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着教育研究者们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重视游戏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同伴协商作为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一种,能够了解每个幼儿自我表达的意愿和能力,能够了解他人和自我的思维方式,共同进行社会交流。5-6岁的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需要在足够宽阔的场地中,利用不同策略进行交流,与同伴进行意愿上的协调,达成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情绪。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某幼儿园大班幼儿30名,利用自然观察法进行为期6周30天的观察研究。在观察期间研究者对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进行客观详细记录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协商内容以协调意愿为主;2.协商策略以“自我为导向”,指挥命令他人为主;3.协商结果主要以协商成功为主,协商失败较少。4.协商的主体情绪以积极情绪为主,依次为中性情绪,消极情绪占少数。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从幼儿、家长、园所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培养同伴协商能力的教育建议为教师适时介入,有效支持幼儿协商能力的发展;2.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家庭环境中渗透协商能力的培养;3.幼儿园应进一步重视协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关键词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同伴协商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mportance of games for young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As a kind of peer-communication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peer negotiation can understand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of each child to express themselves, understand the way of thinking of others and self, and conduct social communication together.In the construction games, children of 5-6 years old need to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communicate in a sufficiently wide field, coordinate their wishes with their peers, achieve different results, and generate different emotions.
In this study, 30 young children in a kindergarten in Shanghai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observation research for 30 days in 6 weeks using natural observation method.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the researchers made objective detailed records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eer negotiation behavior of the toddler in the construction game.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1.The negotiation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games for the children in the senior clas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willingness to coordinate;2.The negotiation strategy is "self-oriented", and the command and order are based on others;3The negotiation results are mainly based on successful negotiation, and there are fewer negotiation failures.4.The main emotions of the negotiation are positive emotions, followed by neutral emotions, and negative emotions are in the minori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

s from three aspects: young children,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1. Educational advice to develop peer negotiation skills for timely teacher intervention and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consultation skills; 2. Attach importance to role models of parents, and infiltrate the ability to negotiate in the family; 3. Kindergarten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guidance of negotiation skills
Key words: children in senior class of kindergarten, constructive play, peer negotiation
1 绪论
1.1课题的作用与意义
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依赖产生的,根据心理学的演化,人类的各种社会早在农业时代之前就已经形塑[ Yuval Noah Harar:Sapiens,The Deborah Harris Agency and The Grayhawk Agency,2018:39-40]。 已有研究表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形成独立的人格。与此同时,社会交往在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兼具不可估量的作用。2012 年10 月9 日我国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由此可见,观察和研究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探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及内在规律,以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当前国内外有关幼儿早期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
同伴协商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还能塑造自己的认知空间。同伴协商作为幼儿交往行为的一种,协商这一过程的出现,是幼儿去自我中心化、同理心、语言发展、思维等发展的开始。同伴协商需要与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交流,这些交流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现在大多数的幼儿家庭是二胎家庭,孩子之间的密切交流仅限于家庭,很少与同龄同伴进行交流协商。淡漠对协商行为的重视,更多会发生幼儿发生抢、夺、摔等攻击行为,增剧消极策略的同伴冲突。同时,幼儿的同伴关系也在每一次的协商过程中不断形成,初步达成共识时,也会使幼儿发现同伴之间亲密关系建立的方法,知道与同龄人如何相处。学者陈莉在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研究中对三个班的幼儿进行了维持两周的观察,研究表明协商过程中幼儿能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需要,不断与双方达成共识,问题解决能力随协商过程一起不断提高[ 陈莉. 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可见,通过同伴协商,对今后幼儿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游戏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幼儿的认知、情感、个性等能力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探寻幼儿游戏与其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我国学者杨慧慧在其研究中通过观察大班幼儿游戏发现: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行为频率较高。学者郭英在观察创造性游戏时发现,同伴协商的次数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且游戏中会商量的孩子易发起同伴协商也更擅长协商。由此可见,建构游戏因其游戏过程的特殊性,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的发生。
本研究结合建构游戏与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特点,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同伴协商行为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帮助幼儿园一线教师更为深刻的了解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的表现,并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策略。
1.2概念界定
本研究主要围绕“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同伴协商行为”建立核心概念,主要界定的是“建构游戏”、“协商”和“同伴协商”以上三个核心概念。
1.2.1建构游戏
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检索,研究者发现国内有关建构游戏概念的界定主要从两方进行阐述。从游戏看,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一种;从区域上看,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划分中建构区一类。
学者郑宇冬(2018)[ 郑宇冬.建构区活动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以福州市L幼儿园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8]认为建构区是区域活动的划分之一,建构区活动是指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和足够的建构材料投放,幼儿能自主选择且与材料互动,充分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董旭花(2009)认为建构游戏是通过幼儿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想象构造物体形象的游戏。[ 张阳.大班幼儿结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幼儿教育词典》中将建构游戏界定为“儿童通过操作各种材料(积木、积塑等)进行物体构造的活动”。[ 王中民.幼儿教育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M],2004,992.]《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结构游戏的概念界定为:幼儿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积木,积塑,金属材料,沙等)进行的各种建筑和构造游戏.[ 贾卫红. 3-6岁幼儿结构游戏中专注力表现的特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王囡认为建构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和利用建构素材(积木、积塑、石子等),创造性地构造一定的物体形象来反映或预期生活的一种游戏[ 王囡.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从以上的研究显示,建构游戏主要是以幼儿为中心,提供不同材料使幼儿能进行想象、操作进行的游戏。本

研究主要是发生在室外进行建构游戏的观察,因此,研究者借鉴学者龙蓁蓁结合安吉游戏将户外建构游戏的界定作为本研究中建构游戏的定义:幼儿主动发起的在户外自然运动场地进行的,使用低结构材料通过一定的建构技能独立、自主进行建构的游戏。[ 龙蓁蓁. 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时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1.2.2协商
《现代汉语词典》将协商定义为是两人以上遇事能共同商量并能取得一致意见。学者陈莉在研究中将协商定义为是人们通过信息交流,需要相互协调观点和行为以取得一致意见的行为过程。[ 陈莉. 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学者王虹将协商定义为:在认知交流与冲突中,人们通过信息的交换来协调他们的需求、观点和行为,并努力达成共识的动态行为过程。[ 王虹. 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同伴协商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Har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者,指出人机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协商能力。《美国传统辞典》将协商定义为是通过与他人讨论和安排达到同一个目标。[ Berlin Jonathan W. The fundamentals of negotiation.[J].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adiologists journal = Journal l'Association canadienne des radiologistes,2008,59(1).]社会心理学家 Clarke 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协商是人与人之间的谈判过程,希望达成更大的协议时获得建议[ Roger Clarke,Fundamentals of Negotiation,Visiting Fellow,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Version of 9 October 1993.]。Trenholm & Jenson认为,协商是志同道合的人利用沟通来达到目标和促进合作的进程并且强调了协商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方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沟通技能[ Sarah Thenholm & Arther, Jense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1992,518-520.]。
综上,海内外的研究者从不同领域和角度解读协商的定义,其中统一相同点是强调了协商是一种过程性的动态行为,需要两者及两者以上进行其目的是相同的。可见协商这一行为从语言、思维、社会等角度都有密切关系。
1.2.3同伴协商
同伴关系是同龄人或是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1):62-70.]。同伴关系的良好建立对幼儿身心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学者张文新[ 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33.]认为同伴关系是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之间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促进的关系,指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而来的人际关系。本文赞同学者张文新的界定,故同伴协商主要是以认

知与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的人际关系。
2 文献综述
2.1建构游戏相关研究
2.1.1建构游戏的特点
学者王囡将建构游戏的特点的分为三个,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活动、操作活动和造型艺术活动。丁海东(2013)在《幼儿园游戏与指导》中指出结构游戏具备两个特点:第一,与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第二,结构游戏是以构造和建筑为活动基本的活动,其具体表现为结构游戏必须有物质对象以及建筑和构造的基本操作。华爱华(1998)在《幼儿游戏理论》中将结构游戏的特征归纳为三点,即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室外建构游戏将原有建构游戏在场地、价值上的特点进一步的扩展,英国有关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研究认为,户外游戏较室内游戏有着更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张莅颖,张世锋. 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的理论与实践[J]. 学前教育研究,2010(08)60-63]学者胡静奇结合安吉游戏提出室外建构游戏特点:通过建构来发展运动,在运动中学习建构,运动与建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胡静奇. 户外建构游戏的安全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建构游戏随着研究者的方向不同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根据本研究的方向具体提出以下室外建构的特点:一是建构空间满足幼儿需要。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能培养幼儿迁移的能力,将二维平面图纸迁移至三维立体空间,培养幼儿思维的延伸性。足够的空间能让幼儿有更宽广的行动空间,不受限制。二是以幼儿游戏主体。室外建构游戏主要以幼儿为中心,其中主题是由幼儿之间协商确定,搭建作品由幼儿分工合作完成等一系列行为体现幼儿自主性。
2.1.2建构游戏对幼儿的价值
华爱华(2015)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指出,结构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建构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学者游静(2016)[ 游静.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幼儿探索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在研究幼儿认知水平对幼儿探索行为的影响中发现,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的探索行为频率较高,能够独自进行系统地观察、感知觉探索、遇阻思考、讨论与交流等等。
通过上述学者的相关研究,建构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起着有效重要的作用,幼儿在形成自己认知图示的同时其他相关经验也随之发展。
学者张阳(2019)认为建构游戏是幼儿将个人经验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