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认为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其次,两者都强调实践的目的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必须具有目的性,即对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也认为,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目的中,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国家和人民。
最后,两者都强调实践的反馈作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同样认为,只有不断反思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才能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理论和实践观念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强调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应该注重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不断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述知行合一的思想
简述知行合一的思想从古至今,“知行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
“知行合一”思想包含深刻的理论内涵,在当今其思想的历史影响、社会意义和方法指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发展(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行论孔子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概念,《论语》中对“知”的解释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孟子对知行关系的理解包括知先行后与知行分离。
《孟子》中写道“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荀子认为知与行应该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不知地之厚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二)宋明理学的知行论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学派,宋代程颐提出知行关系中有了知,便自然而然能够实现行。
朱熹继承了这一观点,主张“知先行后”,但行的作用大于知,因为“行”是“知”的努力完成的最终目标。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针对程朱理学中“知行二分”说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活动的统一,他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黄宗羲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思想,进一步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行良知”,他强调“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
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断,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
(三)现当代的知行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样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有力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进行浅谈。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矛盾,并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则表现在其坚持改革和革命的实践,通过推翻旧社会的制度和建立新社会的制度,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进步。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变革的方向。
它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再次,马克思主义还关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通过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才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倡导建立一种能够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与人平等相待。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重视实践和斗争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应该为实践服务。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斗争的实践,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反对教条主义和僵化的思维,强调知行合一,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它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关注阶级和阶级斗争,注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强调实践和斗争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丰富它,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发展源泉。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主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结果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基于这一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认识都不能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社会历史条件的本质特点就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首先强调的是“知”,即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来指导行为。
而这种“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所谓的“知而行之”,即只有通过实践来得到验证的知识才是正确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理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上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都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它们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不断开展探讨和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姓名:班级:巢湖学院德行并举,知行合一背景介绍:俄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沙皇政府统治腐朽阶级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写作目的:是为了纪念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逝世三十周年是进一步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和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代表就是法国的昂立∙圣西门(1760-1826)、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创新理论来源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间接来源: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唯心主义体系:辩证法,突出观点,事物是一个过程,是发展的唯物主义体系:反对唯心主义宗教观,坚持历史唯心主义黑格尔费尔巴哈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创新直接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史的革命: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理论来源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直接来源: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
理论来源观点:猛烈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现象,预言共产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天才的设想未来新社会的状况:公有制,从事劳动按需分配,同情无产阶级唯心史观: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不认为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现实力量;反对阶级斗争,不认识其伟大作用;幻想通过说服教育使资产阶级自觉自愿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八世纪末叶同中世纪势力和僧侣势力斗争的法国唯物主义,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成果,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哲学思想,其中包括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概述中国传统知行观强调知识和实践的统一,提倡通过知行合一来达到人生的目标。
传统知行观起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付诸实践的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中,知行观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中。
知行观的理论基础是儒家的“格物致知”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知识的正确性,是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核心要义。
这种观点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而不仅仅是靠书本知识。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注重实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并且实践是理论最终的落脚点。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科学的实践是对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实践行为,也包括社会实践,强调理论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实现社会进步做出具体的努力。
三、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强调实践在认识和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传统知行观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认为实践是获得真知的途径。
其次,它们都鼓励人们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中。
无论是中国传统知行观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认为实践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发展自己。
最后,它们都认为实践必须与理论相结合。
无论是中国传统知行观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认为知识和实践应该相辅相成,只有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领导干部要做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
领导干部要做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者:马彦涛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第11期领导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担当了领航员的重任,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领导力量、实践主体与重要保障。
领导干部做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由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更体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对真理的认同与追求、推进中国梦前行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使命。
读原著、学原著、悟原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是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
“读原著、学原著、悟原著”,首先就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加强和提升“读原著、学原著、悟原著”的能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要真读、真学、真悟,一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的反复研读、学习、感悟;二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结合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是要“读经典、学经典、悟经典”。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最为核心、最为精华、最富于思想的理论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
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通过研读经典,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了解、熟悉、运用经典著作的内容,注重与实际的结合。
同时,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善于回归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把握经典作家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七讲-知与行:我能知道什么-
2、真理的本性 ● 真理符合论。真理=事实 ● 真理共识论。真理=理由 ● 真理意义论。真理=意义 ● 真理实用论。真理=实用 ● 真理融贯论。真理=逻辑一致 ● 二元真理论 事实真理与推理真理
知识基于理性,真理基于理性。 知识基于经验,真理基于经验。 推理真理或必然真理:真理是不随经验而变化的。 不能设想不可能性。 事实真理(经验真理)或或然真理:真理是随经 验而变化的。能设想不可能性。
16
3、真理与实践标准
l 真理与感觉 感觉的欺骗性与局限性 感觉不可全不信,但不可全信。 l 真理与理性 真理是清楚明白的,但清楚明白的不一定 是真理。 逻辑证明的前提、过程、结果与实践
l 真理与众人的意见 真理总要为众人所接受的,但众人所接受
的不一定是真理。
17
l 真理与实用 实用主义真理观----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l 真理与权威 不应根据一个东西的权威性来判断它的真 理性,而应根据一个东西的真理性来判断 它的权威性。
今天下雨了吗? 人的生活有意义吗?
这朵花好看吗?
1
张三生于1965年,桌子上有一只咖啡 杯。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所有的天鹅都 是白的。
黄金是黄色的金属,没有单身汉是结 过婚的。
2
第四讲 主体与客体:我能知道什么? ——认识的本质
3
一、主体与客体 二、知与行 三、真理的追寻
13
(2)知行先后 ●知先行后----大多数唯心主义者持有此说 ----理由:知是行的基础、指导(真行或 冥行、盲行);真知必能行;不知不能行; 行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 知后行先----王夫之
14
(3)知行轻重 ● 知重于行----重知与重行是区分君子与 小人的标准。 ●行重于知----知的来源、目的、标准即是 行,行是认识的最高阶段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
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的启示
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即马列主义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本文将就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的启示展开论述。
一、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马列主义能够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马列主义提供的科学、全面的世界观能够帮助大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阶段,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可以在落后的社会中引起革命,理论也可以引导革命走上落后的道路。
”学习马列主义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们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更能够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从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二、批判思维的培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一门深入批判现实社会的学科,通过批判剖析社会现象、揭示社会规律,培养了马列主义者的批判思维能力。
大学生在学习马列主义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大量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马列主义的学习要求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问题,善于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寻找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
这种批判思维的培养无疑会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更加准确地把握事实真相。
三、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马列主义是一门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学科,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了马列主义者的社会责任感。
在大学生们学习马列主义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许多探讨社会问题的经典著作和理论,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这些著作深刻揭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解放的理想。
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大学生们可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年轻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改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6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 蜡块说
• 亚里士多德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他把 灵魂比作蜡块,认为感觉就是外在事物 在蜡块上留下的痕迹。与此相联系,他 认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 必相符合”,进一步肯定了认识的客观 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割裂事物的形式 和质料,认为感觉只是感受事物的形式, 而不是感受它们的物质基质。
•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 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宋代已经有先进的科学思想,为什么没 有形成近代科学?
•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 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 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 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 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 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 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 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 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 (Paradigm)的起源问题。
第六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上篇: 认识论概论
形而上学
哲学
认识论
伦理学
逻辑学 美学
认识论 (epistemology)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 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认识的 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 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 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
认识论研究的典型问题
我们知道什么? 知识的对象是什么? 知识的本源问题 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天赋观念论
• 笛卡尔认为,如果,我们不能从感觉经验 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如果真正的知识是根 据某种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推理的结果, 那么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就必定是头脑所 固有的,是天赋的或先验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行
宋代程朱学派则提出了“知先行后”的 观点。朱熹发展并完善了这种知先行后的理 论,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 为重”(《朱子语类》)。人必须先了解什 么是理,才能在行为上作出合符理的行动。 也只有履行了合符理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知。 如果没有知,就像走路时没有眼睛,便不可 辩明方向;如果没有行,就是空有一双明亮 的眼睛看到了前方的目标,没有脚就无法到 达。主张“知”在“行”之前。
明代主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在认识路 线上与程朱学派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他 反对把知行看作是两件事,从而提出了 “知行合一”的理论。主张“只说一个 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 知在”(《传习录·上》)。
然而,从哲学认识论上来看, 无论是“不行而知”,还是“知先 行后”或“知行合一”都是一种把 人的知识看作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 的,否认人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 接来源的先验论的唯心主义观点。
一、含义
“知”是指知识、知觉、思想、认 识等,即人的认识活动。
“行”是指行为、行动、践履、 实践等,即人的实践活动。
二、现 象
1、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不语怪、 力、乱、神。”(不谈论怪异、暴力、 变乱、鬼神),是理性的态度,但将理 性原则绝对化,并认为理智的目标是 “知天命”。所以整体来说,孔子哲学 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建立了“行先知后”、 “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 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 行统一学说。他主张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对于人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同时他还注意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把 知和行的“同功并进”看作是一个循环往复、 无穷发展的过程。王夫之的知行观达到了古 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
马克思主要观点(ppt用)
1、中国古代哲学把“知”和“行”划分开来,而从马克思实践观来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知行是密不可分的。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就是孙中山所谓“行”的概念,一是不包括生产实践在内,二是具有感性直观的性质,也不能与我们所说的实践概念,相提并论。
(首先,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要满足各种日常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不仅生产出了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也生产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社会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另一方面,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也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则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这些都从根本上将实践确认为社会的本质,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3、马克思的理论驳于汉代的董仲舒知“天意”、“天志”,提出通过阴阳入出,虚实之处,以观天之志,辩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以观天之道,再通过“内视反听”以了解“天之意”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引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变革。
它既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也克服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为人们认识世界、批判世界、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伟大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而锐利的思想武器。
5、马克思正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来反观世界,从而建构了一种“新世界观”,并以此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的对立。
首先,是由他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和阶级立场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必然要给他们对知行关系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以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
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
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
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
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
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
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
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
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
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
4、知难行易。
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5、知行分离。
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的一种新变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头和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既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又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福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来源于儒家思想。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即是指要用知识修养德行,“亲民”是指要与人民相亲相亲,对人民负责,“止于至善”则是指行动要追求最高的善良的目标。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的理念。
儒家学说一直重视知行合一,不仅要求人们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求人们能够将所学之知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并且要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反馈到知识和学问之中,形成良性循环。
如《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了在儒家思想中,“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知”和“行”又要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认识论、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头和动力,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既然人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是个人的活动,那么这样看,就清楚地证明实践是个人的认识的唯一的标准。
”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实践的重视和认识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
两学一做基本要求
两学一做基本要求两学一做是指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坚定信仰宗旨,做到学用统一、知行合一的要求。
作为当前党的重要任务之一,两学一做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学习。
坚持把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自觉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各类专业知识。
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更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
党员干部要常怀自学的心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坚持实践。
党员干部要将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拘泥于书本理论,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党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检验、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坚持践行。
党员干部既要学习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党的方针政策。
在工作岗位上,党员干部要做到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忠诚履行党的任务,对人民群众负责,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在思想觉悟上先行一步,带头践行党的方针政策,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第四,要坚持反腐倡廉。
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党纪国法,更要有道德底线,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秉公执法、廉洁奉公,杜绝贪污腐败的行为。
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向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负责,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两学一做基本要求的实施,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正确履行党的使命和职责,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通过坚持学习,扩大知识面,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坚持实践和践行,可以让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把党的理论指导和方针政策贯彻到具体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
同时,通过反腐倡廉,党员干部能够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增强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总之,两学一做基本要求是对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实践运用和道德品质上的要求,通过坚持学习、实践和践行,党员干部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价值与路径选择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价值与路径选择发布时间:2023-01-31T05:50:59.44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7期第10月作者:冷露[导读] 马克思主义有着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突出特点,冷露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马克思主义有着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突出特点,从19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从学派逐渐发展成如今世界上影响最大、力量最强的伟大思想体系,改造了当今世界,并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至今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同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身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高校大学生,需要用最优秀、最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武装自身,更需要自觉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习,确立真正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自觉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式、工作方法思考和解决重大问题,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共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价值;路径选择引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有促进作用,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背景下,思政教师需要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任务,发现以往出现的问题,改变内容的呈现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活动参与中形成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合理利用网络,举行网络会议大学生与初高中生不同,在学习上有更多的途径,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课堂时间只占据很少的部分,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完成自己的事情,可以自由支配。
大学时通常会用这些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课程并不会投入太过的时间。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网络找到适宜的时间,将学生能够集中起来,让学生可以不受地点的限制进行网络会议和网络交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作者:刘爱莲于涛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05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有着许多相似相通之处。
中西方文化和哲学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助力。
当前,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联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传统文化“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融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理论支撑。
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以致用的“知行合一”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内涵,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化进程。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
老子主张“知先行后”,提出“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荀子则认为“先行后知”,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南宋时期,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论,认为“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他如何履践?也只是空!”而到了明代,王阳明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的相辅相成关系,强调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知行互动。
从修身的角度而言,“知行合一”提倡道德意识与行为相符,主张以“心即理”作为基础,强调“行”的价值取决于“知”,以良知为“行”的准则,“乐是心之本体”,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重要观点。
王阳明反驳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其主张的“知”是经验、闻见之知,非先天良知。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概括起来有三方面要义:一是“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二是“知行合一”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三是“知行合一”要克服不善的念来提升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建立了“行先知后”、 “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 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 行统一学说。他主张人的知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对于人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同时他还注意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把 知和行的“同功并进”看作是一个循环往复、 无穷发展的过程。王夫之的知行观达到了古 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价 传统哲学的知行
组长:李璐瑶 PPT制作:倪时豪 发言人:郑富斌 组员:崔明明 薛梦亥
传统哲学的知行与马克思主义的知行 1、含义(是什么) 2、现象(怎么了) 3、原因(为什么) 4、方式(怎么办) 5、结果(怎么了)
一、含义
“知”是指知识、知觉、思想、认 识等,即人的认识活动。
“行”是指行为、行动、践履、 实践等,即人的实践活动。
二、现 象
1、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不语怪、 力、乱、神。”(不谈论怪异、暴力、 变乱、鬼神),是理性的态度,但将理 性原则绝对化,并认为理智的目标是 “知天命”。所以整体来说,孔子哲学 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宋代程朱学派则提出了“知先行后”的 观点。朱熹发展并完善了这种知先行后的理 论,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 为重”(《朱子语类》)。人必须先了解什 么是理,才能在行为上作出合符理的行动。 也只有履行了合符理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知。 如果没有知,就像走路时没有眼睛,便不可 辩明方向;如果没有行,就是空有一双明亮 的眼睛看到了前方的目标,没有脚就无法到 达。主张“知”在“行”之前。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
1、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 唯物主义,都以人本身为核心,强调的是人 的提升个人修养,提供个人的智慧,讲求 “文质彬彬”、“知行合一”。
2、马克思主义的知行关系以世界为核心,强 调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思维的协调关系,主 张对外部事物的利用,实现“善假于物”。
四、方式
1.传统哲学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 唯物主义对代世界的看法不全面,是一种有局 限性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是古代原 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 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 统一和斗争。)的统一,以及古代的唯心主 义。
五、结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的相通:
两者都注重实践,马哲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 的基础地位。马克思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 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 国传统哲学也注重实践观,如儒家提倡“学以致 用”;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突出强调“行” 在“知行统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这种统一是自觉的,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辩证唯物 主义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唯物主义,比较全面,也比较客观.它 要人们在承认世界是物质第一性的同时,也要人们以发展、 全面、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它认为: 第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在决定意识的同 时,意识也反作用于物质,他承认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第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是变化的,是发展的.物 质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 但规律也是可以被认知被利用的. 第三:世界是物质的,但每个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主要矛盾 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世物的性质.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知行观:
毛泽东在他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中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中国革命的 实践经验,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特 别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 研究成果,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 统一观”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 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 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 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它的主要理论 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 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传统哲学的进步之处: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 在“行”的主体方面,具有个人生活、个人 道德实践的倾向。这种实践思想远远没有达 到马哲社会实践的认识高度,马哲认为应改 造人本身、改造人类社会、改造自然。通过 世界实现全面提升。
明代主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在认识路 线上与程朱学派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他 反对把知行看作是两件事,从而提出了 “知行合一”的理论。主张“只说一个 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 知在”(《传习录·上》)。
然而,从哲学认识论上来看, 无论是“不行而知”,还是“知先 行后”或“知行合一”都是一种把 人的知识看作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 的,否认人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直 接来源的先验论的唯心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