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选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的选材

作者:孟晓东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37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议论文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因此,能否拥有丰富而翔实的论据对于议论文写作十分关键。那么,面对古今中外众多的材料,该如何选择呢?

论据包括事实材料(正面和反面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名家的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定律以及人尽皆知的道理等)以及数据材料。然而有的学生在写议论文时,面对形形色色的论据,不知如何选择,从而影响了作文成绩。因此,笔者针对论据选择的基本技巧作一介绍,以便学生在写作中有“法”可依。

1.正面的事实材料论据,必须真实,典型,新颖。论据真实,论点就有支撑;论据不真实,论点就缺乏说服力。论据典型,就是要求选用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即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材料作论据。一个论点,往往有多个论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证明它。但是在众多论据中,总有一些是最恰当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这就是典型的论据。人们在阅读文章时,容易被新颖的材料所吸引,也容易对陈旧的材料产生厌恶,因此论据选择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重新轻旧。如《一事能狂便青春》一文的片段:

即将迎来八十华诞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极好的典范。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海内外的骨科专家,八十高龄的他仍活跃在科研、医疗第一线。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动力。他“喜欢一切从零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正因如此,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样,始终保持对新科技的高度热情,并将它们运用到医学领域,不断发明出类似于“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的“魔术般的金属制品”。

戴尅戎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公爵是因为偶然的出身才成为公爵,而贝多芬是靠自己成为贝多芬的。”我要说,是青春心气使戴尅戎成为了那个老当益壮、青春不朽的戴尅戎。

上述文字用戴尅戎老先生的老当益壮阐述了青春的真谛,事例新颖,富有说服力,容易吸引人。

2.反面事实材料,必须能起到对比、衬托、补充作用。议论文为了把道理讲深讲透,需要多角度地分析、论证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去选择论据,既要选择正面的材料,从正面阐述事理;也需要选择反面材料,从相反角度剖析事理,正反对照,以反衬正,突出中心论点;反面材料还能补充不能说透的结果。如《心田半亩种青春》一文的片段:

光阴流转中,多少人失去了直面人生秋冬萧索的勇气。张爱玲晚年离群索居,三毛断然选择结束生命,连李敖这般强硬的人也说,自己已是“垂垂老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们所畏惧的、急切逃避的,便是现实中的“青春不再”,不复浪漫,不再强悍。殊不知,岁月会侵蚀身体,但是只要心不老,时光永新,青春亦可长存。

上述文字从反面落笔,借张爱玲、三毛、李敖的言行,表明现实中多少人失去了直面人生秋冬萧索的勇气,把青春混同于年龄和容颜,与后面的事例形成对比,论证了“美人会迟暮,但眼神中的光彩不应湮灭。华年会消逝,但激扬活力的青春不应褪色”这一中心论点。

3.数据材料,必须科学规范。从表面上看,数据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其实它有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劳动的结晶、辉煌成绩的表现、不懈努力的反映,将科学的数据引进议论文,能增强论证的效果,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4.理论材料,必须可靠,有针对性。可靠,是指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其大意,首先应弄清楚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如把孔子的话当作老子的话来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其大意,一定要做到对原文内容正确概括。有针对性,是指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如《风景是心的所在》一文的片段:

东山魁夷曾说过:“风景是人的心中祈愿。”

心驻扎之地,风景长存。心驻于淡泊之中,即使倾盆大雨也是绝美景致。好比苏东坡途中遇雨,常人只有狼狈二字,他却竹杖芒鞋,潇洒地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心驻于奉献之中,便是穷乡僻壤也会变成山清水秀之地。正如“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坚持八年,终将荒山变青峰。

难忘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所说过的一句话:“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世界。”风景是人的心境,心与景时刻不离,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苏轼评陶潜:“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而陶潜弃官而去,心中挂念的又岂是日暮归家时分那一缕炊烟?他于纷繁官场中并未深陷,也未曾片刻迷失自己,因为他知道有一颗超脱淡然之心,处处皆是风景。

上述文字借东山魁夷的一句名言开头,精准地点出了文章的主旨;而后通过丰子恺、苏轼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风景是心的所在”这一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