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化学下册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案9(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案
实验初中课时教案总 课 题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总 课 时11--1 课 题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
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这很好,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验证你的假设呢?活动一: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1、提出问题(预习反馈)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2、提出猜想1、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3、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探究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4、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我们把这个定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例1判断对错(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生交流讨论,做出猜想 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完成学案上表格中的内容演示实验后,学生汇报。
学生读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进行记忆。
小组讨论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备课札记(3)4L氢气和32L氧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水的体积为36L5.反思释疑如果将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放在敞开体系中,结果将有何不同。
活动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在化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活动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例2下列观点你赞成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都必须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精品】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质员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能正确书写简
自信课堂教学进程
原
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
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
、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⑤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④⑤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都在积极地参与,因为我认为不仅学生动手操作是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学生不断的动脑思考更。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4.2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步骤: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假设的依据是 。
2、设计方案验证你的假设:
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出现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3、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出现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反应: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
4
8
16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
(1)这三次试验哪次符合质量守衡定律?
(2)第一次为什么生成10克氧化镁而不是16克氧化镁?哪种物质有剩余?
(3)第三次为什么生成20克氧化镁而不是28克氧化镁?哪种物质有剩余?
(4)求氧化镁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8、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会改变的是-----------------------------( )
A、44克B、32克C、22克D、12克
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
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
3、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这违反质量守衡定律吗?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但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
[随堂练习]
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教案沪教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题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和微观解释及应用。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和微观解释及应用。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火柴燃烧只余下少许灰烬;薄铜片在火焰上加热,表面变黑,质量增大。
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变化了吗?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发现问题]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的质量增加……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收集证据]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实验仪器:托盘天平、胶头滴管、镊子、锥形瓶、注射器、橡皮塞实验药品:CuSO4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石灰石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研究对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个人二次备课:个人二次备课:化分 重新组合H 2O教 学 过 程文字(符号)表达式 NaOH+CuSO 4—Na 2SO 4+Cu(OH)2 CaCO 3+HCl—CaCl 2+H 2O+CO 2 实验现象 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前 总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 ------------结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形成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最新教学文档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材解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通过文字表达式和化学符号表达式,只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种类,无法反映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完成了对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进行有关计算的理论依据。
可见,本节课的学习将对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情景展示1]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探究。
[问题探究] 由上述两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两个实验中天平均能平衡,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展示2] 敞口的烧杯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学习目标】1.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学习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自学导航】阅读教材,同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102 图4-11)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氢氧化铜:;⑵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铜沉淀:。
⑶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⑷实验现象:锥形瓶内有;反应前后天平。
⑸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探究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102 图4-12)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氢氧化钙:;⑵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
稀盐酸:;氯化钙溶液:;⑶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⑷实验现象:试管内有,固体;锥形瓶内澄清石灰水;反应后天平。
⑸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注意:①“参加”:加入的物质有时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这时研究的是参加反应的那部分质量;②“化学反应”:不适用物理变化;③“质量”:只有质量守恒,体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守恒;④“总和”:守恒的是总质量而不是单个的物质质量。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和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不变;(1)六个不变:元素的不变。
原子的不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4章教学案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4章教学案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课前预习】1、化学变化是指的变化。
2、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写物质化学式)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猜想与假设】你的猜想。
【收集证据】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讨论】为什么两位科学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经验总结】在我们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时,无论是有气体参加还是有气体放出,都应在容器中进行。
【实验探究】课本P1011、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2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思】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做。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守恒?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当堂训练】1、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请你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新版)沪教版2018九年级化学全册_4.2.2_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案
第4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
2.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
【学习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学习难点】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质量写定律的概念: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位:一切_________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只能适用于解释______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一般要求在(填“密闭”或“开放”)系统中进行,以防止有质量的增减。
4、下列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1克水蒸发变成1克水蒸气铁生锈质量变大煤炭燃烧后质量变小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质量不变【新知导学】:下列是电解水的微粒示意图,按要求完成练习反应前各原子个数(),反应后各原子个数()通过上面的统计知道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填“变多”、“不变”、“变少”)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参加到反应中的物质质量例1: 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则6g碳和18g氧气反应后生成g二氧化碳练习:1.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活动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图表问题例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练习: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活动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例3、(1)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 __元素。
沪教2018课标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
【复习旧知】
我知道的化学变化有(任意两个)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活动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2、提出猜想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其总质量,猜想的证据是。
3、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你能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假设吗?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蜡烛、铁粉、白磷、酒精灯、火柴、锥形瓶、小试管、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镊子、石棉网、烧杯、托盘天平等。
提示:①硫酸铜+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硫酸钠
②也可以选其它仪器和药品
你设计方案是:。
4、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我们把这个定律叫
做。
5、解释结论
在化学变化前后,。
6、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是(任选一个方面谈体会)
7、课后作业P103. 2、3。
【沪教版】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1课时)》教案【九年级化学 精品教案】
【情景创设】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写出下列符号意义 O , ,Fe 2+ ,Fe , H 2O , , , , 2O ,2O 2 ,2SO 42-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意义2Fe 3+ , ,2CO 2 , ,2SO 42- , , ,CaO 【新知导学】:1、⑴从宏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同时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 的释放和吸收。
⑵从微观(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2、电解实验中用的是什么电?两电极分别产生什么气体?怎么检验?两者体积比是多少?质量比是多少?能从微观角度描述电解水实验吗?最终该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探究物质总质量在化学变化中是否改变交流与讨论:你认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如何变化?有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假设?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结论: 实验二:大理石和盐酸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结论:实验三:白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结论:若上述的实验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偏(填“左”或“右”)。
橡皮塞上的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交流讨论: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活动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2-2活动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思考:1.10g水加热后变成10g水蒸气,这一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2.已知3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9g水而不是11g水(还有2g氢气剩余),它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解释: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质量会增加?增加的质量是________质量。
2.蜡烛燃烧越来越短是否说明质量在减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3.阅读课本拓展视野后思考:为什么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背?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位:一切_________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2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课设计设计: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1)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2〕能用微粒看法说明质量守恒的实质原由,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说常有反响中的质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1〕能用研究性试验获得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2〕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根基上能解说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断物质的构成;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展开的意义。
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谨慎务实的科学态度。
经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辟创新的精神。
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活动教课难点:对证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说三、教课准备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火柴、橡皮塞、胶头滴管、烧杯、试管、拇指试管实验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稀盐酸四、教课过程导入:蜡烛焚烧前后照片和铁钉生锈前后照片教师:蜡烛焚烧过程中蜡烛渐渐变短,最后什么都不剩下,也就是它的质量渐渐减小,铁钉生锈后质量变大了,而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淆后质量却不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三个发生的都是化学反响,那同学们这时候你们是否是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在化学变化中,质量究竟是变大,变小,仍是不变呢?学生:思虑、议论、设想、猜想板书: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一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那用什么样的反响来研究比较适合呢,我给大家供给了三个反响,下边请同学们依据自己桌上的药品和仪器分别设计实验来研究一下,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标准性和实验药品的安全使用。
学生疏组实验:方案一: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1/6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课设计设计: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1)方案二:红磷焚烧方案三:碳酸钙和稀盐酸教师指引:在方案一中,我们对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比较陌生,对二者之间能够发生的反响也比较陌生,那下边请同学们察看一下硫酸铜溶液是什么颜色的?学生:蓝色、透明溶液教师:那氢氧化钠呢?学生:无色透明溶液演示:分别在两个试管中取适当的溶液,而后将二者混淆,察看实验现象。
(新)沪教版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公开课(教案)word版
4.2 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成立的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化学反响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使学生初步认识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的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认识物质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认识定量对化学开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课前准备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镊子、注射器。
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给煤炉换炭,取出的煤渣与参加的煤相比,煤渣的质量明显变轻了;一瓶液化气很重,使用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变轻了;铁生锈后质量变重了;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是从“质〞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那么化学变化时,物质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探寻化学反响在质量方面的规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与反响前物质的总质量相比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或是不变?【猜测与假设】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收集证据】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探究】实验1:参照课本P102的实验图示设计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对比,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洁、内涵丰富
通过尝试书写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学生自行获得书写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等方法,建立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求学的品质。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定义
2、意义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写配注划等号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最小公倍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