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世界史41题专项训练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高考世界史41题专项训练4
选编张书林
7。
(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25分)
材料一①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②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③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④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⑤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⑥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⑦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⑧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
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
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
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
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
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
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
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
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
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10分)
2020年全国高考世界史41题专项训练4答案
选编张书林
7。
(2016·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25分)
材料一①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②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③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④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⑤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⑥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⑦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⑧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规范解答]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确保答在范围内
第二步:析材料、联知识,确保答全要点
保分点②④
救济孤苦无靠者;高龄
老人、流浪平民等救济弱
势群体⑦
丧失劳动力者;贫穷儿
童;流浪者等
③用法律保障社会救济维护社
会稳定⑤维护社会安定
高分点③⑤
中国明清时期的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根本目的都是
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其统治,其本质是赢得被统治者的认可,得
到他们的支持,从而达到政权认同,维系其长久统治
第三步:组织答案要点化、条目化,确保条理规范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
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
1997年,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开始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
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
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
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
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
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
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
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
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英国企改革的共同影响。
(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得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由材料二“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得出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由材料二“进入‘滞胀’时期”得出“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由材料二“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得出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
第二小问,由材料二“通过企业公开上市……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得出通过出售的方式减少国企数量;由材料二“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得出私有化程度高;结合私有化改革的实质得出是对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
第(2)问,由材料一“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材料二“通过企业公开上市……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得出有利于市场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由材料二“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得出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收入;由材料一“党从战略上调整……分散的状况”得出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
答案:(1)背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国企众多,生产效率低下;“滞胀”危机,经济增长缓慢(或凯恩斯主义失灵);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
不同之处:通过出售的方式减少国企数量;私有化程度高;是对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部调整。
(2)共同影响:有利于市场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增强企业的活力(或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收入(或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