋于繁复华丽,并有吉祥寓言的纹饰。此瓶图案以鹌鹑为主体,并配饰长竹、山石,寓有“月月平安”的吉祥意味,表现出乾隆官窑瓷器的意趣所在。

现藏上海博物馆。

[清乾隆景德镇窑珐琅彩竹石鹌鹑图瓷瓶]

三、书法

1.晋王羲之《上虞帖》唐摹本

麻纸本,纵23.5厘米,横26厘米。唐人钩填本。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曾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初从卫铄(世称卫夫人)学书法,后师承张芝、钟繇,能博取众长,增损古法,精研体势,创立妍美流便的行草体。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尊之为“书圣”,载誉千年。

《上虞帖》,草书,7行,58字。全文为:“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面。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文中提到的“修龄”即王胡之,是王羲之从兄弟。“重熙”即郗鉴之子郗昙,是王羲之的妻弟。“安”即谢安,是王羲之的好友。

此帖笔力清劲,气韵流畅,点划精到,风格遒美。仍体现出王羲之中年以后草书的风貌。帖前,有赵佶(宋徽宗)瘦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月白绢签,帖上钤有历代鉴藏印记。前后上角钤有五代南唐“集贤院御书印”,朱文墨印,右下角有南唐“内合同印”,北宋宣和钤有“御书”朱文葫芦半印、“双龙”朱文玺、“宣”“和”朱文联珠玺、“政和”“宣和”朱文长方玺,元代钤有“奎章”,明代钤有“晋府书画之印”、“韩逢禧印”,清代钤有“梁清标”印。

《上虞帖》曾为南唐内府、北宋内府、明代晋王府、清初梁清标、嘉庆时商载、清末程定夷等所藏。

王羲之真迹,宋时已极不易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侍书学士王著选择内府所藏历代法书,摹刻在枣木板上,即为著名的丛帖《淳化阁帖》。此帖刻入《淳化阁帖》,故唐摹本《上虞帖》系摹刻之祖本。

此帖在《宣和书谱》、《东图玄览》、《墨缘汇观·续录》等均有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2.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唐摹本

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唐代摹本。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生于东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卒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86年)。曾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初学父书,后得汉张芝笔法,擅隶、楷,开行、草书新体,

与其父羲之并称“二王”。

《鸭头丸帖》,行书,2行,15字。全文为“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是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笺。鸭头丸,是一剂利尿消肿的丸药。

此帖笔法灵动,书风流美,充分显示出王献之书法宛转妍媚的个性。

《鸭头丸帖》曾经宋宣和内府(有“宣和”、“政和”印)、元天历内府(钤有“天历元宝”朱文印)收藏,天历三年(1330年)赐于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明代又入内府,万历时为新安收藏家吴用卿所有,崇祯时入吴新宇家,清光绪时为徐叔鸿所得,民国时归叶恭绰珍藏。

帖前,有明代万历间人延陵王肯堂题签:“晋尚书令王献之鸭头丸帖”。帖本幅有元虞集题:“天历三年正月十二日来赐柯九思,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来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南宋赵构(高宗)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题记;清周寿昌、江标题跋。

自宋《淳化阁帖》以后刻丛帖中,多有此帖之摹刻本。宋《宣和书谱》、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陈继儒《妮古录》、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均有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3.唐怀素《苦筍帖》

《苦筍帖》,绢本,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为怀素传世著名墨迹。

怀素,俗姓钱,法名藏真。湖南长沙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年不详。贞元十五年(799年)尚在,时年63岁。是唐代以草书著称的杰出书家。(唐代,另有僧人,亦名怀素,法名宾列,系玄三藏的弟子,前代史籍如《宣和书谱》和项元汴题跋等,曾将怀素藏真误作玄三藏法师的门人。)

怀素一生精意书法,尤擅草书。师承张芝及王羲之、王献之,用笔圆转流畅,与张旭齐名,时有“颠张狂素”之誉。

《苦筍帖》,草书,2行,14字:“苦筍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锋正字圆,神采飞动,有“奔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乃”字之撇笔,放腾若跃;“迳”字之转笔,蜿蜒流动,含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微妙天趣。此帖还具有“一笔书”的特点,“乃可迳来怀素上”七字,连笔连字,一挥而成,自有奔流直下、一气呵成之势。

此帖帖前有清弘历题签和“醉僧逸翰”引首,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弘历、李佐贤、陆润庠等题跋。钤有北宋“内府图书之印”、明“项子京家珍藏”等鉴赏收藏印数十方。

《苦筍帖》曾为北宋内府,元欧阳玄,明项元汴、项玄度、程申之,清安歧、永歧、永瑢、永瑆、奕訢、载瀅等珍藏。此帖,明陈继儒《妮古录》、清吴其贞《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安歧《墨缘汇观》、李佐贤《书画鉴影》等均有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怀素《苦筍帖》]

4.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卷》

楮纸本,纵30.8厘米,横331.3厘米,是高闲传世仅存的代表作。

高闲,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未详。约为唐宪宗元和至唐宣宗大中(806~859年)时人。幼年出家开元寺,后入长安(今西安)荐福寺、四明寺为僧。书法学张旭,师怀素,擅草书。韩愈有赞其书法成就之《送高闲上人序》一文。宣宗(847~859年)时,曾奉召在御前挥毫,得赐紫衣。

《草书千字文卷》,残本。全文系录梁周兴嗣撰千字文。自首句“天地玄黄”至“园莽抽条”的“园”字,均已佚失,尚存“莽抽条”以下52行,243字。卷末署款:“吴兴高闲书”。此卷所书笔力雄健,气势豪迈,神采超逸,点划之间意态秀发。运笔缓、速、动、静,变幻不定,有“动不可留,静不可推”之妙。

此卷宋米芾《宝章待访录》著录时尚未残缺。入元鲜于枢收藏,著《困学斋杂录》时已残缺,仅存后半卷,鲜于枢将前阙部分补书22纸,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对此有著录。清初,补书复散,故安歧《墨缘汇观》著录称“高闲半卷”至道光年间蔡世松收藏时,将后半卷与鲜于枢补书合装成卷,并刻入《墨缘堂藏真》从帖。光绪年间,鲜于枢补书再度佚去,故《三虞堂书画目》著录时,则名为“唐高闲上人草书千文真迹卷”。

《草书千字文卷》前隔水有清安歧题签:“唐高闲半卷千文”,“麓村珍藏”,清李慎隶书题签:“高闲上入妙墨”。拖尾有明林佑洪武丁卯(1387年)、清王崇烈宣统庚戍(1919年)题跋和近人景朴孙的七言诗跋,还有近人题跋:“番禺叶恭绰所藏名僧法书第一品,民国九年景朴孙割爱让归叶氏。”

此卷钤印62枚:有元代鲜于枢之“箕子之裔”,乔篑成之“乔氏篑成”、“乔氏真赏”,有明代林佑之“林左民”,清代卞永誉之“式古堂书画”、“式古堂书画印”、“式古堂”、“卞令之鉴定”,安歧之“朝鲜人”、“安歧之印”、“安仪周家珍藏”、“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毕泷之“娄东毕氏家藏”、“毕涧飞珍藏印”,查莹之“映山珍藏”、“查映山氏收藏图书”,李滇之“李氏审定”、“勤伯过眼”,宫尔泽之“宫个泽审定”、“农山欣赏”,沈秉成之“耥园至宝”,蔡世松之“蔡印世松”、“听涛”、“金陵蔡友石收藏图书”,景朴孙之“完颜景贤精鉴”,民国时有叶恭绰之“遐公”、“叶恭绰”、“莲社”、“第一稀有”、“番禺叶氏所藏”、“番禺叶氏遐庵珍藏书画典籍之印记”、“遐厂铭心之品”。此外,尚有朱文花押“如庵秘籍”、“邓邾靖

观”、“神品”、“心赏”等印。由此亦可见其流传之端倪。

从印鉴和题跋所载,此卷曾为宋赵明诚,元鲜于枢、乔篑成,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安歧、毕泷、查莹、宫尔泽、沈秉成、蔡世松、景朴孙、叶恭绰等人收藏。

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卷》]

5.宋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

纸本,纵29.9厘米,横119厘米。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书迹。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生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执政期间,推行新法,熙宁七年因新法受挫而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曾受封舒国公,后改为荆国公,世称荆公,身后谥曰文。

《楞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以“三十二应”随机变化,现身说法,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一节,卷前录有此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名一行,以此定名为《楞严经旨要》。

卷末自题:“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其时王安石正退居金陵钟山,率弟子谭掞、蔡肇等人编纂《字说》。元丰七年,王安石自钟山上奏箚,乞以所居园屋为僧寺,并乞赐额,有旨赐名“报宁”。自题中谓将楞严经“刻之寺中”,此寺院可能即“报宁禅院”。

王安石以治政和文学名世,书法亦颇有造诣,时人评他的书法近学五代杨凝式和北宋沈辽,得沈之清劲,远绍晋宋。《宣和书谱》记他“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美而不夭饶,秀而不枯瘁。”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结字修长紧聚。字势于端庄中有奇纵的变化,左俯右仰,上下揖让,横笔逸出,孤撇出挑,颇有奇逸之趣。用笔清劲,起笔轻按,导送收放,使转灵活,颇得杨凝式的笔法。全篇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字行间错落参差,并不板滞,有“横雨斜风”之势,得萧散简远的意韵。

卷后南宋牟献之题跋:“霜筠雪柏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王介甫既赋此诗,元丰八年四月,竟罢政而归,书经乃其时也。继遂为元祐矣。假本道原即刘秘丞恕也。经中十二者,欲令法界众生,求男得男。是时雱已卒,介甫之意端有所为。后舍半山所居为寺,申其荐拔。可叹也。作字有斜风疾雨之势,亦其性卞急使然,然不妨妙得书法。陵阳耄叟牟献之书。”又元王蒙题跋:“观世音菩萨发妙耳门从闻思修人三摩也,与眼鼻口

之。所以深警禅学之士,岂复有心较世间之荣辱是非及字画之工拙也哉。后学王蒙叹慨

安藤忠雄之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

安藤忠雄之直島當代藝術博物館---- 建築師:安藤忠雄 作品:直島當代藝術博物館 地下室平面圖 ㄧ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立面圖

地形模型 優點.. 1.整體建築充滿美感,設計強調簡單線條 2.面積雖小,卻能與大地共構,融合了基地特性 3.美術館的動線設計,是由專用碼頭與台階式的廣場進入,由水岸空間延伸至陸地,再轉換至美術館的路徑上,多重的體驗感受 4. 結合不同的材料;自然等元素,改造成帶有海邊的意象 5.自然採光,大量運用來自「頂光」+大面窗的空間意境 6.建築物以不打擾自然為主,下挖,高度只是隱約可見,牆飾幾乎是零 7.正面有運用板塊,阻擋海風吹襲 8.面向海面的方向,巧妙的用高低階層次的牆面+弧線,對應高地不平的山勢 9.將量體盡量脫開讓每一面向可以享受到良好的光線跟視野 10.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所提供的最佳場域予以量身訂作 戶外空間

戶外空間 配置圖 缺點... 1.平面上的圓與方接觸部分,易形成死角 2.戶外空間無遮蔽,下雨時幾乎無法活動使用 3.平面部分空間圍塑,動線較挾長 4.大廳空間高大寬敞,缺少小尺度親密空間 5.博物館與週遭交通動線距離過長,來往不便1.拆解2.變形3.組合 轉換成

作品象徵意涵 基地位於日本內海直島南端的一塊地勢高起的海岬上。基地環境非常純淨,大海浩瀚,陽光充沛,景色優美。安藤的設計構思是他應該成為“一做浮在大海上的文化城市,雖然這座建築背後,有道路通達,但通常人們都是經由一專用碼頭和台階是廣場進入,這棟建築面積為3643平方米,內容主要包括一個大展覽廳,和一個小旅館,設計中安藤既使用了混凝土,也採用了碎塊毛石牆,通過向地下發掘,安藤創造出一種,類似於土木工程的作品。

上海景点地址汇总表个人整理共享版

上海景点地址汇总表个人整理共享版 上海景点地址汇总表个人整理共享版景点地址景点介 绍票价东方明珠地铁:可乘地铁2号线至“陆家嘴”站下,从 1号口出即到(地铁站位于东方明珠东南约100米处)。东 方明珠游客较多,尤其是节假日排队等电梯的人很多,建议早上就去,可有更多时间游览和游玩。建议提前注意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去,这样观赏城市景观效果更好。东方明珠观光B票:145元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地铁:乘2号线到陆家 嘴站下车,从1号口出来即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地志类博物馆筹建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门票信息:门市价:35元上海海洋水族馆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至“陆家嘴”站下,从1号口出站往北步行200米即到。上海海洋 水族馆紧邻东方明珠电视塔,这里不但能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特色淡水生物及海洋生物,还能在喂食表演时间看到动物们有趣的吃相,而馆内的四条海底隧道更是受欢迎,步入其中,看鲨鱼、海龟等动物在头顶游弋,一切海底美景尽收眼底。门票信息:门市价:160元成人票160元;儿童票(身高1.0-1.4米)110元,儿童需由成人陪同才可入馆。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地铁:乘坐地铁二号线至陆家嘴站,从1号口出去步行10分钟左右可达。观光隧道

从浦西外滩可通过外滩观光隧道到达浦东陆家嘴,从出口上来后,往北面丰和路方向步行约三百多米可到。自然野生 昆虫馆坐落于浦东陆家嘴,位于东方明珠塔西侧,是国内首家活体昆虫与宠物展示馆。这里可以观赏到各种活生生的昆虫和昆虫标本,包括你可能从未见过的长相奇特的稀有昆虫,还能看到各种两栖爬行类动物。大自然野生昆虫馆成人票:48元外滩地铁:可乘坐地铁2号线、10号线至南京东路站,出站后步行约600米可到外滩。外滩是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江西岸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的步行观光带,是最具上海城市象征意义的景点之一,万国建筑群、浦江夜景是这里最具魅力的景观。免费黄浦公园地铁:乘坐地铁2、10号线 至南京东路站下。随后步行约10分钟可达。黄浦公园东濒 黄浦江,南邻外滩绿带,西沿中山东一路,北接苏州河,曾用过外国花园、公家花园、大桥公园、外摆渡公园、黄浦滩公园等多个名字,是上海最早的欧式花园,始建于1886年免 费外滩情人墙公交至中山东一路,地铁二、十号线至南京 东路站。外滩防汛墙俗称情人墙,全长约1700米,在上个 世纪曾是沪上情侣约会的热门场所。如今的情人墙被以花岗岩、大理石与铸铁雕花栏杆的观光台所取代,建造在伸向浦江上的空箱式结构防汛墙上,成为海内外游客和市民欣赏黄浦免费城隍庙旅游区地铁:可乘坐地铁10号线至豫园站,出站后沿福佑路往东走约500米即到城隍庙旅游区核心区域。

博物馆现代展柜研究(略)

博物馆现代展柜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张晋平 博物馆展柜功能:展柜是博物馆以真实的态度和艺术的效果向观众展示文物艺术品的空间,是博物馆和观众进行无声交流的直接场所,同时也是保护文物和保证文物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博物馆现代展柜应满足四项基本要求:文物保护技术要求,文物安全技术要求,美学视觉效果技术要求,操作实用技术要求。 1 、文物保护技术要求: a,展柜所用材料必须对文物稳定安全 由于展柜和文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果展柜所用材料含有氯,硫或其它酸性成份,势必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它们通过接触文物或通过自身老化后释放出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和挥发性有机酸类(甲酸和乙酸),挥发性醛类(甲醛和乙醛)等对文物造成损害。 展柜材料应当经过测试或化学分析后方可用于制造文物展柜。一般说来,对文物会造成潜在危害的材料包括木头、油漆、胶粘剂、皮革、毛织品、化学纤维纺织品和某些纺织品染料等。也就是说,展柜用不锈钢、铝合金和表面喷塑涂料钢板要比其它材料安全。 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对于展柜内衬板、垫衬材料和装饰材料应当经过测试或化学分析,得出确切结论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后方可用于文物展柜。 b,展柜应当能够控制温湿度 展柜应该具有良好密封性,内部应当安装有温湿度自动测定仪器和控制湿度的设备。 展柜控制湿度的第一种选择是安装去湿机。当湿度超过要求范围时,湿度控制仪能自动开启去湿机降低湿度并同时显示报警信号。 展柜控制湿度的第二种选择是放置吸湿缓冲材料。此选择要求在展柜下层箱体中留出足够空间用于放置吸湿缓冲材料,例如硅胶。吸湿缓冲材料在夏天潮湿气候下可吸收潮气,在冬天干燥气候下可放出水分保持展柜内湿度稳定。工作人员需要随时根据气候特点更换吸湿缓冲材料。也就是说,在夏天工作人员需要将吸湿缓冲材料经过烘干后,使之具备吸湿能力后放入展柜中才能发挥作用。在冬天,工作人员需要将吸湿缓冲材料放入湿度较大的小环境中使之吸收足够水分,使之具备放出水分能力后放入展柜中才能发挥作用。加拿大博物馆的经验: 按照加拿大博物馆的经验,每立方米展柜空间应当放入大约20 公斤硅胶。对于密封性良好的展柜,每立方米展柜空间放入 2.5 公斤硅胶也可满足要求。 展柜下层硅胶箱体应该和上层文物展出部分有足够气孔进行空气交换。在展柜下层预留吸湿缓冲材料箱体的目的是为了在更换硅胶时应该不影响展柜中展品,即不需要移动展品。 展柜控制温湿度的第三种选择是采用中央空调管道连接方式控制展柜内温湿度。上海博物馆采用此种方法。将需要同一温湿度的展柜用同一通风管道连接起来,同时送风,展柜内通过正气压回风。 c,展柜灯光要求: 展柜中照明应当对文物安全,即应当使用无紫外线的冷光射灯,每个灯的亮度都应当可通过箱体中旋扭调整,光照点也应当可自由转动调整。 光导纤维照明可将灯光送入展柜照明位置,将发光热源放于较远位置,这种冷光射灯有利于通风将发光热量排出柜外。如果展柜采用的是灯箱照明,那么要在灯和散光玻璃间放置滤紫外线薄膜。灯的发光光谱应当接近于自然光。灯的热量应该能通过排风设备排向展柜外。 2 、展柜安全技术要求 展柜必须具备物理稳定性和足够承重能力; 柜体材料必须坚固耐用; 展柜附属支撑板和固定卡必须牢固固定;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日游攻略

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对于70、80后的上海人来说,恐怕都是难以磨灭的记忆。小时候父母带我们过去,回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做了好几天噩梦,那阴森恐怖的灯光氛围,那哈密古尸和一具具的恐龙骨架,还有半截的狮子老虎标本,无不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好在现在的自然博物馆已经完全了改变了风格,不再令人恐惧,更多的是知识性和趣味性,从孩子们恐怖梦魇华丽转身成为了知识乐园。 自然博物馆新馆造好已经很长时间了,之前由于一直很热门,担心人多拥挤,所以一直没去,直到2016年底,才有了第一次接触。去之前知道里面有许多预约项目,需要事先做些功课,所以提前看了不少游记和评论,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博物馆有APP和公众微信号,都可以提供一些预约,不过一些热门项目,比如说4D电影,网上预约似乎都已经关闭了,需要到现场领号,不知道是不是偶然情况,还是今后一直如此。为了参与这些预约项目,我们一家赶在9点开门前就到了博物馆,那天下着下雨,所以开馆前排队的人不算多。 检票后,第一时间冲到入口处左手边的直达观光电梯,下到 B2层,出电梯后往左手边,去到人地之缘展区入口处,那里有工作人员设摊发放4D电影预约券,有各个场次可以选择,我们选了10点半和11点,时间上正好可以衔接上,也方便

后面的参观安排。 之后,在同一楼层找到探索中心,预约一些互动项目,本想预约化石考古,结果工作人员说9岁的芋艿太大了,不适合。于是预约了恐龙拼图和小小博物家,后来孩子反馈还是不错的。另外有个触摸海水池的,本来想约的,结果忘了,也算是小小遗憾。所谓触摸海水池,并不是说摸下海水,而是可以摸摸海水里的生物,还是挺有意思的。 再说下对展馆的感受,总体来说非常不错,内容比原来的老馆丰富了很多,天人地理、人文历史、爬虫鸟兽无所不包,孩子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无趣。展馆通过多媒体演示的项目也很多,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如果细细看看的话,其实一天是逛不完的,我们走马观花逛了一下,也一直到下午4点30分才结束游览。 预约的4D电影都是免费的,《宇宙大爆炸》视频制作精良,采用球幕电影的方式,和儿童博物馆内的电影很像,但是座椅会动。《逃出白垩纪》4D效果做得更好,还有下雪什么的,可惜时间短了一点,画面分辨率差些。另外,在探索中心的矿石展区附近还有一个3D影院,也不错,不需要预约,但是要排队,每30分钟一场。 再说《小小博物家》这类互动项目,是类似课堂的形式开展的,每次一个小时,开始怕时间长了孩子受不了,结果问了孩子,说很有趣,做了一些游戏,还有奖品,所以带孩子去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741910288.html,)/总结报告/考察报告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 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 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

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刻。 上海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

调研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当代艺术馆调研 虽然我们这次做的是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但我们组这次调研了同样算是公共活动场所的“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 是由龚明光基金会出资建造,经上海市政府批准的非盈利且独立运作的艺术机构。上海当代艺术馆致力推广中国及全世界的当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馆由具丰富策展及行政经验的团队经营管理,旨在培养人们对中国及世界当代艺术与设计的欣赏能力,并不断推进上海与全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 以下是参观调研提要: 1.结合实例考虑分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答:上海当代艺术馆位于南京西路231号 上海当代艺术馆 人民公园内,环境清幽,置身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市政厅以及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组成的市中心行政及文化区内。 2.结合实例分析平面组合有何特点?空间构成的方式怎样? 答:平面组合大抵采用大厅式组合大厅式组合,主体大厅使用人数多,空间高大,而与大厅相比辅助房间尺寸相差悬殊,依附在大厅周围并与大厅保持一定联系。

而空间构成方式,一楼是集中式,这个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空间引人注目的设置了一条长50米的月牙形发光坡道,使得参观这里的展览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二,三层则是组团式,馆内空间和馆外环境的融合。在这个800平方米的开放空间里,参观者能够把坡道和艺术馆水晶形的玻璃结构尽收眼底。 3.建筑采用何种风格?如何体现高校建筑的文化特点,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 答:这关系到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发展历史,上海当代艺术馆原址为人民公园内一个温室。在建馆过程中,保留了场馆的外部玻璃墙,场馆内部则进行大规模重建。场馆既保留其优越的自然照明条件以及公园的卓越景观,同时在增设多项设施后也满足了博物馆的专业要求,建筑风格则是现代建筑风格。 4.门厅空间流线如何组织?多功能区域的组织如何分流? 答:门厅不大,左右两边均为辅助用房,从大门进去就可以看到月牙形的发光坡道,坡道通向2层。三层算是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多功能区域,组合型的空间构成,由玻璃幕墙围成的餐厅,餐厅外侧则是屋顶外景。 5.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各类活动用房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用房与公共用房之间的位置安排? 答:因为是艺术馆,多为展厅,展厅之间位置安排也没什么规律,但是艺术馆入口的售票处以及出口的礼品店设计得较为合理。 6.卫生间位置如何?怎样布置? 答:厕所位置都在西南角,游客上厕所有点不便,而且会造成拥堵情况。 8.找出1-2个你认为设计精彩的地方,说出理由。 答:其一,这个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空间引人注目的设置了一条长50米的月牙形发光坡道,使得参观这里的展览成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其二,艺术馆外墙全为玻璃幕墙,有着其优越的自然照明条件以及公园的卓越景观。 9.找出1-2个你认为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 答:最明显的自然是厕所的布置,会造成拥堵,其他也无明显的设计缺陷。 还有几张艺术馆内部的照片: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的所在地。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坐落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畔,占地4.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内部最高悬挑45米,高达165米的烟囱既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一个特别的展览空间。 建筑简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完成后,当代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到4.1万平方米,具有大小高度不一、适合各种展览的12个展厅以及图书馆、研究室、报告厅等功能性设施,将承担起国际性的视觉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作品提供最好的展示环境,为中外艺术交流提供良好的氛围条件。通过各领域当代艺术的集中展示,实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学、电影等领域的兼容并蓄,将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综合交流平台,成为上海艺术和创意的激发器。通过汇集国内外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丰富和拓展公众的文化视野,培育青少年创新创意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源头活水,为上海成为中国和世界当代艺术传播、交流、展示与合作的中心之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选址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前身是建设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其建筑主体长128米,宽70米,高50米,建筑面积31088平方米。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昭示着浦江两岸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和文化创造。改建后,其建筑面积将增加至4万多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拥有12个展厅。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2年10月1日开馆,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伫立黄浦江畔,距离人民广场4公里,从地铁4号线和8号线西藏南路站步行一刻钟。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今天上午去参观上海博物馆参观,天气很热有点盛夏的感觉,我只好边欣赏广场的花秾草绿,边慢慢绕到朝阳的大门。远远就见参观者顶着烈日排着一条长龙,我再沿着长龙队伍挨在最后一个。脚步一点一点往前移,也不觉焦急。等队伍拐过弯我回头看了一下,呵,尾巴长长的,起码和我一样要排30分钟在书法馆,一进门就取了一份《参观指南》直往三楼。三楼有三馆一室: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两涂轩书画专室、中国历代印章馆。在书法馆,从甲骨文看起,金文、秦小篆、隶书、草书、到楷书的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特有的古代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国文字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在记录书写这些文字时对美的探索。看书法展就想起我们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学毛笔字,先描红后学大字,再学小楷字,老老实实学也算能基本写得像。后来有学过隶书,能简单的掌握字形特点。又有段时间模仿草书,好像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很好看。其中,我最欣赏是祝允明的《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其用笔激越奔发,然又狂而不乱此件草书气度不凡,极具节奏感的用笔以及蕴含其中的无尽的激情,笔势雄健,情浓势足,风骨烂漫。是值得学习的佳作。为此令我着迷,有感而发,今后应努力学习书法,使其发扬光大!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悄然间就走到了末端,这个学期的文化之旅也画下了完满的句点。这个学期,我们参观了两个博物馆,除了感受到了上海名垂千古的文化史,也引发了我对上海博物馆事业的一点点思考。世界上的国际大都市几乎都是博物馆业十分发达的城市,如纽约有各种博物馆150个,东京拥有160个,巴黎有105个,伦敦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共421个,不但因为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也是因为博物馆建设在文明发展中的继承和启蒙作用。上海,集工业、金融、商贸、文化艺术于一身,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上极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上海,也矗立着中国烟草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天文博物馆、上海港历史博物馆、出版博物馆、自来水博物馆、市政博物馆等极富历史价值的博物馆,它们也是上海这个城市的象征。保存行业遗

上海博物馆(口译资料)

上海博物馆(口译专题)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3年8月开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目前,它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八方来客。 As a museum of ancient Chinese art, Shanghai Museum possesses a collection of 120,000 precious works of art. Its rich and high-quality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 ceramic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s specially celebrated in the world. Founded and first open to the public in the building previously of the horseracing club at 325 W. Nanjing Road in 1952 and then moved into the former Zhonghui Building at 16 S. Henan Road in 1959, the museum developed very quickly in aspects of acquisition, conservation, research, exhibi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other institutes. In 1992,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ocated to the Museum a piece of land at the very center of the city, the People's Square, as its new site. The whole construction took three years, from August 1993 to its inauguration on October 12th, 1996. The 29.5 meters high new building has a construction space of 39,200 square meters. Its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of a round top with a square base, symbolizing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that the square earth is under the round sky, is a distinguished architectura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feature and modern spirit. The present Shanghai Museum has eleven galleries and three special temporary exhibition halls. It extends warm welcome to the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中国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当观众进入中国古代青铜馆时,馆内古色古香的深墨绿色的色调,古朴典雅的木质展柜,以及顶部的射灯和柜内的灯光照明所营造出的气氛,散发出浓郁的青铜时代的文化气息。12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青铜器,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发展的历史。 Gallery of Chinese Ancient Bronze As a symbol of China's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bronze artifacts have been regarded as important treasures ever since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When you step into the gallery, you will feel being surrounded by a mysterious and artistic atmosphere in which ancient bronze artifacts are displayed in plain and archaic wooden showcases and set off by different levels of illumination. More than 400 pieces of exquisite bronzes are shown within the space of 1,200 square meters, providing an overall perspective of bronze art in ancient China.

策展与中国当代美术馆的发展解读

[深度观察] 策展顾振清 重新洗牌:策展人的兴起 1995年前后,艺术策展人开始在中国文化现实中出现。那时,一些年轻的批评家、艺术家开始在他们组织或加盟的艺术展览中公开自称为策划人或策展人,虽然这一新兴角色的“自封”,属于国内本土美术圈的“醒目”人士对欧美当代艺术体制下策展人职业的刻意模仿和主观搬用,但是在此之后,当代艺术展览越来越活跃,并日益走向公开、走向公众社会。展览总量的放大,客观产生了大量策展事务。于是,以做艺术展览为惟一职业选择的独立策展人群体开始登场。到1999年,策展人群体已成为艺术圈内外引人注意的焦点。他们带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活力投入社会性的当代艺术推进工作,并逐渐走上当代艺术语境的话语权平台。他们的“鲇鱼”效应,搅动了艺术圈,让上下左右的艺术家和艺术人士都从沉寂中活动起来。2000年,国际策展人空降上海,参与了“上海双年展”的策展工作。国内土生土长的策展人也空前活跃,参与了当年几乎所有重大艺术展览和一些引人注目的艺术 事件。 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纯粹公助性的活动在总体艺术机会中的比例有所减少,社会力量对艺术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活跃的策展人往往主动在社会力量与艺术家之间、社会愿望与艺术行为之间起到沟通、融汇、整合的作用,而且通过有意识的筹资开源工作把规模越来越大的社会资金导入到艺术活动之中。筹集展览资金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策展人在展览中的现实地位。2000年,中国艺术展览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所谓的策展人中心制在投资方、艺术家的多向选择中应运而生,成为新展览体制的核心。计划经济时代艺术体制的遗留物如展览组委会委员和主任、评委会委员和主任、秘书长等头衔,经济转型初期临时出现的艺术主持、艺术总监等职位统统被策展人的角色囊括、取代。除了展览的经营之外,展览筹办、运作的几乎所有权力和责任都高度集中到策展人身上。2000年之后的当代艺术实践表明,许多展览的主

上海考察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上海考察报告范文 篇一:考察报告范文 安阳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考察报告 专业:艺术设计(产品造型方向) 班级:09产品造型2班 姓名:林丽群 学号:20XX10030037 指导教师:吴杰 实习地点:华东地区 报告日期: 时间:20XX.11.01——20XX.11.09 地点:华东地区 一、考察主题 华东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二、概述

(一)调查目的。 此次考察的目的使我开阔了视野,让我们的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发扬。不为辛苦的长途跋涉精神得到提高,让集体更加团结有爱。更让我明白了艺术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艺术离不开生活。考察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一种经历,更是一种回忆设计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一定是一个懂得欣赏美、懂得发现美、懂得创造美。我未来学习的方向就是学会观察身边一切美的事物;学会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将美好的事物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考察时间:20XX.11.01——20XX.11.09 考察地点:南京、杭州、苏州、上海等 考察对象:古典园林、艺术园区、博物馆、画展等 考察范围:产品造型设计 调查要点:产品造型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 三、正文 考察第一站,我们到了无锡,位于长三角中心区域,是

华东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据上海、南京各约1.5小时车程,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无锡由于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步入无锡工业园,真的是受益匪浅,获取了不仅在视觉里的精华,更为我们做毕业设计作了准备。 考察第二站,苏州博物馆 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1960 年建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 街。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 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 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 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 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 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到达上海博物馆之前,对上海博物馆没有多少了解,对它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我是抱着一种为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的,只想着去稍微看看,拍几张照片回来再写些感想应付一下作业,甚至给自己定好了时间2个小时要搞定来回路程和参观,进入了展馆以后,才发现自己一开始想得太简单了。 离博物馆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看到了矗立在不远处的博物馆,当看到那个建筑的时候,虽然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却能感受到那份稳重,感觉那儿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很亲切的feel,开始有点迫不及待。(回来后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那个建筑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整体相对来讲是,高大时尚)。在靠近博物馆的一路上,发现路边停了很多旅游大巴,陆陆续续有游客,其中有很多外国人,才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博物馆,里面的事物肯定不是自己起始想得那么简单。便抱着好奇的心态边欣赏着广场的花秾草绿走向博物馆。 到了南入口,先看了建筑前面的上海博物馆的简要介绍和空间排布,大致了解了不同馆的位置。当进入门口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那样的环境有些陌

生,也没想什么就“钻”进了第一展览馆,这是个临时展览馆,现在展览的是“毛利人的世界”。据了解,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于大约公元13世纪这群开拓者登上了这片陌生又美丽的土地,他们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很快他们就熟悉了前所未见的植物、鱼鸟和矿石资源。毛利文化古老而神秘丰富而独特:雕刻、编织、纹身、神话……每一样都包含了毛利历史的足迹。入门看到的是一块生命石,毛利人相信一个地方的山、水、森林的生命力可以凝聚石头或其他物件中,生命石就是这样一个载体,它被毛利人看作是部落领土的守护神。 先附上两张毛利的石器、玉石等总览图: 可以看出毛利有很多木器、骨器、玉器、石器、还有编织物。在这个展览馆

总结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精品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 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 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 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 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 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 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 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 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 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 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 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 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 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 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 与雕刻。 上海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 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 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分空间专门进行绿化休闲。从而达到美化,清 新空气,节省空间等功能。对与浦东的老建筑可以进行室内空间改造利用。而新的建 筑采用的风格应当统一化,与上海的历史结合,但要有现代特色。作为上海新的经济区,交通要作到第一,港口要大,因为那是中国海口及长江的黄金水域。有利于与外 不的交流发展与建设,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基地分析09城市规划乙班刘君男3009206138 动线分析09城市规划乙班符佳琪3009204002 功能分析09城市规划甲班唐婧娴3009206121 空间分析09城市规划乙班王琛芳3009206142 一、基地分析(刘君男09规乙3009206138) 我主要对基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流线、和建筑条件进行了分析。 ㈠基地自然条件分析 1、地理位置: 直岛是濑户内海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日本香川县高松市以北约1,300米的地方,面积大约8,130平方米,人口约3,600人。基地位于直岛南端的一块地势高起的海岬上。基地环境非常纯净,大海浩瀚,阳光充沛,景色优美。 2、直岛当代美术馆(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于一九九二年落成,因为该项目处于景色宜人的国家公园内,所以大部分建筑体块被埋入地下,以免破坏如诗如画的整体风景。安藤是以「自然环境与人」的再思考为题,作为设计思惟。隐藏于山头,却以下挖形式的八六○坪人造艺术堡垒,巧妙地躲在森林丛木之间。 直岛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期二期尝试的都是半埋地下的手法,到了三期就是全埋地下的的手法,。让建筑物以不打扰自然为主,下挖,高度只是隐约可见,墙饰几乎是零。 3、气候 建筑采用半埋地下的处理手法除了是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外,还与基地的气候有关。日本的37万平方公里国土中大部分属于温带,加之四面环海,因而基本上可以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特征分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台风”和“晚霜”频繁光顾。 安藤说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对山顶那种看海的感觉与炎热的天气留下了印象。因为山顶气候较为炎热,而且冬季海风凛冽,对于旅馆而言条件不宜。下沉后一方面不会太热,同时也降低了海风的干扰。另外还采取了正面运用板块的手法,也有效的阻挡了海风的吹袭。 日本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为利于通风,建筑的长轴与主导风向有适当倾角,同时为了防风,避免在迎风面设豁口。 4、建筑选址 在建筑选址上有三个备选项,分别为山顶、山谷和山坡。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建筑都建在了山顶上,这主要与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及建筑的建造条件有关。 ①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看按照安藤的设计想法,建筑应该尽可能的隐藏于自然环境中,鸟瞰时,建筑都可见,人视点观察时,建于山顶和山谷均可达到较好的隐藏效果,而建于山坡则不能。 ②从建筑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基地景色优美,三面环海,将景色尽收眼底是理想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博物馆——参观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有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博物馆 ——参观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有感 一.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之简介 坐落在汾阳路与太原路口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一幢白色建筑的花园洋房,因为他的建筑雄伟优雅,因此有“小白宫”之称,而特别引人瞩目。“小白宫”面积约1500平方米,分别为雕刻馆、织绣馆和民间工艺馆,陈列着近300件作品,从中可以映现上海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这里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入驻此地。1963年,在陈毅同志的关心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还建立了工艺美术品陈列室。“文革”初期工艺美术研究所被赶出了院门,这幢毫宅被林立果占用,1972年工艺美术研究所重返故地。。而我认为不管这样一个展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所展出的出自孩子之手的作品有多稚嫩,其一定程度上让当今的孩子们能自己动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并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艺制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了中国传统工艺,这样很好。 传统的工艺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文化行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生产过程,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像如果谈及中国传统手工艺,那必然离不开中国的民间艺术,体裁以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各地区的民俗风情为主的工艺作品,极富地方特色。就像我所喜爱的中国漆器和浮雕艺术,它们不但具有绘画和手工艺双重属性,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极具收藏价值。 然而当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致使工业化、现代化、数码化成为主题,尤其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从传统的手工为主的社会转向现代工业化的速度更是惊人。这样的社会对传统工艺产业是多大的冲击啊,工艺产业的地位下降,工艺技术人员、工艺大师的受关注程度远远不如一个当代艺术家。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量的吸收外来文化,西方的艺术和设计理念,无形中给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带来巨大威胁。这种威胁在现在看来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漏洞,诸如传统工艺师的队伍面临老龄化,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这样一个弱势行业;当工艺师身处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时,是否仍然坚持老一套的制作理念,该不该利用传统的技法来创造新概念的工艺品,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若是这样做了,想必又会遭致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大师的抑新想法,遭来非议;如何抓住机遇,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当传统工艺遇到现代化,它的将来到底会怎样,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希望它就这样走向衰落,那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的东西,哪怕是传统的手工艺术要融入新的元素,新的观念都可以,重要的是传统的手工艺的技法不能失传,不能让现在看到的精美的工艺品,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只能陈列在博物馆,像古时候的青铜器一样……只能感叹于它的精美。从现在起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不要让它慢慢流失掉,让传统的东西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能留有一席之地。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博物馆 据我了解,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存留和保护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面塑等等。在这些手艺即将失传之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相应的政策法规、项目保护资金、申报保护的机构等应运而生,媒体对该词的使用率和相关内容的报道率也达到空前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转型期中国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流行词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深层的意义是关系着国家、社会以及乡村社区发展公共空间的价值实现,其利害关系超越了个人和遗产本身。 非物质文化传统曾经的强大,而今天,非物质文化传统的濒危、脆弱,也正是由于近百年其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不断地被边缘化。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基地。博物馆积极开张各种学术交流及教育普及工作,就像去年举办的儿童剪纸授艺,外国小朋友学习

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书画

上海博物馆馆藏精品欣赏:书画 元赵孟頫行书光福寺重建塔记[一个人的旅行--上 海江苏山东山西内蒙古宁夏2013.3.30--5.16 ] 乌鲁木齐--上海市--江苏常熟市--淮安市--山东临沂市--邹城市--陕西华阴市--山西芮城县--运城市--永济市--临汾市--平 遥县--祁县--太原市--五台山--浑源县悬空寺--大同市--内蒙 古呼和浩特市--宁夏银川市--中卫市--乌鲁木齐 每到一地旅游,逢有规模较大,或富有地域、专项特色的博物馆,我都尽量参观学习一番。来到上海,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自然不能错过,于是两进上博,边赏边拍,记录了许多珍品。 本篇是所拍书画展示,根据有关资料和我所知,对作者略加说明。因有些作品尺幅较大,全幅拍下不能看清字迹或画面,就只拍了局部。

1、商代(祖庚时期)刻辞卜骨 (甲骨文,我国最早的文字,此片刻于牛肩胛骨上,内容是占卜卜辞) 2、北宋 黄庭坚行书小子相帖页 (作者与苏軾、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以行书见长)3、北宋米芾行书章侯帖页 (“宋四家”之一,以行书见长,后人评其书风如“风樯阵马”。此翁还是位收藏家、石痴)4、北宋赵佶 楷书千字文卷 (宋徽宗的“痩金体”。这位皇上能书善画,但治国无方。) 5、南宋赵构 真草书嵇康养生论卷 (看来这位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字写得好,也会养生,活了八十岁。)6、元赵孟頫行书光福寺重建塔记

(其书风影响甚大,至今仍为临习范本,被称为“欧(欧阳询)柳(柳公权)颜(颜真卿)赵)7、元赵孟頫行书光福寺重建塔记 8、元朱德润行书田园杂兴诗卷 (朱德润是元代书画家,善诗文,书法格调遒丽。) 9、元张雨 行书游仙词页 (张雨年二十余弃家为道士,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书法、绘画皆工)10、明董其昌行书苏軾词轴 (明代著名书画家,其书法极受清康熙、乾隆帝推崇。)11、明祝允明小楷江赋卷 (常见祝允明狂放的草书,小楷竟写得这样雍容)12、明祝允明小楷江赋卷13、明朱耷行书题画诗轴 (作者为朱明皇室后裔,明亡后出家,号“八大山人”,每在书画上署名似“哭之”) 14、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