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pptx
HPLC组成示例
第11页/共1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压:一般可以达到150~300kg/cm2高速:一般可以达到1~10mL/min高效:一般可以达到60000理论塔板/页
分类: 选择:
第13页/共16页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第14页/共16页
THE END
THANK YOU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6页/共16页
第5页/共16页
色谱流出曲线示意图
第6页/共16页
有关术语 1)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2)基线 3)峰高 4)保留值(死时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 间、死体积、保留体积、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 5)区域宽度(标准偏差σ,半峰宽W1/2,峰底宽度W)
第7页/共16页
样品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定性分析(保留值); 定量分析(峰高或面积); 分离效能(保留值及区域宽度); 两相选择的依据(峰间距离)论文内容
从色谱流出曲线中可以得出许多重要信息:
第8页/共16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流程示意图
第9页/共16页
HPLC组成图
第10页/共16页
第2页/共16页
第3页/共16页
第4页/共16页
分配系数 K和分配比k K=(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Cs / Cm K为每一溶质的特征值,仅为固定相和温度有关,与两相体积论文内容、柱管特性及仪器无关。 k=(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Ms / Mm两峰间的距离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峰宽由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行为决定。 两个理论(塔板理论和 速率理论)论文内容
1903年 Tswett创立色谱法(在碳酸钙上分离了叶绿素)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出现了纸色谱(PC)和薄层色谱法(TLC)1952年 James和Martin提出了气相色谱法(GC)20世纪60年代后期 液相色谱法得到了快速发展 论文内容
第11页/共1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压:一般可以达到150~300kg/cm2高速:一般可以达到1~10mL/min高效:一般可以达到60000理论塔板/页
分类: 选择:
第13页/共16页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第14页/共16页
THE END
THANK YOU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6页/共16页
第5页/共16页
色谱流出曲线示意图
第6页/共16页
有关术语 1)色谱流出曲线和色谱峰 2)基线 3)峰高 4)保留值(死时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 间、死体积、保留体积、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 5)区域宽度(标准偏差σ,半峰宽W1/2,峰底宽度W)
第7页/共16页
样品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定性分析(保留值); 定量分析(峰高或面积); 分离效能(保留值及区域宽度); 两相选择的依据(峰间距离)论文内容
从色谱流出曲线中可以得出许多重要信息:
第8页/共16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流程示意图
第9页/共16页
HPLC组成图
第10页/共16页
第2页/共16页
第3页/共16页
第4页/共16页
分配系数 K和分配比k K=(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Cs / Cm K为每一溶质的特征值,仅为固定相和温度有关,与两相体积论文内容、柱管特性及仪器无关。 k=(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Ms / Mm两峰间的距离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定;峰宽由组分在色谱柱中传质和扩散行为决定。 两个理论(塔板理论和 速率理论)论文内容
1903年 Tswett创立色谱法(在碳酸钙上分离了叶绿素)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出现了纸色谱(PC)和薄层色谱法(TLC)1952年 James和Martin提出了气相色谱法(GC)20世纪60年代后期 液相色谱法得到了快速发展 论文内容
《高效液相》课件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
蛋白质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通过不 同的分离模式和固定相选择,实现对蛋白质的快速分离和 纯化。
蛋白质性质分析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对蛋白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如 蛋白质的分子量、等电点等,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提供有力支持。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蛋白质与配体、抑制剂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 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检测 器进行检测,收集各个组分,达到分 析样品组分的目的。
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起源
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茨 维特发明了色谱法。
1940年代
气相色谱法(GC)出现,并 逐渐发展成熟。
1960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开 始发展,并逐渐取代气相色谱
02
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组成
进样器
将样品注入色谱柱,是 色谱仪的重要部件之一
。
色谱柱
用于分离样品中的各组 分,由固定相和流动相
组成。
检测器
检测色谱柱流出的组分 ,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
数据处理系统
用于采集、处理和显示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
重要部件介绍
01
02
03
色谱柱填料
常用的填料有硅胶、氧化 铝、活性炭等,根据不同 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填料 。
《高效液相》ppt课件
目录
•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前沿与展望
高效液相色谱-HPLCppt课件.ppt
色谱法的分类
按固定相的形态分:
平面色谱 o 纸色谱
o 薄层色谱
柱色谱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色谱法的分类示意图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高压梯度洗脱(高压混合,高压进柱,2个 泵。)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安捷伦泵:小视频 ▪色谱学堂:泵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色谱法原理及分类
什么是色谱法 色谱法溯源 Tswett(茨维特)的实验 色谱法原理 色谱法的分类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什么是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现代的分离分析方法 1906年正式命名(见诸文献) 20世纪3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和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
1. 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
①固定波长:254nm , 低压汞 灯。
② 可 调 波 长 : 190 ~ 800mm , 钨灯,氘灯。
UV
③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 190~700nm。
接色谱柱 石英窗 光电倍增管
废液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waters-e高效液相色谱ppt课件
4.使用缓冲溶液时,做完样品后应立即用甲醇水溶液冲洗。 5.长时间不用仪器,应该将柱子取下用堵头封好保存,注意不能用纯水冲洗及
保存柱子,而应该用有机相(如甲醇等),因为纯水极性太强且易长霉。 。 6.开机时,流速和柱压要逐渐增加。 7.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特别是碱性样品。
流动相流出检测器可被送至废液瓶,或按需被收集。 当流动相含有一个分开的化合物谱带,高效液相色谱可以收集含有纯
化的化合物的该洗脱组分,用于进一步分析。
注意高压管路和附件用来连接泵、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单元,形 成流动相、样品和化合物分离谱带的通路。
高 检将效测电器信液连号相接转计换色算为谱机色数谱如据图站 ,何在,工显高示效作屏液上相展色现谱出系来统。单元先记录电信号,再
液相色谱的基本流程图
流动相
进样阀 泵
色谱柱
泵输液 进样
分离
检测器
检测
AB C
DE
G
F
记录
液 液相相流色色动谱谱相实:的验种所类各需及的部配基比分本,参示等数度-意-或亦梯图称度色谱条件
固定相:色谱柱类型及内径、长短 流动相输送系统参数:流速 检测器参数:紫外检测波长,灵敏度等 温度控制 进样量
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动进样系统 柱温箱 液晶显示器 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 溶剂瓶托盘 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打开电源至on位置,开机依次接通 2695 分离单元、检测
2器开、机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接通后,约 20s 仪器开始自
检,约 1min 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
溶 流【剂动M管相en理脱u/气系St确a统tu认s的所】有,准溶进备剂入管“路St都at充us满(溶1 剂),”按屏幕
保存柱子,而应该用有机相(如甲醇等),因为纯水极性太强且易长霉。 。 6.开机时,流速和柱压要逐渐增加。 7.要注意柱子的PH值范围,不得注射强酸强碱的样品,特别是碱性样品。
流动相流出检测器可被送至废液瓶,或按需被收集。 当流动相含有一个分开的化合物谱带,高效液相色谱可以收集含有纯
化的化合物的该洗脱组分,用于进一步分析。
注意高压管路和附件用来连接泵、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单元,形 成流动相、样品和化合物分离谱带的通路。
高 检将效测电器信液连号相接转计换色算为谱机色数谱如据图站 ,何在,工显高示效作屏液上相展色现谱出系来统。单元先记录电信号,再
液相色谱的基本流程图
流动相
进样阀 泵
色谱柱
泵输液 进样
分离
检测器
检测
AB C
DE
G
F
记录
液 液相相流色色动谱谱相实:的验种所类各需及的部配基比分本,参示等数度-意-或亦梯图称度色谱条件
固定相:色谱柱类型及内径、长短 流动相输送系统参数:流速 检测器参数:紫外检测波长,灵敏度等 温度控制 进样量
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动进样系统 柱温箱 液晶显示器 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 溶剂瓶托盘 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打开电源至on位置,开机依次接通 2695 分离单元、检测
2器开、机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接通后,约 20s 仪器开始自
检,约 1min 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
溶 流【剂动M管相en理脱u/气系St确a统tu认s的所】有,准溶进备剂入管“路St都at充us满(溶1 剂),”按屏幕
高效液相色法分离芳香烃ppt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污染源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监测工业废水和废 气中的芳香烃,了解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生态风险评估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环境中的芳香烃进行检测, 可以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风险,为环境保护提供科 学依据。
土壤和地下水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监测土壤和地下水 中的芳香烃,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03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的 实验条件
流动相的选择
总结词
流动相的选择对芳香烃的分离效果具 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流动相的选择应考虑芳香烃的溶解度、 分离效率和实验操作条件。常用的流 动相包括有机溶剂和水,应根据芳香 烃的性质和分离要求进行选择。
固定相的选择
总结词
固定相的选择对芳香烃的分离效果具有关键作用。
实验结果的应用
01
质量控制
过程优化
03
科学研究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 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 的纯度和一致性。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优化分离条 件和参数,提高分离效率和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在化 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06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的 优缺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芳香烃分离中的应用
芳香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工业、医药、染料等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芳香烃分离中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准确性,能够快速 分离和纯化各种芳香烃。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实现对芳香烃的精 细分离和纯化,为后续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流动相选择
根据待分离芳香烃的性质 选择合适的流动相,流动 相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 性和分离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培训PPT课件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样品处理注意事项
01
避免样品污染、损失或变质,确保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
性。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2
针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回收率低、干扰物质
多等,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安全与防护
03
注意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04 方法开发与优化策略
梯度洗脱程序设计思路
初始比例确定
根据待测组分的极性差异,选 择合适的初始流动相比例。
梯度斜率设置
根据组分的分离情况,调整梯 度斜率,使各组分在合适的保 留时间内洗脱出来。
梯度时间设置
确保梯度洗脱过程中,各组分 能够充分分离,同时避免过长 的分析时间。
梯度曲线类型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梯度 曲线类型,如线性梯度、凹形
梯度或凸形梯度等。
方法验证内容及标准
精密度
准确度
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验证方法 的准确度,确保测定结果可靠。
考察方法的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 确保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线性范围
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确保待测 组分浓度在该范围内时,测定结 果准确可靠。
专属性
考察方法对待测组分的选择性, 确保其他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
长期稳定性
考察样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的稳定性,以确定 样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方法学考察
对分析方法本身进行稳定性考察,包括方法的耐用性、重复性和 中间精密度等指标的评估。
质量控制图绘制和应用
质量控制图绘制
根据长期稳定性考察数据,绘制质量控 制图,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和控制限等 指标。
VS
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外展宽可分柱前和柱后展宽。进样系统是引 起往前展宽的主要因素。
24
25
3、分离系统——色谱柱
色谱柱包括柱管与固定相两部分。 柱管材料有玻璃、不锈钢、铝、铜及内衬光滑 的聚合材料的其他金属。玻璃管耐压有限,故金 属管用得较多。 一 般 色 谱 柱 长 5 ~ 30cm , 内 径 为 4 ~ 5mm , 凝胶色谱柱内径3~12mm,制备往内径较大, 可达25 mm 以上。
2
HPLC与经典LC区别
经典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常压或减压 填料颗粒大 柱效低 分析速度慢 色谱柱只用一次 不能在线检测
高压,40~50Mpa 填料颗粒小,2~50μm 柱效高,40000~60000块/m 分析速度快 色谱柱可重复多次使用 能在线检测
3
HPLC与GC差别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只能分析挥发性物质,只能分析20%的 化合物 不能用于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用毛细管色谱可得到很高的柱效 有很灵敏的检测器如ECD和较灵敏的通用 检测器(FID和TCD) 流动相为气体、无毒、易于处理 运行和操作容易 仪器制造难度较小
(5)操作、更换溶剂方便,易于清洗和维 修,容易实现梯度淋洗和流量程序控制等。
22
高压泵工作原理.swf
23
2.进样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柱比气相色谱柱短得多(约5~ 30cm),柱外展宽(又称柱外效应)较突出。
柱外展宽是指色谱柱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峰展宽, 主要包括进样系统、连接管道及检测器中存在死 体积。
46
在反相色谱中,通常以水为流动相的主体, 再加入不同配比的有机溶剂作调节剂。
常用的流动相是甲醇/水、乙腈/水、四氢 呋喃/水,粘度小,没有紫外吸收,而且能与 水或缓冲溶液混合。
47
关于反相键合相色谱的分离机理,可用所谓疏溶 剂作用理论来解释。这种理论把非极性的烷基键合 相看作一层键合在硅胶表面上的十八烷基的“分子 毛”,这种“分子毛”有较强的疏水特性。当用极 性溶剂为流动相来分离含有极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 物时,一方面,分子中的非极性部分与固定相表面 上的疏水烷基产生缔合作用,使它保留在固定相中; 而另一方面,被分离物的极性部分受到极性流动相 的作用,促使它离开固定相,并减小其保留作用。 显然,两种作用力之差,决定了分子在色谱中的保 留行为。
28
29
30
31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32
(2)总体检测器 对试样和洗脱液总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响应,属 于这类检测器的有示差折光,电导检测器等。
33
5、附属系统
包括脱气、梯度淋洗、恒温、自动进样、馏分收 集以及数据处理等装置。其中梯度淋洗装置是高压 液相色谱仪中尤为重要的附属装置。
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 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 从而使流动相的强度、极性、pH值或离子强度相 应地变化,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的目 的。
(3)离子交换基团:如作为阴离子交换 基团的胺基、季铵盐;作为阳离子交换基 团的磺酸等。
42
43
2、硅烷化(≡Si—O-Si-C)键合固定 相
+ Si OH CliS R3
(RO3)SiR
Si O Si3R+ HCl
具有热稳定好,不易吸水,耐有机溶剂的优点。
能在70℃以下,pH=2~8范围内正常工作,应用较
1. GC:HAB/uCu (填充柱)
或 H B/u Cu (毛细管柱)
A2dp
A dp
B2D m2Dg BtR, BDg
Dg T或Dg
T M
C C mC sC gC l C l
Cl
df 2 Dl
DL
T
9
2. H P L C : H A C u
B2D m
Dm
T
柱T温 低,流 大 动 B相忽略
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 分配系数决定于溶质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决定于参与作用分子的极性,而且决 定于不同类型分子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和氢键 力。
53
在选用溶剂时,为了获得合适极性的溶剂,常采 用二元或多元混合溶剂系统作为流动相,改善色谱 系统的选择性,获得所需要的溶剂强度和溶解度。
广泛。
44
3 、 正 相 色 谱 ( 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常用于分离极 性较强的化合物,组分与极性固定相的作用力主要 是静电力,溶剂极性越强,洗脱能力也越强;溶剂 极性越弱,洗脱能力也越弱。
分离顺序是极性较低的组分保留值小,先流出色 谱柱。
常用饱和烃作流动相,加入适量极性溶剂以调节 溶剂的强度,如甲醇、异丙醇等。
45
4、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常用于分离极 性较弱的化合物,由于固定相是非极性的,溶剂的 强度随溶剂极性的降低而增加。
分离顺序是极性较强的组分保留值小,先流出色 谱柱。在洗脱序列中,水的极性最大,故水是洗脱 强度最弱的溶剂。若增加水中的有机成分,则溶剂 的洗脱强度增加;相反,若在水中加入无机盐,则 增加了溶质的保留值。
忽略固定相传质阻抗
H P L C : H A C m u C s m u
Cm
Csm
dp2 Dm
dp 2 C
Dm
Dm
T
d p C H, n 柱 效
D m H , n柱 效
TDm C,但易产生气泡
TDm ,,柱阻
13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 统。此外还配有辅助装置:如梯度淋洗,自动进 样及数据处理等。
48
49
反相色谱中,溶质的分离以溶质的疏水结构的差 异为基础,溶质的极性越弱,疏水性越强,保留 值越大。引入取代基增强溶质的疏水特性,能提 高保留值,并与取代基的数目有关。
如果分子中增加极性基团,会使保留减小。根据 溶质分子中非极性骨架的差别,或官能团的性质、 数目、位置的不同,能够预测溶质得洗脱顺序。
50
例如,在苯酚分子上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引入甲 基则保留值增加,引入一个乙基相当于引入两个甲 基的影响,引入一个丙基相当于引入三个甲基的影 响;
在苯酚分子中引入羟基时则保留值降低,并且对 苯二酚要比邻苯二酚或间苯二酚较早洗脱出来;引 入一个硝基时保留值增大,然而引入两个或三个硝 基时,由于苦味酸和2,4—二硝基酚易溶于水,保 留值明显减小。
几乎可以分析各种物质
可以用于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色谱柱不能很长,柱效不会很高 没有较高灵敏的通用检测器
流动相有毒、费用较高 运行和操作比GC难一些 仪器制造难度大
4
流动相差别 ❖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 ➢ 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 ❖ HPLC:流动相为液体 ➢ 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为提高柱的选择
38
由于固定液在流动相中有微量溶解,固定液 会不断流失而导致保留行为发生变化,柱效和 分离选择性变坏。因此,化学键合固定相逐渐 代替涂渍固定相。
39
一、化学键合相色谱法(CBPC)
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液相色谱称为化学键合 相色谱法,简称键合相色谱。由于键合固定相非 常稳定,在使用中不易流失,适用于梯度淋洗,
特别适用于分离容量因子k值范围宽的样品。
40
1、键合固定相类型 用来制备键合固定相的载体几乎都用硅胶。利用 硅胶表面的硅醇基(Si—OH)与有机分子之间成键, 即可得到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1)疏水基团:如不同链长的烷烃(C8和C18) 和苯基等;
41
(2)极性基团:如氨丙基、氰乙基、醚 和醇等;
性、改善分离度增加了因素 ➢ 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 ➢ 流动相极性和pH值的选择也对分离起到重要作用
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 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5
操作条件差别 GC:加温操作 HPLC: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
6
7
第一节 液相色谱柱效
8
速率理论(与GC对比)
当注入欲分离的样品时,高压泵将贮液器中流 动相经过进样器,将样品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然后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检测器送 出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
14
15
液相色谱.swf
16
17
18
19
20
1.高压输液系统
固定相颗粒极细,对流动相阻力很大,配备有高 压输液系统。一般由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过滤器、 压力脉动阻力器等组成。
很快从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由于色
谱峰相互重叠,只观察到三个色谱
峰;当降低洗脱强度,使乙腈的浓 度降为80%,分离效果好一些, 可以观察到五个色谱峰;当乙腈的 浓度降为60%,可以观察到六个 色谱峰;当乙腈的浓度降为40% 时,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八个色谱 峰,除了2和3两种物质,其它的 化合物都被很好地分离了;继续降 低乙腈的浓度(30%, 35%), 所有的化合物都得到很好地分离, 但分析时间被大大延长,检测灵敏55
(1)流量稳定、无脉动,流量精度和重复性在 1~2%左右;
(2)流量范围宽,且连续可调,一般在0.01~10 mL min-1之间,制备型仪器能达到100 mL min-1;
21
(3)输出压力高、密封性好,要求最高压 力300~500 kg/cm2;
(4)耐腐蚀,能适用于各种有机溶剂、水 和缓冲溶液;
37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一个液相作为流动相,另一 个液相则涂在惰性担体上作为固定相。两者之间互 不相溶,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试样溶于流动相后, 在色谱柱内经过分界面进入固定液(固定相)中, 由于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 存在差异,因而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很快达到 分配平衡。这种分配平衡的总结果导致各组分的差 速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24
25
3、分离系统——色谱柱
色谱柱包括柱管与固定相两部分。 柱管材料有玻璃、不锈钢、铝、铜及内衬光滑 的聚合材料的其他金属。玻璃管耐压有限,故金 属管用得较多。 一 般 色 谱 柱 长 5 ~ 30cm , 内 径 为 4 ~ 5mm , 凝胶色谱柱内径3~12mm,制备往内径较大, 可达25 mm 以上。
2
HPLC与经典LC区别
经典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常压或减压 填料颗粒大 柱效低 分析速度慢 色谱柱只用一次 不能在线检测
高压,40~50Mpa 填料颗粒小,2~50μm 柱效高,40000~60000块/m 分析速度快 色谱柱可重复多次使用 能在线检测
3
HPLC与GC差别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只能分析挥发性物质,只能分析20%的 化合物 不能用于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用毛细管色谱可得到很高的柱效 有很灵敏的检测器如ECD和较灵敏的通用 检测器(FID和TCD) 流动相为气体、无毒、易于处理 运行和操作容易 仪器制造难度较小
(5)操作、更换溶剂方便,易于清洗和维 修,容易实现梯度淋洗和流量程序控制等。
22
高压泵工作原理.swf
23
2.进样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柱比气相色谱柱短得多(约5~ 30cm),柱外展宽(又称柱外效应)较突出。
柱外展宽是指色谱柱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峰展宽, 主要包括进样系统、连接管道及检测器中存在死 体积。
46
在反相色谱中,通常以水为流动相的主体, 再加入不同配比的有机溶剂作调节剂。
常用的流动相是甲醇/水、乙腈/水、四氢 呋喃/水,粘度小,没有紫外吸收,而且能与 水或缓冲溶液混合。
47
关于反相键合相色谱的分离机理,可用所谓疏溶 剂作用理论来解释。这种理论把非极性的烷基键合 相看作一层键合在硅胶表面上的十八烷基的“分子 毛”,这种“分子毛”有较强的疏水特性。当用极 性溶剂为流动相来分离含有极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 物时,一方面,分子中的非极性部分与固定相表面 上的疏水烷基产生缔合作用,使它保留在固定相中; 而另一方面,被分离物的极性部分受到极性流动相 的作用,促使它离开固定相,并减小其保留作用。 显然,两种作用力之差,决定了分子在色谱中的保 留行为。
28
29
30
31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32
(2)总体检测器 对试样和洗脱液总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有响应,属 于这类检测器的有示差折光,电导检测器等。
33
5、附属系统
包括脱气、梯度淋洗、恒温、自动进样、馏分收 集以及数据处理等装置。其中梯度淋洗装置是高压 液相色谱仪中尤为重要的附属装置。
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 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 从而使流动相的强度、极性、pH值或离子强度相 应地变化,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的目 的。
(3)离子交换基团:如作为阴离子交换 基团的胺基、季铵盐;作为阳离子交换基 团的磺酸等。
42
43
2、硅烷化(≡Si—O-Si-C)键合固定 相
+ Si OH CliS R3
(RO3)SiR
Si O Si3R+ HCl
具有热稳定好,不易吸水,耐有机溶剂的优点。
能在70℃以下,pH=2~8范围内正常工作,应用较
1. GC:HAB/uCu (填充柱)
或 H B/u Cu (毛细管柱)
A2dp
A dp
B2D m2Dg BtR, BDg
Dg T或Dg
T M
C C mC sC gC l C l
Cl
df 2 Dl
DL
T
9
2. H P L C : H A C u
B2D m
Dm
T
柱T温 低,流 大 动 B相忽略
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 分配系数决定于溶质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决定于参与作用分子的极性,而且决 定于不同类型分子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和氢键 力。
53
在选用溶剂时,为了获得合适极性的溶剂,常采 用二元或多元混合溶剂系统作为流动相,改善色谱 系统的选择性,获得所需要的溶剂强度和溶解度。
广泛。
44
3 、 正 相 色 谱 ( 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常用于分离极 性较强的化合物,组分与极性固定相的作用力主要 是静电力,溶剂极性越强,洗脱能力也越强;溶剂 极性越弱,洗脱能力也越弱。
分离顺序是极性较低的组分保留值小,先流出色 谱柱。
常用饱和烃作流动相,加入适量极性溶剂以调节 溶剂的强度,如甲醇、异丙醇等。
45
4、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常用于分离极 性较弱的化合物,由于固定相是非极性的,溶剂的 强度随溶剂极性的降低而增加。
分离顺序是极性较强的组分保留值小,先流出色 谱柱。在洗脱序列中,水的极性最大,故水是洗脱 强度最弱的溶剂。若增加水中的有机成分,则溶剂 的洗脱强度增加;相反,若在水中加入无机盐,则 增加了溶质的保留值。
忽略固定相传质阻抗
H P L C : H A C m u C s m u
Cm
Csm
dp2 Dm
dp 2 C
Dm
Dm
T
d p C H, n 柱 效
D m H , n柱 效
TDm C,但易产生气泡
TDm ,,柱阻
13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 统。此外还配有辅助装置:如梯度淋洗,自动进 样及数据处理等。
48
49
反相色谱中,溶质的分离以溶质的疏水结构的差 异为基础,溶质的极性越弱,疏水性越强,保留 值越大。引入取代基增强溶质的疏水特性,能提 高保留值,并与取代基的数目有关。
如果分子中增加极性基团,会使保留减小。根据 溶质分子中非极性骨架的差别,或官能团的性质、 数目、位置的不同,能够预测溶质得洗脱顺序。
50
例如,在苯酚分子上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引入甲 基则保留值增加,引入一个乙基相当于引入两个甲 基的影响,引入一个丙基相当于引入三个甲基的影 响;
在苯酚分子中引入羟基时则保留值降低,并且对 苯二酚要比邻苯二酚或间苯二酚较早洗脱出来;引 入一个硝基时保留值增大,然而引入两个或三个硝 基时,由于苦味酸和2,4—二硝基酚易溶于水,保 留值明显减小。
几乎可以分析各种物质
可以用于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色谱柱不能很长,柱效不会很高 没有较高灵敏的通用检测器
流动相有毒、费用较高 运行和操作比GC难一些 仪器制造难度大
4
流动相差别 ❖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 ➢ 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力,只与固定相作用 ❖ HPLC:流动相为液体 ➢ 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力,为提高柱的选择
38
由于固定液在流动相中有微量溶解,固定液 会不断流失而导致保留行为发生变化,柱效和 分离选择性变坏。因此,化学键合固定相逐渐 代替涂渍固定相。
39
一、化学键合相色谱法(CBPC)
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液相色谱称为化学键合 相色谱法,简称键合相色谱。由于键合固定相非 常稳定,在使用中不易流失,适用于梯度淋洗,
特别适用于分离容量因子k值范围宽的样品。
40
1、键合固定相类型 用来制备键合固定相的载体几乎都用硅胶。利用 硅胶表面的硅醇基(Si—OH)与有机分子之间成键, 即可得到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1)疏水基团:如不同链长的烷烃(C8和C18) 和苯基等;
41
(2)极性基团:如氨丙基、氰乙基、醚 和醇等;
性、改善分离度增加了因素 ➢ 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 ➢ 流动相极性和pH值的选择也对分离起到重要作用
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 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5
操作条件差别 GC:加温操作 HPLC: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
6
7
第一节 液相色谱柱效
8
速率理论(与GC对比)
当注入欲分离的样品时,高压泵将贮液器中流 动相经过进样器,将样品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然后依先后顺序进入检测器,记录仪将检测器送 出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液相色谱图。
14
15
液相色谱.swf
16
17
18
19
20
1.高压输液系统
固定相颗粒极细,对流动相阻力很大,配备有高 压输液系统。一般由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过滤器、 压力脉动阻力器等组成。
很快从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由于色
谱峰相互重叠,只观察到三个色谱
峰;当降低洗脱强度,使乙腈的浓 度降为80%,分离效果好一些, 可以观察到五个色谱峰;当乙腈的 浓度降为60%,可以观察到六个 色谱峰;当乙腈的浓度降为40% 时,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八个色谱 峰,除了2和3两种物质,其它的 化合物都被很好地分离了;继续降 低乙腈的浓度(30%, 35%), 所有的化合物都得到很好地分离, 但分析时间被大大延长,检测灵敏55
(1)流量稳定、无脉动,流量精度和重复性在 1~2%左右;
(2)流量范围宽,且连续可调,一般在0.01~10 mL min-1之间,制备型仪器能达到100 mL min-1;
21
(3)输出压力高、密封性好,要求最高压 力300~500 kg/cm2;
(4)耐腐蚀,能适用于各种有机溶剂、水 和缓冲溶液;
37
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一个液相作为流动相,另一 个液相则涂在惰性担体上作为固定相。两者之间互 不相溶,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试样溶于流动相后, 在色谱柱内经过分界面进入固定液(固定相)中, 由于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 存在差异,因而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很快达到 分配平衡。这种分配平衡的总结果导致各组分的差 速迁移,从而实现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