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脆弱性分析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作者:李朴民田成川杨特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9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乎一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给我国金融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维护金融安全正在成为一个备受各方面关注的课题。

金融安全的表现主要有两点:一是金融体系稳定,即货币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二是金融主权不受威胁,即金融政策独立有效,金融产业的控制权掌握在本国手中。

一、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是资本流动全球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加速扩大。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由1979年的14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6年的15139亿美元和2007年的15.5万亿美元。

二是金融机构全球化。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各大金融机构竞相扩大规模,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跨国并购浪潮。

三是金融市场全球化。

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金融网络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已连成一片。

四是金融政策关联化。

一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金融政策调整会引起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并可能迫使许多国家在金融政策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五是金融风险全球化。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风险随之加剧,金融危机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一个地区发生了金融风险,往往会拖累其他国家乃至全球金融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我国已全面甚至超额履行了加入WTO对金融开放作出的承诺,外资金融机构可以进入我国市场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几乎所有金融业务,可以参股中资金融机构,除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外,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已经超出一般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币的投放 量 。
按照 权 责 发生 制 ,将 应 收利 息 记 衡 ,处于举步维艰 的境地 。货 币政
入 利息 收入 ,但 实 际 上很 多 利息 策 和 汇率 政 策 互不 相容 ,央行 难
是 难 以收 回的 ,有 的 国有银 行 实 际 上是 虚盈 实 亏 。 国有银 行 盈 利
来越严 重 ,威胁 着 国家经济 安全 。
司分别对建行 、农行 、中行 、工行 仍然会 上升。有专家估计 ,如果不 的不 良资 产 进 行 剥离 , 国有银 行 计 最近 几年 国家剥离 的不 良资产 ,
其 主要 表现 如下 。 ( )银行体 系集 中 了大 量的 一
的不 良资产 状 况得 到 了很 大 的改 国 有银 行 的不 良资 产 的上 升 比率
外 汇 占款 的逐 年 递增 导 致基
以同 时维 持 人 民 币对 内价 值 和对 础 货 币不 断增 长 ,从 而 我 国货 币 外价 值 同时稳 定 。

供 给 量在 货 币乘数 的作 用下 呈数
能 力低 下 意 味 着 其 竞 争 力不 强 ,
方 面 ,最 近 几 年 我 国货 币
双降 ” 。表面 上看 国有 银 行 与股 份 制银 行和 国际 一 在脆 弱性 的程 度越 高 ,系 统性 金 不 良资产 比率 “ 流 银 行 的 比较 ,可 以看 出 国有银 融风 险就越 大 。 我 国银 行 体 系脆 国有银 行 的脆 弱性 处于 下 降趋 势, 弱性 问题 相 当 严重 ,主 要 表现 在 但 是 对 国 有银 行 不 良资产 状 况 仍 行 的盈 利能 力相 当低 下 。 不 良资产率高 、盈利 能 力低 、 “ 存 然不容乐观。第一 、国有银行将不
随 着 我 国经 济体 制从 计 划 经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分析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分析
单 贷款率 ( 沈中华 ,99 。 19 ) 由于加权
指标 能够选取更多的指标 ,从而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脆弱性的状
况,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C pi Kigb l19 a 应用贷款 损失和资本减 少两项 ar o和 l ei (9 6 ) n e
陈华 、 伍志文 (0 2 借鉴西方 国家 在选取指标 过程 中的共 20 ) 同经验和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 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 , 考虑 到数 据
2 0 夏 以来 的次 贷危机是对银 行风 险管 理及其 监管 的 0 7年

次严峻的压力测试 。 令人震惊 的是 , 这次危机对那些国际上实
关, 而挤兑导致银行存 款减少 , 这样存款变化可 以作为衡量银行 体系脆弱性状况 的有效替代指标。此外贷款作 为银行最 主要 的 业务 ,贷款的变化也是衡量银 行稳健与否 的一个 比较理想 的指 标。 通常存款的减少及 贷款 的膨胀意味着银行体 系脆弱性上升 。 从银行的主营业务视角定义银行体系脆 弱性 ,适合没有精 确地
0 引言
从2 0世纪 7 0年代至今 , 无论是发 展中国家 、 达国家 , 发 还
是转轨经济国家 , 经历 了一些严重的银行业危机 。 都 而银行作为
D m r c K n 和 D t gah (9 8 ,9 8 )他 们认 为下 e iu— ut g e ai e 19 a t9 b , r c
学术界讨 论的重点 。
围的银行挤兑导致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如冻结存款 ,银行假期延 长, 存款保证承诺 的普遍化等 。该项研究 中 , 银行体系 的不 良贷 款率是危机事前可 查指标 , 有风险积聚特征 , 具 因此 , 以将不 可 良贷款率作为银行体系脆弱性 的测度指标 。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对比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对比分析

财 政 . 融 I 与 金
我 国商 业银 行脆 弱性对 比分 析
张 宗益 , 慧玲 项
( 重庆大学 经济与x 商管理 学院, - 重庆 4 0 4 ) 00 4
【 摘 要 】 文章利 用熵值法这种客观赋权评价方法, 对我 国全 国性商业银行 的脆 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 明, 在 20 0 8年经济危机逐 步深入 时, 从整体上来说 我国八大股份 制商业银行比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更加脆弱。 总资产增长率 、 资 产 负债 比率 、 资本 充 足率 、 贷款 增 长 率 、 定 资产 投 资 率和 存 贷 比这 几 个 指 标对 银行 间相 对 脆 弱性 的影 响 较 大 。 固
【 键 词 】 商业银行 ; 法; 关 熵值 脆弱性 【 中图分类号 】 82 3 F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4 26 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正是因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研究 背景 随着金融 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 20 0 8年是全球经济金 融形势动荡 的一年 ,次贷危机 引发 金融才机构具有 内在 的脆弱性 。 Sii 、 gt 的金融危机愈演 愈烈 , 迅速从局部发展 到全球 , 酿成 了一场前 体化 ,对 银行 脆 弱 性 的 研 究 出现 了一 些 新 的 进 展 :t lz e i u n 和 e ai h (9 8 认 g K r a 所未有 、 冲击力极强 、 波及范 围极广的 国际金融危机 。 欧美金融 D m r l u i D t g c e 19 ) 为 时 机 尚 未 成 熟 时 实 现 加剧了银行系统的脆 市 场 遭 受 重创 , 家 金 融 公 司被 1 、 管 和 破 产 。 方 经 济 大 金融 自由化 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 多 购 接 西 一些研究开始关注汇率制度选择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 国 中 央 银 行 联 手 救 市 ,美 国政 【 至 实 施 了一 项 总 额 达 70 弱性 。 f 』 00 lr m k D r o l at e P f a ea i i 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 , 但是 , 众多银行仍 然无法摆脱 困境 。 在 其 传导机制 问题 上 。I e o c和 MaiSlc dM lnz e a 20 ) 固定汇率制度能使政策制定 的随意性变得 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 , 中国银行业 经受 了前所未有的考 (0 0 的研究表 明, 提 从 验。因此我们有必要认 真对 待我国商 业银行脆弱性的问题 , 以 最小 , 高政策可信度 , 而增加金融体 系稳健性。 国内对 金融体 系脆 弱性 的研 究基本是从 亚洲金融 危机之 维护我 国经济的持久稳定 和健康发展 。 20 ) 银行体 国外关于研究 银行体 系脆弱性的文献很多 , 其理论 和实证 后才开始 的。最早 系统研究 的学 者黄金 老(0 1认 为, 都发展得相对成熟 。 最早体统地提 出金融体系包括银 行体 系脆 系的脆弱性 由借款人 的高负债经 营和银行 体系运用不恰 当的 信 弱性假说 的是美 国经济学家 H m nPMisy 18 )他最先对 方法评估所造成的 , 息不 对称 对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的脆弱 y a nh (9 2 , 毛一文(0 2 结合我 国加入 WT 20 ) O的现实情况 , 金融脆 弱性的问题做 了比较 系统的解释 , 形成 了“ 金融脆弱性 性起关 键作用 。 假说” 他认为银行的内在脆弱性是银行业 的本性 , 由银行业 对我国金融体 系脆弱性 的检测问题 就综合指标 的设计和核 心 。 是 20 ) 9 8年 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 ,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私人信 指标 的构成 提出了一种设 计模 式 。伍志文 (0 2 运用 17 用创造机构 和借 款人的相关特性使 金融体 系具有 天然 的内在 20 00年 的数据对我国银行脆 弱性状 况及其成 因进行了实证分 结果表明财政赤字 /D 、 G P 通货膨胀水平 、 口增长率 、 进 固定 不稳定性 。其他 一些理论 强调 的是影 响存款 人信 心的 因素 : 析 , 资产投资率 、 资本产 出比率 、 / M2 外汇储备 、 存贷款利差 、 汇率变 Daod和 D b i (9 3 认 为借短 贷长这种 独特 的经营使 得 i n n y v g 18 ) n 银行 可能 处 于 “ 提式 ” 衡 之 中 , 银 行 的 高度 信 心是 银 行 部 化 等八 个指 标 对银 行脆 弱 性影 响 比较 显著 。 陈华 、伍 志 文 挤 平 对 20 运 poi模 li ot 选 5个 门稳 定 性 的 源 泉 , 行 系统 脆 弱 性 主要 源 于存 款 者 的 流 动性 要 ( 04) 用 最 小 二 乘 法 、rbt 型 、 g 模 型 , 用 2 指 标 银 就 银 行 脆 弱 性 状 况 的 成 因 进 行 量 化 分 析 ,结 果 发 现 财 政 赤 字 求 的不 确 定 性 以 及 银行 的 资 产较 之 负 债 缺 乏 流 动 性 。 ak n和 Jel i G P通 进 固定 资产 投资增 长率 、 1年期 B aahra 1 8 ) 究 了 由 于生 产 回报 不 确 定 性 带 来 的 银 行 /D 、 货膨胀率 、 口增长率 、 htc a (9 5 研 t y 体系的脆弱性 , 明确提 出了可能引起挤兑 的因素 。D w (9 2 流动贷款利率 、 o d 19 ) 存贷 款利 差等几个指标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 金 认为如果银行 资本充足 的话 ,公众没有理 由害怕 资本损失 , 不 有着 比较明显的影响 , 融变 量是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 会参 与挤 兑 。一些理论 强调不 良贷款率 : ozl em s|、 因素。张筱峰等 (0 8 运用 Lgsc G na z r oi eH l o 20 ) oii 模型对国有商业 银行 18 t 95 年 ~ 0 6 的相关数 据进 行研究 , 20 年 认为年信贷额 与 G P之 比、 D Pzrai l Bln s19 ) aa s g b o u和 iig(9 7 强调 , l 只有 同时考虑不 良贷款率 和资本充足率 , A E S模 型才有统计上 的意义。还有一些理 实 际利率 、 C M L 资产利润率和存贷 比对银行 体系脆 弱性有明显的影 20 ) 周内信 论 从 信 息 不 对 称 的 角 度 分 析 银 行 的 脆 弱 性 :tlz和 Wes Sii st i 响 。万晓莉( 0 8采用 中央银行 对其他银行机构贷款 / s M/ 国 储蓄存款 、 真实信贷增长率 、 银 (9 1 的研 究表明 , 18 ) 相对于贷款人 , 款人对其贷 款所投 资的 贷量 、 2 储蓄存款 、 内贷款 / 借 97 项 目的风险拥有更多的信息 , 从而产生 了信贷 市场 上的逆向选 行机构 真实外债增长率等指标 ,运用 因子分 析法来衡量 18 20 结果表明我 国银行业所 面临的系 择 和道德风险 。Mih i( 9 6 强调 了导致逆 向选 择问题 的放 年 ~ 0 6年银行体系脆弱性 , S kn 19 )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因此,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商业银行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是规模最大、业务范围最广泛的金融机构,是银行体系中的主体,商业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及金融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时地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监管的特点、目标及原则商业银行是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它的经营活动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主体,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对于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监管包括两大目标:保证银行的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确保广大民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从储户利益来讲,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尤其是存款人的利益。

商业银行监管的原则在于:第一,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原则。

第二,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管原则。

第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四,有机统一原则。

第五,监管适度与竞争适度原则。

二、商业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一)金额脆弱说银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难以配合,存款者很难准确监测和评估个别银行的财务状况,一旦存款者对银行安全产生怀疑时,就会提走资金,由此形成的银行挤兑可能蔓延到有清偿能力的银行,甚至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

银行业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造成银行的脆弱性,银行的脆弱性决定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二)公共利益说由于金融的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不完全信息将导致贷款者注重长期客户关系,而影响了信贷资金流向收益较低的借款者,降低信贷市场分配资金的效率。

三、商业银行监管的必要性金融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风险多种多样,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等。

我国村镇银行脆弱性的测度及成因分析

我国村镇银行脆弱性的测度及成因分析

谢谢观看
二、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相对较小,且资金回报率较低, 导致村镇银行在吸引存款方面面临困难。资金来源不足限制了村镇银行的贷款 能力和服务范围。
2、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村镇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如缺乏科学 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这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较高,影响银 行的经营稳定。
3、人才短缺:村镇银行往往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 质的金融人才。人才短缺使得村镇银行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困难。
4、服务质量不高:部分村镇银行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如贷款审批流程繁琐、 服务态度不佳等。这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影响银行的业务拓展。
三、对策建议
1、扩大资金来源:村镇银行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如通过开展理财业务、吸 收企业存款等方式增加资金储备。此外,政府可适当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鼓励村镇银行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4、提高服务质量:村镇银行应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 时,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培训,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等 方式,增强农村地区客户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和理解,提升服务效果。
5、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规范其业务开展 和风险管理行为。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村镇银行依法合规经营,为 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内容二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然而,伴随着市场的繁荣,一 些人开始担忧是否已经形成了泡沫。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测 度方法,并分析其成因。
二、泡沫测度方法
泡沫测度是衡量资产价格是否超出实际价值的一种方法。在房地产市场中,常 用的测度方法包括上市公司市盈率法、可比交易法、折现现金流法等。这些方 法的核心思想都是比较现有市场价格与预期现金流、收益率、资产负债表等指 标,以确定是否超出了正常范围。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 1 盈利降低 • 2 外汇资产贬值;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难度增加 • 3 盈利下降;借贷资金风险加大 • 4 吸引国际游资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受到损害
• 1 有利于商品出口;银行盈利增加 • 2 外汇资产升值;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难度减小 • 3 盈利增加;借贷资金风险减小
• 1 外资进入中国会缩水;影响外商
模交易日益壮大;逐渐威胁到银行的利益 余额宝8000万开户数;已经突破5000亿元的规模;三天见收益;7人年化收
益率达6 432% 改变了资源配置;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收益
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支付 存储方便快捷;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储蓄年收益率高;
➢ 具有不可预见性 ➢ 名数据被放置云端;挑战资金安全 ➢ 信用审核 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都依托网络平台;加大技术风险以
投资积极性 • 2 减小外汇市场交易
银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银行业的重要 产品和管理创新;均通过计算机和数 据库技术的应用实现 如:衍生产品 客户关系管理 信用打 分模型
2 改变经营服务渠道单一化格局;增 加便捷;减少成本 如:ATM 银行 银行 网上银行等金 融服务手段
银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及平台的脆弱性 ➢ 相关法律缺失;监管难以全面覆盖 ➢ 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 互联网金融所媒介的融资交易;大多游离于监控之外;对传统数量
调控方式形成挑战;且营销管理不够规范
银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 商业银行联合开辟正面战场
中国银行—活期宝 7日年化收益率高达6 758%;1元起购 0手续费 随时取现
银行业概况
1 银行业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宏观经济政策高度相关 2 银行业的行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呈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3 银行业监管对银行经营 资本结构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4 银行业未来发展业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息息相关

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问题研究摘要:金融脆弱性理论包括了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风险,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融脆弱性假说和安全边界说。

信息不对称、资产价格波动及金融自由化是金融脆弱性产生的主要根源。

中国金融体系还很脆弱,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应找到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并采取的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资产价格波动金融自由化监管一、引言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区域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风险。

金融脆弱性不同于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它既包含了可能的损失,也包含了已经发生的损失。

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发可谓是证明了金融这一经济社会中的一员很容易遭受冲击,而之所以受到屡屡危机则被经济学家归因为金融自身的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的产生主要在于企业和银行的经营模式,金融企业一般都具有很高的负债,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性,使得金融行业在危机面前较之其他行业要更为脆弱,更易受到风险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各国的经济和金融正日渐融合并相互影响着。

经济全球化在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一国更易遭受外部影响,金融过度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体系变得空前脆弱。

特别是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最容易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金融市场化的改革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金融自由化正在逐渐深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也会不断地出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金融脆弱性问题。

二、文献回顾(一)金融脆弱性的理论研究金融脆弱性的早期研究是有关货币脆弱性的研究,马克思曾提出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阐述了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就是因企业破产、银行债权无法收回而导致的大量银行破产,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则更详细地解释了经济波动导致银行危机的过程。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提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揭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重塑银行产权结构,变革组织架构能力等措施,对商业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具有一定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现状变革路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经济、金融体制进行全面调整的过渡时期,面临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承受着来自市场风险的冲击、制度监管的压力以及社会改革的洗礼。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深刻的结构性变动之中,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和当前深化金融改革的攻坚性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研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带给商业银行的种种影响,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合理途径。

一、银行的起源世界上最古老的银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当时西欧古代社会的一些寺庙已从事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付利息的活动。

公元前400年在雅典,公元前200年在罗马帝国,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在当时的世界中心意大利首先产生。

意大利于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407年设立的热亚那银行以及此后相继成立的一些银行,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

1694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股份银行。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广泛确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银行得以普遍建立。

资本主义银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它的主要职能是经营货币资本,发行信用流通工具,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进入帝国主义时期,银行的垄断组织随着资本的不断集中而形成。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银行由原来的简单的中介人演变为万能的垄断者,它既是控制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又可通过资本输出和跨国银行的形式加强对外扩张。

我国银行业的产生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当时出现了一些兼营银钱的机构,如邸店、质库等;随后,宋代有钱馆、钱铺,明代有钱庄、钱肆,清代有票号、汇票庄等。

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浅析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一、绪论今年四月份,IMF在报告中警示,信贷危机是中国银行业一定时期内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在此之前,去年十一月份,IMF首次发布了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脆弱性逐渐增加。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引起了中国的关注。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导机构,同时在给国内企业融资中占据重要地位。

所以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对我国金融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进一步加快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的现状的认识(1)银行体系脆弱性和金融脆弱性基本理论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累积,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

也就是说,金融体系本身不稳定,具内在的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普遍存在,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从西方国家频频爆发经济危机也可以得到体现。

金融脆弱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状态,泛指整个银行体系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领域和金融市场领域。

狭义的金融脆弱性又称银行内在脆弱性,银行业高负债的经营特点就决定了其更易失败。

现在对我国家的金融脆弱性主要是从狭义层面上考察的。

我国多数银行似乎有能力抵御单独出现的冲击,这些冲击包括: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包括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收益率曲线的移动,及汇率的变化。

但如果几个风险同时发生,银行体系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2)对中国银行脆弱性的认识和及其原因分析:总的来说,金融机构既银行由于是高负债经营,其资产和结构的不对称、较大的杠杆比率等本身就有内部脆弱性。

1.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市场就不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

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银行体系,在央行之下设有政策性银行,四大大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

由银监会对其进行监督。

虽然股份制银行等都在发展,但是无论是从储蓄还是贷款上,还是四大国有银行基本垄断市场,形成寡头竞争,这样的市场结构缺乏竞争和完善,本身就存在着脆弱性。

第二讲金融脆弱性分析

第二讲金融脆弱性分析

第二讲金融脆弱性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金融自由化促进了金融发展,但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又引发了经济危机。

通过本章学习,学员应当掌握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脆弱性的概念、金融自由化的起因、金融自由化的风险与收益、金融脆弱性的表现形式和后果、中国金融市场化中的脆弱性等内容。

本章教学重点问题:1、金融市场化与金融脆弱性的概念;2、金融压抑的成本;3、金融自由化的收益;4、赞同与反对金融自由化的主要观点;5、金融自由化的准备、顺序与过程监管本章教学难点:1、金融压抑的成本;2、金融自由化的收益;3、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和过程监管;4、金融自由化实践与理论的本里背离原因;5、中国金融市场化中的脆弱性一、金融脆弱性的内在生成机制(一)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的概念1、狭义: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的更易失败的本性,有时也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

2、广义:金融脆弱性简称为“金融脆弱”,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

现在通用的是广义金融脆弱性概念。

3、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的区别:(1)从严格的意义上说,金融风险是指潜在的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脆弱则不仅包括可能的损失,还包括已经发生的损失。

(2)狭义的金融脆弱性强调“内在性”,即它是金融部门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对于银行来说,其脆弱性根源在于信贷资金使用与偿还在时间上的分离。

不过国内对于风险的使用已经趋于广泛化,常常与脆弱性难以明确区分。

(二)金融脆弱性假说:企业角度1、基本观点:明斯基(1985)较早对金融内在脆弱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形成了“金融脆弱性假说”。

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的贷款人的内在特性使得它们不得不经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银行部门的困境又被传递到经济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经济危机。

2、分析背景:明斯基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衰退长期波动现象(50年)的总结之上,他指出在经济的繁荣时期就播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

金融学之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 机(共113张PPT)

金融学之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 机(共113张PPT)
4. 由于信息不完全,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也 不能保证高效、低成本。事实上,向金融监管融资的 借款人总是要比金融机构更了解其项目的风险与收益 特征。
12
第12页,共113页。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5. 这就是说,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金融机构, 仍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解决资产选择和储户信 心问题,并从而生成金融脆弱性。
13
第13页,共113页。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1. 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重 要来源。
2. 任何影响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心理预期都会引起资产 价格的波动。有一种说法:资产价格间接地决定于自 身:高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攀升;低的 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下滑。只有当这种单 方向的市场能量释放完毕,才开始反方向的循环。这 种自我循环的运作必然造成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
商业银行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所积累的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脆弱的最主要标2454第廿四章第五节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中国金融脆弱的表现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租赁公司以及各类农村基金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19921994年的经济膨胀时期都有大量的违规违法经营管理混乱累积了大量坏帐
第六篇 专论
1. 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的不对称。当存款 人将他们的资金集中到金融机构,事实上是委托该机构 作为代理人,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同时,相对于零散的 蓄者,金融机构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监督和影响借 款人。
2. 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效要受到两个前提条件 的限制:第一,只有所有的存款人对金融机构保持信心并 从而不挤兑;第二,只有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 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才能赚得利润。然而,这两个条件 并非绝对成立。

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

金融风险则是金融领域中因经济失衡、制度跌陷或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对金融形成破坏性威胁的一系列矛盾。

随着我国金融业风险问题的日渐积聚。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已成为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课题。

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由于金融活动的杠杆效应和金融风波的快速传递,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本在经营与交易过程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由于结果与预期的偏离而造成资产或收入损失及未获利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隐藏性、或然性、损益性、扩散性和可识可控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金融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其实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金融全球化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金融全球化有利于投资者寻找最佳机会,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有利于金融创新成果普及推广、提高全球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金融调整,促进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全球化相伴随的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动可能加快金融风险的传播,引发重大的危机,影响安全的稳定。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融入金融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大大改善,金融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健全了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相继修订了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制订了银行监督管理条例等等,金融法制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完善金融体制机制,一行三会的金融体制日益完善,中央银行调控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加强,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1999~2009年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1999~2009年

9 分 、O 含 6 分) 7 分 、5 含 4 分) 6 分 、0 0 6 分( 0 至 5 4 分( 5 至 0 3
机。 因此 , 对银行体 系稳定 、 弱性的判定及银 行危机发 脆 生的机制的判断和预测已经成为备受关 注的事 情 ,关 于 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是越来 越多 ,但对银行体 系脆弱性 的 测度并没有 国际通用的简易办法。文章对 国内外学者 的 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银行体 系脆弱性测度 的主要方
法如 下 。
分( 3 分) 4 分和 O分至 3 含 O 至 5 0分等 六个分值 区间分别 对应 1 、 、 级 、 级 、 级 和 6 的综合评级结果 。 级 2级 3 4 5 级 ②袁德磊 、 赵定涛 的测 度方法 。 袁德磊 、 赵定 涛选用 通货 膨胀率 ( 、 国贷 款增长率 ( 、 z) 全 z)资本充 足率 (。 z) 不 良贷款率 ( z)等 四项指标 ,构建一个算数平均数 z =
成 果 上 , 取 了宏 观 经 济 变量 、 融 变 量及 银 行 财 务指 标 , 选 金 总共 1 个 指 标 变量 对 我 国银 行 体 系的 脆 弱 性 程 度 1
进 行 了测 度 , 以此 判 断 我 国银 行 体 系的 现 状 , 为预 防发 生银 行 危 机 提 供 依 据 。 关 键 词 : 行 : 弱性 : 度 银 脆 测
中 图分 类 号 : 823 文 献 标 识 码 : F3. A
文 章 编 号 :0 6 83 2 1) 2 07 — 2 10 — 97(00 0 — 0 1 0
1 国内外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的主要方法
从 2 世纪 7 0 0年代至今 , 无论是发展 中国家 、 发达 国 家 ,还是转轨经济国家 ,都经历 了一些严重 的银行业危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模型的几点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模型的几点分析

( )消费者 偏好 由以 现 实都可以使我 们得出 这 样的判断 :中国的银行 间存款市场结构远 非
融 体系的改革 中 ,国有 商业银行 在市场 化改革 u c , ) : ( -c C 消费额 条件下的概率为 ,C 消 f z
同时又有效 的防范商 业银行市场 化改革 中可能 态 下的流动性需求的总和相等 。

问髓的提出
国 际上 关 于金 融 危机 传 染的 系 统研 究 始
于1 9 年欧洲 货币危机之后 。早期的争议 主要 93
化改革 的同时 ,中国商业银行的 脆弱性 也增加
了 ,种种 原因使商业 银行发生危机 的诱 因在增
脆弱性 。因此 ,我 国银 行改革 中越是把 银行推
向市场 ,就越 应该减 少对银行资 产、负债业务 方面的非市场 干预 ,以防 范和化解 系统 性危机 传染的爆 发。 中国没 有发生银行 危机并不能证 明中 国商 业银行脆 弱问题不严重 , 行危机传 银 染的可能性 不存在 。与各国一样 ,在金融市场
危机 传染的可能性 。银行 间存款 市场竞争越是
不完全 ,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越大。
三 .对我 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启示 我 国 商业 银行 特 别是 国 有商 业银 行 作 为
可能引起其它渠道的银行危机传染 。
( )有 三个时期t 0 1 2 2 = , , 。和 大量同类消 金融 中介的主体 ,其资产 业务和其负债 业务都 存 在非常大的 非市场 因素在 起作用 ;负债业 务 费者 ,每位消费者都消费同类均质产 品。 ( )银行对每一单位的短 期资产支付一单 方面 ,储蓄存款 来源的行政 性指派 ,绕过拆 借 3 市场 的同业拆借 ,不通过 市场渠道而发 行银行 位的利 息 ,对每一 单位的长 期资产在 第一期末 债券 等现象的 普遍 存在 ・资产 业务方面 ,通 过 支付r 位的利息 (<1 单 r ),第二期末 支付R 单 非 市场 竞争手段取得 贷款 ,投放 资金的市场效 位的利息 ( R>1 )。 ( )银行 的偿付 按以 下顺序 进行 :短期 4

我国银行业进入壁垒浅析

我国银行业进入壁垒浅析

会平均利润率,△p軈' 为产业超额利润率,则有:超额垄断利润越 多,则进入壁垒就越高。
△P=
p-c' p
-p軈'
贝恩通过这种方法分析了美国 20 个产业的进入壁垒高度。
他认为,当既存企业能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 7%以上,而没有 引起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时,该产业存在高进入壁垒;而如果既存 企业不能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 4%以上,否则就会引起潜在进 入者的进入,该产业属于较低壁垒产业。
2008·20 经济论坛 61
MARKET·市场经纬
城建、亿城、深长城、天房、富利、合 生创展、阳光、荣盛、中海、招商、上 实、金融街、中华企业、华业、世贸、 绿城;偿债能力因子:华业、碧桂园、 中粮、泛海、世贸、亿城、天房、上 实、合生创展、中海、万科、万通、金 地、荣盛、阳光、金融街、中华企业、 深长城、招商、绿城、北京城建、华 发、保利、富利。
银行业进入壁垒是影响一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机构市 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最终决定银行业市场绩效的重要原因 之一。因此,深入分析我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存在的问题,并有针 对性地提出改革路径及解决对策,对完善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 机制、建立高效银行市场体系、提升我国银行业整体绩效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万通、泛海、华业、金地、保利、 中粮、亿城、上实、世贸、荣盛、绿 城、金融街、招商、天房、华发、中华 企业、北京城建、阳光、深长城。
四、结论与评价 综合比较,规模大的房地产企业生 存力排名靠前,突显房地产业规模效 应。综合 (评价) 值排名第一的是碧桂 园,无论从规模、资金回收能力、持续 成长能力还是偿债能力上都是国内的一 流企业。位列第二的万科,其规模是国 内最大的地产企业、行业的龙头,各方 面都很优秀,但是,其资金回收能力有 待提高。排名第三的是富利,其在资金 回收能力位居第一,说明企业内部管理 效率高,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 十分重要,但是其偿债能力较弱,企业 在未来的经营上应注意这方面能力的提 高。 规模是房地产企业生存力高低的关

我国银行脆弱性分析

我国银行脆弱性分析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和防范摘要: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核心机构,银行体系脆弱性不仅威胁到银行体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

当前国内出现物价普遍上涨,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股市一路下跌,人民币贬值等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虽然央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但未治根本。

因此本文从分析我国银行现有体系开始,着手在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上,并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银行体系内部的脆弱点。

同时结合现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争取把我国银行建设成更加稳健的体系,这对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体系脆弱性金融创新一、前言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金融体系发生着巨大变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随着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国外的资金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给我国金融体系、银行体系的发展完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而我国银行中大量的不良资产的存在,使得金融业中所蕴藏的风险可能危及金融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近年我国也承诺将渐进放松资本项目管制力度,这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及银行业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对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银行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不良贷款率过高,高负债经营,尚未建立完整高效的内部控制体制及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等等。

同时它又面临着国内外银行激烈的竞争,这些都会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内经济出现了很多坏的信号如: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现象显著,股市一路下跌,人民币贬值等等,虽然有财政政策调控,但效果不明显。

所以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体系及其脆弱性的分析,一方面了解和发现我国银行体系目前的特点;另一方面,则通过找到改善银行内部脆弱性的方法,来加强银行内控、外部约束,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金融创新和建立市场信用体系,从而实现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发展,并早日让中国经济走出困境,更快更好的发展。

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防范

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防范

--------------------------------------------------------------------------------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防范作者:dytcy提纲:现代社会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

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件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

我们通常所说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就是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突发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市场将逐渐放开,遭遇金融危机的概率非常大,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必要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金融危机无论是由银行危机触发,还是由货币危机触发,都会通过银行体系对实际经济造成巨大的危害。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安全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然而,通过多年的风险积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逐步加大,风险点日益显现,我们可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机制欠完善(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应付资金风险能力较差(三)不良贷款率高、信贷过于集中(四)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二、防范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是解决金融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中国金融体系最脆弱、最危险的地方是银行体系。

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是解决我国金融脆弱性的重要途径,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

防范和化解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业的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业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2、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经营机制(二)补充资本金1、发行次级债券2、发行股票上市融资3、调整资产结构,提高盈利水平4、实行谨慎财税政策,充实资本实力(三)消化不良贷款1、采取多种方法化解现存的不良贷款2、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防止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3、分散贷款风险(四)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加强商业银行自身内部管理,完善内部利率控制制度三、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脆弱性的表现及其防范对策在开放条件下,本身改革速度已明显落后于总体经济改革步调的金融业面临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必须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表现和防范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的稳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银行体系脆弱性不仅威胁到银行体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

因此本文从分析我国银行现有体系开始,着手在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上,并进一步找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银行体系内部的脆弱点。

同时结合现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争取把我国银行建设成更加稳健的体系,这对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体系脆弱性金融创新“银行脆弱性”的概念缘于“金融脆弱性”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定的研究主要是由“金融脆弱性假说”延伸而来。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指银行体系在外部冲击的作用下,极易出现流动性困难、失去清偿力、从而最终陷入危机的一种性质,这是由银行以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贷款为重要资金运用方式所决定的.一、我国银行体系现状1.我国的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一家独大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我国融资结构单一,国民经济对银行体系的过度依赖的特点。

政府对银行的担保和过度的干预以及监管不力导致银行道德风险问题丛生,从而损害了银行部门的健康。

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对弱小,无力与银行机构抗衡,所以银行部门也就鲜有竞争对手,长期在金融市场上起着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

同时,在银行部门内部也同样缺乏竞争,往往是几家大的银行在存放款业务上处于垄断地位这一特点在许多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都存在。

我国主体银行仍然存在产权结构单一,银行公司治理不够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

银行体系的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缺陷, 这种改革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经营管理上,而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产权制度。

2.不良资产大量存在,使得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资产是银行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也是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巨额不良资产的直接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和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动摇。

虽有国家信用作支撑。

但巨额的数目如果一直居高不下,则会威胁到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和安全。

3. 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的压力加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紧缩性货币政策频繁出台,加上资本市场的分流效应,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有所缩紧,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水平呈现结构性差别,但整体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体经营无明显影响.在货币政策从紧,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作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的不稳定性也在增大。

4. 盈利能力有所欠缺,需要提高一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基本上呈现出种下降的趋势。

虽然各家银行皆有盈利,但盈利一直在减少,资产收益率在逐年下降。

3银企信息不对称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产生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国有企业环境有很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国有企业危机转嫁给国有银行从而导致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国有企业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产权具有同质性,同时,社会征信体系没有建立,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加剧了企业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

银行将金借给企业,面临着贷款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4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中国金融业目前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银行干预过多,其运行效率仍然很低。

现存的监管体制最大缺陷是银行监管还没有走上正轨,如在监管的理念、休制、方法等方面尚无形成适合现阶段的框架,也没有真正完成从合规性监管向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过渡。

金融体系分别监管的效率也不是很高。

5金融开放带来的外部冲击我国在2006年已经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一方面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来我国设立更多的经营性分支机构。

另一方面,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区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众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其在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6法制精神和信用文化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法制建设比较落后,常常是出了问题才制定一些专门性条例,既缺乏权威性,也缺乏统一性,条例与政策之间、条例与法律之问、条例与条例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一方面使银行各项新业务缺乏监管依据,另一方面又使银行的权益得不到保护。

三、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表现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累积性的特点.我国银行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贷款过度扩张。

是指与银行股本或存款基数相比,银行贷款比例过高现象。

当银行贷款相对其股本过高时,意味着出现贷款投资组合质量恶化时,银行用于挽救贷款损失的资本缓冲金不足;当银行贷款相对其存款基数过高时,银行将不得不依赖银行间市场,融通急需的资金,银行间市场的变化(如利率)对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影响银行的资产平衡表的损益情况。

贷款过度扩张的出现或者是由于在经济繁荣期,银行企图扩张贷款规模以获利润;或者是出于银行之间的攀比行为,当一家银行模仿其他银行实现国际化而到海外金融市场建立它自己的机构,当这家银行没有明确的贷款目标或对此行动没有恰当的控制时,贷款过度扩张情况极易发生。

2.规模过快增长。

为了吸引优秀的客户和取得卓越的社会金融地位,是银行追求其规模过快增长的动机。

但是,追求规模快速增长会以牺牲银行稳定性为代价。

首先,为使存款金来源增长迅速,银行不得不支付较高存款利息率,为此冒贷款过度扩张危险。

其次,银行为四处寻觅贷款机会,可能使选择贷款对象的条件放松,贷款质量下降,出现坏帐的危险性加大。

3 .低质量的贷款政策。

它包括贷款集中( L o a nConcentration)、关系贷款(Connected Lending)、期限搭配不当(Term Mismatching)、利率风险(Interest Risk)、货币风险(Currency Risk)等。

4.低效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银行按照董事会制定的政策和策略,以审慎的方式经营业务,只有在得到适当授权后才进行交易,资产得到保护,负债得到控制,会计和其他记录能够提供完整、准确和及时的信息,管理层能够发现、评估、管理和控制业务风险。

5 .低质量的经营计划。

经营计划应描述和分析银行开展主要业务的市场,并制定银行的经营策略,使银行适应其在产品、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面临的不断变化。

虽然经营计划不能总有助于银行实现它的目标,但是它可以阻止银行误入歧途。

如果银行存在低质量的经营计划,将导致银行经营走下坡路.实力变弱。

而弱小银行往往会被其他银行兼并。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有部分学者认为目前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两大要素是房地产价格和流动性,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还没得到有效发挥,中国金融稳健指数很低.1.高负债经营高负债经营是金融行业与生俱来的特点,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单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仍是主要形式,占居民储蓄的65%,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56%。

在“借短贷长”的矛盾下,这种过分依赖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使风险集中于银行,企业若经营不善会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使大量银行的贷款成为漏损型的泡沫资产。

大量不良资产沉淀产生,会使银行流动性出现困难,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相对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言的。

2.融资过度银行化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导,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严重依赖银行贷款,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融资比重过低(见表1),这种融资结构使得全社会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到银行体系。

而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方向来看,高度集中于国有企业,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直接受制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因此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大量转嫁给商业银行3.信用环境缺失在原有的金融体制中,政府作为贷款的最后担保者和国企预算软约束的担保者,政府信用也就成为所有行为体都信赖保证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事实上已转变成国家信用,在“银行太大不能倒闭”的心理期望下,放纵了银行的经营行为,缺少来自外部、社会的有效监督。

4.金融结构失衡金融结构多样化可以增加竞争,提高银行体系自身的运作效率,并能使储蓄更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价值链产生的良性循环。

但以四大银行为中介的垄断性金融安排,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金融需求。

金融制度的供需矛盾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无效或低效,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无法实现。

四、化解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对策就化解和防范我国银行系统脆弱性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构银企关系原有的产权制度中,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因属于同一个产权主体——国家,资金的借贷只是“自己用自己的钱”,而无实际各自利益所进行的借贷,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债务实际上是“自己欠自己的债”。

这种债务关系对国有企业是没有真正所有权约束的。

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由单一股权结构向多元股权转变,并拥有独立的法人产权地位和自主经营权。

商业银行应在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这样一个基本目标之下,在商业银行上市初期先选择以法人股为主,待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到国外持股。

这样既有利于社会、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2)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世界银行曾提出,针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政府政策要比针对会融结构的政策更加有效。

因此,要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我国须重点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为银行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各项会融法规和制度,促进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市场条件。

加快建立银行间存款人信息数据库,形成银行按照企业经营绩效和信誉度选择贷款对象的市场化机制。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披露市场信息,将政府职能部门及市场两方面监管相结合。

发挥市场主体的监管作用,要求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

3)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我国解决不良资产的必由之路,也是根本之路。

在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要与资本市场结合。

中国金融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重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重股票市场、轻债券市场”的现象。

加快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是健全完善资本市场的重要内容。

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仅是消除不良资产再生的重要条件,也是高效迅速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所需的外部环境。

金融运动具有较大的时空弹性,体现了金融富韧性,相对于金融脆弱性而言,用其来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旨在能够在有利的时空中,创造新的契约关系,以调整人们的债权债务关系,重构人们的权利与义务。

4)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拓展企业多种融资渠道针对我国金融机构类型结构的失衡现状,积极发展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及非银行的中小金融机构,推进股票、债券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以满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中国银行体系这种过于单一的信用形式既大大降低金融资源的流动性,又会使金融风险高度集中。

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活动主体多样化以及竞争的结果会增强所有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金融体系的自生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