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速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秦朝的覆灭ppt3

vs
刘邦
楚汉战争 (4年)
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 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焚书坑儒 刑法严酷 秦 的 赋役繁重 暴 秦二世 政 更加残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秦 张楚政权 末 农 民 项羽大败秦军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大 起 义 刘邦进逼咸阳
(公元前206年)
自主学习
(一)秦的暴政 1、文化专制: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 ,实行“ 焚书坑儒 ” 。 2、大兴土木: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的人力物 力为自己建造宫殿和陵墓,如: 阿房宫 和 骊山陵墓 。 族诛 连坐 ”。 3、 刑法残酷:实行 “ ” 和“ 4、秦二世的统治更为残暴。(成语: 指鹿为马 ) (二)秦朝的灭亡 1、公元前 209年 ,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 起义,建立 张楚 政 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 年, 项羽 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 力。 3、灭亡:公元前 206 年, 刘邦 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公元前209年,陈胜(陈涉)和吴广率领900农民在大泽乡 (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 民起义从此开始。
(张楚)
陈
大泽乡
(公元前207年)
巨鹿
破釜沉舟
2、项羽、刘邦灭秦 时间:公元前206年
项羽:消灭秦的主力(巨鹿之战)
过程:
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 羽
刘邦
项 羽
一、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暴政的表现:1、“焚书坑儒”
2、徭役繁重
3、赋税沉重 4、法律残酷
"焚书"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过秦论》课件(共65张ppt)精选全文

《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 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目
肆
叁
貮
壹
录
当 堂 训 练
探 究 主 题
结 构 技 法
梳 理 原 文
壹
梳 理 原 文
掌握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劲 弩 ( n)ǔ 不及中人( ) zhōng 墨 翟 ( )dí 蹑足行伍( ) 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 d)uóxié 比权量力( liàn)g 万乘之势( )shèng 朝同列 ( chá)o 一夫作难( ) nàn 孝公既没( mò) 召( )s滑hào 俯首系颈( jì) 践华为城( )huà
贾谊故居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 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 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 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 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速灭亡做对比。
第二段:五皇时期,秦国势力进一步发展。
秦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反
衬
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诸侯
翻译理解文本—第三段 及至始皇,奋①六世之余烈②,振③长策④而御⑤宇内,吞二周而亡 ⑥诸侯,履⑦至尊而制六合⑧,执敲扑⑨而鞭笞⑩天下,威⑪振⑫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⑬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⑭,委⑮命下 吏⑯。乃⑰使蒙恬北⑱筑长城而守藩篱,却⑲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 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⑳弓而报怨㉑。于是废㉒先王之道㉓,焚㉔百家之
• 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 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目
肆
叁
貮
壹
录
当 堂 训 练
探 究 主 题
结 构 技 法
梳 理 原 文
壹
梳 理 原 文
掌握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劲 弩 ( n)ǔ 不及中人( ) zhōng 墨 翟 ( )dí 蹑足行伍( ) 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 d)uóxié 比权量力( liàn)g 万乘之势( )shèng 朝同列 ( chá)o 一夫作难( ) nàn 孝公既没( mò) 召( )s滑hào 俯首系颈( jì) 践华为城( )huà
贾谊故居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 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 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 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 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速灭亡做对比。
第二段:五皇时期,秦国势力进一步发展。
秦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宰割、分裂 反
衬
才多、地广、师众、惨败 请服、请朝
诸侯
翻译理解文本—第三段 及至始皇,奋①六世之余烈②,振③长策④而御⑤宇内,吞二周而亡 ⑥诸侯,履⑦至尊而制六合⑧,执敲扑⑨而鞭笞⑩天下,威⑪振⑫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⑬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⑭,委⑮命下 吏⑯。乃⑰使蒙恬北⑱筑长城而守藩篱,却⑲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 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⑳弓而报怨㉑。于是废㉒先王之道㉓,焚㉔百家之
• 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 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秦的暴政与灭亡PPT课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陈胜、吴广起 义及秦朝的灭亡,了解楚汉战争的简单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 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 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革命力量的 伟大,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
明朝人绘制的阿房宫图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
1、兵役、徭役繁多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
时间 五 要 素 地点 人物 三步曲
原因
经过
事件
意义 结果
陈胜吴广起义
爆发
时 间 公元前209年 地 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 吴广 意 义 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 模农民起义, 沉重地打击 了秦朝的统 治。
(二)、讲授新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秦的暴政 对于秦朝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不直接讲,而 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包括一些历史图片、数 据、案例,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这些史料 中自己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 能从中体会到秦朝的暴政和劳动人民所受到的残酷剥 削及压迫;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 力。总结出秦暴政的表现。在学生获取了秦朝暴政这 一信息后,我马上用历史换位思维法问学生:假如你 生活在秦朝末年这样的社会中,你会怎么做?学生在 回答时其实就顺其自然地进入了下一个重点——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
× 函谷关 ×
过程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郡 建立张楚政权
张楚
陈 郡
大泽乡
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在性 质上发生什么变化?
第13课秦的暴政和灭亡PPT课件

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 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 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 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 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 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12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 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 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 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我感受到了秦朝统治( 残暴 )。
6
二、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时到达。
陈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胜
时间: 公元前209年
1、秦的暴政(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人物、原 因、过程、评价) 3、楚汉战争(原因、结果)
4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酷的刑罚。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5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你会感受秦朝统治的什么呢?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 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 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多万,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多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 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不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 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 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 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 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 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 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 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 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12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 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 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 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我感受到了秦朝统治( 残暴 )。
6
二、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时到达。
陈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胜
时间: 公元前209年
1、秦的暴政(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人物、原 因、过程、评价) 3、楚汉战争(原因、结果)
4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酷的刑罚。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5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你会感受秦朝统治的什么呢?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 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 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多万,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多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 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不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 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 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 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秦朝的覆灭》秦汉时期PPT课件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合作探究2.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 很著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 有人说他是个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
一
功
分
过
为
1、秦始皇统一全国,二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 化,钳制了人民的思
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他建立专制主义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建立的政权
张楚
历史地位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结果
失败
• 问题设计3.说出巨鹿之战的时 间、领导者和攻入咸阳宣告秦 亡的时间、领导者。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破釜沉舟
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问题设计1、秦的残暴统治的主要表现 有哪些?结果如何?
一、秦的暴政
1.焚书坑儒
儒说秦儒么焚 古 成是书代了一始的?怎坑思哪说皇目儒想些么焚焚的给文危回书书是我化害事坑坑什国 造 ??
情景1
危害:烧毁书籍、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阻碍教育发展。
情景2
百
姓 我家有三子:
艰 难 生 活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情景3
走在街上你会看到有的人脸 上刺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 有的人只有一只脚……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 却是抢手货。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合作探究2.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 很著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 有人说他是个暴君。那么,你的看法呢?
一
功
分
过
为
1、秦始皇统一全国,二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 化,钳制了人民的思
人民的共同愿望。 2、他建立专制主义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建立的政权
张楚
历史地位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结果
失败
• 问题设计3.说出巨鹿之战的时 间、领导者和攻入咸阳宣告秦 亡的时间、领导者。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破釜沉舟
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问题设计1、秦的残暴统治的主要表现 有哪些?结果如何?
一、秦的暴政
1.焚书坑儒
儒说秦儒么焚 古 成是书代了一始的?怎坑思哪说皇目儒想些么焚焚的给文危回书书是我化害事坑坑什国 造 ??
情景1
危害:烧毁书籍、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阻碍教育发展。
情景2
百
姓 我家有三子:
艰 难 生 活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情景3
走在街上你会看到有的人脸 上刺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 有的人只有一只脚……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 却是抢手货。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PPT课件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项羽
刘邦
项羽:消灭秦的主力
刘邦: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公元前207年
破釜沉舟
三、西汉王朝的建立——楚汉之争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
刘邦
vs
楚汉战争
(4年)
楚河汉界
★结果: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统治政策:“汉承秦制”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两百万人。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有“收太半之赋”之说。
原告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点拨:此题实际上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 ;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
秦末农民战争
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汉朝建立
民
秦的暴虐统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第13课 秦朝的灭亡第13课 秦朝的灭亡课件1

大泽乡 大泽乡
大泽乡起义
过程:
大泽乡起义→→占领陈,建张楚政权→→戏之战 →→吴广遇害→→陈胜牺牲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巨鹿之战(想象画)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歼 灭了秦军主 力。
刘邦、项羽先后进行了秦末农民战争和 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 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情境导入
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前面我们学习了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这么强大的一个秦王朝,却仅存在了十五年,二世而亡。那么,秦 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容。
合作探究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焚书
情景1
危害:摧残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教育
秦末农 民战争
反抗秦 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 战争
帝位之争
封建地 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 部争权夺利斗争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这段话表达了杜牧的什么观点?你赞同吗?
课堂小结 秦的暴政
刑法苛严 赋役繁重 秦二世的统治更为残暴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秦末农民战争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走在街上你会有的人脸上刺 有字,有的人没有鼻子,有 的人只有一只脚……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 却是抢手货。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情景3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起义反秦?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原因
直根 接本 原原 因因
秦朝的覆灭ppt2 华东师大版

忆一忆:
1、右图人物是谁? 2、他采取了哪些统一的
措施?有何作用?
3、他自称为始皇帝是 什么意思?
第11课 秦朝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揭竿而起 ——起义的特点
三、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快速阅读:
阅读P48—49,说一说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
1、焚书坑儒
2、大建宫殿陵墓 (徭役繁重) 3、法律残酷 (族诛、连坐)
2、公元前209年,
统治,采
、 在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 义。项羽在 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公 元前206年, 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秦 的 灭 亡
请根据下列词语讲一讲第一次农民起义。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大泽乡、陈胜、吴广
看 一 看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物:
陈胜、吴广
意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的覆灭
1、巨鹿之战
(BC207、项羽、灭秦军主力)
刘 邦 2、秦朝灭亡
BC206、刘邦占领咸阳
讲 一 讲
说 一 说
想一想
秦的暴政与第一次农民起义 之间有何关系?
——秦的暴政是第一次农民起义的 根本原因。
小小评论家
(1)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功: (2)建立了郡县制度、中央 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 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筑 长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右图人物是谁? 2、他采取了哪些统一的
措施?有何作用?
3、他自称为始皇帝是 什么意思?
第11课 秦朝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揭竿而起 ——起义的特点
三、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快速阅读:
阅读P48—49,说一说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
1、焚书坑儒
2、大建宫殿陵墓 (徭役繁重) 3、法律残酷 (族诛、连坐)
2、公元前209年,
统治,采
、 在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 义。项羽在 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公 元前206年, 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秦 的 灭 亡
请根据下列词语讲一讲第一次农民起义。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大泽乡、陈胜、吴广
看 一 看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物:
陈胜、吴广
意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的覆灭
1、巨鹿之战
(BC207、项羽、灭秦军主力)
刘 邦 2、秦朝灭亡
BC206、刘邦占领咸阳
讲 一 讲
说 一 说
想一想
秦的暴政与第一次农民起义 之间有何关系?
——秦的暴政是第一次农民起义的 根本原因。
小小评论家
(1)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功: (2)建立了郡县制度、中央 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 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筑 长城。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秦朝的覆灭 PPT课件

•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忆一忆:
1、右图人物是谁? 2、他采取了哪些统一的
措施?有何作用? 3、他自称为始皇帝是
什么意思?
第11课 秦朝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揭竿而起 ——起义的特点 三、秦的覆灭
一、秦的暴政
快速阅读:
阅读P48—49,说一说秦的暴政有哪些表现? 1、焚书坑儒
2、大建宫殿陵墓 (徭役繁重)
•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秦朝的灭亡》秦汉统一王朝PPT课件3

2、沉重的赋税
3、严重的刑罚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5、焚书坑儒
伐无道,诛暴秦。
思考:图中画面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著名的起义?分别说出这次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
伐无道,诛暴秦。
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
秦朝的暴政。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起义被镇压下去。
大泽乡
陈
陈
陈
陈
(张楚)
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大厦将倾,谁之过?
焚书
坑儒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繁重的徭役
一、大厦将倾,谁之过?
二、伐无道,诛暴秦。
三,楚汉相争
大厦将倾,谁之过?
史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繁重的徭役
大厦将倾,谁之过?
史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沉重的赋税
史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严重的刑罚
大厦将倾,谁之过?
史料四: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3、严重的刑罚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5、焚书坑儒
伐无道,诛暴秦。
思考:图中画面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著名的起义?分别说出这次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
伐无道,诛暴秦。
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
秦朝的暴政。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起义被镇压下去。
大泽乡
陈
陈
陈
陈
(张楚)
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大厦将倾,谁之过?
焚书
坑儒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繁重的徭役
一、大厦将倾,谁之过?
二、伐无道,诛暴秦。
三,楚汉相争
大厦将倾,谁之过?
史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繁重的徭役
大厦将倾,谁之过?
史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沉重的赋税
史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严重的刑罚
大厦将倾,谁之过?
史料四: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秦帝国的兴亡ppt10

长平之战
秦国
纸上谈兵
赵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秦朝的灭亡-PPT课件.ppt

A
2.下列历史人物里,在巨鹿之战中率军消灭秦军主力的是( ) A.刘邦 B.韩信 C.项羽 D.吴广
C
1
2
3
5
4
3.请说出下列序号对应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1
2
3
5
4
陈胜、吴广起义
1
2
3
5
4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反抗秦的暴政
帝位之争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农民起义
秦朝 灭亡
刘邦 获胜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争霸结束,刘邦获胜
1.“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两个成语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灭六国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秦二世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在诛杀宗室大臣的同时广为株连,群臣人人自危。他还继续大兴土木,赋敛徭役更加严重。 听闻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后,昏庸残暴的秦二世不但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严令官吏加紧剥削人民,“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于是刑者相半于道,死人堆积于市”。
说一说: 在秦朝的残暴统治下,人们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修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城
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共万余里长,史称秦长城。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3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2.下列历史人物里,在巨鹿之战中率军消灭秦军主力的是( ) A.刘邦 B.韩信 C.项羽 D.吴广
C
1
2
3
5
4
3.请说出下列序号对应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前202年
1
2
3
5
4
陈胜、吴广起义
1
2
3
5
4
公元前209年
前207年
前206年
反抗秦的暴政
帝位之争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农民起义
秦朝 灭亡
刘邦 获胜
秦朝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争霸结束,刘邦获胜
1.“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两个成语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灭六国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秦二世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在诛杀宗室大臣的同时广为株连,群臣人人自危。他还继续大兴土木,赋敛徭役更加严重。 听闻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后,昏庸残暴的秦二世不但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严令官吏加紧剥削人民,“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于是刑者相半于道,死人堆积于市”。
说一说: 在秦朝的残暴统治下,人们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修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城
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共万余里长,史称秦长城。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30万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50万南攻越族, 戍守五岭
一个千古难解的谜团——大秦王朝是怎样灭亡的?ppt 人教课标版

前274年,进攻魏国的卷城、蔡阳、长社, 杀了十五万人。
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攻下九座城,杀 了五万人。
前260年,白起攻击赵国,在长平大败赵军, 四十多万降卒全部被活埋。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
已经 死
继承 已有的基业 沿袭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前代的策略 向南 夺取
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开一条哪怕只能容车子 通过的路,到达洛阳,看一看周王的都城,即 使死了也不遗憾了。”
前307年,攻占了宜阳,杀了六万人。
秦武王有力气,喜好角力,所以大力士任鄙、 乌获、孟说都做了大官。武王说孟说举鼎比 力气,折断了膝盖骨。八月,武王去世。
昭襄王时期:
武王死后,立了他的异母弟弟,这就是昭襄 王。武王死时,昭襄王在燕国做人质,燕国 人送他回国,他才得以继位。
一次艰难的崛起
进入战国时期,在战国七雄中,秦依然是比较
落后的国家,其封建制度的形成比山东各国晚 了很久, “六国卑秦,不与之盟。”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 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决心奋发图强, 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知耻而后勇)
秦孝公寻求改革贤才,当时在魏国得不到重用 的商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国求见孝公,得 到重用。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一断于法。” 提出秦国要实行“霸道”。商鞅的作品《商君 书》是改革旧制,推行法治的思想理论源泉。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变法比较晚,但最为彻底, 效果最好。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孝公死后,商鞅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 猜忌,车裂而死(即五马分尸)。但是商鞅在 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走上了强国之路,由此 开始秦国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
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攻下九座城,杀 了五万人。
前260年,白起攻击赵国,在长平大败赵军, 四十多万降卒全部被活埋。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
已经 死
继承 已有的基业 沿袭
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前代的策略 向南 夺取
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开一条哪怕只能容车子 通过的路,到达洛阳,看一看周王的都城,即 使死了也不遗憾了。”
前307年,攻占了宜阳,杀了六万人。
秦武王有力气,喜好角力,所以大力士任鄙、 乌获、孟说都做了大官。武王说孟说举鼎比 力气,折断了膝盖骨。八月,武王去世。
昭襄王时期:
武王死后,立了他的异母弟弟,这就是昭襄 王。武王死时,昭襄王在燕国做人质,燕国 人送他回国,他才得以继位。
一次艰难的崛起
进入战国时期,在战国七雄中,秦依然是比较
落后的国家,其封建制度的形成比山东各国晚 了很久, “六国卑秦,不与之盟。”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 邻的欺压,内有贵族的专横,决心奋发图强, 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知耻而后勇)
秦孝公寻求改革贤才,当时在魏国得不到重用 的商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国求见孝公,得 到重用。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一断于法。” 提出秦国要实行“霸道”。商鞅的作品《商君 书》是改革旧制,推行法治的思想理论源泉。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变法比较晚,但最为彻底, 效果最好。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孝公死后,商鞅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 猜忌,车裂而死(即五马分尸)。但是商鞅在 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走上了强国之路,由此 开始秦国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①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①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员制度; ②颁布严苛的秦律; ③修建长城、驰道、直道;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9
10
11
度
量
衡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贾谊《过秦论》 “仁义不施”:严刑峻法、徭役繁重、横征暴敛。 攻守之势异也:攻天下——守天下,没有及时调整 统治策略。
21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22
23
24
秦国灭亡的原因:
2、秦律的弊端与僵化 1、从“事皆决于法”到“事皆决于上” 2、从“重罚轻赏”到“重罚不赏” 3、秦朝官吏执法粗暴
25
15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 尉 九卿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16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7
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18
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的帝王梦,然而,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仅仅统治 了15年,就迅速灭亡。成为中国历史上 最短命的王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 称霸天下的秦国倾覆于一夕之间呢?
秦朝速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1
公元前221年,秦王 嬴政消灭六国,统 一中国。结束了春 秋战国以来的分裂 割据局面,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
2
3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 策而御宇内,吞二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19
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时间
(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20
秦朝灭亡的原因: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4、地理优势 5、民风彪悍,骁勇善战,名将辈出(白起 王翦) 6、招贤纳士、知人善用(商鞅 张仪 李斯) 7、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6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7
北至长城
西
到
东
陇
到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海
南到南海
秦 朝 的 疆 域
29
30
秦国灭亡的原因:
前文提到: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 集权制度,那为何秦朝还会迅速灭亡。其 速亡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是郡 县制导致秦国迅速灭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1
秦国灭亡的原因:
7、分封制——郡县制
“秦之失,在政,不在制”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焚书坑儒”
可以说,经过暴力打压,士阶层已经丧失了对秦朝 的信心,他们由本该担任的润滑剂角色,而变为了 掷向秦朝的燃烧弹。士心不附,与将心不附(章邯 投降项羽)一样,成为摧毁秦王朝统治的最后两根 稻草!
28
秦国灭亡的原因:
6、对待六国遗民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歧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客观上:六国遗民对于秦国的国家认同感没有建立, 统一的国家之下危机重重,根基不稳。 主观上:秦国粗暴对待六国遗民,不仅没有完成新 政权建立后急需的“民族和解”,反而在六国遗民 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秦国灭亡的原因:
3、地方武力缺乏 、政府运作失效
思考:秦国的虎狼之师为何抵不过农民武装?
26
秦国灭亡的原因:
4、没有建立一个与封建王权契合的主流意识形态
——五德始终说 ——搞封禅大典 ——师今师古之争
思想专制:治国之道:使臣民忠诚
27
秦国灭亡的原因:
5、丧失了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33
34
秦国灭亡的原因:
9、统治阶层的腐朽
秦始皇
“千古一帝”还是“暴君”?
35
秦国灭亡的原因:
9、统治阶层的腐朽
秦二世:昏庸残暴、骄奢淫逸、听信奸臣
“指鹿为马”—— 赵高
36
37
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启示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发扬民主,防止独裁。 3、与时俱进,推行改革。
38
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启示
12
13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①建立皇帝制度: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1:皇权至上 表现2:皇位世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4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又互相 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 终军国大权完全操控在皇帝一人手 中,确保了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应一分为二的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 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秦国完全废除 分封,也导致了农民起义时,皇帝孤立无援。
32
秦国灭亡的原因:
8、传嫡制度不完善 “沙丘之变”——导致大秦帝国国势急转直下,直 接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胡亥继位——使得秦王朝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致命的质疑
--李白《古风·其三》
4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 乱频仍,人民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各国竞争,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有效变法()
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历经100多年);
3、几代商鞅变法君主的励精图治,(繆公、孝
公、惠文王、昭襄王)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4、严以修身,拒腐防变 。 5、法制德治,相辅相成。
39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40
谢谢大家!
41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①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2、巩固集权和统一的措施
①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员制度; ②颁布严苛的秦律; ③修建长城、驰道、直道;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
9
10
11
度
量
衡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贾谊《过秦论》 “仁义不施”:严刑峻法、徭役繁重、横征暴敛。 攻守之势异也:攻天下——守天下,没有及时调整 统治策略。
21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22
23
24
秦国灭亡的原因:
2、秦律的弊端与僵化 1、从“事皆决于法”到“事皆决于上” 2、从“重罚轻赏”到“重罚不赏” 3、秦朝官吏执法粗暴
25
15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 尉 九卿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16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 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7
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18
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的帝王梦,然而,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仅仅统治 了15年,就迅速灭亡。成为中国历史上 最短命的王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 称霸天下的秦国倾覆于一夕之间呢?
秦朝速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1
公元前221年,秦王 嬴政消灭六国,统 一中国。结束了春 秋战国以来的分裂 割据局面,建立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
2
3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 策而御宇内,吞二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19
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时间
(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20
秦朝灭亡的原因: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4、地理优势 5、民风彪悍,骁勇善战,名将辈出(白起 王翦) 6、招贤纳士、知人善用(商鞅 张仪 李斯) 7、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6
先后: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7
北至长城
西
到
东
陇
到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海
南到南海
秦 朝 的 疆 域
29
30
秦国灭亡的原因:
前文提到: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 集权制度,那为何秦朝还会迅速灭亡。其 速亡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是郡 县制导致秦国迅速灭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1
秦国灭亡的原因:
7、分封制——郡县制
“秦之失,在政,不在制”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焚书坑儒”
可以说,经过暴力打压,士阶层已经丧失了对秦朝 的信心,他们由本该担任的润滑剂角色,而变为了 掷向秦朝的燃烧弹。士心不附,与将心不附(章邯 投降项羽)一样,成为摧毁秦王朝统治的最后两根 稻草!
28
秦国灭亡的原因:
6、对待六国遗民的“殖民”统治和族群歧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客观上:六国遗民对于秦国的国家认同感没有建立, 统一的国家之下危机重重,根基不稳。 主观上:秦国粗暴对待六国遗民,不仅没有完成新 政权建立后急需的“民族和解”,反而在六国遗民 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秦国灭亡的原因:
3、地方武力缺乏 、政府运作失效
思考:秦国的虎狼之师为何抵不过农民武装?
26
秦国灭亡的原因:
4、没有建立一个与封建王权契合的主流意识形态
——五德始终说 ——搞封禅大典 ——师今师古之争
思想专制:治国之道:使臣民忠诚
27
秦国灭亡的原因:
5、丧失了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33
34
秦国灭亡的原因:
9、统治阶层的腐朽
秦始皇
“千古一帝”还是“暴君”?
35
秦国灭亡的原因:
9、统治阶层的腐朽
秦二世:昏庸残暴、骄奢淫逸、听信奸臣
“指鹿为马”—— 赵高
36
37
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启示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发扬民主,防止独裁。 3、与时俱进,推行改革。
38
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及启示
12
13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①建立皇帝制度: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1:皇权至上 表现2:皇位世袭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4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②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各司其职,又互相 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 终军国大权完全操控在皇帝一人手 中,确保了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应一分为二的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 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秦国完全废除 分封,也导致了农民起义时,皇帝孤立无援。
32
秦国灭亡的原因:
8、传嫡制度不完善 “沙丘之变”——导致大秦帝国国势急转直下,直 接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胡亥继位——使得秦王朝政权的合法性受到致命的质疑
--李白《古风·其三》
4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 乱频仍,人民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各国竞争,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有效变法()
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历经100多年);
3、几代商鞅变法君主的励精图治,(繆公、孝
公、惠文王、昭襄王)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4、严以修身,拒腐防变 。 5、法制德治,相辅相成。
39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40
谢谢大家!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