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思路解析: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创造意义的著名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其影响深远,举世闻名。

答案:李冰都江堰

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①二王庙②分水鱼嘴③石人水尺④飞沙堰⑤宝瓶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思路解析: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组成部分,二王庙是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石人水尺是用来观测内江水量的。

答案:D

3.湖北随县出土了我国战国青铜曾侯_________。这些乐器的大量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_________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思路解析:战国编钟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乐器,体现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水平,具有重大的影响。

答案:乙编钟音乐文化

4.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

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

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思路解析:战国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由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组成,分不同的乐音和音区。

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把内江的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的工程是( )

A.分水鱼嘴

B.飞沙堰

C.宝瓶口

D.二王庙

思路解析: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宝瓶口将内江之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二王庙并不是水利建筑。

答案:C

2.“天府之国”是在今天的( )

A.广东

B.四川

C.湖南

D.云南

思路解析: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答案:B

3.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 )

A.青城山

B.都江堰

C.郑国渠

D.随县编钟

思路解析:2000年,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与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B

4.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 )

A.韶乐

B.钟鼓之乐

C.祭祀礼乐

D.唐乐

思路解析: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有一种双音钟分侧鼓音和正

鼓音,唐乐很明显不是战国时流行的,祭祀礼乐是钟鼓之乐的一部分。

答案:B

5.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编钟,出土的省份是( )

A.湖南

B.湖北

C.陕西

D.四川

思路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共65件,编成8组。表明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答案:B

6.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思路解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共65件,编成8组。

答案:C

快乐时光

某学校开展了一个家庭问题讨论课。在一个教室里,教师问学生:“你们认为要消除家长与学生不和的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一个同学大胆地站起来,对老师说:“最好的办法是:您在我的学习成绩单上全填上5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的( )

A.楚国

B.赵国

C.秦国

D.蜀国

思路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答案:C

2.都江堰中水利工程中使江水分流的工程是( )

A.分水鱼嘴

B.分洪区

C.内江

D.宝瓶口

思路解析:“宝瓶口”这一人工通道,将内将之水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内江并不是都江堰的工程。

答案:A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反映的是哪项水利工程的作用(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六辅渠

D.白渠

思路解析:从题干中“水旱”“无荒年”可判断与农业生产有关,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答案:B

4.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思路解析::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改变了以前经常有水患的问题。

答案:A

5.读下列材料:

从古至今,我国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华大地上修建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是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按灌溉和防洪的需要,合理控制内、外江的江水流量,合理控制,利用自然资源,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

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千多年前,李冰有这样高超的设计和施工安排,不能不令人赞叹!

请完成下列问题:

谈谈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思路解析:结合材料提供的线索,再根据有关都江堰的各种资料,综合分析都江堰防洪、灌溉的功能及其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1)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

(3)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是一座综合型、生态型水利枢纽。

(4)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6.阅读下列故事:

编钟的历史

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打击乐器,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它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上,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3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钟柄部分是空心的,并与内腔相通,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近年来,在殷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又发现了有5枚一套的编钟,可构成四声音阶序列。

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3枚或5枚发展为8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当时的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演奏,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9枚一组或13枚一组。

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的擂鼓墩出土了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65枚,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

2000年2月,湖北荆州战国楚墓发掘出两套2 300年前的大型编钟,各由14件组成,青铜制造,高0.72米。

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