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困境及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困境及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人群,其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们可能面临着信息泛滥、网络依赖、虚拟空间中的匿名性等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对其网络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些困境,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来加以解决。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困境1.信息泛滥导致认知混乱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泛滥给大学生的认知带来了混乱,他们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言论,并且缺乏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
这使得他们在网络中容易受到谣言和不良信息的影响,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辨析和抵制。
2.网络依赖导致沉迷成瘾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网络沉迷成瘾的问题。
他们整天深陷于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和交往,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这种沉迷成瘾的现象,往往是源于缺乏网络道德素养和自我约束能力。
3.匿名性导致缺乏责任感在虚拟空间中,大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匿名的形式进行言论和行为。
这种匿名性使得他们在网络中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甚至做出了一些违背伦理和法律的行为,如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
二、对策研究1.建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困境,应当从教育入手,建立起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辨别信息真伪,如何抵制网络诈骗和谣言,如何维护网络环境等。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宣传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比如举办网络道德主题讲座、举办网络道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
3.加强网络依赖问题的治理针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爱和引导。
可以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团队,对那些有网络依赖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他们摆脱网络沉迷成瘾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包括学习、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
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举止,关乎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明程度。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培育对策。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现状分析1. 沉迷网络,游戏成瘾随着网络游戏的风靡,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甚至因此耽误了学业。
他们整天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2. 泛滥的网络暴力在互联网上,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某些个人观点或是情绪化问题,容易发表一些语言攻击性极强的言论,恶意攻击他人。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网络道德,不仅破坏了网络环境,也伤害了他人的感情。
3. 盗版盗唱现象普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音乐、电影等娱乐产品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一些大学生为了图便宜,频繁下载盗版音乐、电影等,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违背了网络道德。
4. 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在互联网上,大学生经常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上传和分享,他们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不断增加。
这对于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安全构成了威胁。
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大学生在网络道德素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网络环境和风气。
亟待采取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二、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对策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文明意识和道德素养。
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网络道德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强调网络言行需要负责任,涵养网络良好风气。
2.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学校可以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做出清晰的规定,对于违背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简介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互联的时代,网络素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网络素养水平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一些提升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调查结果根据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网络使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熟练度,能够完成日常学习和生活所需的网络操作。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网络素养不足的表现,如在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辨别、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
现状分析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其网络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网络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升策略1.设置网络素养课程:大学可以针对网络素养薄弱的学生设立专门的网络素养课程,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利用能力。
2.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保护学生的网络数据安全。
3.强化网络伦理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和伦理意识,避免网络上不良行为的发生。
4.鼓励参与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网络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实践经验,增强网络素养水平。
结语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网络素养课程设置、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强化网络伦理教育以及鼓励参与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长网络素养提升
家长自身也要提高网络素养,了 解网络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学校层面的对策
1 2 3
开设相关课程
学校应当开设网络素养相关的课程,教育大学生 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并培养他们的网络 道德和伦理观念。
建立健康网络环境
学校应当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例如 建设校园网、提供安全的网络服务等,以鼓励大 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研究目的和方法
要点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 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网 络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要点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 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 文献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问 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 其网络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访谈法则通过对部 分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其网络素养的实 际情况及其面临的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教育 引导,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全面、研究方法相对 单一等。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 还可以深化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培养机制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途径和对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导致身体健康
状况下降。
CHAPTER 04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方式。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网络素养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主要途径。
与此许多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却并不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脱节。
许多高校学生沉浸于网络世界中,无法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他们在网络上花费大量时间,忽视了真实的社交和学习机会。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增加,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许多高校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对于网络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缺乏网络伦理和道德感。
在网络世界中,一些高校学生存在着诸如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隐私等不当行为,这与网络伦理和道德观念不足密切相关。
缺乏网络信息评估和筛选能力。
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如此之多,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许多高校学生缺乏对于网络信息的评估和筛选能力,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存在这些问题呢?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网络素养教育并不是重点,学生更多地接受的是传统的学科知识。
导致他们在网络素养方面的欠缺。
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对于孩子的网络教育,对于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管不够到位,使得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是社会环境的问题。
当前社会网络发展迅猛,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落后,导致了一些网络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滋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呢?是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学校应该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增加对网络安全、信息评估和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内容。
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是指学生对网络知识、技能、价值观、安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背景不足。
我国高校教育的重心长期以来一直放在“传统学科”的教学上,相对缺乏对网络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系统培养。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网络素养的教育,但是由于对新型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教学成果并不显著。
二、信息饱和。
尽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加繁杂,但相对地,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和分辨能力却降低了。
例如在社交平台上,学生不断接收信息,看似充实但不经过好好分辨思考却会产生错觉,进而误导自己的思想导向。
三、对网络安全缺乏认知。
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网络病毒和诈骗等网络犯罪的威胁。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了解不足以及缺乏对于网络互联网等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四、学校管理不到位。
综上所述,学生缺乏有效网络素养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也无法割裂开彼此。
要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应该从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向出发,增强网络素养培训的力度;同时,还应该鼓励高校加强教育机构与信息化设施、教育资源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现代化的资讯网络化教育管理。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高知识、高技能的大学生已成为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其网络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网络社会化建设的道德基础。
要使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生存的需要.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其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学生更是成为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
在网络背景下成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将承担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
由于目前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素质的内涵关于网络道德的概念,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见解。
综合起来,我们认为网络道德是指:在网络社会中调节网民与网民,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
网络道德素质则是人们在整个网络社会活动中(包括信息的获取、使用、制造和传播等)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它包括网络道德行为主体(网民)的道德认识能力和思维形式、道德情感和意志特征,以及网络行为过程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能力等要素。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一)过度迷恋网络而使许多大学生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身心疲惫、生物钟混乱,严重者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精力和体力透支,造成即使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还在眼前晃动,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网络综合症”。
长期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映敏捷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则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出现对网络的依赖和“网络强迫症”。
教师对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忽略的问题与加强培养的措施
教师对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忽略的问题与加强培养的措施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网络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网络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培养学生网络素养中忽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加强网络素养培养的措施。
教师忽略的问题1. 缺乏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在网络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诸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层出不穷。
然而,许多教师在网络素养培养中忽视了对学生网络安全的重视。
他们可能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安全教育,导致学生容易受到网络安全威胁。
2. 缺少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教育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常常是不可靠的。
然而,许多教师在网络素养培养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鉴别信息真实性的教育。
这导致学生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3. 忽视网络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现代社会,网络沟通和协作能力已成为必备的技能。
然而,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网络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他们可能过于关注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4. 忽略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在网络时代,网络安全意识对于学生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他们可能没有告诉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避免风险和威胁。
加强网络素养培养的措施1. 提供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应该提供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包括网络安全常识、密码设置、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
通过实际案例和教育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2. 强调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强调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如何辨别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网络信息分析的活动,帮助他们培养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3. 加强网络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我国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网络素养水平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普遍存在不足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网络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据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信息筛选能力差、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深入研究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促进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学生网络素养的原因,提出提升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强调高校应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同时建议建立健全网络素养评估体系,以期为未来高校网络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了解学生在网络使用和信息获取方面的情况,掌握学生网络素养的整体水平。
2. 探讨影响学生网络素养的原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育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从多个角度揭示影响学生网络素养的内在机制。
3. 提出提升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包括加强高校网络素养教育、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建立网络素养评估体系等,为提升学生网络素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4. 强调高校应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5. 建议建立健全网络素养评估体系,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为高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建议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已成为必备技能之一。
高水平的网络素养不仅有助于个人学习和发展,还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素养,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应时刻保持警惕,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首先,要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账号被不法分子盗用。
其次,要警惕钓鱼网站和网络欺诈等诈骗行为,学会辨别虚假信息,避免给自己带来损失。
此外,定时备份重要资料,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二、学会有效地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掌握有效地利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对提高网络素养至关重要。
首先,要善于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利用搜索引擎的筛选、排序等功能来快速获取准确的信息。
其次,要学会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此外,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掌握一些专业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培养网络人际交往能力网络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和娱乐的工具,还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网络社交活动,培养自己的网络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在网络上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
其次,要积极参与网络讨论和社交群体,与他人交流意见和观点,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另外,要主动维护良好的网络关系,避免不良言论和行为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
四、增强信息评估和批判思维能力网络上的信息繁杂且多样,大学生要具备辨别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发展批判思维,避免被虚假信息迷惑。
首先,要学会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对比不同观点和立场,形成自己的判断。
其次,要学会理性思考、提出问题,并批判性地评估信息的可信度。
对于一些热门话题和争议性问题,要多角度思考,避免被偏见和误导所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更为普及。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素养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及其原因。
首先,就现状而言,我国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普遍较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安全意识较低。
许多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于密码的保护、公共Wi-Fi的不安全等问题缺少足够的警惕性,随意使用他人账号或下载未知软件、插件等亦很常见。
二、信息获取欠缺。
学生往往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分辨有待提升,缺乏对信息的理性理解和评价能力,导致误信谣言、迷信不科学的信息等。
三、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学生对于网络版权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缺乏了解,常常存在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如无授权转载文章、使用照片等。
其次,造成高校学生网络素养普遍较低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教育资源不足。
相较于日新月异的网络科技,我国高校的网络素养课程、讲座等教育资源显得相对单一、滞后。
很多大学的网络教育只是简单的操作性培训,缺乏理论性、实践性深度结合的系统课程。
二、家庭教育影响。
很多家庭对于孩子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习惯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护,孩子在网络中不当的行为得不到体现和批评,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
三、诱惑和习惯。
高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受到现实环境和网络世界的诱惑和影响,诸如玩游戏、刷微博、看小说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学生们不可或缺的娱乐习惯,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娱乐中而非学习和探索。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普遍偏低,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多方面,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等各方共同协作,注重网络素养的提升和引导,让高校学生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规范网络行为,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养探索
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养探索
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养探索
随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日益重要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士气。
当前,一些大学生
对网络素养的认识和实践仍然非常有限。
因此,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生
的网络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总体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缺乏熟练,往往犯小错误,影响正常使
用网络;其次,大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对网络文化的
研究和理解也有所欠缺;最后,大学生的网络通信能力往往不完善,
在网络社交和交流中不够灵活。
为改善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引导他们更好地使
用网络,掌握合理的安全密码;其次,在网络社会无处不在的现代,
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他们作为网民的良好风尚;第三,要创新网络教育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好地理
解网络社会;最后,学校应开设更多的网络技术课程,增强大学生网
络通信能力,让他们具有良好的网络社交能力。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一个日益重要的任务。
学校应加
大培养力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使用网络,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
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了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如此众多繁杂的信息,对于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有待加强。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为,只有当大学生真正地有了信息意识以后,才能够自觉地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然而,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表明,我院的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还是较为薄弱,有将近90%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含义是不太清楚明白的,其中还有接近3%的学生觉得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可有可无的。
2.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参与者较少。
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都把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思政教育工作者组成。
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通常没有落到实处,我院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通常在学生课程教育和生活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并未专门开展关于有效获取、利用信息的相关教育。
虽然学校开设了信息素养教育类的选修课,但学时短,效果有限,学生不重视,导致有时选课人数不足,无法开课。
3.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利用率不高。
就目前我院的实际情况而言,并没有配备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专项教材,在图书馆里,仅有少部分的书籍是关于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
图书馆是提供学生获取大量信息和知识的平台,然后图书馆并未被有效利用起来,图书馆除了拥有大量的书籍以外,应包含信息服务功能。
然而目前我院有76.4%学生表示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以及信息资源了解并不是很多。
并且基本上大部分的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是借阅书籍和自习,使用到电子资源的学生是少之又少。
4.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种类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了,才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从而主动去获取相关的知识。
然而,对于就我院现在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来说,主要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少配合一些教育活动来授课。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出路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出路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
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几乎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娱乐、社交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与此网络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网络成瘾问题。
大学生长时间使用网络,容易产生对网络的依赖,造成对现实生活的疏远。
特别是一些网络游戏,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容易使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第二是信息过载问题。
互联网上信息的泛滥让大学生面临着过多的选择,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产生焦虑和困惑。
大学生在浏览新闻、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时容易受到一些消极信息的影响,对自己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是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问题。
网络虚拟空间的匿名性和隐私保护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的攻击。
一些有心人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对大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和羞辱,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出路。
一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校园广播、学生会活动、社交媒体等途径,普及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认识。
二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明确网络的使用目的,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并学会过滤有害信息,避免沉迷于网络。
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遇到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学校应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四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加强对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行为的打击,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友好性。
五是教育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课余活动。
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档资料
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1.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
网络作为一种无国界、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来说,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异类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湎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
此外,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弱,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去搜索一些宣传西方生活理念、意识形态以及色情、暴力等与社会主义文化相悖的内容。
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虽然不少学生只是抱着“看一看,不会对自己产生坏影响”的态度,但是,因自制力较差及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极易造成网络上大量不健康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的不良后果。
2.大学生迷恋网络以及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严重由于互联网空间到处都是新事物,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对网络的迷恋。
有的学生因为过分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上网精神亢奋,下网精神倦怠。
一次上网少则几个小时,多则连续几天,甚至疏忽了吃饭睡觉。
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因为吃不好,睡不好,导致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同时,有调查显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已不足为奇,曾经多次把网络上的文章下载下来当成作业交给教师的大学生占上网人数的50%左右,更有甚者在网络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这种现象不仅是表示个别学生的堕落,而且意味着学术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沦丧。
3.大学生网上不文明行为普遍在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网卡构成的这个“网络社会” 中,人以电子化高速运动“符号”存在,主体行为往往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
这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热情,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容貌谈吐被抛在一边,彼此之间因“大话投机”而频频联系。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一)
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的活跃度逐渐增加。
然而,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的提升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本文进行了一项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并综合分析了调查结果。
本文旨在揭示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正文:一、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频率和方式1. 大部分大学生每天都会上网,且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
2. 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脑、手机和平板等设备进行上网,以手机为主。
3. 大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娱乐,其中社交网络使用量较大。
二、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获取和评估能力1. 大部分大学生习惯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但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不够全面。
2. 大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评估能力有待提高,易受到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影响。
3. 大部分大学生在获取和评估学术资源的能力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的情况1. 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安全意识较强,能遵循常规的网络安全操作规范。
2. 大学生在网络账号密码设置、隐私保护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3. 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较差。
四、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文明素养1.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公约,网络行为基本符合网络道德。
2. 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行还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辱骂、恶意攻击等。
3.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网络虚拟身份的管理和维护意识,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欠缺。
五、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及建议1. 学校教育引导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意识。
2.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网络素养培训课程,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3.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网络素养评测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水平。
4. 大学生应主动参与网络安全学习和实践,增强自身的防护能力。
大学师生网络文明素养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大学师生网络文明素养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使用网络的人民群体中,学生的比例达23.7%,在网民结构中,年龄在20-29岁的青年占全体使用网络的19.9%。
由此可见,提升师生的网络精神文明素质对于净化网络氛围,改善网络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师生网络文明素养现存在的问题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日常割舍不掉的一部分。
青年师生已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力量。
因为他们正处于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网络信息龙蛇混杂,故现在部分大学师生网络文明素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就现下看来,大学师生存在的网络文明素质问题如下:网络认识意识模糊不清。
网络认知是指广大老师、学生分析和评价以及传播各类网络信息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部分老师及同学无法在短时间内搜索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多数学生仅满足于粗略阅读、懒于思考和浅尝辄止的网路学习环境,慢慢的缺失了规划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
除此之外,对于网络中存在的有害信息,尤其是色情网站,违法犯罪,电信诈骗等内容,一些师生的辨别能力不足,容易轻信及传播,给生理心理乃至道德造成极大冲击,不利于其自身养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网络公众平台发表不恰当言论。
大学生和青年教师正处于思想活跃期,经常在网络世界中活跃,所以师生经常会在网络上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留下自己的痕迹。
由于师生仍然处于三观的形成期,涉世未深,受自身认知的局限、法律意识的淡泊或者不法分子的恶意引诱,可能会在网络公众平台上发表不恰当的言论。
目前部分网络平台管理策略仍然处于正在完善的状态,偶尔会导致某些不良言论通过审核,发布到平台上。
部分不良言论极有可能在网络上发酵,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触犯法律。
网络交往规则意识淡薄。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
网络不仅拓宽了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交往范围,同时也简化了他们的日常需求。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资讯2017 NO.08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 技 教 育19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网络素养指的是用户在对互联网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并能够客观的分析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网络素养的内容比较多元化,主要包括网络应用分析能力、对于网络的识别洞察能力、对网络道德伦理正确利用能力等。
网络素养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形成的。
当前我国网民的网络素养明显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速度,因此必须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1 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来说,我国许多高校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制度保障缺失,师资力量不足等,下文对此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1.1 制度保障缺失想要切实提升网络素养教育的效果,学校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的推广相关的教育知识,要让学校的学生、教师切实认识到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目标明确的工作计划,并严格的落实,但就目前来说,许多学校都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制度保障体系,除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涉及了少数的网络素养有关的知识内容之外,绝大多数的专业都没有建立起网络素养教学课程,这就导致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无法通过课堂途径进行开展。
其次,学校缺乏适宜的网络素养评价体系及相关的辅助性工作机制,这都导致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1.2 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师资队伍,但当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校对于网络素养教育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都明显不足,教师们本身的网络素养参差不齐,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网络素养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始终无法取得较大的成效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工作,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除了要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课堂教育之外,还要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将网络素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研究
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对网络文明素养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文明素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展开研究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内涵网络文明素养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正确的、积极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精神品质,是一种在网络交往中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严守法律纪律的良好品行。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素养:即具备获取、评估、利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信息获取的技巧和方法。
2.网络安全素养:包括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和方法。
3.网络道德素养:包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知识产权,自觉抵制网络暴力和有害信息。
4.网络沟通素养:包括在网络交流和互动中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交流方式,尊重他人意见,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
5.网络行为素养:包括在网络环境中具备正确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规范,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参与网络欺诈、传播谣言和其他违法行为。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内涵,大学生需要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二、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具备良好的网络文明素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开展学习和工作、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
具备良好的网络文明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能力,更好地发挥网络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
2.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大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网络文明素养,很容易受到网络诈骗、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的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群体。
网络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威胁,网络素养教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构成,指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即把握好网络素养的涵义、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将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和课堂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对策当今社会,传播系统圈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信息被人们从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媒介运用其巨大的优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自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素养教育是网络迅速发展下出现的命题,但网络素养的发展却没有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网络素养问题已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构成网络素养是指在整个网络社会中的受众在对网络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利用,客观理性地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网络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于网络的识别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对于网络的道德伦理进行正确有效的利用、拥有对网络的运用和分析能力,以及在网络当中有很强的创新性等。
网络素养的概念是从媒介素养中衍生而来的,特定的环境是网络环境,特定的人群是网络受众,专指在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
网络素养包含的内容相对来说更加具体,发展所指的目标更加明确。
网络素养的形成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下诞生的,其内涵也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
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从内涵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文化意识方面。
从技术的层面出发思考,网络素养包括的内容是对网络的最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对网络运用的操作能力。
从文化意识的角度出发考虑,网络素养更加注重对网络信息的理解和批判能力,还有网络安全意识,网络中的伦理道德和如何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网络的认识能力包括将网络的理论和技术双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对于网络媒介使用者,应该充分发挥其技术性优势,对于网络中庞大的信息系统地进行处理和利用。
网络虽然有很多正面的作用,但也还充斥着许多负面的内容,网络的受众不能够一股脑地全部接受,需要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网络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应该具备判断力,不要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所迷惑,对于任何信息都要进行质疑和判断,将对的进行利用,错的进行排除。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1.制度保障缺失,先天条件不足。
网络素养是人们综合素养中的一部分,是会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而进行革新自我的意识范畴。
从大的范围来说,网络素养是一种一生式的教育模式,其内容将会伴随着人类的一生。
高校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也是在高校中进行,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生活能力,高校都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和活动场所。
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就必须在高校中推广和宣传相关的教育知识。
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要想得到有效保障,就必须要制订有步骤、有条理、有目的性的执行计划,必须有一个整体性的体系和制度保障其发展和执行的力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网络素养教学课程的建立。
在现今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新闻传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主业涉及网络素养的教学工作外,其他的一些专业学生很少会接触到相关的网络素养方面的知识。
大学生在学校也没办法接受到全面的、整体性的网络素养教育。
其次,网络素养的评价体系也要建立起来。
要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与网络素养教育相匹配的学习模式,以及与学生在学习阶段最为适宜的评价规范,以确保网络素养教育沿着一个正确有序的轨迹发展。
此外,除了在上文中提到的应急机制的建立工作外,其他一些相关的辅助性机制也需要尽快建立起来。
2.教育师资培训滞后,后劲不足。
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要想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道路,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掌舵人和领路人,因此拥有良好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教师队伍的网络素养良好,才能够教育好学生。
具体的办法是每个高校都要建立起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在师范教学的过程中,加入网络素养的教学内容,从基础上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使未来的教师能够有较高的网络素养,慢慢地将学校变成网络素养的主要宣传地。
要积极争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资金的援助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很多国外的高校都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网络素养机构和整体的教育体系,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也很普遍,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因此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在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网络素养教育是从小就进行灌输和熏陶的,努力将全民的网络素养提高起来,以保证能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相适应。
3.网络素养的实践工作不到位,取得的成效较小。
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工作,为的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主力军,只有将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起来了,才能在以后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
但是,提高网络素养并不是在课堂的教课过程中就能实现的,还要进行实际的实践活动。
现如今,网络社会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捉摸的,信息资源盘根错节,交错混杂,而且没有一个定性,变化速度之快是难以估量的。
在进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工作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必须将大学生放到实际的实践工作中去,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网络世界。
在进行网络素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工作,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批判一些不好的现象以及辩证地审视每一项工作,从繁复无常的信息中,寻找最根本、最主要的信息本质,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大学生要利用好各种新兴的网络工具,如QQ、微博、MSN等在Web2.0时代下发展的网络技术,要对网络是传播信息的概念理解好,让学生在利用微博、QQ等进行信息传递工作时,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好良好的网络素养意识,积极地参与到网络素养构建的建设工作中去。
4.网络素养中的伦理道德等问题突出,工作深度还需加强。
学校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笔者曾就网络教育和伦理道德建设等问题对杭州的一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研,结果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比较强,有自我判断的能力,懂得分清网络信息的好坏,但是为数不少的学生在网上有过发表对他人的人身攻击性言论、浏览色情暴力网站、肆意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等诸多网络失范行为。
诚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与当今社会风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对这种非道德行为的批判意识还很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此外,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和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的缺位,如对网络素养及道德理论研究不足、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产生各种网络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1.转变教育观念,把握好网络素养的含义,优化网络道德环境。
高校需要意识到网络素养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社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性,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范畴,传统教育观念与网络素养教育之间要进行一个有机联合,将观念进行改变,一个正确的观念是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工作中最深层次的概念。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好网络素养的涵义。
同时,高校要通过自身的宣传渠道,把握好社会主流媒体的舆论方向,对网络道德教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传播,让学生了解到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社会责任感,主动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一方面,要意识到社会公众人物、道德模范和校内优秀学生等榜样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校内的道德模范、创新人物、校园“吉尼斯”之星等网络投票评比,并大力宣传网络道德模范和优秀分子,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的软硬件投入,建设好教学BB 互动平台等学习平台,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要加大对校内网络资源、互联网接入的筛查力度,屏蔽和过滤不良网站和不良信息,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此外,还需要各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违法和不道德行为进行严厉制裁和惩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监管,做到赏罚分明、有法可依。
2.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
网络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要不断获取信息,就离不开网络信息环境的支撑。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中心,信息资源优势相当明显,为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提供良好的保证。
因此,高校需要加快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现代化的网络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
同时,也需要加强校园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需要一支高素质、科学化的教师队伍作保障。
高校不仅需要传授网络素养理论的教师,也需要专门研究网络技术的教师、网络心理咨询专家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教师。
要给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其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组建强大有效的网络素养教育教学团队,指导大学生在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下学习、生活。
3.将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和课堂教育工作相结合。
在高校,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和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渠道。
现今,各个高校在教学内容中都开设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相关联的课程,教学内容也涉及网络技术、基本的使用方法与生活中的应用等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
在信息量巨大、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下,不仅要传授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应用技术,更要教会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和创新应用等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内容健康、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
要创新网络素养课堂教育的教学模式,如结合时事热点点评、新闻人物事迹报告会、观看健康向上的影视剧、欣赏催人奋进的音乐等形式,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
4.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上网心态,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很多不良行为与其不健康的上网心态有关。
如今,各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利用这一契机,对大一新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的普及化教育,提高其自我认识水平、自我调节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同时,通过建立网络心理行为干预、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测试等途径,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智地处理网络心理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各高校要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如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将平时上网中存在的问题和个案编入情景剧进行表演或上传到网上等,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增强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