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解析式及求值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求函数解析式方法及例题

高考求函数解析式方法及例题

高考求函数解析式方法及例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函数专题之解析式问题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函数的解析式,简称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求f(x)的解,待定系数法()f x 22(2)f x -=(2)f x --设二次函数满足且图象在轴上的截距为1,在轴截得的线段长为,求的解析式。

x y ()f x 例题:解法一、1222x x a∆-==2248b ac a ∴-=21()212f x x x ∴=++1c =又1,2,12a b c ===解得2()(0)f x ax bx c a =++≠设(2)(2)f x f x -=--由40a b -=得解法二、(0)1f =41a k ∴+=1222x x -=222k a-∴=1,12a k ∴==-221()(2)121212f x x x x ∴=+-=++()y f x =2x =-得的对称轴为(2)(2)f x f x -=--由∴2()(2)f x a x k=++设二 【换元法】(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已知))((x g f 的表达式,欲求)(x f ,我们常设)(x g t =,从而求得)(1t g x -=,然后代入))((x g f 的表达式,从而得到)(t f 的表达式,即为)(x f 的表达式。

三【配凑法(整体代换法)】若已知))((x g f 的表达式,欲求)(x f 的表达式,用换元法有困难时,(如)(x g 不存在反函数)可把)(x g 看成一个整体,把右边变为由)(x g 组成的式子,再换元求出)(x f 的式子。

第9讲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

第9讲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

第九讲: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一、知识要点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C (α-β):cos(α-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2)C (α+β):cos(α+β)=cos_αcos_β-sin_αsin_β; (3)S (α+β):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4)S (α-β):sin(α-β)=sin_αcos_β-cos_αsin_β; (5)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6)T (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 2α:sin 2α=2sin_αcos_α;(2)C 2α: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3)T 2α:tan 2α=2tan α1-tan 2α.3.有关公式的逆用、变形等(1)tan α±tan β=tan(α±β)(1∓tan_αtan_β); (2)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 (3)1+sin 2α=(sin α+cos α)2,1-sin 2α=(sin α-cos α)2, sin α±cos α=2sin ⎝⎛⎭⎪⎫α±π4.4.函数f (α)=a cos α+b sin α(a ,b 为常数),可以化为f (α)=a 2+b 2sin(α+φ)或f (α)=a 2+b 2cos(α-φ),其中φ可由a ,b 的值唯一确定. 二、方法点拨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变换, 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提高三角变换能力, 要学会设置条件, 灵活运用三角公式, 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 1. 角的变换: 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 表达式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 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 运用角的变换, 沟通条件与结论中的差异, 使问题获解.对角的变形如下:角的变换:β=α+β2-α-β2;α-β2=⎝ ⎛⎭⎪⎫α+β2-⎝ ⎛⎭⎪⎫α2+β)2()2()(,2304560304515α-β-β+α=β-β+α=α=-=-=,)4()4()()(2α-π-α+π=β-α+β+α=α,)4(24α-π-π=α+π特别地, α+π4与α-π4为互余角, 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在三角变形中使用频率高.2. 函数名称变换: 三角变形中, 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 如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是基础, 通常化切、割为弦, 变异名为同名.3. 常数代换: 在三角函数运算、求值、证明中, 有时需要将常数转化为三角函数值, 例如常数“1”的代换变形有: α-α=α-α=α+α=222222cot csc tan sec cos sin 1.4. 幂的变换: 降幂是三角变换时常用方法, 对次数较高的三角函数式, 一般采用降幂处理的方法. 常用降幂公式有:1cos sin ,22cos 1cos ,22cos 1sin 2222=α+αα+=αα-=α 等, 三角变换时, 有时需要升幂, 如对无理式α+cos 1常用升幂化为有理式, 升幂公式与降幂公式是相对而言的.5. 公式变形式: 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三角公式是变换的依据, 应熟练掌握三角公式的直接应用,逆用以及变形式的应用.如:)tan tan 1)(tan(tan tan ,sin 22sin cos β⋅αβ±α=β±ααα=α 等. 三、典型例题讲解:考点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例1】►化简2cos 4x -2cos 2x +122tan ⎝⎛⎭⎪⎫π4-x sin 2⎝ ⎛⎭⎪⎫π4+x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1)一看“角”,通过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从而正确使用公式;(2)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使用的公式;(3)三看“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找到变形的方向. 【训练1】 化简:(sin α+cos α-1)(sin α-cos α+1)sin 2α.考点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例1】已知0<β<π2<α<π,且cos ⎝ ⎛⎭⎪⎫α-β2=-19,sin ⎝ ⎛⎭⎪⎫α2-β=23,求cos(α+β)的值.训练1】 已知α,β∈⎝ ⎛⎭⎪⎫0,π2,sin α=45,tan(α-β)=-13,求cos β的值. 训练2】已知cos(α-6π)+sin α=354,则sin(α+67π)的值是( )训练3】已知tan ⎝ ⎛⎭⎪⎫x +π4=2,则tan x tan 2x 的值为________训练4】已知2π<β<α<43π,cos(α-β)=1312,sin(α+β)=-53,求sin2α的值_________考点三、三角函数的求角问题【例1】►已知cos α=17,cos(α-β)=1314,且0<β<α<π2,求β.通过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在选取函数时,遵照以下原则:①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②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 ⎛⎭⎪⎫0,π2,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0,π),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 ⎛⎭⎪⎫-π2,π2,选正弦较好.【训练1】 已知α,β∈⎝ ⎛⎭⎪⎫-π2,π2,且tan α,tan β是方程x 2+33x +4=0的两个根,求α+β的值.【训练2】已知tan(α-β)=12,tan β=-17,且α,β∈(0,π),求2α-β的值.考点四、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例1】►设0<θ<2π,曲线x 2sin θ+y 2cos θ=1和x 2cos θ-y 2sin θ=1有4个不同的交点。

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并求值

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并求值

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并求值-(2)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解析式及求值学案------邓隆耀一、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来求函数的解析式重点:利用奇偶性的性质来求函数的解析式难点: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

一、复习函数奇偶性的概念:①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x D -∈, 且()()f x f x -=-,则这个函数叫奇函数。

②设函数()y g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x D -∈, 若()()g x g x -=,则这个函数叫偶函数。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讨论一个函数的奇、偶性应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判断,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也就是说当x 在其定义域内时,x -也应在其定义域内有意义(1) 前提条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x f y =的定义域为[a-1,2a]则=a ______(2) )(x f 与)(x f -的关系:当)()(x f x f =-时为____函数;当)()(x f x f -=-时为____函数。

① 已知)(x f y =是奇函数,2)2(=-f ,求)2(f② 已知)(x f y =是奇函数,当0>x 时,3)(x x f =,求)2(-f二、题型一。

1.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32f x x =,求当0x <时,()f x 的解析式。

(变式一)设函数)(x f 为定义域为R 上奇函数,又当0>x 时2()2f x x x =-,试求)(x f 的解析式。

(变式二)设函数)(x f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又当0≥x 时,2()23f x x x =--,试求)(x f 的解析式。

(变式三)设函数)(x f 为定义在[a-1,2a]的奇函数,又当]2,0(a x ∈时,2()23f x ax x =--,试求)(x f 的解析式。

练习:1.已知函数,)(0)(2x x f x x f y R =<=时,满足上的奇函数定义在则=)))))1(((((f f f f f _____三,题型二 1.),(4)(R b a b xa x x f ∈++=为奇函数,若5)1(=f 求函数的解析式)(x f 。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常见问题,也是高考的常规题型之一,方法众多,下面对一些常用的方法一一辨析.一.换元法:已知f (g(x)),求f(x)的解析式,一般的可用换元法,具体为:令t=g(x),在求出f(t)可得f (x )的解析式。

换元后要确定新元t 的取值范围。

例题1.已知f(3x+1)=4x+3, 求f(x)的解析式.令t=3x+1, x=31-t 354)(3314)(-=⇒+-⨯=⇒t t f t t f 练习1.若x x x f -=1)1(,求)(x f . 二.配凑法:把形如f(g(x))内的g(x)当做整体,在解析式的右端整理成只含有g(x)的形式,再把g(x)用x 代替。

一般的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例题2.已知221)1(xx x x f +=-, 求)(x f 的解析式. 练习2.若x x x f 2)1(+=+,求)(x f .三.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模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求解析式,首先设出函数解析式,根据已知条件代入求系数例题3.设)(x f 是一元二次函数, )(2)(x f x g x ⋅=,且212)()1(x x g x g x ⋅=-++,求)(x f 与)(x g .解;设c bx ax x f =+=2)(,则g(x)=2x (ax 2+bx+c)练习3.设二次函数)(x f 满足)2()2(--=-x f x f ,且图象在y 轴上截距为1,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2,求)(x f 的表达式.四.解方程组法:求抽象函数的解析式,往往通过变换变量构造一个方程,组成方程组,利用消元法求f (x )的解析式例题4.设函数)(x f 是定义(-∞,0)∪(0,+ ∞)在上的函数,且满足关系式x xf x f 4)1(2)(3=+,求)(x f 的解析式. 解;令x x 1=,xx f x f 14)(2)1(3⨯=+ 联立方程,得: ⎪⎪⎩⎪⎪⎨⎧=+=+x x f x f x x f x f 4)(2)1(34)1(2)(3 , 解得x x x f 58512)(-= 练习4.若x xx f x f +=-+1)1()(,求)(x f . 五.利用给定的特性求解析式:一般为已知x>0时, f(x)的解析式,求x<0时,f(x)的解析式。

求函数fx的解析式ppt课件

求函数fx的解析式ppt课件

35
[精解详析] f(1)=12=1,f(-3)=0, f[f(-3)]=f(0)=1, f{f[f(-3)]}=f(1)=12=1.
36
7.设函数 f(x)=xx2-,1,
x<1, x≥1,
则 f[f(-4)]的值为(
)
A.15
B.16
C.-5
D.-15
解析:∵-4<1,∴f(-4)=16,f(16)=16-1=15. 答案:A
1、解2:、f (解x 1:) f(x(x1)2 1)2x1(x(x 11))22 22(xx1) 3
f f
( (
xx)1()xx2 ( x21x)12)
3
2
22((xx
1)
1)3
02
解得,x1f(2x,)x2 x22 2x 2
10
四、【待定系数法】
已知函数模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求解析式,首先设出函数解析式,根据已知条件代入求系 数。
2、求一个一次函数f (x),使得f { f [ f (x)]} 8x 7,
求f (x)的解析式。
1、解:2设、f (解x): a设x f
b((xa)0a),x则f
b(a
(x 1)
0),则
a(x 1)
b,
f
(
x
1)
a(
x
1)
b,
3 f (x f1{) f [2ff ((xx)]}1) 3f[{a(fx[a1x) bb]]}2[af(x{a1()axb] b) b}
x+2 x<0, f(x)=-5x+2 0≤x<1,
-x-2 x≥1,
26
依上述解析式作出图象,如图. (2)由图象可以看出:所求值域为(-∞,2].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详解+公式+精题(附讲解)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详解+公式+精题(附讲解)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详解+公式+精题(附讲解)引言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基本重要容之一,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有许多独特的表现,是高考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的一个容。

其考查容包括: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

要求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会用“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及的简图;掌握基本三角变换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了解反三角函数的概念,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能用反三角函数符号表示。

由于新教材删去了半角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等容,近年的高考基本上围绕三角函数的图象和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简单的三角变换来进行考查,目的是考查考生对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运算能力掌握情况。

2.近年来高考对三角部分的考查多集中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重视对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每年有 2 — 3 道选择题或填空题,或 1 — 2 道选择、填空题和 1 道解答题。

总的分值为 15 分左右,占全卷总分的约 10 左右。

( 1 )关于三角函数的图象立足于正弦余弦的图象,重点是函数的图象与 y=sinx 的图象关系。

根据图象求函数的表达式,以及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如 2000 年第( 5 )题、( 17 )题的第二问。

( 2 )求值题这类问题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出现较多,主要是考查三角的恒等变换。

如 2002 年( 15 )题。

( 3 )关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最值问题( 4 )关于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一般要先对已知的函数式变形,化为一角一函数处理。

如 2001 年( 7 )题。

( 5 )关于反三角函数, 2000 — 2002 年已连续三年不出现。

( 6 )三角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如 1999 年第 18 题复数与三角结合)今后有关三角函数仍将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出现,难度不会太大,会控制在中等偏易的程度;三角函数如果在解答题出现的话,应放在前两题的位置,放在第一题的可能性最大,难度不会太大。

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并求值 (2)精编版

函数的奇偶性求解析式并求值 (2)精编版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解析式及求值学案------邓隆耀一、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来求函数的解析式重点:利用奇偶性的性质来求函数的解析式难点: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

一、复习函数奇偶性的概念:①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x D -∈, 且()()f x f x -=-,则这个函数叫奇函数。

②设函数()y g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x D -∈, 若()()g x g x -=,则这个函数叫偶函数。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讨论一个函数的奇、偶性应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判断,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也就是说当x 在其定义域内时,x -也应在其定义域内有意义(1) 前提条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x f y =的定义域为[a-1,2a]则=a ______(2) )(x f 与)(x f -的关系:当)()(x f x f =-时为____函数;当)()(x f x f -=-时为____函数。

① 已知)(x f y =是奇函数,2)2(=-f ,求)2(f② 已知)(x f y =是奇函数,当0>x 时,3)(x x f =,求)2(-f二、题型一。

1.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32f x x =,求当0x <时,()f x 的解析式。

(变式一)设函数)(x f 为定义域为R 上奇函数,又当0>x 时2()2f x x x =-,试求)(x f 的解析式。

(变式二)设函数)(x f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又当0≥x 时,2()23f x x x =--,试求)(x f 的解析式。

(变式三)设函数)(x f 为定义在[a-1,2a]的奇函数,又当]2,0(a x ∈时,2()23f x a x x =--,试求)(x f 的解析式。

练习:1.已知函数,)(0)(2x x f x x f y R =<=时,满足上的奇函数定义在则=)))))1(((((f f f f f _____三,题型二 1.),(4)(R b a b xa x x f ∈++=为奇函数,若5)1(=f 求函数的解析式)(x f 。

高考求函数解析式方法及例题

高考求函数解析式方法及例题

函数专题之解析式问题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函数的解析式,简称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换元法、配凑法; (3)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4)()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f(x)的解析式。

,∴f(x)=2x+7待定系数法()f x 22(2)f x -=(2)f x --设二次函数满足且图象在轴上的截距为1,在轴截得的线段长为,求的解析式。

x y ()f x 例题:解法一、1222x x a∆-==2248b ac a ∴-=21()212f x x x ∴=++1c =又1,2,12a b c ===解得2()(0)f x ax bx c a =++≠设(2)(2)f x f x -=--由40a b -=得解法二、(0)1f =41a k ∴+=1222x x-=222k a-∴=1,12a k ∴==-221()(2)121212f x x x x ∴=+-=++()y f x =2x =-得的对称轴为(2)(2)f x f x -=--由∴2()(2)f x a x k=++设二 【换元法】(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已知))((x g f 的表达式,欲求)(x f ,我们常设)(x g t =,从而求得)(1t g x -=,然后代入))((x g f 的表达式,从而得到)(t f 的表达式,即为)(x f 的表达式。

三【配凑法(整体代换法)】若已知))((x g f 的表达式,欲求)(x f 的表达式,用换元法有困难时,(如)(x g 不存在反函数)可把)(x g 看成一个整体,把右边变为由)(x g 组成的式子,再换元求出)(x f 的式子。

换元法()f x 211(1)(1)1f x x+=-2211(2)()f x x x x+=+例题:根据条件,分别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2()(1)12f t t t t∴=--=-11tx+=(1)解:令11t x=-1t ≠则且2()2f x x x=-(1)x ≠即换元法2()2f x x ∴=-(2)x ≥凑配法x1x x+用替代式中的12x x+≥又考虑到211()()2f x x x x+=+-(2)解:【例题】已知f(x-1)= 2x -4x ,解方程f(x+1)=0 分析:如何由f(x-1),求出f(x+1)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1:f(x-1)==2)1(-x -2(x-1)-3,∴f(x)=2x -2x-3 f(x+1)=2)1(+x -2(x+1)-3=2x -4,∴2x -4=0,x=±2解2:f(x-1)=2x -4x ,∴f(x+1)=f[(x+2)-1]=2)2(+x -4(x+2)=2x -4,∴2x -4=0,x=±2 解3:令x-1=t+1,则x=t+2,∴f(t+1)=2)2(+t -4(t+2)=2t -4 ∴f(x+1)=2x -4,∴2x -4=0,∴x=±2评注:只要抓住关键,采用不同方法都可以达到目的。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常用方法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几种常用方法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几种方法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初级中学 王瑞辉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是二次函数知识的重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现在举例,说明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

一、二次函数常见的三种表达式:(1)一般式:y ax bx c a =++≠20();(2)交点式:y a x x x x =--()()12,其中点(,)()x x 1200,,为该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3)顶点式:()2()0y a x h k a =-+≠,其中点(),h k 为该二次函数的顶点。

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1)、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三个点的坐标,可设一般式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例1、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2,1)、(-1,-8)、(0,-3).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根据题意得421,8,3,a b c a b c c ++=⎧⎪-+=-⎨⎪=-⎩ 解之得1,4,3,a b c =-⎧⎪=⎨⎪=-⎩所以抛物线为243;y x x =-+-说明:用待定系数法求系数a b c 、、需要有三个独立条件,若给出的条件是任意三个点,可设解析式为2(0)y ax bx c a =++≠,然后将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组成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来求解.(2)、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和图象上另一个点坐标,可设交点式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若知道二次函数与x 轴有两个交点()()1200x x ,,,,则相当于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x x ,,从而212()()ax bx c a x x x x ++=--,故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12()()(0)y a x x x x a =--≠.例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1,0),B (3,0),C (0,-3)三点.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根据题设,设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3)y a x x =+-.又∵该二次函数又过点(0,-3), ∴(01)(03)3a +-=-. 解得1a =.因此,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1)(3)y x x =+-,即223y x x =--.说明:在把函数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代入12()()(0)y a x x x x a =--≠求值时,要注意正确处理两个括号内的符号.(3)、已知抛物线顶点和另外一个点坐标时,设顶点式y =a (x -h )2+k (a ≠0)例3、对称轴与y 轴平行的抛物线顶点是(-2,-1),抛物线又过(1,0),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高一数学解析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解析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解析式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二次函数满足,且.(1)求解析式;(2)当时,函数的图像恒在函数的图像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1)根据二次函数满足条件,及,可求,,从而可求函数的解析式;(2)在区间上,的图象恒在的图象上方,等价于在上恒成立,等价于在上恒成立,求出左边函数的最小值,即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由,令 ,得;令 ,得.设,故解得故的解析式为.(2)因为的图像恒在的图像上方,所以在上,恒成立.即:在区间恒成立.所以令 ,故在上的最小值为,∴ .【考点】1.函数的解析式求法;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12分)定义运算若函数.(1)求的解析式;(2)画出的图像,并指出单调区间、值域以及奇偶性.【答案】(1);(2) 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值域为【解析】(1)根据表示取a与b中较小的可知只需比较与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到结论.(2)由分段函数与指数函数性质画出图像,由图像可得出单调区间、值域以及奇偶性.试题解析:(1)由,知(2)的图像如图: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值域为【考点】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3.若函数,则的值为.【答案】1【解析】由已知可求出,,即,从而【考点】函数的解析式.4.函数,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A.B.C.D.【答案】A【解析】令则所以, 即故选A【考点】解析式的求法.5.已知为奇函数,且当时,.当时,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求的值.【答案】.【解析】要求的值,必须求出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一般应该先求出当时,的表达式,而为奇函数,又当时,,故我们可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当时,,,,故可求出当时的表达式.试题解析:解∵时,,且是奇函数,∴当时,,则.故当时,.∴当时,是增函数;当时,是减函数.因此当时,.∴,从而.【考点】函数的解析式与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6.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数目是()A.B.C.或D.或【答案】C【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对集合A中任意x取值,按对应法则,都有集合B中唯一的y值与之对应。

函数知识点(详细)

函数知识点(详细)

第二章函数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1)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x f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X 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x f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3)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2、定义域:(1)定义域定义:函数)(x f 的自变量x 的取值X 围。

(2)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原则:使这个函数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常见方法:①若)(x f 是整式,则定义域为全体实数②若)(x f 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例:求函数xy 111+=的定义域。

③若)(x f 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全体实数例1. 求函数()2143432-+--=x x xy 的定义域。

例2. 求函数()02112++-=x x y 的定义域。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⑤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⑥若)(x f 为复合函数,则定义域由其中各基本函数的定义域组成的不等式组来确定⑦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如)0(10≠=x x⑧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4)求抽象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求)(2x f 的定义域已知函数)12(-x f 的定义域为[0,1)求)31(x f -的定义域3、值域 :(1)值域的定义:与x 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值域的原则:先求定义域 (3)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值域: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正余弦、正切)(4)确定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 的X 围出发,推出()y f x =的取值X 围。

函数解析式,定义域,值域的求法

函数解析式,定义域,值域的求法

函 数1: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在集合B 中都有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做2:对于函数(),y f 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 ;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 ,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 3:函数的三要素为 、 、 ,两个函数当且仅当 分别相同时,二者才能称为同一函数。

4:函数的表示法有 、 、 .5:在函数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 ,它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函数定义域的并集,值域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

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求法:(1):换元法 (2):配凑法(3):待定系数法 (4):构造方程组法1:确定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 已知1)(2+=x x f ,求)1(+x f(2) 已知11)1(2++=+)(x x f ,求)(x f(3)(换元法,配凑法)已知23)1(2++=+x x x f ,求()f x(4)(配凑法):已知2211()f x x x x+=+,求()f x (5) (待定系数法)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6)(构造方程组法)已知12()()f f x x x+=,求()f x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1()3f x x =- 2:y = 3:y = 4:()f x =5:()01()x f x x x +=- 6:2(0)()2(01)(14)x x f x x x x ⎧-<⎪=≤<⎨⎪-≤≤⎩ 7: 1122---=x x y1.函数值域的求法:①直接法:利用常见函数的值域来求.②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如:),(,)(2n m x c bx ax x f ∈++=的形式;③分式转化法(或改为“分离常数法”)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⑤利用某些函数的有界性: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⑥基本不等式法:转化成型如)0(>+=k x k x y ,利用均值不等式公式或单调性来求值域;⑦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2.确定函数的值域的原则:定义域优先原则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 )322R x x x y ∈-+=( 2:]2,1[,322∈-+=x x x y 3 113+-=x x y 4:1222+-=x x y 5: 5212+-=x x y 6: 542++-=x x y7: x x y 21--= 8:()212log 45y x x =-+9:2sin 3sin 4y x x =-+ 10: 1sin 21sin 2-+=x x y11: sin 1cos 2x y x +=+ 12:1y x x =+(0)x >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4: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否是同一函数1.3)5)(3(1+-+=x x x y 52-=x y 2。

新高考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透视:函数(精讲精析篇)(附答案及解析)

新高考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透视:函数(精讲精析篇)(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3.1函数(精讲精析篇)提纲挈领点点突破热门考点01 求函数的定义域1.(1)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2.已知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求定义域的方法(1)若f(x)是由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构成的,则它的定义域为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先由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确定内层函数的值域,从而确定对应的内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需要确定内层函数的定义域,两者取交集即可.3.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1)若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a≤g(x)≤b求出.(2)若已知函数f(g(x))的定义域为[a,b],则f(x)的定义域为g(x)在x∈[a,b]时的值域.【典例1】(2019·江苏高考真题)函数2=+-_____.76y x x【典例2】(2019·邵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函数(31)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 ) A.[]0,2B.1[1]3,C.[-15],D.无法确定【典例3】(2018·上海上外浦东附中高一月考)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3,3-,则()21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求函数的定义域,往往要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因此,要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牢记不等式的性质,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数轴解题.另外,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集合,要用适当的表示方法加以表达或依据题目的要求予以表达.热门考点02 求函数的解析式1.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典例4】(2016·浙江高考真题(文))设函数f(x)=x 3+3x 2+1.已知a≠0,且f(x)–f(a)=(x –b)(x –a)2,x R ∈,则实数a=_____,b=______.【典例5】(2019·邵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中)若()22144f x 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典例6】(2018·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满足对任意,x y 等式()()()22343f y x f x y x y -=-+-+恒成立,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特别提醒】谨防求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失误:(1)在求函数解析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范围,也就是定义域问题.求出解析式后要标注x 的取值范围. (2)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如已知f (x )=x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可通过换元的方法得f (x )=x 2+1,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热门考点03 分段函数及其应用1.(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2.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首先确定自变量的值属于哪个区间,其次选定相应的解析式代入求解.3.已知函数值或函数的取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时,应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提醒:当分段函数的自变量范围不确定时,应分类讨论. 【典例7】(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已知函数,则的值等于__________.【典例8】(2018·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已知()[)[]21,1,01,0,1x x f x x x ⎧+∈-⎪=⎨+∈⎪⎩,则下列函数的图象错误的是( )A.(1)f x -的图象B.()f x -的图象C.(||)f x 的图象D.|()|f x 的图象【典例9】(上海高考真题(理))设若,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典例10】(2018届河北省唐山市三模)设函数则使得成立的得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典例11】(2014浙江高考理第15题)设函数()⎪⎩⎪⎨⎧≥-<+=0,0,22x x x x x x f 若()()2≤a f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总结提升】关于分段函数的命题角度主要有:一是分段函数求值,二是分段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结合.由于分段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不同子集上其对应法则不同,而分别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因此在求函数值、解方程(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值所在子集,再代入相应的解析式求值.热门考点04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值域)1.增函数、减函数(1)增函数:若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D I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1x 、2x ,当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2)减函数:若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D I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1x 、2x ,当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2.函数的最值(1)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①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②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2)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②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小值.【典例12】函数2()23f x x mx =-+,当[2,)x ∈-+∞时是增函数,当(,2]x ∈-∞-时是减函数,则(1)f 等于( )A .-3B .13 C. 7 D . 5【典例13】(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期中)若函数2()21f x x mx =-+在[2,)+∞上是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1]-∞B.[1,)+∞C.[2,)+∞D.(,2]-∞【典例14】函数()21,12,1x f x x x x ⎧≥⎪=⎨⎪-+<⎩的最大值为( )A.1B.2C.12D.13【总结提升】1.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与图象:只需作出函数的图象便可判断函数在相应区间上的单调性;2.性质法:(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2)函数()f x -与函数()f x 的单调性相反; (3)0k >时,函数()f x 与()k f x 的单调性相反(()0f x ≠);0k <时,函数()f x 与()k f x 的单调性相同(()0f x ≠).3.定义法:作差法与作商法(常用来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一般使用作差法).*4.导数法:()0f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0f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减.【注】分段函数的单调性要求每段函数都满足原函数的整体单调性,还需注意断点处两边函数值的大小比较.5.函数单调性的应用(1)比较函数值大小(随着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逐步体会)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若自变量的值不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要利用其函数性质,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上进行比较,对于选择题、填空题能数形结合的尽量用图象法求解. (2)求解含“f ”的函数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先利用函数的相关性质将不等式转化为f (g (x ))>f (h (x ))的形式,再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去掉“f ”,得到一般的不等式g (x )>h (x )(或g (x )<h (x )). (3)利用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或值)的方法①视参数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象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数; ②需注意若函数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的,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集上也是单调的. 6.函数值域的常见求法: (1)配方法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型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形如F (x )=a [f (x )]2+bf (x )+c (a ≠0)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均可使用配方法. (2)数形结合法若函数的解析式的几何意义较明显,如距离、斜率等,可用数与形结合的方法. (3)基本不等式法:要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可见上一专题) (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①单调函数的图象是一直上升或一直下降的,因此若单调函数在端点处有定义,则该函数在端点处取最值,即若y =f (x )在[a ,b ]上单调递增,则y 最小=f (a ),y 最大=f (b ); 若y =f (x )在[a ,b ]上单调递减,则y 最小=f (b ),y 最大=f (a ).②形如y =ax +b +dx +c 的函数,若ad >0,则用单调性求值域;若ad <0,则用换元法.③形如y =x +kx(k >0)的函数,若不能用基本不等式,则可考虑用函数的单调性,当x >0时,函数y =x +k x (k >0)的单调减区间为(0,k ],单调增区间为[k ,+∞).一般地,把函数y =x +kx(k >0,x >0)叫做对勾函数,其图象的转折点为(k ,2k ),至于x <0的情况,可根据函数的奇偶性解决.*(5)导数法利用导函数求出最值,从而确定值域.热门考点05 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与单调性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两种方法 (1)定义法:(2)图象法:2.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1)求函数解析式①将所求解析式自变量的范围转化为已知解析式中自变量的范围;②将转化后的自变量代入已知解析式;③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出解析式. (2)求参数值在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根据奇函数满足f (-x )=-f (x )或偶函数满足f (-x )=f (x )列等式,根据等式两侧对应相等确定参数的值.特别要注意的是:若能够确定奇函数的定义域中包含0,可以根据f (0)=0列式求解,若不能确定则不可用此法. *3.函数周期性的判定及应用(1)只需证明f (x +T )=f (x )(T ≠0)便可证明函数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T .(2)根据函数的周期性,可以由函数局部的性质得到函数整体的性质,函数的周期性常与函数的其他性质综合考查.(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注意结论“若T 是函数的周期,则kT (k ∈Z 且k ≠0)也是函数的周期”的应用. 【典例15】(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函数()f x 在(,)-∞+∞单调递增,且为奇函数,若(1)1f =,则满足1(2)1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2,2]-B .[1,1]-C .[0,4]D .[1,3]【典例16】(2018·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f x f x -=+.若(1)2f =,则(1)(2)(3)(50)f f f f ++++=L ( ) A.50-B.0C.2D.50【典例17】(2017·山东高考真题(文))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f (x +4)=f (x -2).若当x ∈[-3,0]时,f (x )=6-x ,则f (919)=________.【典例18】(2013·上海高考真题(理))设a 为实常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97a f x x x=++.若()1f x a ≥+对一切0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总结提升】 拓展:1.函数奇偶性的判断(1)复合函数奇偶性的判断:若复合函数由若干个函数复合而成,则复合函数的奇偶性可根据若干个函数的奇偶性而定,概括为“同奇为奇,一偶则偶”.(2)抽象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应充分利用定义,巧妙赋值,通过合理、灵活地变形配凑来判断. 2.熟记4种常见抽象函数的周期 (1)若f (x +a )=-f (x ),则T =2|a |; (2)若f (x +a )=1f x,则T =2|a |; (3)若f (x +a )=-1f x,则T =2|a |;(4)若f (x +a )=f (x -a ),则T =2|a |.3.当函数具有两个对称时函数一般也是周期函数.当函数()f x 是奇函数,又有对称轴x m =时,则函数一定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4T m =;若()f x 有两条对称轴x a =和x b =,则函数是周期函数,2b a -是函数的一个周期;同样若()f x 有两个对称中心(,0)a 和(,0)b ,则函数是周期函数,2b a -是函数的一个周期.巩固提升1.有意义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0x x >或}1x <-B.{|0x x …或}1x -„ C.{}10x x -<<D.{}10x x -剟2.(2019·重庆高一)若()335f x x +=+,则()f x 等于( ). A.32x + B.38x + C.31x -D.34x -3.(2017·浙江高考真题)若函数()2f x =x ax b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m,则M m -的值( )A .与a 有关,且与b 有关B .与a 有关,但与b 无关C .与a 无关,且与b 无关D .与a 无关,但与b 有关4.(2019·江苏高一月考)函数()()02f x x =-+ ) A.()2,+∞ B.()1,-+∞ C.()()1,22,-+∞UD.R5.(2014·全国高考真题(文))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若(2)f x +为偶函数,且(1)1f =,则(8)(9)f f +=( )A .2-B .1-C .0D .16.(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期中)已知函数2()3f x ax bx =++是定义在[3,2]a a -上的偶函数,则+a b 的值是( ) A.1-B.1C.3-D.07.(2019·浙江学军中学高一期中)函数()f x = )A.奇函数B.偶函数C.非奇非偶函数D.既奇又偶函数8.(2017·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32()2f x x x =+,则(2)f =__________.9.(2016·四川高考真题(文))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 (x )=,则f ()+f (2)= .10.(2019·上海闵行中学高一期中)已知21(1)()(1)(1)x x f x f x x -<⎧=⎨-≥⎩,则(3)f =________11.(2019·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二期末)若函数()3f x x a =+为奇函数,则()1f =______.12.(2018·上海上外浦东附中高一月考)函数()21y k x b =++在R 上是增函数,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3.(2018·上海上外浦东附中高一月考)已知函数2y x =,[]0,3x ∈,则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14.(2015·浙江高考真题(文))已知函数()2,1{ 66,1x x f x x x x≤=+->,则()2f f ⎡⎤-=⎣⎦ , ()f x 的最小值是 .15.(2019·上海市高桥中学高一期末)已知偶函数()f x 在[)0,+∞单调递减,()20f =,若()10f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6.(2018·上海曹杨二中高一期末)设函数()1f x x =-,若0a b <<且()()f a f 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专题3.1函数(精讲精析篇)提纲挈领点点突破热门考点01 求函数的定义域1.(1)在函数y =f (x ),x ∈A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2)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 2.已知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求定义域的方法(1)若f (x )是由一些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构成的,则它的定义域为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 (2)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先由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确定内层函数的值域,从而确定对应的内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需要确定内层函数的定义域,两者取交集即可. 3.抽象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1)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a ≤g (x )≤b 求出. (2)若已知函数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时的值域. 【典例1】(2019·江苏高考真题)函数276y x x =+-_____. 【答案】[1,7]-. 【解析】由已知得2760x x +-≥,即2670x x --≤ 解得17x -≤≤,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1,7]-.【典例2】(2019·邵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函数(31)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 ) A.[]0,2 B.1[1]3,C.[-15],D.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由已知02x ≤≤,1315x ∴-≤-≤,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5],, 故选:C .【典例3】(2018·上海上外浦东附中高一月考)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3,3-,则()21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答案】[]22-,【解析】由于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3,3-,对于函数()21y f x =-,有2313x -≤-≤,即224x -≤≤,即24x ≤,解得22x -≤≤.因此,函数()21y f x =-的定义域为[]22-,. 故答案为:[]22-,. 【特别提醒】求函数的定义域,往往要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因此,要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牢记不等式的性质,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数轴解题.另外,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集合,要用适当的表示方法加以表达或依据题目的要求予以表达.热门考点02 求函数的解析式1. 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方法【典例4】(2016·浙江高考真题(文))设函数f(x)=x 3+3x 2+1.已知a≠0,且f(x)–f(a)=(x –b)(x –a)2,x R ∈,则实数a=_____,b=______.【答案】-2,1【解析】()()32323232313133f x f a x x a a x x a a -=++---=+--,()()()()2322222x b x a x a b x a ab x a b --=-+++-,所以223223{20 3a b a ab a b a a --=+=-=--,解得2{ 1a b =-=. 【典例5】(2019·邵阳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中)若()22144f x 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答案】2()1f x x =- 【解析】 令21x t +=,12t x -∴=,代入()22144f x x x +=+, ()22114()4122t t f t t --∴=+⋅=-,故答案为:2()1f x x =-.【典例6】(2018·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满足对任意,x y 等式()()()22343f y x f x y x y -=-+-+恒成立,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答案】()()31f x x x =+ 【解析】Q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对任意,x y ,()()()22343f y x f x y x y -=-+-+恒成立,∴令y x =,得()()()22343f x x f x x x x -=-+-+, 即()()()2333f x f x x x =-++,()()3333f x x x ∴=+, ()()31f x x x ∴=+.故答案为:()()31f x x x =+ 【特别提醒】谨防求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失误:(1)在求函数解析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范围,也就是定义域问题.求出解析式后要标注x 的取值范围. (2)利用换元法求解析式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如已知f )=x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可通过换元的方法得f (x )=x 2+1,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而不是(-∞,+∞).热门考点03 分段函数及其应用1.(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2.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首先确定自变量的值属于哪个区间,其次选定相应的解析式代入求解.3.已知函数值或函数的取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时,应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提醒:当分段函数的自变量范围不确定时,应分类讨论. 【典例7】(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已知函数,则的值等于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因为,所以.【典例8】(2018·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期末)已知()[)[]21,1,01,0,1x x f x x x ⎧+∈-⎪=⎨+∈⎪⎩,则下列函数的图象错误的是( )A.(1)f x -的图象B.()f x -的图象C.(||)f x 的图象D.|()|f x 的图象【答案】D 【解析】作出()[)[]21,1,01,0,1x x f x x x ⎧+∈-⎪=⎨+∈⎪⎩,如下图(1)f x -的图象,由()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故A 正确;()f x -的图象,由()f x 的图象y 轴右侧的翻折到左侧,左侧翻折到右侧,故B 正确; (||)f x 的图象,由()f x 的图象右侧的保留不变,且把右边的翻折到左边,故C 正确;|()|f x 的图象,把x 轴下方的翻折到上方,图象与()f x 一样,故D 错误;故选:D【典例9】(上海高考真题(理))设若,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答案】(,2]-∞ 【解析】由题意,若2a >,则(2)2f =不合题意,因此2a ≤,此时[,)x a ∈+∞时,2()f x x =,满足(2)4f =.【典例10】(2018届河北省唐山市三模)设函数则使得成立的得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由,得或,得或,即得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典例11】(2014浙江高考理第15题)设函数()⎪⎩⎪⎨⎧≥-<+=0,0,22x x x x x x f 若()()2≤a f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a ≤【解析】由题意()()()202f a f a f a <⎧⎪⎨+≤⎪⎩或()()202f a f a ≥⎧⎪⎨-≤⎪⎩,解得()2f a ≥-,当202a a a <⎧⎨+≥-⎩或202a a ≥⎧⎨-≥-⎩,解得,0a <或a ≤≤,故a ≤【总结提升】关于分段函数的命题角度主要有:一是分段函数求值,二是分段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结合.由于分段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不同子集上其对应法则不同,而分别用不同的式子来表示,因此在求函数值、解方程(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值所在子集,再代入相应的解析式求值.热门考点04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值域)1.增函数、减函数(1)增函数:若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D I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1x 、2x ,当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2)减函数:若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D I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1x 、2x ,当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2.函数的最值(1)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②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2)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②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小值.【典例12】函数2()23f x x mx =-+,当[2,)x ∈-+∞时是增函数,当(,2]x ∈-∞-时是减函数,则(1)f 等于( )A .-3B .13 C. 7 D . 5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函数()f x 的对称轴224b mx a =-==-,所以8m =-,所以(1)28313f =++=,故选B .【典例13】(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期中)若函数2()21f x x mx =-+在[2,)+∞上是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2,)+∞ D.(,2]-∞【答案】D 【解析】由题意,函数2()21f x x mx =-+,开口向上,其对称轴x m =,∵在[2,)+∞上是增函数,∴2m ≤,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 故选D.【典例14】函数()21,12,1x f x x x x ⎧≥⎪=⎨⎪-+<⎩的最大值为( )A.1B.2C.12D.13【答案】B 【解析】当1x ≥时,函数()1f x x=在()1,+∞单调递减,此时()f x 在1x =处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1f =; 当1x <时,函数()22f x x =-+在0x =处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02f =. 综上可得,()f x 的最大值为2.故选:B . 【总结提升】1.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与图象:只需作出函数的图象便可判断函数在相应区间上的单调性;2.性质法:(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2)函数()f x -与函数()f x 的单调性相反; (3)0k >时,函数()f x 与()k f x 的单调性相反(()0f x ≠);0k <时,函数()f x 与()k f x 的单调性相同(()0f x ≠).3.定义法:作差法与作商法(常用来函数单调性的证明,一般使用作差法).*4.导数法:()0f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0f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减.【注】分段函数的单调性要求每段函数都满足原函数的整体单调性,还需注意断点处两边函数值的大小比较.5.函数单调性的应用(1)比较函数值大小(随着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逐步体会)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若自变量的值不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要利用其函数性质,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上进行比较,对于选择题、填空题能数形结合的尽量用图象法求解. (2)求解含“f ”的函数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先利用函数的相关性质将不等式转化为f (g (x ))>f (h (x ))的形式,再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去掉“f ”,得到一般的不等式g (x )>h (x )(或g (x )<h (x )). (3)利用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或值)的方法①视参数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象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数; ②需注意若函数在区间[a ,b ]上是单调的,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集上也是单调的. 6.函数值域的常见求法: (1)配方法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型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形如F (x )=a [f (x )]2+bf (x )+c (a ≠0)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均可使用配方法. (2)数形结合法若函数的解析式的几何意义较明显,如距离、斜率等,可用数与形结合的方法.(3)基本不等式法:要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可见上一专题) (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①单调函数的图象是一直上升或一直下降的,因此若单调函数在端点处有定义,则该函数在端点处取最值,即若y =f (x )在[a ,b ]上单调递增,则y 最小=f (a ),y 最大=f (b ); 若y =f (x )在[a ,b ]上单调递减,则y 最小=f (b ),y 最大=f (a ).②形如y =ax +b +dx +c 的函数,若ad >0,则用单调性求值域;若ad <0,则用换元法.③形如y =x +kx(k >0)的函数,若不能用基本不等式,则可考虑用函数的单调性,当x >0时,函数y =x +k x (k >0)的单调减区间为(0,k ],单调增区间为[k ,+∞).一般地,把函数y =x +kx(k >0,x >0)叫做对勾函数,其图象的转折点为(k ,2k ),至于x <0的情况,可根据函数的奇偶性解决. *(5)导数法利用导函数求出最值,从而确定值域.热门考点05 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与单调性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两种方法 (1)定义法:(2)图象法:2.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1)求函数解析式①将所求解析式自变量的范围转化为已知解析式中自变量的范围;②将转化后的自变量代入已知解析式;③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求出解析式.(2)求参数值在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根据奇函数满足f (-x )=-f (x )或偶函数满足f (-x )=f (x )列等式,根据等式两侧对应相等确定参数的值.特别要注意的是:若能够确定奇函数的定义域中包含0,可以根据f (0)=0列式求解,若不能确定则不可用此法. *3.函数周期性的判定及应用(1)只需证明f (x +T )=f (x )(T ≠0)便可证明函数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T .(2)根据函数的周期性,可以由函数局部的性质得到函数整体的性质,函数的周期性常与函数的其他性质综合考查.(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注意结论“若T 是函数的周期,则kT (k ∈Z 且k ≠0)也是函数的周期”的应用. 【典例15】(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函数()f x 在(,)-∞+∞单调递增,且为奇函数,若(1)1f =,则满足1(2)1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1,1]-C .[0,4]D .[1,3]【答案】D 【解析】()f x 是奇函数,故()()111f f -=-=- ;又()f x 是增函数,()121f x -≤-≤,即()(1)2(1)f f x f -≤-≤ 则有121x -≤-≤ ,解得13x ≤≤ ,故选D.【典例16】(2018·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f x f x -=+.若(1)2f =,则(1)(2)(3)(50)f f f f ++++=L ( ) A.50- B.0C.2D.50【答案】C 【解析】因为()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且(1)(1)f x f x -=+, 所以(1)(1)(3)(1)(1)4f x f x f x f x f x T +=--∴+=-+=-∴=,因此(1)(2)(3)(50)12[(1)(2)(3)(4)](1)(2)f f f f f f f f f f ++++=+++++L , 因为(3)(1)(4)(2)f f f f =-=-,,所以(1)(2)(3)(4)0f f f f +++=,(2)(2)(2)(2)0f f f f =-=-∴=Q ,从而(1)(2)(3)(50)(1)2f f f f f ++++==L ,选C.【典例17】(2017·山东高考真题(文))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f (x +4)=f (x -2).若当x ∈[-3,0]时,f (x )=6-x ,则f (919)=________.【答案】6 【解析】由f (x +4)=f (x -2)可知,()f x 是周期函数,且6T =,所以()()()919615311f f f =⨯+= ()16f =-=. 【典例18】(2013·上海高考真题(理))设a 为实常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97a f x x x=++.若()1f x a ≥+对一切0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87a ≤- 【解析】∵()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97a f x f x x x=--=+-,而229729767a a x x a x x+-≥⋅-=-,当些仅当3x a =时,“=”成立,∴当0x >时,要使()1f x a ≥+恒成立,只需86717a a a -≥+⇒≤-或85a ≥,又∵0x =时,(0)01f a =≥+,∴1a ≤-,综上,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8(,]7-∞-.【总结提升】 拓展:1.函数奇偶性的判断(1)复合函数奇偶性的判断:若复合函数由若干个函数复合而成,则复合函数的奇偶性可根据若干个函数的奇偶性而定,概括为“同奇为奇,一偶则偶”.(2)抽象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应充分利用定义,巧妙赋值,通过合理、灵活地变形配凑来判断. 2.熟记4种常见抽象函数的周期 (1)若f (x +a )=-f (x ),则T =2|a |; (2)若f (x +a )=1f x,则T =2|a |; (3)若f (x +a )=-1f x,则T =2|a |;(4)若f (x +a )=f (x -a ),则T =2|a |.3.当函数具有两个对称时函数一般也是周期函数.当函数()f x 是奇函数,又有对称轴x m =时,则函数一定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4T m =;若()f x 有两条对称轴x a =和x b =,则函数是周期函数,2b a -是函数的一个周期;同样若()f x 有两个对称中心(,0)a 和(,0)b ,则函数是周期函数,2b a -是函数的一个周期.巩固提升1.有意义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0x x >或}1x <-B.{|0x x …或}1x -„ C.{}10x x -<< D.{}10x x -剟【答案】C 【解析】依题有,2x x ⎧--≥⎪≠,解得10x -<<.故选:C .2.(2019·重庆高一)若()335f x x +=+,则()f x 等于( ). A.32x + B.38x + C.31x - D.34x -【答案】D 【解析】令3x t +=,所以3x t =-,所以()()33534f t t t =-+=-,所以()34f x x =-, 故选:D.3.(2017·浙江高考真题)若函数()2f x =x ax b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m,则M m -的值( )A .与a 有关,且与b 有关B .与a 有关,但与b 无关C .与a 无关,且与b 无关D .与a 无关,但与b 有关【答案】B 【解析】因为最值在2(0),(1)1,()24a a fb f a b f b ==++-=-中取,所以最值之差一定与b 无关,选B .4.(2019·江苏高一月考)函数()()02f x x =-+ ) A.()2,+∞ B.()1,-+∞ C.()()1,22,-+∞U D.R【答案】C 【解析】幂函数的零次方底数不为0,即20x -≠ ,2x ≠;偶次方根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分式分母不为零,即10x +>,1x >- 所以()()1,22,x ∈-+∞U . 故选:C5.(2014·全国高考真题(文))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若(2)f x +为偶函数,且(1)1f =,则(8)(9)f f +=( )A .2-B .1-C .0D .1【答案】D 【解析】(2)f x +是偶函数,则()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又()f x 是奇函数,则(0)0f =,且()f x 是周期函数,且周期为4,所以(8)(9)(0)(1)1f f f f +=+=.故选D .6.(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一期中)已知函数2()3f x ax bx =++是定义在[3,2]a a -上的偶函数,则+a b 的值是( ) A.1- B.1C.3-D.0【答案】B 【解析】∵函数2()3f x ax bx =++是定义在[3,2]a a -的偶函数, ∴320a a -+=,解得1a =,由()()f x f x =-得0b =,即1a b +=, 故选:B.7.(2019·浙江学军中学高一期中)函数()249x x f x x+-=-的奇偶性为( )A.奇函数B.偶函数C.非奇非偶函数D.既奇又偶函数【答案】B 【解析】 函数()249x x f x x +-=-,所以有290->x ,解得33x -<<, 所以()f x 定义域为()3,3- 此时40x -<恒成立, 所以()2224999x x f x x x x +-===---,()()()2299f x f x xx -===---,所以()f x 是偶函数, 故选:B8.(2017·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32()2f x x x =+,则(2)f =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函数()f x 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f x f x -=-,则()()f x f x =--,()()()()322222212f f ⎡⎤=--=-⨯-+-=⎣⎦.9.(2016·四川高考真题(文))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 (x )=,则f ()+。

高三数学高考基础:函数的解析式

高三数学高考基础:函数的解析式

高三数学高考基础:函数的解析式函数进入新高考后,由于小题量减少,函数小题似乎也跟着减少,2008年、2009年某某卷都只考了一道,分别属于“条件函数最值”,“指数函数数值大小比较”类型。

但是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具体的幂、指、对函数的复习仍很重要,不仅对考小题而且对考大题(如解析几何、导数、函数等)都起作用。

函数的解析式【例1】设函数f 1(x)=x 12,f 2(x)=x -1,f 3(x)=x 2,则f 1(f 2(f 3(2007)))=______(07年某某文13)[解]复合函数求值,由内向外.因f 3(2007)=20072,⇒f 2(f 3(2007))=f 2(20072)=(20072)-1=2007-2,⇒f 1(f 2(f 3(2007)))=f 1(2007-2)12=(2007-2)12=2007-1=12007 [解题回顾]在求函数值时,只要根据所给函数的解析式从里向外逐一求值即可.【例2(07文14)则f[g(1)]的值为________;当g[f(x)]=2时,x =________[解]根据f(x),g(x)的定义知f[g(1)]=f(3)=1;由g[f(x)]=2 ⇒ f(x)=2⇒ x =1[解题回顾]本题是通过表格来体现函数中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求解时,应遵守表格中给出的函数对应关系.1.已知函数f(x)=⎩⎨⎧3x ,x ≤1-x ,x>1,若f(x)=2,则x =_______ (09文12) 2.设g(x)=⎩⎨⎧e x ,x ≤0lnx ,x>0,则g(g(12))=_________ (06某某文14理13) 3.设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 满足条件f(x+2)=1f(x)。

若f(1)=-5,则f(f(5))=______(06某某15)4.已知函数f(x),g(x)分别由下表给出: (07理14)x 1 2 3f(x) 1 3 1则f[g(1)]的值为________;满足f(g(x))>g(f(x))的x 的值是______5.已知f(3x )=4xlog 23+233,则f(2)+f(4)+f(8)+…+f(28)的值是______ (08某某文15)6.若函数f(x)=(x+a)(bx+2a)(常数a ,b ∈R )是偶函数,且它的值域为(-∞,4],则该函数的解析式f(x)=__________ (08某某文9)7.已知函数f(x)=x 2+2x+a ,f(bx)=9x 2-6x+2,其中x ∈R ,a ,b 为常数,则方程f(ax+b)=0的其解集为____________ (08某某理13)8.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

第15招 分段函数常见题型解法

第15招 分段函数常见题型解法

【知识要点】分段函数问题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问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值、解不等式、奇偶性、值域(最值)、单调性和零点等问题.1、 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一般一段一段地求,最后综合.即先分后总.注意分段函数的书写格式为:1122()()()()n n n f x x D f x x D f x x D f x x D ∈⎧⎪∈⎪=⎨∈⎪⎪∈⎩,不要写成1122()()()()n n ny f x x D y f x x D f x x D y f x x D =∈⎧⎪=∈⎪=⎨∈⎪⎪=∈⎩.注意分段函数的每一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交集为空集,并集为函数的定义域D .一般左边的区域写在上面,右边的区域写在下面.2、分段函数求值,先要看自变量在哪一段,再代入那一段的解析式计算.如果不能确定在哪一段,就要分类讨论.注意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3、分段函数解不等式和分段函数求值的方法类似,注意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4、分段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一:定义法.方法二:数形结合.5、分段函数的值域(最值),方法一:先求每一段的最大(小)值,再把每一段的最大(小)值比较,即得到函数的最大(小)值. 方法二:数形结合.6、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一:数形结合,方法二:先求每一段的单调性,再写出整个函数的单调性.7、分段函数的零点问题,方法一:解方程,方法二:图像法,方法三:方程+图像法. 和一般函数的零点问题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虽然分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方法其实和一般的函数大体是一致的. 【方法讲评】题型一 分段函数的解析式问题解题方法 一般一段一段地求,最后综合.即先分后总.【例1】已知函数)(x f 对实数R x ∈满足)1()1(,0)()(+=-=-+x f x f x f x f ,若当[)1,0∈x 时,21)23(),1,0()(-=≠>+=f a a b a x f x .(1)求[]1,1-∈x 时,)(x f 的解析式;(2)求方程0log )(4=-x x f 的实数解的个数.(2) )()2()1()1(,0)()(x f x f x f x f x f x f =+∴+=-=-+ )(x f ∴是奇函数,且以2为周期.方程0log )(4=-x x f 的实数解的个数也就是函数x y x f y 4log )(==和的交点的个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这俩个函数的图像,由图像得交点个数为2,所以方程0log )(4=-x x f 的实数解的个数为2.【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根据题意要把[1,1]-分成三个部分,即(1,0),1,(0,1)x x x ∈-=±∈,再一段一段地求. 在求函数的解析式时,要充分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等. (2)本题第2问解的个数,一般利用数形结合解答.【检测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22f x x =-.(Ⅰ)若不等式()()223f x t f x +-<+对一切[]0,2x ∈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Ⅱ)设()()g x x f x =,求函数()g x 在[]0,(0)m m >上的最大值()m ϕ的表达式.题型二 分段函数的求值解题方法先要看自变量在哪一段,再代入那一段的解析式计算.如果不能确定在哪一段,就要分类讨论.注意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 学.科.网【例2】已知函数()()22log 3,2{21,2x x x f x x ---<=-≥ ,若()21f a -= ,则()f a = ( )A. 2-B. 0C. 2D. 9【解析】当22a -< 即0a >时, ()()211log 3211,22a a a ---=⇒+==- (舍); 当22a -≥ 即0a ≤时, ()2222111log 42a a f a ---=⇒=-⇒=-=- ,故选A.【点评】(1)要计算(2)f a -的值,就要看自变量2a -在分段函数的哪一段,但是由于无法确定,所以要就2222a a -<-≥和分类讨论. (2)分类讨论时,注意数学逻辑,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当0a >时 ,解得12a =-,要舍去.【例3】【2017山东,文9】设()(),0121,1x x f x x x ⎧<<⎪=⎨-≥⎪⎩,若()()1f a f a =+,则1f a ⎛⎫= ⎪⎝⎭( ) A. 2 B. 4 C. 6 D. 8【点评】(1)要化简()()1f a f a =+,必须要讨论a 的范围,要分1a ≥和01a <<讨论.当1a ≥时,可以解方程2(1)2(11)a a -=+-,得方程没有解.也可以直接由2(1)y x =-单调性得到()()1f a f a ≠+.【检测2】已知函数210()0xx f x xx -⎧-≤⎪=>,若0[()]1f f x =,则0x = .题型三 分段函数解不等式解题方法先要看自变量在哪一段,再代入那一段的解析式计算.如果不能确定在哪一段,就要分类讨论.注意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例3】已知函数则的解集为( )A.B.C.D.【点评】(1)本题中()f x 的自变量x 不确定它在函数的哪一段,所以要分类讨论. (2)当20x -<<时,计算()f x -要注意确定x -的范围,02x <-<,所以求()f x -要代入第一段的解析式.数学思维一定要注意逻辑和严谨. (3)分类讨论时,一定要注意数学逻辑,小分类要求交,大综合要求并.【检测3】已知函数()()()22log 2,02,{2,20,x x f x f x x --+≤<=---<<则()2f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检测4】【2017课标3,理15】设函数10()20x x x f x x +≤⎧=⎨>⎩,,,,则满足1()()12f x 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例4】判断函数⎩⎨⎧>+-<+=)0()0()(22x x x x x x x f 的奇偶性 【解析】由题得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设0,x <2()f x x x =+,则0x ->,222()()()()f x x x x x x x f x -=---=--=-+=- 设0,x >2()f x x x =-+则0x -<,222()()()()f x x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f x 是奇函数.【点评】(1)对于分段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也是要先看函数的定义域,再考虑定义,由于它是分段函数,所以要分类讨论. (2)注意,当0x <时,求()f x -要代入下面的解析式,因为0x ->,不是还代入上面一段的解析式.【检测5】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2)(+=x xx f . (1)求()f x 的解析式;(2)判断()f x 的单调性(不必证明);(3) 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0)2()3(22≤++-t t f t k f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例5】若函数62()3log 2a x x f x x x -+≤⎧=⎨+>⎩(01)a a >≠且的值域是[4,)+∞,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点评】(1)分段函数求最值(值域),方法一:先求每一段的最大(小)值,再把每一段的最大(小)值比较,即得到函数的最大(小)值. 方法二:数形结合.(2)本题既可以用方法一,也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分析解答. (3)对于对数函数log a y x =,如果没有说明a 与1的大小关系,一般要分类讨论.【检测6】设()()2,014,0x a x f x x a x x ⎧-≤⎪=⎨+++⎪⎩,>若()0f 是()f x 的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3- B. []2,0- C. []1,3 D. []0,3【检测7】已知函数()()222log 23,1{1,1x ax a x f x x x -+≥=-<的值域为R ,则常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23-,,B. ][()12-∞+∞,,C. ()[)1123-,,D. (,0]-∞{}[)123,题型六 分段函数单调性解题方法 方法一:数形结合,方法二:先求每一段的单调性,再写出整个函数的单调性.【例6】若()()3,1{log ,1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增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3,32⎡⎫⎪⎢⎣⎭C. (),3-∞D. ()1,3【点评】(1)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是增函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一:分段函数的每一段必须是增函数;条件二:左边一段的最大值必须小于等于右边一段的最小值. 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是减函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一:分段函数的每一段必须是减函数;条件二:左边一段的最小值必须大于等于右边一段的最大值. (3)一个分段函数是增函数,不能理解为只需每一段是增函数. 这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检测8】已知函数()[)()232,0,32,,0x x f x x a a x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常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B .(][),12,-∞+∞C .[]1,2D .()(),12,-∞+∞题型七 分段函数零点问题解题方法方法一:解方程,方法二:图像法,方法三:方程+图像法. 和一般函数的零点问题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例7】已知函数()21,0,{log ,0,x x f x x x +≤=>则函数()()1y ff x =+的所有零点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点评】(1)分段函数的零点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方法一:解方程,方法二:图像法,方法三:方程+图像法. 和一般函数的零点问题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2)本题由于函数()()1y f f x =+的图像不方便作出,所以选择解方程的方法解答. (3)在函数()()1y f f x =+中,由于没有确定x 的取值范围,所以要分类讨论.【例8】已知函数()()22,191,1x x f x x x x ⎧>⎪=⎨⎪-≤⎩,若函数()()g x f x k =-仅有一个零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函数()()22,1{91,1x xf x x x x >=-≤ ,若函数()()g x f x k =- 仅有一个零点,即()f x k = ,只有一个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y f x =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方程只有一个解时,()4,0,23k ⎛⎫∈-∞ ⎪⎝⎭ ,故答案为()4,0,23⎛⎫-∞ ⎪⎝⎭.【点评】(1)直接画()()g x f x k =-的图像比较困难,所以可以利用方程+图像的方法. 分离参数得到()f x k =,再画图数形结合分析. 学.科.网【例9】已知函数关于的方程,有不同的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类二次方程实数根的相关问题,以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体现,这种嵌入式的方程形式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这种嵌入式的方程首先从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入手,一般因式分解后都能求实根,得到和,然后再根据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等性质,画出函数的图象,若直线和函数的交点个数得到参数的取值范围.【检测9】已知函数()()1114{(1)x x f x lnx x +≤=>,则方程()f x ax =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注: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 10,e ⎛⎫ ⎪⎝⎭B. 10,4⎛⎫ ⎪⎝⎭C. 11,4e ⎡⎫⎪⎢⎣⎭D. 1,e 4⎡⎫⎪⎢⎣⎭高中数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及反馈检测第15讲:分段函数中常见题型解法参考答案【反馈检测1答案】(Ⅰ)11t -<<(Ⅱ)()222,011,1122,12m m m m m m m m ϕ⎧-+<≤⎪⎪=<≤+⎨⎪->+⎪⎩方法二: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即等价于对一切恒成立,即恒成立,得恒成立, 当时,,,因此,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11t -<<.【反馈检测2答案】或1【反馈检测2详细解析】当时,,则,即 ;当时,,则,即。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指数函数一、根式与分数指数幂1. 根式定义根式:一般地,若x n=a(a为非负实数,n为正整数),则x叫做a的n次方根,记作或。

其中,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

2. 根式性质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n次方根为负数。

当n为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

3. 根式运算化简:通过因式分解、合并同类项等方法将复杂的根式化简为最简形式。

求值:将根号下的数按照因数分解的形式写出,然后求出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最后相乘得到最终结果。

和(差):将根式化为最简形式后,合并同类项。

积(商):合并同类项,分解各个项,然后化简得到最终结果。

4. 分数指数幂定义分数指数幂:一个数的指数为分数,如(a>0,m,n∈N∗且n>1),其中a的次幂等于n次根号下a的m次方,即。

二、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相同,指数相加2、同底数幂相除:底数相同,指数相减3、幂的乘方:指数相乘4、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都等于15、负指数幂表示倒数三、实数指数幂的运算及其性质1、实数指数幂的基本概念实数指数幂指的是形如 a n 的数,其中 a 为实数(且 a≠0),n 为实数。

实数指数幂包括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数指数幂以及无理数指数幂。

2、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相乘:a m•a n=a m+n同底数幂相除:a m/a n=a m−n(a≠0)幂的乘方:(a m)n=a mn分数指数幂:(a>0,m,n 为正整数,n>1)负整数指数幂:(a≠0)零指数幂:a0=1(a≠0)四、无理数指数幂有理数指数幂逼近无理数指数幂的原理,基于数学中的极限思想和连续性概念。

由于无理数无法直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越来越接近该无理数的有理数来逼近它,从而计算出对应的指数幂值。

这一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逼近和极限思想,是微积分等更高层次数学的基础。

函数解析式的8种求法

函数解析式的8种求法

函 数 解 析 式 的 八 种 求 法一.待定系数法:(已知函数类型如: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若已知)(x f 的结构时,可设出含参数的表达式,再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从而求出待定的参数,求得)(x f 的表达式。

【例1】已知函数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关系式3f(x+1)-2f(x -1)=2x +17,求f(x )的解析式。

分析:所求的函数类型已定,是一次函数。

设f(x)=ax+b(a≠0)则f(x+1)=?,f(x-1)=?解:设f(x)=ax+b(a≠0),由条件得:3[a(x+1)+b]-2[a(x-1)+b]=ax+5a+b=2x+17,∴f(x)=2x+7 【例2】求一个一次函数f(x),使得f{f[f(x)]}=8x+7分析:所求的函数类型已定,是一次函数。

设f(x)=ax+b(a≠0)则f{f[f(x)]}=f{f[ax+b]}=f[a(ax+b)+b]=? 解:设f(x)=ax+b (a≠0),依题意有a[a(ax+b)+b]+b=8x+7 ∴x a 3+b(2a +a+1)=8x+7,∴f(x)=2x+1例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 解:设bax x f +=)( )0(≠a ,则bab x a b b ax a b x af x f f ++=++=+=2)()()]([∴⎩⎨⎧=+=342b ab a ∴⎩⎨⎧⎩⎨⎧=-===3212b a b a 或 32)(12)(+-=+=∴x x f x x f 或 例、已知二次函数)(x f y =满足),2()2(--=-x f x f 且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被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2,求函数)(x f y =的解析式。

分析: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① 一般式:)0()(2≠++=a c bx ax x f② 顶点式:()为函数的顶点点其中k h a kh x a x f ,,0)()(2≠++=③ 双根式:的两根是方程与其中0)(,0))(()(2121=≠--=x f x x a x x x x a x f解法1:设)0()(2≠++=a cbx ax x f ,则由y 轴上的截距为1知:1)0(=f ,即c=1 ① ∴ 1)(2++=bx ax x f由)2()2(--=-x f x f 知:1)2()2(1)2()2(22+--+--=+-+-x b x a x b x a 整理得:0)4(=-x b a , 即: 04=-b a ②由被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2知,22||21=-x x , 即84)()(21221221=-+=-x x x x x x . 得:814)(2=--aab .整理得: 2284a a b =- ③ 由②③得: 2,21==b a , ∴ 1221)(2++=x x x f .解法2:由)2()2(--=-x f x f 知:二次函数对称轴为2-=x ,所以设)0()2()(2≠++=a kx a x f ;以下从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的解析式及求值解析
1. 已知函数f(x -1)=x 2-3,则f(2)的值是6
2. 已知f(x)=1x 2-1,g(x)=x +1,则f(g(x))的表达式是x
x 21
2+
3. 已知函数y =⎩⎨⎧
f(1)=0
f(n +1)=f(n)+3,n ∈N
*,则f(3)等于6
4. 已知f(x)与g(x)分别由下表给出
f(g(3))= 1 .
5. 若f(x +1)=2x 2
+1,求f(x);
解:令t =x +1,则x =t -1,∴f(t)=2(t -1)2
+1=2t 2
-4t +3.∴f(x)=2x 2
-4x +3. 6. 若函数f(x)=x
ax +b
,f(2)=1,又方程f(x)=x 有唯一解,求f(x).
解:(2)由f(2)=1得2
2a +b
=1,即2a +b =2;
由f(x)=x 得x ax +b =x 变形得x(1ax +b -1)=0,解此方程得:x =0或x =1-b
a .又因为方程有
唯一解,所以1-b a =0,解得b =1,代入2a +b =2得a =12,所以所求解析式为f(x)=2x
x +2
7. 设函数f(x)=⎩⎨⎧
x 2
+2 (x ≤2),
2x (x>2),
则f(-4)=18,若f(x 0)=8,则x 0
【解析】 f(-4)=(-4)2+2=18.
若x 0≤2,则f(x 0)=x 02+2=8,x =±6.∵x 0≤2,∴x 0=- 6.
若x 0>2,则f(x 0)=2x 0=8,∴x 0=4.
8. 设函数f(x)=⎩⎨⎧
1-x 2
(x ≤1)x 2+x -2 (x>1)
,则f ⎝ ⎛⎭⎪⎫1f(2)的值为1615
【解析】f(2)=22+2-2=4,f ⎝ ⎛⎭⎪⎫1f(2)=f ⎝ ⎛⎭⎪⎫14=1-⎝ ⎛⎭⎪⎫142=15
16
9. 已知f(x)=⎩⎨⎧
x -5 (x ≥6)
f(x +2) (x<6)(x ∈N ),那么f(3)=2.
【解析】 f(3)=f(3+2)=f(5)=f(5+2)=f(7)=7-5=2.
10. 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12f x y f x f y xy x y R f +=++∈=
则()3f -等于________.
【解析】
()()()()()()()()()()()()()()()21111211=2+2+2=642222222=6+6+8=20134342342320243 6.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11. 函数)2
3
(,32)(-≠+=
x x cx x f 满足,)]([x x f f =则常数c 等于________. 【解析】
()3,(),32()3223
cf x x cx
x f x c f x c x x ====-+-+得
12. 已知)0(1)]([,21)(2
2
≠-=-=x x
x x g f x x g ,那么)21(f 等于________.
【解析】[]2
211111(),12,,()()152242x g x x x f f g x x
-=-=====
13. 已知2
211()11x x f 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 【解析】 22
211()
1121,,()1111()1t x t t t t x f t x t t t
----+====+++++则 14. 已知f 满足f (ab )=f (a )+ f (b),且f (2)=p ,q f =)3(那么)72(f 等于________.
【解析】()()()()()()
()()()()()()()()()()()()72126126=266 266=226=2223 =22[23322332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p q
=⨯=+⨯+=++++⨯++=+=+
15.设⎩⎨⎧<+≥-=)10()],6([)
10(,2)(x x f f x x x f 则)5(f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5)(11)(9)(15)(13)11f f f f f f f =====
15. 已知2
211f x x x x
⎛⎫-
=+ ⎪⎝⎭,则函数值()3f = 【解析】
2
2211+2
()2(3)3211
f x x x x f x x f ⎛
⎫⎛⎫-=- ⎪ ⎪⎝
⎭⎝⎭∴=+∴=+=
16. 已知函数)(x f ,
)(x g 同时满足:)()()()()(y f x f y g x g y x g +=-;1)1(-=-f ,0)0(=f ,1)1(=f ,求)2(),1(),0(g g g 的值.
【解析】令y x =得:)0()()(22g y g x f =+. 再令0=x ,即得1,0)0(=g . 若0)0(=g ,令
1==y x 时,得0)1(=f 不合题意,故1)0(=g ;)1()1()1()1()11()0(f f g g g g +
=-=,即
1)1(12+=g ,所以0)1(=g ;那么0)1()0()1()0()10()1(=+=-=-f f g g g g ,
1)1()1()1()1()]1(1[)2(-=-+-=--=f f g g g g .
17. 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87f
f f x x =+⎡⎤⎣⎦,求()f x 的解析式。

【解析】
{}323
2
()[()][()]87
8721
()21
f x kx b
f f f x k k kx b b b k x k b kb b x k k b kb b k b f x x =+∴=+++=+++=+⎧=⎪∴⎨++=⎪⎩=⎧∴⎨=⎩=+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8. 已知函数f(x)满足ax )x
1(f )x (af =+(x ∈R 且x ≠0,a 为常数且a ≠±1),求f(x).
ax )x 1
(f )x (af =+
以x 1代x :x a )x (f )x 1(af =+ 消去)x 1
(f 得x
)1a ()1ax (a )x (f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