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沙福敏2004.5.
谈“新课程新理念新观念”
谈“新课程新理念新观念”——读《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感新平小学侯建华改革与发展是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标志着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基础教育以其基础性、全面性和普及性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深刻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因此,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
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深知肩上的重任,更应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努力。
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变学习方式,改革课程管理政策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中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的弊端提出具体目标,新课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功能的改变是根本的改变,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功能存在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地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功能这一根本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_关于构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新理念的思考
过时,教师在新课堂上还是要讲的。
这里的讲不是“一言堂”,也不是“满堂灌”,而是看准时机的“点睛”之作。
那么什么时候是时机呢?笔者认为:第一,讲在学生议论肤浅时。
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让学生谈论《将相和》的故事。
学生甲说:“廉颇太倔了,眼光和气度不像个大将军。
”学生乙说:“蔺相如是做人的楷模,有胆有识,即使别人误解自己,他仍不生气,以和为贵,顾全大局。
”学生丙说:“赵国国王也太轻率了,蔺相如仅凭救驾维尊一件事,就能拜为相吗?也难怪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廉颇将军忿忿不平。
”学生都在故事中人物的为人上谈论不休,不能深入故事的实质,达不到更深的认识。
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点拨:将相和之所以能和,说明他们二人都有以民族利益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如此“点睛”必不可少。
第二,讲在学生争论不休时。
目前,青少年因上网荒废学业的事比较多。
针对这一现象,某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关于网络的利弊问题。
有的学生说了上网于自己的学习受益匪浅,网络是一个百宝箱。
而有的学生则以现在社会中黑心老板的存在、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加上网上有各种未满十八岁不宜的网页和令小青年废寝忘食的网络游戏等为理由,对网络大加否定。
一时各种观点对立,针锋相对、群情激昂。
一节课不可能就这样争论下去。
此时,教师应刹车点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看你怎样去利用。
使用得当可让你在前进路上劈荆斩棘,使用不当可让你的未来蒙上浓重的阴影。
第三,讲在学生理解有误时。
在“创造生命的价值”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讨论有关大学生张华奋不顾身抢救落入粪坑内的老人而自己身亡一事。
课堂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大多数学生认为:国家耗巨资培养张华成材,年纪尚轻,其生命对社会的奉献应是不可估量的,而他却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去救一个风烛残年、毫无奉献价值的老人。
这是他自己的损失、社会的损失、国家的损失。
这种错误认识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众多人对这事例的价值评价。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立即加以引导:我们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生命息息相关,积极地把我们的生命与周围的生命相融汇,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而美丽,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新课标 感悟新理念--------------2012年8月潍坊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学习新课标感悟新理念-----2012年8月参加潍坊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体会营丘镇阿陀小学刘希梅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全新的认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一、通过学习,明白了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新变化。
修改稿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有十个方面: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数学观的变化,基本理念的变化,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双基”变“四基”,设计思路的修改,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课程目标的修改,内容标准的修改。
总的来讲的变化是:教育理念:知识为本—→育人为本;课程目标:双基—→四基;两能--→四能;内容。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源于生活。
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如《吨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吨,建立吨这一概念。
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方法:结果—→结果+过程。
三、通过学习,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思考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师的语言、动作方面,都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很喜欢学习数学,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向往,学生的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精神大餐。
教师《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9篇
教师《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9篇教师《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1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
现在,仍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认识,提出以下几点对新课改的认识。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
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认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
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
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
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
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
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切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学习《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有感最新的“新课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改革的精神,成为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生命力。
在暑假来临之际,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这本书,它大量的理论与生动的实例有机地相结合,引领我们向新课程改革之路探索前行。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自己学习本书后,对新课程中语文课堂行为的几种变化的理解。
一、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新课标中界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就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把文与道,读书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谁都知道,人文素质(即爱国主义感情、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况)不仅是人生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前提。
注重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落实,努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开辟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语文课程生机勃勃”也是课程内容的又一革新。
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不限于课本,要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展览馆、名胜古迹、风土民情、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新课标还强调综合性学习,跨领域学习。
数学、外语、音体美也都是学习语文的资源,这就打破了语文学科中心论。
另外,课内还应体现语文课程特点,努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像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又是一种实践的能力,作为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等。
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新课标倡导组织文社、办小报、出专刊、朗诵会、辩论会、演讲比赛、读书交流、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热点问题讨论等,用以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空间,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一、引言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作为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的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师需要紧跟教育变革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
本文将对新课改基本理念进行集锦,以供小学教师参考。
二、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1. 学生主体性: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小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目标导向: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目标。
小学教师要以学科标准为导向,科学设置学习目标,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并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驱动: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小学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搭建解决问题的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质疑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多元评价:新课程改革鼓励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教师应通过观察、问卷、作品、调查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学习态度,实施个性化评价,鼓励每个学生发展潜能。
5. 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
小学教师应注重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倡导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 资源整合: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进行资源整合,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小学教师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信息技术资源、实践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促进他们跨学科、综合地学习。
7. 教育公平: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公平,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学习《教学新理念》心得领会(二篇)
学习《教学新理念》心得领会《教学新理念》是一本介绍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它以一种新颖而全面的视角,介绍了教学领域中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思路。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教学的认识有了深刻的提升,认识到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我对《教学新理念》的一些心得领会。
首先,书中介绍了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类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
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个性化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智能类型,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方式和评估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非常重要。
其次,《教学新理念》还讨论了学生主导学习的概念。
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
而学生主导学习则是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主导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被动听取到主动探索,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另外,《教学新理念》还强调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互动式教学则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来促进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互动式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习更加深入和有意义。
还有,《教学新理念》还介绍了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的理念。
传统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则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和获得新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学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知识和真实世界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最后,《教学新理念》还讨论了评估的重要性。
贺胜中学“树立新理念,落实新课标”活动小结
2006秋贺胜中学“树立新理念,落实新课标”活动小结我校共有专职任课教师41人,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科配套不合理,教师知识老化现象严重,针对这些情况,在06—07学年度的“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的活动中,我校根据区教育局的文件指示,结合我校实际,踏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成绩,也有不足,现小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在接到区教研文件后,学校领导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欲借此次东风,力求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
为此,学校召开了行政会,成立领导专班,校长亲自挂帅,全权由教务部门负责组织,对行政领导进行了分工,职责明确,责任分明。
10月6日,我校由教务部门组织召开了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对各教研组备课组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讨论通过了此次活动的具体作法,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奠定了基础。
二、精心部筹活动伊始,教务处根据教研会议要求,制订了创新活动计划,利用每周一晚的各科业务学习时间,各备课组针对本学科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将创新活动与校本研究并轨,制订出了校本研究专题名称。
我们着眼于全局将此次活动分为四个时间段:9月26日—10月6日各教研组织本组教师确定教研专题,并进行论证。
10月17日—11月20日开展研讨活动。
11月21日—11月30日从每组参加活动的教师中各抽出1人,讲授一节法范课。
12月1日—12月10日各教研组上交讲课量化评分表,评课记录。
三、求真务实此次活动能否取得如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活动能否落到实处。
为此,教务处在协助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搞好工作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
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求真务实,力求最大的实效。
①确定了各科研究专题。
语文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数学组:新教材知识练习巩固巧设计。
英语组:如何变“哑巴英语”为“交际英语”。
理化组: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政史组:如何提高学生政治课的积极性。
体美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最新省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汇报:新课程背景下的新理念整理
4、值得注意的问题 鼓励和支持创新 ——不要成为形成创新能力的阻力 ——加强对潜意识、下意识和梦幻意识的注意 ——强调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正确处理记忆与创新的关系 正确认识客观试题的利弊 ——利:客观公正,比较容易批改 ——弊:知识琐碎,测试低级技能,鼓励猜题。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质性评价 1、传统方法 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如: 贴经——填空题 墨义——简答题 策问——论述题 诗赋——作文题 防止舞弊的办法:糊名制、誊录制。
2、进一步认清教师专业化成长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提出《关 于教员地位的建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 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 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 任感。” 在“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编制的《教师专业 标准大纲》中进一步明确:“教师的第一责任在于参与并帮 助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强调构成教师职域的教与学的专业性 内容及其基础知识,特别是强调知识的生成性理解与知识的 综合性利用;突出了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从 而改变了历来的教师形象。” 在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 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五、教科研转化为论文的一些技巧: 教师专业写作的条件
专业阅读 研究课堂教学
把阅读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并且进 行反思记录
1 专业文章的写作 如何选题? 写什么? 怎么写? 修改与投稿
如何选题?
过大的题目不容易写好,就算写出来也 是非常空洞的文章。如:谈素质教育、 谈X学科的教学等。 题目小一些容易把握,如: 《解读X概 念》、《X实验的分析与教学建议》、 《X节课的教学设计》等
实施新课程树立新理念
实施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在十年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了三次大的修订,义务段生物学课程新标准终于在2011 年12 月28 日颁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公布,所有生物学教师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标,努力树立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
一、树立正确、完整的课程观20 世纪末,我们的教育视野开始转向西方,大批的中国本土教育家到西方去考察、学习、参观,大批的“海归派”从国外带来大量较为先进的课程理念,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
自此,泰勒的课程理论方为大家所熟知,此时课程概念的内涵也大大扩展。
在泰勒的课程理论中课程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此时课程概念的内涵大大超越了教学,因为此时的教学仅仅是课程的实施。
十年课程改革,我们成果丰硕。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特别是这几年校本课程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剪纸、京剧、歌舞、地方戏、雕刻等等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程、走进课堂,轰轰烈烈,好有一番“你唱罢来我登场”之感觉。
如果一个学校不开设几门校本课程,就好像这个学校就没有品味、校长的办学理念就太落伍。
有的学校把家庭、工厂、社区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犹有一种穷尽一切、涸泽而渔,把社会上的一切都当作课程来开发的盲动,好像有一种把课程的内涵等同于社会的内涵之趋势。
看到、听到、读到这种种言论,心中多少感到有些诚惶诚恐。
笔者自认为社会是教育的上位概念,教育是课程的上位概念,谈课程要准确把握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还课程一个本来面目,给课程一套合身的行头,不要把课程当成一只硕大无比的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
课程改革实施了十年,我们应该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课程到底是什么、什么才能称的上是课程。
所以,建立正确的、完整的课程观,是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认识清楚的、一个绕不过去的概念。
新理念 新方法 新突破——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与体会
新理念新方法新突破——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与体会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新《课标》的颁布,给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送来了缕缕春风。
在新形势下,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主动领悟新课标精神,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观念面对新课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升华教育理念,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二、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
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需要思想品德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
三、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老先生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学习,而不是看老师讲课。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求思想品德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杨振宁讲,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不少;常常是就多种多样的问题和学生研讨,启迪学生的思维。
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得不出结论。
就是这种初看无序、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
究其原因,与强化问题意识不无关系,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新章节改理念下有效教学
我们认为:
1、学生关于世界的现有观念(有关知识)并 不总是能够通过直接讲授(告诉)的方式加以 传授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亲自体 验知识建构的过程和结果。
2、学习者处理知识的方式和知识本身同样重 要;(渔和鱼的关系)
3、过去直接告诉的方式类似于“填鸭式”, 不利于“人”的成长;
美国社会学家杜波依斯表述了他的信念:“所 有真正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木匠,而是使 木匠成为人” ;
四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年龄、能力、心 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式的重要基础。
五是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
(四)教学评价要完善
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 主体性的统一。
1、发展性
发展性是指在评价观念上,确立“为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而评价”的基本观念,即让一切评价 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或测验中,过度地强调 了前两个类别:知识(记忆)和理解(材料的 转化),很大程度上忽略涉及复杂思维的后四 类的培育。
如:我们教材上的问题经常是“知识类问题” (《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后第四题:默读课 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 “音乐之都”的——看似“分析性问题”,但 却是一个“知识类问题”;可以转化成“评价 类问题”)
组织学生拟订调查提纲,对经历过“大跃进”、 “文革”的长辈进行访谈,并在课堂上交流、 讨论,认识这段历史的原因及危害。(历史与 社会课程标准)
2、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尽量以具体的、 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 行为本身、行为条件、行为结果。
重结果,忽视过程;
较适宜陈述性知识或简单技能的强化,没有兼 顾到对一些重体验、审美品质学科的学习,不 利于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品质;
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法——新课程学习体会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课程学习体会发表时间:2009-11-03T16:29:01.60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第9期供稿作者:罗德辉[导读] 灵活运用有效的辅助手段。
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师创造性与灵活性表现的主要形式罗德辉 (乌兰县第四中学青海乌兰 817100)【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充分了解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使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地理课堂营造成一个和谐融洽、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地理课堂;愉快教育New Curriculum New Philosophy New Method--Stud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new curriculumluo dehui【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ains how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to enabl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fully in the classroom. So that the classroom teachers, speaking, listening, was changed to student-centered, so that students become masters of the classroom,the geography into the classroom to create a harmonious, positive teaching atmosphere pleasant. 【Key words】Geography classroom; Pleasant Education 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让枯燥的地理变得活起来,使学生易于接受。
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关于构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新理念的思考
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关于构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新理念
的思考
蒋丽萍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05(000)009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蒋丽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泽国第二中学 3175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树立教学新理念掌握教学新方法——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一些思考 [J], 张毓麟
2.实施新课程必须树立辩证的教学新理念 [J], 严文禄;周建华
3.树立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新理念 [J], 王小波
4.学习语文课程新课标树立语文教学新理念 [J], 王云涛
5.树立教学新理念,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J], 孟兰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新理念学习心得体会1周六和三位同事去日照外国语学校参加了所谓的“《新理念》、《新课标》、《新课堂》暨中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会上听取了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毛洪其老师的《苏州园林》及其他的讲座《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有效性》,还有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的教授袁志勇执教的示范课《段落写作入门》,因为时间关系,他的讲座《论有效教学》就没来得及听,很是遗憾。
毛洪其老师把《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了:1.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故园的深情;2.学习文章“目录分解式”的介绍方法。
课堂上毛老师紧紧围绕着这两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老师的角度看,很好的完成了这两个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了毛老师对教材文本的深度挖掘,印证了他的“任何一篇文章我都当作美文来读”的教学理念,也呈现了一种语文个性化解读教学的模式。
但是,如果放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并不很认同毛老师的这堂课的。
如果说要认同,那也只能是在学生已经按照常规教学来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的“再赏读”教学。
从毛老师的目标确定来看,本堂课更像是赏析课。
我们不否认作者当年写这篇文章时,确实是怀着对故乡故园的深情,而正是因为这深情,作者才想把苏州园林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知晓。
正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学,况且,教材在选编这篇文章时,题目由原来的《拙政诸园寄神眷——谈苏州园林》改为了《苏州园林》,目的就很明显的是当作了说明文来安排的。
所以,我更赞成把本文当作说明文来教。
另外,我从网上查阅了本文大量的教案,也都是按照说明文来设计的。
我为什么也要强调按说明文来教呢,因为这篇文章历来是说明文文体考试的典范。
如果老师不按照这种文体来教学,在考场上,学生是要吃大亏的。
没办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还是更多的为了考试而教的。
有一点,需要声明,其实,我是非常的欣赏毛老师的这种教学理念的,但是,因为考试的脚镣带在脚上,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是很难彻底放得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玩具市场75%低档商品是中国提供的。 技术含量:中国为10% 国外为70%。
案例二:《芭 比 娃 娃》 商场售价10美元 到岸价格2美元 生产者1美元 材料65美分 交通与管理者1美元
加工者3.5美分(2.5元人民币)
可发声地球仪
美国商场88美元 16美元(毛利) 美国外贸72美元 32美元 香港公司40美元 20美元 广东外贸20美元 5美元 广东江苏15美元 4美元 工厂12美元 3美元 中国玩具占据世界市场70%的份额
$(单位:10亿)
37.98
36
30 24 18 12 6 6.07 11.31 设备费用 20.89
编程费用
80年
81年
84年
87年
90年
1980---1990年美国国防开支数据处理费用 编程比设备10年十倍
科技差距: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 占有世界互联网的
4.7% 50%;
高收入国家占世界人口
16%, 占有了世界 90% 计算机主机; 1/3 。
高科技装备 (基础)必须由 高科技素质的人才(保障)驾驭:
爱国者防空导弹发生了三起误射事件 1973年埃及引进了萨姆—6、萨姆---7等防空导弹,
击落了89架以色列战斗机,同时 击落了69架本国战斗机。
引进和自主开发高科技装备并培养锻炼高素质人才是根本。 完善的侦察、情报手段、强有力的电子干扰措施、从战略级 到战术级的空袭兵器、反辐射导弹诱饵及各种识别系统、 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体系。 海军实力:访问美国、关岛、新加坡(石油运输线)
人力资源开发与知识发展:注入知识的创造、获取、 吸收、传播、使用. 由投入要素驱动=====知识技术驱动。 建立最大型的知识社会
人力与知识转化为财富。
软实力(哈佛大学约瑟夫奈世纪90年代提出的),
指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的感召力、 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能力、运用利用国际组织的能力。 软实力与硬实力同等重要,两者不能失衡。后者 是前者的基础. 是像信用一样积蓄起来的,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形成 的。
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家都下大力气抓教育改革,如,日 本文部省颁布了《学习指导要领》(相当课程标准)、 韩国教育部颁布了《韩国教育》(第六次改革目标)。
案例一:“为了想像的权利”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母亲,因为 女儿认识了字母“O”而起诉幼儿园. 向幼儿园索赔款1000万美元.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背景一: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科技含量 的竞争 世界科技实力强国排序
第一类: 科技强国----美国;
第二类: 科技大国----英、德、法、日; 第三类:中等科技国家----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 第四类: 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 欠发展的是中东、拉美。
非对称较量(地面防空某部指挥官杨学锋)
学习新课程
树立新理念
沙福敏 2004.5
背景:研究教育改革,必须先弄清背景.(价值意义)
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一、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 背景一:国际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 背景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原则的确 与实施。
按人口计算,美、加是中、泰互联网占有的100----200倍。
美国目前在校留学生有491亿,占全球留学生的
外商投资出口1989年 9.4% 2002年 52.5% 2003年54.1%(前三季度)
中外五百强企业对比
总资产: 销售收入: 是100 与 0.88 之比, 100 与 1.74 之比, (0.88%) ; (1.74%) ;
案例二:中国的交通管理
《世纪大讲堂》
道路是资源,供人享用、供人使用的资源,使 用权是应该平等的。 解决的基本思路:人的通行问题,而不是小汔 车的畅通问题。也是人本主义。 首要的问题是公共交通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3年10月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资产利润率: 100 与 20(大约)之比, (20%左右) ; 人均利润率: 100 与 10(大约)之比 ; 人均收入: 100 与 10以下之比 ;
中国五百强的研究开发费用是国际五百强的1.38%.
中国应以五大战略构建中国的发展观
人力资源开发、知识发展战略、政府廉洁、开放战略、 国防发展五方面。
知识、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它生产 要素贡献率的 总和.
知识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的土地、劳动力 工业经济时的材料、工具、资本
知识、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
二十一世纪:主要依赖人的高度文化素养、 科技素养、人文素养。 (硬实力与软实力)
案例一: 中国可称为世界玩具工厂,但卖的多赚的 少。出口约80亿美元(相当于650亿人民币, 中国全部出口约3000亿,占1/5),利润微薄。 (以上数据为2002年11月公布的。)而来料加工占95%。 深圳有 6000家玩具企业,85%为出口企业, 对象为美、日、欧,是我国五大支柱产业。
宏观、全局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局部的、微观的 领域一定要服从全局的变化 。 教育是整个国家的一个局部,必然发生这种变化 。
教育部提出新的课程改革,核心、灵魂 同样是“以人为本”,教育领域就是 “以学生为本”。
教育改革浪潮已是席卷全球的大事情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人才是今后提高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 关键。 现象:各国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从里根当总统时就号称要当教育总统,到老布什(曾召开全 国各州州长在弗吉尼亚大学举行了“教育首脑会议”,提出了 《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小布什也都说要当教育是总 统.多多少少提出了一些教育改革的法案,约数百份之多;
背景二: 按国家一切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办教育 案例一:《危机管理》提出新的发展观.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政治、文化、思想方式 的全球化。带来了人的思考、人的理念的变化。 1、经济增长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要同步(谐调发展); 3、人的生命与健康是第一位的; 4、农村问题是重要的问题。 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