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任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针对当前出现的市场信任危机事件,本文认为企业的市场信任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是正向相关的,同时中国市场企业信任危机事件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企业短期利益的诱惑和社会监督体制的缺失造成了企业“奖惩不一”的投机动机,也是引起这些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赢得市场信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树立中国企业良好的市场信任,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同时要加强商业伦理道德和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完善监督监管机制,监督和保护企业的市场信任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信任危机道德风险社会责任
从“大头娃娃”到“肾结石患儿”的“奶粉事件”震惊了整个乳品行业,也震惊了整个食品行业,一些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巨头们一夜之间陷入了信任危机的漩涡,类似这样一些由于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重大食品与药品安全事件近几年来连续发生,甚至一些享誉全球的跨国品牌也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出现质量问题而被曝光者屡见不鲜,如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宝洁SK-II被诉含有有害成分,亨氏、肯德基、麦当劳等先后因苏丹红问题被曝光,强生婴儿油和联合利华立顿速溶茶都被指责存在质量问题等等。
在上述这些厂商不负责任的生产和广大消费者深受产品之害的时候,一系列深层次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企业为什么能在国内市场上屡次出现对社会、对广大消费者不负责任的生产行为而失去市场信誉呢?他们的动机在哪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哪里?
企业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关于中国市场上接连不断的这种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危机问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其中Fukuyama(1995)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查了中国企业的市场信任问题,认为中国企业之所以无法树立品牌和市场信誉主要因为企业的经营者不能信任非血缘关系的职业经理人,从而造成家族企业的封闭发展和规模难以扩张的局限。张维迎(2001)提出“无恒产者无恒心”,他认为产权不清晰是中国企业无法形成高信誉品牌的关键。但上述两种观点都没有对中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社会信誉问题给出解释。
现阶段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企业出现的信任危机在中国不仅是跨企业,而且跨行业也是很普遍的。企业的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市场信
誉的缺失,进而影响到企业知名品牌的建设,也使得企业不能真正享受到由品牌优势带来的收益即“品牌溢价效应”。
对此,本文给出了一个表象的简单解释,即企业短期利益诱惑大于树立信誉带来的长期收益,而且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短期内被社会发现的几率很低造成企业经营者有必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去冒险,至少有这样的冲动而且这种冲动行为为该企业短期带来明显收益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在没有很强的市场监督监管的外部因素影响下,该状况会一直延续而变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状态,而这一状态的延续恰恰是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基本表现。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管理学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的组成元素,需要承担社会的责任,而且企业也是在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下诞生的。只有消费者认可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才会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产生信任,以至于购买所信任的企业的产品。任何一个品牌都包含社会责任的,品牌价值就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货币化,社会责任越大,品牌价值也就越大。如果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这个企业的经营不可能长久,注定要失败。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国内很多企业家都在通过媒体宣传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然而,他们可能更多的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是一场公益性、社会性的活动。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一场史无前例的冰冻灾害,一场损失巨大的大地震,众多企业捐款、捐物达到上亿元。这其中包括了一些因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被曝光的企业,很多号称走在企业社会责任前列的企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不能不让人反思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程度。理性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应该是为全社会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才是企业要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市场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性分析
(一)市场信任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企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社会则为企业提供了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具体包括企业所有者、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社区和政府、自然环境等。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基于信任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生存在这个环境中必须要为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利益环境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为各个利益相关者要提供可信任
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来储备自己的企业信誉。
2008年信誉研究院(中国)公布了中国市场企业信誉报告,本文选择了部分企业的市场信誉指数与总排名情况(见表1)。以此来分析中国市场企业信誉指数、产品服务指数和社会责任指数之间的关系。
从表1中的资料显示,本文只选取了排在前10名和后10名的企业,比较了他们的产品服务指数和社会责任指数,发现所有上榜的中国企业除个别外绝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都低于产品服务指数,这说明中国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与缺失。另外该报告反映出50家跨国企业的平均信任指数为69.49,远高于本土企业61.42的信誉测评指数,差距为8.07,本年度的差距远远大于上年的2.08,并且在总排名中前20位中仅仅出现了中国两家企业,而排名在后25位中只有一家跨国企业,由此看出本土企业的信誉明显低于跨国企业的同时还在滑坡,这种滑坡的趋势明显而且落差巨大。
再从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和市场信誉指数关系来看,社会责任指数和市场信誉指数几乎是同方向变化。而且企业产品服务指数和社会责任指数也是同向关系,这表明企业给社会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优劣和社会责任的贡献都是相辅相成的,即企业在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进而赢得了市场的信任,他们之间正相关。再把2008年的总排名与2007年总排名相比较来看,一些信誉指数排名变化幅度较大的企业几乎都与本年度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市场信任危机事件密切相关。比如海尔信誉测评排名由2007年的第14位跃身至第2位,提升幅度之大也恐怕与海尔在奥运期间的企业战略分不开的,海尔从“海尔奥运主人战略”到“海尔奥运希望小学启动”,从“千人共植海尔奥运林”到“海尔金牌奥运家庭总动员”,每次活动都将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海尔赢得了社会给予的市场信誉评价。
另外,从表1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能上榜的企业最起码也是国内比较著名、相对市场信誉良好的企业,并且没有任何一家食品药品企业上榜,从而说明这些企业的市场信誉更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