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介入诊疗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诊疗术的护理体会
3 结 果
我科从2 0 年 一2 0 年共护理患者1 4 人 次,男:6 0 08 09 46 5 人次 ,女:7 6 9 人次 。年龄4 8 岁 。其 中门诊的单纯介入造 - 3 影 诊断5 3 次,周边 介入治疗手 术者2 3 2人 5 人次 ( 腔大 出 鼻 血 、肺 咯 血 、 消 化道 出血 的介 入 治 疗 , 肝 、 脾 、胰 、 肾 的介 入 治疗 ,子 宫 肌 瘤 、 子 宫 颈 癌 、 外 伤 性 血 管 破 裂 等 介 入 治 。
疗 ), 神经 介入 6 人 次 ( 脑 血 管造 影 、脊 髓 血 管 造 影 、 颅 3 全 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颈 内动脉海绵窦瘘 等介入治疗 ), 心 血 管 介 入 治疗 6 8 次 ( 0人 冠脉 造 影 、 P C 及 支 架 置 入 术 、 TA
14 例 中顺利完成 了介入诊疗术,心血管介入组2 例并 46 O 发症患者也及 时得 到处理、抢救及相应护理而痊愈 。无 出现 致残及死亡情况 。
所 需 用 物 递 到 无 菌 台上 。 ( ) 随 时 于 患 者 沟 通 ,观 察 患 者 4
在检查治疗过程 中的反应,给予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一旦
出现 不 良反 应 及 时通 知 医 师 并积 极配 合 处 理 和抢 救 。
规范的护理操作,术后细心观 察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疏
导等介入诊疗的围手 术期护理 ,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减少并 发症的关键 。
介 入 诊 疗 术 的 护理 体 会
朱 桂英
福建 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影像科介 入室, 福建 . 南平 3 3 0 500
【 摘 要 】目的:探讨 介入诊疗 术的护 理方法 。方 法:介 绍介入 诊疗术的术前、术中、术后阶断护理 。结果 :14 例 中顺利 完成了介 46 入诊疗术,2 例并发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结论 :认为术前必要 的心理护理及 各项 准备工作,术中熟练规范 的护理操作 ,术 后细 心观察病 O 情变化 并及时给予心理疏 导等介入诊疗术的护理 ,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键 词 】介 入 诊疗 ;护 理 关 【 中图分类号】R 7. 43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0 0 4 19 l 0 7 8 1 2 1 )2 — 8 一

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它是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0%以上。

AVM的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约为2:1。

发病高峰年龄在20~30岁,平均25岁。

本病可发生于颅脑任何部位,病灶左右侧分布相等。

90%以上位于小脑幕上,可见于大脑皮质、纵裂内;小脑幕下的AVM,约占10%,可发生于小脑半球、小脑蚓部、脑桥角和脑干等部位。

一、专科护理(一)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癫痫发作的时间及性质,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二)主要护理问题1.急性意识障碍(acute confusion)与颅内出血有关。

2.有受伤害的危险(risk for injury)与癫痫大发作有关。

3.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作、术后血肿等。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

将患者妥善安置在指定床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

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避免情绪激动、用力咳嗽等诱因,防止再出血。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对症护理(1)急性意识障碍的护理: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观察有无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及双侧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有受伤害的危险的护理:设专人陪伴,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物,加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一旦发生癫痫,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实施保护性安全措施,将急救车及急救药品放置在固定位置备用。

(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生命体征要连续监测,直至平稳。

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发作、术后血肿等是AVM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喷射状呕吐、意识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后护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后护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后护理作者:字烨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

方法:选我收治的颅内动脉畸形患者49例,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

选取2014-2015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畸形患者49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护理干预。

对比术后护理满意度、患者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为97.96%;并且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关键词】手术后护理慢颅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会导致一系列的脑功能不全,进而引起身体其他并发症,畸形多是由于结构出现变异的动脉和静脉互相交错所引起的错乱性血管团[1]。

颅内动静脉畸形有多种治疗方式,本次研究所选取的98名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探究其术后护理对策,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符合WHO制定的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9例,其中2013年-2014年收治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

2014年-2015年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6±3.5)岁。

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8±2.3)岁。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术后常规护理,对于介入手术后的患者需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护,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给与患者吸氧直至术后48小时,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最为困难的危险期[2]。

适当的将床头抬高,倾斜角度大概在15-30°左右。

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一天,并且要对下肢制动8小时左右,患者易出现压疮,因此应给与患者气垫床。

应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反应,并做相应的记录。

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1.2.1 穿刺术后护理:介入手术治疗需对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当患者术后回到病房,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穿刺部位检测,检查是否将股动脉鞘拔除,并对患者进行伤口检查,伤口上的敷料是否有渗血,对于穿刺一侧的组动脉搏动应该多加观察,并做记录。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小 脑半 球 7 。畸 形 团 直径 小 于 3 m 的 5 例 c 6例 . ~6 m 的 7 例 . 于 6 m 的 2 例 。注 射 O y 3 c 2 大 c 4 n x栓 塞 脑 动静 脉 畸 形 . 形 畸 团 完全 栓 塞 4 2例 . 畸形 团栓 塞 8 以上 6 O 2例 . 畸形 团栓 塞 5 ~8 3 O O 4例 . 形 团 栓 塞 5 以下 l 畸 O 4例 。术 中并 发症 : 2例栓 塞术 中发 生粘 管 ; 栓 塞 术后 出现 肢体 偏 瘫 , 8例 由于 护 理 观 察 及 时 , 解 痉 、 低 颅 内压 、 进 微 循 环 供 血 等 治 疗 好 经 降 促 转; l例脑 出 血 急症 开 颅 清 除血 肿 . 体 留有 偏瘫 其 余病 例无 严 重 并 发 症 。结 论 : 前 充 分 准备 . 中 预 见 性 观 察 与 处 肢 术 术
The nu s n a e o n x e b l t r p o e e r r e i v no s m a f m a i n r i g c r fO y m o o he a y f r c r b ala t r o e u lor to s
W A N G “ . X UE Ya K n
医 学 影像 学 杂志 2 1 0 0年 第 2 0卷 第 1 0期 JMe ma ig V 1 2 . 0 2 1 d I gn o. 0 No 1 0 0
脑 动 静 脉 畸形 介 入 治 疗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与 护 理
王 琨 , 薛 艳
( 山东 大学 附 属省 立 医 院 山 济 南 2 0 2 ) 5 0 1
5 O e mbo ia i n 1 a e . Adh so O t a h t r a e e n 2 c s s. mid h m i a ay i pp n d i a e lz ton i 4 c s s e in t he c t e e h pp n d i a e l e p r l ss ha e e n 8 c s s・i n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0%vs16.7%),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2±1.3)vs(11.2±1.6)],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00%vs8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护理脑血管畸形(A VM)亦称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系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介入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畸形的首选方法,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不开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

但是介入栓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也为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院近年来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56岁,平均32.9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部MRI、螺旋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患者文化程度等状况给予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2.1术前护理1.2.1.1心理护理由于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患者对其新技术存在疑虑,尤其担心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安全性等,同时该疾病还易发颅内出血、癫痫等症状,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上述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并重点向患者阐述介入栓塞治疗的优越性以及安全性等,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护理的配合度。

49例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49例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49例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护理【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77-02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新技术,指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出血性疾病、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1],目前应用广泛,大量患者获益,作为有创检查、治疗技术,具有风险大的特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要求护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做好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接受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患者4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岁,全脑血管造影43例,动脉瘤介入栓塞11例,支架置入术5例,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2例。

1.2 方法:以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后,通过导丝和导管技术,行全脑血管造影[2],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手术患者在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栓塞或狭窄血管成形术等治疗。

2结果49例患者经精心护理、护理配合,全部完成介入手术,成功率100%。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生活护理:该类患者包括无创检查不能确定的脑血管疾病,但临床高度怀疑,欲行血管内治疗患者,或无创检查不能准确评估的,抑或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

故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头部少动、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加强营养,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防颅内压增高,练习床上排尿。

3.1.2 心理护理: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相关知识缺乏及部分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手术,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固多有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此时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和注意事项,并举一些成功的病例。

增加患者检查的信心,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1.3 术前准备:(1)术前备皮;(2)做好常规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三项、心电图及胸片。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10例围术期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10例围术期护理
齐鲁护 理杂 志 2 1 0 0年第 1 6卷第 2 6期
3 22 病 情 观 察 与 护 理 C N主 要 发 生 于 接 触 造 影 剂 2 . . I 4~ 估 尤 为 重 要 。 护 理 人 员 应 加 强 对 C N相 关 知 识 的 了 解 , 极 I 积
4 , 术后 4 内 应 对 患 者 J 强 巡 视 , 听 主诉 , 察 患 者 8h 故 81 1 J 口 倾 观 是 否 出现 水 肿 、 少 、 力 等 非 少 尿 型 急性 肾衰 竭 症 状 。造 尿 乏 影 后 准 确 记 录 2 4h尿量 , 后 4h尿 量 一 般应 大 于 50~l 0 术 0 0 0
目前 尚 无 最 佳 方 法 预 防 C N 的发 生 , 有 应 用 生 理 盐 水 进 行 I 只
[ ] SeesM Mc ul g A,o i K ,t 1A popc v 5 t n A, C l uhP T b Je a rset e v o n . i
r n mie ra o r v n jn a urs n ai ns t ih a do z d til f p e e 七o me s e i p te t a hg
rs 0 o ta tn p r pah ik frc nr s e h o t y:r s lso e u t ft P.R. .N. E. he I C.
水 化治 疗 为 临 床 普 遍 接 受 。研 究 表 明 N C作 为 一 种 抗 氧 化 A
剂, 通过 清 除 氧 自由基 和 改 善 内 皮 功 能 , 而 增 加 血 管 舒 张 功 进
4 讨 论
[ ] Vne t M.R doot atm d 2n ue e h tx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icn L a i n rs ei i cdnp r oi t c a d o cy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作者:徐宏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06期[摘要] 目的总结1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血管内栓塞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回顾分析已成功栓塞的病例,通过术前认真的评估病情,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手术中做好各种用物、药物的准备工作及病情的监护工作;术后针对患者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法。

结果 15位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术中有2位患者血压升高,1位患者动脉痉挛经相应处理后均预后良好。

结论笔者认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脑动脉畸形栓塞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护理[中图分类号] R7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63-02脑动静脉畸形(AVM)是胎儿期脑血管形成异常的先天性疾患。

在动、静脉之间存在异常的瘘道,动脉直接与静脉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形成短路,故血流阻力减少,流量增大,逐渐形成管径不等的曲张的动脉和静脉错综集簇的血管团[1]。

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或脑室内出血,甚至形成脑内血肿。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占30%,是青少年患者中最容易致残的一种先天性疾病[2]。

由于其微创、安全、有效,介入栓塞术已成为脑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9月已成功为15例患者实施了脑动静畸形栓塞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共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5岁。

首发症状头痛头晕6例,头痛伴肢体麻木无力3例,伴癫痫发作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内或脑室内出血意识障碍昏迷者1例。

1.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右侧腹股沟,均使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入6F鞘管,然后再从鞘管插入6F指引导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和判断AVM部位、大小、形态、供血情况和引流静脉情况。

基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

基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

基于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摘要】目的总结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心得。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45例患者,术前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术中给予舒适护理,术后加强症状护理。

结果栓塞治疗成功43例,完全栓塞成功28例,脑出血1例,出现癫痫症状者1例,患者原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并发症减少。

结论加强对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栓塞治疗的成功,减少术后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护理[中图分类号] R5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51-01 脑动静脉畸形是胚胎时脑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畸形血管团,它是一种先天性的脑血管疾病,血管壁薄弱处于破裂临界状态,激动或不明显诱因可导致破裂。

近年来,随着微导管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为微创、安全、有效地治疗本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对患者的护理要求也相应的得到提高[1]。

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45例患者给予加强护理后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在17—54岁,平均41岁。

全部患者都经过核磁共振成像及全脑血管造影后确认为脑动静脉畸形,且都为首次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术前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术中给予舒适护理,术后加强症状护理。

1.2治疗方法患者处于全麻状态下,消毒右侧腹股沟,进入微导管前要全身肝素化,采用Seldinger法循序插入6F导管鞘,在电视监视下引导穿刺并进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病变部位、范围、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盗血现象及动静脉循环时间等。

通过微导管对畸形血管进行栓塞。

1.3护理方法1.3.1术前护理手术成功与否,术前准备占有重要的地位。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介入栓塞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脑动静脉畸形Onyx胶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护理。

结果:所有病例愈合良好,仅2例在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

结论:术前护理充分、术中紧密配合,术后护理到位是确保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care in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ith embolization.Methods: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2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ovenous.Results:All patients achieved successful treatments. Only 2 of them occurred the complications of bleeds.Conclusions:Adequate preparation and relevant nursing care are the main elements in a successful embolization.[key words]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Embolization;Nursing care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 VM)为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病,由相互缠结、迂回扩张的血管团构成,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瘘口,其间缺乏毛细血管床,从而使动脉之间的瘘口产生快速高流量的分流。

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伽马刀治疗及非手术治疗[1]。

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日趋成熟[2]。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10例护理观察及体会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10例护理观察及体会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10例护理观察及体会作者:任立付瑶郭爱琴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将临床10例接受介入治疗术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本组10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

颅内出血1例,皮下血肿1例。

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均于7~14d治愈出院。

结论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的优质护理工作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护理体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介入疗法是神经外科治疗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以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等特点得到病人的接受。

我科自2010年开展介入疗法以来,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均收到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48岁。

全部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入导引管,再经导引管插入微导管,将微导管送入动脉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治疗。

2 护理由于介入治疗是我科开展的高新技术,因此术前做好有关栓塞知识的宣传,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有效控制血压;及时准确医嘱用药,保持大小便通畅等是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2.1术前护理2.1.1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心理素质不同,对治疗效果及治疗费用等因素均可产生恐惧、悲观、焦虑等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耐心讲解术后疗效,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四肢肌力。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2.1.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鼓励病人多饮水,避免用力排便,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粗纤维食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1.4做好术前准备:(1)备皮: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2)医嘱给予药物过敏试验及血管扩张剂。

(3)嘱术前6小时禁食水,以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呕吐现象。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王锦丽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对策。

方法:对本院自2009年8月 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37例脑血管畸形病人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精心护理,术前完善各种检查,术后做好护理,及时查出并预防并发症发生,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结果:手术成功率达94.59%。

其中29例为完全栓塞,占78.38%;栓塞>90%者4例,占10.81%。

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者1例,占2.70%;剧烈头痛者1例,占2.70%。

术后37例病人的阳性体征完全消失。

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对策是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栓塞术成功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0.035脑血管畸形(AVM)是一种胎儿期脑动静脉形成异常而造成的先天性疾病,其血管之间存在瘘道,使动脉直接同静脉发生交联,两者之间的血管发生短路,并无毛细血管存在,使血流阻力降低,进而流量增大,逐渐产生曲张的、管径不一的动静脉血管团[1]。

该病常可引发脑缺血或脑出血等一系列脑功能异常疾病,中青年为易发人群,其致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

近年来微创介入疗法采取血管内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痛苦小以及治愈率高等优点[2],配合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AVM的治愈率。

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8月 2011年8月收治的37例脑血管畸形病人,其中男21例,女16例。

年龄16 46岁,平均(31.9ʃ7.4)岁。

其中17例病人表现为头昏及剧烈头痛,8例为神经功能障碍,6例为癫痫发作,4例为脑出血,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1.2辅助检查对所有病人实施CT、MRI以及MEA检查,并开展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查[3]。

其中17例脑血管畸形处于颞顶叶,9例在顶枕叶,5例在顶叶,4例在小脑,2例在枕叶与额叶。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研究脑动静脉血管畸形(A VM)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过程,探讨护理对减少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症和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价值。

方法:选择22例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 VM患者,同时进行密切护理,术前详细评估病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22例患者中,20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0.91%。

完全栓塞18例,完全成功率81.82%;1例栓塞90%以上,成功率为4.55%。

1例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占4.55%;无脑出血患者,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颅内A VM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标签: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护理;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 VM)是胎儿时期脑血管形成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患,多见于额叶和顶叶,一般发生在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甚至形成脑内血肿,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2]。

笔者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对22例颅内A VM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

年龄5~54岁,平均27.8岁,Spetzler-Martin分级Ⅳ~Ⅴ级,均经MRI或增强CT和脑血管造影确定诊断。

其中颅内出血伴头痛14例,癫痫发作3例,无自觉症状经查体发现A VM11例。

1.2 方法全组患者进行全身肝素化,在DSA电视屏幕监视下,经股动脉穿刺置血管鞘,行全脑血管造影。

从动脉期到静脉期进行连续动态造影检查,观察分析患者A VM所在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畸形团内有无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等,计算血液循环时间,根据Spetzler-Martin分级,将导引管插入欲栓塞侧的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将Magic漂浮导管(必要时用微导丝辅助)送入A VM畸形团内,通过微导管手推超选择血管造影,确定畸形团内血管的结构特点,根据造影结果配制不同浓度的NBCA常用浓度为20%~60%。

血管介入护理工作总结

血管介入护理工作总结

血管介入护理工作总结
血管介入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它涉及到对患者血管系统的操作和护理。

在医疗过程中,血管介入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护士具备扎针、护理等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综合能力。

首先,血管介入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针技术。

在进行血管介入手术时,护士需要准确地找到患者的静脉或动脉,并进行针刺操作。

这需要护士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其次,血管介入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操作。

这就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再次,血管介入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综合能力。

在进行血管介入手术时,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总的来说,血管介入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它需要护士具备扎针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综合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护士,才能够胜任血管介入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护士投身于血管介入护理工作,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脑动静脉畸形的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

脑动静脉畸形的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
例, 年龄 1 6 ~5 5岁 , 平均 3 0 . 2岁 。首 发 症 状 为 颅 内 出 血 7
做好 术 前 及 术 后 的 配 合 。通 过 各 种 方 法 努 力 提 供 患 者 及 家
属各 种 心 理 支 持 、 鼓 励 和积 极 的心 理暗 示 , 减 轻 其 心 理 负 担, 避免精神 紧张、 增 强 患 者 对 治 疗 的 信 心 。 嘱患 者 绝 对 卧
[ 3 ] 乐杰 , 谢幸 , 丰 有 吉 .妇产 科 学.北 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2 0 0 4 :
脑动静脉畸形的 O n y x胶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干预
湖 北 医 药 学 院 附属 人 民 医院 ( 4 4 2 0 0 0 )
庄凤娟 代 丽 鲍 玉 华
脑 动 静 脉 畸形 ( AVM) 是一 种先天性 疾病 , 是 由 于 病 变 部 位 的动 静 脉之 间 缺 乏 正 常 毛 细 血 管 网 , 使 动 脉 与 静 脉 直 接相连 率 虽 低 于 1:
失。
血后 1 年 内 出血 率 高 达 6 %[ 1 ] 。 随 着 栓 塞 材 料 的 不 断 改 进
和 对 畸 形 血 管构 筑 学 更 深 入 的 了 解 , 血 管 内 栓 塞 治 疗 应 用
3 护

范 围更 广 , 治疗 率逐 步提 高 和并 发症 逐渐 减少 , 成 为 治 疗 AVM 的重 要 手 段 之 一 。现 将 我 科 近 5年 来 通 过 血 管 内介 入栓塞 治应用 O n y x胶 栓 塞 治 疗 的 1 2例 C AVM 护 理 总 结
参 考 文 献
[ 1 ] 刘兰芬 , 赵贵芳. 产妇产 前的 心理状 态机相 关 因素分析. 中 华

舒适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康教育 , 术后监测生命特征 、 足背动脉搏动 、 卧床休息 , 观察穿刺 局部情况等。 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 : ( 1 ) 环境 舒适 护理 : 提供
适宜 的声响 、 光线、 气味 、 温湿度 , 满 足患者的要求 。 ① 保持 室内温
度在 2 4 — 2 5  ̄ C, 冬季稍高, 相对湿度5 0 %一 6 o %, 每 日定 时 开 窗 通 风 ,
脑血管病是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 的常见病症之一 , 其死亡率仅 次于恶性肿瘤 , 且致残率高达7 0 %以上【 l 1 。 脑血管介人技术是一项 新发展起来的防治脑血管病 的方法,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 比较具有 显著优势[ 2 1 , 其治疗对象包括颅 内动静脉畸形 、 颈 动脉狭 窄 、 颅 内
保持空气新鲜 , 光线充足 ; ②保持病室安静 , 减少探视 , 合理安排
2 . 2 2 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比较 , 见表2 。
表2 2 组 护 理 满 意 度 评 价 比较 例( %)
护理治疗时 间 , 保证 患者充足 的休 息 ; ③ 仪器和物 品摆放 有序。
( 2 ) 心理 、 社会舒适护理 : 住 院 患者 有 需 求 安 全 、 被尊重 、 关 心、 归
舒适护理 , 可以减 少临床痛苦 ,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关键 词 : 舒适护理 ; 介 入 治疗 ; 脑 血 管病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5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3 ) 0 6 — 0 0 3 7 — 0 2
术后多分散患者 的注意力减 轻不适感 ; ⑥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 足 背动脉搏动等情况 , 根据情况多饮水 以促进造影剂 的排 出嘲 。 ( 4 )

颅内动静脉畸形护理常规

颅内动静脉畸形护理常规

颅内动静脉畸形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情绪激动,防止畸形血管破裂出
血。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瞳孔变化,若双侧瞳孔不等大,则表明
有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

4、嘱患者减少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防止感冒,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打喷
嚏诱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

5、给予患者低盐、高蛋白、营养丰富、高纤维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
血压的观察与控制尤为重要。

3、清醒患者床头抬高15-30°。

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4、持续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并观察其肢体活动及感觉情况。

5、遵医嘱给予脱水及抗癫痫药物,防止患者颅内压增高或癫痫发作。

6、如患者癫痫发作,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
入,使用床档防止坠床等意外伤害,遵医嘱使用镇静及抗癫痫药物。

7、昏迷患者应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排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
发生。

8、介入栓塞患者注意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温度、湿度、血运、穿刺
肢体伤口敷料颜色及绷带包扎处皮肤黏膜。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神经外科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探讨

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探讨

监视 , 另 嘱咐患者 1 d 之 内卧床休息 , 并在 1 2 h内对手术侧制 动
处理 . 穿刺部位采用… 8 ’ 字形 的加压包扎 。 对脑梗死 并发症 的护理 : 该并发 症属 于严重并 发症 , 本组 3 例脑梗 死并发症患者经及 时的扩血管 和高压氧气治疗 , 1 个月后
MODE RN N u B 工 N 现 代 护
巴 H 工NA E A L T H 工N口UB T口 Y
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探讨
朱芬 芝
民权县人 民医院脑外科 . 河南商丘
4 7 6 8 0 0
[ 摘要】目的 为了探 讨脑 动静脉 畸形伴 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 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 法。方法 回顾性总
中残 留的一些 未闭塞 的异 常血管 , 随着年 龄增长 , 异常 血管团也 微导管取 出以防止发生粘管现象 , 最后在透视下检查 栓塞的情况
不断增大 , 形 成畸形血管 团。 这些异 常血管 的血管壁很脆 弱 , 极易 直到满意为止 。
. 3统 计 指 标 破裂 , 造成 颅内 出血 , 故而又被 “ 誉 为” 一 “ 颅 内炸弹” Ⅲ 。 由于其发生 1
2结 果
年 2月一2 0 1 2年 1 2月 期间在我 院治疗 的脑 动静脉 畸形 伴脑 出 血患者 3 5例 资料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3 5例 脑动静 脉畸形伴脑 出血 患者 介入 治疗后 均栓塞成 功 , 治疗 两天 时间 内: 出现脑梗死 现象者 3例 ( 8 . 6 %) , 出现剧烈 头痛
把5 F的导管 置于颈 内动 脉( 或者椎动脉 ) 并达到 c 2 一 c 5的水平 , 回到病 房后继续加 压 ( 可 以使 用沙袋等物 品 ) 6 h , 进行穿刺 的一 同时将微导管 置于供 血动脉,使其 漂浮到发生畸形 的血管 团内 , 侧保 持静止 的时间为 1 0 h左右 , 以防伤 口出血 , 手术后 1 d时间 根据 患 者瘘 口的实 际情 况放 置决 定 是 否放 置螺 旋 圈 ,最后 用

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介入护理

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介入护理

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介入护理摘要】目的讨论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介入护理。

方法配合医生针对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介入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焦虑,防止出血、维护患者安全以及预防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护理脑动静脉血管畸形简称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病。

主要缺陷是脑的部分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使部分脑动脉与脑静脉直接相通形成脑动静脉瘘性畸形,导致脑血流动力学上的紊乱,临床上以反复的颅内出血、抽搐、短暂肮缺血发作及进行性瘫痪为主要表现。

本病是仅次于颅内动脉删,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的另一常见原因,它率较颅内动脉瘤低,只有后者的l/7~1/4,与颅内肿瘤比较,只有它的3%。

男性患病高于女性2倍,高峰年龄为20~29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

比颅内动脉瘤约早20~30岁。

临床上对此症常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直接进行手术治疗与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术。

下面将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介入护理报告如下。

1 护理问题1.1焦虑与对介入方法缺乏认识有关。

多数患者比较年轻,要求治疗的心情迫切,但由于不了解栓塞过程及效果,易产生紧张心理。

1.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与牵拉、撑破CAVM有关;颅内压增高,与血管扩张、渗血、脑肿胀有关;癫痫,与原发病灶及栓塞刺激有关。

1.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头痛、癫痫、偏瘫有关。

1.4局部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因大脑半球长期供血不足致进行性偏瘫,因引流静脉异常造成颅内压增高、眼球突出等症状。

2 护理目标2.1减轻焦虑。

2.2防止出血。

2.3维护患者安全。

2.4预防术后并发症。

3 护理措施3.1术前护理3.1.1按介入术前护理常规。

3.1.2心理护理:CAVM发病高峰在20~40岁,患者比较年轻,要求治疗心情迫切,而介入治疗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其手术过程及效果不了解,易产生紧张心理,因此,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全过程,并说明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请术后好转的患者亲身讲解,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 和防止 并 发症 的发 生是 介入 治疗 脑 动脉 畸形栓 塞术 成 功的关 键 。
[ 关键词 1 脑动 静脉 畸 形 ; 介入 治 疗 ; 护理
【 中图分 类 号】 4 37 R7. 4
【 文献标 识码 】C
f 编号1 6 4 4 2 (0 0 1 ( 卜1 6 0 文章 1 7 — 7 12 1 )1c O — 2

15手 术 方 法 .
根据 影 像 学资 料 , 了解 畸形 血 管 团 的大 小 、 供血 动 脉 来 源 、 置 、 向等制 定 治疗 方案 。常 规消 毒右 侧 腹股 沟 , 行 位 走 进
局 麻 , 用 S ligr 术 , D A 引 导 下 经 右 股 动 脉 穿 刺 留 采 edn e 技 由 S
用 2 %~ 0 将 病灶填 塞 。 塞后 在 透视下 多角 度造 影显 示 0 5 %) 栓
瘤 腔 栓 塞 情 况 , 后 撤 出 导 丝 、 管 及 鞘 管 。 形 血 管 团 明 显 然 导 畸 减小 后再 进 行手术 或 其他 治疗 。
16 护 理 方 法 .
介 绍如 下 :
护理研究
20 1 第7第3 0年1 1 3 1 月 卷 期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的护理体会
周 健 苗
( 州 市红 十字 会 医院 , 东 广州 广 广
50 1) 130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脑动 静脉 畸形 介入 治疗 的 围术期 护 理方 法 。 方法 :应用 血 管 内栓 塞 治疗 脑 动静脉 畸 形(V ) A M3 5 例 , 过对 3 通 5例患 者 的护理 总结 出 , 善各 种术 前检 查 , 完 有利 于 手术 的顺 利进 行 ; 后 的护理 要点 是加 强症 状 护理 . 术
及时 发现 和预 防并发 症 的发生 , 避免 出现 不可逆 的神 经功 能障碍 , 患 者及早顺 利恢 复 。 果 : 塞成 功率 为9 .9 使 结 栓 42 %。
完全 成功 率 为 7 . %, 塞 9 %以上 成功 率为 1 .2 71 4 栓 0 1 %。1例发 生过 度灌 注 综合 征 , 脑 出血 。 后 3 4 1例 术 5例 患者 的 阳 性体 征 消失或 逐 渐减 轻 , 昏迷患 者 在术后 1d内清醒 。结 论 :采取相 应 有效 的护 理措 施保 证介 入 治疗栓 塞 的成 1例
置6 F动 脉鞘 管, 后再 从鞘 管 插入 6 然 F引导 管 至颈 内动 脉 于 椎动 脉 2椎 体 以下 ,进 行 全脑 血 管 造 影 。以便 了解 和 判 断 AV 部位 、 M 大小 、 态 、 血情 况 和引流 静脉 情况 。再送 入微 形 供 导管 、 导丝 , 浮 至 畸形 血管 团 内 , 微 漂 进行 选 择 造影 检 查 , 然
3讨 论
剧烈头痛 、 昏 1 头 8例 , 经 功 能 障 碍 7例 , 痫 发 作 5 神 癫
例 , 网膜下 腔 出血 2例 , 出血 3例 。 蛛 脑
1 . 3辅 助 功 能 检 查
全 部患 者 进行 C T或 MR 、 A检查 后 ,进 行 了全 脑血 IME 管 数字 减 影 ( S 确诊 检查 f V 位 于颞 顶 叶 1 D A) 3 1 。A M 6例 , 枕 顶
12临床 资料 .
3 3例 患者 栓 塞成 功 , 成功 率 为 9 . %。 全栓 塞 2 42 9 完 7例 , 完全 成 功率 为 7 . %; 71 4例栓 塞 9 %以上 , 4 0 成功 率为 l .2 1 %。 4 1例 发生 过 度 灌 注综 合 征 , 28 %; 占 .6 1例 脑 出血 , 28 %。 占 . 6 术后 3 5例 患 者 的 阳 性 体 征 消 失 或 逐 渐 减 轻 , 1例 昏 迷 患 者 在术 后 1d内清 醒 。
叶 8例 . 叶 6例 . 叶 和 额 叶 2例 , 脑 3例 。 顶 枕 小
14 S V . &Ii分 级
经过 多 年的 临床应 用 , 创介 入 手段 经血 管 内栓 塞术 治 微
疗 A M 已 经 发 展 成 为 目前 最 安 全 、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 管 内 V 有 血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般 资料 1一
通过 术 前 、 中和 术后 护 理 , 高 了介 入 治疗 脑 动 静 脉 术 提
畸形 的成 功率 和预 防 了手术 后 的并 发症 。
2结 果
20 0 8年 1 2月- 0 0年 4月 , 院共收治 AV 患者 3 例 , 21 本 M 5 其 中, 男性 2 0例 , 性 1 女 5例 , 年龄 1~ 5岁 , 54 平均 3 . 21 2岁 。
脑 动 静 脉 畸 形( VM) 胎 儿 时期 脑 血 管形 成 异 常导 致 A 是 的先 天性 疾 患 , 动静 脉 之 间存 在异 常 的瘘 道 , 致 动 脉 直接 导 与 静脉 交连 , 其间无 毛 细血 管 , 形成 血 管短 路 , 致血 流 阻力 导 减 少 , 量增 加 , 渐形成 管径 不 等 的 、 流 逐 曲张 的动 静 脉错 综集 簇 的血 管 团Ⅲ 脑 动静 脉 畸形 常可 导致 脑 出血 、 。 脑缺 血等 一 系 列 脑功 能障 碍 。 一般 发 生在 蛛 网膜下 腔 、 内或脑 室 内 , 脑 甚至 形 成脑 内血肿 。 见 于 中青 年 , 较 高 的致 残率 和死 亡率 。 多 有 微 创 介入 手段 经血 管 内栓塞 术对 脑 动静 脉畸 形是 安 全 、 效 的 有
治 疗方 法 , 痛苦小 , 其 操作 简单 , 治愈 率较 高翻, 目前 多被 应用
于 A VM 治 疗 , 时配 合 高 效 正确 的护 理 , 同 更能 够 提 高 A M V
的治愈 率 。 将本 院 收治 的 3 现 5例 A VM 患 者 治 疗 和 护 理 经 过
后使 用 适 宜浓 度 的 ~ 基 丙烯 正 丁 酯( B A 胶H 一 般 采 氰 N C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