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随县实施强县工程政策方案

随县实施强县工程政策方案

随县实施强县工程政策方案一、综述随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传统的农业产业已经无法满足县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随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施强县工程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强县工程政策主要包含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水平提升等方面。

随县政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政策方案,以确保实施强县工程的效果。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随县实施强县工程政策方案。

二、产业发展规划首先,随县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当前,随县的主导产业仍然集中在农业领域,而且多为传统农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引导农民就地转变职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政府需要积极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果品种植、特色小农产品等新兴产业,同时大力扶持农村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产业内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强县工程政策的基础条件之一。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尤其是农村交通、电力、通信、水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设施。

政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确保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落实农村土地、林地、草地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的持续发展。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实施强县工程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随县的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样化发展。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村居民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推进农产品多样化生产,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发展适合当地的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全省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全省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全省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6.29•【字号】鄂政函〔2016〕96号•【施行日期】2016.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全省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通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把节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通过采取落实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广节能技术、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强化政策激励、开展全民行动等措施,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目标任务。

经组织考核,十堰市、宜昌市、荆门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襄阳市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随州市、潜江市、仙桃市、黄冈市、恩施州、武汉市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荆州市、咸宁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基本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更多引入和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完成2016年度能源消耗强度和增量控制目标,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6月29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30•【字号】鄂政发[2012]12号•【施行日期】2012.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1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一)“十一五”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省工业努力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工业发展经历重大考验的关键时期。

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近三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产业规模总量明显扩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36.5亿元,实现利润1668.6亿元,上缴税金1281.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06倍、4.49倍、3.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1%提高到38.8%。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1点提高到264.9点,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强力推进“千亿元产业计划”,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电子信息、钢铁、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和建材等八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相继突破千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65.4%上升到77%。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扶贫救灾救济【发文字号】鄂政发[2011]61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1.09.30【实施日期】2011.09.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1〕6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鄂发〔2011〕23号),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为确保纲要精神落到实处,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集中全省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特制定《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为确保我省在2020年之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快老区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2009〕8号)、《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鄂发〔2011〕23号)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现实基础(一)“十一五”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是我省扶贫开发向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转型的重要时期。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凝聚合力,强化措施,强力推进,老区建设得到加强,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五年来,全省共解决200多万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的速度增长,老区贫困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布局初步形成,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脱贫奔小康和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拓宽了重点贫困地区整体脱贫路子;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动力增强,新的扶贫模式得到总结推广;扶贫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依法扶贫和“大扶贫”格局正在形成。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鄂政发[2012]81号•【施行日期】2012.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8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9月28日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综合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交通发展基本评价“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263亿元,建成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铁路建设力度空前。

全省铁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通道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高速铁路突飞猛进,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铁路主骨架。

建成了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武汉至合肥客运专线、宜昌至万州铁路、天兴洲大桥、武汉站货车外绕线、武汉北编组站、武汉集装箱中心站、武汉动车基地等项目,增建了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电气化改造了北京至九龙、武汉至九江、焦柳铁路洛阳至张家界湖北段以及长江埠至荆门等既有铁路,提速改造了北京至广州铁路信阳至孝感花园段,改扩建了汉口站、武昌站、黄州站、舵落口货场,开工建设了武汉至宜昌、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重庆至利川、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和谐号大功率检修基地、滠口货场和武汉至咸宁、孝感、黄石、黄冈4条城际铁路等项目。

全省铁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6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4.8倍;营运里程达到3319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91.5%、81.3%。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鄂政函〔2017〕13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鄂政函〔2017〕13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正文:----------------------------------------------------------------------------------------------------------------------------------------------------省人民政府关于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鄂政函〔2017〕135号随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提请审批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随州政文〔2017〕4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随州是鄂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随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包含曾都区全域及先觉庙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面积为1459平方公里。

在规划范围内要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注重与周边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加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保护等方面协调对接。

做好随州市市域城乡空间布局引导,按照“一主两翼、三轴多点”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3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0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18.5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随县经济

随县经济

随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力争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二方阵,成为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8%,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

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一座生态园林新县城,打造县经济开发区和闽商石材工业园两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培植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石材加工和生态文化旅游四大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和财政穷县向财政强县四个根本转变,初步建成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和谐稳定的新随县。

为实现这个工作目标,随县将突出做实六大工作,一是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二是重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是切实加快县城建设;五是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六是扎实办好“十件实事”。

张健在报告中提出, 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1%。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行业计划【发文字号】鄂政发[2012]19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1.31【实施日期】2012.01.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1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湖北工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准确把握我省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我省未来五年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依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湖北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改革、调整和发展,坚定实施“工业兴省”战略,坚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全省工业发展步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贡献突出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壮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6.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06倍,年均增长25.07%,增速高出全国7.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达到20816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49倍,年均增长28.40%。

2、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12点提高到2010年的264.9点;工业实现利润和税金年均分别增长35.02%和29.22%,效益增幅明显高于生产增幅。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件实事的通知-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件实事的通知-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件实事的通知正文:----------------------------------------------------------------------------------------------------------------------------------------------------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件实事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的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是指导全市各级政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随州”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

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为了确保《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十件实事的落实,现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十件实事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

各责任单位要逐条对照,落实责任,细化分解,制订工作计划,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请各责任单位按季度认真梳理重大进展情况或工作落实情况,市政府办将适时开展督办。

2013年1月18日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2013年重点工作分解意见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力争达到1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力争达到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以上、力争达到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力争达到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力争达到26%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1%、力争达到26%,实现内联资金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力争达到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力争达到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力争达到14%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等各项考核目标。

随州市随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随州市随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随州市随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一、基本概况新随县成立于2009年7月,辖19个镇(场),391个村(居委会),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总人口98.14万。

2009年,随县财政收入总额18792万元,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413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77.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8.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75元。

目前尚无县城,县政府及各部门暂租用厉山镇公(民)房办公。

2010年,随县义务教育阶段有中小学118所,全部为农村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4983人,专任教师4055人,共有在校学生78752人;各类幼儿园164所(经审批合格幼儿园109所,具备条件但未经审批幼儿园43所,不具备条件且未经审批幼儿园12所),在职教职工999人,专任教师773人,在园幼儿18214人,幼儿园办园水平普遍不高;高中2所,专任教师260人,在校生6687人,一所位居在厉山镇,一所位居偏远的洪山镇;职教中心为民校代办,租用校舍;特教中心暂无。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回顾从曾都区到设立新随县,从随县成立到现在,几年来,我们积极实施“人才兴业,教育先行”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达到了争创全市教育强县的目标。

(一)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水平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经过努力,我县小学、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初中流失率控制在0.2%和3%以内;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60%以上。

到2009-2010学年度,我县适龄儿童27158人,已入园18214人,入园率67%;有6-14岁适龄少年78189人,小学在校学生44685人,初中在校学生34067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6.7%。

(二)高中阶段教育有了新进展2010年,全县2038名学生参加高考,上线1940人,上线率95.2%;上三本科线1016人,上线率49.9%。

详细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

详细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

详细版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篇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第二章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第三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二篇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第四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第五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第六章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七章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八章制造业第九章建筑业第十章现代农业第十一章服务业第十二章旅游业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第十三章城镇化建设第十四章新农村建设第十五章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十六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十七章县域经济第十八章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第十九章开发区第二十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第六篇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第二十一章综合交通运输第二十二章水利基础设施第二十三章信息基础设施第二十四章能源产业第七篇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第二十五章自主创新第二十六章教育第二十七章人才第八篇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二十八章创业就业第二十九章收入分配第三十章社会保障第三十一章医疗卫生第三十二章住房保障第九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三十三章资源节约利用第三十四章循环经济第三十六章环境保护第三十七章应对气候变化第十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三十八章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三十九章文化事业第四十章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第四十一章体制机制创新第四十二章对内对外开放第四十三章发展民营经济第四十四章培育市场主体第十二篇建设和谐湖北第四十五章民主法制与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十六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四十七章体育事业第四十八章社会管理第四十九章国防动员与双拥工作第十三篇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第五十章保持投资增长力度第五十一章扩大消费需求第五十二章强化政策支撑第五十三章破解生产要素制约第五十四章优化发展环境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行动纲领。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2•【字号】滁政办[2012]51号•【施行日期】2012.05.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滁政办〔2012〕5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滁州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滁州市“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为推进全市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民政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滁州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民政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年,全市民政事业经费总投入 21.27亿元,比“十五”增加15.04亿元,其中用于民政对象的经费支出约19.8亿元,净增14亿元。

(一)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

各类救助标准比“十五”末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城市低保月人均支出水平由82元提高到194元,增长136.6%;农村低保月人均支出水平由2007年的31.6元提高到77元,增长143%;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由“十五”末的8.1%提高到43.5%,五保供养标准由年人均822元提高到2155元,增长162.2%;城乡医疗救助、优抚医疗救助共支出1253.2万元,累计救助54.67万人次。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鄂政发[2012]25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3.19【实施日期】2012.03.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2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湖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环境(一)“十一五”人口发展的主要成就。

1、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十一五”时期,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7以下,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以内,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户籍总人口6176万人,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人口控制目标,人口实际控制数比规划少39万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2、人口结构渐趋合理。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为124.09,比2000年下降4.09个单位值。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9.7%。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3、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75.86岁,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以上,人类发展指数继续提升,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显现。

4、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5%,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3.20•【字号】•【施行日期】2014.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随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3月20日随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14万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6.2万平方米;能耗监测建筑达5栋以上;全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43万平方米。

到2015年末,全市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将城南、城东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示范区;鼓励随县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地区示范县。

全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100%,施工阶段达98%以上;各县市区新建居住建筑实施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二、重点任务(一)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强化城乡规划引导,以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为抓手,引导一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支持二星级及以上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建设,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质量,全面推进区域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1.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

自2014年起,在市城区规划范围内由政府投资的公共、公益性建筑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自2015年起,市城区的保障性住房开始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各县市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2.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创建。

随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随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随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一章随州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紧紧围绕建设“四个随州”、擦亮“两张名片”的战略决策,以城市“创优”为载体,以重大旅游节庆为抓手,以精品名牌打造为核心,以行业创建和管理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取得显著成效,炎帝神农故里、玉龙温泉、随州博物馆、一河两岸风光带等一批标志性景区景点相继建成,两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显现。

“十一五”期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2138万,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5.5万人,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攀升,随州旅游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正在创造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回顾近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一)确立大战略。

在市二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以旅游为引擎,擦亮两张名片,建设特色随州、开放随州、文化随州、和谐随州”,从战略上确立了旅游业的发展地位。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2007年,我市启动了历时3年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国家级金字招牌的创建活动,2010年又启动了旅游强市创建工程,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县、市、区层面,旅游业发展被摆在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

随县在建县之初就明确提出“旅游活县”战略,目标是把随县建设成为“世界华人寻根谒祖朝圣地和华中生态文化旅游名胜地”。

广水市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高位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力争把广水建成武汉城市圈休闲度假胜地,建成山水旅游城市。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瞄准华中地区一流的佛教朝圣、避暑度假和地质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正全力以赴打造“佛教名山、地质乐园、度假天堂”。

(二)编制大规划。

“十一五”期间,随州旅游规划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乱到治的历程。

全市市、县(市、区)两级总规、景区控制性规划、景点修建性详规四级规划体系逐步建立。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节能“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节能“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节能“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18•【字号】•【施行日期】2012.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节能“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节能“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八日湖北省节能“十二五”规划一、节能工作的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时期节能工作的经验与成效。

“十一五”时期,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把节能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全省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节能目标任务。

201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1.18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21.6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09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40.64%。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能源消费年均8.47%的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3.9%的增速,实现全社会节能量33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00万吨。

1.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我省将节能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率先推行节能目标责任制,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关停各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691家,淘汰小火电机组产能129.6万千瓦、落后造纸制浆产能194.86万吨、小印染产能80752万米、小水泥产能3319.7万吨、小炼铁炼钢产能438.7万吨、小酒精产能13.6万吨,促进了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根据《随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随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随县位于鄂西北,地处淮水以南,汉水以东,跨北纬31°19′-32°26′,东经12°43′-113°46′,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东依武汉、西邻襄樊、北至信阳、南离荆门,交通十分便捷,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

随县地势自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山脉走向呈西北和东南向分布,北为桐柏山山脉,南为大洪山山脉,两山遥相对峙,支脉四延,形成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四级阶梯。

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

一般高度海拔200-800m,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m左右。

境内涢水流贯其间,厥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涢水流域。

面积3490.2平方千米。

(二)基本县情:全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名列全省第一。

比全省版图面积占第二名的房县多563平方公里。

全县辖19个乡镇,391个村(居)委会。

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98.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83万人,占90.05%,城镇人口9.31万人,占9.95%。

乡村总劳力42.09万人。

2008年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72.39亿元(当年价,下同),农业总产值57.59亿元,财政收入0.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5元。

随县交通比较发达,覆盖全县的交通网已经形成。

汉十、随岳、麻竹高速,316、312国道,汉丹(复线)铁路、西宁(西安至南京)铁路与汉丹铁路联络线贯穿随县境内。

(三)自然条件:随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冷暖适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全年日照时数为2059-2083小时,日照率47.48%。

年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在940至1040mm之间,且降水分布不均,。

历年年平均风速3米/秒。

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干燥度0.6-0.8。

全年无霜期220-240天。

随县主要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岩)土等。

随南、随北主要为山地黄棕壤,随中为黄棕壤与黄褐土的混合分布。

全县林地表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5%,全氮0.085%,全磷0.125%,全钾1.66%。

从土壤总体情况分析,比较有利于树木生长。

(四)林业现状:全县土地总面积850.9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97.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8.5%;非林业用地面积353.2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1.5%。

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434.8 亩,占林业用地的87.4%;灌木林地41.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8.3%;疏林地2.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4%;未成林造林地1.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0.2%;苗圃地1020亩,占林业用地的0.02%;无林地18.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7%。

全县活立木蓄积852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7.6%。

随县树种丰富,共有71科,174属296种。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常见树种有:马尾松、栎类、意杨等。

珍稀树种有银杏、青檀。

灌木有山胡椒、胡枝子等;藤本植物有葛藤、金银花等;地被植物有苔藓、蕨类等。

总体看来,北部植被覆盖度低,阔叶树居多;南部植被较好,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都较丰富;中部平原树木较少,多荒坡荒滩,林木覆盖度低。

随县古树众多,百年以上古树达1000多株,以银杏最多,其余为栓皮栎,柏木,枫杨,枫香,鸡冠树,板栗,皂角树,女贞,紫藤,乌桕,榆树,檀树。

其中,座落在绿水洪山坪的千年银杏,堪称名木。

野生植物最有价值的要数原生牡丹群落和丰富的兰花资源。

大洪山野生牡丹群落,面积大、分布广、数量多,花色全,完全处于原生状态,是牡丹园艺种的原生地之一,是中国牡丹的重要发祥地。

随县是湖北省主要的产兰区之一,全境均有分布,尤以万和镇居多,蕴藏量十分丰富。

主产春兰及春兰的变种线兰,蕙兰及蕙兰的变种送春和春蕙。

随县野生动物较多,常见的兽类有11科30余种,鸟类25科40多种,两栖类爬行类30多种。

其中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白冠长尾雉、娃娃鱼等。

常见动物有喜鹊、画眉、野兔等。

随县林业机构网络健全,设有18个林业管理站,3个木材检查站,1个森林公安局及3个森林公安派出所、1个林政执法大队、1个资源资产管理中心、1个林业勘察设计队、1个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1个国有林场,全县林业系统共有干部职工362人。

全县林业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有专业技术人员280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235人。

二、林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县在林业发展上,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迎接新的挑战。

(一)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林业,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政策机遇。

当前,林业的改革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承担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200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林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希望林业战线同志们继续努力,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加强森林保护和经营,确保实现2020年的奋斗目标。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对林业作出了“四个地位”的精辟概括,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确定了新时期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地位、新使命、新目标和新要求。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了高规格的林业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新阶段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县委、县政府更是把林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建设目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我县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一大批国家和省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为林业发展带来可贵的项目机遇。

随县的现状在于“新”,优势也在于“新”,作为新组建的建制县,我县在对上争项目争资金上具有独特优势。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市必将进一步加大对随县的政策性项目投放力度,随县将进入各类政策性项目的集中投放期和扎堆建设期,这将为我县的快速崛起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拉动。

国家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国债长防林、农发长防林、石漠化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以及我省启动实施的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两圈一带”生态建设、“一江两山”生态景观工程等省级林业重大工程,这是加速全县林业发展的重大载体和机遇。

3、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急增,给林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满足精神需求、维护身心健康的愿望日益强烈。

当前,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氛围正在形成,造林形式多层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造林绿化新格局,生动地展现了全民爱绿、植绿、护绿、享绿的旺盛人气。

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与30年前的“包田到户、包产到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盘活山场、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山林资源的市场化重组,为森林资源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让森林和林木进校区、社区、厂区和新农村,广泛开展“身边增绿”行动,更快更好的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最直接地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4、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

2009年12月8日,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

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和缓解温室效应方面的作用独一无二,充分发挥造林绿化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固碳作用和减排效果,可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话语权。

大力开展碳汇造林,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广泛开展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和碳贸易,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化需求,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

(二)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匀,林业发展结构和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二是林分质量总体不高,生态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林业经济总量不大,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

林业产业结构不均,在木竹产品加工利用上缺少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四是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林业的发展的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林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林业项目支持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六是林业改革步伐不快,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更好地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

七是林业科技含量不高,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些问题都为我县下一步林业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我县林业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跨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机制体制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题,以生态立县、产业强县为核心,以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全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现代林业发展思路,以建设林业重大项目、加强森林经营、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为抓手,稳步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林业发展质量,增强林业生态承载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十二五”林业建设与发展以加强生态保护为着力点,以优化林业结构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和外向带动为动力,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出发点,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培育高效林业,强化林业生态功能,全面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促进全县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随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