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原理

合集下载

cache原理

cache原理

cache原理
Cache(缓存)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大幅提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下文将对Cache的基本原理、Cache的结构以及Cache的实现方式进行论述。

一、Cache的基本原理
Cache通常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是一块较小的高速存储器。

它的作用是为了减少CPU访问主内存的次数,提高存取速度。

Cache 的原理是使用特定的技术在CPU和主内存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层,用以缓存CPU访问过的数据。

由于Cache的存储容量远远小于主内存,因此Cache通常只能把用户最近访问、最频繁访问的数据缓存起来,从而加快数据的存取速度,提高CPU的处理性能。

二、Cache的结构
Cache由内存块、标签存储器和替换算法三部分组成。

内存块主要存放缓存数据,标签存储器用于记录内存块中缓存数据的地址、标签信息以及有效位,替换算法用于当内存块满时选择一块内存块将其替换出去。

三、Cache的实现方式
Cache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映射和全相联映射。

直接映射是将主存中的数据一一映射到Cache中,只要知道主存中数据的地址,就可以直接找到Cache中的数据;而全相联映射则在Cache中设置一组控制位,将主存中的数据按照统一的算法映射到Cache的几个块中,在进行Cache搜索时,先查找控制位,再查找Cache中的数据,
以确定数据是否在Cache中。

四、总结
以上是Cache的原理和实现方式,Cache能有效的加快CPU的存取速度,提高处理性能。

只要掌握Cache的基本原理,就可以灵活运用,从而更好的提升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Cache原理

Cache原理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he
2、组成:Cache是由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及其控制电路 组成,其速度大大快于低速部件,至少等于快速 部件;相对于低速部件的大容量而言,小容量使 其附加的费用不高; Cache的工作位置介于两部件 之间。微型机中使用Cache的地方有CPU~内存、 内存~外存储器。CPU~内存的Cache目前做在微处 理器芯片内(如Pentium…);主存~外存储器则做 在外存储器内(如硬盘、光驱…)。
Cache
例(估算Cache的作用) :设CPU内核时钟 f1=1.0GHz,总线时钟f2=100MHz(=内存速度); L1 CACHE=32KB,命中率H1=80%;L2 CACHE=64KB,命中率H21=86%;L2 CACHE=128 KB,命中率H22=90%。比较在无 CACHE和L2 CACHE半速/全速下内存子系统的等 效速度。 内存等效平均访问周期: T=H1/f1+(1-H1)H2/f1'+(1-H1)(1-H2)/f2 其中L2全速时f1'=f1;半速时f1'=f1/2 内存等效平均速度 f=1/T
1 2 3 4 5 6
× 1×80% =0.8 0.8 0.8 0.8 0.8
Cache
3、工作原理(CPU~内存为例)
⑴、CPU要读取内存数据,首先 通过地址总线发送内存单元 地址,该地址经过Cache时被 Cache的电路与存储在其内的 数据的单元的块地址做高速 比较,若有相同的,则Cache 内有CPU要的数据,这称为 命
8B块地址例: 块地址例: 00000000 00H 00000001 01H 00000010 02H 00000011 03H 00000100 04H 00000101 05H 00000110 06H 00000111 07H

第4章半导体存储器-4.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第4章半导体存储器-4.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3、存储器管理
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是由主存-辅存物理结构和负责信息块 划分以及主存-辅存之间信息调度的存储器管理部件(MMU)的 辅助硬件及操作系统的存储器管理软件所组成的存储系统。 管理方式:页式虚拟存储器、段式虚拟存储器、段页式虚拟 存储器 虚拟地址:能访问虚拟空间的指令地址码称为虚拟地址。 物理地址:实际的主存地址。
地址对准实际上是保证数据的对准。 未对准的数据要在CPU内部经过字节交换,使其在数据线 上对准存储体。 非对准的字要两个总线周期,对相邻的两个字进行两次操 作,在CPU内部经过字节交换,最终完成读写。
№ 13
2、替换策略
先进先出FIFO:选择最早装入快存的页作为被替换 的页; 最近最少使用策略LRU:选择CPU最近最少访问的页 作为被替换的页
AD0 L H L H
读写的字节 两个字节(AD15—AD0) 高字节(AD15—AD8) 低字节 (AD7—AD0) 不读写
如何连接,满足读写一个字节的需要,又能达到读一个字(低 № 10 位字节在偶地址)?
� � � �
1、存储器的奇偶分体 偶地址(从0开始)单元组成偶存储体, 奇地址单元组成奇存储体。 偶体、奇体共同组成16位存储器系统 。 16位读写是从偶体中选中1个单元、 再从地址加1的奇体中选中1个单元同时读写 。
虚地址

段式虚拟存储器的映像
3)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3、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虚地址
基号
段号
段表 0
页号
页表
页内地址 实地址
段基址表 0 L N-1
段表 段表 长度 基址 ‥ 1 L-1
M
装入 段长 位
页表 下址
实页 装入 号 位
访问 方式

cache工作原理

cache工作原理

cache工作原理一、概述Cache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高速存储器,用于存储最常访问的数据,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它位于CPU和主存之间,作为CPU与主存之间的缓冲区,减少了CPU对主存的访问次数,从而加快了数据的访问速度。

二、Cache的组成Cache由多个Cache块组成,每个Cache块包含一个标签(Tag)、一个有效位(Valid Bit)和一个数据块(Data Block)。

1. 标签(Tag):用于标识Cache块中存储的数据的地址范围,与主存的地址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命中Cache。

2. 有效位(Valid Bit):用于表示Cache块中的数据是否有效,当有效位为1时,表示Cache块中的数据有效;当有效位为0时,表示Cache块中的数据无效。

3. 数据块(Data Block):用于存储从主存中读取的数据。

三、Cache的工作原理Cache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读取阶段和写入阶段。

1. 读取阶段当CPU需要读取数据时,首先会将要读取的数据的地址发送给Cache。

Cache会根据地址的标签与Cache中的标签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命中Cache。

如果命中Cache,则直接从Cache中读取数据,提高了数据的访问速度。

如果未命中Cache,则需要从主存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Cache中,以备下次访问。

2. 写入阶段当CPU需要写入数据时,首先会将要写入的数据的地址和数据发送给Cache。

Cache会根据地址的标签与Cache中的标签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命中Cache。

如果命中Cache,则直接将数据写入到Cache中,并将有效位设置为1,表示数据有效。

如果未命中Cache,则需要将数据写入主存,并更新Cache中对应地址的数据块。

四、Cache的替换策略由于Cache的容量有限,当Cache已满时,需要替换掉一个Cache块以腾出空间存储新的数据。

常见的替换策略有三种:随机替换、先进先出替换(FIFO)和最近最少使用替换(LRU)。

计算机组成原理——cache高速缓存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cache高速缓存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cache⾼速缓存存储器cache-⾼速缓存存储器在主存与CPU之间插⼊⼀级或多级SRAM组成的⾼速缓存存储器。

扩展cache有限,因为SRAM价格昂贵。

cache作⽤: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采⽤的⼀项重要技术。

cache特性:具有空间局部性以及时间局部性。

cache的组成:SRAM和控制逻辑。

如果cache在CPU芯⽚外,它的控制逻辑⼀般和主存控制逻辑合成在⼀起,称主存/cache控制器。

若cache在CPU 内,则由CPU提供它的控制逻辑。

CPU与cache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以字为单位,⽽cache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以块为单位。

⼀个块由若⼲字组成,是定长的。

cacheache的命中率:为了使主存的平均读出时间尽可能接近cache的读出时间,cache命中率应接近于1.地址映射含义:为了把主存块放到cache中,必须应⽤某种⽅法把主存地址定位到cache中,称作地址映射。

地址映射⽅式:全相联映射⽅式、直接映射⽅式和组相联映射⽅式。

全相联映射⽅式⼩结:(1)在全相联cache中,全部标记⽤⼀个相联存储器来实现,全部数据⽤⼀个普通RAM来实现。

(2)优点”冲突率⼩,cache利⽤率⾼(3)缺点:⽐较器难于设计与实现(4)只适⽤⼩容量cache。

直接映射⽅式⼩结:(1)优点:硬件简单,成本低。

(2)缺点:每个主存块只有⼀个固定得⾏位置可存放。

(3)发⽣冲突率⼤。

(如果块号相距m整数倍得两个块存于同⼀cache⾏时)(4)适合⼤容量cache.组相联映射⽅式⼩结:适度兼顾了“全相联映射⽅式”和“直接映射⽅式”的优点以及尽量避免两者的缺点。

替换策略含义:当⼀个新的主存块需要拷贝到cache,⽽允许存放块的⾏位置都被其他主存占满时,就要产⽣替换。

适合的地址映射⽅式:全相联映射⽅式和组相联映射⽅式(1)最不经常使⽤(LFU)算法含义:将⼀段时间内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那⾏数据换出。

简述cache的工作原理

简述cache的工作原理

简述cache的工作原理Cache(缓存)是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效率。

Cache技术的最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入到高速缓存中,以便在之后的访问中能够更快地读取。

下面将对Cache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Cache采用一种层次式存储结构,与主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

当 CPU 需要访问内存中的某个单元时,Cache 先进行检索,若找到该单元,则直接将其读取。

若没有找到该单元,则需要将主存中的数据存储到 Cache 这一层以便之后的读取。

Cache的访问速度比主存储器快的多,因此通过将经常访问的数据存储到 Cache 中,CPU 可以更快地访问到数据并进行计算。

Cache 的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读取阶段。

这一阶段当 CPU 发送请求到 Cache 时,Cache 先检查该内存地址是否在 Cache 中存在,如果存在,就直接将对应的数据传输给 CPU;如果不存在,则进入下一步操作。

2. 查找阶段。

这一阶段 Cache 将会扫描是否存在请求的内存地址,如果找到了,则返回该内存地址所对应的缓存块;如果没找到,则继续执行下一步操作。

3. 替换阶段。

这一步是针对 Cache 中的容量有限的情况,假如Cache中已经存储了足够多的数据,但是需要存储的数据之前并没有被缓存(称为Cache miss),因此需要将Cache中最近最少被使用的数据替换,并将这些新数据写入 Cache 中。

4. 写回周期。

这一阶段是指当 Cache 中的数据发生改变时,在下一次访问内存块时,Cache 不仅会将新数据传回内存存储,而且也会更新Cache 中相应的缓存块,确保 Cache 中的数据与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同步。

通过上述过程,Cache 可以减少内存访问产生的时间延迟,从而加快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Cache miss 和 Cache 内存储器的容量限制,可以采取多级Cache 或 Cache 缓冲区的形式进行优化。

cache计算机组成原理

cache计算机组成原理

cache计算机组成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计算机组成原理里超级有趣的一个东西——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你可以把计算机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的办公室。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员工(部件)在忙忙碌碌地干活。

而Cache呢,就像是办公室里最机灵的小秘书。

为啥这么说呢?你想啊,CPU(中央处理器)这个大老板,每天都要处理好多好多的数据,就像大老板每天要做各种决策一样。

这些数据呢,原本是放在内存这个大仓库里的。

可是呀,内存离CPU有点远,每次CPU要找个数据,就像大老板要从老远的大仓库里找个文件一样,特别费时间。

这时候,Cache就闪亮登场啦。

Cache这个小秘书特别聪明,它就在CPU的身边,离得超级近。

它就像有个超能力,会提前猜一猜CPU这个大老板接下来可能会用到哪些数据。

然后呢,它就偷偷地从内存这个大仓库里把那些可能会用到的数据拿过来,放在自己这里。

当CPU说:“我要找个数据啦。

”Cache就会特别快地说:“老板,你要的是不是这个呀?”然后一下子就把数据给CPU了。

这速度,就像闪电一样快。

Cache这个小秘书呀,它的存储空间可没有内存那么大。

它就像是一个小巧精致的文件柜,虽然装不了太多东西,但是放的都是最最常用的文件。

比如说,你每天都要用到的办公软件的一些小设置之类的。

它把这些常用的数据放在身边,就为了能让CPU快速拿到。

那Cache是怎么知道哪些数据是常用的呢?这就像是小秘书有自己的小秘诀。

它会根据数据被访问的频率呀,还有一些算法来判断。

就好像小秘书会观察,哪些文件大老板经常看,哪些偶尔才看一次。

经常看的就牢牢放在自己身边的小文件柜里,不常看的就先放一边。

有时候呀,也会出点小状况。

比如说,Cache以为CPU会用到某个数据,就把它从内存里拿过来了,结果CPU要的是另外一个数据。

这就像小秘书猜错了大老板的心思。

不过没关系呀,Cache会很快调整自己的策略,再去内存里找正确的数据。

而且呢,Cache还有不同的级别。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1.1 Cache的工作原理
Cache的实现原理是:将CPU最近最可能用到的指令或数据从主存复制到Cache中,当CPU下次再用到 这些信息时,就不必访问慢速的主存,而直接从快速的Cache中得到,从而提高访问速度。
Cache的工作原理
当 CPU 发 出 读 命 令 时 , Cache 控 制部件先要检查CPU送出的地址,判 断 CPU 要 访 问 的 地 址 单 元 是 否 在 Cache 中 。 若 在 , 称 为 Cache 命 中 , CPU 就 可 直 接 从 Cache 中 访 问 ; 若 不 在,则称为Cache未命中(或失效), 这时就需要从内存中访问,并把与本 次访问相邻近的存储区内容复制到 Cache中,以备下次使用。组内全相联映来自的方法。高速缓冲存储器
1.3 Cache的替换策略
当CPU访问的数据不在Cache中(即Cache未命中)时,就要访问主存,并把数据所在的页调入Cache,以 替换Cache中的页。
从C随ac机he替中换随算机法地选 一页替换。
先进选先择出最(先F调IF入O的)页算法 替换
最近最少使用(LRU) 选择最算近法最少使用 的页替换。
写 贯 穿 法 ( WT ) : 在 对 Cache 进 行 写 操作的同时,也写入主存。
回 写 法 ( WB ) : 在 对 Cache 进行写操作时,不写入主存,只是 在Cache中加以标记。只有当Cache 中的数据被再次更改时,才将原更 新的数据写入主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高速缓冲存储器
1.2 Cache的地址映射
被复制到Cache中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地址与在Cache 中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Cache的地址映射。
为了方便管理,将主存和Cache都分成大小相等的 若干页。设主存容量为2n,Cache容量为2m,页的大小 为2p(即页内地址有p位),则主存的页号(即页地址) 共有n-p位,Cache页号共有m-p位。这样,在进行地 址映射时,就是把主存页映射到Cache页上(即页号的 映射)。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程序的访问局部性程序的访问局部性定义在较短时间间隔内,程序产生的地址往往聚集在很小的一段地址空间内。

具体体现有两方面:时间局部性:被访问的某一存储单元,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可能被再次访问;空间局部性:被访问的存储单元的邻近单元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可能也会被访问。

产生访问局部性的原因程序是由指令和数据组成的。

指令在主存中是按序存放的,存储单元是连续的,地址也是连续的,循环结构程序段或函数等子程序段再较短时间间隔内可能被重复执行,因此,指令的访问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性;数据在主存中的也是按序连续存放的,尤其是数组元素,常常被按序重复访问,因此,数据的访问也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性。

命中(Hit):若CPU访问单元所在的块在cache中,则称为命中。

命中的概率称为命中率(Hit Rate),是命中次数与访问总次数之比。

命中时,CPU在cache直接存取信息,所用的时间开销为cache的访问时间,称为命中时间(Hit Time)。

缺失(Miss):若CPU访问单元所在的块不在cache中,则称为不命中或缺失,缺失的概率称为缺失率(Miss Rate),是缺失次数与访问总次数之比。

缺失时,需要从主存读取一个主存块送cache,同时将所需信息送CPU,所用的时间开销为主存访问时间和cache访问时间之和。

通常将从主存读入一个主存块到cache的时间称为缺失损失(Miss Penalty)。

CPU在cache—主存层次的平均访问时间为。

由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特定,cache的命中率可以达到很高,接近于1,因此,即使Miss Penalty 远远大于Hit Time,但最终的平均访问时间仍可接近cache的访问时间。

cache工作流程程序执行中过程中,需要从主存取指令或读数据时,先检查cache是否命中,若命中,则直接从cache中读取信息送CPU进行运算,而不用访问主存储器;若缺失,则将访问地址内的数据送CPU进行运算,同时将当前访问的主存块复制到cache中。

cache 工作原理

cache 工作原理

cache 工作原理
缓存是一种高速的存储方式,用于存储最常访问的数据,以便提高数据处理和访问速度。

它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间换时间的概念。

当程序需要读取数据时,首先会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该数据。

如果存在,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并且可以避免访问更慢的主存储器或远程服务器。

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数据访问的时间。

如果缓存中不存在所需的数据,这时候就需要从主存储器或远程服务器中读取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缓存中。

下一次需要相同数据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而不需要再次访问主存储器或服务器。

为了提高缓存的效率,缓存通常采用一定的替换策略。

如果缓存已满并且需要将新的数据存储到缓存中,就需要替换掉一部分存在的数据。

常见的替换策略有最近最少使用(LRU)、先进先出(FIFO)等等。

另外,为了保持缓存的一致性,缓存还会采用一定的更新策略。

当数据在主存储器中被修改时,缓存中的相应数据也需要被更新。

更新策略可以是写回(Write-back)或写直达(Write-through)。

缓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命中、替换和更新。

当程序访问缓存的数据时,会进行命中检查,如果命中缓存,则直接读取;如果未命中,则需要从主存储器或服务器中读取,并
进行替换和更新。

总的来说,缓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常用数据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采用一定的替换和更新策略,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取。

计算机cache的名词解释

计算机cache的名词解释

计算机cache的名词解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Cache(缓存)是一种重要的硬件或软件组件,用于提高计算机数据访问的速度和效率。

无论是在个人电脑还是服务器中,Cache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Cache的概念、原理以及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一、Cache的定义与功能Cache,可以理解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它被设计用于临时存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以便更快地访问常用的数据。

Cache是位于中央处理器(CPU)和主存(RAM)之间的一层存储器,在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起到了缓冲和加速的作用。

Cache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存储常用数据和指令,在需要时迅速提供给CPU。

由于CPU频繁地从主存中获取数据的过程较慢,Cache通过存储经常使用的数据,可以减少对主存的访问时间,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二、Cache的工作原理Cache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命中”和“失效”。

当CPU请求数据时,Cache会先检查是否已经存储了所需数据。

如果已经存在于Cache中,称之为“命中”,CPU可以直接从Cache中获取数据,节省了主存访问和传输的时间。

如果所需数据不在Cache中,则称之为“失效”,此时Cache需要从主存中获取所需数据,并存储到Cache中,以备将来的访问。

Cache采用高速存储器技术,通常分为多个级别(L1、L2、L3等),其中L1 Cache距离CPU最近,速度最快,容量也最小。

而L2、L3等级别的Cache容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变慢,但仍然比主存要快。

三、Cache的分类根据存放数据的位置和性质,Cache可以分为三类:指令Cache(Instruction Cache)、数据Cache(Data Cache)和统一Cache(Unified Cache)。

指令Cache用于存放CPU执行指令时所需要的数据,例如程序的代码段、跳转地址等。

数据Cache则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中所操作的数据,例如变量、数组等。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数字电子技术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
1.1 Cache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如图6-18所示为Cache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
图6-1Cache存储体:存放由主存调入的指令与数据块。 (2)地址转换部件:建立目录表以实现主存地址到缓存地址 的转换。 (3)替换部件:在缓存已满时按一定策略进行数据块替换, 并修改地址转换部件。
图6-21 例6.2.3的地址格式、目录表格式
2.直接相联方式
地址映象规则:主存储器中一块只能映象到Cache的一个特定的块中。
(1)主存与缓存分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 (2)主存容量应是缓存容量的整数倍,将主存空间按缓存的容量 分成区,主存中每一区的块数与缓存的总块数相等。 (3)主存中某区的一块存入缓存时只能存入缓存中块号相同的位 置。
数字电子技术
图6-19 Cache的全相联映像方式
如图6-20所示为全相联地址转换图。
图6-20 全相联地址转换图
例1.1 某处理器的主存容量为1 MB,Cache的容量为32 KB,每块 的大小为16个字,试画出主、缓存的地址格式、目录表格式,并 计算每块的容量。
解: 如图6-21所示画划出主、缓存的地址格式、目录表格式。
3.组相联方式
组相联的映象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主存和Cache按同样大小划分成块。 (2)主存和Cache按同样大小划分成组。 (3)主存容量是缓存容量的整数倍,将主存空间按缓冲区的大 小分成区,主存中每一区的组数与缓存的组数相同。 (4)当主存的数据调入缓存时,主存与缓存的组号应相等,也 就是各区中的某一块只能存入缓存的同组号的空间内,但组内 各块地址之间则可以任意存放,即从主存的组到Cache的组之间 采用直接映象方式;在两个对应的组内部采用全相联映象方式。

cache工作原理

cache工作原理

cache工作原理缓存(Cache)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高速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时常访问的数据,以提高数据访问的速度和效率。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缓存通常位于CPU和主存之间,作为两者之间的缓冲区域,用于存储CPU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CPU和主存之间建立多级缓存层次结构,将数据从慢速的主存复制到快速的缓存中,以便CPU能够更快地访问数据。

当CPU需要读取数据时,首先会在最高级别的缓存(一级缓存)中查找,如果数据在缓存中找到(命中),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如果数据不在缓存中(未命中),则需要从主存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复制到缓存中,以供后续的访问。

缓存的命中率是衡量缓存性能的重要指标,命中率越高,说明缓存中的数据被频繁使用,缓存能够更有效地提供数据。

缓存的命中率可以通过统计缓存的命中次数和访问次数来计算,命中率等于命中次数除以总的访问次数。

缓存采用的是局部性原理,即在短期内,CPU往往会多次访问相同的数据或者附近的数据。

这是因为程序的执行往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性,即程序倾向于访问最近使用过的数据或者附近的数据。

缓存利用了这种局部性原理,将最近使用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以便CPU能够更快地访问。

缓存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缓存的容量、缓存的映射方式、缓存的替换策略和缓存的写回策略等。

缓存的容量是指缓存能够存储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

缓存的容量越大,能够存储的数据量就越多,但也会增加成本和访问延迟。

缓存的容量普通是根据系统需求和成本效益来确定的。

缓存的映射方式是指将主存中的数据映射到缓存中的方式。

常见的映射方式包括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

直接映射是最简单的映射方式,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射到缓存中的一个特定位置;全相联映射是最灵便的映射方式,主存块可以映射到缓存中的任何位置;组相联映射是直接映射和全相联映射的折中方式,将缓存划分为多个组,每一个组中包含多个缓存行,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射到某个组中的某个位置。

cache工作原理

cache工作原理

cache工作原理一、概述Cache(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一种高速存储器,用于加快数据访问速度。

它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作为CPU和主内存之间的缓冲区,存储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

Cache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最近使用的数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访问。

二、Cache的层次结构1. L1 CacheL1 Cache是位于CPU内部的一级缓存,分为L1数据缓存和L1指令缓存。

L1数据缓存用于存储最近访问的数据,而L1指令缓存用于存储最近访问的指令。

由于L1 Cache位于CPU内部,访问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几个时钟周期。

2. L2 CacheL2 Cache是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的二级缓存。

它的容量比L1 Cache大,但访问速度相对较慢。

L2 Cache的作用是存储CPU频繁访问的数据块,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当L1 Cache无法命中时,CPU将从L2 Cache中查找所需的数据。

3. L3 CacheL3 Cache是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的三级缓存。

它的容量更大,但访问速度相对较慢。

L3 Cache的作用是存储CPU频繁访问的数据块,以进一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当L1和L2 Cache无法命中时,CPU将从L3 Cache中查找所需的数据。

4. 主内存主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存储器,容量较大。

当Cache无法命中时,CPU 将从主内存中获取所需的数据。

相对于Cache,主内存的访问速度较慢。

三、Cache的工作原理1. 缓存命中当CPU访问数据或者指令时,首先会在Cache中进行查找。

如果所需的数据或者指令在Cache中已经存在,即发生了缓存命中,CPU将直接从Cache中获取数据或者指令,而不需要访问主内存。

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数据访问速度。

2. 缓存不命中如果所需的数据或者指令在Cache中不存在,即发生了缓存不命中,CPU将从主内存中获取数据或者指令,并将其加载到Cache中。

这样在下一次访问时,就可以直接从Cache中获取,而不需要再次访问主内存。

cache知识点

cache知识点

cache知识点一、Cache的概念。

1. 定义。

-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之间的一种小容量、高速的存储器。

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例如,CPU的运算速度非常快,而主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Cache可以在CPU需要数据时,快速提供数据,减少CPU等待数据从主存传输的时间。

2. 工作原理。

- 当CPU需要读取数据时,它首先在Cache中查找。

如果数据在Cache中(称为Cache命中),则可以直接从Cache中快速读取数据,这个过程非常快。

如果数据不在Cache中(称为Cache未命中),则CPU从主存中读取数据,并且会把这个数据所在的一块数据(包含这个数据及其相邻的数据)从主存调入Cache中,以便下次访问时能够在Cache中命中。

- 同样,当CPU要写入数据时,有两种写入策略。

一种是写直达(Write - through),即CPU在写入数据到Cache的同时,也直接写入到主存。

这种策略保证了主存和Cache数据的一致性,但写操作速度较慢。

另一种是写回(Write - back),CPU只把数据写入Cache,当被修改的数据块要被替换出Cache时,才把数据写回主存。

这种策略提高了写操作的速度,但需要更多的控制逻辑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二、Cache的结构。

1. Cache的组成部分。

- 存储体:用于存储从主存调入的数据。

存储体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存储一定字节的数据。

- 标记阵列(Tag Array):用于标记Cache中的数据块来自主存的哪个位置。

因为Cache中的数据是从主存调入的,为了能够知道Cache中的数据对应主存中的哪些数据,需要标记阵列来进行标识。

- 控制逻辑:负责Cache的读写控制、数据替换策略的执行等操作。

例如,当Cache满了需要替换数据块时,控制逻辑根据设定的替换策略(如最近最少使用LRU 策略等)来选择要替换的数据块。

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位于计算机处理器和主存之间的一种存储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预先将主存中的数据和指令复制到缓存中,并将最近访问过的数据和指令保存在缓存中。

当处理器需要读取数据或指令时,首先会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需要的数据或指令。

如果存在,则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从而加快读取速度;如果不存在,则需要从主存中获取,并将其复制到缓存中以备将来使用。

缓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读取请求:当处理器需要读取数据或指令时,首先会发送读取请求给缓存。

2. 检查缓存:缓存会检查自身是否包含所需的数据或指令。

如果命中(hit),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如果未命中(miss),则进入下一步。

3. 访问主存:当缓存未命中时,会发送请求给主存,从主存中读取所需的数据或指令。

4. 更新缓存:主存返回数据或指令后,将其复制到缓存中,并更新缓存的标记信息。

5. 返回数据:最后,缓存将数据或指令返回给处理器。

通过将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保存在缓存中,可以减少处理器对主存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高速缓存采用了较快的存储介质和更接近处理器的位置,以便更快地访问数据和指令。

同时,缓存采用了更小的容量,以节省成本,并且使用
了一些替换算法来选择替换缓存中的数据,以便能够存储更多的热点数据。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
1.1 cach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念
为了解决存储器系统的容量、存取速度及单位成本 之间的矛盾,可以采用cache―主存存储结构,即在主存 和CPU之间设置cache,把正在执行的指令代码单元附近 的一部分指令代码或数据从主存装入cache中,供CPU在 一段时间内使用。由于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在一定容 量cache的条件下,可以做到使CPU大部分取指令代码及 进行数据读写的操作都只需通过访问cache就可实现,而 不是访问主存实现。
高速缓冲存储器
1.2 cache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辅助硬件电路
高速 缓存

CPU

高速缓冲存储器
1.2 cache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替换控

制部件



CPU 寄 存 器
Cache-主 存地址变 换机构
cache 地址 寄存
Cache 存储器

MA

高速缓冲存储器
1.2 cache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3)随机替换策略 是从特定的行位置中随机地选取一行替换
高速缓冲存储器
1.3 cache的地址映像
高速缓冲存储器
1.3 cache的地址映像
读操作
- 一种是需要的数据已在cache存储器中,那么只需直接访问cache存储器, 从对应单元中读取信息到数据总线。 - 另一种是所需要的数据尚未装入cache存储器中,CPU在从主存读取信息 的同时,由cache替换部件把该地址所在的存储内容从主存复制到cache中。
写操作
- 其一,命中时,不但要把新的内容写入cache中,还必须同时写入主存, 使主存和cache内容同时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原理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原理简介
什么是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一种用于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的存储器层次结构。

•它位于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作为一个中间层,存储处理器频繁使用的数据,以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局部性原理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设计基于计算机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局部性原理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

–时间局部性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CPU对某些数据的访问很频繁。

–空间局部性指的是当访问某个地址时,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访问附近的地址。

2.缓存工作原理
–高速缓冲存储器通过存储最近使用的数据来加速访问速度。

–缓存采用一种称为缓存行的数据块单位,将主存储器中的数据缓存在缓存中。

–缓存行的大小一般为2^n字节,其中n为缓存行地址的位数。

–当CPU需要从主存储器中读取数据时,首先会检查缓存中是否有对应的缓存行。

–如果有,称为缓存命中;如果没有,称为缓存未命中。

3.缓存命中
–当缓存命中时,CPU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避免了对主存储器的访问,大大提高了访问速度。

–同时,缓存还可以缓存下一条指令,提前加载到缓存中,以等待CPU的执行。

4.缓存未命中
–当缓存未命中时,需要从主存储器中读取数据,此时会引起一定的延迟。

–缓存未命中会触发缓存替换算法,将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行替换出去,腾出空间存放新的缓存行。

5.缓存替换算法
–常见的缓存替换算法有最近最久未使用(LRU)、先进先出(FIFO)和随机替换等。

–这些算法会根据缓存行的使用频率等因素来进行替换决策。

–替换算法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硬件架构。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优势与应用
•高速缓冲存储器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

•它可以减少CPU对主存储器的访问次数,缩短了数据传输的时间。

•高速缓冲存储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硬件架构中,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等。

结论
•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一种存储层次结构,通过局部性原理和缓存工作原理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它的工作原理复杂,涉及缓存命中、未命中和替换算法等机制。

•高速缓冲存储器对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