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姐关于新加坡政府中国留学生奖学金生SM3项目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学姐关于新加坡政府中国留学生奖学金生SM3项目的看法(转载)
刚刚在一位朋友的校内上看到了她转载的这篇文章,觉得可以和各位sm系列的朋友一同分享。
手记:女儿Judy2004年获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从北航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求学,一晃时间过去了四年。其间2006年初她又很幸运地获选进了NUS与法国高科的双硕士学位(DDP)项目,前往巴黎电信工程师大学校(ENST P)读书。孩子在外留学的日子总是让做家长的牵肠挂肚,特别是国内北航的同学相继本科毕业读研,原来杭外的同学许多都申请进了世界顶尖级的牛校读PH.D.人生面临着新一轮的选择和诱惑,她对自己选择的路会是怎样的一种认同?这两天看了她在校内网博客上写的有关新加坡政府奖中国留学生SM项目的一些自己的看法,自已作为母亲读了很受感动,也感到极其欣慰.引摘于此,留作纪念.
引摘:
“说的事情很老套,还是有关SM3这个奖学金的项目,一转眼四年过去了.
一点个人的意见而已.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到新加坡来留学.
说实话,在本科期间能出国留学,对于我来说,没有新加坡政府这样的奖学金,我的家庭就需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也想过,就算最后选择赔钱离开,也就是相当于新加坡政府给我们提供一个student loan,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指责教育部.我很不赞同那些说新加坡政府骗我们来的说法,什么是骗? 只有隐瞒了真实情况的才叫做骗,而新加坡政府在招收我们时没有隐瞒任何真实情况.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有承担自己所作决定的勇气,来这里留学,接受奖学金都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不要因为现实和想象有差距,就把责任都推倒这个奖学金项目上. 其次,我觉得人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当别人提供给你机会,要懂得感恩.为什么你得到了别人却没有,不要总和我说实力实力,我见过很多实力比我强却没有得到这个机会的人,和他们相比,我觉得我们已经非常幸运了.
我觉得新加坡教育部对我们非常照顾.这点也许很多同学都感受不到,我知道有些同学去美国留学说美国的学校对学生多好,想换宿舍就换宿舍.很遗憾,我没有去过美国,只能谈谈自己的经历.首先说说OSA,我知道很多人对OSA意见很大,但讲个最基本的,开学籍证明,成绩证明,也就是3-5个工作日.我有个在中科大的同学,要来法国留学,学校管开成绩的老师放暑假,出去旅游一个月,说是把钥匙带走了,必须等她回来才能解决,差点把留学搞砸.我们学校,只有一个老师管这件事,小R去年实习问这个老太太要了七次她才记得给....再说说学生签证吧,我估计大家从来都没为此烦心过吧,一给就是4年半,连毕业后半年找工作都考虑了.法国的学生签证一年一办,办一次从申请到拿到少则两个月,多得半年多,拿到都快过期了.碰到假期想回国,出去旅游拉,面试,要是学生准证还没到,那就那里也别去.我有个朋友生大病要回国修养,学生准证没拿,去警察局领证,硬是坐满5个小时轮到她拿,拿证一共花了一分钟.
我第一次来法国的时候,同行的女孩钱包在回去前一周被偷了,护照和student pass全掉了,当
时她和NUS联系,学校专门跟樟宜机场的海关打了电话,顺利回到新加坡.而我在英国领事馆办签证的时候碰到一个中国留学生,她在欧洲玩的时候包被抢了,一样的情况,签证和学生准证掉了,她和我说,她在中国大使馆哭了一个星期,最后一天碰到个领导才给她补了个旅行证,又在英国大使馆哭足一个星期,人家看她可怜才给她处理.没有身份证,她天天住在巴黎最乱一个区的小旅馆里,她说晚上吓得睡不着.我觉得她可怜,帮她找了个中国人开的家庭旅馆,后来她等回英国的签证又等了一周多,大使馆说拿旅行证可能会在英国入不了境.她战战兢兢地回去的.学校的课耽误自然不说,她在这期间的无助更是难以想象.后来在网上碰到她,她和我说,我给与她的帮助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其实我又真的帮她做了什么呢?当时我就在想,比起她的经历,当新加坡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些便利,我们却视而不见,总是不满意时,是否显得有些挑剔而不懂得感恩呢?
我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上海法国领事馆办签证,打了无数个电话,不是回答不清楚,就是叫我自己去网上看.去了5次上海,都被拒之门外,连预约都不给我.还有工作人员问"你新加坡的项目怎么不回新加坡办?" 无奈之下,我给法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写信,一天都收到回复,她说她不能干预同级别的机构,但如果我回新加坡,她5个工作日就可以给我办理.我佩服新加坡政府的高效.我不知道别人在选择时都考虑什么,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力.
作者:PheniY
2008-11-16 00:33
回复此发言
2
一位学姐关于新加坡政府中国留学生奖学金生SM3项目的看法(转载)
有时候会想到小tan,进大学前管我们的那个MOE官员.那时候有同学彻夜不归,还被MOE找去谈话,那时候觉得MOE过分,在外面呆久了,回头想想,除了自己的父母,谁会关心你彻夜不归. 我想教育部对我们的管理不是完美的,但相比之下, 我想我们应该知足了.
再说新加坡太小吧.作为一个国家,他真的太小,小得没有战略纵深.但如果说生活的城市,我觉得不小了.或许我没有去过太多得大城市,但作为亚洲的大城市,和东京,北京,上海,香港,首尔,台北这些城市相比,新加坡也觉得算得上了吧.来巴黎以前,一直想象这是个大城市,其实巴黎的市中心小得你都想不到,30分钟自行车横穿,除此以外巴黎人都叫乡下了.....我来自杭州,在国内算不上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中知道的人也算比较多了.在这里,别人问我哪里来的,我都说上海边上一个小城市,因为说杭州根本没人知道.说在新加坡读书大部分人还知道.
我很同意黄斌的说法"你有没发现,不管是哪里的人如果一辈子不出远门,都会变成井底之蛙。我去北京上海的时候尤其觉得如此,尤其是这两个城市的阿姨大妈。" 巴黎在欧洲也算个大都市了,年级里有些同学就是巴黎人,从小在巴黎长大.说实话,我真不觉得他们眼界有
多宽,那些没有出过法国的同学,读书在法国,度假在法国,和他们说德国英国还能忍,一说去美国,他们觉得简直远得不可思议,我们学校去年多少去美国的实习没人肯去.班里有个我觉得比较open mind的法国女孩,她父母在米其林做物流,她出生的城市就是产evian的那个小镇,小得按她说什么特产都没有~~ 她从小就跟父母满世界跑,还在新加坡住过四年,她去年还兴致勃勃地学中文,她说明年要到上海标志去实习.
说实话,一个人长期居住在一个城市,去的无非是附近的超市,商场,上班的地方.看的是当地的报纸,新闻.难道多逛沃尔玛就比联华长见识了? 我不知道.我不能拿新加坡跟纽约比,但是在全球来看,也算得上二线城市了.至于说小得让人变得狭隘,我个人不太同意,我觉得这主要与个人经历有关,和居住的城市没那么密切.
而且作为一个city state,新加坡出国,比我从家里去上海还方便.他们去100多个国家都免签.即便我们工作不换国籍,签签证也是方便万倍了.新加坡400万人就有个大使馆,我在家里整个华东地区上亿才一个法国领事馆.而且新加坡人短期都不用签,大使馆随去随签,预约也就提前几个工作日,我不知道大家都什么经验,我去上海法国领事馆签过一次,真是排队排地腿软,预约约得气短,可恶最后还没约到.新加坡跨国企业非常多,出国交流的机会也很多.在苏格兰实习的时候,我们project的测试组就在新加坡,所以我老板去过好几次,两边经常有人来来往往.
写得累死了....
就是一点自己的想法.说实话,我很感谢新加坡政府给我这样的机会,我的人生确实因此而改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用感恩的心态来看,反而生活得比较简单.
补充:
关于服务期和赔款我还想补充一点.有朋友说六年留在一个地方
有点残酷,我个人不是太同意这个说法.
首先,说合约本身.新加坡政府和我们的合约不是强制性的,即可以赔款结束和约.我知道很多同学会说没有钱,但我不认为这成为理由.我们在签这份合约前都了解了他的内容,如果你很讨厌6年的服务期,当初就应该慎重考虑.我们不能在对方完全履行完和约义务后,享受种种优惠后,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还是那句话,人要对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也许新加坡没有你想象的好,这很正常,出国是一个普遍被粉饰的梦,每个留学生都要经历梦想到现实的差距.重要的是要学会面对,学会适应.我很不能理解长久以来我们这种把失落归咎于服务期,归咎于新加坡的心态.
再说赔款.以个人的经历,我觉得新加坡政府对我们已经非常宽松了. 首先,在签和约的时候,我们没有交任何押金,也没有做任何的财产担保.再则,如果我们选择赔款,并没有什么惩罚性的赔偿.而且还可以case by case的和教育部谈.如果博士出去深造,交了押金,回来居然还可以退给你.别的不说,我碰到过身边的同学,来法国拿的中国政府的国家奖出来读2年master,做一个对比把.首先,他们签约的时候要交3万押金,而且据说要有房产抵押什么(这点我没有证实过).再则,如果违约,要赔偿130%.最后,毕业后必须在2个月内pysically回到国内,任何理由过期均作为违约处理.接下来的两年里必须physically呆在国内.要知道,我们并不是新加坡的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