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 czgkwcom

合集下载

脊髓肿胀治疗方案

脊髓肿胀治疗方案
七、结语
脊髓肿胀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合法合规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希望本方案能为脊髓肿胀患者及家属提供有益的指导,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第2篇
脊髓肿胀治疗方案
一、前言
脊髓肿胀是一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病情及患者个体差异。本方案旨在为脊髓肿胀患者提供一份详细、合法合规的治疗指导,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六、注意事项
1.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种类。
2.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3.积极参与康复训练,遵循训练计划。
4.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5.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七、法律声明
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得违反医疗伦理。
-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脊髓肿胀,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减压手术、脊柱固定手术等。
五、治疗周期及评估
1.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周期。
2.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八、结语
脊髓肿胀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详细、合法合规的治疗指导,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希望本方案能为脊髓肿胀患者及家属提供有益的帮助,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3)神经营养药物: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神经修复。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
2.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缓解脊柱压力,改善脊髓血液循环。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6例的诊断和治疗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6例的诊断和治疗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6例的诊断和治疗
程伟;牛朝诗;汪业汉
【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7)2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和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SEH好发青壮年患者,多急性起病.患者术前神经功能状态越好预后越好,随访证实术后6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MRI是最佳最快诊断方式,尽早椎板减压手术可以有效恢复脊髓功能.
【总页数】3页(P29-30,46)
【作者】程伟;牛朝诗;汪业汉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J], 初明;李国忠;钟震宇;蔺友志;战华;程玉;杨孔宾;赵世光
2.儿童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J], 张庭荣;成晓江;石鑫
3.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J], 高星;彭辉
4.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J], 张连群;吕明;傅强;张士刚;房宝军;杨风海
5.自发性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J], 韩芸峰;王振宇;陈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硬膜外血肿中医诊疗方案

硬膜外血肿中医诊疗方案

(脑膜外瘀血病)急性硬膜外血肿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有头部损伤史,(2)主要症状:头痛(胀痛为主)、或神情木呆,健忘,神志恍惚,或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双手紧握。

常伴有呕吐。

(3)次要症状:偏瘫,语言不利或昏语、不语,或昏沉嗜卧,或可出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

(4)头颅CT可提示在颅骨与硬脑膜间见梭形高密度病灶。

(5)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

具备(1)、(4),加(2)、(3)、(5)中的任何一项症状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1)有头部外伤史,患者常有伤后当时清醒,以后昏迷,或出现有中间清醒期的意识障碍过程。

(2)常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及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

(4)头颅CT检查病变区多呈凸透镜状高密度影,部份患者中线结构偏移。

辨证分析:外力损伤头部至头部骨塌陷、震裂,脉络受损,血离经髓则渗溢流瘀,故头痛,瘀血阻于脑脉,压迫脑髓,蒙闭清,故出现昏厥,不省人事,神情木呆,健忘,神志恍惚、昏沉嗜卧、错语。

手足三阳经循行均经过头面部,连于四肢及舌本,瘀血瘀阻头部面脉络,流窜经脉,故出现四肢偏瘫,失语或语言不利。

足阳明胃经上耳前,过额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头部经脉受阻,流窜足阳明胃经,胃气升降失常,故出现呕吐。

手阳明经脉受阻,郁而化热,上传于手太阴肺经,肺失宣降,痰浊内生,肺气上逆,故出现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

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多为瘀血内阻之象。

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脑膜外瘀血苏醒期头痛与内伤头能相鉴别:二者都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但外伤头痛有外伤史,内伤头痛无外伤史。

脑膜外瘀血头痛与眩晕相鉴别,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脑膜外瘀血病头痛原因多为外伤所致,眩晕以内伤为主,头痛以疼痛为主,眩晕以昏晕为主,重侧有视物眩转。

而头痛多无视物眩转。

脑膜外瘀血昏聩期与中风相鉴别:中风病无外伤史,以老年人多见,素有肝阳亢盛病史,中脏腑者突然昏仆,并伴有口舌斜,偏瘫失语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而厥证可有外伤史或无外伤史,以中青少年多见,多无肝阳亢盛病史,伤后即不省人事,可出现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硬脑膜外血 肿的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 等。
及时治疗:一旦出现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的重要性:预测患者病情发展,制定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的方法: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预后评估的内容: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 预后评估的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等
磁共振成 像 (MRI): 可显示血 肿的性质、 范围和周 围组织情 况
血管造影: 可显示血 肿的血管 来源和血 流情况
超声检查: 可显示血 肿的位置、 大小和血 流情况
核素扫描: 可显示血 肿的血流 和代谢情 况
脑电图 (EEG): 可显示血 肿对脑功 能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 生化、凝血功能等
手术治疗:进行开颅手术,清除 血肿
心理治疗:进行心理辅导,帮助 患者缓解压力和焦虑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预防与康复
05
预防措施
避免头部外伤:避免头部受到撞击、挤压等外伤,以减少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硬脑膜外血肿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积极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对血 管壁的损害。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增加硬脑膜外血肿的风险。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职业、病史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凝血功能等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药物 治疗等
预后评估:恢复情况、并发 症等
病例分析内容
患者年龄、性别、 职业等基本信息
病史:包括既往病 史、家族史等
症状: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等
体征:神经系统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发表时间:2014-06-20T16:21:30.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岳梨蓉向述天刘晨苏伟李颖文曾俊仁周芸[导读] MR可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

岳梨蓉向述天刘晨苏伟李颖文曾俊仁周芸(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 650021)【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表现,提高认识。

方法对我院的5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特点。

结果 5例患者均无明显的外伤史,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及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2例,胸腰段1例,腰段1例。

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以T2WI显示最佳。

5例血肿在T1WI图像均为等信号,T2WI图像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

结论 MR是诊断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最佳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还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受损的情况。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脊髓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5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022-02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otoma,SSEH)是一种少见疾病,起病急,短时间内即可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易发生不可逆神经功能损害或截瘫。

本文报道5例,结合文献分析其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25岁~82岁。

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及凝血机制障碍病史,患者临床症状均为急性起病,就诊时间为出现临床症状后6~54h,临床表现为相应脊髓节段疼痛、感觉异常,并双下肢无力等。

抬举重物和用力排便后出现症状各l例,其余3例均无明显诱因。

硬膜外血肿诊疗规范

硬膜外血肿诊疗规范

硬膜外血肿一、定义硬脑膜外血肿是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外腔与颅骨之间。

二、诊断(一)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由于硬脑膜外血肿出血来源的特点,一般病史在伤后数小时至1-2日内。

2.意识障碍意识改变受原发性脑损伤及其后的血肿形成的继发脑损伤的影响,常见有如下几种类型:(1)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如脑震荡,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而血肿形成得不是很快,因此在脑疝形成前有一段数小时的中间清醒期,形成受伤后立即昏迷-清醒-再昏迷过程。

(2)原发性脑损伤较重,加之血肿形成较为迅速,此时无中间清醒期,仅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3)原发性脑损伤甚轻或原发性脑损伤很局限,不存在原发昏迷,只当血肿增大脑疝形成后出现昏迷。

3.头皮血肿或挫伤往往在血肿形成部位有受力点所造成的头皮损伤。

4.瞳孔变化在血肿形成后的早期,患侧瞳孔一过性缩小,即之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同侧眼睑下垂。

晚期对侧瞳孔亦散大。

5.锥体束征早期血肿对侧肢体力弱,逐渐进行性加重。

晚期出现双侧肢体的去大脑强直。

6.生命体征表现为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以及体温升高。

7.其他昏迷前有头痛、烦躁不安;呕吐、遗尿和癫痫等。

(二)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约90%病例伴有颅骨骨折。

2.头颅CT扫描该项检查可明确是否有血肿形成,血肿定位,计算出血量,中线结构有无移位及有无脑挫伤等情况,骨窗像对骨折的认识更加明了。

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有一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

三、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适应证如下:1.病人意识无进行性恶化。

2.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原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进行性加重。

3.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4.除颞区外,大脑凸面血肿量<30ml,颅后窝血肿<10ml,无明显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5mm、环池和侧裂池>4mm。

可采取保守治疗,止血,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概述
02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影像学检查
03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04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预防与护理
05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病例分析
06
Part One
单击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Part Two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概述
资料分析: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
病例分析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
影像学检查:CT、MRI等,明确血肿位置、大小、形态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评估治疗效果
康复情况: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包括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等
预后预测:根据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Part Five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头部受伤:避免让孩子头部受到撞击或摔伤,如摔倒、碰撞等。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起硬脑膜外血肿的疾病。
监测疗效: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监测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Part Four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物理治疗:使用冰敷、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
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硬脑膜外血肿的护理与调养
06
家庭护理
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养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 鸡蛋、牛奶等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 避免脱水
生活调养
神经功能评估:格拉斯哥昏 迷量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药物 治疗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脑膜瘤: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肿瘤形态、位置和边界 脑梗死: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脑组织病变和血管情况 脑出血: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脑组织出血情况和出血量 脑炎: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脑组织炎症情况和病变范围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步行、平衡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语言训练:进行语言训练,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以改善语言功能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康复信心
注意事项
避免头部受伤:佩戴头盔、安全帽等防护 装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 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心理支持和鼓励 放松训练: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 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表现、诊断及处理流程

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表现、诊断及处理流程

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表现、诊断及处理流程KEYPOINT1.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EH)是腰椎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后遗症;2.吸烟、术前舒张压、抗凝剂药物治疗、凝血障碍、术中使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术后引流量是腰椎减压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还包括如低血钙水平和术后球蛋白降低。

严重失血和多节段手术可能导致肌力恢复不良;3.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和血肿发现24小时内翻修手术是完全康复的重要预测因素;4.脊柱减压术后早期发现并及时清除血肿是避免神经功能恶化,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有研究显示,在接受腰椎减压手术的患者中,有33-100%的患者出现无症状的硬膜外血肿,但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仅为0.1-0.24%。

虽然很少见,但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肠和膀胱功能障碍、鞍状麻木、坐骨神经痛和下肢运动无力以及性功能障碍。

了解脊髓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外科医生及时做出诊断及处理。

1腰椎减压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EH)该研究15562例腰椎间盘减压术患者中,25例因初次脊柱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

对照组从同期接受腰椎减压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

收集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的病历资料,通过病例与对照组的比较,以及术后肌力、顽固性疼痛、鞍式麻木等的评估,确定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率为0.16%。

初次手术后,20例(80%)患者出现肌力进行性下降,14例(56%)患者出现顽固性疼痛,19例(76%)患者采用鞍式麻木。

术前舒张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和术后引流量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

SEH病例组术后肌力下降症状与失血量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认为:术前舒张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和术后引流量是腰椎减压术后出现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

严重失血和多节段手术可能导致肌力恢复不良。

脊柱减压术后早期发现血肿,及时清除血肿是避免神经功能恶化,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诊疗与处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1页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
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 肿30~40%左右。常见于青壮年,﹥60 岁或﹤2岁人群发生率较低;血肿以颞部 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页
硬膜外血肿多为急性,有甚至可在伤 后3~24h内发生脑疝。急性硬膜外血肿 是指发生在伤后3d内血肿,其中伤后3小 时内出现脑受压征者称之为特急型。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5页
3. 钻孔穿刺抽吸术
简便易行,有利于快速挽救患者生命 ,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紧急抢救,可暂 时部分缓解颅高压,赢得时间。常惯用于 院前或术前抢救。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6页
4. 钻孔置管引流术
也可用于部分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 做到快速引流血肿,抢救病人。其适应 症为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约20~50ml ,经CT明确定位,中线移位达0.5cm以 上,无继续出血者。
经颅近红外线分光镜检验
该检验已由Gopmath等证实能够准确 地发觉颅脑损伤病人急性颅内血肿。在经 CT证实EDH,SDH或ICH病人中,血肿半 球侧与对侧在视觉密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16页
优点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必须马上到手 术室治疗头部损伤病人,这项检验对发 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很大帮助。
第6页
二、 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与血肿部位、 增加速度和并发硬膜下损伤相关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7页
(一)意识障碍
1. 伤后一直清醒; 2. 伤后一直昏迷; 3. 伤后清醒随即昏迷; 4. 伤后昏迷随即清醒; 5. 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

硬脑膜外血肿疾病

硬脑膜外血肿疾病

硬脑膜外血肿疾病硬脑膜外血肿是指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

因头部患病外力直接打击,产生颅骨骨折或颅骨局部变形而造成血管损伤出血所致。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伤后发生短暂昏迷,醒后消失颅内压增高症状再次发生昏迷,并有脑疝表现。

其发生率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占2—3%,在颅内血肿中占25—30%,大多数为急性者和单发性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为严峻的继发性病变之一,治疗效果与准时诊治亲密相关。

只要早期诊断,准时手术,预后多属良好,否则将导致脑功能不行逆的损害。

死亡率约为10%。

病因外伤史:颅盖部,特殊是颞部的直接暴力伤,局部有伤痕或头皮血肿,颅骨x线摄片发觉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或后枕部受伤,有软组织肿胀、皮下淤血,颅骨x线撮片发觉骨折线跨过横窦;皆应高度重视有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症状1.大多数头部外伤后消失短暂性昏迷,多有局部头皮伤。

2.猛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消失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

3.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逝、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上升。

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消失病理性呼吸。

检查CT检查:若发觉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可有助于确诊。

CT检查还可明确定位、计算出血量、了解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以及脑挫裂伤、脑水肿、多个或多种血肿并存等状况。

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1、头部X线摄片多能显示颅骨骨折线,对推断头颅受伤着力部位、出血来源和血肿的位置、类型有关心。

2、头部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硬脑膜外血肿的部位、形态、数目及血肿量,能快速地对硬脑膜外血肿作出明确诊断,列入首选检查专案。

3、磁共振检查也能对硬脑膜外血肿作出明确诊断。

4、在无CT和磁共振检查条件时,只要病情允许,应进行脑血管造影术,及早明确诊断。

5、有明显局部脑的继发损害,ECT检查有助于了解局部脑的功能。

6、诱发电位可以确定有无继发脑干损害。

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研究

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研究

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研究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脑部血管疾病,其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嗜睡、意识障碍以及偏瘫等。

由于疾病的高发性以及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了医学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

一、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1. 临床表现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常常难以确定,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

因此,在对硬脑膜下血肿进行诊断时,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便早期发现血肿。

2. 影像学检查脑部CT和MRI是当前判断硬脑膜下血肿的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地显示血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诊断硬脑膜下血肿,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1. 保守治疗硬脑膜下血肿的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早期轻度血肿的患者,主要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镇痛、降压等。

但是,保守治疗并不能治愈硬脑膜下血肿,只能缓解一些症状,因此对于严重的硬脑膜下血肿,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硬脑膜下血肿较大或者患者症状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清除血肿,减少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避免患者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3. 小脑下裂开颅减压术小脑下裂开颅减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颅骨的切开和清除硬脑膜下血肿来减缓颅内压力,缓解患者的症状。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侵袭性小、恢复快等优点。

4. 关节镜下清除血肿术关节镜下清除血肿术是一种新近开展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关节镜将血肿清出,不开颅、不损伤脑组织。

该手术的优点是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

5.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较为新兴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微小切口侵入颅腔,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

该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一种治疗硬脑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总之,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表现
一、意识障碍
新血肿形 成之前 原发性血 肿形成
新血肿形 成
昏迷
清醒
昏迷
临床表现
• 二、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
随着血肿的体积增大病人常有头痛,呕吐加剧, 出现库欣反应。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 严重后果。
• 三、神经系统症状
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系统 体征,仅在血肿压迫脑功能区时,才表现出相应症 状。但如血肿持续增大,引起脑疝时,则可表现出 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等典型征象。
处理原则
• 手术指征 1. 意识障碍程度加深; 2. 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 性升高表现; 3. 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4. 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5. 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 手术; 6. 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 检查血肿较大,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
健康指导
1.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 (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 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当的户外活动(颅 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 发生意外). 3. 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 的半年后。 4. 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 随访。 5. 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 压氧等。 6. 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硬 膜 外 血 肿 的 治 疗 与 护 理
杨琴
主 讲 内 容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措施
病因病理
• 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占颅内血 肿25%-30%,以急性发生为主,一般发生在 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 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 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 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 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硬膜外 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诊断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诊断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诊断王安明;朱丽丽;赵汉青;程国勤【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06(017)002【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9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男4例,女5例,年龄9~57岁,平均36岁.所有病例均无明确外伤史.常规行SE T1WI矢状位及轴位,T2WI矢状位及轴位.7例注射GdDTPA 行增强扫描.结果:9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中,位于椎管内背侧8例,仅1例位于椎管内腹侧,累及3~5个椎体节段平均4个椎体节段.颈段4例,颈胸段4例,腰段1例.血肿呈新月形及长条状.3例血肿呈T1WI及T2WI高信号,4例血肿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呈等高混杂信号.血肿与脊髓间T1WI及T2WI均可见低信号线相隔,以T2WI明显.增强扫描3例见血肿壁强化,4例未见强化.结论:MRI是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最佳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血肿部位、范围、血肿的新旧程度及脊髓受压受损情况.【总页数】3页(P98-99,105)【作者】王安明;朱丽丽;赵汉青;程国勤【作者单位】解放军第97医院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4;解放军第97医院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4;解放军第97医院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4;解放军第97医院放射科,江苏,徐州,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R445.2【相关文献】1.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陆明园;温淑英;孙晓光;郑鹏宇;王毅纯2.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 [J], 陈庆东;郑汉朋;项剑瑜;邱乾德3.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J], 陆明园;温淑英;孙晓光;郑鹏宇;王毅纯4.自发性颈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诊断 [J], 李继海;朴哲;张树泉5.MRI诊断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6例并诊断价值分析 [J], 石珍;宋冬梅;齐景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张庭荣;成晓江;石鑫
【期刊名称】《新疆医学》
【年(卷),期】2005(035)00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临床特征、MRI特点、治疗及顸后相关因素.方法: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7例小儿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术前功能状况、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及预后因素.结果:患儿预后与神经功能状态以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患儿术前神经功
能状况越好,预后越佳,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越短,预后越好.结论:MRI是首选检查
方法,及时手术脊髓减压是预后好坏的关键.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张庭荣;成晓江;石鑫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儿童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1例的护理 [J], 陈紫君;俞银华;王燕飞
2.拔罐治疗诱发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一例报告 [J], 张卫宁
3.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6例的诊断和治疗 [J], 程伟;牛朝诗;汪业汉
4.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J], 高星;彭辉
5.自发性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J], 韩芸峰;王振宇;陈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初明;李国忠;钟震宇;蔺友志;战华;程玉;杨孔宾;赵世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7(7)3【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 16例患者的硬脊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 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予以保守治疗,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页数】5页(P246-250)【作者】初明;李国忠;钟震宇;蔺友志;战华;程玉;杨孔宾;赵世光【作者单位】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脑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6例的诊断和治疗 [J], 程伟;牛朝诗;汪业汉2.儿童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J], 张庭荣;成晓江;石鑫3.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J], 高星;彭辉4.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J], 张连群;吕明;傅强;张士刚;房宝军;杨风海5.自发性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J], 韩芸峰;王振宇;陈晓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沧州市中心医院骨一科李书奎程才
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otomas SSEH)首次报告是Jackson 于1869年,是临床少见疾病,近年国内李雷等和赵宪林等的两组报告,分别为5例和6例。

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约占脊髓硬膜外压迫症的0.3—0.9%,但实际上SSEH发病率可能比报导的多见,因有些病例因未能认识或因无条件行MRI检查而漏诊。

Foo和Rossier统计155例脊髓硬膜外血肿,其中自发性占41%,继发性最主要原因是抗凝治疗占21%,脊髓血管畸形占6.8%,其它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腰椎穿刺医源性并发症非常少见。

1987年Mattel 等统计300例文献报告的脊髓硬膜外血肿,其中一半以上患者是自发性的出血。

发病年龄由6个月到79岁不等,但90%患者是中年和青年,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主要发病部位在胸段、上下扩展为胸颈段和胸腰段,Sklar最近报告的一组SSEH,认为在颈椎的发病率占优势,这可能和他们的病例多为创伤,且颈椎又是创伤的多发部位有关。

一病因
Lonjon认为SSEH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与轻微外伤、血液病浸润、抗凝治疗(阿斯匹林、或过量的大蒜摄取)、椎间盘突出、血管畸形等多种疾病有关,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始终也不能找到病因,多数学者认为,出血源是脊髓硬膜外静脉,因在脊髓硬膜外动脉很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中,我们也常看到椎管内静脉丛扩张充血,椎体静脉丛缺乏静脉瓣,不能抵抗压力,当剧烈的胸、腹腔增高时而自发破裂,如排便、咳嗽和打喷嚏时。

Gundry 和Heithoff 认为SSEH可能是由于邻近的腰椎间盘脱出,使脆弱的脊髓硬膜外静脉丛破裂,这是腰椎管SSEH发病与腰间盘突出关系密切的原因。

且大多数SSEH发生在硬膜背侧,少数发生在腹侧,同时伴有邻近的间盘突出,所以提出了间盘突出是静脉源性SSEH的原因之一。

Beatty和Wi nston脊髓硬膜外动脉是出血源,因为Crock和Yoshizawu研究的椎体和脊髓血液供应结果,表明脊髓硬膜外动脉网,要比以往认识的丰富和发达,且硬膜外间隙有一定的容量伸缩性,在硬膜外麻醉时,在数分钟内可向硬膜外腔注入1520ml的药液,所以当静脉出血时因速度慢、血量少不易导致脊髓压迫症状,但当小动脉破裂时,出血速度快、量较多,容易引起脊髓受压,而引起功能障碍。

赵宪林报告组的临床患者,支持脊髓硬膜外动脉性出血,因为患者都是突然发病,病情迅速发展导致截瘫或脊髓半横断症状,几乎没有临床症状慢性型和缓慢加重过程。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男性,发病部位多见于上胸段、下颈段,腰段少见,这可能和腰椎管内径较大,内容物为马尾代偿能力大有关,即使出现症状也较缓慢,症状轻或不典型,临床难以发现。

典型的症状是:突发后背、颈、肩胛区的疼痛,根性放射痛,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疼痛部位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并产生脊髓压迫症状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

症状的出现常发生在脊柱弯曲、扭转、翻身等动作后,以及胸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如:排便、咳嗽、喷嚏之后。

应与急性椎间盘脱出、急性脊髓缺血、脊髓硬膜外肿瘤或脓肿、脊椎炎、脊髓炎、心绞痛、胸或腹动脉瘤破裂等疾病相鉴别。

三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可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内血肿鉴别。

MRI 是最具权威性的诊断方法。

T1加权像的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动态信号变化最具诊断价值。

1.5T高场强和轴位梯度回波的T2加权像,能很好的判断血肿的部位。

SSEH 的MRI信号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超急性期(24小时内)血肿信号为等信号或稍高的T1和混杂的T2信号。

急性期(1—3天)为等T1和短T2信号,在急性血肿期出现T2的低信号,是由于出现了脱氧血红蛋白所致。

慢性期(7—14天)由于有包膜形成,Gd—DTPA 增强扫描,血肿呈环形强化。

脊髓硬膜外血肿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如怀疑脊髓硬膜外血肿应立即行MRI或CT检查。

对无条件早期做MRI检查者应严密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Sklar EM指出脊髓硬膜外血肿MRI影像学特点:(1)在T1加权像上表现多种信号强度,主要是等信号、高信号,在T1加权像上表现多种信号区域伴有高信号;(2)象硬膜外脂肪帽状盖在脊髓背侧;(3)与脊椎骨结构直接延续;(4)对脊髓硬膜外脂肪、蛛网膜下腔和脊髓有压迫征象;(5)血肿通常在脊椎管内侧后方。

治疗
一经确诊脊髓硬膜外血肿后,应立即行椎板减压血肿清除术。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研究显示,从症状开始到手术时间间隔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与神经恢复程度也呈负相关。

Lawton 等主张手术应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进行,超过12小时,神经恢复较慢或不完全。

但Suzuki H 等报告有未经手术治疗而自行恢复的病例。

这可能和出血的程度不同有关。

所以对临床症状轻、不再进展或已有早期恢复,MRI显示血肿有吸收趋势者,可在动态MRI的观察下,进行保守治疗更为合理。

这是因为手术治疗会有一些并发症,以及有术后再出血的可能。

为沧州市第三届骨科研讨会准备
2004年3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