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铵 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684a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4.png)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颗粒碳铵是一种常用的肥料产品,它具有丰富的氮素元素和具备优良的环境友好特性。
在农业生产中,颗粒碳铵可以为作物提供高效的养分来源,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颗粒碳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颗粒碳铵产品具有一定的品质,并且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制定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颗粒碳铵产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颗粒碳铵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安全。
在制定颗粒碳铵执行标准时,需考虑颗粒碳铵产品的氮素含量、颗粒度、溶解性、化学成分、重金属含量等因素,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考虑颗粒碳铵与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情况,以及其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颗粒碳铵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通过执行标准,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加强对颗粒碳铵产品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农作物安全,为农业提供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肥料产品。
总之,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作物产业的绿色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组织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
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颗粒碳铵执行标准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通过总结,读者能够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了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
工业碳酸铵标准
![工业碳酸铵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80def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0.png)
工业碳酸铵标准一、工业碳酸铵质量标准的主要性能要求1. 外观和性状:工业碳酸铵应为无色、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体粉末,在常温下应无明显臭味。
2. PH值:工业碳酸铵溶液的PH值范围为5.0-8.0。
3. 水分含量:工业碳酸铵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0%。
二、工业碳酸铵的主要用途1. 做为化肥:工业碳酸铵是传统的氮、磷、钾复合肥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氮肥中,碳酸铵的氮含量约为25%左右,是一种很重要的氮肥;在磷肥中,磷酸单铵和磷酸二铵是应用最广泛的,磷酸铵具有磷酸性别,且易被作物吸收,可比一般的单质磷肥令作物增产15%左右。
2. 做为食品添加剂:工业碳酸铵还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生产发酵食品、糕点、面包等食品中,可以促进面团的膨松,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3. 做为清洗用品原料:工业碳酸铵还可以用于生产清洁剂、洗涤剂等清洗用品,能够有效的去除油垢和污渍,使清洗效果更佳。
4. 其他用途:工业碳酸铵还可以用于生产药剂、染料、纤维素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原料。
三、工业碳酸铵生产中的注意事项1. 工业碳酸铵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工作者的健康。
2. 工业碳酸铵的存储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受到湿气、日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免影响其质量。
3. 工业碳酸铵需要运输到各地,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碰撞和撞击,保证产品不受破损和变形。
总之,工业碳酸铵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化学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产企业应加强研发,创新技术,优化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3e3b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a.png)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化肥是农业生产当中常用的一种肥料,不同种类的化肥对于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滋养效果。
其中,氯化钾和碳酸铵都是常见的化肥。
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检验一下化肥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下面介绍一下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一、检验氯化钾
1、外观检验:用肉眼观察氯化钾的外观,合格的氯化钾应当是白色晶体或块状物质,不应有杂质、异物、细小颗粒等。
2、含水量检验:将氯化钾样品取一定量,加入称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过滤一定量,收集滤液,称量,烘干后再次称量,根据称量结果计算出含水量。
3、氯含量检验:将氯化钾样品取一定量,加入称量瓶中,加入硝酸,加水至刻度线,摇匀,划线取样,经过比色计以及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氯含量。
二、检验碳酸铵
1、外观检验:用肉眼观察碳酸铵的外观,合格的碳酸铵应当是白色粉末状物质,不应有杂质、异物、细小颗粒等。
2、氨气检验:将碳酸铵样品取一定量,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氨气释放出来,若有,则表示碳酸铵中含有氨。
3、含铁量检验:将碳酸铵样品取一定量,加入称量瓶中,加入硫酸和亚硝酸钠,摇匀,过滤,加入邻二氧基苯酚,经过滴定进行检测,根
据检测结果计算出含铁量。
以上是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检验
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好防护用品,并且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定,保证化肥检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d900a965fbfc77da269b1d5.png)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碳酸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以规操作。
2 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购进的辅料碳酸钙质量检验。
3 职责:质量部QA、QC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4 容:(质量标准)4.1 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4.1.1 产品名称4.1.1.1 中文名:碳酸钙4.1.1.2 汉语拼音名: Tansuangai4.1.1.3 英文名:Calcium Carbonate不得少于98.5%。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aCO34.1.2 性状:本品为白色极细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发生泡沸并溶解。
4.1.3 鉴别4.1.3.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4.1.3.2 取本品约0.6g,加稀盐酸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中不溶,但在盐酸中溶解。
4.1.3.3 取本品适量,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4.1.4 检查4.1.4.1 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稀硝酸10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4.1.4.2 硫酸盐取本品0.10g,加稀盐酸2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4.1.4.3酸中不溶物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随滴随振摇,待泡沸停止,加水90ml,滤过,滤渣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2%。
4.1.4.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1)。
浓氨溶液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浓氨溶液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58f30cdd88d0d232d46a4e.png)
XXXXXXXXX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浓氨溶液1.2 汉语拼音:Nong an rong ye2 代码:3 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7 质量标准:8 检验操作规程:8.1 试药与试剂:乙醇、冰醋酸、水、盐酸。
8.2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蒸发皿、试管。
8.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8.4 鉴别:取本品少量,另用玻璃棒蘸取盐酸,持近本品的液面,即产生白色的浓烟。
8.5 检查:8.5.1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10)为0.900~0.908。
8.5.2 氯化物取本品约l0g(11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检查(附录26),与标准氯化钠液1. 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0.0001%)。
8.5.3 硫酸盐取本品约20g(22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l溶解后,依法检査(附录40),与标准硫酸钾溶液 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05%)。
8.5.4 碳酸盐取本品约10g(11ml),置具塞试管中,加10ml氢氧化钙试液,摇匀,与0.01%无水碳酸钠溶液10ml用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6%)。
8.5.5 易氧化物取本品8.8ml,小心加至稀硫酸试液100ml中,冷却至室温,加髙锰酸钾滴定液(0.002mol/L)0.75ml,静置5分钟,淡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8.5.6 不挥发物取本品约50g(55ml),置105°C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在105°C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lmg。
8.5.7 吡啶与相关物质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5),在25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6。
8.5.8 铁盐取本品约40g(44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5ml溶解后,依法检査(附录27),与标准铁溶液 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25%)。
氨水检验操作规程
![氨水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5ac9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b.png)
氨水检验操作规程
一、质量等级
氨水符合以下质量等级的要求:
质量等级一(I)技术性质纯度
指标氨含量(mmol/L)
≥28.0
二、技术要求
1.所有操作必须按照《化学实验室安全规程》执行(试剂使用期限要求,实验室设施使用要求,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IPR质控检验要求);
2.氨水的初步过滤:在使用前,从原料氨水中过滤出杂质;
3.氨水的净化:使用原料氨水溶解钠钙,经精细滤液把碳酸钠、氢氧
化钠等耦合物溶解;
4.氨水的稳定性:氨水在正常温度条件下需要保持稳定,避免长时间
高温,避免长时间照射强光,同时需要充分搅拌;
5. 氨水的精密检验:在进行氨水检验时,需要采用精密的仪器仪表,如离子选择电极精密检验仪,检测精度可达ppm级;
6.记录氨水检验结果:在进行氨水检验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现场质
量记录表中,并保存两份;
7. 氨水的稀释:在使用氨水时,一般都需要稀释,当氨水浓度超过28.0mmol/L时,需要使用蒸馏水将其稀释到指定浓度;
8.氨水的保存:氨水一般需要在干燥的室内环境下,在密封容器中保存,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氨水造成氧化。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5c3b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8.png)
检验化肥氯化钾和碳酸铵的方法
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氯化钾和碳酸铵是两种常见的肥料成分。
为了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检验。
下面介绍对氯化钾和碳酸铵进行检验的方法。
1. 氯化钾的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检查氯化钾的颜色、形状、杂质等外观特征,正常氯化钾应呈白色晶体状。
(2) 溶解度检验:取适量氯化钾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观察溶解度是否符合标准。
(3) 铵盐检验:将氯化钾样品加入氨水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氯化钾中含有铵盐。
(4) 氧化物检验:加入过氧化氢,若出现气泡,则表明氯化钾中含有氧化物。
2. 碳酸铵的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检查碳酸铵的颜色、形状、杂质等外观特征,正常碳酸铵应呈白色粉末状。
(2) 溶解度检验:取适量碳酸铵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观察溶解度是否符合标准。
(3) 铵盐检验:将碳酸铵样品加入氨水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碳酸铵中含有铵盐。
(4) 稳定性检验:将碳酸铵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观察其是否分解。
以上就是对氯化钾和碳酸铵进行检验的方法。
通过检验,可以确保化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077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
![077 原料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48583e650e52ea5518982c.png)
●1、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外部购进用于产品的原料。
●2、管理要求⏹ 2.1 原料质量标准:原料在采购前,应由研发部同供应商确定该原料的质量标准,双方盖章后由采购专员交品管部保管;⏹ 2.2 仓库人员按《进料检验控制程序》进行验收、报验工作;一个批次原料对应一份COA报告,仓库人员在接收原料时需注意批次能否对应得上。
⏹ 2.3 品管部进料检查员负责核对购进原料的COA中的项目、指标与该原料的质量标准是否相符;有疑议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2.4 COA确认无疑问,进行取样;∙ 2.4.1 取样工具用75%酒精浸泡10秒以上,取出后晾干待用;∙ 2.4.2 取样容器应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如没有合适的容器,应适用的容器,拧开盖子,将瓶、盖用75%酒精浸泡10秒钟以上,取出晾干待用;∙ 2.4.3 取样应在原料仓库待检区域进行;2.4.4 按正常方法打开原料包装,按原料类别及检验项目取出样品;样品取出后,桶装原料将盖子拧紧,袋装原料应用封口条、软绳将袋口扎紧。
∙ 2.4.5 取样量:检验项目中没有粘度项的,取30g,有的,取300g;取出的样品分装在三个取样容器内,拧好瓶盖;∙ 2.4.6 取样标识按《批号和标识控制程序》执行;⏹ 2.5 原料检验:∙ 2.5.1 按该原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填写《原料检验报告》;报告中不适用的项目在结果判定栏内填“不适用”∙ 2.5.2 检验时先取出适量样品做微生物检验,余料用作感观、理化(如适用)检验;∙ 2.5.3 检验方法参照《原料检验报告》中相关项目;⏹ 2.6 报告提交及保管:∙ 2.6.1 检验合格后,报告提交品管部审批、必要时报质量负责人审批;∙ 2.6.2 批准后,由报告人在原料标签上加盖合格章,并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2.6.3 检验报告、原料COA由品管部归档保管。
●3、相关记录《原料检验报告》。
氨检查标准程序
![氨检查标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4da7be2fab069dc502201c9.png)
氨检查标准程序
1.目的:建立氨检查标准程序,指导水质检验中氨检查。
2.范围:适用于水质检验中氨的检查。
3.职责:质量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50ml,应选玻璃质量较好、配对、无色、管的直径大小相等、管上的刻度高低一致的纳氏比色管进行实验。
4.2试剂与试药: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氯化铵溶液、无氨水[配制方法见《工艺用水检验用试剂配制的操作规程》(SOPZL47)]
4.3操作
4.3.1取待验水样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摇匀,放置15分钟,即得供试品溶液。
4.3.2如显色,取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适量(纯化水为1.5ml,注射用水为1.0ml),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无氨水48ml和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摇匀,放置15分钟,即得对照溶液。
4.3.3将供试品管与对照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比较。
4.3.4结果与判定:供试品管颜色浅于对照管颜色,判为符合规定;如供试品管颜色浓于对照管,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5.本规程编制依据为《中国药典》。
三胺装置操作规程(3篇)
![三胺装置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039f7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f.png)
第1篇一、概述三胺装置操作规程是针对我国某化工厂三胺装置(主要生产尿素、三聚氰胺等)的操作规范,旨在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规程适用于三胺装置的全体操作人员,并作为操作过程中的基本遵循。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检查设备:操作前应对三胺装置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无泄漏、腐蚀、损坏等问题。
2. 检查仪表:检查仪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确保仪表指示正常。
3. 检查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生产要求,无杂质。
4. 检查安全设施:检查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5. 检查操作规程:熟悉本规程及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中遵循规定。
三、操作过程1.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启动顺序,逐步开启相关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控制工艺参数:根据生产要求,调整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确保生产稳定。
3. 添加原料:按照规定量添加原料,确保原料添加均匀。
4. 检查设备运行: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5. 监测产品质量: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6. 操作记录: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包括设备运行参数、原料添加量、产品质量等。
四、异常处理1. 设备故障: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止相关设备,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2. 原料问题:发现原料质量问题,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3. 产品质量问题: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4. 安全事故: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相关部门。
五、操作后的维护1. 关闭设备:按照设备关闭顺序,逐步关闭相关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 清理现场:清理生产现场,确保无残留原料、废弃物等。
3. 检查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无损坏、泄漏等问题。
4. 更换备品备件: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备品备件。
5. 检查安全设施:检查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安全设施,确保完好。
六、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及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安全、规范。
液氨检验操作规程(3篇)
![液氨检验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5720b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c.png)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液氨产品质量,保障生产、使用和运输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检验工作。
三、检验设备1. 液氨取样器2. 温度计3. 压力计4. 酒精计5. 精密天平6. 真空泵7. 液氨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四、检验项目1. 液氨含量2. 温度3. 压力4. 水分5. 油分6. 杂质含量五、检验方法1. 液氨含量检验(1)使用液氨取样器,从液氨储罐中抽取一定量的液氨样品。
(2)将样品放入精密天平,称量样品质量。
(3)将样品倒入酒精计中,读取液氨含量。
2. 温度检验(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氨样品温度。
(2)将温度计放入液氨样品中,等待温度计稳定。
(3)读取温度计示值,记录液氨样品温度。
3. 压力检验(1)使用压力计,测量液氨样品压力。
(2)将压力计放入液氨样品中,等待压力计稳定。
(3)读取压力计示值,记录液氨样品压力。
4. 水分、油分检验(1)使用液氨分析仪器,对液氨样品进行水分、油分检测。
(2)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前处理、进样等操作。
(3)读取仪器示值,记录液氨样品水分、油分含量。
5. 杂质含量检验(1)使用液氨分析仪器,对液氨样品进行杂质含量检测。
(2)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前处理、进样等操作。
(3)读取仪器示值,记录液氨样品杂质含量。
六、检验结果判定1. 液氨含量: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液氨含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2. 温度、压力: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液氨温度、压力应在规定范围内。
3. 水分、油分、杂质含量: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液氨水分、油分、杂质含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七、检验记录1. 对液氨检验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试剂、样品等进行详细记录。
2. 对液氨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液氨含量、温度、压力、水分、油分、杂质含量等。
3. 对液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熟悉液氨检验操作规程,掌握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铵盐检查法操作规程(3篇)
![铵盐检查法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e08fa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7.png)
第1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铵盐的检测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食品、水质、土壤、空气等样品中铵盐含量的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 pH计-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移液器- 试管- 滴定管- 烧杯- 酸式滴定瓶2. 试剂:- 硝酸银标准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溶液- 氯化钠溶液- 氯化铵标准溶液- 氢氧化铵标准溶液四、操作步骤1. 样品前处理:- 将样品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如溶解、过滤等。
- 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用移液器移取适量至试管中。
2. 滴定前准备:- 校准pH计,确保其准确性。
- 准备好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为0.01mol/L。
3. 滴定操作:- 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9.0。
- 将溶液加热至沸,持续煮沸2-3分钟,以驱除样品中的二氧化碳。
- 将煮沸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 用移液器移取适量溶液至滴定管中,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边加边振荡。
- 当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后,停止加入硝酸银溶液。
- 用滴定管滴加硝酸溶液至沉淀恰好溶解,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
4. 结果计算:- 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样品中铵盐的含量。
- 公式:铵盐含量(mg/L)= (C × V) / m其中,C为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为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m为样品溶液的体积(mL)。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溶液的pH稳定,避免因pH变化影响滴定结果。
2. 滴定过程中应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过量滴加。
3. 定期校准仪器,确保其准确性。
4. 试剂应妥善保存,避免污染。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操作过程,包括样品信息、试剂用量、滴定数据等。
2. 根据计算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确保铵盐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第2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铵盐的检查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碳酸铵 标准
![碳酸铵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99e8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b.png)
碳酸铵标准
碳酸铵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领域和用途而异。
在中国,工业用碳酸铵的标准编号为GB/T1596-2017,该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碳酸铵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根据不同用户和不同需要,国家标准也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工业用碳酸铵,例如工业级碳酸铵标准为HG/T 3927-2007,冶金级碳酸铵标准为HG/T 3926-2007。
此外,国际上也有一系列关于工业用碳酸铵的标准,例如ISO 2942:2013和ASTM A436等。
对于外观和性状,工业碳酸铵应为白色结晶或粉末状,无异味,无杂质,颗粒大小应均匀,不应有结块现象。
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应不低于95%。
在化学成分方面,工业碳酸铵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铵
(NH4HCO3),含量应不低于99%。
同时,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碳酸铵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碳酸铵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87c3292b160b4e777fcf38.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碳酸铵化学品英文名:aminoazanium,hydrogen carbonate,carbamate企业名称:可替换企业地址:可替换传真:可替换联系电话:可替换企业应急电话:可替换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资料GHS危险性类别:无资料标签要素:象形图:无资料警示词:无资料危险性说明:无资料防范说明:•预防措施:•无资料•事故响应:•无资料•安全储存:•无资料•废弃处置:•无资料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碳酸铵506-87-6
![碳酸铵506-87-6](https://img.taocdn.com/s3/m/781c613ccc7931b765ce1597.png)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 口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2,150 mg/kg LD50 经口 - 大鼠 - 雌性 - 1,800 mg/kg LD50 经皮 大鼠 - > 2,000 mg/kg LD50 静脉内的 - 小鼠 - 96 mg/kg 备注 : 肺,胸,或者呼吸系统:呼吸兴奋 行 为的:抽搐或对癫痫阈值的影响。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体外实验-无皮肤刺激-OECD测试导则439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家兔-无眼睛刺激-OECD测试导则405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实验室测试表明由诱变效应体外基因毒性-Ames试验-Salmonellatyphimurium-有或没有代谢活化作用阴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BP1925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无数据资料
7.3 特定用途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无数据资料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 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身体保护 无数据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英国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 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欧盟英国143)防毒罐。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 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铵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铵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fa84a2b964bcf84b8d57b1c.png)
铵盐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铵盐检查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检品铵盐检查。
2 职责
质量保证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3 内容
3.1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3.2 试剂和试液
3.2.1 试剂:
无氨蒸馏水、氯化铵(AR级)、Mg0(AR级)、Na0H(Ar级)
3.2.2 试液:
碱性磺化承钾试液
3.3 仪器与用具:
一套蒸馏装置、50ml纳氏比色管
3.4 操作步骤:
3.4.1 标准氯化铵溶液的制备称取氯化铵31.5m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NH4)。
3.4.2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下规定量的供试品,置蒸馏瓶中,加无氨蒸馏水200ml,加氧化镁1g,加热蒸馏,馏出液导入加有稀盐酸1滴与无氨蒸馏水5ml的50ml纳氏比色管中,俟馏出液达40ml时,停止蒸馏,加氢氧化钠试液5
滴,加无氨蒸馏水至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摇匀,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ml按上述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即得。
碳酸铵含量
![碳酸铵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ff93c9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f.png)
碳酸铵含量
碳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NH4)2CO3。
它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可溶于水,常用于制造肥料、碱性化学品、化学试剂等。
碳酸铵含量是指在某种物质中碳酸铵的质量占比。
在制造肥料等行业中,碳酸铵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准确的测试和控制。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等。
其中,重量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通过称量样品和经过干燥后的残留物的质量差来计算碳酸铵的含量。
滴定法则是通过酸碱反应的滴定来测定样品中碳酸铵的含量。
而红外光谱法则是利用碳酸铵特有的红外吸收谱线来测定其含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选取和存储条件,避免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 1 -。
碳酸铵分析纯
![碳酸铵分析纯](https://img.taocdn.com/s3/m/a69f18e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f.png)
碳酸铵分析纯
碳酸铵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拥有良好的结构性和良好的耐酸性等特点,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正常运行,实现高性能施工。
针对此类情况,碳酸铵的分析纯度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用适当的分析技术对碳酸铵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以确保它的纯度和准确性。
常见的分析技术包括色谱分析、比色分析、热分析和拉曼分析等。
首先,在色谱分析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毒理精密鉴定仪的柱色谱法或气相色谱仪的气相色谱分析,对样品进行清洗和分离,确定其化学组成,实现对材料纯度的准确分析。
其次,在比色分析中,采用参照物和标准材料,通过样品和参照物的比色,判断其化学成分的准确性,从而推断样品的稀释度。
第三,热分析技术可以研究材料温度变化时组成物质的变化,进行碳酸铵组成物的检测,以实现材料纯度的检测。
另外,拉曼分析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检测出材料的分子结构信息,分析其中的各种成分,确定其组成,从而建立精准的碳酸铵数据。
因此,正确准确的碳酸铵分析纯度将对建筑施工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应加大对碳酸铵分析纯度的关注,使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制定碳酸铵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规范碳酸铵的检验操作、结果判定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酸铵。
3职责:
3.1 QA:负责监管本规程的执行。
3.2 QC:负责按照本规程进行分析和结果判定。
4规定:
4.1品名:碳酸铵
4.2质量标准:
4.3检验规程
4.3.1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半透明粉末。
操作:将本品适量至于白纸上,目视,应为无色半透明粉末。
4.3.2 滴定含量
操作:取供试品1.5-2.0g(精确至0.0002g)至于锥形瓶中,加入50.0ml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精密加入50.0ml的1.0mol/L盐酸标准溶液,用1.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保持30秒不退色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实验。
平行检测两次,两次平行检测结果差值不大于0.2%。
含量X= C×(V0-V1)×0.01703
×100%
M
式中:
V0: 空白实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ml; V1: 供试品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液的实际浓度,mol/L;
0.01703:与1.00ml的氢氧化钠标准液(1.0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NH3的质量,M:试样的质量,g
5、相关附件、文件及记录:
记录:碳酸铵的分析记录书。