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组态技术(DCS)应用与实践》课程标准

《组态技术(DCS)应用与实践》课程标准

《组态技术(DCS)应用与实践》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组态技术(DCS)应用与实践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计划课时:72课程学分:4先修课程: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应用,PLC技术及工程应用后续课程:顶岗实习制订人:课程标准内容第一部分:前言随着以工业PC为核心的工控集成系统技术的日趋完善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组态软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工控组态软件和PLC、变频器、传感器、气动技术作为自动化技术集成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在各行各业发展着。

《组态技术(DCS)应用与实践》是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模块顶岗实习的前修课程。

该课程标准参考高级技术资格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依据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课程教学目标制定。

该课程通过企业真实项目——水处理系统的组态软件和人机界面开发的训练,培养工控系统设计、集成、人机界面组态、调试、维护、改造、运行、销售等总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新兴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

本课程以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全过程,以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利用工控计算机组态现场人机界面监控技术,实时监控现场的运行状态、实时查询数据和曲线、打印各种需要的报表,以及具有将工控组态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驱动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力和现场维护能力。

二、课程理念(一)工作过程模式和“行为导向”教学的职业行为模式相结合选择在和企业合作过程在、中开发的典型、先进、可操作的项目放入了课堂,以该课程的“硬件集成、软件组态、控制编程、安装调试”关键能力为主线,围绕该技术岗位的工作过程模式:“工控项目了解→方案设计→硬件集成→流程图绘制→软件组态→控制编程→安装调试→评价验收→技术资料编写”深入展开“行为导向”教学,每个阶段从“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评估阶段”完整的职业行为模式和教师主导模块、学生拓展模块和课程设计模块三个教学实践层次引导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代码:2 适⽤专业:太阳能光电应⽤技术3 课程学分:34 建议学时:545 课程定位《组态控制技术》是太阳能光电应⽤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基础》、《C语⾔》。

本课程太阳能光电应⽤技术专业中的⼀门专业课。

6 课程任务本课程教学的任务是使学⽣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使⽤的基础上,了解组态软件的发展和特点、建⽴控制系统新⼯程、建⽴动态联接、模拟设备、编写控制流程、报警显⽰与报警数据、报表输出、曲线显⽰、报表输出、曲线显⽰、安全机制、构造实时数据库、设备窗⼝组态、脚本程序、编辑软件组态王使⽤、系统参数、⽂本、数据显⽰窗设计、数据显⽰窗和指⽰灯设计、功能键、棒图、报警设计等。

7 课程⽬标本课程教学的⽬标是使学⽣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原理和使⽤的基础上,培养学⽣具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技术知识、⼀定的设计能⼒、拓展能⼒以及较好的⾃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达到维修电⼯技师相关要求,为毕业后参与⾃动化⽅⾯的⼯作及达到⾼级技师⽔平打下扎实基础。

具体教学⽬标为:7.1 知识⽬标(1)掌握课程中组态软件常⽤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这些概念和术语。

(2)掌握组态软件组态原理及⽅法,通过⼯程实例,学会制作简单⼯程的组态。

(3)对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及所介绍的现代接⼝技术有所了解。

(4)掌握与PLC的关联技术7.2 能⼒⽬标(1)灵活选择⼯业监控软件能⼒;(2)组态软件使⽤所⽤到的应⽤环境的选择能⼒;(3)各类动画界⾯的设计能⼒(含⼯具及各种控件的设计能⼒);(4)如何使⽤组态图库;(5)使⽤报表和⾃定义报表;(6)简单使⽤数据库;(7)查看报警事件和趋势曲线;(8)使⽤系统安全防范积极相应⼯具;(9)三菱PLC与组态软件关联的⽅法(10)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良好的⾃学能⼒及知识拓展能⼒;(11)简单专业外语的阅读能⼒。

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

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

《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 程 标 准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2012年9月1日专业领域: 电气自动化技术 课程代码: 03021047课程名称: 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所属系部: 电气工程系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1)二、课程目标 (1)三、课程设计 (1)1. 教学设计 (1)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3. 课程考核 (5)4. 教学环境及设备 (6)5. 教师队伍 (6)6. 教材选用 (6)四、实施建议 (6)《典型工业生产工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1《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工控系统组态和调试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较完备的工控系统安装与调试知识。

较强的设计能力、扩展能力以及较好的自动化技术系统设计和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参与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及三到五年内获得技师证书打下扎实基础。

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比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具有独立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的能力,具有获得、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具有自学、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1. 教学设计本课程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真实任务驱动”;理论、实验与实训相结合;讲授和练习相结合;课程项目与工程完成相结合;课程讲授与实训场所相结合。

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2表1 《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3《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4《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课程标准5 3. 课程考核本课程为项目教学方式,各教学项目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每项目结束都进行实战(综合训练)考核,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期末考试采用上机工程实做测试,最终成绩=时成绩(50%)+期末测试成绩(50%)。

考核要点如下:1). 现场授课任务(师评) 2). 单独完成任务(师评);以训练过程中的态度、结果和撰写的实训报告为评分依据。

“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50313404 课程名称: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课程属类:自动化技术类课程学分:4 计划课时:60教学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任务驱动适用范围: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先修课程:单片机技术、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成员:制订部门: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教研室批准人:第一部分前言一、背景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在制造业领域更注重使用符合其特定需求并带有智能的嵌入式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而嵌入式组态软件特具的按功能剪裁的特性,以及其内嵌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保证整个嵌入系统小体积、低成本、高实时性、高可靠性的同时,方便不具备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的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用嵌入式组态软件快速开发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并极大缩短嵌入式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而且使产品具有丰富的人机界面。

目前自动化软件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大型的平台软件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小型化方面,由通用组态软件简化成嵌入式组态软件,可使大量的工业控制设备或生产设备具有更多的自动化功能,发展机会更多、市场容量更大。

北京昆仑通态MCGS 嵌入式组态软件作为国内主流工控产品,是企业实现管控一体化的理想选择,为此选择MCGS嵌入式组态与TPC触摸屏进行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培养工控系统综合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可从事工控系统组态、调试、维护、改造、运行、销售等。

通过教学项目的完整练习,强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及故障诊断能力的培养,达到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相关要求。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通常一个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视和听、自己动手或实践等,而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视和听50%、自己动手90%,由此可见,“手脑并用”的实践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同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新材料之后遗忘的程度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行为导向”的教学正是强调手脑并用。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编制日期:年月日x x学院《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组态控制技术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师岗位上从事电气设备和自动化系统集成开发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是一个全新的控制方法,因此基于组态软件和触摸屏的人机界面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

(二)课程设计思路引入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行业标准,以工程项目和企业自动化技术员职业成长过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组建以学院专任教师、企业专家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对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形成团队成员认可、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2.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召开有教学专家、课程建设团队人员参与的课程标准建设会议,形成课程标准;3.引入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行业标准,校企共同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情景设计;4.以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维护维修等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设计反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学习项目,包含简单工程的建立与运行、模拟组态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等15个情境;5.根据教学规律及认知过程,构建教学计划、考核评价办法、课程考核标准及题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反馈等步骤组织教学。

(三)先修后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及《PLC 技术》,后续课程有《自动生产线的调试与检修》。

二、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具备组态软件编程的基本能力;2.具备组态软件与开关量设备、模拟量等设备的联机调试能力;3.具有较强的典型自控系统设计能力;4.能完成组态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工控组态课程设计

工控组态课程设计

工控组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控组态软件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功能模块及操作方法;2. 学会使用工控组态软件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和报警处理;3. 了解工控组态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进行工控组态软件的安装与配置;2. 掌握利用工控组态软件设计简单的监控界面,实现数据实时显示与控制;3. 学会分析并解决工控组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控组态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与交流能力;3. 提高学生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电工电子知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控组态软件概述:介绍工控组态软件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控组态软件概述2. 工控组态软件功能模块:详细讲解工控组态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警处理、历史数据存储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工控组态软件功能模块3. 工控组态软件操作方法:教授工控组态软件的安装、配置及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该软件。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控组态软件操作方法4. 监控界面设计:介绍如何利用工控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界面,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与控制。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监控界面设计5. 数据采集与处理:讲解工控组态软件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6. 故障分析与解决:分析工控组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组态网络控制技术课程大纲

组态网络控制技术课程大纲

《网络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0612026课程中文名称:网络组态控制技术课程英文名称:Network Configu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类型: 通识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实践课 专业方向课 公共选修课 必修课 选修课学分/学时:1.5学分/32学时(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与PLC控制技术后续课程:专业综合实践、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其功能是通过典性的项目任务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设计分析能力、对设计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电气与PLC控制技术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知识、较强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与后续课程生产过程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核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课堂理论教学四、考核方式及要求1.《网络组态控制技术》课程的考核形式为考查。

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2. 《网络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成绩考核分五级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对应百分制总评成绩中的 100-90、89-80、79-70、69-60 和 60 分以下)。

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例题的讲解及适当的思考题,保证讲课进度的同时,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课堂的气氛。

2.课程讲授与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线上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实行互动研究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网络组态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部分和参考文献;课上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积极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二)课程实施与保障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推荐教材:《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应用教程》,孙亚灿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9年。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组态控制技术》是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课,本课程是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电气控制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组态控制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独立应用MCGS组态软件制作出完善可靠的控制界面,为以后其它组态软件的深入学习及从事实际控制系统设计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课程建设目标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2021年争取成为院级精品课;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完善、提高,3~5年内争取成为省级精品课。

2.本课程的建设步骤1)利用已有的设备开发新的课题及实验实训项目。

2)增加新型的、企业应用广泛的控制设备,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

3)与知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开发与推广,并完善教学内容。

4)不断完善、更新课件,使授课更加生动、直观、方便。

3.本课程资源上网计划上网计划:2021年底完成所有课件制作,2021年底前实现完全上网,同时完成所有课程授课录像,2021年底前实现所有课程授课录像的上网,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授课录象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验指导书考核办法文献参考二、课程师资要求本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实践性强,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要求课程教学队伍具备鲜明的高职特色。

其基本构1课程标准成要求是:教学队伍中既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从事组态控制技术理论、实验和实训教学多年的教师,又要有在工矿企业自动化生产线从事多年现场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的“工程师”型实验、实训能力强的“双师型”素质教师,能够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现场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的获得,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要合理,师资配置基本合理。

形成老中青梯队建设结构。

对青年教师,要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等措施加强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70541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系(部):智能制造学院学分学时:5学分74学时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现代化的自动控制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各个领域,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必不可少的智能控制设备,结合组态技术实现实时监控,使PLC的仿真与优化具有实际意义。

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性能优越、灵活通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

2、课程作用学生毕业后从事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工作时,需要掌握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硬件接线能力、利用梯形图或语句表进行编程的能力、能进行PLC与组态软件的联机调试和故障诊断。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PLC的原理、结构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常用PLC的硬件安装、接线,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组态与PLC的联机方法,组态的动画界面绘制和变量匹配方法,组态的仿真运行操作,典型PLC项目的实施方法。

系统训练学生在PLC及其组态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机电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学习载体,结合Wincc Flexible组态软件,重点掌握梯形图编程方法和Wincc Flexible的动画制作方法,将控制系统常用到的各种输入元件、输出元件、与被控对象一起构成应用项目,进行工学结合式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梯形图语言编程的基本规则与方法,Wincc Flexible与PLC联机运行程序的方法。

掌握可编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方法,能利用PLC的资源实现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与控制。

进一步掌握一些基本的信号检测、处理、变送方法。

为专业课程打下学习基础和能力训练基础。

(一)知识目标:1.根据PLC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PLC、懂得PLC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引言组态控制技术是现代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图形化界面和易于操作的方式,实现对工业过程中控制设备的监控和操作。

为了规范组态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本文将介绍一套可行的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组态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使用组态软件进行工业过程监控和调整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组态控制技术应用中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进行组态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组件控制技术基础知识1.1 组态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 组态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作用1.3 组态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1.4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和要求2. 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2.1 组态软件的安装和配置2.2 组件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参数设置2.3 组态软件的界面设计和布局2.4 组件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3. 组态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3.1 工业过程监控系统的组态设计和实施3.2 建筑物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和实施3.3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组态设计和实施3.4 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态设计和实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组态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组态软件和调试组态控制系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项目实践学生参与组态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组态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型测验,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项目实践评估根据学生参与的项目实践情况和项目成果,评估他们的组态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

六、课程实施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总计48个课时,分为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三个阶段。

2. 实验室设施要求2.1 每个学生配备一台个人电脑,并安装好组态软件;2.2 实验室配备合适的组态控制系统设备,以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学分:4计划学时:72适用专业:光伏应用技术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其功能是通过典性的项目任务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设计分析能力、对设计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和触摸屏技术知识、较强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与后续课程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实训、毕业设计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核心能力。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机拖动及控制》《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等。

1.2设计思路通过对本专业电气智能工程师、装配电工、维修电工工作岗位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本课程紧紧围绕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综合性的典型组态软件应用训练项目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实现组态软件应用操作的教学过程。

通过完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制作单一任务的组态画面到搭建组态应用任务项目的完整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总结和提升,融理论学习于实践操作过程之中,综合训练学生的设计分析能力,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目标1.1总体目标以实践应用为主旨,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主线,知识点随着实际项目任务的需要引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确保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原有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 有效地达到对组态软件应用知识体系的构建。

1.2具体目标1.2.1知识目标了解目前常用组态软件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掌握常用组态软件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及设计流程,会有效地与前后工作程序相衔接。

《组态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组态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开课系部 适用专业 课程学时 总学时 24 教材及教学 参考书 名 课程名称 先修课程 组态控制技术 《PLC 技术应用》 考核形式 实 训 上 机 考试 课堂练习 课程 类别 专业选修课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理论教学 16 称 实 验 8 作 者 张运刚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数据库变量的组态,动画链接。 2、各类开关、安钮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文本数值显示及信息显示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二、教学难点 1、动画链接,与 PLC 控制程序的编写;脚本的编译过程; 2、各类开关、安钮的使用方法,文本数值显示及信息显示方法;
填表人(签名) :
课程归口系 系主任意见
出版时间 2008 年 3 月
工业组态技术与应用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 教学目的 《组态软件技术》是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技术课。本课程内容是工业控制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是工业自动化工程项目中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可对所监视的工业自动化过程中的各 种资源进行配置、处理数据报警和系统报警、提供报表输出、提供脚本供二次开发等。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 使学生基本掌握一种组态软件的应用技术,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业控制系统过程可视化的设计, 为在工业自动化过程以及其它领域的监控/监测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监控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了解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力控 6.0 组态软件的组成结构和安装方法; 3、掌握建立工程组态画面基本步骤; 5、掌握各类开关、安钮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6、会设立安全管理级别; 7、会设立事件报警;
1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课 时 分 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教 学 内 容 组态软件概述,安装,创建过程画面的方法练习; 数据库变量的组态,I/O设备的组态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各类开关、 安钮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文本数值显示及信息 显示方法练习; 电灯、风扇控制实例教学训练; 直升飞机控制实例教学训练; 交通控制实例教学训练 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实例教学训练; 设立安全管理的级别和方法练习; 设立事件报警练习。 理论 教学 1 1 2 4 4 4 4 2 2 实验 实训 上机 课堂 练习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组态控制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针对自动化领域组态控制系统的运行、操作维护、简单组态系统的设计等关键岗位,经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求的组态软件的使用,组态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维护、组态控制系统的开发等知识和技能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学习方法,以深圳昆仑通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MCGS通用版和嵌入版软件为工具,以摇臂升降电机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机械手控制系统、交通灯控制系统为对象,使学习者通过5个项目的学习,熟悉MCGS通用与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界面,各构件的使用与开发,与PLC等常用控制设备、I/O板卡连接, 能熟练地开发较简单的MCGS组态监控系统,并触类旁通,能自学并使用其他组态监控软件,了解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开发方法,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动化领域工业组态系统操作与维护、系统开发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成为自动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L熟悉组态控制技术的作用及系统构成。

4.掌握监控画面的制作5.掌握数据库对象设置6.掌握组态动画设置7.掌握常用策略工具的使用8.熟悉组态软件的指令9.掌握脚本的编写10掌握设备窗口的设置11掌握常用主控窗口的设置12.熟悉常用函数的使用(二)能力目标1.会利用元件库元件和自绘元件构建系统界面2.会根据系统要求建立数据对象并建立动画连接3.会编写简单的脚本程序4.会进行常用设备的连接5.能开发简单的监控系统6.会根据监控数据及曲线进行系统运行趋势分析,并正确操作7.能根据客户要求,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合理预算成本,保证项目质量(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律能力3.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6.培养学生安全责任等6S意识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信息技术基础》使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

资料组态软件课程标准1

资料组态软件课程标准1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建筑电气专业课适用专业: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法教学模式,计划学时:,60,学,分:3分制定人:,,,,,,,,,,,,,,,,,,,,,,,,,,,批准人:,制定时间:第一部分前言一、背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组态软件作为智能化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特别是近几年,组态软件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组态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从事楼宇智能化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了解掌握组态软件是必须的。

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设备显然对从事维修工作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

故传统的企业培养经验型技师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而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许多紧缺的、新的、技术技能含量较高电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院校电气类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工业控制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计算机控制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领域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是一个全新的控制方法,因此基于组态软件的人机界面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具有高级技能、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人才。

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采用行为引导模式。

技术知识的实践性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以实践为中心。

行为引导式职业教育课程从“实践性”的角度,把实践性深深地渗透到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

行为引导式模式的目标是形成劳动者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它的目标是“会做”,这一目标决定了:(1)以工作任务划分为课程门类划分的主要依据,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工作结构。

(2)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让学习者在一定程度的实践的基础上建构所需的理论知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组态控制技术》是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本课程是三年制和五年制高职电气控制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讲授组态控制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独立应用MCGS组态软件制作出完善可靠的控制界面。

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完善、提高,使学生掌握组态控制技术,并能够设计和调试简单的工业控制过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组态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设计和开发简单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组态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2. 掌握MCGS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组态设计方法。

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简单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4. 能够进行系统的调试和维护,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 组态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MCGS组态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组态设计方法。

3.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流程。

4. 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实例。

5. 系统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方法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组态控制的基本理论和MCGS 组态软件的操作方法。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组态设计、系统调试和维护等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训练:通过综合训练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发一个完整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和实践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具体评价方式包括:1. 平时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

工业组态技术课程设计

工业组态技术课程设计

工业组态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业组态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会使用至少一种工业组态软件,并能完成基本的组态设计和操作。

3. 了解工业组态技术在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监控、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业组态软件进行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组态项目。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现场问题,运用工业组态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组态技术及相关行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工业组态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组态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自动化相关知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业组态技术基本概念:介绍工业组态技术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其在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2. 工业组态软件及应用:讲解常见工业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及操作方法,如WinCC、组态王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组态项目设计:教授如何运用工业组态软件进行项目设计,包括硬件配置、画面设计、数据连接等环节。

- 硬件配置:介绍如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配置。

- 画面设计:讲解如何设计美观、实用的监控界面。

- 数据连接:教授如何实现组态软件与下位机、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PLC及其组态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JSP应用开发》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50252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授课系(部):信息工程系学分学时: 6学分104学时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的作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JSP知识;掌握Web应用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具有设计基于B/S模式的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Java软件开发能力和适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页编程》;后续课程:《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基于J2EE框架技术的应用开发》。

二、课程目标通过《JSP应用开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Web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建立起基于B/S模式的设计思想,能使用MVC设计模式设计web应用程序,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1)了解B / S 开发的基本概念;(2)掌握集合的常用接口和类;(3)掌握JDBC 的工作原理及使用;(4)掌握JSP 的基本语法;(5)掌握JSP 页面的运行过程和常见调错;(6)掌握JSP 的基本内置对象;(7)掌握Servlet;(8)理解MVC 设计模式。

2.能力目标(1)会使用JSP开发Web 项目;(2)会运用MVC模式设计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3)具备调试B / S 系统的能力;(4)会使用JDBC技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3.素质目标(1)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2)具备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一定速度的代码编写能力;(3)养成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展示能力。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课程以“项目贯穿,任务驱动,阶段模块化”为原则,彻底打破原来学科课程链路模式,以能力为本位,采用“螺旋推进式”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对来源于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教学适用化改造,将教学知识点、技能点融入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1 课程代码:2 适用专业:太阳能光电使用技术3 课程学分:34 建议学时:545 课程定位《组态控制技术》是太阳能光电使用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基础》、《C语言》。

本课程太阳能光电使用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

6 课程任务本课程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使用的基础上,了解组态软件的发展和特点、建立控制系统新工程、建立动态联接、模拟设备、编写控制流程、报警显示和报警数据、报表输出、曲线显示、报表输出、曲线显示、安全机制、构造实时数据库、设备窗口组态、脚本程序、编辑软件组态王使用、系统参数、文本、数据显示窗设计、数据显示窗和指示灯设计、功能键、棒图、报警设计等。

7 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组态软件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组态软件技术知识、一定的设计能力、拓展能力以及较好的自动化技术设计和实践能力,达到维修电工技师相关要求,为毕业后参和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及达到高级技师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具体教学目标为:7.1 知识目标(1)掌握课程中组态软件常用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使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2)掌握组态软件组态原理及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学会制作简单工程的组态。

(3)对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及所介绍的现代接口技术有所了解。

(4)掌握和PLC的关联技术7.2 能力目标(1)灵活选择工业监控软件能力;(2)组态软件使用所用到的使用环境的选择能力;(3)各类动画界面的设计能力(含工具及各种控件的设计能力);(4)如何使用组态图库;(5)使用报表和自定义报表;(6)简单使用数据库;(7)查看报警事件和趋势曲线;(8)使用系统安全防范积极相应工具;(9)三菱PLC和组态软件关联的方法(10)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及知识拓展能力;(11)简单专业外语的阅读能力。

7.3 素质目标(1)具自学的能力,自我拓展知识的能力;(2)有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核心能力;(3)学会根据岗位变化和工作需要自我适应的能力;(4)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即能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新的软件的能力。

8 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学习情境名称学时认识组态软件 2系统时间及灯的动画连接 2油箱流量位置的动画链接 2电机正反转以及控制(仿真PLC) 4交通灯控制 2油罐冶炼控制系统(包括监控、报警,报表,曲线等12天塔之光控制系统或洗衣机(PLC关联)10水塔箱控制报警系统(PLC关联)10抢答器控制(PLC关联)10小计548.1认识组态软件(1)教学目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组态王运行环境,了解组态王软件如何安装运行,如何解密运行,组态王实现那些功能,最终达到的目的就是监控工业运行环境,监控界面形象化。

学生通过学习,要求了解:①组态软件基本操作环境;②组态软件和PLC、智能设备、变频器等通过常规通讯接口进行数据通讯。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组态软件实现功能。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安装解密软件,如何备份复制工程。

包括各种各个操作按钮的使用含义8.2系统时间及灯的动画连接(1)教学目的:学习工程管理器的使用,创建新工程,画面如何和进行交换数据的硬件设备或软件程序进行关联。

通过本项目学习,让学生知道组态软件和自带的仿真PLC进行关联。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新设备,建立数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字典,建立新的工程画面。

教学难点:关于数据库中数据字典建立过程中数据类型的使用,寄存器类型的概念掌握。

8.3 油箱流量位置的动画链接(1)教学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控件矩形框的使用,矩形框如何连接数据,关于I/O实数型数据类型的数据字典创建。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矩形框动画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数据字典中如何建立I/O实型的变量。

8.4 电机正反转以及控制(仿真PLC)(1)教学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图库中仪表、游标以及电机的动画连接。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动画连接中在那个选项中进行连接。

教学难点:输出值得确定。

8.5 交通灯控制(1)教学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动画闪烁的逻辑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动画连接中闪烁的使用教学难点:交通灯前后亮之间的时间确定8.6 油罐冶炼控制系统(包括监控、报警,报表,曲线等)(1)教学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能完成整个冶炼车间从原油到成油的冶炼过程,同时完成该冶炼系统的报警、实时历史趋势曲线创建和使用。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个完整工程系统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数据报表的形成。

8.7 天塔之光控制系统或洗衣机(PLC关联)(1)教学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利用三菱PLC完成天塔之光系统或者洗衣机自动排水系统的梯形图,连接组态软件,完成动画连接的过程。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关于监控画面的设计。

教学难点:梯形图的调试。

8.8 水塔水箱控制报警系统(PLC关联)(1)教学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组态软件监控水箱报警的系统。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工程系统中报警的设置。

教学难点:仿真图片的使用8.9 抢答器控制系统(PLC关联)(1)教学目的:抢答器设计中的逻辑梯形图使用,抢答器监控系统的画面设计。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抢答器中逻辑关系使用。

教学难点:抢答器监控画面的设计。

9 实施建议9.1 教学方法1. 本课程主要教学场所应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保证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3.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不同专业对组态软件知识的需求,注意和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还要适当兼顾专升本学生所需知识点的教学。

4.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5.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6.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学中向学生多多介绍该学科当前的主流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7.要注意课内外结合,有条件地开展些和组态软件相关的实验实训项目,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和技能。

8.在教学过程中把艺术美学内容结合到课程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较高的技术水平,也培养学生审美观,如要求学生设计的界面美观得体,颜色协调等。

9.2 教学手段依据设定的目标,将学习领域划分成由简单到复杂的6项基本学习,并依据人的认知规律和普适性工作方法,科学地分阶段使用示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9.3 教学方案设计(1)本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使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但缺少一种将这些专业课程融合到一起进行综合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缺乏真实的企业要求的项目实施和工程监控系统设计的规范和经验。

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案可以整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开发为主线,使学生综合使用各门课知识,完成项目任务,提高综合使用和设计能力,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今后就业从事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和维护奠定良好基础。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

采用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的设计,把理论知识巧妙地融于实例操作中,不需要再有纯理论课,在实例的示范步骤中完成能力目标的培养。

(3)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截然分开的传统模式,采用“做学教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为主线,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学生先通过个人学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再通过小组讨论,展开对问题的分析,理清思路,开始设计和分工,再着手实施。

教师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如下:表9.1 教学方案设计学习项目1 组态软件概论以及系统时间及灯的动画连接教学时数 4学习目标1、了解工程建立、备份、恢复以及加密工程;2、充分熟悉组态软件运行环境;3、掌握新设备建立、新的数据字典中内部仿真离散型变量的建立。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达到目标1、简单介绍组态软件的使用目的;2、进入组态软件的工程管理器中;3、介绍组态王和亚控仿真PLC的关联。

4、学生提交操作结果。

项目1完成后学生评分:1、学生互评(课外时间完成)2、教师点评(最好的,好在哪儿?最坏的,怎样修改提高)学习项目2 油箱流量位置的动画链接教学时数 2学习目标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控件矩形框的使用,矩形框如何连接数据,关于I/O实数型数据类型的数据字典创建。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达到目标1、掌握组态软件的矩形框控件的使用;2、掌握仿真I/O实数型数据字典的定义;3、掌握矩形框动画连接中“填充”使用;4、数字和动画的关联。

课后拓展项目任务采用圆形控件的使用监控系统采用按钮控件的动画连接学生自创项目任务收集1、学生分析自创项目任务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自创项目任务学习项目3 电机正反转以及控制(仿真PLC)教学时数 4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组态系统中各个控件;2、了解不同控件动画连接方法教师讲解--学生操作--达到目标1、教师操作讲解各典型控件的使用方法;2、学生按照教师讲解步骤操作;3、学生将项目完成并提交。

课后拓展项目任务学生设计游标控制流量。

学习项目4 交通灯控制教学时数 2 学习目标1、掌握交通灯监控项目的设计;2、闪烁的使用;3、时间控制的使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达到目标1、学生设计交通控制系统;2、教师讲解设计思路;3、学生将项目完成提交。

课后拓展项目任务学生完善交通灯逻辑关系。

油罐冶炼控制系统(包括监控、报警,报表,学习项目5教学时数12趋势曲线等)学习目标1、了解冶炼车间冶炼原油的过程;2、学会使用相关控件设计原油冶炼的工程监控系统;3、拓展学会复杂控件。

4.简单命令语言的使用5、趋势曲线设计6、报警使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达到目标1、教师操作,讲解每一步骤的使用;2、学生模仿操作;3、学生将项目工程完善惩一个完成的工程监控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