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复习(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金议和 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② 南宋-元 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重点突破
寇 准
宋 真 宗
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渊之盟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 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岳飞班师后不久,被解除了兵权,投入监狱,1141年的除夕之 夜,被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以谋反的罪名杀害——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同 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 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乘 胜和金人讲和。
韩世忠替岳飞鸣不平,曾 质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 罪时,秦桧竟厚颜无耻地说 “虽一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极 影响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 将不专兵,兵无 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 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考点4:辽宋夏金元—战与和

西夏


金③ 金灭辽

西夏
古 金
蒙古灭西夏
蒙古(改元) 元灭南宋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
重人点教突版七破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影响?
年级下册
政治统治: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
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积极 和社会的安定。
影响 社会风气: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
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
课程 标准
考点1:辽宋夏金元—政权更替
西 夏
辽 金 1125-金灭辽
蒙 西夏 古 金 1227-蒙古灭夏
蒙古 (改元) 1276-元灭南宋

北宋
1127-金灭北宋
南宋
1234-蒙古灭金
南宋
1279-实现统一
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少数民族政权
建 立 顺
辽 契丹 10世纪初
(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 海 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商 外 (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业 贸 (3)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在广州等地设“蕃坊”“ 易 蕃市”、“蕃学”
(4)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 因 携带不方便;造纸业和印刷术的发展 纸 概 (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 币 况 上最早的纸币
力;取消节度使税收权财力也,收设了 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重人点教突版七破年级下宋册 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
皇帝
强化君权
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百官
削弱 相权
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
总体方法:分化事权
1、设 参知政事 若 干人,位同副相,与 具 宰相共执行政权。 体 措 2、由 政事堂、枢 施 密院 和三司使 分 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政权和财政权。
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 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 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 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 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
重人点教版突七破年级下册 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杀害岳飞?
魏晋南北朝(出现南移趋势)→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北宋(南方经济呈超 过程
越北方势头)→南宋(完成转移)
考点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均获得快速发展 表现
(2)宋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中国 影响
古代对外贸易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向南方转移
名词解释
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 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人口和粮食产量是不是在全国名 列前茅。
重点突破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宋时,北方人民抗击契丹、党项、女真等族,长期战争。南 宋时,宋金达成协议,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北宋 汉
960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上京临潢府 东京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汴京)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局部统一
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
序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
元昊
兴庆府
政权,统一 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金 女真 12世纪初 阿骨打(金太祖)
会宁
南宋 汉 1127年 赵构(宋高宗)
(2)南宋时(会子/关子),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 行的货币,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 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基础; *造船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为海外 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阻断了陆 上贸易通道,促使海陆发达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经济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作物 棉花种植区在南宋时期,由广东和福建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 纺织 ①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一带丝织生产发达 工 业 ②棉纺织业: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业 制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 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 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重人教点版突七破年级下册
如何评价宋金议和?
对北宋来说——
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来看——
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有利于和 平局面的出现,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 促进了民族交融。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 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内 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影 响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重人点教突版七破年级下册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辽与北宋的和战
你支持哪 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 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 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北宋
金灭北宋

南宋
蒙古灭金

实现统一

南宋
序号 双方
事件
(2)辽太宗时期: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冲突不断。 (3)宋太祖时期: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概况 (4)宋太宗时期:防御政策
① 北宋-辽 澶渊之盟 人物:寇准、宋真宗;影响:宋辽保持和平局面 ② 北宋-西夏 宋夏和议 夏对宋称臣,北宋给夏岁币;议和后,宋夏榷场贸易兴旺 ③ 北宋-金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① 南宋-金 岳飞抗金 岳飞:郾城大捷;议和: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分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 和 平 )
北方人民不愿受金人的奴役,纷纷逃往南方。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技术
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 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③政府注意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作物生长
重人点教版突七破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南移



纺织中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二单元复习(一)
第7课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时空览史
辽宋夏金元时期
·知识架构
主题线索
阶段特征
制度创新 经济重心 民族关系
海外贸易
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临安(杭州)
元 蒙古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
成吉思汗
忽必烈
考点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重点突破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控制兵对收军了 军事上: 队的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在中央皇:权大分大化加事强权了,削弱相权。权分了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频 在地方: 繁调动;设置通判分化知州权
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水平高,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业 ②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考点5:宋代南方经济的的发展
商 代表:开封、杭州 业 突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都 突破空间限制:城市中到处可开设店铺,乡镇出现草 市 市(“市”“坊”界限打破)
图解历史
图片解读
解读:金、西夏、南宋三个政权 并立。宋金对峙,在较长时间内 ,双方和平相处,客观上为江南 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 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
考点5:宋代南方经济的的发展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秧马
农 粮食 ①耕作技术:秧马 业 作物 ②作物:北宋时,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行省制。 唐朝中期开始南移,至南宋完成。 民族政权间 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设立 市舶管司理海外贸易。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 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的偏安。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3:重文轻武的政策的措施
重点突破
措施
①重用文官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表现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 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 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北宋纸币铜 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 子铜版拓片
考点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时间 从 唐中期 (安史之乱后)开始,到 南宋 时最后完成 方向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经济因素: 原因 (2)社会因素:
(3)自然因素:
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北方长期战乱,对经济造成破坏;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政府倡导与重视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景德镇
制瓷中心
苏湖熟,天下足



临安,今杭州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最终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历史线索
辽宋夏金元时期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蒙古族
满族
• 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 统一
分裂
来自百度文库
统一
• 特征
特征
特征
中国封建社 会的鼎盛
中国封建社 会的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