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7543cf33d4b14e8424681f.png)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3. 合理用药
(1)急性发作期
1)轻度—急性发作期首选短效2受体激动剂吸入, 夜间用长效制剂
2)中度—支气管扩张药+抗炎药 吸入或口服长效 2受体激动剂,加用氨茶碱稀释后 缓慢静脉注射。同时加糖皮质
(1)急性发作期
肺炎合理用药
(八)肺部真菌感染:采取合理应用抗生素、糖 皮质激素,防止医院内感染等综合预防措施。抗真 菌药有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吡咯类如咪康唑 、酮康唑、氟康唑等。 (九)病毒性肺炎:对症为主,卧床休息,空气流 通,预防交叉感染。足量蛋白质,多饮水及及少量 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等。抗病毒药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阿糖腺苷 、金刚烷胺等。
四、咽结膜热——夏季,常因游泳传播。腺病毒等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第1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及合理用药 病毒感染无特殊抗病毒药, 以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空气流通、对症治疗、 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1、对症治疗 — 解热镇痛药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
物的抗感冒复方制剂或中草药。
2、细菌感染—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
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3、病毒感染—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病毒唑)
第2节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合理用药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及化学刺激、 过敏反应等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急性炎症 ,此外,受凉、劳累、粉尘、刺激性气 体均可引起。好发于寒冷季节,病情急 、短,有自限性
(2)缓解期
4.用药注意
第 4节
肺炎合理用药
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 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如细菌、病 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可由理化因素、免疫 损伤、过敏及药物引起。 常见肺炎合理用药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1a47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c.png)
04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 作用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 时间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 停药。
注意药物过敏史
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 史,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向医 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常用药物分类
抗生素
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 炎等。
平喘药
用于缓解哮喘症状,如沙丁胺醇、茶碱等。
镇咳药
用于缓解咳嗽症状,如止咳糖浆、甘草片等。
抗过敏药
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等。
03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治疗
感冒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经济性
药物应经济实惠,患者 能够承担得起。
方便性
药物应易于使用,方便 患者获取和使用。
药物选择的标准
适应症
药物应适用于患者的具体病症 和病情。
禁忌症
药物不应与患者的其他疾病或 用药产生相互作用。
药效学
药物应具有明确的药效学特点 ,能够针对病症产生有效治疗 。
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可接受,风 险较低。
分类
根据疾病性质,呼吸系统常见病 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过敏性 和肿瘤性等类型。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 能伴有咳痰或干咳。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费力,可能伴有 喘息或胸闷。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课件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8222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b.png)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课 件
目录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原则 • 呼吸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目录
• 呼吸系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的未来展望
01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 系统的各类疾病的总称。
分类
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上呼吸道 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
中医治疗
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在 呼吸系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中也有 一定疗效。
06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的未来 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新药研发也在加速进行。例如, 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新型药物正在研发中,有望为 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适量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 泳等,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呼吸 系统的健康。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应积极减肥,保持健康的体 重范围,以减轻呼吸系统的负担。
呼吸功能锻炼与康复治疗
腹式呼吸
通过腹式呼吸练习,可以增强膈肌和腹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
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有助于减缓呼吸频率,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的症 状。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药物经过严格的临 床前研究和初步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进 行,这些药物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获得批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用药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个体化用药已成为呼吸系统合理用药的重要方向。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 表型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制定出针对个体的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目录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原则 • 呼吸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目录
• 呼吸系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的未来展望
01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 系统的各类疾病的总称。
分类
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上呼吸道 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
中医治疗
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在 呼吸系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中也有 一定疗效。
06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的未来 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新药研发也在加速进行。例如, 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新型药物正在研发中,有望为 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适量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 泳等,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呼吸 系统的健康。
控制体重
肥胖患者应积极减肥,保持健康的体 重范围,以减轻呼吸系统的负担。
呼吸功能锻炼与康复治疗
腹式呼吸
通过腹式呼吸练习,可以增强膈肌和腹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
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有助于减缓呼吸频率,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的症 状。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药物经过严格的临 床前研究和初步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进 行,这些药物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获得批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
个体化用药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个体化用药已成为呼吸系统合理用药的重要方向。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 表型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医生可以制定出针对个体的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ac61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3.png)
02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
总结词
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 等。
详细描述
常见的抗生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它们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来达到治疗目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应根据病情 和医生的建议合理选用,避免滥用。
平喘类药物
案例三:肺癌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药物治疗需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和药物作 用机制。
详细描述
肺癌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 免疫治疗等。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可选择吉 西他滨+顺铂等化疗方案;对于小细胞肺癌, 可选择依托泊苷+顺铂等化疗方案。靶向治 疗主要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如EGFR 突变、ALK融合等。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 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PD1抑制剂等。治疗过程中应关注药物的疗效 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04
呼吸系统用药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剂量与疗程
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 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药物剂量,和医生的建议,合 理安排用药时间,避免随意停药 或更改用药方案。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监测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注意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剂量和疗程
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调整 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
掌握药理,注意配伍禁忌
熟悉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所使用药物的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以便 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af70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1.png)
3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c601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2.png)
呼吸系统合理用药
目 录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 • 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用药 • 不合理使用呼吸系统药物的后果 • 提高呼吸系统合理用药水平的措施
01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哮喘
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等症状。
反应。
关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根据 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呼吸系统用药需 特别谨慎,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 响。
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应咨询专 业医生,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或哺乳 情况。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过程中需密 切关注胎儿或婴儿的反应,如有异常 应及时就医。
配伍禁忌的识别
了解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 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定期评估用药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 估用药方案,如出现不良 反应或疗效不佳,应及时 调整。
04 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用药
儿童用药
01
02
03
04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多以 病毒感染为主,如感冒、 喉炎等。
儿童用药时需根据体重 和年龄计算给药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抗炎药
总结词
用于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分为非甾 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两类。
详细描述
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 呼吸道黏膜肿胀、充血等来缓解呼吸 道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 尼松、地塞米松等。
03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药物
目 录
•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 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 • 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用药 • 不合理使用呼吸系统药物的后果 • 提高呼吸系统合理用药水平的措施
01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哮喘
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表现为鼻塞 、流涕、咳嗽等症状。
反应。
关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根据 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呼吸系统用药需 特别谨慎,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 响。
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应咨询专 业医生,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或哺乳 情况。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过程中需密 切关注胎儿或婴儿的反应,如有异常 应及时就医。
配伍禁忌的识别
了解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 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定期评估用药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 估用药方案,如出现不良 反应或疗效不佳,应及时 调整。
04 特殊人群的呼吸系统用药
儿童用药
01
02
03
04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多以 病毒感染为主,如感冒、 喉炎等。
儿童用药时需根据体重 和年龄计算给药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抗炎药
总结词
用于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分为非甾 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两类。
详细描述
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 呼吸道黏膜肿胀、充血等来缓解呼吸 道症状。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泼 尼松、地塞米松等。
03 呼吸系统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461b15240c844769eaeeef.png)
b.局部治疗:含服铁笛片片、华素片、六神丸等;用复方硼砂液、洗必 泰漱口液、温淡盐水含漱;发病初期可用1%碘甘油或2%硝酸银液涂 擦咽壁,以助炎症消退;雾化或熏气治疗,吸入药气,对局部炎症有 效,病人也感到舒适。
c.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者,可选用抗病毒药,如吗啉呱、ABOB、干 扰素等;细菌感染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中成药对 病毒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 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 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50岁 以上少见。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 可达39~40°C,一般持续3~5天,尤其是幼儿可 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等。
(2)、局部症状:咽疼是最明显的症状,吞咽或 咳嗽时加重,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此乃神经反射 所致,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 桃体肿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 安。
12
13
2.慢性扁桃体炎:在儿童多表现为扁桃体肥大,在成人多表 现为炎性改变,即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据对6~15岁小 学生调查,本病发病率为22.04%。这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
从病理上可分为两类 : a.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咽炎 b.慢性粒性咽炎及咽侧炎
6
一、咽炎
3、症状: 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
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 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 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 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呕,有异物感,咯之不出, 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尤其会在说话稍多、食用刺 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8
一、咽炎
5.治疗 急性咽炎:
c.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者,可选用抗病毒药,如吗啉呱、ABOB、干 扰素等;细菌感染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中成药对 病毒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 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 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50岁 以上少见。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 可达39~40°C,一般持续3~5天,尤其是幼儿可 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等。
(2)、局部症状:咽疼是最明显的症状,吞咽或 咳嗽时加重,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此乃神经反射 所致,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 桃体肿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 安。
12
13
2.慢性扁桃体炎:在儿童多表现为扁桃体肥大,在成人多表 现为炎性改变,即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据对6~15岁小 学生调查,本病发病率为22.04%。这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
从病理上可分为两类 : a.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咽炎 b.慢性粒性咽炎及咽侧炎
6
一、咽炎
3、症状: 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
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 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 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 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呕,有异物感,咯之不出, 吞之不下。以上症状尤其会在说话稍多、食用刺 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8
一、咽炎
5.治疗 急性咽炎: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f8d6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6.png)
主要内容
呼吸系统药物简介
1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2
COPD的药物治疗
3
普通感冒的药物治疗
4
一、呼吸系统药物简介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镇咳
咳嗽
抗感染
祛痰
咳痰
平喘
憋喘
对症治疗
细菌? 病毒? 真菌? 结核?
镇咳药
咳嗽的原因? 多种原因(感染、烟雾刺激、药物)引起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什么时候需要镇咳药? 轻度咳嗽有益于排痰,无需镇咳 痰多时镇咳使脓痰滞留有害无益 无痰或痰少、咳嗽频繁、剧烈时使用
禁忌: 严重冠状动脉疾病 有精神病史者 严重高血压患者 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吗氯贝胺、异烟肼、司来吉兰)或停药不满两周时
注意事项: 甲亢、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眼压高、高血压、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年患者慎用。
二、支气管哮喘的药物பைடு நூலகம்疗
哮喘的定义
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治疗目标
急性发作治疗:尽快解除气流受限,缓解症状,改善缺氧。
长期维持治疗: 维持症状控制; 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包括运动; 尽可能维持肺功能接近正常; 防止哮喘急性发作; 避免哮喘死亡; 防止哮喘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哮喘和COPD的维持治疗
粉吸入剂;片剂(班布特罗)
不良反应 肌肉震颤、手抖 心率加快、心悸 头痛 恶心、呕吐 口干 低血钾、高血糖 支气管痉挛等
呼吸系统药物简介
1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2
COPD的药物治疗
3
普通感冒的药物治疗
4
一、呼吸系统药物简介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镇咳
咳嗽
抗感染
祛痰
咳痰
平喘
憋喘
对症治疗
细菌? 病毒? 真菌? 结核?
镇咳药
咳嗽的原因? 多种原因(感染、烟雾刺激、药物)引起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将气管内异物排出 什么时候需要镇咳药? 轻度咳嗽有益于排痰,无需镇咳 痰多时镇咳使脓痰滞留有害无益 无痰或痰少、咳嗽频繁、剧烈时使用
禁忌: 严重冠状动脉疾病 有精神病史者 严重高血压患者 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吗氯贝胺、异烟肼、司来吉兰)或停药不满两周时
注意事项: 甲亢、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眼压高、高血压、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年患者慎用。
二、支气管哮喘的药物பைடு நூலகம்疗
哮喘的定义
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治疗目标
急性发作治疗:尽快解除气流受限,缓解症状,改善缺氧。
长期维持治疗: 维持症状控制; 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包括运动; 尽可能维持肺功能接近正常; 防止哮喘急性发作; 避免哮喘死亡; 防止哮喘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哮喘和COPD的维持治疗
粉吸入剂;片剂(班布特罗)
不良反应 肌肉震颤、手抖 心率加快、心悸 头痛 恶心、呕吐 口干 低血钾、高血糖 支气管痉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第3离变应原 2. 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药:2受体激动剂、茶碱 类、抗胆碱药; (2)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色苷酸钠、白 三烯受体阻断剂扎鲁司特。
10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3. 合理用药
(1)急性发作期
1)轻度—急性发作期首选短效2受体激动剂吸入, 夜间用长效制剂
12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2)缓解期
避免接触诱因,对已知抗原,接触前吸入色苷酸 钠、酮替酚预防。病因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继续用 平喘药以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
4.用药注意
(1) 受体激动剂: 耐受性、心血管反应 (2)茶碱类:毒性反应 (3)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13
第4节 肺炎合理用药
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 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如细菌、病 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可由理化因素、免疫 损伤、过敏及药物引起。
常见肺炎合理用药 (一)肺炎球菌肺炎 首选青霉素G,对青 霉素过敏者轻者用红霉素或克林霉素,重者用第 一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也可用氟喹诺酮类。
14
第4节 肺炎合理用药
(二)葡萄球菌肺炎 敏感葡萄球菌感染选用青 霉素G,耐药株用半合成耐酶类或头孢菌素等。合用 氨基苷类抗生素可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三)克雷白杆菌肺炎 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 原则为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氨基苷类 。部分病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有效。
1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5
肺炎合理用药
(四)其他常见G -菌杆菌肺炎
病原学诊断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大剂量、长疗程、联合用药、静脉滴注为主。
1. 院内重症肺炎:未明确诊断前,既应给予氨基糖苷 类加半合成青霉素或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 2. 绿脓杆菌肺炎:-内酰胺类(如亚胺倍南-西司他汀 钠,头孢他定、头孢哌酮钠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氨 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和氟喹诺酮类( 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2)中度—支气管扩张药+抗炎药 吸入或口服长效 2受体激动剂,加用氨茶碱稀释后 缓慢静脉注射。同时加糖皮质激素吸入或口服糖皮 质激素。
11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1)急性发作期
3)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2受体激 动剂,或静脉滴注2受体激动剂或氨茶 碱。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口服白三烯拮 抗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病情缓解后 逐渐减量,改口服。
16
肺炎合理用药
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氨苄西林,红霉素
和氨基糖苷类合用,若感染严重,应及时改用第三代头 孢菌素。
4.肠杆菌科肺炎:半合成广谱类与一种氨基糖苷
类联用。也可用第二、第三代头孢类。
17
肺炎合理用药
(五)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或加用利福平。 (六)厌氧菌所致肺炎:G+厌氧菌用青霉素G,但 脆弱类杆菌多数耐药。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灭滴 灵)、替硝唑和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多数厌氧 菌有效。混合感染应于氨基糖苷类联用。 (七)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 素等。
6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合理用药
二、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 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 炎症改变,分泌物多、咳嗽、咳痰 明显,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差。 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 压及肺源性心脏病
7
二、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及合理用药
1.预防 锻炼、预防感冒、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2. 控制感染 青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氟
3
第1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及合理用药 病毒感染无特殊抗病毒药, 以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空气流通、对症治疗、 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1、对症治疗 — 解热镇痛药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 物的抗感冒复方制剂或中草药。
2、细菌感染—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 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3、病毒感染—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病毒唑)
18
肺炎合理用药
(八)肺部真菌感染:采取合理应用抗生素、糖 皮质激素,防止医院内感染等综合预防措施。抗真 菌药有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吡咯类如咪康唑 、酮康唑、氟康唑等。
(九)病毒性肺炎:对症为主,卧床休息,空气 流通,预防交叉感染。足量蛋白质,多饮水及及少 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 通畅等。抗病毒药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阿糖腺 苷、金刚烷胺等。
4
第2节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合理用药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及化学刺激、 过敏反应等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急性炎症 ,此外,受凉、劳累、粉尘、刺激性气 体均可引起。好发于寒冷季节,病情急 、短,有自限性
5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治疗及合理用药
(一)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的热量 (二)控制细菌感染 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 (三)对症治疗 咳嗽无痰用喷托维林,咳嗽 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复方氯化铵合剂、溴 己新等,也可雾化祛痰,如发生支气管痉挛, 可用平喘药。发热用解热镇痛剂。
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3. 祛痰、镇咳 氯化铵合剂、溴己新等。 4. 解痉、平喘 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吸入,必要时用糖皮 质激素。 5. 气雾疗法
8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是机体对抗原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 的气道反应性过高的慢性炎症,在易 感患者中此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1
呼吸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炎
2
第1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由 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伤风)——鼻病毒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气管炎—鼻、腺等病毒 三、疱疹性咽峡——柯萨奇病毒A,常见于儿童 四、咽结膜热——夏季,常因游泳传播。腺病毒等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第3离变应原 2. 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药:2受体激动剂、茶碱 类、抗胆碱药; (2)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色苷酸钠、白 三烯受体阻断剂扎鲁司特。
10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3. 合理用药
(1)急性发作期
1)轻度—急性发作期首选短效2受体激动剂吸入, 夜间用长效制剂
12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2)缓解期
避免接触诱因,对已知抗原,接触前吸入色苷酸 钠、酮替酚预防。病因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继续用 平喘药以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
4.用药注意
(1) 受体激动剂: 耐受性、心血管反应 (2)茶碱类:毒性反应 (3)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13
第4节 肺炎合理用药
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 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如细菌、病 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可由理化因素、免疫 损伤、过敏及药物引起。
常见肺炎合理用药 (一)肺炎球菌肺炎 首选青霉素G,对青 霉素过敏者轻者用红霉素或克林霉素,重者用第 一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也可用氟喹诺酮类。
14
第4节 肺炎合理用药
(二)葡萄球菌肺炎 敏感葡萄球菌感染选用青 霉素G,耐药株用半合成耐酶类或头孢菌素等。合用 氨基苷类抗生素可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三)克雷白杆菌肺炎 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 原则为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氨基苷类 。部分病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有效。
1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5
肺炎合理用药
(四)其他常见G -菌杆菌肺炎
病原学诊断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大剂量、长疗程、联合用药、静脉滴注为主。
1. 院内重症肺炎:未明确诊断前,既应给予氨基糖苷 类加半合成青霉素或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 2. 绿脓杆菌肺炎:-内酰胺类(如亚胺倍南-西司他汀 钠,头孢他定、头孢哌酮钠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氨 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和氟喹诺酮类( 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2)中度—支气管扩张药+抗炎药 吸入或口服长效 2受体激动剂,加用氨茶碱稀释后 缓慢静脉注射。同时加糖皮质激素吸入或口服糖皮 质激素。
11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1)急性发作期
3)重度至危重度—持续雾化吸入2受体激 动剂,或静脉滴注2受体激动剂或氨茶 碱。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口服白三烯拮 抗剂。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病情缓解后 逐渐减量,改口服。
16
肺炎合理用药
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氨苄西林,红霉素
和氨基糖苷类合用,若感染严重,应及时改用第三代头 孢菌素。
4.肠杆菌科肺炎:半合成广谱类与一种氨基糖苷
类联用。也可用第二、第三代头孢类。
17
肺炎合理用药
(五)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或加用利福平。 (六)厌氧菌所致肺炎:G+厌氧菌用青霉素G,但 脆弱类杆菌多数耐药。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灭滴 灵)、替硝唑和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多数厌氧 菌有效。混合感染应于氨基糖苷类联用。 (七)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如红霉 素等。
6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合理用药
二、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 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 炎症改变,分泌物多、咳嗽、咳痰 明显,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差。 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 压及肺源性心脏病
7
二、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及合理用药
1.预防 锻炼、预防感冒、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2. 控制感染 青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氟
3
第1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及合理用药 病毒感染无特殊抗病毒药, 以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空气流通、对症治疗、 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1、对症治疗 — 解热镇痛药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 物的抗感冒复方制剂或中草药。
2、细菌感染—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 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3、病毒感染—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病毒唑)
18
肺炎合理用药
(八)肺部真菌感染:采取合理应用抗生素、糖 皮质激素,防止医院内感染等综合预防措施。抗真 菌药有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吡咯类如咪康唑 、酮康唑、氟康唑等。
(九)病毒性肺炎:对症为主,卧床休息,空气 流通,预防交叉感染。足量蛋白质,多饮水及及少 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 通畅等。抗病毒药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阿糖腺 苷、金刚烷胺等。
4
第2节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合理用药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物理及化学刺激、 过敏反应等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急性炎症 ,此外,受凉、劳累、粉尘、刺激性气 体均可引起。好发于寒冷季节,病情急 、短,有自限性
5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治疗及合理用药
(一)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的热量 (二)控制细菌感染 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 (三)对症治疗 咳嗽无痰用喷托维林,咳嗽 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复方氯化铵合剂、溴 己新等,也可雾化祛痰,如发生支气管痉挛, 可用平喘药。发热用解热镇痛剂。
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3. 祛痰、镇咳 氯化铵合剂、溴己新等。 4. 解痉、平喘 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吸入,必要时用糖皮 质激素。 5. 气雾疗法
8
第3节 支气管哮喘合理用药
是机体对抗原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 的气道反应性过高的慢性炎症,在易 感患者中此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 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1
呼吸系统疾病合理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炎
2
第1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由 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伤风)——鼻病毒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气管炎—鼻、腺等病毒 三、疱疹性咽峡——柯萨奇病毒A,常见于儿童 四、咽结膜热——夏季,常因游泳传播。腺病毒等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