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目标:a.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式的理解b. 分析孟子关于治国理政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c.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4. 教学重点:a. 掌握并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b. 深入理解孟子的治国理念5. 教学难点:a.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b. 对孟子观点的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考二、教学准备1. 教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相关注释翻译2. 参考资料:孟子其他相关著作、学术论文、评论文章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4. 教学工具:教案、PPT、黑板、粉笔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简单介绍孟子及其思想b. 引出《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2. 文本阅读与分析(25分钟)a. 学生自读原文,理解大意b. 教师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解释生僻词语c. 分析孟子提出的治国理政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对孟子的观点进行解读和评价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a. 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想b.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的治国理念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四、课后作业1. 熟读《寡人之于国也》,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式2. 写一篇短文,阐述对孟子治国理念的理解和看法五、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2. 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思辨能力:通过学生对孟子观点的解读和评价,评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孟子生平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2、能翻译课文第1-4段,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知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孟子生平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第1-4段重点字词知识。

三、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1、默读《导学案》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知识讲解。

(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2、结合课下注释的拼音,朗读《寡人之于国也》,完成下列注音:王好()战弃甲曳()兵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衣帛()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3、根据课下注释翻译第1-4段。

注意:(1)实词:请、兵、接、曳等。

(2)虚词:而、于。

(3)古今异义:加、走等。

(4)词类活用:凶、鼓等。

(5)通假字:直、无等。

(6)特殊句式:是亦走也。

3、共计12分钟。

四、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一)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开始自学。

(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抽1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挑毛病)。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答案点拨:1、孟子生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孟子及其思想;(3)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并进行逻辑论证;(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伟大,培养关爱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孟子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深入解析文本,领会孟子的民本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孟子论证方法的把握和运用;(3)将孟子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2)阐述《寡人之于国也》在孟子里的重要地位;(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3)阐述孟子的民本思想,并结合现实举例说明。

5.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深入了解孟子思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背诵和练习题等;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4.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罗志辉撰教学目标1.读书明理,文以载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2.文如其人,融会贯通,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1.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入课㈠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㈡找出课文中一个哲理性成语15.五十步笑百步二、简介孟子思想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2.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3.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三、整体感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

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

”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第二章:课文解读2.1 课文简介《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如何通过与齐宣王的对话,使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接受孟子的建议,从而使国家得到治理的故事。

2.2 课文解读通过对课文的详细解读,使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仁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第三章: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3.1 重点词汇解析解析文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3.2 重点句子解析解析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练习题目设计一些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2 练习答案提供练习题目的答案,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拓展阅读5.1 拓展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5.2 拓展阅读答案提供拓展阅读材料的答案,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通过讲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6.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7.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思想。

7.3 讨论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8.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九章:教学资源9.1 教材和参考书推荐适合的教学教材和参考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课文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掌握文中重要的词汇和句子。

3.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逻辑。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介绍孟子的背景和他的思想。

2. 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3. 解读文中的比喻和寓言,理解其深层含义。

4. 分析文中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比喻和寓言,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2.2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孟子和《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内容。

3. 讲解重点: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4. 分析讨论:分析文中的比喻和寓言,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5. 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理解文中的比喻和寓言的深层含义。

3.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逻辑。

3.2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比喻和寓言的深层含义。

2.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逻辑。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2. 课后反馈:及时给予学生作业的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提供改进的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1. 教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文中的比喻和寓言。

5.2 参考资料1. 孟子:《孟子》一书,用于了解孟子的思想和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案字数:1412字
教学目标:
1.了解《寡人之于国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文章,了解孟子的思想和贡献。

2.学习分析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意识,掌握一定的辩论和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寡人之于国也》的内容,理解孟子的思想论述。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孟子的思想,抓住关键论点和论据。

2.运用所学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进行辩论和议论文写作。

教学准备:
1.课件或黑板
2.学生讨论和辩论的话题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10分钟)
1.师生互动:
-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孟子是谁吗?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什么贡献?”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相关点评和解答。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让我看到了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这也提醒我,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讨论话题不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讨论前,先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铺垫,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将其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注重引导学生从古文到现代的过渡,帮助他们理解古代思想在今天的价值。
其次,文言文句式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现代语言来解释文言文句式,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尝试翻译并解释文言文句子,以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结构和文言文句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仁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如何实践仁政。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代诗歌和散文》单元。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文章的背景,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授课方案《孟子》一、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目标1、研读文本,进一步认识孟子及其“德政”思想;2、合作研究,领悟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朗诵,领悟孟子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他的“德政”思想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2、经过写作,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

3.引导学生课外延伸,阅读《孟子》,提高作品鉴赏能力。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战胜畏难情绪;2、经过解析阅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二、授课重点和难点1、领悟孟子善于雄辩的语言特色;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三、课型:讲读课四、课时:第 2 课时五、授课设想(方法):自学法、品读法、讨论法、合作研究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授课六、教材解析和学情解析:教材解析:本篇文章属于古代讨论性散文。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①认识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知识。

培养阅读简略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会提出问题、辩证解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讨论性散文结构。

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见解审查作品,议论孟子见解对此刻社会的积极意义与在当时社会不为所用的历史限制。

学情解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讨论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表现孟子的德政主张。

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文章,对“王道”和“德政”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从文言文关于“文”的授课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阻挡较小,让学生课前经过自学——结合说明、借助字典、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已经概括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别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劝导文意、认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现实意义和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的赏析上。

课堂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在公元前 361 年,将自己的国都迁都到了大梁(开封),自己也因此更名为梁惠王。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孟子及其思想主张;(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法、历史背景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古代文学作品;(3)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民本思想的博大精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主要观点及其论证过程;(2)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3)掌握文本分析法、历史背景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1)孟子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句式的理解;(2)孟子民本思想在文中的具体体现;(3)如何运用研究方法深入解读文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主张;(2)阐述《寡人之于国也》在孟子里的重要性;(3)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及论证方法;(2)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合作探讨成果。

4. 深入解读:(1)运用文本分析法,剖析课文内容;(2)结合历史背景法,揭示课文背后的社会意义;(3)比较分析法,探讨孟子民本思想的发展演变。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的博大精深;(2)联系现实生活,弘扬正能量;(3)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寡人之于国也》;3. 选择一篇与《寡人之于国也》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异同。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

(2)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够进行简要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孟子的仁爱之心和民本思想。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孟子游说齐宣王的故事。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展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2.2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3.1 难句解析(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天。

”(3)曰:“夫仁政,犹水也;民,犹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2 文言文翻译(1)如何准确理解古代词汇和语法。

(2)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1)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2)引导学生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出生僻词汇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句解析和文言文翻译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2)解析难句,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并背诵全文。

5.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难句翻译和文言文翻译。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合作探讨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课后练习和心得体会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寡人之于国也》的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的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寡人之于国也》的语文教案章节:第一章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孟子及文章的背景。

2. 分析并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孟子对于国家治理的观点。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2. 孟子的仁政思想分析。

教学难点:1. 的文言文词汇理解。

2. 孟子仁政思想的深度解读。

教学准备:1.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展示孟子及《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文章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理解课文内容,划记生词,对不懂的句子进行标注。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情况,讲解课文《寡人之于国也》,重点解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5. 课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寡人之于国也》。

2. 深入研究孟子仁政思想,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的文本,如《孟子·离娄上》、《孟子·公孙丑上》等,让学生对比不同文本间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分析论证过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仁爱之心,理解仁政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寡人之于国也》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孟子及其思想;2. 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孟子的仁政观念;3.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对孟子仁政观念的理解和把握;2.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3. 文本中的比喻和论证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分析孟子的论证过程;4. 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解析文本内容;5. 实践:让学生进行文本翻译,巩固所学知识;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寡人之于国也》;2. 整理本节课学习到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进行练习;3. 深入思考孟子的仁政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对孟子仁政观念的把握和应用能力;3.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4.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2. 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度,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进一步了解其思想体系;2.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3. 邀请专家讲座,深入讲解孟子的仁政观念及其现实意义;4. 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谈谈对孟子仁政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引导学生了解孟子及其思想,进而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和观点。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 分析文章中的主旨和观点。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张以“性善论”为核心,提倡仁政、王道,反对战争和暴力。

2.2 孟子思想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亚圣”。

他的主张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视为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文章内容概述3.1 文章结构《寡人之于国也》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和结论。

3.2 文章主要内容部分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阐述了孟子主张的仁政、王道和性善论。

孟子认为,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君王的德行和仁政,君王应该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福祉。

第四章:文章主旨分析4.1 孟子主张的仁政孟子主张君王实行仁政,以德服人,从而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他认为,君王的德行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君王具备仁德,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4.2 性善论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观念。

君王应该善于引导百姓,发挥他们的善良本性,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课程回顾本节课通过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使学生了解了孟子及其思想,分析了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5.2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六章:深入解读仁政的重要性6.1 仁政的定义与意义详细解释仁政的含义,强调君王以德治国的核心。

分析仁政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

6.2 仁政在历史中的实践与影响举例说明历史上成功实施仁政的君主和国家,以及这些举措对国家和民众的积极影响。

第七章:性善论的探讨7.1 性善论的哲学基础探讨孟子提出性善论的哲学背景,分析人性本善的理论依据和道德哲学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孟子关于仁政、民本的思想。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3. 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孟子关于“王道”的理念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适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孟子关于仁政、民本的思想。

2. 文中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准确翻译。

2. 孟子思想的深刻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法,以《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为例,分析孟子的思想。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对《寡人之于国也》的注释、译文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章。

2. 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导学生对仁政、民本思想产生兴趣。

【新课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把握。

2. 学生自主翻译文中重要句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分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孟子关于仁政、民本的思想,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案例分析】1. 教师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分析孟子的思想。

2.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孟子关于仁政、民本的思想。

【课后作业】1. 学生翻译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2. 学生思考并讨论孟子关于“王道”的理念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适用。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讨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孟子在其他文章中的思想阐述,进一步加深对孟子仁政、民本思想的理解。

七、课堂互动1. 教师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体验孟子思想在实际治理国家中的运用。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2)了解孟子及其思想,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3)分析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从文言文中提炼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3)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民生,具有仁爱之心;(3)学会担当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 孟子的仁政思想;2. 《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3. 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

三、教学难点1. 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价值;2.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正确运用;3. 对文本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难题;(3)分组讨论,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3. 文本解读:(1)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2)逐段讲解,深入解读文本;(3)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4. 课堂拓展:(1)对比其他儒家经典,探讨孟子的仁政思想特点;(2)联系现实生活,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政,关注社会民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孟子在其他篇章中关于仁政的论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3篇)【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

”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三单元新授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3.理解本文思想内容,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审美。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领会了孟子在论辨中善用比喻,寓言委婉劝谏,步步诱导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领悟孟子的仁政思想,赏析他激情荡漾的语言——酣畅淋漓宣王道,激情荡漾品语言。

(二)深入讲解第五、六段:1、提问:孟子认为刚开始时如何实行王道?提出了那些措施,有何结果呢?措施: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斧斤以时效果: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结果: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2、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三)精细讲解第六段1、实行王道以后又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措施五亩……树之以桑鸡豚……无失其时百亩……勿夺其时谨…….申之以孝悌效果衣帛(五十)食肉(七十)无饥(数口)不负戴(颁白者)结果不王者,未之有也--王道之成(四)精细讲解第七段:1、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君王的态度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2、本段是如何说明君王的态度的?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对比、比喻。

(五)理解孟子思想A.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四、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

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

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介绍孟子和《孟子》二、引导学习:(三遍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遍:师范读,生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请一组学生齐读,其他学生注意指音读错或断句错误的地方。

第三遍:全体齐读,带两个问题去朗读课文。

1.这篇课文记载了谁和谁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谈论的?2.课文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有哪些?据此可将文章分为几部分?三、反馈训练:一)齐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难句举释(面上展开)把学生分为三组,1-3节,4-5节,6-7节,结合注释分组翻译,找出难句相互讨论,推举一名同学解答。

2.掌握重要实词、虚词。

(点上突破)二)深入分析,亮点探究。

1.通过一系列点拨式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为此设置一系列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孟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研读文本,进一步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合作探究,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体会孟子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他的“仁政”思想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2、通过写作,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

3.引导学生课外延伸,阅读《孟子》,提高作品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克服畏难情绪;
2、通过分析阅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三、课型:讲读课
四、课时:第2课时
五、教学设想(方法):
自学法、品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篇文章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
①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及重要的文学常识。

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会提出问题、辩证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议论性散文结构。

③培养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孟子观点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与在当时社会不为所用的历史局限。

学情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是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
子的论说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且比较能够体现孟子的仁政主张。

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孟子的文章,对“王道”和“仁政”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从文言文关于“文”的教学的角度考虑,本文语言障碍较小,让学生课前通过自学——结合注释、借助辞书、同学合作、教师答疑等方式,自己已经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以达到疏通文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孟子思想精髓的现实意义和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的赏析上。

课堂环节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期,魏惠王在公元前361年,将自己的国都迁都到了大梁(开封),自己也因此改名为梁惠王。

此时一位55岁的风尘仆仆的长者,他满怀激情的来到大梁,向魏惠王兜售了一套治国的道理,这位长者,就是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的儒家衣钵继承者孟子。

开封市的人民为了纪念此次前来的意义给他修建了著名的游梁祠,并且手书这样一幅对联:
“千里而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百世之下莫不兴起况于亲炙之者乎。


那么孟子到底为梁惠王传授了什么有价值的治国思想?对我们后世人又有何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寡人之于国也》。

二、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注意:读音,停顿,语气语调。

三、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1.梁惠王主要与孟子探讨的问题是什么?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的大批迁徙或者逃亡,而当时既无户籍制度也无今天的移民政策进行约束和限制,所以百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国家作为安家的乐土,所以,一个国家人口的数量就成为了衡量这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

频繁的征战,使统治者对外扩张和征伐,对内兵役和劳役繁重,造成生产力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了劳动力和士兵匮乏的现象。

要想恢复国家实力,争夺人口,成了当务之急,梁惠王当然也不例外。

概括起来,这就是国情的需要。

3、孟子直接回答了梁惠王的人口疑虑了吗?那针对于梁惠王的疑虑,孟子是如何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呢?
——学生齐读第二段引出“引君入彀”论辩术。

“请君入彀”就是在论辩过程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后连用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

第一步:孟子对于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采用梁惠王最熟悉的事情来巧妙设喻,(启发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设出一个圈套,举出两个逃兵,指出他们“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指出他们是逃跑的距离不同,本质相同的情况提出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的行为,你觉得怎么样呢?”逼梁惠王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一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得出结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

为后文陈述观点,做好铺垫,
四、联系现实,古为今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孟子认为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王道世界?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何意(古为今用)
1、总结孟子给出的“使民增多”的具体措施
2、小组探究:孟子的王道分成几个阶段,都保证百姓的几项权利
明确:王道之始只是保民温饱,是生存底线;
王道之成还需让百姓吃好穿暖,接受教育;
保证百姓:生存权、教育权、平等权。

3、总结儒家的王道思想
明确:保民——富民——教民
虽然王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核心却是“以民为本”。

补充当时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

4、课堂延伸现今意义(链接国策)
五、写作练习:
孟子作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文化名人,请你为他拟写一段60-80字的颁奖词。

(课堂展示)
六、课堂小结:圣人虽已逝,千载有余声。

虽然孟子早已不在,但他的思想却一直闪烁着
耀眼的光芒。

孟子思想的伟大,不仅在于给我们的现实社会带来了科学的发展观,给未来世界以高瞻远瞩,更在于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最为广阔的人文关怀。

有人说:一个没有圣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圣人确不懂珍惜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能够走出课堂,在课外精读《孟子》,感悟孟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传承儒家文化。

七、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分析问题:五十步笑百步
解决问题:王道之始——生存权
王道之成——教育权、平等权
八、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个例子。

”我认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

教学中,我力求注意全方位的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努力建设开放且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让学习真正属于学生,让他们努力去参与讨论,自己探究结果,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全面协调的发展。

采用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就能够将几千年前的科学理论和现今的现实政策联系起来了,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同时,我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探究深奥的古人思想,体味儒家思想精髓,提高了学生对古代名著的阅读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古代文献的阅读兴趣。

此外,这节课,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的掌握方法,毕竟大多数学生仍旧是传统的被动接受型,习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今后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