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80后辅导员如何展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80后辅导员如何展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工作
作者:王志江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艺考热不断升温,我国高职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越来越迅速,面对艺术设计学生逐年增多,作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主力军的80后辅导员,面对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80、90年代继承和延续,两个不同时代背景出现反差,出现的新型老师学生的关系,需要辅导员根据个性鲜明的90后学生特点,调整沟通教育方法。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生沟通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83-01
一、学生工作沟通、交流从了解开始
与学生谈话是辅导员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学生交流无论是表扬或者批评,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因此,首先要了解90后学生的特点。
艺术设计学生特点: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与造型能力,设计艺术基础理论的理解、认识和感悟能力,富于挑战和创新、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后果,对别人爱恨分明,把追求完美的艺术带到现实生活,感性大于理性。另一方面,生活条件优越,渴望被关注,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于产生失败和挫折感,抵抗挫折的能力有待提高,理解与表述的语言沟通能力缺乏,自我意识浓重,团体意识薄弱,不喜欢规矩性质、命令性质的言语,喜欢网络、通俗、幽默的语言交流。
二、学生工作沟通从心深入
(一)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增加与学生接触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喜欢举办与参与具有艺术特色的活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感更加需要从与他们一起玩中培养。在这些活动中展示出他们的另类的个性与真性情,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以他们的朋友的身份而非老师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在学生的心中产生老师很有亲和力的想法并形成认同感,能够更好地开展与他们的对话沟通。
(二)沟通场域生活化
艺术设计学生更喜欢在轻松的氛围下交流沟通,办公室显得过于严肃。基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全部学生都可以在沟通的时候放得开,应选择一个放松、安静的空间,营造
出一种宽松的沟通氛围,进行一个良性的沟通。在场合选择上,还要把握尽量少或者不要在公开的场合对学生进行过于严肃的批评教育。
(三)对事不对人,注重人文关怀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比较早熟,情感表达丰富,遇到事情更加容易冲动。当出现一件事时,关注于对现在的理解,只针对这件事,分析原因,引导找出解决办法的方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的学生有叛逆心理,越是批评反抗就会越强烈,需要不断地进行鼓励性的教育沟通交流,不去评价事情执行者个人怎么样,而是去分析怎么解决问题。
(四)改变教育方法,积极聆听,双向互动
在与艺术设计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尽量或者不使用过多的规章制度条例训导学生,多运用鼓励的言语,使学生能够愿意把自己更多的想法和情况倾诉出来。用心聆听,留意学生的目光表情,分析他们现场的状态。适当反馈,在聆听他们诉说同时确认语言里所包含的信息。适当表达同情心理,站在他们的角度感同身受,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适时给出建议,简单的解决办法,引导他们认识解决方法,处理异议,达成共识,彼此理解与认同,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五)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沟通
在找学生谈话之前要做准备工作,主题明确并且不能太多,过多的主题会很耗费时间,学生一下也接受不了这么多内容,不喜欢长篇大论,要分开多次沟通。沟通主题明确后,思路清晰,使用幽默、通俗言语提出问题、确认想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慢慢与学生沟通,把问题分析清楚,让他们容易接受。在沟通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提议,让学生在这个过程能够接受你对他的提议。最后做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突出提出的希望,语气态度温和,在不伤对方自尊的前提下完成与学生沟通交流,慢慢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分析问题。
(六)引导学生在现实场合的沟通
网络聊天、网页活动、网络游戏等虚拟的世界以及虚假的人际交往活动,使学生长时间脱离实际,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的抵触情绪,形成网瘾。长时间的网络行为,使得学生日常的基本运动量减少,影响身体素质。从而需要注重加强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趣味运动,增强体质,并且适当进行一些人际交往的训练,帮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开放和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情绪的调控,懂得现实中如何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提高交往的能力和技巧。
总之,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的教育模式,落实以人为本,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集老师、朋友为一体的角色,与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通过沟通的相互间尊重,相互间理解,不仅拉近时间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拉近心理距离,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学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东娇.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2.
[2]蒙宗玲.80后辅导员如何满足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J].青春岁月2013(04):236-237.
[3]吴继君.心理契约视角下独立学院90后艺术类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3(04):98-99.
[4]钱庆.高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如何建立有效沟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5):243.
[5]王曦.浅谈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