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之第三章 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目 录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1)
•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地位:
企业通过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来实现信用管理功能 信用管理的日常工作在于保证客户档案管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 管理、商账追收和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等信用管理功能的正常 发挥
•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就是在信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好赊销 工作,规避由于使用赊销方式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及造成企业其他经 济损失的可能
2、信用销售 • 参与主体:
实施信用销售的主体都是企业法人,称为授信人, 在某些场合下称授信机构 信用销售的对方是赊购方,也称受信人,意为接 受信用的一方。受信人可以是企业法人,也可以 是自然人性质的消费者 B2B;B2C 直接信用销售;间接的信用销售
• 企业信用销售的类型:
买方市场与信用销售
目 录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7)
• 信用管理岗位设置
• 信用经理credit manager:负责信用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 • 信用监理/主办:代理信用经理的一些职能 • 客户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收集、处理和检索的技术人员
•
维护和服务预算
每年仍然需要有客户档案维护和企业内部服务的预算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5)
• 信用管理部门的运行
• 信用管理部门业绩评估: (1)坏账率=注销的坏账/销售总额 (2)企业的销售变现天数,DSO=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本期销售 额×本期销售天数 (3)逾期账款率=期末逾期账款/总应收账款 (4)信用批准率=被批准的信用申请额/提交的申请额 • 信用操作规程: 申请与授信流程 逾期催收流程
成功销售平衡等式 最大销售(包括大量的赊销)+及时付款+最小坏账=最大利润 一般销售的平衡等式 低销售+(快或慢)付款十零坏账=低利润 较差销售的平衡等式 低销售+慢付款+零坏账=负利润+现金流量的不足 最差销售的平衡等式 最大销售额+缓慢付款+较高坏账=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破产
1、信用管理师复习单选题(166题)
复习单选一、《基础知识》部分:第一章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1、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为社会各界提供符合具体法律法规要求的专业服务。
P.12、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体现了来自监管方面的要求。
P.13、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在分析、预测或建议的表达中,严格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判断),并对重要事实予以明示。
P.24、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应当保存分析、预测或建议中所使用和依据的(原始信息资料),以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查证。
P.25、行业协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可概括三个方面要求:(保密性)、客观性、专业性P.46、不畏权贵,不做不当交易反映是(客观性)。
P47、(专业性)是从业人员执业的最本质原则。
P48、企业信用制度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P4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9、从社会学角度看,信用属于(道德范畴),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角度看,信用的内涵式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P.610、信用的要素包括:(授信人、受信人、付款期限、信用支付工具和风险)。
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个人信用)。
P.611、经济信用化程度,可以用(信用消费和信用交易)为标准的信用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表示。
P.712、当一国的交易形态从现金交易为主导转变为以信用交易为主导也就是(50%以上)的交易是以信用交易方式达成的,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该国的经济就开始迈进信用经济阶段的门槛。
P.71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风险源于信用中(信息的不对称)。
P.814、(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手段,也是市场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
P.815、传统的征信服务主要分调查和(商帐追收)两大类。
P.1016、社会信用体系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信用的大规模投放。
另一方面是信用的(安全)投放。
P1517、失信惩戒机制是由信用市场各授信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记录为依据的,通过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的公开,来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约束社会各经济主体信用行为的社会机制,是信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管理师学习笔记(1-3章)
第一章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一、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来自监管方面的要求(1、法律法规2、政府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的要求企业信用制度的要求二、信用管理从业人员是指在专业的信用投放与服务机构从事信用信息(收集、核实、加工、分析、报告)的专业人员,主要包括在(授信机构、征信与资信调查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信用管理咨询机构)从业的专业人员。
三、国内外行业组织对职业道德的要求1、保密性(最高原则)2、客观性(最基本原则)3、专业性(最本质原则,即知识、技能、方法均专业化)四、企业信用制度的基本精神与原则1、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2、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包括尽职调查、合理授信、管理应收帐款)等五、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p6)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一、信用内涵的界定1、社会学角度:道德范畴(内涵是信任、资信、诚信)2、经济学和金融学:内涵是以偿还和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二、信用的五要素:授信人、受信人、付款期限、信用支付工具、风险1、信用风险:是一种双向的风险,会影响到信用交易的双方。
客户到期不付款的风险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形式※2、按授信人性质不同,常见的信用风险有两种:(1)商业性信用风险:企业以信用方式销售,存在客户违约,不能支付或拖欠常见的商业性信用风险:客户拒绝付款、拖欠货款、无力还款、不能足额偿付货款等情况(2)金融性信用风险:使用信贷的客户违约,不偿贷或不近期偿贷3、信用风险控制:信用风险产生取决于受信人的行为三、信用的主要形式:公共信用、商业信用、消费者个人信用四、信用具备货币的一些特征,可用货币单位进行度量,体现了交易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但是,信用不同于货币,信用是一种有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而货币是法定的支付工具,是无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
五、当一国的市场交易形态从现金交易为主导转变为以信用交易为主导时,即50%以上的交易是以信用交易方式达成的,这个国家的市场就进入了信用经济阶段,称为信用经济时代。
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管理活动。
第三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实现客户信用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降低信用风险,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第二章信用管理部门职责第四条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客户信用的调查、评价、监控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客户信用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二)组织开展客户信用调查和评价;(三)建立和维护客户信用档案;(四)监控客户信用状况,进行信用风险预警;(五)提出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六)组织开展信用培训和宣传工作;(七)其他与客户信用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三章客户信用调查与评价第六条企业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和评价,包括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第七条信用管理部门根据客户信用调查和评价结果,将客户分为不同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
第八条企业定期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复评,根据客户信用变化情况调整信用等级。
第四章客户信用档案管理第九条企业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记录客户基本信息、信用调查和评价结果、交易记录、信用风险控制措施等内容。
第十条信用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客户信用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和保密。
第十一条企业对客户信用档案进行定期审查,及时更新客户信用状况和交易记录。
第五章信用风险控制第十二条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和信用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一)调整交易方式,如预付款、信用期限等;(二)设定信用额度;(三)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五)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信用管理部门对信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第六章培训与宣传第十四条企业定期组织开展信用管理培训,提高员工信用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信用政策_信用管理_[共7页]
91 企业信用管理第三章图3-10 信用管理系统流程三、信用政策(一)信用政策概念信用政策是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和经济环境制定的关于企业信用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信用额度、信用流程、信用报告、收账政策、信用考核等内容的总称。
在上述内容中,信用额度、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等构成了狭义的信用政策,一般也称为赊销政策。
由信用管理部门和公司的信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信用政策。
(二)信用政策类型信用政策分为宽松型、紧缩型和平衡型等类型。
1.紧缩型政策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只向财务状况毋容怀疑且付款及时的客户赊销。
逾期账款风险几乎为零,但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在市场越来越向买方倾斜的情况下,有失去重要客户的风险。
2.平衡型政策愿意承担自认为能够控制的风险。
除上述客户外,也接受向付款经常拖期但最终会付款的客户进行赊销。
存在一定的逾期账款甚至坏账风险,但比宽松型要小得多。
平衡型希望在风险控制和企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3.宽松型政策基本上向所有客户进行赊销,无论风险大小。
企业发展迅速但逾期账款和坏账风险很大,如果碰到某一大客户出现坏账,其危害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企业信用政策应配合企业的经营活动。
当销售萎靡不振时,需要实施宽松型信用政策;当销售过度高涨时,需要实施紧缩型信用政策。
具体的信用政策选择的使用情况如表3-7所示。
92信用管理表3-7 信用政策选择考虑因素 紧缩型 平衡型 宽松型 宏观经济状况 恶化 一般 稳定增长 客户行业状况 萧条 一般 稳定增长 平均收账期 较长 一般 很短 产品市场 持久需求 一般 产品寿命短销售利润率 较低 一般 很高 财务实力 较弱 一般 较强 原材料供应 不足 一般 充分 市场竞争 几乎没有 一般 激烈 熟练工人 有限 一般 充分 是否愿意承担风险 不愿意 不承担大风险 愿意 企业发展速度寻求缓慢增长正常增长即可追求快速增长(三)信用政策内容企业信用政策汇集在信用管理手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信用管理的目的、政策目标、整体信用条件、信用管理流程、信用调查和评估、债权保障、贸易程序、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信用管理责任和义务、各部门关系、政策报告、信用管理业绩评估、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等信用内容。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提高企业信誉,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与业务相关的信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信用行为,确保企业信用风险可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第二章信用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企业设立信用管理办公室,负责企业信用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信用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制定、修订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开展信用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三)建立和维护企业信用档案;(四)对内部人员进行信用培训;(五)监督各部门执行信用管理制度。
第三章信用管理内容第六条信用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客户信用管理: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评估客户信用等级,实施客户信用风险控制;(二)供应商信用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评估供应商信用等级,实施供应商信用风险控制;(三)内部信用管理:对内部人员进行信用评估,建立内部信用档案,实施内部信用风险控制;(四)合同信用管理: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合同条款得到履行;(五)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对应收账款进行监控,防范逾期账款风险。
第四章信用评估与风险控制第七条信用评估:(一)客户信用评估:根据客户信用档案,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二)供应商信用评估:根据供应商信用档案,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对供应商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三)内部人员信用评估:根据内部人员信用档案,结合工作表现,对内部人员信用等级进行评估。
第八条风险控制:(一)对高风险客户、供应商和内部人员,采取限制交易、提高保证金等措施;(二)对高风险合同,实施严格的合同履行监督;(三)对逾期账款,采取催收措施,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第五章信用培训与宣传第九条信用培训:(一)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信用管理制度培训;(二)定期组织内部人员进行信用管理知识培训。
企业信用管理考点
第一章一、企业信用管理内涵狭义:指企业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信用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信用额度的授予、应收账款回收、信用风险转移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
以力求在实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低至最低。
广义:内部管理+外部诚信二、企业信用管理的目标: 1、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2、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实质: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第二章一、几种企业信用管理的组织模式(一)信用管理职能外包(移)(补充)Outsourcing:是借助于企业外部的信用管理公司对企业进行管理,如将授信和收账交给专业的保理公司等。
优点:内部无需设立,减少企业管理的压力和负担;服务专业化程度高。
缺点:不能随叫随到;收取各种费用;可能受客户抱怨,有距离感;可能违背或扭曲企业的良好意愿,存在磨合期服务中断时不能保证信用管理的连续性一般说来,信用外包服务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更为合适。
(二)由财务部门负责信用管理工作依据:信用管理即简单的应收账款管理,财务部门对流动资金管理顺理成章。
财务部门相对其它部门权利更大优点:◆可根据信用政策的松紧程度,更好地将有限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缺点:◆缺乏信用管理的专业背景和知识能力,超出其工作范围。
◆对客户情况和关系的不熟悉难以把握好相关的度。
◆保守性的工作性质往往倾向于保守授信,影响销售额。
◆与业务部门的矛盾增加了管理成本◆对本部门工作更偏重,在利益驱动下甚至不顾及兼管的信用管理责任。
事实证明财务部门兼管信用管理往往是失败的管理(三)由销售部门负责信用管理工作目前国内最流行的信用管理模式(分级管理)依据:直接接触和面对客户一线,信用管理可贯穿业务的始终优点:◆信用管理可贯穿业务的始终◆更清楚业务的进展和执行情况◆充分利用销售部门的人力资源、客户和信息资源◆销售部门的积极性得以有效调动,能够更好维持和发展客户关系◆销售手段和方式灵活自主缺点:◆信用权利和业务权利于一身,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
企业合同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合同信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合同信用管理,规范企业合同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信用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在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合同过程中的信用管理。
第三条企业合同信用管理应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履行能力和信誉保障。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合同信用管理制度,明确合同信用管理职责,加强合同信用风险防控,提高合同履行质量。
第五条企业合同信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合同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查询;(二)合同信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三)合同信用评价方法的运用和评价结果的公布;(四)合同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五)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六)合同信用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六条企业应设立合同信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合同信用管理工作。
(一)合同信用管理组织机构应由合同信用管理委员会、合同信用管理部门、合同信用管理团队组成;(二)合同信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合同信用管理战略、政策和制度,对重大合同信用管理事项进行决策;(三)合同信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合同信用管理工作,协调、监督各部门的合同信用管理工作;(四)合同信用管理团队负责具体执行合同信用管理任务,开展合同信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履行监督等工作。
第七条企业合同信用管理职责如下:(一)合同信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企业合同信用管理制度,监督合同信用管理制度的执行,对合同信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二)合同信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合同信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开展合同信用评价工作,监督合同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对合同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协调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信用问题;(三)合同信用管理团队负责具体实施合同信用评价工作,开展合同信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合同信用问题,提出改进和提升合同信用管理的建议。
七、信用危机管理[共8页]
99 企业信用管理第三章(2)客户自己提供的《信用申请表》和其他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和产品经营许可证等);(3)专业调查机构提供的《资信调查报告》;(4)数据库内存储的《客户以往交易记录和付款记录》。
五、赊销跟踪在该阶段,公司需要利用必要的管理软件进行销售过程中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必要的管理报告来反映在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信用销售执行情况,一般的管理报告需要包括以下:(1)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报告;(2)客户信用执行分析;(3)信用销售费用汇总;(4)关键业绩指标变化情况。
在ERP 软件中,销售模块中一般有信用审核的预警,应收账款的管理分析等功能,需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建立必要的流程结合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共同进行赊销的跟踪管理,重点关注在该过程中的信息自由沟通和共享。
六、客户信用重估在内部控制准则要求中,一般需要公司定期进行客户的信用的重新估计和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公司需要设计必要的评估报告进行信用评估,该评估一般需要关注客户在信用销售中一些关键业绩指标的表现情况,比如,回款情况、该客户信用授予对公司现金流量和营运资金的影响程度、客户历史交易情况、客户的外部道德及公众形象表现等相关的业绩指标。
所有的信用评估报告及信息需要存档和获得良好的维护。
七、信用危机管理在信用流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信用危机处理机制的建立。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的信用危机事件,很多跨国公司都有信用危机处理机制。
(一)企业信用危机的表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因为内外部的突发事件遭遇信用危机。
企业信用危机通常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1)货款未能按时支付;(2)大量银行贷款无法偿还;(3)订单无法履行,无法按时向客户提供产品;(4)向客户所作的承诺根本无法兑现;(5)企业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凝聚力不足,企业业务下降;(6)关联企业纷纷与该企业脱离关系,使经营雪上加霜;(7)政府放弃对该企业的支持,股东对公司的怨言不断增加,公司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企业信用是企业经营的基石,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信用能够帮助企业取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为了规范企业信用管理,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二、信用管理基本原则1.公平公正:企业信用管理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歧视任何一方,保持平等待遇。
2.诚实守信:企业信用管理要求企业与各方进行交往时,必须诚实守信,信守合同,履行承诺。
3.依法经营:企业信用管理要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
4.透明公开:企业信用管理要求企业的信用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三、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1.信用观念培养企业要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加强员工的信用意识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
2.信用评估与监控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
评估结果可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信用风险。
3.信用监督与惩戒对于信用不良、违法违规的企业,要进行信用监督和惩戒。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限制合作、降低信用等级、公开曝光等,以维护市场秩序。
4.信用回馈激励对信用良好的企业,要进行信用回馈和激励,如提供贷款优惠、合作机会等,以鼓励企业保持良好的信用行为。
四、信用管理的责任分工1.企业高层要重视信用管理工作,明确信用管理的目标和重要性,制定信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规范。
2.相关部门要负责信用评估和监控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的信用信息,提供参考依据。
3.企业员工要积极参与信用管理工作,严守职业道德和企业规章制度,保持诚信守信,不得从事与企业利益相悖的行为。
五、信用管理的流程1.信用申请企业在与其他方进行合作前,应填写信用申请表,详细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要求。
2.信用审核相关部门根据申请表提供的信息进行信用审核,包括对企业的信用历史、财务状况、市场声誉等进行评估,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信用管理人员从业道德思考问题结合实际,谈谈对信用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
答:信用管理人员应当遵守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服从政府信用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适当保存原始信息资料,以备政府信用监管部门查证。
以保密性、客观性、专业性为原则,最大可能的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思考问题(1)分析我国市场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的原因。
答:1)内部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管理制度2)缺乏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机制据调查,我国信用信息80%左右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公安、司法、财政、审计、证券监管、质检、环保等政府部门手中3)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界定和处理好政府行政公开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界限;界定和处理好商业秘密与公开信用信息的界限;界定和处理好消费者个人隐私与公开信用信息的界限(2)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是什么?答: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行惯例与约定、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诚信宣传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多个子体系共同作用,交织形成的社会机制。
(3)社会信用体系惩戒失信的原则是什么?答:(4)说明失信惩戒机制的工作原理。
答:依托大型征信数据库,形成信用信息的社会联防,使得失信惩戒机制具有可操作性,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来自各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征信数据库↔各种授信单位(拒绝交易)→受信单位(5)失信者的成本包括哪些?答:会阻碍失信者再次进入市场,直至失信者无法继续从事经营活动,不能享受日常生活的诸多便利。
在发达国家,如果一个人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就不能申请信用卡、购物卡、购房贷款和任何信贷,甚至在申请租房、安装电话、手机上网、银行开户时都会遭到拒绝。
(6)简述政府在社会作用体系建设中应起的作用。
答:保证征信数据的开放允许信用信息的合法传播;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失信惩戒机制的操作;允许信用信息合法传播。
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
信用管理和风险掌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信用管理和风险掌控,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风险应对本领,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相关方。
第三条信用管理和风险掌控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全部相关人员都应当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信用管理第四条企业信用管理是指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信用授予、信用监测和信用修复机制,确保企业业务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信用评估依据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相关方的信用记录和资质进行评估,订立信用等级分类。
第六条信用授予依据信用评估结果,订立与相关方合作的信用额度,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第七条信用监测定期对相关方的信用记录进行跟踪和评估,供应信用报告和风险预警。
第八条信用修复是指对显现信用问题的相关方进行处理和改进,恢复其信用地位。
第三章风险掌控第九条风险掌控是指订立和执行风险管理措施,防备和应对可能显现的各类风险。
第十条风险评估依据企业业务特点和环境因素,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并订立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十一条风险预警及时监测和发现潜在风险,建立预警机制,订立应急预案,以便在风险发生后快速应对。
第十二条风险应对在风险发生后,通过采取掌控措施、调整经营策略等方式,降低和掌控风险影响。
第十三条风险复核和总结定期对风险效果进行复核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掌控措施。
第四章相关责任和制度执行第十四条企业负责人是整个信用管理和风险掌控制度的最高责任人,对制度的订立、执行和监督负有直接的责任。
第十五条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信用管理和风险掌控的具体责任人,负责部门内的信用评估、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
第十六条相关人员要乐观参加信用管理和风险掌控工作,履行本身的职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共同订立和修订,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十八条相关人员违反本制度的,将依据违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包含但不限于警告、记过、处分甚至解雇。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负责人全部。
企业信用登记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信用管理,规范企业信用登记行为,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与企业信用登记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登记、供应商信用登记、客户信用登记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企业信用登记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信用登记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企业设立信用登记管理部门,负责企业信用登记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信用登记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修订企业信用登记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组织开展企业内部信用培训,提高员工信用意识;3. 收集、整理、审核企业信用登记资料,确保资料真实、准确;4. 建立企业信用登记档案,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5. 对企业信用登记资料进行保密,确保信息安全;6.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三章信用登记内容第六条企业信用登记内容包括:1. 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经营场所等;2. 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3. 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4. 企业合同履约情况: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信息;5. 企业奖惩情况:获得的荣誉、奖励、处罚等信息;6. 企业其他相关信息:如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社会责任等。
第七条供应商信用登记内容包括:1. 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商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成立日期、经营场所等;2. 供应商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3. 供应商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4. 供应商履约情况: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信息;5. 供应商奖惩情况:获得的荣誉、奖励、处罚等信息;6. 供应商其他相关信息:如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信用水平,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信用管理内容1. 信用体系建设(1)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包括信用评估、信用监控、信用预警、信用修复等环节。
(2)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记录企业信用等级、信用评价报告、信用行为记录等信息。
2. 信用评估(1)制定信用评估标准和评价指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并确定信用等级。
(2)根据信用评估结果,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奖惩分明。
3. 信用监控(1)建立信用监控机制,定期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监控,及时预警和应对。
4. 信用修复(1)对出现信用不良记录的企业,建立信用修复计划,明确修复措施和时限。
(2)对信用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建立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信用管理责任1. 领导责任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推动信用管理工作的落实。
2. 部门责任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保障信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个人责任员工应增强信用意识,遵守信用管理制度和规定,做到守信用、讲诚信。
第四章信用管理流程1. 信用评估流程(1)确定信用评估标准和评价指标。
(2)进行信用评估。
(3)确定信用等级,建立信用档案。
2. 信用监控流程(1)建立信用监控机制。
(2)定期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监测。
(3)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信用修复流程(1)建立信用修复计划。
(2)实施信用修复措施。
(3)评估修复效果,并建立信用修复机制。
第五章信用管理工作要求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信用意识。
(2)宣传诚信企业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氛围。
2. 加强信息化建设(1)建立信息化信用管理系统,实现信用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2)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信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三、企业信用管理的目标与类型
1、企业信用管理的目标
最初是保证信用交易的安全完成
目标:在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盈利水平。
企业销售平衡等式:
(1)成功销售的平衡等式:
最大销售(包括大量的赊销)+及时付款+最小坏账=最大利润
(2)一般销售的平衡等式:
低销售+(快或慢)付款+零坏账=低利润
(3)较差销售的平衡等式:
低销售+慢付款+零坏账=负利润+现金流量不足
(4)最差销售的平衡等式:
最大销售额+缓慢付款+较高坏账=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破产
2、企业信用管理的类型
根据赊销对象的不同:一是生产制造型企业针对企业法人的产品赊销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方法)
目标:控制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产品赊销的信用风险
二是商业企业针对自然人的商品赊销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方法)
目标:对消费者进行赊销或授信时所产生的信用风险进行控制
根据信用政策松紧程度:销售型信用管理
财务型信用管理
第二节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功能
一、企业信用管理基本功能
1、企业信用管理基本功能
最主要功能:提高赊销或授信的成功率
基本功能:A客户风险(信用档案)管理
B客户授信
C应收帐款管理
D商账追收
E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
2、企业缺乏信用管理功能的后果(8条)
二、消费者信用管理基本功能
1、消费者信用分类:
A现金信用: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消费信用;
B零售信用:由非金融机构授予消费者的信用;
C服务信用:服务提供者给予消费者的信用;
D房地产信用:是消费者以所购房地产为担保而获得的信用,按揭贷款。
2、消费者信用管理基本功能:
A消费者信用档案管理功能
B客户授信功能
C账户控制功能
D欠款催收功能
E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功能
F投放信用工具功能(设计、推销、激活)
三、企业信用制度
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企业守信制度,解决企业对外信用形象类问题;
二是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解决对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和转移的问题
1.企业守信制度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信守商业合同
2.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将企业的信用管理目标、功能制度化
3.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
工作起点:对客户的授信决策及前期的准备
终点:货款收回或形成坏账,后期客户信用额度的调整和客户关系的维护
1、当业务部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以赊销方式交易的业务应转向信用管理部。
信用管理部负责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
2、信用管理部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业务部,以确认是否与业务部门所掌握的情况一致。
3、在第2 步的同时,信用管理部利用掌握的信用资料对客户的信用价值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对客户进行授信。
4、如果信用管理部门核准该客户的信用申请,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赊销合同就可以进入执行阶段。
5、货物发出后,信用管理部门要对发货单和发票等凭据的开出和寄给客户的时间做详细登记和跟踪,到货后要求客户出具书面的确认说明货物已到达并且符合要求,以保证客户不会因单据问题或货物质量问题而拖延或拒付货款。
6、在信用期内,信用管理部要在适当的时候与客户进行联系。
一方面提醒客户按时付款;另一方面可以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做及时的了解。
7、信用期限过后,如果客户没有按时付款,信用管理部应将该业务置于收账流程之中。
信用管理部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进行货款的回收,包括内部催收和外部的追讨。
8、收到货款之后,作为一项业务已经结束了,但信用管理部的工作没有结束。
信用管理部应对整个业务过程中有关客户的信用信息、付款习惯和拖欠的行为整理归档。
管理良好的客户档案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一方面对现有客户可以随时做出信用审核;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客户的基础上找到良好客户的特征,作为今后业务拓展中的依据。
9、定期审查客户,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
第三节企业信用管理部门
一、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置
1、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作用和地位
企业通过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来实现信用管理功能,只有在具备信用管理功能之后,企业才能保证信用销售取得高成功率。
作用:帮助企业扩大销售、加速现金周转、减少企业的贷款使用、将企业坏账损失降到最低、合理控制企业的库存水平
职责:对企业的信用销售和授信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日常工作:客户档案管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
设置:中层级别设置。
与财务、销售、供销部门同一级别。
由负责财务或销售的副总主管。
2、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
(1)建立档案及管理制度;
(2)对客户档案数据动态管理;
(3)客户授信
(4)设计工作程序
(5)建立客户评级系统,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6)控制应收账款平均持有水平,将DSO指标降低至平均水平之下。
(7)监督应收账款的账龄
(8)建立催账程序和催收机制,组织有效追账
(9)配合销售部门,销售变现、开拓市场
(10)监视库存量,掌握信用政策的松紧程度
(11)与咨询机构联系,了解新动态
(12)掌握来访客户信息,扩大信息量
3、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目标
(1)组织结构设置及其考虑的因素
信用管理部门基本组织结构
商情科:负责客户档案管理与服务;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服务。
(情报部门)做好客户的跟踪拜访和接待工作;随时解答业务部门的问题;参与起草销售合同;向管理层提出建议性的分析
工作内容:A征信数据库的信息维护和使用;……………. 技术人员
B系统与网络的硬件维护……………. 技术人员
C面对企业内部客户信息和咨询服务…………. 咨询或顾问人员
授信科:做好客户授信工作。
工作内容:资信评级、确定授信额度、信用审核、授信额度调整、授信通知、
书面答复客户的申诉等
商账科:负责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涉及商账追收和坏账处理。
商账催收:内勤(为主)执行标准的催账程序,
保持与客户企业有关人员的联系………..电话催收
外勤(为辅)拜访拖欠账款的客户,实地收款;
联系专业机构的商账追收服务
(2)设置信用管理部门的目标
A市场目标:让企业尽可能地占领市场和增加市场份额,达到销售利润最大化
向客户提供更做起的付款条件;信用申请审批速度、客户信用申请核准率、
结构合理的客户群
B财务目标:合理地调控或改善企业现金流量和降低企业赊销成本使企业拥有高质量的信用资产
降低销售成本,协调和改善企业的资金周转,帮助财务部门将现金流量调节到最佳高效地执行企业的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的成本:管理成本、收账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短缺成本
C信息服务目标:向需要的部门和人员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提供主动的客户信息服务。
4、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建设预算
常规预算:建立任何部门都需要的预算:人员、办公室、办公费用等
特殊预算:订购企业资信调查报告、购买专业软件、委托商账追收等专业活动预算
(1)部门改造预算
(2)自力更生新建预算
(3)外包业务预算
(4)维护和服务预算
二、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运行
1、信用管理部门业绩评估
(1)坏账率(最常用指标)
坏账率=注销的坏账÷销售总额
纵向:企业内部近年来坏账率的变化
横向:同行业企业的坏账率比较
国际上通用的坏账率是2‰
(2)企业的销售变现天数(DSO)(最重要指标)
期间平均法 DSO=(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本期销售额)×本期销售天数年平均法 DSO=(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当年总销售额)×365
倒推法
账龄分类法
(3)逾期账款率
逾期账款率=期末逾期账款÷总应收账款
(4)信用批准率
信用批准率=被批准的信用申请额÷提交的申请额
2、信用操作规程
3、电子化数据处理
4、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1)与销售部门的关系
(2)与财务部门的关系
(3)与采购部门的关系
(4)与生产部门的关系
(5)与高层经理的关系
(6)与企业外部机构的关系
三、企业信用管理岗位设置
1、信用经理
2、信用监理/主办
3、客户档案管理人员
4、信用分析人员
5、逾期账款催收的内勤和外勤人员
四、信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及从业执照
1、信用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2、信用管理人员的从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