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独立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

首先,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和解读技能,理解传感器、执行器、开关等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PLC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编写PLC程序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自动控制。

其次,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使用电气控制元件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工作。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学习PLC编程技能,能够根据工业控制需求编写符合实际应用的PLC程序。

另外,本课程还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控制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还需要关注电气控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电气控制技术和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总之,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独立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成为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人才,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机床电气控制及PLC实训一任务书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实训目的:机床电气控制及PLC实训是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电机及拖动》等课程之后关于电气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控制系统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

二、实训要求:1.熟练使用仿真软件,按照控制要求完成线路的连接及其控制程序的编制。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有关教师安排及指导,违者将作出相应处理;3.严格遵守考勤制度,按正常上课时间(上午8:20__:00;下午2:304:10)上班;4.每天实训完毕,自动清扫卫生。

三、实训项目:1.按题意要求,应用仿真软件,完成低压电气控制线路连接及其运行调试;2.应用仿真软件,完成PLC外接线路连接和程序设计并进行调试运行。

3、按照学校规定格式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实训地点与设备综合楼615、机电控制仿真软件。

五、实训班级与时间:机电0801、机电0802;第12周(20__年11月29日-12月3日)。

六、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一)、实训主要内容1.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应用仿真软件,建立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完成下列控制要求:某机床主轴由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润滑油泵由另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均采用直接启动,工艺要求是:1)主轴必须在润滑油泵启动后,才能启动;2)主轴为正反向运转,为调试方便,要求能正、反向点动;3)主轴停止后,才允许润滑油泵停止;4)具有必要的电气保护。

2.应用仿真软件,完成电机正反转控制,要求完成PLC 外接线路连接和程序设计并进行调试运行。

3.应用仿真软件,建立简单自动门的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完成PLC外接线路连接和程序设计并进行调试运行。

控制要求如下:1)当有人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1或K2时,开门执行机构KM1动作,电动机正转,到达开门限位开关SQ1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员在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机床的电气及PLC故障、完成小故障的分析及调整等方面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为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打下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本课程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是以就业为导向制定。

其课程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2)情境性原则(3)人本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取既体现职业性,也体现开放性;既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企业的需要,也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因此本课程标准就以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气部件作为学习平台,选择最常用、最常见、最实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机床为教学内容。

实现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是《机床电气与PLC 控制》课程内容定位的方向。

四、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知识目标1.了解低压电器的定义及分类。

2.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绘制原则。

3.掌握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停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及控制线路的保护环节,顺序控制和点动控制规律。

4.掌握PLC的基本知识、位逻辑指令及车床的PLC改造。

5.认识互锁规律6.掌握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PLC改造7.掌握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及PLC改造8.了解定子电路串电阻的降压起动控制线路9.了解串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10.掌握自动往复的行程控制线路及其PLC改造11.掌握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及其PLC改造12.掌握镗床电路的PLC改造13.了解反接制动和能耗制动原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学时:96学时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项目训练与综合实训一体化,企业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相结合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电气控制与PLC 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方法、编程技巧、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控制与PLC控制技术分析、设计和制作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机电设备行业更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为毕业后就业及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高职办学的需要,紧密依托行业开发课程,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联合共同开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力为本、就业为先”的理念,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论证,与行业技术专家一起根据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驱动,按项目进行教学单元构建,将知识融合到项目和任务中。

课程内容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为指导思想,以岗位技能需求为标准,采用由课程组自编的十二五规划高职特色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利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省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硬件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训现场,率先采用独具特色的“一班一厂、即学即练制”案例教学模式,在做、教、学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实际工作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任务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运用,在项目、任务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职业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标准 2

《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标准 2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床电气与PLC》实训课程标准机电工程系二O一二年六月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机床电气与PLC实训是《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实训不仅可以使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践香结合,还可使学生在掌握相关实践技能之后具备从事工业现场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检修、设计及PLC程序开发的能力,同时为学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实训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安装、PLC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和基础程序设计的能力。

通过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较系统地获得必要的维修电工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掌握梯形图的各种常用设计方法并能针对现场实际被控对象及控制要求设计对应的程序。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体验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安装、调试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不断探索的兴趣。

培养学生能够使用电气控制和PLC技术对机床和工业生产设备进行控制,并具备对各种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所有实训项目后应达到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职业标准并取得相应的中级技能证书。

(二)能力目标1、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术参数,能够根据需要恰当挑选并正确使用相应的低压电器;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完成低压电器元件的安装;3、熟练掌握低压电器元件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具备识读电路图能力;4、能够根据给定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5、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进行低压电气控制电路故障排查;6、能实施常用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排查;7、可以根据给定的控制要求,完成简单控制电路的规划与实施;8、对电气控制、PLC中常见的被控对象(如机床、电机等)能够熟练地对其进行操作;9、能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PLC并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10、根据完成的工作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存档等技术资料整理能力;11、通过强化训练,可以考取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

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实训任务书(new)机床是一种能够进行加工操作的设备,其电气控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本次实训任务主要围绕机床电气控制及其PLC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次实训任务的目标、内容、要求和评估方法。

一、实训任务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习常用的机床电气控制元件及其功能。

3. 掌握PLC编程及其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方法。

4. 分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并进行排除修复。

二、实训任务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机床电气控制元件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及其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方法。

4. 使用仿真软件进行PLC编程实践。

5. 将PLC编程应用于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测试。

三、实训任务要求1. 准备一台完整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柜、电机、传感器等。

2. 学生应熟悉机床电气控制元件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学生应学会使用仿真软件进行PLC编程实践。

4. 学生应能够将PLC编程应用于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测试。

四、实训任务评估方法1. 实训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完成实训任务的情况,包括电路图设计、PLC编程及其应用等。

3. 实训成果的操作测试结果及其分析报告。

五、实训任务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第二周:学习机床电气控制元件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第三周:学习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及其应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方法,并进行仿真实践。

4. 第四周:将PLC编程应用于实际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测试。

5. 第五周:总结实训过程,完成分析报告。

六、实训教材和参考资料1.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教程》,作者:吴明忠,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规范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规范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和PLC 编程应用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PLC编程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元件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应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力;2.使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环境;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应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

三、课程大纲1.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1.1电气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1.2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3电路图符号和电气元件的标识1.4传感器和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2. PLC基础知识2.1 PLC的概念和分类2.2 PLC的工作原理2.3 PLC编程环境和基本指令2.4 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和接线方法3. PLC应用案例分析3.1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2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3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4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四、课程教学方式1.理论授课:教师讲解电气控制系统和PLC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实验练习: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和PLC的实际操作和编程练习;3.课程设计:学生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PLC程序的编写,实现简单的控制任务;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现实生产中的电气控制系统案例,学习实际应用经验。

五、教学内容详解1.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的讲解电气控制系统是由电气元件、传感器、执行元件、控制设备等组成的,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部分将介绍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以及电路图符号和电气元件的标识等内容,使学生对电气控制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PLC基础知识的讲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常用的控制设备,它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内部的元器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教学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教学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是研究PLC的结构原理及在逻辑量、模拟量控制方面等的应用,是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类专业的重要的实训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主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强调以技术应用(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采用任务导入的教学法,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的方法和应用PLC进行系统设计和编制控制程序的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具备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原理,能够阅读PLC的程序,分析、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PLC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相应的PLC控制系统,编写相应的程序。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是高职院校工程机械机类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平台基础课,也是系统学习专业的入门课程,学好本课程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根据PLC的性能、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PLC、掌握 PLC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能够熟练连接PLC的输入输出设备、掌握 PLC内部存储器分配情况;(3)熟悉PLC的基本指令、高级指令和功能指令应用,了解PLC的其他特殊功能;(4)能够连接PLC网络、能够利用PLC网络实现连机控制,掌握 PLC的通信方法;(5)能够进行PLC控制系统的硬软件设计,掌握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6)具备对项目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7)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

能力目标:(1)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PLC机型(2)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完成PLC接口与外部硬件电路设计(3)能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完成PLC梯形图控制软件设计与调试(4)能完成PLC及控制元件布局、接线布线、装配(5)能完成PLC控制系统现场安装、运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6)在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气控制与PLC是畜牧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应用性。

它在本专业的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PLC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PLC程序设计、修改、通讯等知识,能够胜任企业对设备智能化操作使用的要求,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机电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畜牧机电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实用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控制电器的基础知识;2.掌握西门子PLC的程序设计、修改、通讯等知识;3.了解各种常见工业控制程序的工作原理及程序内容;4.掌握西门子PLC的基本程序语言的程序结构及常用的高级语言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PLC及其所属的控制用低压电器;2.能够熟练操作PLC编程软件;3.具备PLC基本程序的设计及修改能力,熟悉常用高级功能指令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2.热爱畜牧机电科学事业;3.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5.具备从事本专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意识;6.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团队精神;三、参考学时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共计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一)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①根据目标,设计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工作任务。

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总体目标合理地分解成若干个任务。

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组织学生仔细研究如何去完成任务,开展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想要掌握的知识点,而这些问题中,大部分是新的知识点,或者是以前没有掌握的技能,这也是教师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标准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标准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机床电控及PLC》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机床电控及PLC》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常见的机床,选择正确的控制方案和控制规律,掌握控制期间的选用和维护知识,熟练地掌握简单工业控制出血丝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机床电控及PLC》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等课程为前导,学习了解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更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

本课程的并行课程《数控机床及编程》,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数控机床的设计,构建与调试。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阅图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编程方法,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PLC应用能力以及能够改造传统机床电控设备和创新设计新机床电控系统,维修机床电控设备的职业岗位技能。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4.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的应用;5.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6.了解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的方法。

三、课程规范要求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教,并辅之以课堂讨论,工程案例分析及实验教学。

用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应用的课堂讲授约占总学时的60%,课堂分析讨论、仿真及影音教学、实验环节约占总学时的40%。

四、建议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教材:自选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考核方法一: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30%,理论考试(可闭卷、可开卷)占70%;考核方法二: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30%,理论考试考试(可闭卷、可开卷)+上机考试占70%;考核方法三:学生出勤、实验课、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占50%,理论考试(可闭卷、可开卷)占50%。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 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2.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学时:72学分:4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器人方向)、全日制审定:机电技术教学部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选修课程。

本标准依据《中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识读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掌握机床控制电路故障检查及排除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达到中级维修电工水平。

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电机的应用、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知识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把握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更好地服务其专业工作;(2)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原理、选用与维修方法;(3)掌握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4)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5)掌握典型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6)掌握数控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熟练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7)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能力目标(1)会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2)会识别、选择、使用、维修与调整常用低压电器(3)能分析、排除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一般故障(4)能识读、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图(5)能安装、检修中等复杂程度的电气控制系统(6)能正确处理各种电气设备安全事故(7)达到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3.素质目标(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2)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学会使用相关工具从事生产实践,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电机及控制方法的认识和深刻领会,以及教学实训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4)在技能训练中,注意培养爱护工具和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概述2. 电气元件与电气图符3. 电气技术基础4. 机床主电气控制元件与电路5. 电气控制传动机构6. 数字电气控制系统7. 机床伺服系统8. 机床电气控制的编程与调试技术9. 机床电气控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概念、原理和技术要点。

2.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学习并掌握具体操作步骤和技能。

3. 课堂讨论:以案例、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训项目:设计和完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估:包括实验操作成绩、课堂参与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训项目评估: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训项目质量、效果、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评估:考核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包括理论与实践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实验操作。

2. 实训设备:提供适用于机床电气控制的各种设备、元件、工具等,供学生操作和实践。

3. 实训场地:提供适合机床电气控制实训的实验室,包括工作台、电源等设施。

六、考核要求1. 理论考核:考查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概念、原理和技术要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考核:考查学生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操作步骤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 项目考核:考查学生设计和完成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实训项目情况。

4. 综合考核: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技能、实训项目表现等进行评估。

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阶段或单元,确定每次授课的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进度合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训项目。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精选文档《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合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1、序言1.1课程的性质《机床电气控制》是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标是培育学生具备从事公司电气设施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保护等的基本职业能力,学生应能经过国家职业资格判定,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先期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将“示范与解说”、“实践与理论”、“技术与知识”、“单元与综合”、“训练与查核”有机地融于一体;变三段式课程系统为任务引领型课程系统,牢牢环绕达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认识”、“掌握”为特点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剖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育目标;变书本知识的教授为着手能力的培育,打破传统的知识教授方式,创建公司工作情形,采纳项目训练的模式,按“看”、“练”、“思”、“考”的次序,依照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组织教课,联合职业技术证书考据,培育学生的实践着手能力和理论基础。

本课程标准以电气运转与控制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依据行业专家对电气运转与控制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剖析,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保护及故障剖析、清除技术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一定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照,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密切联合国家职业资格判定中单项考据要求,确立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和教课要求。

为了充足表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的教课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形,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课,以典型电气元件和设施为载体,引出有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达成各个项目训练的过程中渐渐睁开对专业知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培育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知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0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立。

2、课程目标经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电气设施控制系统运转与保护的技术和有关理论知识,能达成本专业有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职业能力通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主体,根据生产一线对拌和设备管理、大型设备操作和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岗位人才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使用PLC 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方法,具备完成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工艺组织与管理和路面摊铺设备、稀浆封层设备、路面再生设备、沥青乳化设备、起重吊装设备等操作的能力。

2.目的和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及PLC的基础知识,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及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能够应用PLC完成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分析教学难点:控制程序设计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该课程在机械制图、机械电气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测试与传感技术等课程之后开设,为其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打下基础。

六、实验教学六、其它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

考核内容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增加了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核占50%。

成绩考核方法分为理论考核和过程考核两种。

期末考试主要为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试题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由试题库中随机抽取。

通过进行试卷分析,研究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平时成绩为过程考核,包括出勤表现20%、课堂提问10%、作业测评10%,期中测验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0023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课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王荣华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1.课程性质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维修电工)的核心课程。

课程分为继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两大部分,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侧重于实践操作,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砝码。

2.课程作用
本课程以《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为前导课程,共同打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相关专业课程《数控机床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学习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生产线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维修电工、生产线维修工和设备管理员等岗位顺利迁移提供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准备。

1.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以机电一体化(二年中专)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懂”和“会用”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工作任务,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课程目标
2.1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知识,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应用(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Y-Δ启动等控制环节)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方面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初步培养电气控制与PLC高级应用项目(电梯控制、机械手控制系统等)的接线、编程、操作调试的技能,了解其所涉及的技术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2.2 具体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2)掌握PLC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4)熟悉PLC的I/O端口分配及PLC外部接线和安装;
(5)熟练掌握PLC的编程方法,特别是图形编程;
(6)熟练应用基本指令、步进指令及部分功能指令;
(7)掌握常用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及调试;
2) 能力目标
(1)具有基本硬件模块的识别、检测和选用方法的能力;
(2)能读懂常用的控制程序;
(3)能按要求设计简单的控制程序;
(4)具有对一般控制程序进行分析和调试的能力;
(5)具有查阅手册、技术参数、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
(6)能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任务进行编程与调试。

3) 素质目标
(1)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2)形成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3)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4)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具体课程内容与要求见表1。

表1 课程内容与要求
4.课程实施说明
4.1 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课程教学围绕任务载体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组织实施,采用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

教学实施设计见表2。

表2-1 任务1教学实施设计表
表2-2 任务2教学实施设计表
表2-5 任务3教学实施设计表
4.2 教学实施的师资要求
教师基本要求:应熟悉本行业技术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PLC 控制系统设计、制作及调试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教学组织能力。

课程教学团队共8名教师,其中教授1名,讲师、工程师7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4.3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配置有PLC实训室,配备KBS PLC实训装置,电机控制、自动运料装车、电梯运行控制、多种液体自动混合、交通信号灯等控制实训模块。

通过实训,培养PLC控制线路设计安装调试技能。

学生在实训室直接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真正体现“教、学、做”一体化,锻炼和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学习相关标准和规范、培养职业素质。

5.相关说明
5.1 教材选用建议
建议选用教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张伟林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电气控制与PLC》王霞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西门子系列)李道霖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5.2 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教学信息。

评价时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从而实现对本课程较全面的、较准确的评价,进而促进课程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由每个任务考核组成,突出“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总成绩=∑单项任务考核实得分×50℅+综合考核实得分×50℅。

每项任务考核评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任务总成绩=∑单项任务专业知识得分×40℅+∑单项任务专业技能得分×40℅+∑单项任务职业素养得分×20℅。

2)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由学院督查组成员随机听课评价、系部领导及各专业教师随机听课评价及学生对授课教师评价三个部分组成。

在评价过程中应着重以以下几个方面为评分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动机、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上把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顽强的学习习惯。

教师必须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导入设计,适当补充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

(3)教师是否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4)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

3)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以座谈和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主要内容为学生对
课程是否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课程内容是否与企业岗位深度对接,课程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对课程的建议有那些。

5.3 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实行相关实验室开放,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配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考级。

课程标准编写:编写日期:年月日
课程标准审定:审定日期:年月日
系部审核:审核日期:年月日
教务处审批:批准日期:年月日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